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2685A -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72685A
CN113572685A CN202010355575.0A CN202010355575A CN113572685A CN 113572685 A CN113572685 A CN 113572685A CN 202010355575 A CN202010355575 A CN 202010355575A CN 113572685 A CN113572685 A CN 1135726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destination
peers
peer
rou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555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72685B (zh
Inventor
庄顺万
杨平安
王海波
顾钰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5557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72685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90815 priority patent/WO2021219049A1/zh
Priority to EP21796815.5A priority patent/EP4131868A4/en
Publication of CN113572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2685A/zh
Priority to US17/976,459 priority patent/US1191678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726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26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2Arrangements for remote connection or disconnection of substations or of equipment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44Distributed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04L45/04Interdomain routing, e.g. hierarchical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2Network monitoring prob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3Evaluation of link metr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0Routing based on monitoring resul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5Address table lookup; Address filtering
    • H04L45/748Address table lookup; Address filtering using longest matching prefi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4Policy-based network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6Generation of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上报方法、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用于解决传统技术中网络设备向监控设备上报的本地路由消息中包含的信息量过少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网络设备获取本地路由信息包括的路由前缀和与所述路由前缀对应的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并向第一设备发送包括路由前缀和邻居对等体集信息的本地路由监控消息。其中,邻居对等体集包括源对等体集和/或目的对等体集,源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源对等体为向网络设备发布包括路由前缀的原路由信息的对等体,目的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目的对等体为网络设备发布包括路由前缀的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信息上报方法、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监控协议(BGP MonitoringProtocol,BMP)是用于对BGP网络架构中的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的协议。该协议规定BMP客户端(client)需要向BMP服务端(server)上报表示BMP client运行状态的信息,例如对等体关系的建立信息、解除信息、路由信息等,以实现BMP server对BMP client的监控。
其中,BMP client向BMP server上报的路由信息为本地路由信息,本地路由信息主要包括路由前缀、本地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和属性(attribute)信息等。但是,只上报本地路由信息对于BMP server对BMP client运行状态的监控而言信息量较少,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全面的监控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上报方法、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增加上报的BGP信息量,满足监控需求。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上报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交换机等。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网络设备获取本地路由信息包括的路由前缀和与路由前缀对应的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与邻居对等体之间的会话获取邻居对等体的相关信息。其中,邻居对等体集可以包括源对等体集和/或目的对等体集,源对等体集的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目的对等体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源对等体为向网络设备发布原路由信息(unprocessed route message)的对等体,目的对等体为网络设备发布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在获取到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后,网络设备可以将路由前缀和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携带在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中上报给第一设备,以使第一设备可以获取到网络设备的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这样一来,网络设备向第一设备上报的信息中除了路由前缀外,还包括源对等体集和/或目的对等体集的相关信息,增加了第一设备收到的信息量,满足监控需求。
可选地,网络设备获取的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可以包括源对等体集的信息,源对等体集的信息可以包括源对等体集中任意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的标识、源对等体的地址族信息和源对等体的区分符信息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源对等体的标识可以包括源对等体的IP地址、路由器ID等信息,用于表示原路由信息的来源,反映源对等体的身份信息。源对等体的地址族信息可以包括源对等体的地址族标识(address family identifier,AFI)和/或源对等体的子地址族标识(subsequent address family Identifier,SAFI),用于表示源对等体的地址族或子地址族的信息,反映源对等体适用的网络层协议。源对等体的区分符信息可以包括源对等体的对等体区分符信息,用于在VPN场景下表示源对等体的身份信息。
可选地,网络设备获取的目的对等体集的信息可以包括目的对等体集中任意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的标识和/或目的对等体的地址族信息。目的对等体的标识可以包括目的对等体的IP地址、路由器ID等信息,用于表示原路由信息的来目的,反映目的对等体的身份信息。目的对等体的地址族信息可以包括目的对等体的地址族标识和/或目的对等体的子地址族标识,用于表示目的对等体的地址族或子地址族的信息,反映目的对等体适用的网络层协议。
可选地,在网络设备向第一设备上报本地路由监控消息时,可以将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携带在本地路由监控消息的类型长度值(type-length-value,TLV)字段中。
可选地,考虑到邻居对等体集可以包括源对等体集和/或目的对等体集,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可以包括源对等体集的信息和/或目的对等体集的信息,TLV字段也可以包括第一TLV字段和/或第二TLV字段,分别用于携带源对等体集的信息和目的对等体集信息。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对源对等体集中的源对等体进行选择,源对等体集可以包括源选中对等体和/或源备选对等体。网络设备在对源对等体进行选择时,可以根据源对等体发送的原路由信息或其他信息,从原路由信息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第一原路由信息,将发送第一原路由信息的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作为源选中对等体。此外,网络设备还可以将未被选中的一个或多个原路由信息作为第二原路由信息,将发送第二原路由信息的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作为源备选对等体。
可选地,网络设备同样对目的对等体进行选择。网络设备可以从目的对等体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作为目的选中对等体,目的选中对等体发送目的路由信息。网络设备也可以将未被选中的目的对等体作为目的备选对等体,暂时不向目的备选对等体发送目的路由信息。
可选地,网络设备在向第一设备上报本地路由监控消息后,还可以接收第一设备下发的第一控制消息,并根据第一控制消息调整目的选中对等体和/或目的备选对等体。其中,第一控制消息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消息可以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将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确定为目的备选对等体,第二指示消息可以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将一个目的备选对等体确定为目的选中对等体。通过接收第一设备下发的第一控制消息,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调整目的选中对等体和/或目的备选对等体,以便根据第一设备或网络管理人员的需要向特定的目的对等体发送目的路由信息,从而调整路由前缀及数据流的传输方向。
可选地,网络设备也可以接收第一设备下发的第二控制消息,第二控制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和/或第二路由策略集合。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的路由策略,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源对等体的路由策略调整源对等体的属性信息,以便从源对等体集中的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中重新确定源选中对等体和/或源备选对等体。,第二路由策略集合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的路由策略,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目的对等体的路由策略调整目的对等体的属性信息。在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作为源对等体向其他设备发送新的原路由信息后,其他设备可以根据调整后的属性信息从一个或多个新的原路由信息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新的第一原路由信息,从而调整目的对等体下一级设备的源选中对等体和/或源备选对等体。这样一来,根据第二控制消息中包括的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和第二路由策略集合,网络设备可以调整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和/或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的属性信息,以便网络设备和/或目的对等体下一级设备调整其确定的源选中对等体和/或源备选对等体,从而调整源选中对等体以实现对路由前缀及数据流的传输方向的调整。
可选地,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上报方法是基于BGP协议提出的,本地路由监控消息可以符合BGP协议,且本地路由监控消息可以包括对等体类型(peer type)字段,该字段的值为3,用于标识本地路由监控消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设备,例如服务器、控制器等。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第一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本地路由监控消息。其中,本地路由监控消息可以包括路由前缀和与路由前缀对应的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其中,邻居对等体集可以由网络设备进行获取,包括源对等体集和/或目的对等体集,源对等体集的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目的对等体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源对等体为向网络设备发送原路由信息(unprocessed route message)的对等体,目的对等体为网络设备发送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在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后,第一设备可以对路由前缀和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第一设备可以存储路由前缀和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或将网络设备和各个对等体的连接关系以拓扑图的形式显示。这样一来,除了网络设备接收到的路由前缀外,第一设备还可以从接收到的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中获取到网络设备的源对等体集和/或目的对等体集的相关信息,获取的信息更加丰富,可以满足复杂的监控需求。基于这些信息,网络设备或网络管理人员便于对网络中的各种设备进行管理。
可选地,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可以包括源对等体集的信息,源对等体集的信息可以包括源对等体集中任意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的标识、源对等体的地址族信息和源对等体的区分符信息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源对等体的标识可以包括源对等体的IP地址、路由器ID等信息,用于表示原路由信息的来源,反映源对等体的身份信息。源对等体的地址族信息可以包括源对等体的地址族标识(address family identifier,AFI)和/或源对等体的子地址族标识(subsequent address family Identifier,SAFI),用于表示源对等体的地址族或子地址族的信息,反映源对等体适用的网络层协议。源对等体的区分符信息可以包括源对等体的对等体区分符信息,用于在VPN场景下表示源对等体的身份信息。
可选地,目的对等体集的信息可以包括目的对等体集中任意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的标识和/或目的对等体的地址族信息。目的对等体的标识可以包括目的对等体的IP地址、路由器ID等信息,用于表示原路由信息的来目的,反映目的对等体的身份信息。目的对等体的地址族信息可以包括目的对等体的地址族标识和/或目的对等体的子地址族标识,用于表示目的对等体的地址族或子地址族的信息,反映目的对等体适用的网络层协议。
可选地,第一设备在接收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后,可以检查本地路由消息携带的类型长度值,从本地路由监控消息的TLV字段中获取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
可选地,考虑到邻居对等体集可以包括源对等体集和/或目的对等体集,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可以包括源对等体集的信息和/或目的对等体集的信息,TLV字段也可以包括第一TLV字段和/或第二TLV字段,分别用于携带源对等体集的信息和目的对等体集信息。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对源对等体集中的源对等体进行选择,源对等体集可以包括源选中对等体和/或源备选对等体。网络设备在对源对等体进行选择时,可以根据源对等体发送的原路由信息或其他信息,从原路由信息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第一原路由信息,将发送第一原路由信息的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作为源选中对等体。此外,网络设备还可以将未被选中的一个或多个原路由信息作为第二原路由信息,将发送第二原路由信息的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作为源备选对等体。
可选地,网络设备同样对目的对等体进行选择。网络设备可以从目的对等体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作为目的选中对等体,目的选中对等体发送目的路由信息。网络设备也可以将未被选中的目的对等体作为目的备选对等体,暂时不向目的备选对等体发送目的路由信息。
可选地,在接收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后,第一设备可以对网络设备当前选择的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进行评估,判断网络设备当前确定的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和/或一个或多个目的备选对等体是否需要调整。当第一设备确定网络设备当前选择的目的选中对等体和/或目的备选对等体需要进行调整时,第一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下发第一控制消息,第一控制消息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消息可以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将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确定为目的备选对等体,第二指示消息可以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将一个目的备选对等体确定为目的选中对等体。通过接收第一设备下发的第一控制消息,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调整目的选中对等体和/或目的备选对等体,以便根据第一设备或网络管理人员的需要向特定的目的对等体发送目的路由信息,从而调整路由前缀及数据流的传输方向。
可选地,第一控制消息中包括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可以由第一设备根据本地路由监控消息生成。第一设备可以根据路由前缀和目的选中对等体集的信息得到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根据路由前缀和目的备选对等体集的信息得到第二指示信息。通过对目的对等体集的信息和路由前缀进行处理,第一设备可以更好地判断网络设备当前确定的目的选中对等体和目的备选对等体是否需要更改。
可选地,在接收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后,第一设备也可以对网络设备的源对等体及目的对对等体的属性信息进行评估,判断网络设备的源对等体及目的对等体当前的属性信息是否需要调整。当第一设备确定网络设备当前选择的源对等体和/或目的对等体的属性信息需要进行调整时,第一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下发第二控制消息,第二控制消息可以包括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和/或第二路由策略集合。其中,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的路由策略,用于调整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的属性信息。在调整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的属性信息后,网络设备可以从源对等体集中的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中重新确定源选中对等体和/或源备选对等体。第二路由策略集合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的路由策略,用于调整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的属性信息。在调整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的属性信息后,当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作为源对等体向其他设备发送新的原路由信息时,其他设备可以根据调整后的属性信息从一个或多个新的原路由信息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新的第一原路由信息,从而调整目的对等体下一级设备的源选中对等体和/或源备选对等体。这样一来,通过向网络设备下发包括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和第二路由策略集合的第二控制消息,第一设备可以控制网络设备可以调整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和/或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的属性信息,以便网络设备和/或目的对等体下一级设备调整其确定的源选中对等体和/或源备选对等体,从而调整源选中对等体以实现对路由前缀及数据流的传输方向的调整。
可选地,第二控制消息中包括的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和第二路由策略集合可以由第一设备根据本地路由监控消息生成。第一设备可以根据路由前缀和源等体集的信息得到第一路由策略集合,也可以根据路由前缀和目的对等体集的信息得到第二路由策略集合。通过对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和路由前缀进行处理,第一设备可以更好地判断网络设备当前确定的路由前缀及数据流的传输方向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可选地,在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本地路由监控消息后,第一设备可以对本地路由监控消息进行解析,并生成路由前缀和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路由前缀的来源和去向,实现对路由前缀流向的监控。
可选地,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上报方法是基于BGP协议提出的,本地路由监控消息可以符合BGP协议,且本地路由监控消息可以包括对等体类型(peer type)字段,该字段的值为3,用于标识本地路由监控消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上报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本地路由信息包括的路由前缀和与所述路由前缀对应的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所述邻居对等体集包括源对等体集和/或目的对等体集,所述源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所述源对等体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布包括所述路由前缀的原路由信息的对等体,所述目的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所述目的对等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发布包括所述路由前缀的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本地路由监控消息,所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中包括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源对等体集的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中每个源对等体的以下一项或多项信息:
所述源对等体的标识、所述源对等体的地址族信息和所述源对等体的区分符信息。
可选地,所述目的对等体集的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中每个目的对等体的以下一项或多项信息:
所述目的对等体的标识和/或所述目的对等体的地址族信息。
可选地,所述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携带在所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的类型长度值TLV字段中。
可选地,所述TLV字段包括第一TLV字段和/或第二TLV字段,所述第一TLV字段携带所述源对等体集的信息,所述第二TLV字段携带所述目的对等体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源对等体集包括源选中对等体集和/或源备选对等体集,
所述原路由信息包括第一原路由信息,所述第一原路由信息为被所述网络设备选中的原路由信息,所述源选中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源选中对等体,所述源选中对等体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布所述第一原路由信息的源对等体;
所述原路由信息包括第二原路由信息,所述第二原路由信息为未被所述网络设备选中的原路由信息,所述源备选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备选对等体,所述源备选对等体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布所述第二原路由信息的源对等体。
可选地,所述目的对等体集包括目的选中对等体集和/或目的备选对等体集,
所述目的选中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所述目的选中对等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已向其发布所述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
所述目的备选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备选对等体,所述目的备选对等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备选发布但并未发布所述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接收单元,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控制消息,所述第一控制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目的选中对等体集中的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确定为目的备选对等体,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目的备选对等体集中的一个或多个目的备选对等体确定为目的选中对等体。
可选地,所述原路由信息包括所述源对等体的属性信息,所述目的路由信息包括所述目的对等体的属性信息;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接收单元,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控制消息,所述第二控制消息中包括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和/或第二路由策略集合;
所述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的路由策略,所述源对等体的路由策略用于调整所述源对等体的属性信息;
所述第二路由策略集合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的路由策略,所述目的对等体的路由策略用于调整所述目的对等体的属性信息。
可选地,所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符合边界网关协议BGP协议,所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包括对等体类型Peer type字段,所述Peer type字段的值为3。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本地路由监控消息,所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中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的本地路由信息包括的路由前缀和与所述路由前缀对应的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所述邻居对等体集包括源对等体集和/或目的对等体集,所述源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所述源对等体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布包括所述路由前缀的原路由信息的对等体,所述目的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所述目的对等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发布包括所述路由前缀的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进行相应处理。
可选地,所述源对等体集的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中每个源对等体的以下一项或多项信息:
所述源对等体的标识、所述源对等体的地址族信息和所述源对等体的区分符信息。
可选地,所述目的对等体集的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中每个目的对等体的以下一项或多项信息:
所述目的对等体的标识和/或所述目的对等体的地址族信息。
可选地,所述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携带在所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的类型长度值TLV字段中。
可选地,所述TLV字段包括第一TLV字段和/或第二TLV字段,所述第一TLV字段携带所述源对等体集的信息,所述第二TLV字段携带所述目的对等体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源对等体集包括源选中对等体集和/或源备选对等体集,
所述原路由信息包括第一原路由信息,所述第一原路由信息为被所述网络设备选中的原路由信息,所述源选中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源选中对等体,所述源选中对等体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布所述第一原路由信息的源对等体;
所述原路由信息包括第二原路由信息,所述第二原路由信息为未被所述网络设备选中的原路由信息,所述源备选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备选对等体,所述源备选对等体向为所述网络设备发布所述第二原路由信息的源对等体。
可选地,所述目的对等体集包括目的选中对等体集和/或目的备选对等体集;
所述目的选中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所述目的选中对等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已向其发布所述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
所述目的备选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备选对等体,所述目的备选对等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备选发布但并未发布所述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控制消息,所述第一控制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目的选中对等体集中的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确定为目的备选对等体,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目的备选对等体集中的一个或多个目的备选对等体确定为目的选中对等体。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信息生成单元,
所述第一信息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目的选中对等体集的信息得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目的备选对等体集的信息得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控制消息,所述第二控制消息包括所述第二控制消息中包括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和/或第二路由策略集合;
所述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的路由策略,所述源对等体的路由策略用于调整所述源对等体的属性信息;
所述第二路由策略集合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的路由策略,所述目的对等体的路由策略用于调整所述目的对等体的属性信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信息生成单元,
所述第二信息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源对等体集的信息得到所述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和/或,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目的对等体集的信息得到所述第二路由策略集合。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生成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符合边界网关协议BGP协议,所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包括对等体类型Peer type字段,所述Peer type字段的值为3。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与至少一个存储器耦合: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与至少一个存储器耦合: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所述第一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监控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第一设备;其中,所述网络设备,用于获取本地路由信息包括的路由前缀和与所述路由前缀对应的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所述邻居对等体集包括源对等体集和/或目的对等体集,所述源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所述源对等体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布包括所述路由前缀的原路由信息的对等体,所述目的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所述目的对等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发布包括所述路由前缀的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所述网络设备,还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本地路由监控消息,所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中包括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本地路由监控消息,所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中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的本地路由信息包括的路由前缀和与所述路由前缀对应的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进行相应处理。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指令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BMP协议的交互信令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监控RM消息的格式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普通头common header字段的格式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每个对等体头per-peer header字段的格式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统BMP架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10的架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控方法的交互信令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MP网络架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TLV字段的一种可能的格式示意图;
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TLV字段的一种可能的格式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TLV字段的一种可能的格式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TLV字段的一种可能的格式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TLV字段的一种可能的格式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MP架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MP架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VPN场景下BMP架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上报装置1600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1700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1800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19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设备20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设备2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网络架构中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网络设备,用于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之间传输信息。其中,任意两个可以相互传递路由消息的网络设备互称对等体(peer)。BGP监控协议(BGPMonitoring Protocol,BMP)可以对BGP网络架构中的网络设备进行监控。在传统的BMP协议中,BMP服务器(BMP server)可以通过网络设备上报的消息对网络设备进行监控。
参考图1,该图为基于BMP协议的一种信令交互图。图中网络设备可以是路由器(router)、交换机(switch)等设备,BMP server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是终端设备或控制器等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向BMP sever上报的消息可以包括BMP协议初始化消息(initiationmassage)、对等体连接建立通知(peer up notification,PU)消息、路由监控(routemonitoring,RM)消息、对等体连接中断通知(peer down notification,PD)消息、状态统计(stats reports,SR)消息、结束消息(termination massage)等消息。其中,RM消息用于向BMP sever上报网络设备的本地路由信息,以便BMP server对路由器进行监控。用于上报本地路由信息的RM消息可以被称为本地路由监控消息。
参见图2,图2为RM消息的格式示意图。在图2中,RM消息包括普通头(commonheader)、每个对等体头(per-peer header)和BMP更新协议数据单元(BMP updateprotocol data unit,BMP update PDU)。
参见图3,该图为common header的格式示意图。从该图可以看出,common header包括版本(version)字段、消息长度(message length)字段和消息类型(message type,Msg.Type)字段。其中,version字段中携带BMP通知消息的版本号;message length字段中携带BMP通知消息的长度值;Msg.Type字段中携带BMP通知消息所对应的类型值。
参见图4,该图为per-peer header的格式的示意图。从该图可以看出,per-peerheader包括对等体类型字段、对等体标志位(peer flags)字段、对等体区分符(peerdistinguisher)字段、对等体地址(peer address)字段、对等体自治系统(peerautonomous system,peer AS)字段、对等体BGP标识(peer Border Gateway Protocolidentity,peer BGP ID)字段、时间戳(timestamp)(秒级)字段和时间戳(timestamp)(毫秒级)字段。
其中,peer type字段中携带表示对等体类型的值;peer flags字段中携带有对等体的标志位信息;peer distinguisher字段中携带对等体的区分符信息,其值为0或本地虚拟路由转发(Virtual Routing Forwarding,VRF)视图下的路由区分符(routedistinguisher,RD);peer address字段中携带对等体地址,其值为0;peer AS字段中携带对等体自治系统的标识,其值为BGP实例的全局自治系统值或默认AS值;peer BGP ID字段中携带对等体的BGP标识,其值为本地BGP实例的全局路由器ID(router identity)或在VRF视图下配置的路由器ID;timestamp字段中携带发送BMP通知消息的时间,包括秒级和毫秒级两个等级的时间戳,分别用自1970年1月1日午夜零时至RM信息发送时刻的总秒数和总毫秒数表示。
BMP server在对网络设备进行监控时,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本地路由信息包括网络设备的路由前缀和本地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等信息。这些消息统称为本地路由信息,可以携带在BMP update PDU的类型-长度-值中。但是,本地路由信息中只包括路由前缀和发送RM消息的网络设备的相关信息,并不包括向网络设备发送路由前缀的对等体的相关信息和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路由前缀的对等体的信息,所以无法满足一些特定的监控需求。例如,从网络设备发送的本地路由信息中,BMP server只能确定该网络设备的本地路由信息,并不能确定该本地路由信息来源于哪个或哪些对等体,也不能确定该路由前缀被发送至哪个或哪些对等体。
以下,结合上述内容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主要术语进行解释:
本地路由信息:网络设备存储的本地的路由信息。
邻居对等体集:邻居对等体集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邻居对等体。网络设备的邻居对等体为与该网络设备建立BGP会话的其他网络设备。
源对等体集:源对等体集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源对等体和网络设备之间建立有BGP会话(session),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原路由信息。
源选中对等体集:源选中对等体集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源选中对等体。网络设备可以从源对等体发送的原路由信息中选择第一原路由信息,并将发布第一原路由信息的源对等体作为源选中对等体。
源备选对等体集:源备选对等体集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备选对等体。未被网络设备选中的原路由信息为第二原路由信息,向网络设备发布第二原路由信息的源对等体为源备选对等体。
原路由信息:源对等体向网络设备发送的路由信息,其中包括路由前缀。该信息也可以被称为未处理过的路由信息。
目的对等体集:目的对等体集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目的对等体和网络设备之间建立有BGP会话,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目的路由信息。
目的选中对等体集:目的选中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目的选中对等体为网络设备已发布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
目的备选对等体集:目的备选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备选对等体,目的备选对等体为网络设备备选发布但并未向其发布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
目的路由信息:网络设备向目的对等体发送的路由信息,其中包括路由前缀。
下面结合图5所示的例子进行说明。
参考图5,该图为传统的BMP架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BMP架构中可以包括一个BMP sever和多个网络设备,在该图中多个网络设备为路由器router1、路由器router2、路由器router3、路由器router4、路由器router5、路由器router6以及路由器router7共7个路由器。其中,router4可以和其他路由器以及BMP server之间通过会话连接。
在建立与其他路由器的会话后,router4可以通过BGP会话接收router1、router2和router3分别发布包括路由前缀22.22.22.1/32的原路由信息(unprocessed routemessage),并将路由前缀22.22.22.1/32和router4的IP地址等信息作为本地路由信息,并向router5、router6和router7中的一个或多个发送目的路由信息。其中,目的路由信息可以和本地路由信息相同,也可以与本地路由信息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目的路由信息也可以包括本地路由信息和router5、router6和router7之中任意一个或多个路由器的属性信息,如router5的AS-path值等属性信息。
为了实现对router4的监控,router4向BMP server上报的本地路由信息中包括路由前缀22.22.22.32/1和router4的对等体地址peer 0.0.0.0(对等体地址根据协议标准置零)等信息。根据本地路由信息,BMP server可以确定router4接收到了包括路由前缀22.22.22.1/32的路由信息,但是无法确定router4接收到的该路由信息是router1、router2、router3、router5、router6、router7中哪个或哪些个路由器发送的,也无法确定router4将包括路由前缀的目的路由信息发送给了router1、router2、router3、router5、router6和router7中的哪个或哪些个路由器,无法满足如一些特殊的网络监控需求。
另外,在MPLS VPN这一应用场景下,图5中的router4向BMP server上报的本地路由消息中可以包括router4在本地VRF视图下的路由区分符。Router4在本地VRF视图下的路由区分符可以携带在per-peer head字段中的peer distinguisher字段。如图5所示,router4在本地VRF视图下的路由标识为RD:10.10.10.10:500,那么router4向BMP server上报的本地路由消息中peer字段中携带的peer distinguisher也为RD:10.10.10.10:500。这导致BMP server只能确定接收到的包括路由前缀的本地路由信息来源于哪个对等体,无法确定该路由前缀是从哪条VPNv4路由引入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上报方法、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用于增加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中包括的内容,从而满足边日益增长的BMP监控需求。
为方便理解,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10的架构示意图。
该系统10包括用户边缘(customer edge,CE)设备11、用户边缘设备12、运营商边缘(provider edge,PE)设备13、运营商边缘设备14、多个运营商(provider,P)设备15和BMP服务器(BMP server)16。为了便于描述,多个运营商设备15可以包括运营商设备151、运营商设备152、运营商设备153、运营商设备154、运营商设备155、运营商设备156和运营商设备157共7个运营商设备。其中,用户边缘设备11与运营商边缘设备13连接,用户边缘设备12与运营商边缘设备14连接,运营商边缘设备13和运营商边缘设备14通过多个运营商(provider,P)设备15连接。BMP服务器16可以与运营商边缘设备13、运营商边缘设备14或多个运营商设备15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设备连接。
其中,用户边缘设备11和用户边缘设备12可以是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又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l,MT)、终端等,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或,设置于该设备内的芯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目前,一些终端设备的举例为:手机、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支持5G接入的家庭网关设备(5G-residential gateway,5G-RG)等。
运营商边缘设备13、运营商边缘设备14和多个运营商设备15可以是路由器、交换机等,用于传输用户边缘设备11和用户边缘设备12之间的消息。运营商边缘设备13、运营商边缘设备14和一个或多个运营商设备15之间任意两个相互传递路由消息的设备互称对等体。
需要说明的是,图6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10的一种可能的架构示意图。虽然图6中网络设备仅包括7个运营商设备和2个运营商边缘设备,但是这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10中网络设备的数量构成限定。在一些复杂的网络架构中,系统10可以包括成百上千个连接复杂的网络设备。在简单的网络架构中,系统10也可以只包括两个可以相互发送路由消息的网络设备。
参见图7,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控方法的交互信令图,所述监控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执行的信息上报方法和第一设备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监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网络设备获取本地路由信息包括的路由前缀和与所述路由前缀对应的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是图6中的运营商边缘设备13、运营商边缘设备14或多个运营商设备15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邻居对等体集可以包括源对等体集和/或目的对等体集,源对等体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目的对等体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
在与其他对等体进行通信时,网络设备可以接收一个或多个对等体发送的包括路由前缀的原路由信息,再将包括路由前缀的目的路由信息发送至一个或多个对等体。如前文所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向网络设备发送原路由信息的对等体称为源对等体,将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称为目的对等体。其中,原路由信息为源对等体向网络设备发送的路由信息,目的路由信息为网络设备向目的对等体发送的路由信息,目的路由信息与本地路由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不同的情况下文将举例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图8所示的例子进行说明,该图为图6中多个运营商设备15和BMPserver16的一种连接示意图。
在建立与其他路由器的会话后,运营商设备154可以通过BGP会话接收运营商设备151、运营商设备152和运营商设备153发送的包括相同的路由前缀22.22.22.1/32和三个运营商设备各自的属性信息的三条原路由信息。运营商设备154可以将路由前缀22.22.22.1/32和自身的IP地址等信息作为目的路由信息发送给运营商设备155、运营商设备156和运营商设备157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能够向运营商设备154发布原路由信息的运营商设备151、运营商设备152和运营商设备153称为源对等体,将能够接收运营商设备154发布的目的路由信息的运营商设备155、运营商设备156和运营商设备157称为目的对等体。其中,原路由信息可以包括与源对等体对应的属性信息,目的路由信息可以包括与目的对等体对应的属性信息。属性信息例如包括自治系统路径(autonomous system path,AS-path)值和多出口鉴别器(Multi Exit Discriminator,MED)值等其中的一项或多项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图8仅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连接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上报方法也可以用于任何位置、任何应用场景下使用了BGP协议,BGP peer之间进行路由通告的应用场景。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使用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GP)的应用场景,例如使用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penShortest Path First,OSPF)协议的应用场景或使用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ntermediateSystem-to-Intermediate System,IS-IS)协议的应用场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多个源对等体发送的多个原路由信息后,网络设备可以对多个原路由信息中包括的如AS-path值、MED值等属性信息进行分析,选择原路由信息符合要求的源对等体,并将该源对等体确定为源选中对等体,其中,属性信息符合要求的原路由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被称为第一原路由信息。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对多个原路由信息中包括的AS-path值和MED值等属性信息进行分析,并选择AS-path值和MED值较小的原路由信息确定为第一原路由信息。当然,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确定第一原路由信息和源选中对等体。另外,网络设备还可以将接收到的多个原路由信息中未被选中的原路由信息确定为第二原路由信息,将发布第二原路由信息的源对等体确定为源备选对等体。
同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的对等体集可以包括目的选中对等体集和目的备选对等体集。目的选中对等体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目的备选对等体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备选对等体。在将目的路由信息发送给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前,网络设备可以将目的对等体集中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确定为目的选中对等体,将剩余的目的对等体确定为目的备选对等体。网络设备可以只向目的选中对等体发送目的路由信息,而不向目的备选对等体发送目的路由信息。例如,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配置信息从目的对等体集中确定目的选中对等体,并向目的选中对等体发送目的路由信息。当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网络设备也可以向目的备选对等体发送目的路由信息。
仍然以图8为例,运营商设备154可以通过BGP会话接收到运营商设备151、运营商设备152和运营商设备153发送的包括路由前缀的原路由信息,将运营商设备151、运营商设备152和运营商设备153作为源对等体。运营商设备154可以对多个源对等体发送的原路由信息中包括的属性信息进行分析,选择原路由信息符合要求的源对等体,并将该源对等体确定为源选中对等体。例如,假设运营商设备151的AS-path值为1,运营商设备152的AS-path值为2,运营商设备153的AS-path值为3,运营商设备154可以选择AS-path值最小的原路由信息为第一原路由信息,将运营商设备151确定为源选中对等体,将运营商设备152和运营商设备153确定为源备选对等体。
另外,运营商设备154还可以根据配置将运营商设备151、运营商设备152和运营商设备153作为目的对等体,从运营商设备155、运营商设备156和运营商设备157中确定目的选中对等体。例如运营商设备154可以根据BMP server的配置确定运营商设备155和运营商设备157为目的选中对等体,将运营商设备156确定为目的备选对等体。在确定目的选中对等体后,运营商设备154可以向运营商设备155和运营商设备157发送目的路由信息,并暂不向运营商设备156发送目的路由信息。其中,目的路由信息中可以包括目的对等体的AS-path值等属性信息。目的路由信息中包含的属性信息可以和运营商设备154的属性信息一致,也可以是经过运营商设备154修改后的属性信息。
上文介绍了邻居对等体集,下面介绍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可以包括源对等体集的信息和目的对等体集的信息。对于源对等体,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原路由信息或其他信息获取源对等体的标识、源对等体的地址族信息和源对等体的区分符信息这些信息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对于目的对等体,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和目的对等体之间的BGP会话获取目的对等体集中任意一个目的对等体的标识和/或地址族信息。
其中,源对等体的标识可以包括源对等体的IP地址、路由器ID或其他能够代表该源对等体的设备字符串标识或数字标识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用于表示网络设备接收到的路由前缀的来源。源对等体的地址族信息用于表示源对等体适用的网络层协议的网络,可以包括地址族标识(address family identifier,AFI),也可以包括地址族标识和子地址族标识(subsequent address family Identifier,SAFI)。其中地址族标识用于标识地址族;子地址族标识用于标识地址族的子地址族。例如,AFI=1,SAFI=1表示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单播地址族;AFI=1,SAFI=2表示IPv4多播地址族;AFI=1,SAFI=128表示虚拟专用网络第四版(virtual private network version 4,VPNv4)地址族;AFI=2,SAFI=1表示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单播地址族。源对等体的区分符信息可以包括源对等体的对等体区分符(peerdistinguisher)信息。
与源对等体类似,目的对等体的标识也可以包括目的对等体的IP地址、路由器ID或其他能够代表该目的对等体的设备字符串标识或数字标识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用于表示路由前缀的去向。目的对等体的地址族信息用于表示源对等体适用的网络层协议的网络,可以包括地址族标识(address family identifier,AFI),也可以包括地址族标识和子地址族标识(subsequent address family Identifier,SAFI)。其中地址族标识用于标识地址族;子地址族标识用于标识地址族的子地址族。
S102:网络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本地路由监控消息,该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中包括路由前缀和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
当网络设备获取到本地路由信息对应的路由前缀和路由前缀对应的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之后,可以将路由前缀和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携带在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中进行发送。在向第一设备发送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之前,网络设备可以先建立与第一设备的BMP会话。第一设备可以是图6中的BMP服务器16。除了可以是服务器以外,第一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还可以是控制器、某台其他网络设备等等,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本地路由监控消息可以是RM消息的一种,可以包括策略前(pre-policy)路由监控消息和策略后(post-policy)路由监控消息。其对等体类型(peer type)值为3,表示该RM消息为本地路由监控消息。如前文所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地路由监控消息可以包括common header字段、per-peer header字段和BMP update PDU字段,除此以外,本地路由监控消息还可以包括类型-长度-值(type-length-value,TLV)字段,用于携带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参见图9a和图9b,TLV字段可以携带在本地路由监控消息的common header字段和per-peer header字段之间,也可以携带在BMP update PDU字段之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携带在一个TLV字段中,也可以将源对等体集的信息和目的对等体集的信息分别携带在第一TLV字段和第二TLV字段中。当邻居对等体集仅包括源对等体集和目的对等体集中的一项时,本地路由监控消息可以仅包括第一TLV字段和第二TLV字段中的一项。其中,第一TLV字段可以用于携带所述源对等体集的信息,第二TLV字段可以用于携带目的对等体集的信息。
参见图10,该图为第一TLV字段一种可能的格式示意图。从该图可以看出,第一TLV字段可以包括信息类型(information type)字段、信息长度(information length)字段、AFI字段、SAFI字段、源对等体地址(source peer address)字段和源对等体区分符(sourcepeer distinguisher)字段。其中,information type字段中的值携带第一TLV字段的类型,表示第一TLV字段为用于携带源对等体的信息的TLV字段;information length字段携带第一TLV字段的长度;AFI字段携带源对等体的地址族标识;SAFI字段携带源对等体的子地址族标识;source peer address字段可以携带源对等体的IP地址、路由器ID或其他能够代表该源对等体的设备字符串标识或数字标识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source peerdistinguisher字段携带源对等体的区分符信息。考虑到源对等体的区分符信息的长度为8个字节,第一TLV字段一行只能容纳4个字节,可以如图10所示将的source peerdistinguisher字段分成了两行显示。
考虑到源对等体集中可能包括多个源对等体,网络设备向第一设备上报的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中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子TLV字段,每个第一子TLV字段分别携带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的信息。
参见图11,该图为第一TLV字段的另一种可能的格式示意图。考虑到源对等体集可以包括源选中对等体集和源备选对等体集,第一TLV字段还可以包括源备选对等体地址列表(candidate peer address list)字段。其中,candidate peer address list字段可以携带一个或多个源备选对等体的IP地址、路由器ID或其他能够代表该源对等体的设备字符串标识或数字标识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为避免重复上报导致混乱,当第一TLV字段中包括candidate peer address list字段时,第一TLV字段中的source peer address字段可以只携带源选中对等体的对等体地址等信息。
参见图12,该图为第二TLV字段一种可能的格式示意图。从该图可以看出,第二TLV字段可以包括information type字段、information length字段、AFI字段、SAFI字段和目的对等体地址列表(outgoing peer address list)字段。其中,information type字段中携带第二TLV字段的类型,表示第二TLV字段为用于携带目的对等体的信息的TLV字段;information length字段携带第二TLV字段的长度信息;AFI字段携带目的对等体的地址族标识;SAFI字段携带目的对等体的子地址族标识;outgoing peer address list字段可以携带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的IP地址、路由器ID或其他能够代表该目的对等体的设备字符串标识或数字标识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用于标识目的对等体。
考虑到网络设备可以对多个目的对等体进行选择,导致目的对等体集可能包括目的选中对等体集和/或目的备选对等体集,第二TLV字段的outgoing peer address list字段可以仅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的对等体地址或其他信息,也可以同时包括目的选中对等体和目的备选对等体的相关信息。
仍然以图8为例,运营商设备154在获得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后,可以向BMPserver16上报本地路由监控消息。本地路由监控消息可以包括路由前缀和第一TLV字段和/或第二TLV字段。其中,第一TLV字段可以包括运营商设备151的IP地址12.1.1.2、运营商设备152的IP地址133.1.1.3和运营商设备153的IP地址14.1.1.4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第二TLV字段可以包括运营商设备155的IP地址22.1.1.2、运营商设备156的IP地址24.1.1.4和运营商设备157的IP地址24.1.1.4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这样一来,BMP server16可以根据运营商设备154发送的本地路由监控消息确定向运营商设备154发布包括路由前缀的原路由信息的源对等体,以及运营商设备154发布包括路由前缀的目的路由信息的目的对等体。此外,运营商设备154可以将运营商设备152的IP地址133.1.1.3和运营商设备153的IP地址14.1.1.4携带在第一TLV字段的candidate peer address list中,以便BMP server根据本地路由监控消息确定运营商设备154将运营商设备151作为源选中对等体,将运营商设备152和运营商设备153作为源备选对等体,从而满足一些特殊的监控需求。
S103: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本地路由监控消息。
S104:第一设备根据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中的路由前缀和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进行相应处理。
如前文所提,网络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本地路由监控消息包括路由前缀和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可以包括源对等体的对等体标识、源对等体的地址族信息、源对等体的区分符信息、目的对等体的标识和目的对等体的地址族信息等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在接收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后,第一设备可以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第一设备可以存储并显示本地路由监控消息,或者将网络设备和各个对等体的连接关系以拓扑图的形式显示,便于网络管理人员基于获得的这些信息对网络中的路由进行管理、评估、优选等。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或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目的对等体集的信息评估网络设备选择的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和目的备选对等体是否合适,以便第一设备生成第一控制消息调整目的选中对等体和目的备选对等体。第一控制消息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为网络设备根据目的选中对等体集的信息得到的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将目的选中对等体集中的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作为目的备选对等体;第二指示信息为网络设备根据目的备选对等体集的信息得到的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将目的备选对等体集中的一个或多个目的备选对等体作为目的选中对等体。在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网络设备可以将目的选中对等体集中的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重新调整为目的备选对等体;在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后,网络设备可以将目的备选对等体集中的一个或多个目的备选对等体重新调整为目的选中对等体。这样一来,第一设备可以通过下发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控制网络设备根据实际情况向最合适的目的对等体发布目的路由信息。
例如,第一设备或网络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目的选中对等体集的信息确定网络设备的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的对等体地址。通过查询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的对等体地址,第一设备可以确定目的选中对等体的网络延迟参数、网络丢包参数和对等体收费标准等网络参数,从而根据网络参数判断目的选中对等体是否合适。当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的网络参数不适合当前情况时,第一设备可以生成对应的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将不合适的目的选中对等体重新确定为目的备选对等体。其中,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目的选中对等体的信息查询目的选中对等体的网络参数,再根据网络参数评估目的选中对等体是否合适,也可以根据管理员配置的其他参数或者直接通过目的选中对等体集的信息进行评估,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在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将目的选中对等体集中的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调整为目的备选对等体。
另外,第一设备根据目的备选对等体集的信息得到第二指示信息的过程与第一设备根据目的选中对等体集的信息得到第一指示信息的过程,本申请再次不做赘述。
仍然以图8为例。在接收到运营商设备154发送的本地路由监控消息后,BMPserver16可以确定运营商设备154将目的路由信息发送给了运营商设备155和运营商设备157,属于目的选中对等体。而运营商设备156并未收到运营商设备154发送的目的路由信息,属于目的备选对等体。此时,BMP server16可以目的选中对等体集的信息和目的备选对等体集的信息对运营商设备154选择的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和目的备选对等体进行评估,并通过向运营商设备154发送第一控制消息对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和目的备选对等体进行调整。例如,当BMP server通过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中包括的邻居对等体的信息确定运营商设备155和其他运营商设备之间的网络波动较大,丢包率较高时,BMPserver16可以向运营商设备154发送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一控制消息,指示运营商设备154将运营商设备155从目的选中对等体更改为目的备选对等体,停止向运营商设备155发送目的路由信息。当BMP server通过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确定运营商设备156和其他运营商设备之间的网络环境较好且适宜传播目的路由信息时,BMP server16可以向运营商设备154发送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的第一控制消息,指示运营商设备154将运营商设备156从目的备选对等体更改为目的选中对等体,向运营商设备156发送目的路由信息。运营商设备154在接收到第一控制消息后,可以根据第一控制消息包括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将运营商设备155更改为目的备选对等体,将运营商设备156更改为目的选中对等体。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可以根据源对等体集的信息和路由前缀得到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并通过第二控制消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路由策略集合。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的路由策略,用于调整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的属性信息。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源对等体调整后的属性信息,重新从源对等体集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源选中对等体。如此,通过根据源对等体集的信息和路由前缀得到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可以调整源对等体的属性信息,从而调整网络设备选中的源选中对等体和源备选对等体。其中,第一设备可以根据源对等体集的信息和路由前缀确定源对等体的网络参数,根据网络参数得到第一路由策略集合,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根据源对等体集的信息和路由前缀得到源对等体的路由策略或者直接由网络管理人员进行配置,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后,可以根据第一路由策略集合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的路由策略调整网络设备中存储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的AS-path值、MED值等属性信息,以便网络设备根据调整后的属性信息重新从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源选中对等体。
参考图13,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MP架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运营商设备154可以从运营商设备151、运营商设备152和运营商设备153接收到包括路由前缀22.22.22.1/32的原路由信息。其中,源对等体向网络设备发布的原路由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的AS值,原路由信息中AS值出现的次数称为该原路由信息对应的源对等体的AS-path值。在选择源选中对等体时,网络设备154可以选择AS-path值最短的运营商设备151作为源选中对等体,将AS-path值较长的运营商设备152和运营商设备153作为源备选对等体。
在接收到网络设备154发送的本地路由监控消息后,第一设备BMP server16可以根据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中包括的源对等体集的信息和路由前缀对运营商设备154选择的源选中对等体151是否合适并得到对应的第一路由策略集合,从而调整网络设备存储的运营商设备151、运营商设备152和运营商设备153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的属性信息。例如,当BMPserver16需要当第一设备需要将运营商设备151调整为源备选对等体,将运营商设备152调整为源选中对等体时,BMP server16可以向运营商设备154下发包含第一路由策略集合的第二控制消息。运营商设备154可以根据第一路由策略集合中包含的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的路由策略,将运营商设备154存储的运营商设备151的AS-path值调整为5。这样一来,运营商设备152即为源对等体集中AS-path值最小的源对等体。网络设备就可以将运营商设备152确定为源选中对等体。
BGP网络架构往往包括大量对等体。这些对等体同时具有接收上游的源对等体集发布的原路由信息和向下游的目的对等体集发布目的路由信息的功能。也就是说在BGP网络架构中,某个网络设备的目的对等体也可以根据目的路由信息中包含的目的对等体的属性信息确定新的原路由信息,并将新的包括路由前缀的原路由信息发送至下一级的对等体。
考虑到上述问题,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消息中还可以包括根据目的对等体集的信息和路由前缀得到第二路由策略集合。第二路由策略集合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的路由策略,用于调整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的属性信息。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第二路由策略集合后,可以根据目的对等体的路由策略调整的目的对等体的属性信息。这样一来,当目的对等体作为新的源对等体向其他网络设备发送的新的原路由信息时,新的原路由信息中包括的属性信息是该目的对等体修改后的属性信息。接收到新的原路由信息的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修改后的属性信息对发送新的原路由信息的目的对等体进行选择。其中,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目的对等体集的信息和路由前缀确定目的对等体的网络参数,根据网络参数得到第一路由策略集合,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根据目的对等体集的信息和路由前缀得到第一路由策略或者直接由网络管理人员进行配置,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参考图14,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MP架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运营商设备154可以向运营商设备155、运营商设备156和运营商设备157发布包括路由前缀22.22.22.1/32的目的路由信息,向BMP server16发送本地路由监控消息。运营商设备155的MED值为50、运营商设备156和运营商设备157的MED值均为100。在接收到运营商设备154发送的目的路由信息后,运营商设备155、运营商设备156和运营商设备157可以作为新的源对等体,向运营商设备158发送包括路由前缀22.22.22.1/32和各自的属性信息作为原路由信息。运营商设备158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原路由信息,从运营商设备155、运营商设备156和运营商设备157中选择源选中对等体。例如运营商设备可以选择MED值最小的运营商设备155作为源选中对等体。
运营商设备154可以接收BMP server发送的包括第二路由策略集合的第二控制消息。运营商设备154可以根据第二路由策略集合向运营商设备155、运营商设备156和运营商设备157发送目的路由信息,从而调整运营商设备155、运营商设备156和运营商设备157中任意一个或多个的属性信息。运营商设备155、运营商设备156和运营商设备157可以将本地存储的属性信息更新为调整后的属性信息,并将调整后的属性信息通过新的原路由信息发送至运营商设备158,以便运营商设备158根据调整后的路由信息从运营商设备155、运营商设备156和运营商设备157中任选一个或多个作为源选中对等体。
例如,当网络管理人员需要路由前缀为22.22.22.1/32的数据流从运营商设备154经运营商设备157发送至运营商设备158时,运营商设备158可以从运营商设备155、运营商设备156和运营商设备157中选择运营商设备157作为自身的源选中对等体。对于这种情况,BMP server16可以向运营商设备154发送包括第二路由策略集合的第二控制消息,以控制运营商设备154调整运营商设备155、运营商设备156和运营商设备157中任意一个或多个的属性信息。运营商设备154可以根据第二路由策略集合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的路由策略,将运营商设备155的MED值调整为150,将运营商设备157的MED值调整为50,并通过目的路由信息发送给运营商设备155和运营商设备157。这样一来,在运营商设备155、运营商设备156和运营商设备157作为源对等体向运营商设备158发送包括路由前缀22.22.22.1/32的原路由信息时,运营商设备155向运营商设备158发送的原路由信息中MED值为150,运营商设备156向运营商设备158发送的原路由信息中MED值为100,运营商设备157向运营商设备158发送的原路由信息中MED值为50。运营商设备158可以从运营商设备155、运营商设备156和运营商设备157中选择MED值最小的运营商设备157作为源选中对等体,将运营商设备157和运营商设备157作为源备选对等体。如此,通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路由集合策略,可以调整目的对等体的属性信息,从而对后续对等体的选路进行调整,实现控制网络流量流向的目的。
为了实现特殊的网络监控需求,第一设备也可以生成路由前缀和邻居对等体集的对应关系并进行存储。例如为了对路由前缀的流向进行监控,第一设备可以生成路由前缀、源选中对等体的标识、目的选中对等体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一来,根据路由前缀和源选中对等体的标识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路由前缀经过的源选中对等体和目的选中对等体,从而确定该路由前缀的来源和去向,实现对路由前缀流向的监控。
下面以具体的VPN应用场景为例进行说明。
参考图15,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VPN场景下BMP架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在图15所示的场景中,运营商设备154可以接收运营商设备151、运营商设备152和运营商设备153发布的包括路由前缀22.22.22.1/32的原路由信息。
在VPN场景下,原路由信息中还可以以包括源对等体的路由标识消息。运营商设备154接收到的原路由消息可以如下表所示:
源对等体 VPNv4前缀 对等体IP地址 路由区分符
运营商设备151 12.1.1.2:100 22.22.22.1/32 12.1.1.2 12.1.1.2:100
运营商设备152 133.1.1.3:200 22.22.22.1/32 133.1.1.3 133.1.1.3:200
运营商设备153 14.1.1.4:300 22.22.22.1/32 14.1.1.4 14.1.1.4:300
该表每一行分别为源对等体发送的原路由信息中携带的相关信息,除了路由前缀22.22.22.1/32外,原路由信息还可以包括源对等体的对等体地址信息、VPNv4前缀信息和对等体区分符信息等信息。其中,VPNv4前缀可以由源对等体发送的路由前缀和该源对等体的RD组成。对等体区分符信息可以是该源对等体在运营商设备154的本地VRF视图下的路由区分符。
运营商设备154在接收到路由前缀和原路由消息后,可以根据原路由消息从运营商设备151、运营商设备152和运营商设备153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作为源选中对等体,并向BMP server上报包括源选中对等体的路由区分符的本地路由监控消息。
例如,运营商设备154可以选择运营商设备151作为源选中对等体。这种情况下,运营商设备154向BMP server16上报的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中除了路由前缀22.22.22.1/32、运营商设备154的对等体地址peer 0.0.0.0和运营商设备154在本地VRF视图下的路由区分符peer RD:10.10.10.10:500之外,还可以包括运营商设备151在运营商设备154的本地VRF视图下的源路由区分符Originated RD:12.1.1.2:100。如此,BMP server可以通过运营商设备154上报的本地路由监控消息确定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中包括的路由前缀22.22.22.1/32来自于路由区分符为12.1.1.2:100的运营商设备151。
当需要调整运营商设备154的源选中对等体和/或源备选对等体时,BMP server16同样可以下发包括源对等体的路由策略的第二控制消息,通过改变运营商设备154的源对等体的属性信息调整进入运营商设备154的流量的来源。
以将运营商设备151调整为源备选对等体,将运营商设备153调整为源选中对等体为例,BMP server16可以向运营商设备154下发包括第二路由策略集合的第二控制消息。第二路由策略集合中可以包括运营商设备151、运营商设备152和运营商设备153的路由策略。运营商设备154可以根据各个运营商设备的路由策略调整各个运营商设备的属性信息。例如可以将运营商设备151的BGP本地优先级(BGP local-preference)调整为50,将运营商设备152的BGP local-preference调整为100,将运营商设备153的BGP local-preference调整为150。这样一来,运营商设备154在选择源选中对等体时,可以选择BGP local-preference最高的运营商设备153作为源选中对等体。
相应地,参见图16,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上报装置1600,所述装置1600应用于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执行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和步骤S102。该装置1600包括获取单元1601和发送单元1602。其中,获取单元1601可以用于执行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发送单元1602可以用于执行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02。
例如,获取单元1601,用于获取本地路由信息包括的路由前缀和与所述路由前缀对应的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所述邻居对等体集包括源对等体集和/或目的对等体集,所述源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所述源对等体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布包括所述路由前缀的原路由信息的对等体,所述目的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所述目的对等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发布包括所述路由前缀的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发送单元1602,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本地路由监控消息,所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中包括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
此外,所述信息上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接收单元和/或第二接收单元。第一接收单元和第二接收单元可以是同一个单元也可以是不同的单元。第一接收单元可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控制消息,第二接收单元可以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二控制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目的选中对等体集中的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确定为目的备选对等体,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目的备选对等体集中的一个或多个目的备选对等体确定为目的选中对等体。所述第二控制消息中包括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和/或第二路由策略集合;所述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的路由策略,所述源对等体的路由策略用于调整所述源对等体的属性信息;所述第二路由策略集合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的路由策略,所述目的对等体的路由策略用于调整所述目的对等体的属性信息。
关于信息上报装置1600的其他内容请参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7,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1700,所述装置1700应用于第一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执行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03和步骤S104。该装置1700包括接收单元1701和处理单元1702。其中,接收单元1701可以用于执行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03,处理单元1702可以用于执行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04。
例如,接收单元170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本地路由监控消息,所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中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的本地路由信息包括的路由前缀和与所述路由前缀对应的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所述邻居对等体集包括源对等体集和/或目的对等体集,所述源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所述源对等体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布与所述路由前缀对应的原路由信息的对等体,所述目的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所述目的对等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发布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处理单元1702,用于根据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进行相应处理。
此外,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信息生成单元和/或第二信息生成单元1704。第一信息生成单元和第二信息生成单元可以是同一个单元也可以是不同的单元。第一信息生成单元可以用于根据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目的选中对等体集的信息得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目的备选对等体集的信息得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第二信息生成单元可以用于根据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源对等体集的信息得到所述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和/或,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目的对等体集的信息得到所述第二路由策略集合。
关于信息处理装置1700的其他内容请参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8,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1800,所述网络设备18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802和至少一个通信接口1803;进一步地,该网络设备中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1801,所述存储器180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存储器1801既可以是处理器内的存储器,也可以是处理器之外的存储器。在实现图16所示实施例的情况下,且图16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单元为通过软件实现的情况下,执行图16中的获取单元1601和发送单元1602功能所需的软件或程序代码存储在存储器1801中。处理器1802,用于执行存储器1801中的指令,使得网络设备1800执行上述应用于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101和步骤S102所示的方法;通信接口1803,用于与其他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存储器1801、处理器1802和通信接口1803通过总线1804相互连接;总线18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具体实施例中,处理器1801用于获取本地路由信息包括的路由前缀和与所述路由前缀对应的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并向第一设备发送本地路由监控消息。其中,所述邻居对等体集包括源对等体集和/或目的对等体集,所述源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所述源对等体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布包括所述路由前缀的原路由信息的对等体,所述目的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所述目的对等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发布包括所述路由前缀的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所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中包括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该处理器1801的详细处理过程请参考上述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101和步骤S102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通信接口1803用于与邻居对等体或第一设备进行交互。具体的过程请参考上述图7所示实施例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存储器1801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寄存器(register)、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
上述处理器1802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上述通信接口1803例如可以是接口卡等,可以为以太(ethernet)接口或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接口。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1900的结构示意图。图7实施例所示的网络设备均可以通过图19所示的设备来实现。参见图19所示的设备结构示意图。设备1900包括主控板和一个或多个接口板,主控板与接口板通信连接。主控板也称为主处理单元(main processing unit,MPU)或路由处理卡(route processor card),主控板负责对设备900中各个组件的控制和管理,包括路由计算、设备管理和维护功能。接口板也称为线卡(line processing unit,LPU)或线卡(line card),用于转发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1900也可以包括交换网板,交换网板与主控板、接口板通信连接,交换网板用于转发接口板之间的数据,交换网板也可以称为交换网板单元(switch fabric unit,SFU)。接口板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转发芯片和物理接口卡(physical interface card,PIC)。中央处理器与存储器、网络处理器和物理接口卡分别通信连接。存储器用于存储转发表。转发芯片用于基于存储器中保存的转发表转发接收到的数据报文,如果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为设备1900的地址,则将该数据报文上送至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如中央处理器1931处理;如果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不是设备1900的地址,则根据该目的地址从转发表中查找到该目的地址对应的下一跳和出接口,将该数据报文转发到该目的地址对应的出接口。转发芯片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PIC也称为子卡,可安装在接口板上,负责将光电信号转换为数据报文并对数据报文进行合法性检查后转发给转发芯片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也可执行转发芯片的功能,比如基于通用CPU实现软件转发,从而接口板中不需要转发芯片。主控板、接口板、交换网板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通过总线来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发芯片可以通过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实现。
在逻辑上,设备1900包括控制面和转发面,控制面包括主控板和中央处理器,转发面包括执行转发的各个组件,比如存储器、PIC和NP。控制面执行路由器、生成转发表、处理信令和协议报文、配置与维护设备的状态等功能,控制面将生成的转发表下发给转发面,在转发面,NP基于控制面下发的转发表对设备1900的PIC收到的报文查表转发。控制面下发的转发表可以保存在存储器中。在有些实施例中,控制面和转发面可以完全分离,不在同一设备上。下面将结合图7所示的实施例对上述过程进行简要说明。
如图7所述的方法所示,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物理接口卡1933接收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原路由信息,并将该一个或多个原路由信息上送至CPU1931进行处理。该CPU1931可以根据一个或多个原路由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源选中对等体,并获取源对等体的相关信息,以便向第一设备发送本地路由监控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可对应于上述图7所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所具有的功能和/或所实施的各种步骤和方法。以上仅为简要的示例性描述,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值得说明的是,主控板可能有一块或多块,有多块的时候可以包括主用主控板和备用主控板。接口板可能有一块或多块,网络设备的数据处理能力越强,提供的接口板越多。接口板上的物理接口卡也可以有一块或多块。交换网板可能没有,也可能有一块或多块,有多块的时候可以共同实现负荷分担冗余备份。在集中式转发架构下,网络设备可以不需要交换网板,接口板承担整个系统的业务数据的处理功能。在分布式转发架构下,网络设备可以有至少一块交换网板,通过交换网板实现多块接口板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大容量的数据交换和处理能力。所以,分布式架构的网络设备的数据接入和处理能力要大于集中式架构的设备。可选地,网络设备的形态也可以是只有一块板卡,即没有交换网板,接口板和主控板的功能集成在该一块板卡上,此时接口板上的中央处理器和主控板上的中央处理器在该一块板卡上可以合并为一个中央处理器,执行两者叠加后的功能,这种形态设备的数据交换和处理能力较低(例如,低端交换机或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具体采用哪种架构,取决于具体的组网部署场景,此处不做任何限定。
参见图20,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2000,所述第一设备20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002和至少一个通信接口2003;进一步地,该第一设备中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2001,所述存储器200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存储器2001既可以是处理器内的存储器,也可以是处理器之外的存储器。在实现图17所示实施例的情况下,且图17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单元为通过软件实现的情况下,执行图17中的接收单元1701和发送单元1702功能所需的软件或程序代码存储在存储器2001中。处理器2002,用于执行存储器2001中的指令,使得网络设备2000执行上述应用于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103和步骤S105所示的方法;通信接口2003,用于与其他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存储器2001、处理器2002和通信接口2003通过总线2004相互连接;总线2004可以是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具体实施例中,处理器200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本地路由监控消息,并根据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进行相应处理。其中,所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中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的本地路由信息包括的路由前缀和与所述路由前缀对应的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所述邻居对等体集包括源对等体集和/或目的对等体集,所述源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所述源对等体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布包括所述路由前缀的原路由信息的对等体,所述目的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所述目的对等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发布包括所述路由前缀的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该处理器2001的详细处理过程请参考上述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103和步骤S104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通信接口2003用于与网络设备进行交互。具体的过程请参考上述图7所示实施例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存储器2001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
上述处理器2002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上述通信接口2003例如可以是接口卡等,可以为以太接口或异步传输模式接口。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设备2100的结构示意图。图7实施例所示的第一设备均可以通过图21所示的设备来实现。参见图21所示的设备结构示意图。设备2100包括主控板和一个或多个接口板,主控板与接口板通信连接。主控板也称为主处理单元或路由处理卡,主控板负责对设备900中各个组件的控制和管理,包括路由计算、设备管理和维护功能。接口板也称为线卡或线卡,用于转发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2100也可以包括交换网板,交换网板与主控板、接口板通信连接,交换网板用于转发接口板之间的数据,交换网板也可以称为交换网板单元。接口板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转发芯片和物理接口卡。中央处理器与存储器、网络处理器和物理接口卡分别通信连接。存储器用于存储转发表。转发芯片用于基于存储器中保存的转发表转发接收到的数据报文,如果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为设备2100的地址,则将该数据报文上送至中央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2131处理;如果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不是设备2100的地址,则根据该目的地址从转发表中查找到该目的地址对应的下一跳和出接口,将该数据报文转发到该目的地址对应的出接口。转发芯片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PIC也称为子卡,可安装在接口板上,负责将光电信号转换为数据报文并对数据报文进行合法性检查后转发给转发芯片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也可执行转发芯片的功能,比如基于通用CPU实现软件转发,从而接口板中不需要转发芯片。主控板、接口板、交换网板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通过总线来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发芯片可以通过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实现。
在逻辑上,设备2100包括控制面和转发面,控制面包括主控板和中央处理器,转发面包括执行转发的各个组件,比如存储器、PIC和NP。控制面执行路由器、生成转发表、处理信令和协议报文、配置与维护设备的状态等功能,控制面将生成的转发表下发给转发面,在转发面,NP基于控制面下发的转发表对设备2100的PIC收到的报文查表转发。控制面下发的转发表可以保存在存储器中。在有些实施例中,控制面和转发面可以完全分离,不在同一设备上。下面将结合图7所示的实施例对上述过程进行简要说明。
如图7所述的方法所示,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物理接口卡2133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本地路由监控消息,并将该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上送至CPU2131进行处理。该CPU2131可以根据本地路由监控消息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可以存储并显示本地路由监控消息,或者将网络设备和各个对等体的连接关系以拓扑图的形式显示,也可以根据本地路由监控消息向网络设备下发第一控制消息和/或第二控制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可对应于上述图7所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可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所具有的功能和/或所实施的各种步骤和方法。以上仅为简要的示例性描述,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值得说明的是,主控板可能有一块或多块,有多块的时候可以包括主用主控板和备用主控板。接口板可能有一块或多块,第一设备的数据处理能力越强,提供的接口板越多。接口板上的物理接口卡也可以有一块或多块。交换网板可能没有,也可能有一块或多块,有多块的时候可以共同实现负荷分担冗余备份。在集中式转发架构下,第一设备可以不需要交换网板,接口板承担整个系统的业务数据的处理功能。在分布式转发架构下,第一设备可以有至少一块交换网板,通过交换网板实现多块接口板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大容量的数据交换和处理能力。所以,分布式架构的第一设备的数据接入和处理能力要大于集中式架构的设备。可选地,第一设备的形态也可以是只有一块板卡,即没有交换网板,接口板和主控板的功能集成在该一块板卡上,此时接口板上的中央处理器和主控板上的中央处理器在该一块板卡上可以合并为一个中央处理器,执行两者叠加后的功能,这种形态设备的数据交换和处理能力较低(例如,低端交换机或路由器等设备)。具体采用哪种架构,取决于具体的组网部署场景,此处不做任何限定。
参见图22,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监控系统2200,所述系统包括网络设备2201和第一设备2202。
其中,所述网络设备2201,用于获取本地路由信息包括的路由前缀和与所述路由前缀对应的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所述邻居对等体集包括源对等体集和/或目的对等体集,所述源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所述源对等体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布包括所述路由前缀的原路由信息的对等体,所述目的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所述目的对等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发布包括所述路由前缀的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
所述网络设备2201,还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本地路由监控消息,所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中包括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2202,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本地路由监控消息,所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中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的本地路由信息包括的路由前缀和与所述路由前缀对应的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2202,还用于根据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进行相应处理。
关于网络设备2201和第一设备2202执行的上述步骤的具体细节可以参见上文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应用于网络设备2201的信息上报方法或第一设备2202的信息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芯片系统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该芯片系统中的处理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该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可选地,该芯片系统中的存储器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该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和处理器分离设置,本申请并不限定。示例性的,存储器可以是非瞬时性处理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其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芯片上,本申请对存储器的类型,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的设置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该芯片系统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可以是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还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还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unit,CPU),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
应理解,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中“至少一项(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本申请中认为“A和/或B”包含单独A,单独B,和A+B。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模块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获取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模块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模块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1)

1.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获取本地路由信息包括的路由前缀和与所述路由前缀对应的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所述邻居对等体集包括源对等体集和/或目的对等体集,所述源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所述源对等体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布包括所述路由前缀的原路由信息的对等体,所述目的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所述目的对等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发布包括所述路由前缀的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
所述网络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本地路由监控消息,所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中包括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对等体集的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中每个源对等体的以下一项或多项信息:
所述源对等体的标识、所述源对等体的地址族信息和所述源对等体的区分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对等体集的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中每个目的对等体的以下一项或多项信息:
所述目的对等体的标识和/或所述目的对等体的地址族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携带在所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的类型长度值TLV字段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LV字段包括第一TLV字段和/或第二TLV字段,所述第一TLV字段携带所述源对等体集的信息,所述第二TLV字段携带所述目的对等体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对等体集包括源选中对等体集和/或源备选对等体集,
所述原路由信息包括第一原路由信息,所述第一原路由信息为被所述网络设备选中的原路由信息,所述源选中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源选中对等体,所述源选中对等体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布所述第一原路由信息的源对等体;
所述原路由信息包括第二原路由信息,所述第二原路由信息为未被所述网络设备选中的原路由信息,所述源备选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备选对等体,所述源备选对等体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布所述第二原路由信息的源对等体。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对等体集包括目的选中对等体集和/或目的备选对等体集,
所述目的选中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所述目的选中对等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已向其发布所述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
所述目的备选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备选对等体,所述目的备选对等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备选发布但并未向其发布所述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控制消息,所述第一控制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目的选中对等体集中的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确定为目的备选对等体,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目的备选对等体集中的一个或多个目的备选对等体确定为目的选中对等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路由信息包括所述源对等体的属性信息,所述目的路由信息包括所述目的对等体的属性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控制消息,所述第二控制消息中包括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和/或第二路由策略集合;
所述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的路由策略,所述源对等体的路由策略用于调整所述源对等体的属性信息;
所述第二路由策略集合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的路由策略,所述目的对等体的路由策略用于调整所述目的对等体的属性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符合边界网关协议BGP协议,所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包括对等体类型Peer type字段,所述Peertype字段的值为3。
1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本地路由监控消息,所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中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的本地路由信息包括的路由前缀和与所述路由前缀对应的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所述邻居对等体集包括源对等体集和/或目的对等体集,所述源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所述源对等体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布包括所述路由前缀的原路由信息的对等体,所述目的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所述目的对等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发布包括所述路由前缀的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进行相应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对等体集包括源选中对等体集和/或源备选对等体集,
所述原路由信息包括第一原路由信息,所述第一原路由信息为被所述网络设备选中的原路由信息,所述源选中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源选中对等体,所述源选中对等体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布所述第一原路由信息的源对等体;
所述原路由信息包括第二原路由信息,所述第二原路由信息为未被所述网络设备选中的原路由信息,所述源备选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备选对等体,所述源备选对等体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布所述第二原路由信息的源对等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对等体集包括目的选中对等体集和/或目的备选对等体集;
所述目的选中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所述目的选中对等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已向其发布所述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
所述目的备选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备选对等体,所述目的备选对等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备选发布但并未向其发布所述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进行相应处理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控制消息,所述第一控制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目的选中对等体集中的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确定为目的备选对等体,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目的备选对等体集中的一个或多个目的备选对等体确定为目的选中对等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目的选中对等体集的信息得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目的备选对等体集的信息得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路由信息包括所述源对等体的属性信息,所述目的路由信息包括所述目的对等体的属性信息,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进行相应处理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控制消息,所述第二控制消息包括所述第二控制消息中包括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和/或第二路由策略集合;
所述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的路由策略,所述源对等体的路由策略用于调整所述源对等体的属性信息;
所述第二路由策略集合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的路由策略,所述目的对等体的路由策略用于调整所述目的对等体的属性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源对等体集的信息得到所述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和/或,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目的对等体集的信息得到所述第二路由策略集合。
18.一种信息上报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本地路由信息包括的路由前缀和与所述路由前缀对应的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所述邻居对等体集包括源对等体集和/或目的对等体集,所述源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所述源对等体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布包括所述路由前缀的原路由信息的对等体,所述目的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所述目的对等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发布包括所述路由前缀的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本地路由监控消息,所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中包括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对等体集包括源选中对等体集和/或源备选对等体集,
所述原路由信息包括第一原路由信息,所述第一原路由信息为被所述网络设备选中的原路由信息,所述源选中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源选中对等体,所述源选中对等体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布所述第一原路由信息的源对等体;
所述原路由信息包括第二原路由信息,所述第二原路由信息为未被所述网络设备选中的原路由信息,所述源备选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备选对等体,所述源备选对等体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布所述第二原路由信息的源对等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对等体集包括目的选中对等体集和/或目的备选对等体集,
所述目的选中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所述目的选中对等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已向其发布所述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
所述目的备选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备选对等体,所述目的备选对等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备选发布但并未向其发布所述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接收单元,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控制消息,所述第一控制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目的选中对等体集中的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确定为目的备选对等体,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目的备选对等体集中的一个或多个目的备选对等体确定为目的选中对等体。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路由信息包括所述源对等体的属性信息,所述目的路由信息包括所述目的对等体的属性信息;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接收单元,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控制消息,所述第二控制消息中包括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和/或第二路由策略集合;
所述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的路由策略,所述源对等体的路由策略用于调整所述源对等体的属性信息;
所述第二路由策略集合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的路由策略,所述目的对等体的路由策略用于调整所述目的对等体的属性信息。
23.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本地路由监控消息,所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中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的本地路由信息包括的路由前缀和与所述路由前缀对应的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所述邻居对等体集包括源对等体集和/或目的对等体集,所述源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所述源对等体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布包括所述路由前缀的原路由信息的对等体,所述目的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所述目的对等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发布包括所述路由前缀的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进行相应处理。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对等体集包括源选中对等体集和/或源备选对等体集,
所述原路由信息包括第一原路由信息,所述第一原路由信息为被所述网络设备选中的原路由信息,所述源选中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源选中对等体,所述源选中对等体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布所述第一原路由信息的源对等体;
所述原路由信息包括第二原路由信息,所述第二原路由信息为未被所述网络设备选中的原路由信息,所述源备选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备选对等体,所述源备选对等体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布所述第二原路由信息的源对等体。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对等体集包括目的选中对等体集和/或目的备选对等体集;
所述目的选中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所述目的选中对等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已向其发布所述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
所述目的备选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备选对等体,所述目的备选对等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备选发布但并未向其发布所述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控制消息,所述第一控制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目的选中对等体集中的一个或多个目的选中对等体确定为目的备选对等体,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目的备选对等体集中的一个或多个目的备选对等体确定为目的选中对等体。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信息生成单元,
所述第一信息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目的选中对等体集的信息得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目的备选对等体集的信息得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控制消息,所述第二控制消息包括所述第二控制消息中包括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和/或第二路由策略集合;
所述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的路由策略,所述源对等体的路由策略用于调整所述源对等体的属性信息;
所述第二路由策略集合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的路由策略,所述目的对等体的路由策略用于调整所述目的对等体的属性信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信息生成单元,
所述第二信息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源对等体集的信息得到所述第一路由策略集合;和/或,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目的对等体集的信息得到所述第二路由策略集合。
30.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生成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31.一种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第一设备,
其中,所述网络设备,用于获取本地路由信息包括的路由前缀和与所述路由前缀对应的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所述邻居对等体集包括源对等体集和/或目的对等体集,所述源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源对等体,所述源对等体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布包括所述路由前缀的原路由信息的对等体,所述目的对等体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目的对等体,所述目的对等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发布包括所述路由前缀的目的路由信息的对等体;
所述网络设备,还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本地路由监控消息,所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中包括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本地路由监控消息,所述本地路由监控消息中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的本地路由信息包括的路由前缀和与所述路由前缀对应的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路由前缀和所述邻居对等体集的信息进行相应处理。
CN202010355575.0A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135726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5575.0A CN113572685B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PCT/CN2021/090815 WO2021219049A1 (zh) 2020-04-29 2021-04-29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EP21796815.5A EP4131868A4 (en) 2020-04-29 2021-04-29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DEVICE
US17/976,459 US11916783B2 (en) 2020-04-29 2022-10-28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5575.0A CN113572685B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2685A true CN113572685A (zh) 2021-10-29
CN113572685B CN113572685B (zh) 2023-03-10

Family

ID=78158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55575.0A Active CN113572685B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16783B2 (zh)
EP (1) EP4131868A4 (zh)
CN (1) CN113572685B (zh)
WO (1) WO202121904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34396A (zh) * 2022-11-23 2023-03-21 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拓扑结构的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5135A (zh) * 2006-09-28 2008-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泛洪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能力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US20100132039A1 (en) * 2008-11-25 2010-05-2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method to select monitors that detect prefix hijacking events
CN102394794A (zh) * 2011-11-04 2012-03-2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防范边界网关协议路由劫持的协同监测方法
CN102724130A (zh) * 2012-06-28 2012-10-1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bgp路由管理方法和路由设备
CN104052666A (zh) * 2013-03-14 2014-09-1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主机路由可达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59934A (zh) * 2016-06-27 2016-10-2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517143A (zh) * 2017-10-23 2017-12-26 合肥时代智慧高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gp协议的网络流量采集和监控方法
CN110191059A (zh) * 2019-07-29 2019-08-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信息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10971524A (zh) * 2019-12-24 2020-04-07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集中式路由协议
CN110971522A (zh) * 2018-09-30 2020-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路由泄露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230330D0 (en) * 2002-12-31 2003-02-05 British Telecomm Communications routing
CN101127727B (zh) * 2007-09-28 2012-07-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移动ip的ip地址配置和移动检测方法
CN102638413B (zh) * 2012-05-14 2015-06-1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发布方法和运营商边缘设备
US10298493B2 (en) 2015-01-30 2019-05-21 Metaswitch Networks Ltd Processing route data
CN105991567B (zh) 2015-02-06 2020-07-31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发送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015073B2 (en) * 2015-02-20 2018-07-03 Cisco Technology, Inc. Automatic optimal route reflector root address assignment to route reflector clients and fast failover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6375353B (zh) 2015-07-20 2020-05-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建链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470187A (zh) 2015-08-17 2017-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dos攻击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487746A (zh) 2015-08-26 2017-03-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bmp报文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87696B (zh) 2015-08-28 2019-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487709A (zh) 2015-08-28 2017-03-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系统
CN106059793B (zh) 2016-05-16 2021-04-2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平滑重启的路由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059916B (zh) 2016-05-31 2020-10-1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注入方法及装置
US10404827B2 (en) 2016-06-22 2019-09-03 Cisco Technology, Inc. Client network information service
CN106169978B (zh) 2016-07-07 2019-09-1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Bmp报文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161256B (zh) 2016-07-26 2019-08-2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边界网关协议bgp路由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254251A (zh) 2016-08-24 2016-12-2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506376B (zh) 2016-10-27 2021-02-2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监控邻居初始路由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US10706038B2 (en) 2017-07-27 2020-07-07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ate object data store
CN108259324B (zh) 2017-10-30 2019-09-1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管理方法和装置
US10642650B2 (en) * 2017-12-13 2020-05-05 Juniper Networks, Inc. Multi-threaded route processing
CN108123848B (zh) 2017-12-19 2020-10-0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监控方法及装置
US10855579B2 (en) * 2019-02-06 2020-12-01 Cisco Technology, Inc. Optimizing IP multicast delivery with use of local source nodes and the propagation of advertisements therefor
US11063858B2 (en) * 2019-11-27 2021-07-13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esting a router device
US11038953B1 (en) * 2020-04-24 2021-06-1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ynamic egress traffic steering for large scale cloud network
US11784921B2 (en) * 2020-04-30 2023-10-10 Arista Networks, Inc. Route control techniques
US11245611B2 (en) * 2020-05-12 2022-02-08 Arista Networks, Inc. Analysis of routing policy application to routes
US11743166B2 (en) * 2020-06-03 2023-08-29 Juniper Networks, Inc. Provisioning non-colored segment routing label switched paths via segment routing policies in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US11831538B2 (en) * 2021-02-28 2023-11-2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Traffic engineering for improved bandwidth allo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5135A (zh) * 2006-09-28 2008-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泛洪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能力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US20100132039A1 (en) * 2008-11-25 2010-05-2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method to select monitors that detect prefix hijacking events
CN102394794A (zh) * 2011-11-04 2012-03-2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防范边界网关协议路由劫持的协同监测方法
CN102724130A (zh) * 2012-06-28 2012-10-1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bgp路由管理方法和路由设备
CN104052666A (zh) * 2013-03-14 2014-09-1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主机路由可达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59934A (zh) * 2016-06-27 2016-10-2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517143A (zh) * 2017-10-23 2017-12-26 合肥时代智慧高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gp协议的网络流量采集和监控方法
CN110971522A (zh) * 2018-09-30 2020-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路由泄露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0191059A (zh) * 2019-07-29 2019-08-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信息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10971524A (zh) * 2019-12-24 2020-04-07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集中式路由协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VASILEIOS GIOTSAS 等: "《Improving the discovery of IXP peering links through passive BGP measurements》", 《IEEE》 *
李玮: "《基于路由更新的BGP路由稳定性监测工具设计》",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34396A (zh) * 2022-11-23 2023-03-21 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拓扑结构的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19049A1 (zh) 2021-11-04
US20230048037A1 (en) 2023-02-16
EP4131868A1 (en) 2023-02-08
US11916783B2 (en) 2024-02-27
EP4131868A4 (en) 2023-08-23
CN113572685B (zh) 2023-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63427B2 (en) Multicast performance routing and policy control in software defined wide area networks
US9197583B2 (en) Signaling of attachment circuit status and automatic discovery of inter-chassis communication peers
EP2667548B1 (en) Network traffic volume distribution method, network node, and system
US20200396162A1 (en) Service function chain sfc-base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581723B2 (en) PCEP extension for PCECC support of distributed computing, multiple services, and inter-domain routing
EP2608459B1 (en) Router, virtual cluster router system and establishing method thereof
CN102055665B (zh) 广播上或nbma上的ospf点到多点模式
JP2017510137A (ja) データネットワークに最大冗長木(maximally redundant tree)をデプロイす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2995030A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US11546267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designated forwarder (DF) of multicast flow, device, and system
CN114465946A (zh) 获取转发表项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US11831549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load balancing
WO2022194023A1 (zh) 报文处理的方法、网络设备及控制器
US11916783B2 (en)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15865769A (zh) 报文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US20230208722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14760244B (zh) 一种传输绑定段标识bsid的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EP3491789A1 (en) Extending an mpls network using commodity network devices
CN116074236A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5208829A (zh) 报文处理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5955439B (zh) 数据报文的传输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385182B (zh) 流量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17880103A (zh) 网络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73840A (zh) 一种报文发布方法、转发路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366593A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