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3341A - 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73341A
CN113573341A CN202111110603.3A CN202111110603A CN113573341A CN 113573341 A CN113573341 A CN 113573341A CN 202111110603 A CN202111110603 A CN 202111110603A CN 113573341 A CN113573341 A CN 113573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mapping
service
service link
primitive
ind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06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73341B (zh
Inventor
吴昊
尹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 Ltd
Chengdu XGIM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1060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733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73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3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73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3341B/zh
Priority to US17/900,859 priority patent/US20230090504A1/en
Priority to EP22193958.0A priority patent/EP4156768A1/en
Priority to JP2022149804A priority patent/JP2023046393A/ja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04W28/0263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involving mapping traffic to individual bearers or channels, e.g. traffic flow template [TF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2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bearers or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9Management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6Transport layer protocols, e.g. TCP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over wirel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高层管理实体向低层管理实体发送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低层管理实体向对等设备发送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低层管理实体接收来自所述对等设备的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低层管理实体向高层管理实体发送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本申请通过多链路设备之间协商业务与链路灵活匹配,使得多链路设备可以根据实际的业务需求,或网络负载等因素,动态的设置在不同链路上发送的数据的业务类型,从而提高各个业务在设备上的有效的传输速率,提高网络资源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802.11系统中,接入设备(AP STA)和终端设备(Non-AP STA)在内部都部署有MAC层和PHY层,其中MAC层的主要功能有信道管理、连接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功率控制和时间同步等,PHY层的主要功能有调制、编码和传输等。
MAC层和PHY层在概念上都包括分别称为媒体接入层管理实体MLME(MAC sublayermanagement entity)和物理层管理实体PLME(PHY sublayer management entity)的管理实体。这些实体提供了低层管理服务接口,通过这些接口可以调用低层管理功能。
为了提供正确的MAC操作,每个设备(包括Non-AP STA 和 AP STA)中都有高层管理实体,如SME(station management entity,设备管理实体),SME表示在MAC层之上的高层管理实体,是一个独立于层的实体,它位于单独的管理平面中。
SME的作用:通常,该实体负责诸如从各种层管理实体(MLME和PLME)收集与层相关的状态之类的功能,类似地,其还会设置特定于层的参数值。 SME通常代表一般的系统管理实体执行此类功能。各个层之间通过定义的原语进行交互。图1描述了管理实体之间的关系。
802.11be网络,也称为Extremely High Throughput(EHT)网络,通过一系列系统特性和多种机制增强功能以实现极高的吞吐量。随着无线局域网(WLAN)的使用持续增长,对于在许多环境(例如家庭,企业和热点)中提供无线数据服务越来越重要。特别是,视频流量将继续是许多WLAN部署中的主要流量类型。由于出现了4k和8k视频(20 Gbps的未压缩速率),这些应用的吞吐量要求正在不断发展。诸如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游戏、远程办公室和云计算之类的新型高吞吐量,低延迟应用程序将会激增(例如,实时游戏的延迟低于5毫秒)。
鉴于这些应用程序的高吞吐量和严格的实时延迟要求,用户期望通过WLAN支持其应用程序时,吞吐量更高,可靠性更高,延迟和抖动更少,电源效率更高。用户期望改进与时敏网络(TSN)的集成,以支持异构以太网和无线LAN上的应用程序。802.11be网络旨在通过进一步提高总吞吐量和降低延迟来确保WLAN的竞争力,同时确保与旧版技术标准向后兼容和共存。在2.4 GHz,5 GHz和6 GHz频段运行的802.11兼容设备。
发明内容
在引入多链路的技术后,具备可以同时在多条链路上操作的能力的设备称为多链路设备,多链路设备与多链路设备可以在多条链路上进行连接,相比单链路来说,对传输业务数据可以有更灵活的配置。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使得多链路设备之间可以协商业务与链路灵活匹配。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应用于多链路设备,所述多链路设备中包含高层管理实体和低层管理实体,包括:
高层管理实体向低层管理实体发送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协商会话标识及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所述对等设备为多链路设备;
低层管理实体向对等设备发送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协商会话标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及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且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根据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进行设置;
低层管理实体接收来自所述对等设备的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协商会话标识及对请求的处理状态;
低层管理实体向高层管理实体发送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协商会话标识及对请求的处理状态,且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根据接收到的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进行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低层管理实体向对等设备发送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的对等设备的地址为多链路设备的地址,在任一条链路上向对等设备发送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
或者,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的对等设备的地址为隶属于多链路设备的逻辑实体的地址,在所述逻辑实体对应的链路上向对等设备发送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所述对请求的处理状态指示接受请求或建议,则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和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中还包含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且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中还包含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如果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中的对请求的处理状态指示接受请求,高层管理实体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进行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
如果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中的对请求的处理状态指示拒绝请求,高层管理实体不更改当前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或者设置为缺省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如果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中的对请求的处理状态指示建议,高层管理实体根据自身的业务情况,或/和自身的能力,或/和操作的限制决定是否接受建议的配置参数,如果接受,则根据建议的参数进行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如果不接受,则不更改当前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或者设置为缺省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高层管理实体向低层管理实体发送业务链路映射终止请求原语或者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指示低层管理实体发送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或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告知对等设备终止使用当前的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
低层管理实体向对等设备发送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指示对等设备终止使用当前的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且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终止请求原语或者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进行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终止请求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及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及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低层管理实体向对等设备发送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包括:
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终止请求原语或者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的对等设备的地址为多链路设备的地址,在任一条链路上向对等设备发送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
或者,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终止请求原语或者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的对等设备的地址为隶属于多链路设备的逻辑实体的地址,在所述逻辑实体对应的链路上向对等设备发送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根据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进行设置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的类型,或者根据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包含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的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设置为指示不使用缺省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终止请求原语或者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进行设置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终止请求原语或者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的类型,或者根据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的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将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的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设置为指示使用缺省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还包含不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中还包含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参数、第二参数和一个或多个第三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业务与链路匹配用于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或上下和下行链路;所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包含对哪些业务进行配置;所述第三参数用于指示与所述第二参数指示的需要进行配置的业务匹配的链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应用于多链路设备,所述多链路设备中包含高层管理实体和低层管理实体,所述方法包括:
低层管理实体接收来自对等设备的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协商会话标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及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所述对等设备为多链路设备;
低层管理实体向高层管理实体发送第一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协商会话标识及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且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根据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进行设置;
高层管理实体向低层管理实体发送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协商会话标识及对请求的处理状态,且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根据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进行设置;
低层管理实体向对等设备发送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协商会话标识及对请求的处理状态,且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进行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低层管理实体向对等设备发送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包括:
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中的对等设备的地址为多链路设备的地址,在任一条链路上向对等设备发送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
或者,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中的对等设备的地址为隶属于多链路设备的逻辑实体的地址,在所述逻辑实体对应的链路上向对等设备发送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所述对请求的处理状态指示接受请求或建议,则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和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中还包含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且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中还包含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低层管理实体接收来自对等设备的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用于指示终止使用当前的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
低层管理实体向高层管理实体发送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指示原语或者第二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指示高层管理实体终止使用当前的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且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指示原语或者第二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根据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进行设置;
高层管理实体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设置为缺省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及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指示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及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进行设置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的类型,或者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中包含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将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中的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设置为指示不使用缺省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根据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进行设置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的类型,或者根据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的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将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中的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设置为指示使用缺省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中还包含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中还包含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参数、第二参数和一个或多个第三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业务与链路匹配用于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或上下和下行链路;所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包含对哪些业务进行配置;所述第三参数用于指示与所述第二参数指示的需要进行配置的业务匹配的链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装置,应用于多链路设备,所述多链路设备中包含高层管理实体和低层管理实体,所述装置包括协商模块,所述协商模块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高层管理实体向低层管理实体发送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协商会话标识及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所述对等设备为多链路设备;
通过低层管理实体向对等设备发送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协商会话标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及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且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根据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进行设置;
通过低层管理实体接收来自所述对等设备的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协商会话标识及对请求的处理状态;
通过低层管理实体向高层管理实体发送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协商会话标识及对请求的处理状态,且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根据接收到的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进行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所述对请求的处理状态指示接受请求或建议,则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和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中还包含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且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中还包含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协商模块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高层管理实体向低层管理实体发送业务链路映射终止请求原语或者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指示低层管理实体发送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或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告知对等设备终止使用当前的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
通过低层管理实体向对等设备发送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指示对等设备终止使用当前的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且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终止请求原语或者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进行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终止请求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及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及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根据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进行设置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的类型,或者根据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包含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的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设置为指示不使用缺省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终止请求原语或者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进行设置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终止请求原语或者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的类型,或者根据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的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将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的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设置为指示使用缺省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还包含不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中还包含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装置,应用于多链路设备,所述多链路设备中包含高层管理实体和低层管理实体,所述装置包括协商模块,所述协商模块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低层管理实体接收来自对等设备的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协商会话标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及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所述对等设备为多链路设备;
通过低层管理实体向高层管理实体发送第一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协商会话标识及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且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根据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进行设置;
通过高层管理实体向低层管理实体发送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协商会话标识及对请求的处理状态,且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根据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进行设置;
通过低层管理实体向对等设备发送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协商会话标识及对请求的处理状态,且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进行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所述对请求的处理状态指示接受请求或建议,则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和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中还包含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且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中还包含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协商模块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低层管理实体接收来自对等设备的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用于指示终止使用当前的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
通过低层管理实体向高层管理实体发送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指示原语或者第二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指示高层管理实体终止使用当前的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且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指示原语或者第二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根据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进行设置;
通过高层管理实体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设置为缺省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及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指示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及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进行设置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的类型,或者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中包含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将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中的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设置为指示不使用缺省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根据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进行设置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的类型,或者根据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的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将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中的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设置为指示使用缺省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中还包含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中还包含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方面所述的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第四方面所述的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第五方面所述的设备、第六方面所述的存储介质和第七方面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因此可以达到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通过多链路设备之间协商业务与链路灵活匹配,使得多链路设备可以根据实际的业务需求,或网络负载等因素,动态的设置在不同链路上发送的数据的业务类型,例如可以在不同的链路上传输不同业务类型的数据,也可以在所有链路上都传输相同的数据,从而提高各个业务在设备上的有效的传输速率,提高网络资源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设备中的管理实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虽然本申请中公开内容按照示范性一个或几个实例来介绍,但应理解,可以就这些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也可以单独构成一个完整技术方案。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以下至少一项(者)”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者),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和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比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触发消息中的“第一”和第二触发消息中的“第二”仅用于区分不同的触发消息。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描述,仅作示意与区分描述对象之用,没有次序之分,也不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设备个数的特别限定,不能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本申请中,“示例地”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地”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地”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需要说明的是,多链路设备中包含有多个逻辑实体,每个逻辑实体分别通过一条链路进行数据传输,每个逻辑实体均包含有独立的数据收发模块。单链路设备只有一个逻辑实体,并且只有一个MAC地址,而多链路设备有一个MAC地址,隶属于多链路设备的每一个逻辑实体都有一个MAC地址,例如一个多链路设备运行有三个逻辑实体,则在这个物理设备上有四个MAC地址,一个是多链路设备的,三个逻辑实体各有一个MAC地址。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多链路设备而言,设备的地址可以是该多链路设备的地址,也可以是隶属于该多链路的逻辑实体的地址。
本申请实施例中,假设多链路设备MLD1与多链路设备MLD2相连接,MLD1有两个逻辑实体STA1和STA2,MLD2有两个逻辑实体STA3和STA4,其中STA1与STA3在链路link1上建立连接,STA2与STA4在链路link2上建立连接;假设初始建立连接时,按照缺省设置,在link1和link2上都可以支持所有业务类型的数据传输。本申请实施例用TID(业务标识)来表示业务的类型,并以低层管理实体为MLME,高层管理实体为SME为示例。本申请实施例以多链路设备中有两个逻辑实体作为示例进行说明,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两个逻辑实体,多链路设备中更多个逻辑实体的操作与两个逻辑实体类似,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MLD1和MLD2在连接等过程中可以交换能力信息,如果两者均支持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MLD1或者MLD2可能会根据当前业务数据量的大小、各条链路的负载、各条链路上的信号强度或质量、链路支持的最大传输速率等因素,需要对业务数据的传输进行一个划分,比如为了保障在线视频的流畅,需要提高该业务数据的传输速率,减少传输延迟,则使用其中一条链路来专门进行视频流的下载,而将其他上网数据用另外一条链路来进行传输,因此就需要对链路与业务标识的匹配进行重新设置。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示意图。如图2所示,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 MLD1的SME发送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如MLME-TID2LINKMAPPING.request原语)给MLD1的MLME,MLME-TID2LINKMAPPING.request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协商会话标识及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可选地,所述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参数、第二参数和一个或多个第三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业务与链路匹配用于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或上下和下行链路;所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包含对哪些业务进行配置;所述第三参数用于指示与所述第二参数指示的需要进行配置的业务匹配的链路。示例地,MLME-TID2LINKMAPPING.request原语中包含以下参数:
PeerSTAAddress:用于指示执行TID与链路匹配协商的对等设备的地址;本申请实施例为接收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的设备的地址;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为MLD2的地址或者隶属于MLD2的逻辑实体STA3或STA4的地址。
Dialog Token:用于标识此次TID与链路匹配协商过程。
Direction:用于指示TID与链路匹配用于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或上行和下行链路。
Link mapping presence bitmap:用于指示包含对哪些TID进行配置;例如TID取值范围为0-7,该参数有8个bit,则00001111表示TID值为0,1,2,3在后面的参数Linkmapping of TID i中进行配置。
Link mapping of TID i:TID值为i(i取值范围为TID的取值范围,如Linkmapping presence bitmap指示TID值为0,1,2,3的业务需要进行配置,则i的取值为0,1,2,3,共有4个该参数)的业务匹配的链路信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有2条链路,则该参数有2个bit,则01表示TID=i的业务在link1上传输,在link2上不传输;10表示TID=i的业务在link2上传输,在link1上不传输;11表示TID=i的业务在link1和link2上都传输。
S102. MLD1的MLME接收到原语MLME-TID2LINKMAPPING.request后,设置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如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协商会话标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及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示例地,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包含以下参数:
Frame type:消息的类型,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为“TID-to-link Mappingrequest”。
Dialog Token:用于标识此次TID与链路匹配协商过程,与原语MLME-TID2LINKMAPPING.request中相同。
Direction:用于指示TID与链路匹配用于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或上行和下行链路,与原语MLME-TID2LINKMAPPING.request中相同。
Link mapping presence bitmap:用于指示包含对哪些TID进行配置,与原语MLME-TID2LINKMAPPING.request中相同。
Link mapping of TID i:TID值为i(i取值范围为TID的取值范围)的业务匹配的链路信息,与原语MLME-TID2LINKMAPPING.request中相同。
Default link mapping :用于指示是否使用缺省配置,可根据MLME-TID2LINKMAPPING.request原语类型或原语的参数(如是否包含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进行设置,如,本申请实施例原语指示协商指定的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因此该参数值设置为0,表示不使用缺省配置。
S103. MLD1的MLME发送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给MLD2的MLME。
1)如果原语MLME-TID2LINKMAPPING.request中的PeerSTAAddress设置为STA3的地址,则在link1上发送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给MLD2的MLME。
2)如果原语MLME-TID2LINKMAPPING.request中的PeerSTAAddress设置为STA4的地址,则在link2上发送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给MLD2的MLME。
3)如果原语MLME-TID2LINKMAPPING.request中的PeerSTAAddress设置为MLD2的地址,则在link1上或link2上发送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给MLD2的MLME。
S104. MLD2的MLME接收到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后,发送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如MLME-TID2LINKMAPPING.indication原语)给MLD2的SME,MLME-TID2LINKMAPPING.indication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协商会话标识及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示例地,MLME-TID2LINKMAPPING.indication原语中包含以下参数:
PeerSTAAddress :用于指示执行TID与链路匹配协商的对等设备的地址;本申请实施例为发送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的设备的地址。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为MLD1的地址或者隶属于MLD1的逻辑实体STA1或STA2的地址。
Dialog Token:用于标识此次TID与链路匹配协商过程,与TID-to-link Mappingrequest消息中相同。
Direction:用于指示TID与链路匹配用于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或上行和下行链路,与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中相同。
Link mapping presence bitmap:用于指示包含对哪些TID进行配置,与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中相同。
Link mapping of TID i:TID值为i(i取值范围为TID的取值范围)的业务匹配的链路信息,与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中相同。
S105. MLD2的SME接收到MLME-TID2LINKMAPPING.indication原语后,根据MLME-TID2LINKMAPPING.indication原语设置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如MLME-TID2LINKMAPPING.response原语),并发送MLME-TID2LINKMAPPING.response原语给MLD2的MLME,MLME-TID2LINKMAPPING.response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协商会话标识及对请求的处理状态。
5.1如果同意MLME-TID2LINKMAPPING.indication原语中指示的配置,则设置参数Status code的值为SUCCESS,指示接受请求,发送MLME-TID2LINKMAPPING.response原语给MLD2的MLME,MLME-TID2LINKMAPPING.response原语中包含以下参数:
PeerSTAAddress :用于指示执行TID与链路匹配协商的对等设备的地址;本申请实施例为接收TID-to-link Mapping response消息的设备的地址。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为MLD1的地址或者隶属于MLD1的逻辑实体STA1或STA2的地址。
Dialog Token:用于标识此次TID与链路匹配协商过程,与TID-to-link Mappingrequest消息中相同。
Status code:对请求的处理状态,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为SUCCESS。
Direction:用于指示TID与链路匹配用于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或上行和下行链路,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为MLD2接受的值。
Link mapping presence bitmap:用于指示包含对哪些TID进行配置,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为MLD2接受的值。
Link mapping of TID i:TID值为i(i取值范围为TID的取值范围)的业务匹配的链路信息,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为MLD2接受的值。
5.2如果不同意MLME-TID2LINKMAPPING.indication原语中指示的配置,则可以按照以下方式之一设置:
1)设置参数Status code的值为Refused,指示拒绝请求,发送MLME-TID2LINKMAPPING.response原语给MLD2的MLME,MLME-TID2LINKMAPPING.response原语中包含以下参数:
PeerSTAAddress :用于指示执行TID与链路匹配协商的对等设备的地址;本申请实施例为接收TID-to-link Mapping response消息的设备的地址。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为MLD1的地址或者隶属于MLD1的逻辑实体STA1或STA2的地址。
Dialog Token:用于标识此次TID与链路匹配协商过程,与TID-to-link Mappingrequest消息中相同。
Status code :对请求的处理状态,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为Refused。
2)设置参数Status code的值为Suggested,指示建议,发送MLME-TID2LINKMAPPING.response原语给MLD2的MLME,MLME-TID2LINKMAPPING.response原语中包含以下参数:
PeerSTAAddress :用于指示执行TID与链路匹配协商的对等设备的地址;本申请实施例为接收TID-to-link Mapping response消息的设备的地址。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为MLD1的地址或者隶属于MLD1的逻辑实体STA1或STA2的地址。
Dialog Token:用于标识此次TID与链路匹配协商过程,与TID-to-link Mappingrequest消息中相同。
Status code:对请求的处理状态,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为Suggested。
Direction:用于指示TID与链路匹配用于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或上行和下行链路,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为MLD2建议的值。
Link mapping presence bitmap:用于指示包含对哪些TID进行配置,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为MLD2建议的值。
Link mapping of TID i:TID值为i(i取值范围为TID的取值范围)的业务匹配的链路信息,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为MLD2建议的值。
S106. MLD2的MLME根据接收到的MLME-TID2LINKMAPPING.response原语,设置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如TID-to-link Mapping response消息),TID-to-link Mappingresponse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协商会话标识及对请求的处理状态。示例地,TID-to-link Mapping response消息中包含以下参数:
Frame type:消息的类型,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为“TID-to-link Mappingresponse”。
Dialog Token:用于标识此次TID与链路匹配协商过程,与TID-to-link Mappingrequest消息中相同。
Status code:对请求的处理状态 ,根据MLME-TID2LINKMAPPING.response原语设置。
Direction:用于指示TID与链路匹配用于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或上行和下行链路。当Status code值为Suggested时,设置为MLD2建议的值;当Status code值为SUCCESS时,设置为MLD2接受的值;当Status code为Refused时,不包含。
Link mapping presence bitmap:用于指示包含对哪些TID进行配置。当Statuscode值为Suggested时,设置为MLD2建议的值;当Status code值为SUCCESS时,设置为MLD2接受的值;当Status code为Refused时,不包含。
Link mapping of TID i:TID值为i(i取值范围为TID的取值范围)的业务匹配的链路信息。当Status code值为Suggested时,设置为MLD2建议的值;当Status code值为SUCCESS时,设置为MLD2接受的值;当Status code为Refused时,不包含。
Default link mapping :用于指示是否使用缺省配置。根据原语类型或原语的参数进行设置,当Status code值为Suggested或SUCCESS时,如本申请实施例中原语指示协商指定的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因此该参数值设置为0,表示不使用缺省配置;当Status code为Refused时,可不包含,或者设置为1,表示使用缺省配置。
S107. MLD2的MLME发送TID-to-link Mapping response消息给MLD1的MLME。
1)如果MLME-TID2LINKMAPPING.response原语中的PeerSTAAddress设置为STA1的地址,则在link1上发送TID-to-link Mapping response消息给MLD1的MLME。
2)如果MLME-TID2LINKMAPPING.response原语中的PeerSTAAddress设置为STA2的地址,则在link2发送TID-to-link Mapping response消息给MLD1的MLME。
3)如果MLME-TID2LINKMAPPING.response原语中的PeerSTAAddress设置为MLD1的地址,则在link1或link2上发送TID-to-link Mapping response消息给MLD1的MLME。
S108. MLD1的MLME接收到TID-to-link Mapping response消息后,发送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如MLME-TID2LINKMAPPING.confirm原语)给MLD1的SME,MLME-TID2LINKMAPPING.confirm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协商会话标识及对请求的处理状态。示例地,MLME-TID2LINKMAPPING.confirm原语中包含以下参数:
PeerSTAAddress :用于指示执行TID与链路匹配协商的对等设备的地址;本申请实施例为发送TID-to-link Mapping response消息的设备的地址。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为MLD2的地址或者隶属于MLD2的逻辑实体STA3或STA4的地址。
Dialog Token:用于标识此次TID与链路匹配协商过程,与TID-to-link Mappingrequest消息中相同。
Status code:对请求的处理状态 ,根据TID-to-link Mapping response消息设置。
Direction:用于指示TID与链路匹配用于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或上行和下行链路。 当Status code值为Suggested时,设置为MLD2建议的值;当Status code值为SUCCESS时,设置为MLD2接受的值;当Status code为Refused时,不包含。
Link mapping presence bitmap:用于指示包含对哪些TID进行配置; 当Statuscode值为Suggested时,设置为MLD2建议的值;当Status code值为SUCCESS时,设置为MLD2接受的值;当Status code为Refused时,不包含。
Link mapping of TID i:TID值为i(i取值范围为TID的取值范围)的业务匹配的链路信息;当Status code值为Suggested时,设置为MLD2建议的值;当Status code值为SUCCESS时,设置为MLD2接受的值;当Status code为Refused时,不包含。
S109.MLD1的SME根据接收到的MLME-TID2LINKMAPPING.confirm原语进行配置操作:
如果Status code的值为SUCCESS,则根据接收到的参数进行TID与链路映射配置;
如果Status code的值为Refused,则不更改当前TID与链路映射配置,或者设置为缺省配置;
如果Status code的值为Suggested,则根据自身的业务情况,或/和自身的能力,或/和操作的限制决定是否接受建议的配置参数,如果接受,则根据建议的参数进行TID与链路映射配置,如果不接受,则不更改当前TID与链路映射配置或者设置为缺省配置。
S110. MLD1和MLD2根据协商确定的TID与链路映射配置,当有数据需要发送时,根据数据对应的TID,和TID与链路映射配置,在对应的链路上发送数据给对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MLD1或MLD2还可决定终止协商的配置,MLD1和MLD2终止协商的配置之后,当MLD1和MLD2有数据需要发送时,可以在任意一条链路进行发送。假设MLD1决定终止协商的配置,终止协商的配置包括以下步骤:
S111. MLD1的SME发送业务链路映射终止请求原语(如MLME-TID2LINKMAPPINGTERMINATION.request原语)或者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如MLME-TID2LINKMAPPING.request原语)给MLD1的MLME,指示MLME发送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如TID-to-link Mappingtermination notification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如TID-to-link Mappingrequest消息)告知MLD2终止使用当前的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示例如下:
1)MLD1的SME发送MLME-TID2LINKMAPPINGTERMINATION.request原语给MLD1的MLME,原语中包含以下参数:
PeerSTAAddress:用于指示执行TID与链路匹配协商的对等设备的地址;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为MLD2的地址或者隶属于MLD2的逻辑实体STA3或STA4的地址。
2)MLD1的SME发送MLME-TID2LINKMAPPING.request原语给MLD1的MLME,原语中包含以下参数:
PeerSTAAddress :用于指示执行TID与链路匹配协商的对等设备的地址,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为MLD2的地址或者隶属于MLD2的逻辑实体STA3或STA4的地址。
Default link mapping :用于指示是否使用缺省配置,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为1,表示使用缺省配置。
S112. MLD1的MLME根据接收到的业务链路映射终止请求原语(如MLME-TID2LINKMAPPINGTERMINATION.request原语)或者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如MLME-TID2LINKMAPPING.request原语)设置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如TID-to-link Mappingrequest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如TID-to-link Mapping terminationnotification消息),发送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如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如TID-to-link Mapping termination notification消息)给MLD2的MLME,指示MLD2终止使用当前的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示例如下:
S1121. MLD1的MLME接收到MLME-TID2LINKMAPPINGTERMINATION.request原语后,设置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消息中包含以下参数:
Frame type:消息的类型,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为“TID-to-link Mappingrequest”。
Default link mapping :用于指示是否使用缺省配置,根据原语类型或原语的参数进行设置,如本申请实施例的MLME-TID2LINKMAPPINGTERMINATION.request原语指示终止协商的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因此该参数值设置为1,表示使用缺省配置。
可选地,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消息,例如TID-to-link Mapping termination notification消息,消息包含以下参数:
Frame type:消息的类型,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为“TID-to-link Mappingtermination notification”。
S1122. MLD1的MLME发送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给MLD2的MLME。
1)如果MLME-TID2LINKMAPPINGTERMINATION.request原语中的PeerSTAAddress设置为STA3的地址,则在link1上发送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给MLD2的MLME。
2)如果MLME-TID2LINKMAPPINGTERMINATION.request原语中的PeerSTAAddress设置为STA4的地址,则在link2上发送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给MLD2的MLME。
3)如果MLME-TID2LINKMAPPINGTERMINATION.request原语中的PeerSTAAddress设置为MLD2的地址,则在link1或link2上发送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给MLD2的MLME。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11中发送的是MLME-TID2LINKMAPPINGTERMINATION.request原语时,步骤S112中发送的既可以是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也可以是TID-to-link Mapping termination notification消息,同理,步骤S111中发送的是MLME-TID2LINKMAPPING.request原语时,步骤S112中发送的同样既可以是TID-to-link Mappingrequest消息,也可以是TID-to-link Mapping termination notification消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其中,TID-to-link Mapping termination notification消息中可包含消息的类型和协商会话标识,消息的类型设置为“TID-to-link Mapping terminationnotification”,协商会话标识设置为进行协商时的会话标识。
S113. MLD2的MLME发送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指示原语(如MLME-TID2LINKMAPPINGTERMINATION.indication原语)或者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如MLME-TID2LINKMAPPING.indication原语)给MLD2的SME,指示MLD2的SME终止使用当前的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示例如下:
1)MLD2的MLME接收到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后,如果参数Defaultlink mapping值为1,则发送MLME-TID2LINKMAPPINGTERMINATION.indication原语给MLD2的SME,原语中包含以下参数:
PeerSTAAddress :用于指示执行TID与链路匹配协商的对等设备的地址;本申请实施例为发送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的设备的地址。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为MLD1的地址或者隶属于MLD1的逻辑实体STA1或STA2的地址。
2)MLD2的MLME接收到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后,如果参数Defaultlink mapping值为1,则发送MLME-TID2LINKMAPPING.indication原语给MLD2的SME,原语中包含以下参数:
PeerSTAAddress :用于指示执行TID与链路匹配协商的对等设备的地址;本申请实施例为发送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的设备的地址。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为MLD1的地址或者隶属于MLD1的逻辑实体STA1或STA2的地址。
Default link mapping:用于指示是否使用缺省配置,根据消息类型或消息的参数进行设置,如本申请实施例的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指示终止协商的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因此该参数值设置为1,表示使用缺省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13的方式1)和2)中的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可以为TID-to-link Mapping termination notification消息,则MLD2的MLME接收到该消息后,发送MLME-TID2LINKMAPPINGTERMINATION.indication原语或MLME-TID2LINKMAPPING.indication原语给MLD2的SME,其中,MLME-TID2LINKMAPPING.indication原语中的参数Default link mapping可根据消息类型进行设置。
S114. MLD2的SME将TID与链路映射配置设置为缺省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1中的MLME-TID2LINKMAPPING.request原语、步骤S104中的MLME-TID2LINKMAPPING.indication原语、步骤S105中的MLME-TID2LINKMAPPING.response原语、步骤S108中的MLME-TID2LINKMAPPING.confirm原语中都可包含参数Default link mapping。
其中,MLME-TID2LINKMAPPING.request原语中的Default link mapping设置为指示不使用缺省配置;MLME-TID2LINKMAPPING.indication原语中的Default link mapping根据MLD2的MLME接收到的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的类型或消息中的参数进行设置,由于步骤S103中发送的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中包含参数Defaultlink mapping,因此步骤S104中MLME-TID2LINKMAPPING.indication原语中的参数Defaultlink mapping的值与步骤S103中发送的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相同;如果步骤S105中参数Status code的值为SUCCESS或Suggested,则MLME-TID2LINKMAPPING.response原语中参数Default link mapping的值为0,表示不使用缺省配置,否则,将其值设置为1(表示使用缺省配置)或不包含该参数;如果MLD1的MLME接收到TID-to-link Mapping response消息指示接受请求或建议,步骤S108中的MLME-TID2LINKMAPPING.confirm原语中的参数Default link mapping的值为0,表示不使用缺省配置,否则,将其值设置为1(表示使用缺省配置)或不包含该参数。
在该实施例中,TID-to-link mapping request消息和TID-to-link mappingresponse消息中的参数Default link mapping可不再根据原语类型或原语的参数进行设置,而是直接与对应的原语相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装置300包括协商模块301,协商模块301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高层管理实体向低层管理实体发送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协商会话标识及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所述对等设备为多链路设备;
通过低层管理实体向对等设备发送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协商会话标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及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且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根据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进行设置;
通过低层管理实体接收来自所述对等设备的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协商会话标识及对请求的处理状态;
通过低层管理实体向高层管理实体发送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协商会话标识及对请求的处理状态,且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根据接收到的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进行设置。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装置3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多链路设备MLD1,该装置3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与多链路设备MLD1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或步骤,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装置400包括协商模块401,协商模块401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低层管理实体接收来自对等设备的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协商会话标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及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所述对等设备为多链路设备;
通过低层管理实体向高层管理实体发送第一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协商会话标识及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且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根据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进行设置;
通过高层管理实体向低层管理实体发送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协商会话标识及对请求的处理状态,且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根据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进行设置;
通过低层管理实体向对等设备发送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协商会话标识及对请求的处理状态,且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进行设置。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装置4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多链路设备MLD2,该装置4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与多链路设备MLD2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或步骤,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这里的装置300和装置400以功能模块的形式体现。这里的术语“模块”可以指应用特有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子电路、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例如共享处理器、专有处理器或组处理器等)和存储器、合并逻辑电路和/或其它支持所描述的功能的合适组件。上述装置300和装置400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的相应步骤的功能;上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本申请的实施例,装置300和装置400也可以是芯片或者芯片系统,例如:片上系统(system onchip,SoC)。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设备,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设备500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2和通信接口503,其中,处理器501、存储器502和通信接口503通过总线504互相通信,存储器502中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501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501加载并执行,以控制通信接口503发送信号和/或接收信号。
应理解,设备5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多链路设备MLD1或MLD2,或者,上述实施例中的多链路设备MLD1或MLD2的功能可以集成在设备500中,设备5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多链路设备MLD1或MLD2对应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可选地,该存储器502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501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502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502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该处理器501可以用于执行存储器501中存储的指令,并且该处理器501执行该指令时,该处理器501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多链路设备MLD1或MLD2对应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处理器5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一个模块或者组件可以划分为多个模块或组件,或者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7)

1.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应用于多链路设备,所述多链路设备中包含高层管理实体和低层管理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高层管理实体向低层管理实体发送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协商会话标识及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所述对等设备为多链路设备;
低层管理实体向对等设备发送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协商会话标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及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且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根据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进行设置;
低层管理实体接收来自所述对等设备的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协商会话标识及对请求的处理状态;
低层管理实体向高层管理实体发送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协商会话标识及对请求的处理状态,且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根据接收到的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进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层管理实体向对等设备发送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的对等设备的地址为多链路设备的地址,在任一条链路上向对等设备发送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
或者,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的对等设备的地址为隶属于多链路设备的逻辑实体的地址,在所述逻辑实体对应的链路上向对等设备发送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对请求的处理状态指示接受请求或建议,则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和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中还包含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且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中还包含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中的对请求的处理状态指示接受请求,高层管理实体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进行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
如果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中的对请求的处理状态指示拒绝请求,高层管理实体不更改当前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或者设置为缺省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中的对请求的处理状态指示建议,高层管理实体根据自身的业务情况,或/和自身的能力,或/和操作的限制决定是否接受建议的配置参数,如果接受,则根据建议的参数进行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如果不接受,则不更改当前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或者设置为缺省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高层管理实体向低层管理实体发送业务链路映射终止请求原语或者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指示低层管理实体发送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或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告知对等设备终止使用当前的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
低层管理实体向对等设备发送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指示对等设备终止使用当前的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且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终止请求原语或者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进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终止请求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及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及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层管理实体向对等设备发送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包括:
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终止请求原语或者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的对等设备的地址为多链路设备的地址,在任一条链路上向对等设备发送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
或者,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终止请求原语或者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的对等设备的地址为隶属于多链路设备的逻辑实体的地址,在所述逻辑实体对应的链路上向对等设备发送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根据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进行设置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的类型,或者根据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包含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的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设置为指示不使用缺省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终止请求原语或者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进行设置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终止请求原语或者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的类型,或者根据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的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将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的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设置为指示使用缺省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还包含不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中还包含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参数、第二参数和一个或多个第三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业务与链路匹配用于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或上下和下行链路;所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包含对哪些业务进行配置;所述第三参数用于指示与所述第二参数指示的需要进行配置的业务匹配的链路。
13.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应用于多链路设备,所述多链路设备中包含高层管理实体和低层管理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低层管理实体接收来自对等设备的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协商会话标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及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所述对等设备为多链路设备;
低层管理实体向高层管理实体发送第一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协商会话标识及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且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根据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进行设置;
高层管理实体向低层管理实体发送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协商会话标识及对请求的处理状态,且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根据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进行设置;
低层管理实体向对等设备发送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协商会话标识及对请求的处理状态,且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进行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层管理实体向对等设备发送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包括:
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中的对等设备的地址为多链路设备的地址,在任一条链路上向对等设备发送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
或者,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中的对等设备的地址为隶属于多链路设备的逻辑实体的地址,在所述逻辑实体对应的链路上向对等设备发送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对请求的处理状态指示接受请求或建议,则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和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中还包含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且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中还包含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低层管理实体接收来自对等设备的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用于指示终止使用当前的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
低层管理实体向高层管理实体发送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指示原语或者第二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指示高层管理实体终止使用当前的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且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指示原语或者第二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根据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进行设置;
高层管理实体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设置为缺省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及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指示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及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进行设置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的类型,或者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中包含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将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中的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设置为指示不使用缺省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根据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进行设置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的类型,或者根据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的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将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中的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设置为指示使用缺省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中还包含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中还包含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参数、第二参数和一个或多个第三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业务与链路匹配用于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或上下和下行链路;所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包含对哪些业务进行配置;所述第三参数用于指示与所述第二参数指示的需要进行配置的业务匹配的链路。
22.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装置,应用于多链路设备,所述多链路设备中包含高层管理实体和低层管理实体,所述装置包括协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商模块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高层管理实体向低层管理实体发送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协商会话标识及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所述对等设备为多链路设备;
通过低层管理实体向对等设备发送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协商会话标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及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且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根据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进行设置;
通过低层管理实体接收来自所述对等设备的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协商会话标识及对请求的处理状态;
通过低层管理实体向高层管理实体发送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协商会话标识及对请求的处理状态,且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根据接收到的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进行设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对请求的处理状态指示接受请求或建议,则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和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中还包含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且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中还包含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商模块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高层管理实体向低层管理实体发送业务链路映射终止请求原语或者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指示低层管理实体发送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或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告知对等设备终止使用当前的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
通过低层管理实体向对等设备发送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指示对等设备终止使用当前的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且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终止请求原语或者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进行设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终止请求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及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及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根据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进行设置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的类型,或者根据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包含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的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设置为指示不使用缺省配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终止请求原语或者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进行设置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终止请求原语或者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的类型,或者根据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的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将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的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设置为指示使用缺省配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原语中还包含不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确认原语中还包含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
29.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装置,应用于多链路设备,所述多链路设备中包含高层管理实体和低层管理实体,所述装置包括协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商模块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低层管理实体接收来自对等设备的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协商会话标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及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所述对等设备为多链路设备;
通过低层管理实体向高层管理实体发送第一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协商会话标识及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且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根据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进行设置;
通过高层管理实体向低层管理实体发送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协商会话标识及对请求的处理状态,且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根据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进行设置;
通过低层管理实体向对等设备发送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协商会话标识及对请求的处理状态,且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进行设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对请求的处理状态指示接受请求或建议,则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和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中还包含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且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中还包含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商模块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低层管理实体接收来自对等设备的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用于指示终止使用当前的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
通过低层管理实体向高层管理实体发送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指示原语或者第二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指示高层管理实体终止使用当前的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且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指示原语或者第二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根据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进行设置;
通过高层管理实体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设置为缺省配置。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包含消息的类型及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所述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指示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中包含对等设备的地址及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进行设置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的类型,或者根据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中包含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信息,将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消息中的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设置为指示不使用缺省配置。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根据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进行设置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或业务链路映射终止消息的类型,或者根据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请求消息中的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将所述第二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中的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设置为指示使用缺省配置。
35.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链路映射指示原语中还包含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所述业务链路映射响应原语中还包含是否使用缺省配置的指示。
36.一种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
3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
CN202111110603.3A 2021-09-23 2021-09-23 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5733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0603.3A CN113573341B (zh) 2021-09-23 2021-09-23 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7/900,859 US20230090504A1 (en) 2021-09-23 2022-08-31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for Negotiating Traffic-to-link Mapping Configur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EP22193958.0A EP4156768A1 (en) 2021-09-23 2022-09-05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for negotiating traffic-to-link mapping configur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JP2022149804A JP2023046393A (ja) 2021-09-23 2022-09-21 タスクとリンクマッピング構成をネゴシエート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デバイス、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0603.3A CN113573341B (zh) 2021-09-23 2021-09-23 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3341A true CN113573341A (zh) 2021-10-29
CN113573341B CN113573341B (zh) 2021-12-14

Family

ID=78173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0603.3A Active CN113573341B (zh) 2021-09-23 2021-09-23 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90504A1 (zh)
EP (1) EP4156768A1 (zh)
JP (1) JP2023046393A (zh)
CN (1) CN11357334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0368A (zh) * 2022-04-22 2022-06-14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在多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765901A (zh) * 2021-12-20 2022-07-19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链路设备连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74434A1 (zh) * 2022-03-18 2023-09-2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芯片、芯片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74174A1 (en) * 2014-12-16 2016-06-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70041100A1 (en) * 2013-12-26 2017-02-09 Zte Corporation Multi-Path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Data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Data Receiving Device
CN110730203A (zh) * 2019-09-04 2020-0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2p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911685A (zh) * 2021-01-29 2021-06-04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扫描和同步的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911729A (zh) * 2021-01-29 2021-06-04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隧道直接链路建立的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395750A (zh) * 2020-03-13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链路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04973B2 (en) * 2002-07-02 2007-12-04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IEEE 802.11 burst acknowledgement interface
GB2592931B (en) * 2020-03-10 2023-01-11 Canon K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Link setup between multi-link non-AP logical entiti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41100A1 (en) * 2013-12-26 2017-02-09 Zte Corporation Multi-Path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Data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Data Receiving Device
US20160174174A1 (en) * 2014-12-16 2016-06-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730203A (zh) * 2019-09-04 2020-0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2p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395750A (zh) * 2020-03-13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链路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911685A (zh) * 2021-01-29 2021-06-04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扫描和同步的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911729A (zh) * 2021-01-29 2021-06-04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隧道直接链路建立的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TE: "Comments on Draft TP to TR 38.807 – Use Cases and Deployment Scenarios", 《3GPP TSG RAN MEETING #85》 *
朱洪波,杨龙祥: "物联网边缘服务环境的智能协同无线接入网及其关键技术",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5901A (zh) * 2021-12-20 2022-07-19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链路设备连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74434A1 (zh) * 2022-03-18 2023-09-2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芯片、芯片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630368A (zh) * 2022-04-22 2022-06-14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在多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630368B (zh) * 2022-04-22 2023-03-24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在多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3341B (zh) 2021-12-14
JP2023046393A (ja) 2023-04-04
EP4156768A1 (en) 2023-03-29
US20230090504A1 (en) 2023-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73341B (zh) 协商业务与链路映射配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7273180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装置に接続する方法、端末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CN111385828B (zh) 无线局域网收发数据的方法、终端和系统及网络接入设备
JP2022546888A (ja) マルチリンク端末及びそのアドレス割り当て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装置及び媒体
CN112911729B (zh) 隧道直接链路建立的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911728B (zh) 隧道直接链路建立中搜索对等终端的方法、终端及介质
CN112911687B (zh) 终端与接入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无线局域网及存储介质
CN114095504B (zh) 使用多链路进行点对点通信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2011765A1 (zh) 建立点对点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630368B (zh) 控制在多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765901B (zh) 多链路设备连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32558A (zh) 一种Wi-Fi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7377125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60716B (zh) 重配置链路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60719B (zh) 发现和连接到软接入设备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65887A (zh) 连接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92552A1 (zh) 一种网络通信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17354891A (zh) 控制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5720367A (zh) 直连链路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22614A (zh) 控制多链路设备发送数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94545A (zh) 控制数据收发模式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88617A (zh) 定时唤醒时段替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720386A (zh) 直连链路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233776A (zh) 多链路终端建立直连链路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35768A (zh) 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