CN113585219A - 一种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85219A
CN113585219A CN202110797324.2A CN202110797324A CN113585219A CN 113585219 A CN113585219 A CN 113585219A CN 202110797324 A CN202110797324 A CN 202110797324A CN 113585219 A CN113585219 A CN 1135852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mping
ramming
point
construction
ram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973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崇靖
张强
杨舟
邓景明
张天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Highway Engineering Bureau of CCCC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Highway Engineering Bureau of CCCC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Highway Engineering Bureau of CCCC,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Highway Engineering Bureau of CCCC
Priority to CN2021107973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852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85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852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02D3/02Improving by compacting
    • E02D3/046Improving by compacting by tamping or vibrating, e.g. with auxiliary watering of the so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ad Repai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和设备,通过清理并整平施工场地,并修建临时施工道路,以实现自动化设备的进场作业;在施工场地上测量施工场地的高程并标记出夯点位置,然后开启夯机,采用隔行跳打在夯点位置处进行夯击操作,在单次夯击后计算所述夯击操作的夯入量,当夯入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停止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根据夯入量来自动确定单个夯点的夯击操作的结束,即通过精确技术夯入量以定量化确定夯击操作的结束时间,从而保证了单个夯点的夯击效果满足需求且强度一致性高,提高了地基承载能力及变形模量,即加固了地基。

Description

一种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地基处理的方法很多,对于这种软土层各种处理方法均有其局限性和经济合理性;传统砂石桩法处理这种软粘土地基非常适宜,但由于上部地层承载力极差,要满足上部结构承载力的要求,需要把砂石桩布置的非常密集,从而提高了工程造价;由于软粘土的渗透性较小,灵敏度大,成桩过程中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不能迅速消散,挤密效果较差,而且因扰动而破坏了土的天然结构,降低了土的抗剪强度。在软弱粘性土中形成砂石桩复合地基后,需对其进行加载预压,以提高地基强度和整体稳定性,减少工后沉降;如不进行预压,经过砂石桩处理的软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仍有较大的变形沉降,对沉降要求严格的建筑物难以满足要求。强夯法不仅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其压缩性,还能改善其抗振动液化的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
然而,现有的强夯法大多是人工操作和测量的,其人工劳动强度较高,并且施工效率也较低,同时由于施工过程中的很多测量结果的判定都是由操作人员经验判断的,这样的施工精度显然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和设备,解决了上述强夯施工效率低、精度低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包括:清理并整平施工场地,并修建临时施工道路;其中,所述临时施工道路的尺寸根据施工设备的行走要求确定;在所述施工场地上测量所述施工场地的高程并标记出夯点位置;开启夯机,采用隔行跳打在所述夯点位置处进行夯击操作;计算所述夯击操作的夯入量;以及当所述夯入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停止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夯入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停止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包括:若当前次夯击的夯入量和上一次夯击的夯入量的夯入量差值小于预设差值,则确定完成所述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并停止所述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夯入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停止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包括:当墩体穿透软弱土层时,计算当前次夯击的夯入量和上一次夯击的夯入量的夯入量差值;以及若所述当前次夯击的夯入量和所述上一次夯击的夯入量的所述夯入量差值小于预设差值,则确定完成所述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并停止所述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施工场地上测量所述施工场地的高程并标记出夯点位置包括:在所述施工场地上滚填预设厚度的石渣层;以及在所述石渣层上标记出所述夯点位置并测量所述夯点位置的地面高程;其中,所述夯点位置设置为三角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夯点位置处进行夯击操作包括:将所述夯击的夯锤提升至所述夯点位置上方预设高度,并释放所述夯锤以夯击所述夯点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夯点位置处进行夯击操作包括:采用夯锤重量为200千牛、夯锤直径为1.5米、夯锤底面积为1.766平方米、夯锤静地土压力为113千牛/平方米、夯锤单点夯击能为3000千牛·米的夯机在所述夯点位置处进行夯击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开启夯机之前,所述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还包括:测量所述夯点位置在夯击前的锤顶高程;以及根据所述夯击操作的设定参数,调整所述夯锤的提升高度以调整所述锤顶高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设定参数包括:夯击能的大小;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夯击操作的设定参数,调整所述夯锤的提升高度以调整所述锤顶高程包括:根据所述夯击能的大小,调整所述夯锤的提升高度以保证所述锤顶高程满足所述夯击能的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采用隔行跳打在所述夯点位置处进行夯击操作之后,所述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还包括:在所述夯点位置回填包含石渣的填料;其中,所述石渣包括中硬和/或硬质岩石,所述填料的抗压强度大于30兆帕,所述填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厘米,所述填料中的石渣含泥量小于10%。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强夯置换的施工设备,包括:施工准备模块,用于清理并整平施工场地,并修建临时施工道路;其中,所述临时施工道路的尺寸根据施工设备的行走要求确定;位置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施工场地上测量所述施工场地的高程并标记出夯点位置;夯击操作模块,用于开启夯机,采用隔行跳打在所述夯点位置处进行夯击操作;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夯击操作的夯入量;以及停止模块,用于当所述夯入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停止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和设备,通过清理并整平施工场地,并修建临时施工道路,以实现自动化设备的进场作业;在施工场地上测量施工场地的高程并标记出夯点位置,然后开启夯机,采用隔行跳打在夯点位置处进行夯击操作,在单次夯击后计算所述夯击操作的夯入量,当夯入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停止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根据夯入量来自动确定单个夯点的夯击操作的结束,即通过精确技术夯入量以定量化确定夯击操作的结束时间,从而保证了单个夯点的夯击效果满足需求且强度一致性高,提高了地基承载能力及变形模量,即加固了地基。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强夯置换的施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强夯置换的施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包括:
步骤110:清理并整平施工场地,并修建临时施工道路;其中,临时施工道路的尺寸根据施工设备的行走要求确定。
强夯施工前,必须对拟强夯场地(即施工场地)进行整平,保证强夯机就位和夯锤落地平稳。强夯施工场地应平整并能承受夯击机械荷载,并且施工前必须清除所有障碍物。另外,在施工场地及附近修建临时的施工道路,以实现施工车辆和设备的顺利入场,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步骤120:在施工场地上测量施工场地的高程并标记出夯点位置。
首先对预先设计的坐标点进行复测,同时平整场地并测量地面标高,然后定位放线、布置夯点,以确定夯点位置,为了便于记录、避免遗漏,可以对各个夯点位置进行编号。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12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在施工场地上滚填预设厚度的石渣层,然后在石渣层上标记出夯点位置并测量夯点位置的地面高程;其中,夯点位置设置为三角形。通过在施工场地上滚填预设厚度(例如1米)的石渣层以实现施工场地的平整和一定的支撑强度,从而提高夯点位置和地面高程的准确性。
步骤130:开启夯机,采用隔行跳打在夯点位置处进行夯击操作。
强夯主机和夯锤就位后,要对夯锤的落距进行测量,并采取措施,使其在夯击过程中落距不变,保证每击均达到设计单击夯击能,同时测量锤顶面高程,具体的,可以将吊钩牵引钢丝绳固定,锁定落距。强夯前应对起重机、滑轮组及脱钩器等全面检查,并进行试吊、试夯,一切正常方可强夯。起吊夯锤保持匀速,不得高空长时间停留,严禁急升猛降防锤脱落。停止作业时,将夯锤落至地面。夯锤起吊后,臂杆和夯锤下及附近15米范围内严禁站人。强夯施工前,必须对施工场地进行整平,保证强夯机就位和夯锤落地平稳,还应清除场地上空和地下障碍物。其清除范围为:单击夯击能在500~3000千牛·米时,夯击点距离障碍物水平距离应大于20米,距离地下障碍物的水平距离应大于10米,距离空中障碍物的距离应大于18米。当单击夯击能再增大时,上述安全距离应适当增大。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13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将夯击的夯锤提升至夯点位置上方预设高度,并释放夯锤以夯击夯点位置。即将夯锤举升至一定高度(该高度可以为预设高度)后,释放夯锤以实现夯锤的自由下落夯击夯点位置,从而实现夯击操作。
具体的,采用夯锤重量为200千牛、夯锤直径为1.5米、夯锤底面积为1.766平方米、夯锤静地土压力为113千牛/平方米、夯锤单点夯击能为3000千牛·米的夯机在夯点位置处进行夯击操作。通过设置夯锤的参数,可以保证其夯击效果,应当理解,本申请可以根据土质的不同可以设定不同的夯锤参数,例如当土质较软时,可以提高单点夯击能的大小以保证夯点的强度。另外,为避免夯锤过度下沉,夯击能应由小至大逐渐增加,即夯锤在下降过程中其夯击能可以由小至大逐渐增加,以保证夯实的效果。
步骤140:计算夯击操作的夯入量。
具体的,通过记录夯坑下沉量以确定单次夯击操作的夯入量。通过计算夯击操作的夯入量,可以确定当前夯击操作的夯击效果和夯点位置的夯击密实度,从而可以判断夯击操作是否完成。
步骤150:当夯入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停止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
重复夯击操作(即步骤130),当夯入量满足预设条件时结束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完成当前夯点的夯击。夯锤移位到下一个夯点,重复上述步骤,完成第一行夯点的夯击。在第一行夯点完成后,隔行击打下一行夯点,然后再击打中间行。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通过清理并整平施工场地,并修建临时施工道路,以实现自动化设备的进场作业;在施工场地上测量施工场地的高程并标记出夯点位置,然后开启夯机,采用隔行跳打在夯点位置处进行夯击操作,在单次夯击后计算所述夯击操作的夯入量,当夯入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停止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根据夯入量来自动确定单个夯点的夯击操作的结束,即通过精确技术夯入量以定量化确定夯击操作的结束时间,从而保证了单个夯点的夯击效果满足需求且强度一致性高,提高了地基承载能力及变形模量,即加固了地基。
图2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上述步骤150可以包括:
步骤151:若当前次夯击的夯入量和上一次夯击的夯入量的夯入量差值小于预设差值,则确定完成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并停止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
通过计算每次夯击操作的夯入量,当最后两次夯击操作(即当前夯击操作和当前次夯击操作的上一次夯击操作)的夯入量之差(夯入量差值)小于预设差值时,即说明当前次夯击操作与上一次夯击操作的差别不大,也就是说,两次夯击操作对地基所产生的影响已经不大,此时就说明地基已经基本夯实,此时可以停止对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其中,预设差值可以是一个预设的数值,例如10厘米。
图3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上述步骤150可以包括:
步骤152:当墩体穿透软弱土层时,计算当前次夯击的夯入量和上一次夯击的夯入量的夯入量差值。
通过监测夯锤每次夯击的深度和对应的土层,若墩体未穿过软弱土层,说明地基尚未夯实,还需继续夯击操作。当墩体穿过软弱土层时,说明此时的地基已经较为夯实了,此时可以计算当前次夯击的夯入量和上一次夯击的夯入量的夯入量差值,以确定当前夯点位置的完成时间。
步骤153:若当前次夯击的夯入量和上一次夯击的夯入量的夯入量差值小于预设差值,则确定完成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并停止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
当最后两次夯击操作(即当前夯击操作和当前次夯击操作的上一次夯击操作)的夯入量之差(夯入量差值)小于预设差值时,即说明当前次夯击操作与上一次夯击操作的差别不大,也就是说,两次夯击操作对地基所产生的影响已经不大,此时就说明地基已经基本夯实,此时可以停止对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
图4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步骤130之前,上述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还可以包括:
步骤160:测量夯点位置在夯击前的锤顶高程。
由于夯锤的高度越高,其夯击效果越好,夯锤消耗的能量也越多,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夯锤的高度,以在保证夯击效果的前提下尽量节省能耗。通过测量夯点位置在夯击前的锤顶高程,以确定当前夯击操作的夯击能力。
步骤170:根据夯击操作的设定参数,调整夯锤的提升高度以调整锤顶高程。
根据夯击操作的设定参数,调整夯锤的提升高度以调整锤顶高程,即根据夯击操作的需要来设定或调整夯锤的锤顶高程以确定其夯击能力。其中,设定参数可以包括:夯击能的大小;步骤17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根据夯击能的大小,调整夯锤的提升高度以保证锤顶高程满足夯击能的需求。
图5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步骤130之后,上述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还可以包括:
步骤180:在夯点位置回填包含石渣的填料。
其中,石渣包括中硬和/或硬质岩石,填料的抗压强度大于30兆帕,填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厘米,填料中的石渣含泥量小于10%。通过在夯点位置的夯坑内回填包含石渣的填料,以形成密实的复合地基,从而提高了地基的强度。
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实时监控施工状况,例如,施工中如发现歪锤时,需用填料(或土)将坑底垫平,才能继续施夯。如遇夯锤的通气孔堵塞,应立即开通。表层土过干(尤其是满夯)应采取增加含水量的措施。
强夯锤底面形式采用圆形,锤底静接地压力113KN。强夯机械必须符合夯锤起吊重量和提升高度要求,并设置安全装置,防止夯击时起重机臂杆在突然卸重时发生后倾和减少臂杆的振动。
根据土层情况,确定强夯的最佳含水量,并在施工中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强夯时地基土的含水量。强夯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试验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控制。夯击深度应用水准仪测量控制。
满夯整平后的场地应用压路机将虚土层碾压密实,并用方格网测量场地高程。强夯的夯坑要及时回填、整平并压实,防止雨水侵入而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在强夯施工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夯沉量,地表的隆起及夯锤反弹等异常情况,一旦发现,如实记录,并研究讨论解决办法。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项参数及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强夯后的地基如不及时进行基础施工,长期遭受雨水浸泡、冻融,将会导致地基强度严重降低,丧失地基处理加固的效果。
若经过夯击碾压后,施工地基密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则需要进一步确定原因。可能的原因是:夯锤重量不足、夯锤落距不够、夯击遍数不满足。防治措施可以是:夯坑周围地面发生较大隆起时,适当增加夯击遍数。当土质渗透性较差时,适当增加夯击间隔时间。
强夯参数一般包括夯点的布置,夯击遍数,夯击深度等。若强夯地基的承载力不强,没有达到质量要求,解决办法就是加强强夯次数、调整间隔时间。根据地基土质的含水量等有关情况,确定强夯间隔时间,强夯夯击次数通过现场试夯确定,由于季节问题,则试夯参数会不同,采取的措施就是强夯夯击次数增大,采取人工排水法,再进行施工。
图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强夯置换的施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强夯置换的施工设备60包括:施工准备模块61,用于清理并整平施工场地,并修建临时施工道路;其中,临时施工道路的尺寸根据施工设备的行走要求确定;位置确定模块62,用于在施工场地上测量施工场地的高程并标记出夯点位置;夯击操作模块63,用于开启夯机,采用隔行跳打在夯点位置处进行夯击操作;计算模块64,用于计算夯击操作的夯入量;以及停止模块65,用于当夯入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停止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强夯置换的施工设备,通过施工准备模块61清理并整平施工场地,并修建临时施工道路,以实现自动化设备的进场作业;位置确定模块62在施工场地上测量施工场地的高程并标记出夯点位置,然后夯击操作模块63开启夯机,采用隔行跳打在夯点位置处进行夯击操作,计算模块64在单次夯击后计算夯击操作的夯入量,当夯入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停止模块65停止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根据夯入量来自动确定单个夯点的夯击操作的结束,即通过精确技术夯入量以定量化确定夯击操作的结束时间,从而保证了单个夯点的夯击效果满足需求且强度一致性高,提高了地基承载能力及变形模量,即加固了地基。
在一实施例中,位置确定模块62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施工场地上滚填预设厚度的石渣层,然后在石渣层上标记出夯点位置并测量夯点位置的地面高程;其中,夯点位置设置为三角形。
在一实施例中,夯击操作模块63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将夯击的夯锤提升至夯点位置上方预设高度,并释放夯锤以夯击夯点位置。
图7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强夯置换的施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停止模块65可以包括:差值计算单元651,用于若当前次夯击的夯入量和上一次夯击的夯入量的夯入量差值小于预设差值,则确定完成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并停止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停止模块65还可以包括:穿透土层计算单元652,用于当墩体穿透软弱土层时,计算当前次夯击的夯入量和上一次夯击的夯入量的夯入量差值。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强夯置换的施工设备60还可以包括:高程测量模块66,用于测量夯点位置在夯击前的锤顶高程;调整模块67,用于根据夯击操作的设定参数,调整夯锤的提升高度以调整锤顶高程。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强夯置换的施工设备60还可以包括:回填模块68,用于在夯点位置回填包含石渣的填料;其中,石渣包括中硬和/或硬质岩石,填料的抗压强度大于30兆帕,填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厘米,填料中的石渣含泥量小于10%。
下面,参考图8来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的任一个或两者、或与它们独立的单机设备,该单机设备可以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通信,以从它们接收所采集到的输入信号。
图8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1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和存储器12。
处理器1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他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设备10中的其他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存储器1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11可以运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上文所述的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的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以及/或者其他期望的功能。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还可以存储诸如输入信号、信号分量、噪声分量等各种内容。
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13和输出装置14,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和/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
在该电子设备是单机设备时,该输入装置13可以是通信网络连接器,用于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接收所采集的输入信号。
此外,该输入装置13还可以包括例如键盘、鼠标等等。
该输出装置14可以向外部输出各种信息,包括确定出的距离信息、方向信息等。该输出装置14可以包括例如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以及通信网络及其所连接的远程输出设备等等。
当然,为了简化,图8中仅示出了该电子设备10中与本申请有关的组件中的一些,省略了诸如总线、输入/输出接口等等的组件。除此之外,根据具体应用情况,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任何其他适当的组件。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清理并整平施工场地,并修建临时施工道路;其中,所述临时施工道路的尺寸根据施工设备的行走要求确定;
在所述施工场地上测量所述施工场地的高程并标记出夯点位置;
开启夯机,采用隔行跳打在所述夯点位置处进行夯击操作;
计算所述夯击操作的夯入量;以及
当所述夯入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停止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夯入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停止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包括:
若当前次夯击的夯入量和上一次夯击的夯入量的夯入量差值小于预设差值,则确定完成所述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并停止所述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夯入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停止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包括:
当墩体穿透软弱土层时,计算当前次夯击的夯入量和上一次夯击的夯入量的夯入量差值;以及
若所述当前次夯击的夯入量和所述上一次夯击的夯入量的所述夯入量差值小于预设差值,则确定完成所述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并停止所述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施工场地上测量所述施工场地的高程并标记出夯点位置包括:
在所述施工场地上滚填预设厚度的石渣层;以及
在所述石渣层上标记出所述夯点位置并测量所述夯点位置的地面高程;
其中,所述夯点位置设置为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夯点位置处进行夯击操作包括:
将所述夯击的夯锤提升至所述夯点位置上方预设高度,并释放所述夯锤以夯击所述夯点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夯点位置处进行夯击操作包括:
采用夯锤重量为200千牛、夯锤直径为1.5米、夯锤底面积为1.766平方米、夯锤静地土压力为113千牛/平方米、夯锤单点夯击能为3000千牛·米的夯机在所述夯点位置处进行夯击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启夯机之前,还包括:
测量所述夯点位置在夯击前的锤顶高程;以及
根据所述夯击操作的设定参数,调整所述夯锤的提升高度以调整所述锤顶高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参数包括:夯击能的大小;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夯击操作的设定参数,调整所述夯锤的提升高度以调整所述锤顶高程包括:
根据所述夯击能的大小,调整所述夯锤的提升高度以保证所述锤顶高程满足所述夯击能的需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用隔行跳打在所述夯点位置处进行夯击操作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夯点位置回填包含石渣的填料;其中,所述石渣包括中硬和/或硬质岩石,所述填料的抗压强度大于30兆帕,所述填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厘米,所述填料中的石渣含泥量小于10%。
10.一种强夯置换的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施工准备模块,用于清理并整平施工场地,并修建临时施工道路;
其中,所述临时施工道路的尺寸根据施工设备的行走要求确定;
位置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施工场地上测量所述施工场地的高程并标记出夯点位置;
夯击操作模块,用于开启夯机,采用隔行跳打在所述夯点位置处进行夯击操作;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夯击操作的夯入量;以及
停止模块,用于当所述夯入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停止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
CN202110797324.2A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和设备 Pending CN1135852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7324.2A CN113585219A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7324.2A CN113585219A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85219A true CN113585219A (zh) 2021-11-02

Family

ID=78247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97324.2A Pending CN113585219A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85219A (zh)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利民: ""强夯置换法在机场地基中的研究应用"", 《施工技术》, 30 December 2017 (2017-12-30), pages 202 - 2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20702B (zh) 高填方人工地基分层回填分层强夯组合加固方法
CN111535291A (zh) 一种地质结构强夯处理工艺
CN106436788A (zh) 一种高层建筑摩擦桩基础加固纠倾方法
Lehtonen et al. Full-scale embankment failure test under simulated train loading
CN103074882A (zh) 用于采用碎石桩加固处理岛状多年冻土地基的施工方法
US8380461B2 (en) Construction modulus tes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9778831A (zh) 夯扩挤密碎石桩加固杂填土地基施工工法
CN113026715A (zh) 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
CN104727295B (zh) 预成孔填料置换平锤强夯法
CN114232593A (zh) 高填方区端承桩基础施工方法
US793142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oil columns
CN110344387A (zh) 强夯法加固饱和砂土地基的有效加固深度设计方法
CN113585219A (zh) 一种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和设备
CN109972635A (zh) 边坡贴坡中高填方质量控制施工方法
CN106836320A (zh) 预留管底激振旁孔接收波速测试桩底注浆测试装置及方法
He et al. Algorithm for vertical bearing capacity calculation of rock-socketed piles in karst area based on load transfer method
CN208563407U (zh) 深层载荷试验适时测试装置
CN206873512U (zh) 一种预留管底激振旁孔接收波速测试桩底注浆测试装置
Rizal et al. Bridge Approach Embankments on Rigid Inclusions
CN107435345A (zh) 采用应力扩散模式预测超长群桩沉降量的方法
Panda et al. An investigation on behavior of centrally loaded shallow foundation on sand bed reinforced with geogrid
CN113188513B (zh) 高速液压夯实机智能测量分析系统
Wong et al. Dynamic replacement ground improvement–Field performance versus design predictions for the Alexandria City Centre Project in Egypt
CN117574524B (zh) 一种土石坝坝基振冲碎石桩处理方法
Hamidi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dynamic compaction on Marjan Islan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