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68795B - 一种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68795B
CN113568795B CN202110873688.4A CN202110873688A CN113568795B CN 113568795 B CN113568795 B CN 113568795B CN 202110873688 A CN202110873688 A CN 202110873688A CN 113568795 B CN113568795 B CN 1135687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che server
data
response data
response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736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68795A (zh
Inventor
赵龙振
钱鸿志
李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hiq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hiq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hiq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hiq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7368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687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68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87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687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87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09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for performance assess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6Functional testing
    • G06F11/273Tester hardware, i.e. output processing circuits
    • G06F11/2736Tester hardware, i.e. output processing circuits using a dedicated service processor for tes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历史请求数据,并将历史请求数据分别发送至第一缓存服务器和第二缓存服务器,以便第一缓存服务器和第二缓存服务器分别返回与历史请求数据对应的第一响应数据和第二响应数据;其中,第一缓存服务器为更新服务前的缓存服务器,第二缓存服务器为更新服务后的缓存服务器;确定第一响应数据与第二响应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定第二缓存服务器测试通过。本申请通过设置更新服务前的缓存服务器和更新服务后的缓存服务器,分别对历史请求数据进行处理以根据其响应数据的一致性来验证更新服务后的缓存服务器是否通过测试,提高测试效率并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电商的不断发展,电商平台用户数量不断增加,对平台的性能可靠性和健壮性带来了严峻挑战。在进行网络扩容及系统更新的过程中,通常会采用流量回放的方式将线上真实数量流量回放至测试服务场景中,以此来评估被测服务在实际网络流量下的系统性能。现有的流量回放方法是将生产环境的流量数据进行拷贝,在测试服务器上进行真实流量的各项测试工作,来验证测试服务器的功能及性能。现有测试方案对测试结果存在一定的主观判断,使得测试过程整体效率不高且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也无法进行客观把控。
因此,如何提高测试服务器的测试效率及准确度是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提高测试效率并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其具体方案如下: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包括:
获取历史请求数据,并将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分别发送至第一缓存服务器和第二缓存服务器,以便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和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分别返回与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对应的第一响应数据和第二响应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为更新服务前的缓存服务器,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为更新服务后的缓存服务器;
确定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定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测试通过。
可选的,所述获取历史请求数据,并将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分别发送至第一缓存服务器和第二缓存服务器,包括:
获取历史请求数据,并剔除所述历史请求数据的每个请求链接中的非关键参数,以得到新的请求链接;
对新的请求链接进行去重操作并删除包含无效域名的请求链接,以得到过滤后的所述历史请求数据;
将过滤后的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分别发送至第一缓存服务器和第二缓存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数据是否一致,包括:
将所述第一响应数据和所述第二响应数据分别进行JSON解析,并删除解析后的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数据中的非关键字段,以得到清洗后的所述第一响应数据和所述第二响应数据;
对清洗后的所述第一响应数据和所述第二响应数据分别进行JSON压缩,并判断压缩后的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是否一致。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数据是否一致之后,还包括:
如果不一致,则将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发送至与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和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对应的原服务器,以便所述原服务分别返回与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对应的第三响应数据;
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数据所述第三响应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定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测试通过;
如果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三响应数据之间的差异数据,根据所述差异数据对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进行修复并对修复后的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进行回归测试。
可选的,所述对修复后的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进行回归测试,包括:
将所述差异数据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和修复后的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以便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和修复后的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分别返回与所述差异数据对应的第四响应数据和第五响应数据;
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数据所述第三响应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定修复后的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测试通过。
可选的,所述获取历史请求数据,包括:
从生产环境服务器的访问日志中获取历史请求数据。
可选的,所述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差异数据进行存储。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静态化服务测试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历史请求数据,并将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分别发送至第一缓存服务器和第二缓存服务器,以便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和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分别返回与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对应的第一响应数据和第二响应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为更新服务前的缓存服务器,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为更新服务后的缓存服务器;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定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测试通过。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前述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
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前述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
本申请中,先获取历史请求数据,并将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分别发送至第一缓存服务器和第二缓存服务器,以便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和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分别返回与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对应的第一响应数据和第二响应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为更新服务前的缓存服务器,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为更新服务后的缓存服务器;然后确定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定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测试通过。可见,本申请通过设置更新服务前的缓存服务器和更新服务后的缓存服务器,分别对历史请求数据进行处理以根据其响应数据的一致性来验证更新服务后的缓存服务器是否通过测试,提高测试效率并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体的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体的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静态化服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静态化服务电子设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测试方案通常会采用流量回放的方式将线上真实数量流量回放至测试服务场景中,以此来评估被测服务在实际网络流量下的系统性能。一般的流量回放方法是将生产环境的流量数据进行拷贝,在测试服务器上进行真实流量的各项测试工作,来验证测试服务器的功能及性能。现有测试方案对测试结果存在一定的主观判断,使得测试过程整体效率不高且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也无法进行客观把控。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案,通过设置更新服务前的缓存服务器和更新服务后的缓存服务器,分别对历史请求数据进行处理以根据其响应数据的一致性来验证更新服务后的缓存服务器是否通过测试,提高测试效率并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流程图。参见图1所示,该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包括:
S11:获取历史请求数据,并将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分别发送至第一缓存服务器和第二缓存服务器,以便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和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分别返回与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对应的第一响应数据和第二响应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为更新服务前的缓存服务器,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为更新服务后的缓存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首先获取历史请求数据,并将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分别发送至第一缓存服务器和第二缓存服务器,以便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和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分别返回与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对应的第一响应数据和第二响应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为更新服务前的缓存服务器,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为更新服务后的缓存服务器。为了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度,可以对获取到的所述历史请求数据进行过滤处理。具体的,首先获取历史请求数据,并剔除所述历史请求数据的每个请求链接中的非关键参数,以得到新的请求链接;其中,所述非关键参数包括ACM参数等。然后对新的请求链接进行去重操作并删除包含无效域名的请求链接,以得到过滤后的所述历史请求数据;最后将过滤后的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分别发送至第一缓存服务器和第二缓存服务器。
不难理解,可以从生产环境服务器采集所述历史请求数据,进一步的从所述生产环境服务器的访问日志中获取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并将所述生产环境服务器采集来的真实流量数据通过限制条件手段对无效域名和非关键参数进行过滤处理,降低无效数据对验证结果的偏差影响。本实施例中,获得请求链接和参数作为原始数据。首先从原始请求中分离请求链接和请求参数,然后将请求参数中非关键字段进行删除操作,紧接着将删除非关键字段后的请求参数重新拼接到请求链接上,重复上面步骤,得到过滤参数后的新链接数据,将新链接数据进行排序并去重,得到过滤后的流量数据。获取过滤后的请求流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以得到所述第一响应数据,紧接着获取过滤后的请求流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以得到所述第二响应数据;通过对比所述第一响应数据和所述第二响应数据的一致性来判断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正确性。
S12:确定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定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测试通过。
本实施例中,确定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定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测试通过。关于确定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数据是否一致的过程,首先将所述第一响应数据和所述第二响应数据分别进行JSON解析,并删除解析后的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数据中的非关键字段,以得到清洗后的所述第一响应数据和所述第二响应数据;然后对清洗后的所述第一响应数据和所述第二响应数据分别进行JSON压缩,并判断压缩后的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是否一致。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数据为JSON数据,其中,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JS对象简谱)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通过动态化JSON结果比对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数据。具体对比过程为:将所述第一响应数据进行JSON解析,并在解析后的数据中删除干扰字段,得到清洗后的所述第一响应数据;将所述第二响应数据进行JSON解析,并在解析后的数据中删除干扰字段,得到清洗后的所述第二响应数据;其中,所述干扰字段包括非静态字段或无意义字段。然后将清洗后的所述第一响应数据和清洗后的所述第二响应数据压缩成字符串,最后将压缩成字符串的所述第一响应数据和所述第二响应数据进行对比。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先获取历史请求数据,并将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分别发送至第一缓存服务器和第二缓存服务器,以便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和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分别返回与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对应的第一响应数据和第二响应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为更新服务前的缓存服务器,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为更新服务后的缓存服务器;然后确定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定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测试通过。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更新服务前的缓存服务器和更新服务后的缓存服务器,分别对历史请求数据进行处理以根据其响应数据的一致性来验证更新服务后的缓存服务器是否通过测试,提高测试效率并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流程图。参见图2所示,该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包括:
S21:获取历史请求数据,并将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分别发送至第一缓存服务器和第二缓存服务器,以便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和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分别返回与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对应的第一响应数据和第二响应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为更新服务前的缓存服务器,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为更新服务后的缓存服务器。
S22:确定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定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测试通过。
本实施例中,关于上述步骤S21和步骤S22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公开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S23:如果不一致,则将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发送至与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和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对应的原服务器,以便所述原服务分别返回与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对应的第三响应数据。
S24: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数据所述第三响应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定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测试通过。
本实施中,如果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数据不一致,则将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发送至与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和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对应的原服务器,以便所述原服务分别返回与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对应的第三响应数据。该步骤为二次对比过程,排除第一响应结果偶然性因素。也即,当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数据存在差异数据,将过滤后的请求流量数据再次发送至相应的所述原服务器得到所述第三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数据进行对比,当结果一致时,确认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验证结果正确。
S25:如果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三响应数据之间的差异数据,根据所述差异数据对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进行修复。
S26:将所述差异数据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和修复后的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以便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和修复后的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分别返回与所述差异数据对应的第四响应数据和第五响应数据。
S27: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数据所述第三响应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定修复后的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测试通过。
本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第二响应数据所述第三响应数据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三响应数据之间的差异数据,根据所述差异数据对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进行修复。当结果不一致时,输出异常结果数据用于对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进行修复,能够对测试服务器验证结果中的缺陷进行准确定位。
进一步的,输出的异常结果数据可直接作为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缺陷修复后的回归测试输入数据集,来验证缺陷修复正确性。具体的,将所述差异数据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和修复后的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以便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和修复后的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分别返回与所述差异数据对应的第四响应数据和第五响应数据。当所述第四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五响应数据一致时,确定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缺陷修复验证结果正确。反之,当所述第四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五响应数据不一致时,重复步骤上述测试步骤以解决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缺陷,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该过程为缺陷问题修复后,对异常结果重新执行结果获取及对比验证,如果通过则进行全量回归测试,如果不通过则存储结果为失败,并等待下一轮修复验证。本实施例中,可存储所述异常结果数据回归测试输入数据集,对于JSON数据,可仅存储字符串差异部分,以重点验证所述第二服务器缺陷修复正确性,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在比对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数据的基础上确定所述差异数据,并将所述差异数据作为下一轮测试的请求数据,也即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缺陷修复后的回归测试的请求数据,来验证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的功能正确性。本申请实施例在静态化服务测试执行中对差异结果进行回归验证,不仅可以解决流量回放过程中对原有服务运行的影响,还可以验证测试服务器缺陷修复的正确性,提高测试效率的同时确保所测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的正确性。
参见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相应公开了一种静态化服务测试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历史请求数据,并将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分别发送至第一缓存服务器和第二缓存服务器,以便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和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分别返回与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对应的第一响应数据和第二响应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为更新服务前的缓存服务器,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为更新服务后的缓存服务器;
确定模块12,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定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测试通过。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先获取历史请求数据,并将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分别发送至第一缓存服务器和第二缓存服务器,以便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和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分别返回与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对应的第一响应数据和第二响应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为更新服务前的缓存服务器,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为更新服务后的缓存服务器;然后确定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定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测试通过。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更新服务前的缓存服务器和更新服务后的缓存服务器,分别对历史请求数据进行处理以根据其响应数据的一致性来验证更新服务后的缓存服务器是否通过测试,提高测试效率并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获取模块11,具体包括:
剔除单元,用于获取历史请求数据,并剔除所述历史请求数据的每个请求链接中的非关键参数,以得到新的请求链接;
删除单元,用于对新的请求链接进行去重操作并删除包含无效域名的请求链接,以得到过滤后的所述历史请求数据;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过滤后的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分别发送至第一缓存服务器和第二缓存服务器。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12,具体包括:
解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响应数据和所述第二响应数据分别进行JSON解析,并删除解析后的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数据中的非关键字段,以得到清洗后的所述第一响应数据和所述第二响应数据;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对清洗后的所述第一响应数据和所述第二响应数据分别进行JSON压缩,并判断压缩后的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是否一致。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静态化服务测试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数据不一致,则将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发送至与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和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对应的原服务器,以便所述原服务分别返回与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对应的第三响应数据;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数据所述第三响应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定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测试通过;
修复单元,用于如果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三响应数据之间的差异数据,根据所述差异数据对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进行修复;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差异数据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和修复后的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以便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和修复后的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分别返回与所述差异数据对应的第四响应数据和第五响应数据;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数据所述第三响应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定修复后的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测试通过;
存储单元,用于对所述差异数据进行存储。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20结构图,图中的内容不能认为是对本申请的使用范围的任何限制。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20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20,具体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1、至少一个存储器22、电源23、通信接口24、输入输出接口25和通信总线26。其中,所述存储器2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所述处理器21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中的相关步骤。
本实施例中,电源23用于为电子设备20上的各硬件设备提供工作电压;通信接口24能够为电子设备20创建与外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其所遵循的通信协议是能够适用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任意通信协议,在此不对其进行具体限定;输入输出接口25,用于获取外界输入数据或向外界输出数据,其具体的接口类型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需要进行选取,在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另外,存储器22作为资源存储的载体,可以是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磁盘或者光盘等,其上所存储的资源可以包括操作系统221、计算机程序222及数据223等,存储方式可以是短暂存储或者永久存储。
其中,操作系统221用于管理与控制电子设备20上的各硬件设备以及计算机程序222,以实现处理器21对存储器22中海量数据223的运算与处理,其可以是Windows Server、Netware、Unix、Linux等。计算机程序222除了包括能够用于完成前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由电子设备20执行的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能够用于完成其他特定工作的计算机程序。数据223可以包括电子设备20收集到的历史请求数据、响应数据等。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步骤。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历史请求数据,并将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分别发送至第一缓存服务器和第二缓存服务器,以便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和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分别返回与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对应的第一响应数据和第二响应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为更新服务前的缓存服务器,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为更新服务后的缓存服务器;
确定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定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测试通过;
其中,所述获取历史请求数据,并将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分别发送至第一缓存服务器和第二缓存服务器,包括:
获取历史请求数据,并剔除所述历史请求数据的每个请求链接中的非关键参数,以得到新的请求链接;
对新的请求链接进行去重操作并删除包含无效域名的请求链接,以得到过滤后的所述历史请求数据;
将过滤后的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分别发送至第一缓存服务器和第二缓存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数据是否一致,包括:
将所述第一响应数据和所述第二响应数据分别进行JSON解析,并删除解析后的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数据中的非关键字段,以得到清洗后的所述第一响应数据和所述第二响应数据;
对清洗后的所述第一响应数据和所述第二响应数据分别进行JSON压缩,并判断压缩后的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是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数据是否一致之后,还包括:
如果不一致,则将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发送至与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和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对应的原服务器,以便所述原服务分别返回与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对应的第三响应数据;
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数据所述第三响应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定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测试通过;
如果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三响应数据之间的差异数据,根据所述差异数据对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进行修复并对修复后的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进行回归测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修复后的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进行回归测试,包括:
将所述差异数据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和修复后的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以便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和修复后的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分别返回与所述差异数据对应的第四响应数据和第五响应数据;
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数据所述第三响应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定修复后的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测试通过。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历史请求数据,包括:
从生产环境服务器的访问日志中获取历史请求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所述差异数据进行存储。
7.一种静态化服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历史请求数据,并将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分别发送至第一缓存服务器和第二缓存服务器,以便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和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分别返回与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对应的第一响应数据和第二响应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缓存服务器为更新服务前的缓存服务器,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为更新服务后的缓存服务器;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响应数据与所述第二响应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定所述第二缓存服务器测试通过;
其中,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剔除单元,用于获取历史请求数据,并剔除所述历史请求数据的每个请求链接中的非关键参数,以得到新的请求链接;
删除单元,用于对新的请求链接进行去重操作并删除包含无效域名的请求链接,以得到过滤后的所述历史请求数据;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过滤后的所述历史请求数据分别发送至第一缓存服务器和第二缓存服务器。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
CN202110873688.4A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5687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3688.4A CN113568795B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3688.4A CN113568795B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8795A CN113568795A (zh) 2021-10-29
CN113568795B true CN113568795B (zh) 2024-04-26

Family

ID=78169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73688.4A Active CN113568795B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6879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08878A (zh) * 2017-08-17 2017-12-22 杭州时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缓存代理服务器的键名删除方法及装置
CN109614079A (zh) * 2018-11-21 2019-04-12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一种面向航电领域的编码规则检查系统
CN109831357A (zh) * 2019-01-30 2019-05-31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验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CN110474820A (zh) * 2019-07-17 2019-11-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流量回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11988200A (zh) * 2020-08-18 2020-11-24 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 基于真实流量的自动回归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2015660A (zh) * 2020-09-07 2020-12-01 北京高途云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14395A (zh) * 2020-09-02 2021-01-12 浙江大搜车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基于流量数据的接口测试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08878A (zh) * 2017-08-17 2017-12-22 杭州时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缓存代理服务器的键名删除方法及装置
CN109614079A (zh) * 2018-11-21 2019-04-12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一种面向航电领域的编码规则检查系统
CN109831357A (zh) * 2019-01-30 2019-05-31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验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CN110474820A (zh) * 2019-07-17 2019-11-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流量回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11988200A (zh) * 2020-08-18 2020-11-24 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 基于真实流量的自动回归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2214395A (zh) * 2020-09-02 2021-01-12 浙江大搜车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基于流量数据的接口测试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015660A (zh) * 2020-09-07 2020-12-01 北京高途云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收发平衡判定的TCP流量回放方法;褚伟波 等;《计算机学报》;第32卷(第4期);835-84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8795A (zh) 2021-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58548B2 (en) Generating production server load activity for a test server
CN107710683B (zh) 弹性即服务
CN108647141B (zh) 自动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650685B (zh) 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902016B (zh) 一种Web的测试方法及测试平台
CN109165152B (zh) Web系统的性能监控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3995715A (zh) 应用程序的修复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2948271A (zh) 一种代码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35538B (zh) 应用全链路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68795B (zh) 一种静态化服务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662197A (zh) 一种接口自动化测试方法、系统、计算机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98853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450511A (zh) 信息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444101A (zh) 自动创建产品测试缺陷的方法及装置
CN116016270A (zh) 一种交换机测试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38928A (zh) 基于chrome浏览器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CN112948195B (zh) 接口测试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Karami et al. Maintaining accurate web usage models using updates from activity diagrams
US20160275002A1 (en) Image capture in application lifecycle management for documentation and support
CN111061599B (zh) 接口测试环境的检查点的生成方法
CN113094281B (zh) 一种混合式App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2532747B (zh) 用于输出信息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6301978A (zh) 一种系统升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75463A (zh) 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048590A (zh) 产线问题修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