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7404B - 一种积液调控抽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积液调控抽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77404B
CN113577404B CN202110853953.2A CN202110853953A CN113577404B CN 113577404 B CN113577404 B CN 113577404B CN 202110853953 A CN202110853953 A CN 202110853953A CN 113577404 B CN113577404 B CN 1135774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onnector
drainage
teeth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539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77404A (zh
Inventor
龚玉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wu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anwu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1085395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774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77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74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774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74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积液调控抽取装置包括引流管和引流袋,引流管和引流袋通过第一阀体连接,第一阀体至少包括设置于引流管上的第一半阀和设置于引流袋上并且与第一半阀配合安装的第二半阀,所述第一半阀包括连接头,连接头至少包括滑动组件,连接口的第二端面设置有缓冲空间,所述连接头能够基于滑动组件相对所述缓冲空间的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滑动以提供缓冲。本发明使用方便并且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积液调控抽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积液调控抽取装置。
背景技术
胸腔积液并发症需要排出积液。引流的目的是及时排除体腔、器官或组织中的脓性积液、坏死组织、异物等有害物质,以减低压力,消灭死腔,改变感染部位的微生物环境,抑制局部细菌繁殖,防止感染扩散,减轻机体的炎性反应,促进炎症消退,从而预防和/或治疗局部有害物质对机体造成的生物学损害;保证创伤部位的良好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观察引流物的数量和性状,以便判断被引流区内的情况。
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注射器连接橡胶软管,再由橡胶软管连接标准穿刺针,进而使用注射器进行穿刺抽取。但这样的操作在抽取时,由于注射器的容量有限,需要多次和橡胶软管脱离连接后排出注射器内的积液随后再次插入橡胶软管内进行抽取。这样的方式一是容易造成外部环境中的微生物进入到使用者的体内导致感染;二是积液容易飞溅,对医护人员产生污染,并且抽取完成后可能存在积液回流的状况;三是抽取压力根据医护人员的不同会产生差异,并且同一医护人员多次的抽取过程中也会存在差异,而抽吸过程中需要防止抽吸的压力过大,难以量化抽取压力,并且不可控,安全隐患大。
在使用时大多将引流袋直接放置于患者身边,而随着患者或周边人群在移动或活动过程中容易碰触或挤压到引流袋,使得引流物质回流堵塞引流管和排气管,从而导致引流失败,甚至导致患者的二次伤害。一部分呼吸科的胸腔积液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每一天有固定的引流量,在当日引流量达到后,等待下一次引流前,只会将引流袋的开关关闭,而不将引流袋取下。患者仍然需要在不引流的情况下继续佩戴引流袋休息。佩戴时长的增加使得在佩戴的过程中引流袋堵管和失效的风险增加。当使用者在躺卧时改变体位容易误触引流袋,可能导致引流管插入使用者身体的部分出现移位,造成周围皮肤感染,也可能造成引流管管口上抬高出液面而导致引流失败。
现有技术CN213158948U公开一种防溢流引流管接头,包括管接头,管接头的右端连接有橡胶软管,橡胶软管的中部内壁贴合,橡胶软管的右端内部嵌入有套环,套环与橡胶软管固定连接,套环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在将引流管接头与引流袋连接时,将延伸管插入套环的内部,在延伸管穿过套环后,将橡胶软管中部的贴合封闭处撑开,使橡胶软管内部畅通,从而使整个引流管接头导通,此时可通过引流管引流尿液。当引流袋装满后,取下的过程中延伸管抽出,橡胶软管的中部管壁在其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再次贴合绷紧,阻塞管道,从而防止引流管内的尿液泄露出去。用于避免拔下引流袋时引流管内的尿液外溢污染环境。但依靠自身弹力合拢的方式在长期受到支撑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弹力的缺失,使得合拢速度减慢,合拢密封效果差,无法完全阻挡尿液外溢,仍然存在污染隐患。
CN208877670U公开了一种带溢流阀的导尿管,其包括导尿管体,所述导尿管体的顶端安装有球囊,导尿管体的外侧底部设有充气接口,且导尿管体通过出气接口倾斜安装有充气阀,导尿管体的底端安装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包括溢流阀体,溢流阀体的顶端设有与导尿管体底端相互配合的插接口,溢流阀体的底端设有与溢流阀体内部相连通的出尿口,溢流阀体通过出尿口安装有储尿袋的进尿口,溢流阀体的顶部内壁上设有与插接口相连通的引流管道。该装置克服了上述对比文件的缺陷,通过阀体的方式进行引流管道的封闭,能够起到良好的气体和液体封闭效果。但当该装置的溢流阀体和导尿管体连接不紧密时,或受到弯折后,阀体可能会产生形变并从溢流阀体处产生泄漏或引起引流管移位,造成安全隐患。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积液调控抽取装置,包括用于插入患者体腔内抽取积液的引流管和用于在患者体外连接引流管以收集抽取出的液体的引流袋。所述引流管和所述引流袋通过第一阀体连接,所述第一阀体至少包括设置于引流管上的第一半阀和设置于引流袋上并且与第一半阀配合安装的第二半阀,所述第一半阀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至少包括第一阶梯;所述第二半阀包括与连接头契合的连接口,所述第一阶梯靠近第二半阀的第一端面与连接口靠近第一阶梯的第二端面抵接,所述第一阶梯与第一端面相邻的第一侧面与连接口上与第二端面相邻的第二侧面抵接,其中,所述第一阶梯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圆柱环,所述圆柱环包括与第一端面连接的第一端沿和相对第一端沿设置有第二圆环的第二端沿,所述连接口的第二端面对应第一圆柱环的位置设置有缓冲空间,在所述连接头和所述连接口抵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圆柱环位于所述缓冲空间内并且所述第二圆环能够相对所述缓冲空间内壁滑动,在所述第一阀体受到拉扯时,所述连接头能够基于所述第二圆环相对所述缓冲空间的在第一圆柱环的中轴线方向或绕所述第一圆柱环的中轴线滑动以缓冲所述拉扯。
这样的设置方式有利于:(1)防拉扯,在引流管受到拉扯的情况下,通过引流管和引流袋相对彼此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活动而对拉扯力进行缓冲,避免拉扯使得引流管和引流袋之间的连接松动或引流管和患者的皮肤产生相对滑动,避免患者产生痛苦,并且避免引流管在患者的体内高度不合适造成引流袋的引流效果差;(2)方便快速拔扯,通过第二圆环的设置能够便于卡入缓冲空间内,并且,圆形的设置能够将面接触转换为线接触,便于减少相对滑动过程中的滑动摩擦力。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头至少同轴阶梯设置有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所述第二阶梯和所述第三阶梯分别设置有第一密齿和第二密齿,所述第一连接口上按照能够与所述连接头特异连接以确保正确连接的方式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密齿和所述第二密齿对应契合的第三密齿和第四密齿。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密齿和所述第二密齿按照能够辅助连接头和连接口特异性连接方式设置为相同或不同。
这样设置的方式有利于:通过不同的形状密齿的排列组合,能够形成多种样式的接头,从而通过适应不同的规格的引流袋和不同规格的引流管形成一对一的特异性连接,从而能够避免在更换引流袋时连接错误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第一密齿和所述第三密齿契合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密齿和所述第四密齿契合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密齿和所述第二密齿设置为能够允许所述第三密齿和所述第四密齿相对所述第一密齿和所述第二密齿产生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相对滑动的方式设置为与所述第三密齿和所述第四密齿卡合而不抵触。
这样设置的方式有利于:在形成特异性连接的同时能够保证连接头和连接口相对彼此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相对滑动,以保证阀体的缓冲作用。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半阀包括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所述第二半阀包括第三阀杆。当所述第一半阀和所述第二半阀连接的情况下,设置于所述连接头内部的第二阀杆与所述第三阀杆连接并基于该连接打开所述第一阀体。
这样设置的方式有利于:第一半阀和第二半阀在彼此脱离连接口能够各自进行密封,在连接时,又能够互相抵接并形成液体通道,从而便于在使用时,可以直接拔掉引流管或引流袋而不会有污物流出污染环境,便于操作。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半阀还包括第一壳体、第一阀座和一端抵靠所述第一阀杆,另一端抵靠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阀杆的沿所述第一阀杆轴线延伸设置的第一弹性件S2。所述第二阀杆靠近所述第一半阀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壳体以与所述第三阀杆连接。所述第二半阀包括第二壳体、第二阀座和一端抵靠第三阀杆,另一端抵靠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弹性件S1,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S2和所述第二弹性件S1的弹性系数相等。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半阀的第一连接口形成为环形,所述环形相对的外周上设置有垂直于中心轴的枢轴。所述连接头包括可与枢轴连接并通过绕枢轴的外部彼此枢转而机械地耦合以固定连接口和连接头的咬合开口。
这样的设置方式有利于:通过环形的枢轴的和连接头上的咬合开口的连接,在不允许连接头和连接口沿中心轴向相对滑动而只需要连接头和连接口能够相对彼此转动的情况下固定连接头和连接口,例如,在正常使用时能够旋转,使得装置能够适应更多的使用场景。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半阀设置于所述引流袋的开口处,所述第二半阀的第二阀座位于所述引流袋内,所述阀座设置有连通所述引流袋内部的开口,当所述第二弹性件S1基于第三阀杆受到的压力而压缩时,所述第二阀座与所述引流袋内部连通。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阀座的所述第一阀杆和所述第二阀杆与所述第一壳体存在第一流动间隙,所述第二阀座的所述第三阀杆与所述第二壳体存在第二流动间隙,当所述第二阀座与所述引流袋内部连通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阀体通过的第一流动间隙和第二流动间隙与所述引流袋内部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1)能够提供缓冲,通过连接头和连接口在第一方向上和第二方向上的相对滑动,使得引流管能够在保持密封的情况下相对引流袋转动或延长,以使得在遭到意外拉扯的情况下,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引流管从患者体内脱出或拉扯到患者的肌肉使得患者插管部位出现感染。
(2)通过第一密齿和第三密齿、第二密齿和第四密齿的形状契合,能够保证连接头和连接口的特异性连接,避免在存在多个连接头或多个引流管和引流袋的情况下,连接错引流袋,使得引流的压力过大对患者造成威胁或引流的压力过小造成患者的引流量达不到要求。
(3)方便拆卸,通过具有弹性的卡槽连接口的设置和弹性的第一圆环的设置,能够便于第一圆环从缓冲空间内快速拔出和快速插入,并且保持第一圆环和缓冲空间的密封连接。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患者在引流量达到要求或暂时不需要引流时将引流袋和引流管分开,从而引流袋不会妨碍患者休息,并且患者也不易误触引流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连接头和连接口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连接头和连接口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阀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第一阀体 110:连接头 120:连接口
111:第一阶梯 1112:第一端面 121:第二端面
1113:第一侧面 122:第二侧面 1114:第一圆柱环
1115:第二圆环 123:缓冲空间 112:第二阶梯
113:第三阶梯 1122:第三端面 1123:第三侧面
130:第一半阀 140:第二半阀 200:引流袋
300:引流管 131:第一阀杆 132:第二阀杆
141:第三阀杆 150:枢轴 160:咬合开口
142:气泵接口 133:第一流动间隙 143:第二流动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积液调控抽取装置,包括引流管300和引流袋200。引流管300用于插入患者体腔内抽取积液。引流袋200用于在患者体外连接引流管300以收集抽取出的液体。引流管300和引流袋200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在具体实施时通过微创手术或其他方式先将引流管300插入到患者的体内,再将引流袋200接上引流管300进行引流,方便操作。优选地,引流管300和引流袋200通过第一阀体100连接。优选地,第一阀体100至少包括设置于引流管300上的第一半阀130和设置于引流袋200上并且与第一半阀130配合安装的第二半阀140。第一半阀130和第二半阀140在彼此未连接时能够自行密封,从而在未接上引流袋200的情况下,引流管300内的液体不会通过第一半阀130流出到外界环境中,同时引流管300内的气体也不会由于胸腔的负压而进入到胸腔内。引流袋200内的液体也不会通过第二半阀140流出到外界环境中,从而能够避免污染医疗环境,尽量保证引流的积液保持在引流管300和引流袋200中。当引流管300和引流袋200连接上时,第一半阀130和第二半阀140能够互相开启,从而使得患者体内的积液能够由引流管300经第一半阀130和第二半阀140到达引流袋200中储存。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半阀130包括连接头110,连接头110至少包括第一阶梯111。第二半阀140包括连接口120。连接口120与连接头110形状契合。连接口120上设置有缓冲空间123,连接头110上设置有能够置于缓冲空间123内并在保持连接头110和连接口120密封连接的情况下相对缓冲空间123内壁滑动的滑动组件1116。当连接头110与连接口120彼此连接的情况下,滑动组件置于缓冲空间123内,在第一阀体100受到拉扯时,连接头110能够基于滑动组件1116相对缓冲空间123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滑动以缓冲所述拉扯。第一阶梯111的第一端面1112与连接口120的第二端面121抵接。第一端面1112为第一阶梯111靠近第二半阀140的一面。第二端面121为连接口120内部靠近第一阶梯111的一面。第一阶梯111的第一侧面1113与连接口120的第二侧面122抵接。第一阶梯111的第一侧面1113为与第一端面1112相邻的一面。连接口120的第二侧面122为与第二端面121相邻的一面。优选地,第一阶梯111的第一端面1112上设置有滑动组件1116。滑动组件1116包括第一圆柱环1114和第二圆环1115。第一圆柱环1114包括第一端沿和第二端沿。第一端沿与第一阶梯111的第一端面1112连接。第二端沿上连接第二圆环1115。优选地,第二圆环1115的中部与第二端沿连接。连接的方式可以是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优选地,第二圆环1115的直径大于第一圆柱环1114的厚度,从而使得第二圆环1115的外周超出第一圆柱环1114的侧面。缓冲空间123设置于连接口120的第二端面121对应第一圆柱环1114的位置,缓冲空间123能够与第一圆柱环1114的形状卡合。当连接头110和连接口120抵接时,第一圆柱环1114能够位于缓冲空间123内。优选地,缓冲空间123的内部尺寸设置为至少等于第二圆环1115的直径,并且,缓冲空间123的开口处的尺寸小于第二圆环1115的直径,以使得第一圆柱环1114能够基于第二圆环1115的存在而与缓冲空间123卡接。优选地,缓冲空间123的开口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例如橡胶。优选地,第二圆环1115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例如硅胶,以便于连接时基于弹性和挤压快速将第一圆柱环1114和第二圆环1115插入到缓冲空间123内部或拔出缓冲空间123。优选地,缓冲空间123的开口处设置有滑动密封件,以避免液体进入到缓冲空间123内部,甚至通过缓冲空间123内部泄漏到外部环境中。优选地,第二圆环1115能够相对缓冲空间123的内部滑动。滑动的方向可以是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为第一圆柱环1114的中轴线方向。第二方向为绕所述第一圆柱环1114的中轴线方向。连接头110在与连接口120连接的情况下,连接头110能够基于第二圆环1115与缓冲空间123内壁在第一方向上的滑动而保持密封并且远离连接口120,使得在引流管300或引流袋200受到拉扯的情况下,能够基于该第一方向上的相对滑动而为拉扯提供缓冲,以避免拉扯使得引流袋200和引流管300脱离连接使得引流失败;并且能够避免引流管300和患者的连接处出现位移或松动,导致患者的伤口遭到感染或引流管300的引流口在患者的体内位置过高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引流。连接头110与缓冲空间123内壁在第二方向上的滑动而保持密封能够在引流袋200发生旋转的情况下,适应引流袋200的旋转,从而避免引流袋200带动引流管300旋转,造成引流管300与患者的伤口发生摩擦和位移。这样的方式能够降低引流管300移位的概率,降低患者的感染风险和减少非计划性拔管。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头110至少同轴阶梯设置有第一阶梯111、第二阶梯112和第三阶梯113。第一阶梯111、第二阶梯112和第三阶梯113分别同轴设置。第二阶梯112设置于第一阶梯111远离第三阀杆141的一侧。第三阶梯113设置于第二阶梯112远离第一阶梯111的一侧。优选地,第一阶梯111、第二阶梯112和第三阶梯113的直径依次增加使得连接头110呈倒锥形,从而便于连接头110和连接口120契合连接。优选地,第二阶梯112与第一阶梯111连接的第三端面1122上设置有与第一阶梯111的第一端面1112上相同的滑动组件,并且,连接口120对应第二阶梯112的第三端面1122上设置有与滑动组件契合的缓冲空间,从而第二阶梯112能够基于缓冲空间与滑动组件的连接而保持密封并相对缓冲空间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滑动,能够增强装置的连接稳定性和密封性。第二阶梯112的第三端面1122与连接口120抵触时,第二阶梯112的第三侧面1123与连接口120的第二侧面122抵接。第三阶梯113的第四侧面与连接口120的第二侧面122抵接。优选地,第二阶梯112的第三侧面1123上设置有第一密齿。第三阶梯113的第四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密齿。连接口120的第二侧面122上对应第一密齿和第二密齿的位置设置有与第一密齿和第二密齿形状契合的第三密齿和第四密齿。优选地,第一密齿和第二密齿的形状可以是相同或不同。通过第二阶梯112和第三阶梯113上设置不同排列方式的第一密齿和第二密齿能够与对应的连接头110特异结合。优选地,第一阶梯111、第二阶梯112和第三阶梯113能够具有不同的形状,以保证连接头110和连接口120的特异性连接。优选地,当第一密齿和第三密齿契合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密齿和所述第四密齿契合连接的情况下,第一密齿和第三密齿彼此契合而不抵靠,第二密齿和所述第四密齿彼此契合而不抵靠,以使得连接头110和连接口120能够基于第一密齿和第三密齿的契合、第二密齿和所述第四密齿彼此契合而实现特异性连接,并且,能够不妨碍连接头110和连接口120相对彼此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滑动,以保证装置的缓冲作用。例如,第一密齿可以是沿第二阶梯112的第三侧面1123具有一定长度的槽孔,第二密齿可以在第三阶梯113的第四侧面上对应槽孔的数量和位置设置的能够插入槽孔内部的杆。槽孔和杆契合而并不彼此卡合,杆能够在槽孔内部移动。这样的连接可以允许连接头110和连接口120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产生滑动。不同位置和数量的槽孔和杆无法契合插入,使得连接头110和连接口120的连接具备特异性。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通过特殊的排列组合和位置使得与连接头110特异连接以确保在众多管道中使得引流管300和相应的引流袋200正确连接,避免误连,造成药液错误输注或错误吸引导致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威胁;并且能够使得连接头110和连接口120的连接更加稳定和紧密。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半阀130包括第一阀杆131和第二阀杆132。第二半阀140包括第三阀杆141。优选地,第一阀杆131与第二阀杆132连接。优选地,第一半阀130与第一阶梯111、第二阶梯112和第三阶梯113同轴设置并位于连接头110的内部。优选地,第二半阀140与第一连接口120同轴设置。优选地,当连接头110和连接口120连接以使得第一半阀130和第二半阀140连接的情况下,第二阀杆132与第三阀杆141连接。优选地,第一半阀130还包括第一壳体、第一阀座和第一弹性件S2。优选地,第一弹性件S2一端抵靠第一阀杆131,另一端抵靠第一壳体设置。优选地,第一弹性件S2和第一阀杆131同轴设置。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当第一阀杆131远离第一弹性件S2的一端受到朝向第一弹性件S2的力的作用时,第一弹性件S2能够受到压缩,从而带动与第一弹性件S2抵靠的第一阀杆131朝向第一弹性件S2移动。优选地,第一阀杆131、第二阀杆132和第一弹性件S2设置于第一壳体内部。优选地,第二阀杆132远离第一阀杆131的一端伸出第一壳体外,以便在第一半阀130与第二半阀140连接的情况下,第二阀杆132能够与连接口120内的第三阀杆141连接,并基于连接口120与连接头110的连接向第三阀杆141施加第一力作用,并打开第二半阀140;第一阀杆131基于第一力作用的反作用力向第一阀杆131与第二阀杆132连接的一端施加朝向第一弹性件S2的力作用而使得第一阀杆131朝向第一弹性件S2移动进而打开第一半阀130。优选地,第二半阀140包括第二壳体、第二阀座和第二弹性件S1。第二弹性件S1的一端抵靠第三阀杆141,另一端抵靠第二壳体。优选地,第二弹性件S1和第三阀杆141同轴设置于第二壳体内。优选地,当第三阀杆141受到第二阀杆132施加的第一力作用时,第二弹性件S1被压缩,从而使得第三阀杆141朝向第二弹性件S1移动,进而打开第二半阀140。优选地,第一弹性件S2和第二弹性件S1的弹性系数相等。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相对的第一弹性件S2和第二弹性件S1在同时受到一对相互作用力时,能够同时产生压缩,并基于相同的压力产生相同长度的压缩,以使得第三阀杆141和第二阀杆132能够朝相对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并同时打开第一半阀130和第二半阀140,进而连通引流袋200与引流管300,存于患者胸腔内的积液从插入其中的引流管300处基于引流袋200的负压或虹吸效应朝向引流袋200移动,最终储存在引流袋200中。优选地,第二弹性件S1的弹性力至少大于由于胸腔负压产生的大气压对第二阀杆施加的压力,以使得在第一半阀130的连接头110暴露在空气中的情况下,第二弹性件S1能够保持第一半阀处于关闭状态,空气中的压力不会由于胸腔负压的存在而通过第一流动间隙133进入到患者的胸腔内。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半阀140的第一连接口120外部形成为圆形,圆形的外周设置有垂直于第一连接口120中心轴的枢轴150。优选地,连接头110的外部设置有能够与枢轴150连接并通过绕枢轴150的外部彼此枢转而机械地耦合以固定连接口120和连接头110的咬合开口160。优选地,咬合开口160和枢轴150连接并固定枢轴150,以使得连接口120和连接头110能够彼此紧密连接。第一半阀130和第二半阀140打开,此时,装置允许积液从引流管300中经第一阀体100流入到引流袋200中。枢轴150可以相对咬合开口160产生一定程度的相对转动,因此当第二半阀140受到一定角度的拉扯后,能够基于枢轴150和咬合开口160的相对转动以及第一阶梯111相对第一环体的转动而使得第一半阀130相对第二半阀140产生一定程度的转动,从而使得来自第二半阀140的拉扯力的力度和力矩会得到缓冲后再传递给第一半阀130。优选地,咬合开口160和枢轴150的连接可以是基于一定的外力拉扯能够脱离的连接,以使得在正常使用时,咬合开口160和枢轴150能够保持连接,开启第一阀体;而在受到拉扯时,枢轴150和咬合开口160能够脱离连接,从而使得连接头110和连接口120能够彼此移动并且关闭第一阀体,以起到缓冲拉扯的效果。在拉扯消除后,能够通过外力重新将咬合开口160和枢轴150连接以重新开启第一阀体达成液体连接。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减轻、改变或消除拉扯对引流管300的位置变化的影响,降低引流管300相对患者的身体移位的概率,减少患者的感染几率,以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概率。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半阀140设置于引流袋200的开口处。第二半阀140的第二阀座位于引流袋200内,第三阀杆141设置于第二阀座内。第二阀座设置有连通引流袋200内部的开口。当第二弹性件S1基于第三阀杆141受到的压力而压缩时,第三阀杆141朝向第二弹性件S1移动,进而使得开口连通第二阀座的内腔,从而引流管300内的液体可以经第一半阀130的第一阀杆131和第二阀杆132与第一阀座的间隙和第二半阀140的第三阀杆141和第二阀座的间隙到达开口处,并从开口处进入到引流袋200内部,而当第三阀杆141施加给第二弹性件S1的压力消失时,第二弹性件S1弹性势能释放,自身伸长,并由自身推第三阀杆141相对第二阀杆132的一端的密封阀片移动以封堵开口和第二阀座,切断引流管300和引流袋200的连通。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阀座的第一阀杆131和第二阀杆132与第一壳体存在第一流动间隙133,第二阀座的第三阀杆141与第二壳体存在第二流动间隙143,当第二阀座与引流袋200内部连通的情况下,第一阀体100通过的第一流动间隙133和第二流动间隙143与引流袋200内部连通。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半阀140上的开口处还设置有用于加快液体流速的气泵接口142,气泵接口142用于与外部气泵连接,以在第一流动间隙133和第二流动间隙143内出现堵塞的情况下,通过气泵接口142使得第一流动间隙133和第二流动间隙143内的压力增加,从而辅助堵塞第一流动间隙133或堵塞第二流动间隙143的物质流动到第二阀座内,再经开口进入引流袋200。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半阀140上还设置有手动制动装置。手动制动装置改变支撑第一弹性件S2远离第二阀杆132的一端的位置,从而带动整体第二阀杆132朝向第一弹性件S2移动进而封闭第一半阀130,以起到手动封闭引流管300和引流袋200的连通的作用。优选地,手动制动装置例如可以包括同轴设置于第一壳体端部制动件。制动件设置于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弹性件S2的一端。优选地,第一弹性件S2与制动件靠近第一弹性件S2的一端抵靠。优选地,制动件与壳体螺纹连接。制动件在外力作用下通过壳体上设置的螺纹沿第一壳体的轴线朝向第二半阀140移动或背离第二半阀140移动,以通过改变第一弹性件S2的抵靠位置而在保持引流袋200与引流管300连接的情况下关闭第二半阀140,阻断引流管300与引流袋200的液体连通。当制动件基于螺旋朝向远离第二半阀140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弹性件S2的抵靠位置也朝向远离第二半阀140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弹性件S2的长度伸长,弹力变小,第二弹性件S1推动第三阀杆141朝向第一半阀130移动,第三阀杆141推动第二阀杆132进而推动第一阀杆131朝向第一半阀130移动,直至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重新弹力平衡。当移动到合适位置时,第三阀杆141远离第二弹性件S1的一端抵靠第二阀座,从而将第二半阀140封闭。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积液调控抽取装置,包括用于插入患者体腔内抽取积液的引流管(300)和用于在患者体外连接引流管(300)以收集抽取出的液体的引流袋(200),所述引流管(300)和所述引流袋(200)通过第一阀体(100)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阀体(100)至少包括设置于引流管(300)上的第一半阀(130)和设置于引流袋(200)上并且与第一半阀(130)配合安装的第二半阀(140),
所述第一半阀(130)包括连接头(110),所述连接头(110)至少包括第一阶梯(111),所述第二半阀(140)包括与连接头(110)契合的连接口(120),所述第一阶梯(111)靠近第二半阀(140)的第一端面(1112)与连接口(120)靠近第一阶梯(111)的第二端面(121)抵接,所述第一阶梯(111)与第一端面(1112)相邻的第一侧面(1113)与连接口(120)上与第二端面(121)相邻的第二侧面(122)抵接,其中,所述第一阶梯(111)的第一端面(1112)上设置有第一圆柱环(1114),所述第一圆柱环(1114)包括与第一端面(1112)连接的第一端沿和相对第一端沿设置有第二圆环(1115)的第二端沿,所述连接口(120)的第二端面(121)对应第一圆柱环(1114)的位置上设置有缓冲空间(123),在所述连接头(110)和所述连接口(120)抵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圆柱环(1114)位于所述缓冲空间(123)内并且所述第二圆环(1115)能够相对所述缓冲空间(123)内壁滑动,在所述第一阀体(100)受到拉扯时,所述连接头(110)能够基于所述第二圆环(1115)相对所述缓冲空间(123)的在第一圆柱环(1114)的中轴线方向或绕所述第一圆柱环(1114)的中轴线滑动以缓冲所述拉扯,
所述第一半阀(130)包括第一阀杆(131)和第二阀杆(132);
所述第二半阀(140)包括第三阀杆(141),
当所述第一半阀(130)和所述第二半阀(140)连接的情况下,设置于所述连接头(110)内部的第二阀杆(132)与所述第三阀杆(141)连接并基于所述连接打开所述第一阀体(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液调控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110)至少同轴阶梯设置有第一阶梯(111)、第二阶梯(112)和第三阶梯(113),所述第二阶梯(112)和所述第三阶梯(113)分别设置有第一密齿和第二密齿,所述连接口(120)上按照能够与所述连接头(110)特异连接以确保正确连接的方式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密齿和所述第二密齿对应契合的第三密齿和第四密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积液调控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齿和所述第二密齿按照能够辅助连接头(110)和连接口(120)特异性连接方式设置为相同或不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积液调控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密齿和第三密齿契合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密齿和所述第四密齿契合连接的情况下,第一密齿和第三密齿彼此契合而不抵靠,第二密齿和所述第四密齿彼此契合而不抵靠,以使得所述连接头(110)和所述连接口(120)能够基于第一密齿和第三密齿的契合、第二密齿和所述第四密齿彼此契合而实现特异性连接,并且,能够不妨碍所述连接头(110)和所述连接口(120)相对彼此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滑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液调控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阀(130)还包括第一壳体、第一阀座和一端抵靠所述第一阀杆(131)另一端抵靠所述第一壳体的沿所述第一阀杆(131)轴线延伸设置的第一弹性件S2;
所述第二阀杆(132)远离所述第一阀杆(131)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壳体以与所述第三阀杆(141)连接;
所述第二半阀(140)包括第二壳体、第二阀座和一端抵靠第三阀杆(141)另一端抵靠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弹性件S1,其中,
所述第一弹性件S2和所述第二弹性件S1的弹性系数相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液调控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阀(140)的连接口(120)外周设置有垂直于中心轴的枢轴(150),
所述连接头(110)包括可与枢轴(150)连接并通过绕枢轴(150)的外部彼此枢转而机械地耦合以固定连接口(120)和连接头(110)的咬合开口(160)。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积液调控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阀(140)设置于所述引流袋(200)的开口处,所述第二半阀(140)的第二阀座位于所述引流袋(200)内,所述第二阀座设置有连通所述引流袋(200)内部的开口,当所述第二弹性件S1基于第三阀杆(141)受到的压力而压缩时,所述第二阀座与所述引流袋(200)内部连通。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积液调控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座的所述第一阀杆(131)和所述第二阀杆(132)与所述第一壳体存在第一流动间隙(133),所述第二阀座的所述第三阀杆(141)与所述第二壳体存在第二流动间隙(143),当所述第二阀座与所述引流袋(200)内部连通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阀体(100)通过的第一流动间隙和第二流动间隙与所述引流袋(200)内部连通。
9.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积液调控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阀(140)上还设置有手动制动装置。
CN202110853953.2A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积液调控抽取装置 Active CN1135774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3953.2A CN113577404B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积液调控抽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3953.2A CN113577404B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积液调控抽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7404A CN113577404A (zh) 2021-11-02
CN113577404B true CN113577404B (zh) 2024-01-26

Family

ID=78250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53953.2A Active CN113577404B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积液调控抽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7740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80379A1 (en) * 1981-11-25 1983-06-01 Scandinavian Medical Supply Limited Connector assembly for liquid flow systems
CN104265932A (zh) * 2014-09-11 2015-01-07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一种具有高压泄放功能的新型密封可调球阀
CN107073254A (zh) * 2014-09-24 2017-08-18 泰尔茂株式会社 医疗用连接器
CN112197011A (zh) * 2020-09-30 2021-01-08 福建骏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控制负压输入的封闭引流装置用控压阀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80379A1 (en) * 1981-11-25 1983-06-01 Scandinavian Medical Supply Limited Connector assembly for liquid flow systems
CN104265932A (zh) * 2014-09-11 2015-01-07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一种具有高压泄放功能的新型密封可调球阀
CN107073254A (zh) * 2014-09-24 2017-08-18 泰尔茂株式会社 医疗用连接器
CN112197011A (zh) * 2020-09-30 2021-01-08 福建骏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控制负压输入的封闭引流装置用控压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7404A (zh) 202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13938C2 (ru) Избирательно герметично закрываемые охватываемые безыгольные соединители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ие способы
US5167636A (en) Cannula sealing mechanism
JP4238137B2 (ja) 拭き取り可能なスリット型バルブ
US9242059B2 (en) Valve assembly for respiratory systems
KR102240262B1 (ko) 변환기 세척/흡인 장치
US20230166093A1 (en) Catheter valves
EP1925330A2 (en) Suction apparatus and connectors
US7753338B2 (en) Luer activated device with minimal fluid displacement
AU2002359895A1 (en) Slit-type swabable valve
US20190143094A1 (en) Modular valved connector for drainage systems
JP2014528330A (ja) ダックビル弁を備える静脈内カテーテル
EP2683435B1 (en) Devices for aseptic irrigation, urine sampling, and flow control of urine from a catheterized bladder
US20200000979A1 (en) Fluid suction device with enhanced emptying port
CN113577404B (zh) 一种积液调控抽取装置
CN201618293U (zh) 临界负压冲洗引流管
WO2013134088A2 (en) Airway management apparatus
US1053769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eaning a tube
US8048061B2 (en) Tapered fitting for an introducer coupled to a hemostatic valve
WO2019028010A1 (en) DRAINAGE SYSTEM WITH RETAINER RING
WO2021079079A1 (en) Connectors and assemblies
CN211300231U (zh) 一次性使用外控翻盖穿刺器
CN220193766U (zh) 调压引流管
CN213526703U (zh) 一种腹腔冲洗引流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