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66345A - 一种增压节能式离心通风机导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压节能式离心通风机导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66345A
CN113566345A CN202111128258.6A CN202111128258A CN113566345A CN 113566345 A CN113566345 A CN 113566345A CN 202111128258 A CN202111128258 A CN 202111128258A CN 113566345 A CN113566345 A CN 1135663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air
humidity
module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282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66345B (zh
Inventor
蒋国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Hongguang Fa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Hongguang Fa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Hongguang Fa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Hongguang Fa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2825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663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66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6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66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63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40Pressure, e.g. wind press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Ventila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压节能式离心通风机导流装置,包括通风机导流装置和智能通风机导流系统,所述通风机导流装置包括建筑物,所述建筑物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湿度检测计,所述建筑物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罩壳,所述罩壳的内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与建筑物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建筑物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通风罩,所述通风罩与风机管道连接,所述罩壳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风机的上端出风口轴承连接有风管,所述风管的下端外圆固定连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与转动机构皮带连接,本发明,具有实用性强和根据外部风向智能调节出风口方向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增压节能式离心通风机导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增压节能式离心通风机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离心通风机广泛应用与建筑物通风系统中,在通风不是很好的建筑物中,特别是阴雨天,建筑物内部常常会潮湿,此时利用通风机来增加建筑物内部空气的流动,从而达到除湿的目的,在离心通风机的使用过程中,风道的出口需要和外部的空气进行连接,而外部的空气也是有一定的风速和风向的,如果风道的出口处在迎风的位置,外部的空气会对排风有很大的影响,当外部风量过大时,还会出现回流的现象,特别是阴雨天时,还会有雨水的进入,会对排风系统有很大的干扰,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根据外部风向智能调节出风口方向的一种增压节能式离心通风机导流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压节能式离心通风机导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压节能式离心通风机导流装置,包括通风机导流装置和智能通风机导流系统,所述通风机导流装置包括建筑物,所述建筑物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湿度检测计,所述建筑物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罩壳,所述罩壳的内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与建筑物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建筑物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通风罩,所述通风罩与风机管道连接,所述罩壳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风机的上端出风口轴承连接有风管,所述风管的下端外圆固定连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与转动机构皮带连接,所述风管的出口处螺纹连接有端盖。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罩壳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端滚动连接有风向标,所述风向标的上端设置有方向传感器,所述端盖的端面两侧均设置有凹槽,内侧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压传感器,外侧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外压传感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智能通风机导流系统包括智能控制模块、智能检测模块和智能调节模块,所述智能控制模块、智能检测模块和智能调节模块分别通过电连接;
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数据记录模块、数据计算模块、逻辑判断模块和远端控制模块;
所述智能检测模块包括适度检测模块、风向检测模块和压力检测模块,所述压力检测模块包括内压检测单元和外压检测单元;
所述智能调节模块包括风机风量调节模块和风管方向调整模块;
所述湿度检测模块与湿度检测计电连接,所述风向检测模块与方向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内压检测单元与内压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外压检测单元与外压传感器电连接,所述风机风量调整模块与电机电连接,所述风管方向调整模块与转动机构电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数据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实时检测的各种数据,同时包括系统预设的固定数据,所述数据计算模块用于对数据记录模块中的数据进行计算,所述逻辑判断模块用于对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并确定需要采取的风机风量和风管方向调节的策略,所述远端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智能调节模块的运行,所述湿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建筑物内部的湿度,所述风向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外部的风向,所述内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风管内部的风对内压传感器所产生的压力大小,所述外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外部的风对外压传感器所产生的压力大小,所述风机风量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建筑物内部的情况,调节风机吸力的大小,所述风管方向调整模块用于调整风管的出气方向。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智能通风机导流系统的运行包含以下步骤:
S1、启动智能通风机导流系统,并把预设的各种参数存储在数据记录模块中;
S2、利用湿度检测模块采集建筑物内部的湿度信息,利用风向检测模块采集外部空气的风向信息,利用内压检测单元采集端盖内部所受风力的信息,利用外压检测单元采集端盖外部所受风力的信息,并存储在数据记录模块中;
S3、利用数据计算模块对存储在数据记录模块中的数据进行计算,确定建筑物内部的湿度等级,同时根据湿度等级,利用风机风量调整模块对风机的风量进行调整;
S4、根据端盖内外部所受的风力信息,结合建筑物内部的湿度情况,利用逻辑判断模块判断是否需要调整风管的方向;
S5、如果需要调整风管的方向,根据风向检测模块采集的信息,利用风管方向调整模块对风管的方向进行调整;
S6、重复S1-S5,智能通风机导流系统可以持续对建筑物内部进行通风除湿。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1-S2中数据采集的方法如下:
S21、设定风机的风量分为三个等级,其大小分别为
Figure 803092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137122DEST_PATH_IMAGE002
Figure 479241DEST_PATH_IMAGE003
,其中
Figure 531511DEST_PATH_IMAGE001
表示最小风量,
Figure 46806DEST_PATH_IMAGE003
表示最大风量;
S22、利用湿度检测计采集建筑物内部的湿度数据,并用记号
Figure 500921DEST_PATH_IMAGE004
表示;
S23、利用风向标采集外部空气中风的具体方向,并通过方向传感器把方向信息传输给数据记录模块;
S24、利用内压传感器采集端盖内部所受风力的大小,并用记号
Figure 13942DEST_PATH_IMAGE005
表示,利用外压传感器采集端盖外部所受风力的大小,并用记号
Figure 350245DEST_PATH_IMAGE006
表示;
通过对采集数据参数的设定,方便后续计算和分析的量化。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3中建筑物内部的湿度等级划分方法如下:
设定建筑物内部的湿度等级分为三级,分别用I级、Ⅱ级、Ⅲ级表示,其中:
S71、当
Figure 872494DEST_PATH_IMAGE007
时,说明建筑物内湿度正常,湿度等级为Ⅰ级;
S72、当
Figure 915536DEST_PATH_IMAGE008
时,说明建筑物内较潮湿,湿度等级为Ⅱ级;
S73、当
Figure 661775DEST_PATH_IMAGE009
时,说明建筑物内很潮湿,湿度等级为Ⅲ级;
通过定义建筑物内部不同的湿度等级,可以定量的描述建筑物内部的湿度情况,为下一步的除湿做准备。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中风机风量大小的确定方法如下:
S81、当建筑物内湿度等级为Ⅰ级时,只需要保持通风即可,此时风机的风量大小为
Figure 157478DEST_PATH_IMAGE001
S82、当建筑物内湿度等级为Ⅱ级时,需要加大空气的流速进行普通除湿作业,此时加大风机的风量,其风量大小为
Figure 483418DEST_PATH_IMAGE002
S83、当建筑物内湿度等级为Ⅲ级时,需要加大空气的流速进行强力除湿作业,此时风机的风量为最大值,大小为
Figure 443283DEST_PATH_IMAGE003
根据建筑物内部不同的湿度,智能的调节风机的风量大小,保证除湿的效率。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4中是否需要对风管的方向进行调整的判断方法如下:
S91、当
Figure 298107DEST_PATH_IMAGE010
时,说明相对于端盖所受的内部压力,端盖所受的外部压力较小,外部的风力对风机的通风影响较小,此时无需调整风管的方向;
S92、当
Figure 609002DEST_PATH_IMAGE011
时且建筑物湿度等级为Ⅰ级和Ⅱ级时,说明相对于端盖所受的内部压力,端盖所受的外部压力较大,外部的风力会对风机的通风有影响,因为此时建筑物湿度等级为Ⅰ级和Ⅱ级,说明室内潮湿程度不高,保持原先的通风可以满足通风的要求,无需调整风管的方向;
S92、当
Figure 473053DEST_PATH_IMAGE011
时且建筑物湿度等级为Ⅲ级时,说明相对于端盖所受的内部压力,端盖所受的外部压力较大,外部的风力会对风机的通风有影响,因为此时建筑物湿度等级为Ⅲ级,保持原先的通风已不能满足建筑物的除湿要求,同时较高的湿度说明外部是阴雨天或将要下雨,雨水进入到风管中,会影响风管的正常工作,所以此时必须调整风管的方向;
S93、当
Figure 225109DEST_PATH_IMAGE012
,说明端盖所受的内部压力已经小于其所受的外部压力,外部的风会进入到风管中,对风机的通风有较大的影响,此时必须调整风管的方向;
根据端盖所受到的外部和内部风力的定量数据对比,结合建筑物内部的湿度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调整风管的排风方向,以确保通风的效率。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5、S92和S93中对风管方向的调整方法如下:
根据风向标采集的外部空气中风的具体方向,利用转动机构带动旋转盘转动,从而带动风管一起转动,使得风管的出风口方向与外部空气中风的方向相反,从而减少外部的风对风管通风的影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通风机导流装置和智能通风机导流系统,可以根据建筑物内部的湿度,智能的调节风机通风的风量,以达到提高除湿效率的目的,同时在外部环境风力较大时,可以自动的调节风管排风的方向,从而降低外部环境对通风效果的影响。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B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各模块相互关系示意图;
图中:1、建筑物;2、罩壳;3、支架;4、电机;5、风机;6、通风罩;7、风管;8、风向标;9、端盖;10、方向传感器;11、转动机构;12、旋转盘;13、凹槽;14、外压传感器;15、内压传感器;16、安装座;17、湿度检测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增压节能式离心通风机导流装置,包括通风机导流装置和智能通风机导流系统,其特征在于:通风机导流装置包括建筑物1,建筑物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湿度检测计17,建筑物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罩壳2,罩壳2的内部设置有支架3,支架3与建筑物1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架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风机5,建筑物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通风罩6,通风罩6与风机5管道连接,罩壳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11,风机5的上端出风口轴承连接有风管7,风管7的下端外圆固定连接有旋转盘12,旋转盘12与转动机构11皮带连接,风管7的出口处螺纹连接有端盖9,罩壳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6,安装座16的上端滚动连接有风向标8,风向标8的上端设置有方向传感器10,端盖9的端面两侧均设置有凹槽13,内侧凹槽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压传感器15,外侧凹槽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外压传感器14,通过设置通风机导流装置和智能通风机导流系统,可以根据建筑物1内部的湿度,智能的调节风机5通风的风量,以达到提高除湿效率的目的,同时在外部环境风力较大时,可以自动的调节风管7排风的方向,从而降低外部环境对通风效果的影响;
智能通风机导流系统包括智能控制模块、智能检测模块和智能调节模块,智能控制模块、智能检测模块和智能调节模块分别通过电连接;
智能控制模块包括数据记录模块、数据计算模块、逻辑判断模块和远端控制模块;
智能检测模块包括适度检测模块、风向检测模块和压力检测模块,压力检测模块包括内压检测单元和外压检测单元;
智能调节模块包括风机风量调节模块和风管方向调整模块;
湿度检测模块与湿度检测计17电连接,风向检测模块与方向传感器10电连接,内压检测单元与内压传感器15电连接,外压检测单元与外压传感器14电连接,风机风量调整模块与电机4电连接,风管方向调整模块与转动机构11电连接;
数据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实时检测的各种数据,同时包括系统预设的固定数据,数据计算模块用于对数据记录模块中的数据进行计算,逻辑判断模块用于对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并确定需要采取的风机风量和风管方向调节的策略,远端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智能调节模块的运行,湿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建筑物1内部的湿度,风向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外部的风向,内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风管7内部的风对内压传感器15所产生的压力大小,外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外部的风对外压传感器14所产生的压力大小,风机风量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建筑物1内部的情况,调节风机5吸力的大小,风管方向调整模块用于调整风管7的出气方向;
智能通风机导流系统的运行包含以下步骤:
S1、启动智能通风机导流系统,并把预设的各种参数存储在数据记录模块中;
S2、利用湿度检测模块采集建筑物1内部的湿度信息,利用风向检测模块采集外部空气的风向信息,利用内压检测单元采集端盖9内部所受风力的信息,利用外压检测单元采集端盖9外部所受风力的信息,并存储在数据记录模块中;
S3、利用数据计算模块对存储在数据记录模块中的数据进行计算,确定建筑物1内部的湿度等级,同时根据湿度等级,利用风机风量调整模块对风机5的风量进行调整;
S4、根据端盖9内外部所受的风力信息,结合建筑物1内部的湿度情况,利用逻辑判断模块判断是否需要调整风管7的方向;
S5、如果需要调整风管7的方向,根据风向检测模块采集的信息,利用风管方向调整模块对风管7的方向进行调整;
S6、重复S1-S5,智能通风机导流系统可以持续对建筑物1内部进行通风除湿;
S1-S2中数据采集的方法如下:
S21、设定风机5的风量分为三个等级,其大小分别为
Figure 578730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49025DEST_PATH_IMAGE002
Figure 513505DEST_PATH_IMAGE003
,其中
Figure 120066DEST_PATH_IMAGE001
表示最小风量,
Figure 644589DEST_PATH_IMAGE003
表示最大风量;
S22、利用湿度检测计17采集建筑物1内部的湿度数据,并用记号
Figure 602180DEST_PATH_IMAGE004
表示;
S23、利用风向标8采集外部空气中风的具体方向,并通过方向传感器10把方向信息传输给数据记录模块;
S24、利用内压传感器15采集端盖9内部所受风力的大小,并用记号
Figure 604771DEST_PATH_IMAGE005
表示,利用外压传感器采集端盖9外部所受风力的大小,并用记号
Figure 331419DEST_PATH_IMAGE006
表示;
通过对采集数据参数的设定,方便后续计算和分析的量化;
S3中建筑物1内部的湿度等级划分方法如下:
设定建筑物1内部的湿度等级分为三级,分别用I级、Ⅱ级、Ⅲ级表示,其中:
S71、当
Figure 26842DEST_PATH_IMAGE007
时,说明建筑物1内湿度正常,湿度等级为Ⅰ级;
S72、当
Figure 471730DEST_PATH_IMAGE008
时,说明建筑物1内较潮湿,湿度等级为Ⅱ级;
S73、当
Figure 215695DEST_PATH_IMAGE009
时,说明建筑物1内很潮湿,湿度等级为Ⅲ级;
通过定义建筑物1内部不同的湿度等级,可以定量的描述建筑物1内部的湿度情况,为下一步的除湿做准备;
S3中风机5风量大小的确定方法如下:
S81、当建筑物1内湿度等级为Ⅰ级时,只需要保持通风即可,此时风机5的风量大小为
Figure 124746DEST_PATH_IMAGE001
S82、当建筑物1内湿度等级为Ⅱ级时,需要加大空气的流速进行普通除湿作业,此时加大风机5的风量,其风量大小为
Figure 663174DEST_PATH_IMAGE002
S83、当建筑物1内湿度等级为Ⅲ级时,需要加大空气的流速进行强力除湿作业,此时风机5的风量为最大值,大小为
Figure 657675DEST_PATH_IMAGE003
根据建筑物1内部不同的湿度,智能的调节风机5的风量大小,保证除湿的效率;
S4中是否需要对风管7的方向进行调整的判断方法如下:
S91、当
Figure 939752DEST_PATH_IMAGE010
时,说明相对于端盖9所受的内部压力,端盖9所受的外部压力较小,外部的风力对风机5的通风影响较小,此时无需调整风管7的方向;
S92、当
Figure 703309DEST_PATH_IMAGE011
时且建筑物1湿度等级为Ⅰ级和Ⅱ级时,说明相对于端盖9所受的内部压力,端盖9所受的外部压力较大,外部的风力会对风机5的通风有影响,因为此时建筑物1湿度等级为Ⅰ级和Ⅱ级,说明室内潮湿程度不高,保持原先的通风可以满足通风的要求,无需调整风管7的方向;
S92、当
Figure 412639DEST_PATH_IMAGE011
时且建筑物1湿度等级为Ⅲ级时,说明相对于端盖9所受的内部压力,端盖9所受的外部压力较大,外部的风力会对风机5的通风有影响,因为此时建筑物1湿度等级为Ⅲ级,保持原先的通风已不能满足建筑物1的除湿要求,同时较高的湿度说明外部是阴雨天或将要下雨,雨水进入到风管7中,会影响风管7的正常工作,所以此时必须调整风管7的方向;
S93、当
Figure 894435DEST_PATH_IMAGE012
,说明端盖9所受的内部压力已经小于其所受的外部压力,外部的风会进入到风管7中,对风机5的通风有较大的影响,此时必须调整风管7的方向;
根据端盖9所受到的外部和内部风力的定量数据对比,结合建筑物1内部的湿度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调整风管7的排风方向,以确保通风的效率;
S5、S92和S93中对风管7方向的调整方法如下:
根据风向标8采集的外部空气中风的具体方向,利用转动机构11带动旋转盘12转动,从而带动风管7一起转动,使得风管7的出风口方向与外部空气中风的方向相反,从而减少外部的风对风管7通风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增压节能式离心通风机导流装置,包括通风机导流装置和智能通风机导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导流装置包括建筑物(1),所述建筑物(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湿度检测计(17),所述建筑物(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罩壳(2),所述罩壳(2)的内部设置有支架(3),所述支架(3)与建筑物(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风机(5),所述建筑物(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通风罩(6),所述通风罩(6)与风机(5)管道连接,所述罩壳(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11),所述风机(5)的上端出风口轴承连接有风管(7),所述风管(7)的下端外圆固定连接有旋转盘(12),所述旋转盘(12)与转动机构(11)皮带连接,所述风管(7)的出口处螺纹连接有端盖(9);
所述罩壳(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6),所述安装座(16)的上端滚动连接有风向标(8),所述风向标(8)的上端设置有方向传感器(10),所述端盖(9)的端面两侧均设置有凹槽(13),内侧所述凹槽(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压传感器(15),外侧所述凹槽(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外压传感器(14);
所述智能通风机导流系统的运行包含以下步骤:
S1、启动智能通风机导流系统,并把预设的各种参数存储在数据记录模块中;
S2、利用湿度检测模块采集建筑物(1)内部的湿度信息,利用风向检测模块采集外部空气的风向信息,利用内压检测单元采集端盖(9)内部所受风力的信息,利用外压检测单元采集端盖(9)外部所受风力的信息,并存储在数据记录模块中;
S3、利用数据计算模块对存储在数据记录模块中的数据进行计算,确定建筑物(1)内部的湿度等级,同时根据湿度等级,利用风机风量调整模块对风机(5)的风量进行调整;
S4、根据端盖(9)内外部所受的风力信息,结合建筑物(1)内部的湿度情况,利用逻辑判断模块判断是否需要调整风管(7)的方向;
S5、如果需要调整风管(7)的方向,根据风向检测模块采集的信息,利用风管方向调整模块对风管(7)的方向进行调整;
S6、重复S1-S5,智能通风机导流系统可以持续对建筑物(1)内部进行通风除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节能式离心通风机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通风机导流系统包括智能控制模块、智能检测模块和智能调节模块,所述智能控制模块、智能检测模块和智能调节模块分别通过电连接;
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数据记录模块、数据计算模块、逻辑判断模块和远端控制模块;
所述智能检测模块包括湿度检测模块、风向检测模块和压力检测模块,所述压力检测模块包括内压检测单元和外压检测单元;
所述智能调节模块包括风机风量调节模块和风管方向调整模块;
所述湿度检测模块与湿度检测计(17)电连接,所述风向检测模块与方向传感器(10)电连接,所述内压检测单元与内压传感器(15)电连接,所述外压检测单元与外压传感器(14)电连接,所述风机风量调整模块与电机(4)电连接,所述风管方向调整模块与转动机构(11)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压节能式离心通风机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实时检测的各种数据,同时包括系统预设的固定数据,所述数据计算模块用于对数据记录模块中的数据进行计算,所述逻辑判断模块用于对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并确定需要采取的风机风量和风管方向调节的策略,所述远端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智能调节模块的运行,所述湿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建筑物(1)内部的湿度,所述风向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外部的风向,所述内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风管(7)内部的风对内压传感器(15)所产生的压力大小,所述外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外部的风对外压传感器(14)所产生的压力大小,所述风机风量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建筑物(1)内部的情况,调节风机(5)吸力的大小,所述风管方向调整模块用于调整风管(7)的出气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压节能式离心通风机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1-S2中数据采集的方法如下:
S21、设定风机(5)的风量分为三个等级,其大小分别为
Figure 59124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569740DEST_PATH_IMAGE002
Figure 615056DEST_PATH_IMAGE003
,其中
Figure 479107DEST_PATH_IMAGE001
表示最小风量,
Figure 886955DEST_PATH_IMAGE003
表示最大风量;
S22、利用湿度检测计(17)采集建筑物(1)内部的湿度数据,并用记号
Figure 178259DEST_PATH_IMAGE004
表示;
S23、利用风向标(8)采集外部空气中风的具体方向,并通过方向传感器(10)把方向信息传输给数据记录模块;
S24、利用内压传感器(15)采集端盖(9)内部所受风力的大小,并用记号
Figure 41697DEST_PATH_IMAGE005
表示,利用外压传感器采集端盖(9)外部所受风力的大小,并用记号
Figure 709439DEST_PATH_IMAGE006
表示;
通过对采集数据参数的设定,方便后续计算和分析的量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压节能式离心通风机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建筑物(1)内部的湿度等级划分方法如下:
设定建筑物(1)内部的湿度等级分为三级,分别用I级、Ⅱ级、Ⅲ级表示,其中:
S71、当
Figure 706214DEST_PATH_IMAGE007
时,说明建筑物(1)内湿度正常,湿度等级为Ⅰ级;
S72、当
Figure 168419DEST_PATH_IMAGE008
时,说明建筑物(1)内较潮湿,湿度等级为Ⅱ级;
S73、当
Figure 516224DEST_PATH_IMAGE009
时,说明建筑物(1)内很潮湿,湿度等级为Ⅲ级;
通过定义建筑物(1)内部不同的湿度等级,可以定量的描述建筑物(1)内部的湿度情况,为下一步的除湿做准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增压节能式离心通风机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风机(5)风量大小的确定方法如下:
S81、当建筑物(1)内湿度等级为Ⅰ级时,只需要保持通风即可,此时风机(5)的风量大小为
Figure 722077DEST_PATH_IMAGE001
S82、当建筑物(1)内湿度等级为Ⅱ级时,需要加大空气的流速进行普通除湿作业,此时加大风机(5)的风量,其风量大小为
Figure 838938DEST_PATH_IMAGE002
S83、当建筑物(1)内湿度等级为Ⅲ级时,需要加大空气的流速进行强力除湿作业,此时风机(5)的风量为最大值,大小为
Figure 737624DEST_PATH_IMAGE003
根据建筑物(1)内部不同的湿度,智能的调节风机(5)的风量大小,保证除湿的效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增压节能式离心通风机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是否需要对风管(7)的方向进行调整的判断方法如下:
S91、当
Figure 572724DEST_PATH_IMAGE010
时,说明相对于端盖(9)所受的内部压力,端盖(9)所受的外部压力较小,外部的风力对风机(5)的通风影响较小,此时无需调整风管(7)的方向;
S92、当
Figure 582269DEST_PATH_IMAGE011
时且建筑物(1)湿度等级为Ⅰ级和Ⅱ级时,说明相对于端盖(9)所受的内部压力,端盖(9)所受的外部压力较大,外部的风力会对风机(5)的通风有影响,因为此时建筑物(1)湿度等级为Ⅰ级和Ⅱ级,说明室内潮湿程度不高,保持原先的通风可以满足通风的要求,无需调整风管(7)的方向;
S92、当
Figure 22477DEST_PATH_IMAGE011
时且建筑物(1)湿度等级为Ⅲ级时,说明相对于端盖(9)所受的内部压力,端盖(9)所受的外部压力较大,外部的风力会对风机(5)的通风有影响,因为此时建筑物(1)湿度等级为Ⅲ级,保持原先的通风已不能满足建筑物(1)的除湿要求,同时较高的湿度说明外部是阴雨天或将要下雨,雨水进入到风管(7)中,会影响风管(7)的正常工作,所以此时必须调整风管(7)的方向;
S93、当
Figure 951119DEST_PATH_IMAGE012
,说明端盖(9)所受的内部压力已经小于其所受的外部压力,外部的风会进入到风管(7)中,对风机(5)的通风有较大的影响,此时必须调整风管(7)的方向;
根据端盖(9)所受到的外部和内部风力的定量数据对比,结合建筑物(1)内部的湿度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调整风管(7)的排风方向,以确保通风的效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增压节能式离心通风机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5、S92和S93中对风管(7)方向的调整方法如下:
根据风向标(8)采集的外部空气中风的具体方向,利用转动机构(11)带动旋转盘(12)转动,从而带动风管(7)一起转动,使得风管(7)的出风口方向与外部空气中风的方向相反,从而减少外部的风对风管(7)通风的影响。
CN202111128258.6A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增压节能式离心通风机导流装置 Active CN1135663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8258.6A CN113566345B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增压节能式离心通风机导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8258.6A CN113566345B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增压节能式离心通风机导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6345A true CN113566345A (zh) 2021-10-29
CN113566345B CN113566345B (zh) 2021-12-28

Family

ID=78174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28258.6A Active CN113566345B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增压节能式离心通风机导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6634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97261U (zh) * 2010-02-09 2011-01-05 陈文满 用于通道上的防倒风装置
CN207674671U (zh) * 2017-12-20 2018-07-31 刘洪仁 一种楼宇自然通风自动化辅助系统
TWM588775U (zh) * 2019-04-15 2020-01-01 徐志宇 萬向進氣通風裝置
CN111022256A (zh) * 2019-12-31 2020-04-17 西安帝凡合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随风向自动调节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CN213395798U (zh) * 2020-10-21 2021-06-08 广东天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自适应建筑自然通风系统中的无线采集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97261U (zh) * 2010-02-09 2011-01-05 陈文满 用于通道上的防倒风装置
CN207674671U (zh) * 2017-12-20 2018-07-31 刘洪仁 一种楼宇自然通风自动化辅助系统
TWM588775U (zh) * 2019-04-15 2020-01-01 徐志宇 萬向進氣通風裝置
CN111022256A (zh) * 2019-12-31 2020-04-17 西安帝凡合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随风向自动调节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CN213395798U (zh) * 2020-10-21 2021-06-08 广东天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自适应建筑自然通风系统中的无线采集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6345B (zh) 202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94390B (zh) 智能空气调节系统、送风装置及智能空气调节方法
CN205245451U (zh) 一种联动控制系统
CN209857308U (zh) 自动抗墙壁迎面风压排气装置
CN110645645B (zh) 一种地下车库防结露除湿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6347665U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除湿机
CN110131842A (zh) 一种纺织车间空调系统plc自动控制方法
CN108317616A (zh) 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
CN113566345B (zh) 一种增压节能式离心通风机导流装置
CN109654647A (zh) 地下空间智能可调节通风系统
CN111854122B (zh) 一种溶液空调室内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12585294U (zh) 一种节能除湿机
CN108534233A (zh) 一种新风空调
CN117052273A (zh) 智能生态窗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503639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7151366U (zh) 一种温室大棚节能通风控制系统
CN111878990A (zh) 一种智慧防雨百叶系统和方法
CN206222536U (zh) 带有导风结构的空调
CN111795465A (zh) 一种空调内外机联动控制逻辑
CN201926079U (zh) 智能化节能中央空调装置
CN115452053A (zh) 一种具有温湿度监测功能的冷凝除湿装置
CN104764133A (zh) 一种室内屋顶混合通风器
CN213955500U (zh) 一种机房节能型智能控温装置
CN201093665Y (zh) 自动捕风自然通风装置及其通风系统
CN214333008U (zh) 一种室内空调系统
CN105953331B (zh) 一种湿帘风机自动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