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69521B - 连接关系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关系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69521B
CN113569521B CN202111125932.5A CN202111125932A CN113569521B CN 113569521 B CN113569521 B CN 113569521B CN 202111125932 A CN202111125932 A CN 202111125932A CN 113569521 B CN113569521 B CN 1135695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onnection
packet
current target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259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69521A (zh
Inventor
万晨雨
王正汉
罗云钟
郭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yuan Microelectronics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yuan Microelectronics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yuan Microelectronics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yuan Microelectronics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2593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695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695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95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695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95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30Circuit design
    • G06F30/39Circuit design at the physical level
    • G06F30/392Floor-planning or layout, e.g. partitioning or plac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关系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对位于所述数字版图中的所有电源开关进行分组;其中,属于同一组内的任意两个电源开关之间可直连,且直连距离小于距离阈值;根据贪心算法以及所述分组之间的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确定所有所述分组的组间连接关系以及每个所述分组的回连次数;根据所述组间连接关系以及每个所述分组的回连次数,确定各个分组内的所有电源开关的组内连接关系。通过该方法,可以避免按照确定出的连接关系进行实际连接时出现无法接受的长线,进而可以避免对已连接的电源开关进行重复修改,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连接关系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关系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低功耗芯片常使用电源关断技术(Power Shut-Off,PSO),即芯片不需要全功能运行时,可以通过关闭部分模块来降低功耗。其中,PSO是将低功耗芯片的电源网络划分为常开区域和关断区域,再通过电源控制信号来控制关断区域的电源开关(Power Switch,PSW),实现控制关断区域电源网络的目的。
电源控制信号会从关断区域的端口连接到最近的PSW,然后逐级串联传递到关断区域的其他PSW,到最后一个PSW将控制信号传出。每个PSW必须且只能被串联一次。
在现有技术中,在确定数字版图中的各个PSW之间的连接关系时,是将所有PSW之间的连接总路径最短作为目标,即追求总路径最小。
具体的,现有技术在确定了第一个PSW之后,在剩余的PSW中,找到与第一个PSW之间的欧拉距离最近的PSW作为第二个PSW,然后再从剩余的PSW中找到与第二个PSW之间的欧拉距离最近的PSW作为下一个PSW,并依次类推,直至将最后一个PSW串联。至此,确定出各个PSW之间的连接关系。
然而,由于实际数字版图的布局和形状不一定是规则的矩形,当按照现有技术所确定出的连接关系来实际连接数字版图中的PSW时,若两个PSW之间存在无法连接区域,例如深沟道、凹槽等,会导致这两个PSW之间的实际连线并非最短直线,而是采用迂回的形式变成长线。当两个PSW之间的连线过长时,会影响PSW的性能,因此,当出现无法接受的长线的情况时,需要工作人员对各个PSW之间的整体连线布局进行反复修改,增加了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关系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该方法,可以避免按照确定出的连接关系进行实际连接时出现无法接受的长线,进而可以避免对已连接的PSW进行重复修改,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关系确定方法,用于确定数字版图中的多个电源开关之间的连接关系,所述方法包括:对位于所述数字版图中的所有电源开关进行分组;其中,属于同一组内的任意两个电源开关之间可直连,且直连距离小于距离阈值;对于任一所述分组,其周边存在可与其他至少一个分组进行直接和/或间接组间连接的物理连接区域;根据贪心算法以及所述分组之间的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确定所有所述分组的组间连接关系以及每个所述分组的回连次数;根据所述组间连接关系以及每个所述分组的回连次数,确定各个分组内的所有电源开关的组内连接关系。
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在确定下一个目标分组时,不是单纯地根据两个分组之间的欧拉距离,而是将分组之间的无法连接区域考虑在内,因此,不会导致已经确定出的组间连接关系中出现无法真实布线的情况,此外,由于属于同一组内的任意两个电源开关之间的任意连接均不会导致长线的出现,因此,在按照本实施例所确定出的连接关系来对数字版图进行连线时,可以避免实际连线距离与理论连线距离不符的情况发生,进而可以避免工作人员对已经布局的连接进行反复修改,达到减少工作量的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贪心算法以及所述分组之间的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确定所有所述分组的组间连接关系以及每个所述分组的回连次数,包括:针对每个当前的目标分组,确定与其存在连接关系的其他分组;根据所述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之间的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确定所述其他分组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根据所述其他分组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计算所述其他分组距离当前的目标分组的加权距离;当存在小于加权距离阈值的最小的加权距离时,将所述最小的加权距离所对应的其他分组确定为下一个目标分组;否则,将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上一个目标分组确定为所述下一个目标分组,并将当前的目标分组以及所述下一个目标分组的回连次数分别加1;其中,当前的目标分组与所述下一个目标分组之间存在连接关系,各个目标分组之间的连接关系即为所述组间连接关系,第一个目标分组为距离电源控制信号端口最近的分组。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之间的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确定所述其他分组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包括:对于任一所述其他分组,若该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存在可连接区域,且该其他分组与除当前的目标分组之外的仅一个分组之间存在可连接区域,将其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设置为1;对于任一所述其他分组,若该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存在可连接区域,且该其他分组与除当前的目标分组之外的至少两个分组之间均存在可连接区域,将其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设置为10;对于任一所述其他分组,若该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不存在可连接区域,且存在的间接可连接区域的个数N小于或等于个数阈值,将其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设置为10N;对于任一所述其他分组,若该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不存在可连接区域,且存在的间接可连接区域的个数N大于所述个数阈值,将其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设置为∞;所述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包括可连接区域、无法连接区域;两个分组之间不存在可连接区域,且可通过其他分组之间的可连接区域实现间接连接,该间接连接的路径中的每个可连接区域均为这两个分组之间的间接可连接区域。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组间连接关系以及每个所述分组的回连次数,确定各个分组内的所有电源开关的组内连接关系,包括:判断本组的回连次数H是否大于0;在本组的回连次数H大于0时,将本组所包括的所有电源开关分为H+1个小组,且每个小组所包括的相邻两个电源开关之间间隔H个电源开关;将每个小组内所包括的电源开关依次连接所形成的连接关系确定为该小组的子连接关系;其中,本组的组内连接关系即为本组所包括的所有子连接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组间连接关系以及每个所述分组的回连次数,确定各个分组内的所有电源开关的组内连接关系,还包括:在本组的回连次数H不大于0时,将本组内所包括的电源开关以两两最小距离依次连接所形成的连接关系确定为本组的组内连接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组间连接关系以及每个所述分组的回连次数,确定各个分组内的所有电源开关的组内连接关系,还包括:在本组的回连次数H不大于0,且在所述组间连接关系中相较于本组的前一个分组以及后一个分组的回连次数均不为0时,将本组内所包括的所有电源开关分为2个小组,且每个小组所包括的相邻两个电源开关之间间隔1个电源开关;将每个小组内所包括的电源开关依次连接所形成的连接关系确定为该小组的子连接关系;其中,本组的组内连接关系即为第一个小组的子连接关系与第二个小组的子连接关系所组成的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位于所述数字版图中的所有电源开关进行分组,包括:将满足分组条件的电源开关划分到同一个分组;其中,所述分组条件包括电源开关之间不存在无法连接区域以及以下子条件中的至少一个:电源开关的横坐标相同;电源开关之间的行间隔不大于行间隔阈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关系确定装置,用于确定数字版图中的多个电源开关之间的连接关系,所述装置包括:分组模块以及确定模块。
分组模块,用于对位于所述数字版图中的所有电源开关进行分组;其中,属于同一组内的任意两个电源开关之间可直连,且直连距离小于距离阈值;对于任一所述分组,其周边存在可与其他至少一个分组进行直接和/或间接组间连接的物理连接区域;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贪心算法以及所述分组之间的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确定所有所述分组的组间连接关系以及每个所述分组的回连次数;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组间连接关系以及每个所述分组的回连次数,确定各个分组内的所有电源开关的组内连接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每个当前的目标分组,确定与其存在连接关系的其他分组;根据所述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之间的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确定所述其他分组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根据所述其他分组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计算所述其他分组距离当前的目标分组的加权距离;当存在小于加权距离阈值的最小的加权距离时,将所述最小的加权距离所对应的其他分组确定为下一个目标分组;否则,将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上一个目标分组确定为所述下一个目标分组,并将当前的目标分组以及所述下一个目标分组的回连次数分别加1;其中,当前的目标分组与所述下一个目标分组之间存在连接关系,各个目标分组之间的连接关系即为所述组间连接关系,第一个目标分组为距离电源控制信号端口最近的分组。
结合第二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对于任一所述其他分组,若该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存在可连接区域,且该其他分组与除当前的目标分组之外的仅一个分组之间存在可连接区域,将其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设置为1;对于任一所述其他分组,若该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存在可连接区域,且该其他分组与除当前的目标分组之外的至少两个分组之间均存在可连接区域,将其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设置为10;对于任一所述其他分组,若该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不存在可连接区域,且存在的间接可连接区域的个数N小于或等于个数阈值,将其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设置为10N;对于任一所述其他分组,若该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不存在可连接区域,且存在的间接可连接区域的个数N大于所述个数阈值,将其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设置为∞;所述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包括可连接区域、无法连接区域;两个分组之间不存在可连接区域,且可通过其他分组之间的可连接区域实现间接连接,该间接连接的路径中的每个可连接区域均为这两个分组之间的间接可连接区域。
结合第二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判断本组的回连次数H是否大于0;在本组的回连次数H大于0时,将本组所包括的所有电源开关分为H+1个小组,且每个小组所包括的相邻两个电源开关之间间隔H个电源开关;将每个小组内所包括的电源开关依次连接所形成的连接关系确定为该小组的子连接关系;其中,本组的组内连接关系即为本组所包括的所有子连接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在本组的回连次数H不大于0时,将本组内所包括的电源开关以两两最小距离依次连接所形成的连接关系确定为本组的组内连接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在本组的回连次数H不大于0,且在所述组间连接关系中相较于本组的前一个分组以及后一个分组的回连次数均不为0时,将本组内所包括的所有电源开关分为2个小组,且每个小组所包括的相邻两个电源开关之间间隔1个电源开关;将每个小组内所包括的电源开关依次连接所形成的连接关系确定为该小组的子连接关系;其中,本组的组内连接关系即为第一个小组的子连接关系与第二个小组的子连接关系所组成的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组模块,用于将满足分组条件的电源开关划分到同一个分组;其中,所述分组条件包括电源开关之间不存在无法连接区域以及以下子条件中的至少一个:电源开关的横坐标相同;电源开关之间的行间隔不大于行间隔阈值。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和/或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下简称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和/或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申请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申请的主旨。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关系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组示意图。
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关系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电子设备;110-处理器;120-存储器;400-连接关系确定装置;410-分组模块;420-确定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诸如“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关系。而且,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此外,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关系确定方案所存在的缺陷(现有技术在实际连线时可能会出现PSW之间出现过长的、不可接受的连线距离,导致工作人员需要对PSW的整体连线布局进行反复修改,使工作变得复杂、繁琐)是申请人在经过实践并仔细研究后得出的结果,因此,上述缺陷的发现过程以及在下文中本申请实施例针对上述缺陷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都应该被认定为是申请人对本申请做出的贡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关系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避免按照确定出的连接关系进行实际连接时出现无法接受的长线,进而可以避免对已连接的PSW进行重复修改。
该技术可采用相应的软件、硬件以及软硬结合的方式实现。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下面将针对本申请所提供的连接关系确定方法进行介绍。
请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关系确定方法,用于确定数字版图中的多个电源开关之间的连接关系。
下面将结合图1对其所包含的步骤进行说明。
步骤S110:对位于所述数字版图中的所有电源开关进行分组。
电源开关(PSW)在数字版图中起到开启和关闭电源的作用。
一般而言,当两个PSW之间的连线距离过长时,会导致这两个PSW之间的驱动能力太弱,从而需要在这两个PSW的连线路径上添加缓冲器(buffer)来辅助供电。而添加过多的缓冲器,又会导致芯片的电压降过大而影响芯片的鲁棒性,因此,需要尽可能地避免添加缓冲器。
为了尽可能地避免添加缓冲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需要确定数字版图中的各个PSW之间的连接关系时,需要先对位于数字版图中的各个电源开关进行分组。
其中,分组的结果是:属于同一组内的任意两个电源开关之间可直接连接,且其直连距离小于距离阈值。
该距离阈值用于表征两个PSW之间可接受的最长距离。
该距离阈值可由后台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当然,后台工作人员也可以对已经配置的距离阈值进行修改。
为了实现上述分组效果,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电源开关的属性信息来对位于数字版图中的所有电源开关进行分组。
至于电源开关的属性信息,可以通过预先保存的脚本去遍历数字版图中的每个电源开关而获取到。
各个电源开关的属性信息用于描述电源开关的一些基础信息,例如该属性信息包括本电源开关与其他电源开关之间的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以及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本电源开关的横坐标信息、本电源开关与其他电源开关件的行间隔。
其中,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包括可连接区域、无法连接区域。
电源开关的横坐标信息所在的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为数字版图的一个顶角,一般为数字版图的左下角。
可选的,在进行分组时,可以将数字版图中,满足分组条件的电源开关划分到同一个分组。
其中,分组条件包括:子条件1以及,子条件2和子条件3两者中的至少一个。
子条件1:电源开关之间不存在无法连接区域;
子条件2:电源开关的横坐标相同;
子条件3:电源开关之间的行间隔不大于行间隔阈值。
可选的,当子条件3不是分组条件之一时,需要保证横坐标相同的相邻两个电源开关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上述距离阈值。
可选的,当子条件3是分组条件之一时,行间隔阈值小于上述距离阈值。一般而言,间隔阈值设置为2行,意味着属于同一个分组内的任意两个电源开关之间的行间隔不大于2行。
其中,这2行行间距分别用于布局VDD(电源网络输入线)以及VSS(电源控制信号输入线)。
例如,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分组条件包括子条件1、子条件2以及子条件3。当按照上述规则对数字版图中所包括的所有电源开关进行分组后,得到如图2所示的5个分组,分别为PSWGROUP1、PSWGROUP2、PSWGROUP3、PSWGROUP4以及PSWGROUP5。
值得指出的是,图2中的各个MTCMOS(数字标准单元)是数字版图中一种常用电源开关PSW。当然,图2中所示出组的个数以及每组所包括的MTCMOS的个数仅为举例,在实际的数字版图中,分组完成后可能会形成几百个分组,一个分组内可能包括数万个MTCMOS。
当然,值得指出的是,在分组后,对于任一分组,其周边存在可与其他至少一个分组进行直接或间接组间连接的物理连接区域。
在将数字版本中的所有电源开关进行分组后,确定各个电源开关之间的连接关系,即是确定各个分组的组间连接关系以及确定每个分组的组内连接关系。
针对图2而言,即是确定PSWGROUP1、PSWGROUP2、PSWGROUP3、PSWGROUP4以及PSWGROUP5之间的组间连接关系以及确定PSWGROUP1、PSWGROUP2、PSWGROUP3、PSWGROUP4以及PSWGROUP5中的每个分组的组内连接关系。
步骤S120:根据贪心算法以及所述分组之间的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确定所有所述分组的组间连接关系以及每个所述分组的回连次数。
在确定组间连接关系前,必要的,在确定组间连接关系之前,工作人员需要从所有分组中指定出第一个分组,即起始目标分组(第一个目标分组)。
具体的,工作人员一般将数字版图中距离电源控制信号VSS的入端口最近的分组指定为第一个目标分组。当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工作人员也可以指定其他分组为第一个目标分组。
值得指出的是,在完成对电源开关的分组后,数字版图的一些布局限制因素,会导致不同分组之间不一定可以直接相互连接。例如在图2中,由于PSWGROUP1与PSWGROUP3之间存在无法连接区域,即PSWGROUP1与PSWGROUP3之间不存在可直接连接区域,那么PSWGROUP1与PSWGROUP3之间则无法直接连接。
在不同分组之间不一定存在可直接连接区域的前提下,确定所有分组的组间连接关系的过程,即是在已确定的当前的目标分组的基础上,不断地确定下一个目标分组的迭代过程。其中,当前的目标分组与下一个目标分组之间,是存在连接关系的分组。
一般而言,在指定完第一个目标分组后,以该分组为当前目标分组。在根据当前的目标分组(即第一个目标分组)确定出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下一个目标分组后,此时的下一个目标分组即为在下一时刻的目标分组,并再次根据下一时刻的目标分组,确定出相对于下一时刻的目标分组的下一个目标分组,并以此类推,直至所有的分组均已被确定成目标分组后,各个目标分组之间的连接关系即为所有分组的组间连接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针对两个分组而言,若其中一个分组是相对于另一个分组的下一个目标分组,那么这两个分组之间互为存在连接关系。
下面将针对确定下一个目标分组的过程进行介绍。
在针对当前的目标分组确定下一个目标分组时,先从所有分组中,搜索到与当前的目标分组存在连接关系的其他分组。然后根据存在连接关系的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之间的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确定其他分组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
其中,与电源开关之间的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类似,分组之间的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也包括可连接区域、无法连接区域。
若两个分组A与B之间的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为可连接区域,那么分组A与分组B之间可直连,若两个分组A与B之间的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为无法连接区域,那么分组A与分组B之间无法直连,若条件允许,可采用桥接(间接连接)的方式。
其中,若分组A可通过与其他分组(例如分组C)之间的可连接区域连接到分组C,且分组C可通过与分组B之间的可连接区域连接到分组B,则说明分组A与分组B之间可桥接连接,此时,分组A与分组C之间的可连接区域以及分组C与分组B之间的可连接区域分别称之为分组A与分组B之间的一个间接可连接区域。
若分组A不可通过与任何其他分组之间的可连接区域桥接到分组B,则说明分组A与分组B之间无法连接。
可选的,对于其他分组中,若与当前的目标分组存在可连接区域,且与除当前的目标分组之外的仅一个分组之间存在可连接区域的分组,将其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设置为1。也就是说,对于其他分组而言,若存在一个分组,且该分组与当前目标分组可直连,那从该分组的视角出发,除去所有已经存在确定连接关系的分组(包括当前目标分组),仅与一个其他分组之间存在可连接区域,那么该分组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为1。
可选的,对于其他分组中,若与当前的目标分组存在可连接区域,且与除当前的目标分组之外的至少两个分组之间存在可连接区域的分组,将其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设置为10。也就是说,对于其他分组而言,若存在一个分组,该分组与当前目标分组可直连,且从该分组的视角出发,除去所有已经存在确定连接关系的分组(包括当前目标分组),至少与两个分组之间存在可连接区域,那么该分组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为10。
例如针对图2而言,假设当前的目标分组是PSWGROUP1,对于PSWGROUP1而言,与其可直连的分组包括PSWGROUP2以及PSWGROUP4。由于PSWGROUP4还可以与PSWGROUP3以及PSWGROUP5直连,因此,PSWGROUP2相对于PSWGROUP1的权重为1,PSWGROUP4相对于PSWGROUP1的权重为10。
可选的,对于其他分组中,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之间不存在可连接区域,且存在的间接可连接区域的个数N小于或等于个数阈值时的分组,将其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设置为10N。也就是说,对于其他分组而言,若存在一个分组,该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之间不可直连,但该分组可通过与其他分组之间的可连接区域(个数需小于或等于个数阈值)实现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之间桥接(间接连接),那么该分组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为10N
可选的,对于其他分组中,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之间不存在可连接区域,且存在的间接可连接区域的个数N大于所述个数阈值时的分组,将其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设置为∞。也就是说,对于其他分组而言,若存在一个分组,该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之间不可直连,但该分组可通过与其他分组之间的可连接区域(个数需大于个数阈值)实现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之间桥接,那么该分组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为∞。
一般而言,个数阈值可以设置为3,当然,个数阈值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当个数阈值=3时,针对图2而言,假设当前的目标分组是PSWGROUP1,对于PSWGROUP1而言, PSWGROUP3以及PSWGROUP5均不可与其进行直连。
PSWGROUP3可通过桥接PSWGROUP3与PSWGROUP4之间的可连接区域3以及PSWGROUP4与PSWGROUP1之间的可连接区域1实现与PSWGROUP1之间的间接连接,因此,PSWGROUP3相对于PSWGROUP1的权重为102=100。
PSWGROUP5可通过桥接PSWGROUP5与PSWGROUP4之间的可连接区域2以及PSWGROUP4与PSWGROUP1之间的可连接区域1实现与PSWGROUP1之间的间接连接,因此,PSWGROUP5相对于PSWGROUP1的权重为102=100。
在确定出权重后,可以根据其他分组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计算其他分组距离当前的目标分组的加权距离,从而得到多个加权距离。
在计算其他分组到当前的目标分组之间的加权距离时,若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之间存在可连接区域,那么该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之间的加权距离即为该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之间的欧拉距离与该其他分组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的乘积值。
若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之间不存在可连接区域,且该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之间存在间接可连接区域,那么该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之间的加权距离,为该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之间的间接连接路径所涉及到的分组之间的分段欧拉距离与该涉及到的分组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的乘积值之和。
继续以图2为例,假设当前的目标分组为PSWGROUP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PSWGROUP2- PSWGROUP5相对于PSWGROUP1的权重分别为1、100、10、100。
其中,假设PSWGROUP1与PSWGROUP2之间的欧拉距离为d12、PSWGROUP1与PSWGROUP4之间的欧拉距离为d14、PSWGROUP4与PSWGROUP3之间的欧拉距离为d43、PSWGROUP4与PSWGROUP5之间的欧拉距离为d45。
由于PSWGROUP2以及PSWGROUP4均与PSWGROUP1之间存在可连接区域,因此,PSWGROUP1与PSWGROUP2之间的加权距离为1×d12;PSWGROUP1与PSWGROUP4之间的加权距离为10×d14。
由于PSWGROUP3与PSWGROUP1之间不存在可连接区域,且PSWGROUP3可通过PSWGROUP3与PSWGROUP4之间的可连接区域3以及PSWGROUP4与PSWGROUP1之间的可连接区域1间接连接,因此,PSWGROUP3与PSWGROUP1之间的加权距离,为乘积值1与乘积值2的和值。
其中,PSWGROUP3与PSWGROUP4之间的欧拉距离d43与PSWGROUP3相对于PSWGROUP1的权重100的乘积值为乘积值1,即100×d43;PSWGROUP4与PSWGROUP1之间的欧拉距离d14与PSWGROUP4相对于PSWGROUP1的权重10的乘积值为乘积值2,即10×d14。
因此,PSWGROUP1与PSWGROUP3之间的加权距离为10×d14+100×d43。
同理,PSWGROUP1与PSWGROUP5之间的加权距离为10×d14+ 100×d45。
其中,值得指出的是,可以把每个分组作为一个电源开关,因此,各个分组之间的欧拉距离的计算方式与各个电源开关之间的欧拉距离的计算方式相似,由于此部分内容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针对得到的多个加权距离,根据贪心算法(距离越小越优先),当存在小于加权距离阈值的最小的加权距离时,将最小的加权距离所对应的其他分组确定为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下一个目标分组。当不存在小于加权距离阈值的最小的加权距离时,将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上一个目标分组确定为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下一个目标分组。
其中,加权距离阈值可以设置成∞。
值得指出的是,贪心算法即是将整体问题拆解为各个局部问题进行求解,得到局部最优解,从而得到整体最优解或较优解的算法。
由上述分析可知,若某个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之间不可直连,且间接连接路径需要经过3(3指代的是个数阈值)个以上的间接可连接区域时,由于该分组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为∞,因此,该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之间的加权距离为∞。
若当前的目标分组与其他分组之间的加权距离均不小于加权距离阈值∞(均等于∞)时,说明其他未与当前的目标分组存在连接的其他分组均不可以作为下一个目标分组,此时,为了避免死循环,触发回连机制,需要回溯到当前的目标分组的上一个目标分组,并将其作为下一个目标分组。
由于被回溯到的上一个目标分组将会在下一时刻再次成为目标分组,这意味着该被回溯到的上一个目标分组将会在组间连接关系中重复出现。
在组间连接关系中重复出现的分组,对应到各个分组在实际连接的阶段,该分组将会出现回连现象。为了配合该分组的回连,在组间连接关系中,位于该分组的前一个分组也将配合出现回连,应该对这两个分组的回连次数分别加1。
相应的,针对当前的目标分组而言,当将其上一个目标分组确定为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下一个目标分组时,为了便于后续进行回连,需要将当前的目标分组以及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下一个目标分组的回连次数分别加1。
例如在图2中,假设PSWGROUP1与PSWGROUP2之间的加权距离为1×d12;PSWGROUP1与PSWGROUP4之间的加权距离为10×d14;PSWGROUP1与PSWGROUP3之间的加权距离为10×d14+100×d43;PSWGROUP1与PSWGROUP5之间的加权距离为10×d14+ 100×d45。此外,假设d12 < d14 < d45< d43。
根据距离越小越优先的原则,那么当前的目标分组PSWGROUP1的下一个目标分组为PSWGROUP2。
在下一时刻,当前的目标分组为PSWGROUP2,此时,再重复上述过程,确定出当前的目标分组为PSWGROUP2的下一个目标分组为PSWGROUP4。以此类推,直至所有的分组均被确定为目标分组为止。
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在确定下一个目标分组时,不是单纯地根据两个分组之间的欧拉距离,而是将分组之间的无法连接区域考虑在内,因此,不会导致已经确定出的组间连接关系中出现无法真实布线的情况,可以避免实际连线距离与理论连线距离不符的情况发生。
步骤S130:根据所述组间连接关系以及每个所述分组的回连次数,确定各个分组内的所有电源开关的组内连接关系。
确定各个分组内的所有电源开关的组内连接关系的过程如下。
针对每个分组而言,先判断本组的回连次数H是否大于0。
情况1:在本组的回连次数H大于0时,将本组所包括的所有电源开关分为H+1个小组,且每个小组所包括的相邻两个电源开关之间间隔H个电源开关,然后将每个小组内所包括的电源开关以两两最小距离依次连接所形成的连接关系确定为该小组的子连接关系确定为该小组的子连接关系。其中,本组的组内连接关系即为本组所包括的所有子连接关系。
情况2:在本组的回连次数H不大于0(即等于0),且不满足附加条件时,将本组内所包括的电源开关以两两最小距离依次连接所形成的连接关系确定为本组的组内连接关系。
情况3:在本组的回连次数H不大于0,且满足附加条件时,将本组内所包括的所有电源开关分为2个小组,且每个小组所包括的相邻两个电源开关之间间隔1个电源开关,并将每个小组内所包括的电源开关依次连接所形成的连接关系确定为该小组的子连接关系。其中,本组的组内连接关系即为第一个小组的子连接关系与第二个小组的子连接关系所组成的关系。
附加条件为:在组间连接关系中相较于本组的前一个分组以及后一个分组的回连次数均不为0。
下面将结合图3,来对确定组内连接关系的过程进行举例说明。
图3所示的数字版图所包括的电源开关按照上述的分组规则被划分为6个分组,分别为PSWGROUP1、PSWGROUP2、PSWGROUP3、PSWGROUP4、PSWGROUP5以及PSWGROUP6。
经过步骤S120所对应的组间连接关系确定规则,图3所示的数字版图的各个分组的组间连接关系为:PSWGROUP1→PSWGROUP5→PSWGROUP6→PSWGROUP5→PSWGROUP4→PSWGROUP3→PSWGROUP2,且该组间连接关系具有先后顺序。
此外,PSWGROUP5与PSWGROUP6的回连次数为1,意味着PSWGROUP5与PSWGROUP6需要被串联两次。
在此基础上,对于PSWGROUP1,由于其不存在回连,且在组间连接关系中,在PSWGROUP1之前不存在其他分组,因此,PSWGROUP1中的各个电源开关的排列关系依次级联后得到的关系即为PSWGROUP1的组内连接关系,具体为MTCMOS1-1→MTCMOS1-2 →MTCMOS1-3→ MTCMOS1-4……→MTCMOS1-14。
对于PSWGROUP5,由于其存在回连,且回连次数为1(H=1),因此,将PSWGROUP5中的所有电源开关分为2(H+1=2)个小组,且每个小组所包括的相邻两个电源开关之间间隔1(H=1)个电源开关。然后将每个小组内所包括的电源开关的排列关系依次级联后得到的关系确定为该小组的子连接关系。PSWGROUP5的组内连接关系即为PSWGROUP5所包括的2个小组所对应的子连接关系。
具体的,在将PSWGROUP5划分为2个小组时,由于每个小组中相邻的两个电源开关之间间隔1个电源开关,因此,PSWGROUP5的第一个小组所包括的成员为:MTCMOS5-1、MTCMOS5-3、MTCMOS5-5、MTCMOS5-7,该小组的子连接关系为MTCMOS5-1→MTCMOS5-3→MTCMOS5-5→MTCMOS5-7。PSWGROUP5的第二个小组所包括的成员为:MTCMOS5-2、MTCMOS5-4、MTCMOS5-6、MTCMOS5-8,该小组的子连接关系为MTCMOS5-2→MTCMOS5-4→MTCMOS5-6→MTCMOS5-8。
PSWGROUP5的组内连接关系为:MTCMOS5-1→MTCMOS5-3→MTCMOS5-5→MTCMOS5-7以及MTCMOS5-2→MTCMOS5-4→MTCMOS5-6→MTCMOS5-8。
对于PSWGROUP6,其情况与PSWGROUP5类似,但是由于PSWGROUP6的回连是由于PSWGROUP5导致的,且PSWGROUP6在组间连接关系中只出现了一次,为了保证PSWGROUP6中的所有电源开关均被连接, PSWGROUP6需要将各小组的子连接串接形成回路,相应的,PSWGROUP6的组内连接关系为:MTCMOS6-1→MTCMOS6-3→MTCMOS6-5→MTCMOS6-4→MTCMOS6-2。
对于PSWGROUP4、PSWGROUP3以及PSWGROUP2,其情况与PSWGROUP1类似,因此,PSWGROUP4中的各个电源开关的组内连接关系,具体为MTCMOS4-1→MTCMOS4-2 →MTCMOS4-3; PSWGROUP3中的各个电源开关的组内连接关系,具体为MTCMOS3-1→MTCMOS3-2 →MTCMOS3-3→MTCMOS3-4→MTCMOS3-5 →MTCMOS3-6→MTCMOS3-7 →MTCMOS3-8;PSWGROUP2中的各个电源开关的组内连接关系,具体为MTCMOS2-1→MTCMOS2-2 →MTCMOS2-3。
值得指出的是,在得到组内连接关系以及组间连接关系后,即可将各个组间连接关系与组内连接关系进行合并,确定数字版图中的各个电源开关之间的连接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在此过程中,对于存在回连的分组,其被连接的次数大于1。由于每个电源开关只能被连接一次,因此,每当其他分组与存在回连的分组进行连接时,都是连接该存在回连的分组所包括的所有小组中就近的一个小组。
例如,针对图3所示的情况,各个分组的组间连接关系为:PSWGROUP1→PSWGROUP5→PSWGROUP6→PSWGROUP5→PSWGROUP4→PSWGROUP3→PSWGROUP2。当PSWGROUP1连接到PSWGROUP5时,由于连接的PSWGROUP5是存在回连的分组,因此,根据就近原则,PSWGROUP1连接到PSWGROUP5的第一个小组。PSWGROUP5的第一个小组继续与PSWGROUP6连接,由于PSWGROUP6存在回连,因此,根据就近原则,PSWGROUP5的第一个小组连接到PSWGROUP6的第一个小组。由于PSWGROUP6存在特殊情况,即PSWGROUP6的第一个小组与PSWGROUP6的第二个小组本身就存在连接关系,因此,PSWGROUP6的第二个小组继续按照组间连接关系回连到PSWGROUP5的第二个小组,再由PSWGROUP5的第二个小组逐次连接到PSWGROUP4、PSWGROUP3以及PSWGROUP2。
具体的,在按照上述连接关系进行连接后,数字版图中的各个电源开关之间的连接关系为:PSWGROUP1(MTCMOS1-1→MTCMOS1-2 →MTCMOS1-3→ MTCMOS1-4……→MTCMOS1-14)→PSWGROUP5(MTCMOS5-1→MTCMOS5-3→MTCMOS5-5→MTCMOS5-7)→PSWGROUP6(MTCMOS6-1→MTCMOS6-3→MTCMOS6-5→MTCMOS6-4→MTCMOS6-2)→PSWGROUP5(MTCMOS5-8→MTCMOS5-6→MTCMOS5-4→MTCMOS5-2)→PSWGROUP4(MTCMOS4-3→MTCMOS4-2 →MTCMOS4-1)→PSWGROUP3(MTCMOS3-8→MTCMOS3-7 →MTCMOS3-6→MTCMOS3-5→MTCMOS3-4 →MTCMOS3-3→MTCMOS3-2 →MTCMOS3-1)→PSWGROUP2(MTCMOS2-3→MTCMOS2-2 →MTCMOS2-1)。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连接关系确定方法,在确定数字版图中的电源开关的连接关系时,先针对电源开关进行分组,以保证属于同一组内的任意两个电源开关之间可直连,且直连距离小于距离阈值。然后根据贪心算法以及分组之间的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确定所有分组的组间连接关系以及每个分组的回连次数,再根据组间连接关系以及每个分组的回连次数,确定各个分组内的所有电源开关的组内连接关系。
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在确定下一个目标分组时,不是单纯地根据两个分组之间的欧拉距离,而是将分组之间的无法连接区域考虑在内,因此,不会导致已经确定出的组间连接关系中出现无法真实布线的情况,此外,由于属于同一组内的任意两个电源开关之间的任意连接均不会导致长线的出现,因此,在按照本实施例所确定出的连接关系来对数字版图进行连线时,可以避免实际连线距离与理论连线距离不符的情况发生,进而可以避免工作人员对已经布局的连接进行反复修改,达到减少工作量的效果。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连接关系确定装置400,用于确定数字版图中的多个电源开关之间的连接关系,连接关系确定装置400可以包括:分组模块410以及确定模块420。
分组模块410,用于对位于所述数字版图中的所有电源开关进行分组;其中,属于同一组内的任意两个电源开关之间可直连,且直连距离小于距离阈值;对于任一所述分组,其周边存在可与其他至少一个分组进行直接和/或间接组间连接的物理连接区域;
确定模块420,用于根据贪心算法以及所述分组之间的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确定所有所述分组的组间连接关系以及每个所述分组的回连次数;
所述确定模块420,还用于根据所述组间连接关系以及每个所述分组的回连次数,确定各个分组内的所有电源开关的组内连接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420,用于针对每个当前的目标分组,确定与其存在连接关系的其他分组;根据所述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之间的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确定所述其他分组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根据所述其他分组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计算所述其他分组距离当前的目标分组的加权距离;当存在小于加权距离阈值的最小的加权距离时,将所述最小的加权距离所对应的其他分组确定为下一个目标分组;否则,将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上一个目标分组确定为所述下一个目标分组,并将当前的目标分组以及所述下一个目标分组的回连次数分别加1;其中,当前的目标分组与所述下一个目标分组之间存在连接关系,各个目标分组之间的连接关系即为所述组间连接关系,第一个目标分组为距离电源控制信号端口最近的分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420,用于对于任一所述其他分组,若该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存在可连接区域,且该其他分组与除当前的目标分组之外的仅一个分组之间存在可连接区域,将其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设置为1;对于任一所述其他分组,若该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存在可连接区域,且该其他分组与除当前的目标分组之外的至少两个分组之间均存在可连接区域,将其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设置为10;对于任一所述其他分组,若该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不存在可连接区域,且存在的间接可连接区域的个数N小于或等于个数阈值,将其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设置为10N;对于任一所述其他分组,若该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不存在可连接区域,且存在的间接可连接区域的个数N大于所述个数阈值,将其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设置为∞;所述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包括可连接区域、无法连接区域;两个分组之间不存在可连接区域,且可通过其他分组之间的可连接区域实现间接连接,该间接连接的路径中的每个可连接区域均为这两个分组之间的间接可连接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420,用于判断本组的回连次数H是否大于0;在本组的回连次数H大于0时,将本组所包括的所有电源开关分为H+1个小组,且每个小组所包括的相邻两个电源开关之间间隔H个电源开关;将每个小组内所包括的电源开关依次连接所形成的连接关系确定为该小组的子连接关系;其中,本组的组内连接关系即为本组所包括的所有子连接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420,用于在本组的回连次数H不大于0时,将本组内所包括的电源开关以两两最小距离依次连接所形成的连接关系确定为本组的组内连接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420,用于在本组的回连次数H不大于0,且在所述组间连接关系中相较于本组的前一个分组以及后一个分组的回连次数均不为0时,将本组内所包括的所有电源开关分为2个小组,且每个小组所包括的相邻两个电源开关之间间隔1个电源开关;将每个小组内所包括的电源开关依次连接所形成的连接关系确定为该小组的子连接关系;其中,本组的组内连接关系即为第一个小组的子连接关系与第二个小组的子连接关系所组成的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组模块410,用于将满足分组条件的电源开关划分到同一个分组;其中,所述分组条件包括电源开关之间不存在无法连接区域以及以下子条件中的至少一个:电源开关的横坐标相同;电源开关之间的行间隔不大于行间隔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关系确定装置400,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如上述的连接关系确定方法所包含的步骤。
此外,请参照图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关系确定方法、装置的电子设备100。
可选的,电子设备100,可以是,但不限于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平板电脑、移动上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等设备。其中,服务器可以是,但不限于网络服务器、云端服务器等。
其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存储器120。
应当注意,图5所示的电子设备100的组件和结构只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根据需要,电子设备100也可以具有其他组件和结构。
处理器110、存储器120以及其他可能出现于电子设备100的组件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处理器110、存储器120以及其他可能出现的组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
存储器120用于存储程序,例如存储有前文出现的连接关系确定方法对应的程序或者前文出现的连接关系确定装置。可选的,当存储器120内存储有连接关系确定装置时,连接关系确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以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120中的软件功能模块。
可选的,连接关系确定装置所包括软件功能模块也可以固化在电子设备100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中。
处理器110用于执行存储器120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连接关系确定装置包括的软件功能模块或计算机程序。当处理器110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可以执行计算机程序,例如执行:对位于所述数字版图中的所有电源开关进行分组;其中,属于同一组内的任意两个电源开关之间可直连,且直连距离小于距离阈值;根据贪心算法以及所述分组之间的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确定所有所述分组的组间连接关系以及每个所述分组的回连次数;根据所述组间连接关系以及每个所述分组的回连次数,确定各个分组内的所有电源开关的组内连接关系。
当然,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揭示的方法都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10中,或者由处理器110实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连接关系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在确定数字版图中的电源开关的连接关系时,先针对电源开关进行分组,以保证属于同一组内的任意两个电源开关之间可直连,且直连距离小于距离阈值。然后根据贪心算法以及分组之间的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确定所有分组的组间连接关系以及每个分组的回连次数,再根据组间连接关系以及每个分组的回连次数,确定各个分组内的所有电源开关的组内连接关系。
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在确定下一个目标分组时,不是单纯地根据两个分组之间的欧拉距离,而是将分组之间的无法连接区域考虑在内,因此,不会导致已经确定出的组间连接关系中出现无法真实布线的情况,此外,由于属于同一组内的任意两个电源开关之间的任意连接均不会导致长线的出现,因此,在按照本实施例所确定出的连接关系来对数字版图进行连线时,可以避免实际连线距离与理论连线距离不符的情况发生,进而可以避免工作人员对已经布局的连接进行反复修改,达到减少工作量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关系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关系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连接关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确定数字版图中的多个电源开关之间的连接关系,所述方法包括:
对位于所述数字版图中的所有电源开关进行分组;其中,属于同一组内的任意两个电源开关之间可直连,且直连距离小于距离阈值;对于任一所述分组,其周边存在可与其他至少一个分组进行直接/间接组间连接的物理连接区域;
根据贪心算法以及所述分组之间的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确定所有所述分组的组间连接关系以及每个所述分组的回连次数;
根据所述组间连接关系以及每个所述分组的回连次数,确定各个分组内的所有电源开关的组内连接关系;
所述根据贪心算法以及所述分组之间的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确定所有所述分组的组间连接关系以及每个所述分组的回连次数,包括:
针对每个当前的目标分组,确定与其存在连接关系的其他分组;
根据所述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之间的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确定所述其他分组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
根据所述其他分组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计算所述其他分组距离当前的目标分组的加权距离;
当存在小于加权距离阈值的最小的加权距离时,将所述最小的加权距离所对应的其他分组确定为下一个目标分组;
否则,将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上一个目标分组确定为所述下一个目标分组,并将当前的目标分组以及所述下一个目标分组的回连次数分别加1;
其中,当前的目标分组与所述下一个目标分组之间存在连接关系,各个目标分组之间的连接关系即为所述组间连接关系,第一个目标分组为距离电源控制信号端口最近的分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之间的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确定所述其他分组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包括:
对于任一所述其他分组,若该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存在可连接区域,且该其他分组与除当前的目标分组之外的仅一个分组之间存在可连接区域,将其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设置为1;
对于任一所述其他分组,若该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存在可连接区域,且该其他分组与除当前的目标分组之外的至少两个分组之间均存在可连接区域,将其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设置为10;
对于任一所述其他分组,若该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不存在可连接区域,且存在的间接可连接区域的个数N小于或等于个数阈值,将其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设置为10N;
对于任一所述其他分组,若该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不存在可连接区域,且存在的间接可连接区域的个数N大于所述个数阈值,将其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设置为∞;
所述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包括可连接区域、无法连接区域;
两个分组之间不存在可连接区域,且可通过其他分组之间的可连接区域实现间接连接,该间接连接的路径中的每个可连接区域均为这两个分组之间的间接可连接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组间连接关系以及每个所述分组的回连次数,确定各个分组内的所有电源开关的组内连接关系,包括:
判断本组的回连次数H是否大于0;
在本组的回连次数H大于0时,将本组所包括的所有电源开关分为H+1个小组,且每个小组所包括的相邻两个电源开关之间间隔H个电源开关;
将每个小组内所包括的电源开关依次连接所形成的连接关系确定为该小组的子连接关系;
其中,本组的组内连接关系即为本组所包括的所有子连接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组间连接关系以及每个所述分组的回连次数,确定各个分组内的所有电源开关的组内连接关系,还包括:
在本组的回连次数H不大于0时,将本组内所包括的电源开关以两两最小距离依次连接所形成的连接关系确定为本组的组内连接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组间连接关系以及每个所述分组的回连次数,确定各个分组内的所有电源开关的组内连接关系,还包括:
在本组的回连次数H不大于0,且在所述组间连接关系中相较于本组的前一个分组以及后一个分组的回连次数均不为0时,将本组内所包括的所有电源开关分为2个小组,且每个小组所包括的相邻两个电源开关之间间隔1个电源开关;
将每个小组内所包括的电源开关依次连接所形成的连接关系确定为该小组的子连接关系;
其中,本组的组内连接关系即为第一个小组的子连接关系与第二个小组的子连接关系所组成的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于所述数字版图中的所有电源开关进行分组,包括:
将满足分组条件的电源开关划分到同一个分组;
其中,所述分组条件包括电源开关之间不存在无法连接区域,以及以下子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电源开关的横坐标相同;
电源开关之间的行间隔不大于行间隔阈值。
7.一种连接关系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确定数字版图中的多个电源开关之间的连接关系,所述装置包括:
分组模块,用于对位于所述数字版图中的所有电源开关进行分组;其中,属于同一组内的任意两个电源开关之间可直连,且直连距离小于距离阈值;对于任一所述分组,其周边存在可与其他至少一个分组进行直接和/或间接组间连接的物理连接区域;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贪心算法以及所述分组之间的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确定所有所述分组的组间连接关系以及每个所述分组的回连次数;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组间连接关系以及每个所述分组的回连次数,确定各个分组内的所有电源开关的组内连接关系;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针对每个当前的目标分组,确定与其存在连接关系的其他分组;根据所述其他分组与当前的目标分组之间的物理连接区域的类型,确定所述其他分组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根据所述其他分组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权重,计算所述其他分组距离当前的目标分组的加权距离;当存在小于加权距离阈值的最小的加权距离时,将所述最小的加权距离所对应的其他分组确定为下一个目标分组;否则,将相对于当前的目标分组的上一个目标分组确定为所述下一个目标分组,并将当前的目标分组以及所述下一个目标分组的回连次数分别加1;其中,当前的目标分组与所述下一个目标分组之间存在连接关系,各个目标分组之间的连接关系即为所述组间连接关系,第一个目标分组为距离电源控制信号端口最近的分组。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调用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125932.5A 2021-09-26 2021-09-26 连接关系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5695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5932.5A CN113569521B (zh) 2021-09-26 2021-09-26 连接关系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5932.5A CN113569521B (zh) 2021-09-26 2021-09-26 连接关系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9521A CN113569521A (zh) 2021-10-29
CN113569521B true CN113569521B (zh) 2021-12-28

Family

ID=78174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25932.5A Active CN113569521B (zh) 2021-09-26 2021-09-26 连接关系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6952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5283A (zh) * 2004-10-29 2007-12-26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传感器元件可重构阵列的转换电路
JP2008112817A (ja) * 2006-10-30 2008-05-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源スイッチ挿入方法及び電源スイッチ挿入装置
CN202759651U (zh) * 2012-09-06 2013-02-27 安顺市安银科技有限公司 用电源开关通断编码来设置分组及控制点亮的led灯
CN203084151U (zh) * 2013-01-30 2013-07-24 北京信诺达泰思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电源关断技术的乒乓测试机
CN206742141U (zh) * 2017-03-16 2017-12-12 温州开元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绝缘座及真空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
CN209297245U (zh) * 2019-02-18 2019-08-23 紫光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芯片电源开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4880B (zh) * 2017-04-05 2019-08-20 武汉天富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开关组件
CN112804781A (zh) * 2019-11-13 2021-05-14 上海路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电路、驱动电路、控制方法及照明装置
CN112437399B (zh) * 2020-11-23 2022-12-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及天线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5283A (zh) * 2004-10-29 2007-12-26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传感器元件可重构阵列的转换电路
JP2008112817A (ja) * 2006-10-30 2008-05-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源スイッチ挿入方法及び電源スイッチ挿入装置
CN202759651U (zh) * 2012-09-06 2013-02-27 安顺市安银科技有限公司 用电源开关通断编码来设置分组及控制点亮的led灯
CN203084151U (zh) * 2013-01-30 2013-07-24 北京信诺达泰思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电源关断技术的乒乓测试机
CN206742141U (zh) * 2017-03-16 2017-12-12 温州开元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绝缘座及真空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
CN209297245U (zh) * 2019-02-18 2019-08-23 紫光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芯片电源开断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ow Loss and Cost-Effective Hierarchical Optical Path Cross-Connect Switch Architecture based on WSS/WBSS;Shin-ichi Mitsui等;《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hotonics in Switching》;20091103;全文 *
基于智能终端逐级查询的馈线拓扑识别方法;范开俊 等;《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0610;第39卷(第11期);180-18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9521A (zh) 2021-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u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deadlock-free operation in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using a colored Petri net model
US20050027829A1 (en) Dynamically configurable fault tolerance in autonomic computing with multiple service points
CN112561042A (zh) 一种类脑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神经模型映射方法
CN113364603B (zh) 环形网络的故障恢复方法及物理节点
CN113569521B (zh) 连接关系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1894123A (zh) 基于子图的链接相似度的快速近似计算系统和方法
US10091280B2 (en) Data transfer control apparatus that control transfer of data between nodes and parallel computing system
Liu et al. Two-step approach to robust deadlock control in autom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with multiple resource failures
CN103885842A (zh) 一种带加速节点的片上网络的优化整体的任务映射方法
CN112306452A (zh) 归并排序算法处理业务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Jiang et al. Finding influential agent groups in complex multiagent software systems based on citation network analyses
US10193757B2 (en) Network topology system and method
CN115329143A (zh) 有向无环图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984164B1 (en) Method, system, and product for generating and maintaining a physical design for an electronic circuit having sync group constraints for design rule checking
CN109376384B (zh) 一种fpga资源布局方法及装置
CN113988277A (zh) 用于存算一体芯片的神经网络映射方法、装置、设备
Davidrajuh et al. Implementing a cohesive pt nets with inhibitor arcs in gpensim
CN111817895B (zh) 一种主控节点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823018B1 (en) Method, product, and apparatus for a machine learning process using weight sharing within a systolic array having reduced memory bandwidth
Wang et al. A probabilistic approach to fault-tolerant routing algorithm on mesh networks
CN105207823B (zh) 一种网络拓扑结构
Chang et al. A generalized grid quorum strategy for k-mutual exclusion in distributed systems
CN113746873B (zh) 环形网络中的异常节点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27005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l-time detection of direct and indirect connectivity shorts in an electronic circuit design
CN110166362B (zh) 一种基于节点筛选的服务功能图低时延映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