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62151A - 一种船舶航行用通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舶航行用通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62151A
CN113562151A CN202111118048.9A CN202111118048A CN113562151A CN 113562151 A CN113562151 A CN 113562151A CN 202111118048 A CN202111118048 A CN 202111118048A CN 113562151 A CN113562151 A CN 1135621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tube
side wall
dehumidification
c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80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62151B (zh
Inventor
朱小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Hutong Mar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Hutong Mar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Hutong Mar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Hutong Mar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1804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621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62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21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621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21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JAUXILIARIES ON VESSELS
    • B63J2/00Arrangements of ventilation, heating, cooling, or air-conditioning
    • B63J2/02Ventilation; Air-conditio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JAUXILIARIES ON VESSELS
    • B63J2/00Arrangements of ventilation, heating, cooling, or air-conditioning
    • B63J2/02Ventilation; Air-conditioning
    • B63J2/04Ventilation; Air-conditioning of living sp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JAUXILIARIES ON VESSELS
    • B63J2/00Arrangements of ventilation, heating, cooling, or air-conditioning
    • B63J2/12Heating; Coo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航行用通风装置,包括整合箱,所述整合箱的侧壁固定有涡流管,所述整合箱的内部开设有除湿腔,所述涡流管的进气口连接有分配管,所述除湿腔的内壁固定有降温管,所述降温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有冷流管和冷风管,所述冷流管另一端与涡流管的冷风口接通,所述分配管的另一端贯穿除湿腔的侧壁与除湿腔的内部连通,所述分配管的侧壁贯穿插设有进风管,所述除湿腔的侧壁贯穿插设有直接管,所述整合箱的内部开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内部设有加热恒温机构。优点在于:气流通过除湿腔有效的进行降温除湿,从而使得进入室内的气流是低温且得到有效除湿的气流,能够保证室内良好通风的同时不会湿度过大,保证室内良好的居住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船舶航行用通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航行用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为了保持船舱内良好的居住环境,通常需要对船舱内部进行有效的通风处理,但是航行在水面上,直接通入的气流湿度较大,长时间的通风将沿着影响室内湿度,从而使得室内环境不够舒适,而现有的通风设备基本只具有通入气流的功能,对于气流中的水分并没有做出有效的清除和利用,导致通风的整体质量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通风质量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船舶航行用通风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航行用通风装置,包括整合箱,所述整合箱的侧壁固定有涡流管,所述整合箱的内部开设有除湿腔,所述涡流管的进气口连接有分配管,所述除湿腔的内壁固定有降温管,所述降温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有冷流管和冷风管,所述冷流管另一端与涡流管的冷风口接通,所述分配管的另一端贯穿除湿腔的侧壁与除湿腔的内部连通,所述分配管的侧壁贯穿插设有进风管,所述除湿腔的侧壁贯穿插设有直接管,所述整合箱的内部开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内部设有加热恒温机构,所述整合箱的侧壁固定有预备箱,所述预备箱的内部设有感温调节机构,所述整合箱的底部设有收集机构。
进一步,所述加热恒温机构包括固定于加热腔内壁的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有热流管和热风管,所述热流管的另一端与涡流管的热风口接通,所述整合箱的侧壁固定有预处理管,所述预处理管两端分别与除湿腔及加热腔连通,所述加热腔的侧壁贯穿插设有转移管,所述直接管的另一端贯穿转移管的侧壁与转移管的内部连通。
进一步,所述直接管和预处理管的内部均设有电磁阀,所述热风管的侧壁贯穿插设有热排管,所述冷风管的侧壁贯穿插设有冷排管,所述热风管和冷风管均与室内环境接通,所述热排管和冷排管均与室外环境接通,所述热风管和冷风管的内部均设有电磁阀。
进一步,所述感温调节机构包括贯穿插设于预备箱侧壁的温差发电片,所述预备箱的侧壁固定有用于感知电流并控制阀门启闭的控制箱,所述转移管的另一端贯穿预备箱的顶部与预备箱的内部连通,所述预备箱的侧壁贯穿插设有通风管。
进一步,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除湿腔的底部贯穿开设有多个与收集箱内部连通的收集孔。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气流通过除湿腔有效的进行降温除湿,从而使得进入室内的气流是低温且得到有效除湿的气流,能够保证室内良好通风的同时不会湿度过大,保证室内良好的居住环境;
2、预处理管结构特殊,下部具有较长的流动通道,该部分插入水流中,由于水流温度一般不会低于降温后的气流温度,从而能够通过热传递是吸纳对气流的加热,使得气流后续的加热过程不会耗费过大的热能,保证气流能够得到有效的热处理;
3、多余的热气流直接通过热风管通入室内,完成对室内环境的加热处理,但是该部分气流未得到除湿处理,需要用户自行决定是否使用,使用得当,可实现对室内环境的加湿处理,整体的可调性更高,同样的控制冷风管中的阀门,可控制冷气流进入室内,实现对室内的降温处理;
4、从长时间的通风来看,通过不断的调节,通入室内的气流温度基本符合室内温度,不会对室内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同时有效的初始保证了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5、除湿过程析出的水将吸附在降温管表面,并且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集聚滴落,从而穿过各个收集孔进入到收集箱中,实现对水流的转移收集,该部分水流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冷凝而来,对与航海行动而言,可由此过的一定程度的淡水资源,从而补充航海的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船舶航行用通风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船舶航行用通风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船舶航行用通风装置中整合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船舶航行用通风装置中降温管和加热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船舶航行用通风装置中涡流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船舶航行用通风装置中收集箱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整合箱、2涡流管、3除湿腔、4加热腔、5预备箱、6转移管、7直接管、8通风管、9分配管、10进风管、11冷流管、12热流管、13降温管、14加热管、15温差发电片、16控制箱、17预处理管、18冷风管、19热风管、20冷排管、21热排管、22收集箱、23安装孔、24收集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3,一种船舶航行用通风装置,包括整合箱1,整合箱1的侧壁固定有涡流管2,整合箱1的内部开设有除湿腔3,涡流管2的进气口连接有分配管9,除湿腔3的内壁固定有降温管13,降温管13螺旋设置,增大冷气流在除湿腔3内部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降温除湿的效果,降温管13的两端分别连通有冷流管11和冷风管18,冷流管11另一端与涡流管2的冷风口接通,分配管9的另一端贯穿除湿腔3的侧壁与除湿腔3的内部连通,分配管9的侧壁贯穿插设有进风管10,进风管10与外部空压机接通,用户接受外部泵入的气流,除湿腔3的侧壁贯穿插设有直接管7,整合箱1的内部开设有加热腔4,加热腔4的内部设有加热恒温机构,整合箱1的侧壁固定有预备箱5,预备箱5的内部设有感温调节机构,整合箱1的底部设有收集机构;
在需要进行通风时,启动外部空压机,向进风管10通风,气流由进风管10进入到分配管9中,从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进入涡流管2,另一部分则进入到除湿腔3中,进入除湿腔3的气流在穿过除湿腔3后将会进入直接管7中,直接管7也可直接通入室内,从而完成室内的有效通风;
进入涡流管2内部的气流将部分形成冷气流,并由冷流管11进入到降温管13中,由于降温管13位于除湿腔3中,故而降温管13能够对除湿腔3内部的气体进行有效的降温处理,使得除湿腔3内部的气流含水量保护,进而使得空气中多余的水分析出,冷凝吸附在降温管13表面,实现对除湿腔3内部气流的有效降温除湿,因此由直接管7进入室内的气流是低温且得到有效除湿的气流,能够保证室内良好通风的同时不会湿度过大,保证室内良好的居住环境。
参照图3-5,加热恒温机构包括固定于加热腔4内壁的加热管14,加热管14的两端分别连通有热流管12和热风管19,热流管12的另一端与涡流管2的热风口接通,整合箱1的侧壁固定有预处理管17,预处理管17两端分别与除湿腔3及加热腔4连通,加热腔4的侧壁贯穿插设有转移管6,直接管7的另一端贯穿转移管6的侧壁与转移管6的内部连通,预处理管17类似“U”形结构,下部具有较长的流动通道,该部分插入水流中,能够对预处理管17内部的低温气体进行一定程度的加热,因为水流温度一般不会低于降温后的气流温度,从而能够通过热传递是吸纳对气流的加热,使得气流后续的加热过程不会耗费过大的热能,保证气流能够得到有效的热处理。
直接管7和预处理管17的内部均设有电磁阀,热风管19的侧壁贯穿插设有热排管21,冷风管18的侧壁贯穿插设有冷排管20,热风管19和冷风管18均与室内环境接通,热排管21和冷排管20均与室外环境接通,热风管19和冷风管18的内部均设有电磁阀,通常情况下,由降温管13和加热管14直接排放的气流将通过冷排管20和热排管21直接排放室外,避免对室内温度造成直接影响,同时避免对室内湿度产生影响,但是阀门的存在使其可控。
在需要控制通入室内的气流的温度时,若室内需要通入热气流或者常温气流,那么则控制各个阀门,使得直接管7封闭,而预处理管17畅通,使得经过降温除湿的气流通过预处理管17进入到加热腔4中,由于加热腔4内部设有加热管14,并且加热管14通过热流管12与涡流管2接通,在涡流管2工作时,产生的热气流将会进入加热管14,从而使得加热管14能够对进入加热腔4内部的气流进行有效的加热升温,故而最终由转移管6排出的气流温度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可开启热风管19的阀门,使得多余的热气流直接通过热风管19通入室内,完成对室内环境的加热处理,但是该部分气流未得到除湿处理,需要用户自行决定是否使用,使用得当,可实现对室内环境的加湿处理,整体的可调性更高,同样的控制冷风管18中的阀门,可控制冷气流进入室内,实现对室内的降温处理。
参照图2-3,感温调节机构包括贯穿插设于预备箱5侧壁的温差发电片15,预备箱5的侧壁固定有用于感知电流并控制阀门启闭的控制箱16,转移管6的另一端贯穿预备箱5的顶部与预备箱5的内部连通,预备箱5的侧壁贯穿插设有通风管8,温差发电片15一端插入室内,一端位于预备箱5中,通过两端的温差产生可测电流,控制箱16内部设有电流检测设备,以及检测到电流后的触发设备,此均为成熟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主要控制的是各个位置的阀门,实现冷热气流的转换;
在实际通风过程中,温差发电片15两端分别感知室内环境与即将通入室内的气流的温度,当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温差时,温差发电片15将会形成有效的电荷转移即电流,并且根据两端温差的正负具有电流流向的正负,故而控制箱16能够检测到电流的存在和电流的流行,从而判断是否干预通入气流的温度以及以何种方式干预;
在即将通入的气流温度高于室内温度时,为了保证室内环境的稳定,那么由除湿腔3内部出来的气流将会通过预处理管17进入到加热腔4中,得到有效升温后在进入预备箱5中,改变预备箱5内部温度,从而使得进入室内的气流的温度适宜,若即将通入的气流温度高于室内温度,那么除湿腔3内部的气流将直接通过直接管7进入转移管6,进而转移至预备箱5中,完成对预备箱5内部温度的调节,从长时间的通风来看,通过不断的调节,通入室内的气流温度基本符合室内温度,不会对室内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同时有效的初始保证了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参照图3和图6,收集机构包括收集箱22,收集箱22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安装孔23,除湿腔3的底部贯穿开设有多个与收集箱22内部连通的收集孔24,螺栓穿过安装孔23而实现对收集箱22的安装,密封贴合,避免泄露同时便于拆装;
进入除湿腔3内部的气流将不断得到有效的降温处理,析出的水将吸附在降温管13表面,并且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集聚滴落,从而穿过各个收集孔24进入到收集箱22中,实现对水流的转移收集,该部分水流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冷凝而来,对与航海行动而言,可由此过的一定程度的淡水资源,从而补充航海的续航能力。

Claims (5)

1.一种船舶航行用通风装置,包括整合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合箱(1)的侧壁固定有涡流管(2),所述整合箱(1)的内部开设有除湿腔(3),所述涡流管(2)的进气口连接有分配管(9),所述除湿腔(3)的内壁固定有降温管(13),所述降温管(13)的两端分别连通有冷流管(11)和冷风管(18),所述冷流管(11)另一端与涡流管(2)的冷风口接通,所述分配管(9)的另一端贯穿除湿腔(3)的侧壁与除湿腔(3)的内部连通,所述分配管(9)的侧壁贯穿插设有进风管(10),所述除湿腔(3)的侧壁贯穿插设有直接管(7),所述整合箱(1)的内部开设有加热腔(4),所述加热腔(4)的内部设有加热恒温机构,所述整合箱(1)的侧壁固定有预备箱(5),所述预备箱(5)的内部设有感温调节机构,所述整合箱(1)的底部设有收集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航行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恒温机构包括固定于加热腔(4)内壁的加热管(14),所述加热管(14)的两端分别连通有热流管(12)和热风管(19),所述热流管(12)的另一端与涡流管(2)的热风口接通,所述整合箱(1)的侧壁固定有预处理管(17),所述预处理管(17)两端分别与除湿腔(3)及加热腔(4)连通,所述加热腔(4)的侧壁贯穿插设有转移管(6),所述直接管(7)的另一端贯穿转移管(6)的侧壁与转移管(6)的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航行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管(7)和预处理管(17)的内部均设有电磁阀,所述热风管(19)的侧壁贯穿插设有热排管(21),所述冷风管(18)的侧壁贯穿插设有冷排管(20),所述热风管(19)和冷风管(18)均与室内环境接通,所述热排管(21)和冷排管(20)均与室外环境接通,所述热风管(19)和冷风管(18)的内部均设有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舶航行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调节机构包括贯穿插设于预备箱(5)侧壁的温差发电片(15),所述预备箱(5)的侧壁固定有用于感知电流并控制阀门启闭的控制箱(16),所述转移管(6)的另一端贯穿预备箱(5)的顶部与预备箱(5)的内部连通,所述预备箱(5)的侧壁贯穿插设有通风管(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航行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箱(22),所述收集箱(22)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安装孔(23),所述除湿腔(3)的底部贯穿开设有多个与收集箱(22)内部连通的收集孔(24)。
CN202111118048.9A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船舶航行用通风装置 Active CN1135621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8048.9A CN113562151B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船舶航行用通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8048.9A CN113562151B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船舶航行用通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2151A true CN113562151A (zh) 2021-10-29
CN113562151B CN113562151B (zh) 2021-12-14

Family

ID=78174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8048.9A Active CN113562151B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船舶航行用通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6215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0924A (zh) * 2022-05-23 2022-07-15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船舶舱室通风系统及船舶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8419A (zh) * 2013-08-13 2013-11-20 朱军 新型高精度恒温恒湿空调机
CN204027058U (zh) * 2014-08-28 2014-12-17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智能双涡流管制冷制热系统
DE202017004977U1 (de) * 2017-03-08 2018-03-09 Frank Gnisa Aggregat zur Erzeugung von Wärme oder Kälte aus Umgebungsluft und Verwendungen dieses Aggregates
CN111397050A (zh) * 2020-04-21 2020-07-10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应用涡流管的室内冷辐射吊顶除露系统及方法
CN212006073U (zh) * 2020-04-21 2020-11-24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应用涡流管的室内冷辐射吊顶除露系统
CN113241654A (zh) * 2021-03-24 2021-08-10 裘列驹 一种除湿降温型地埋式变电箱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8419A (zh) * 2013-08-13 2013-11-20 朱军 新型高精度恒温恒湿空调机
CN204027058U (zh) * 2014-08-28 2014-12-17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智能双涡流管制冷制热系统
DE202017004977U1 (de) * 2017-03-08 2018-03-09 Frank Gnisa Aggregat zur Erzeugung von Wärme oder Kälte aus Umgebungsluft und Verwendungen dieses Aggregates
CN111397050A (zh) * 2020-04-21 2020-07-10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应用涡流管的室内冷辐射吊顶除露系统及方法
CN212006073U (zh) * 2020-04-21 2020-11-24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应用涡流管的室内冷辐射吊顶除露系统
CN113241654A (zh) * 2021-03-24 2021-08-10 裘列驹 一种除湿降温型地埋式变电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0924A (zh) * 2022-05-23 2022-07-15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船舶舱室通风系统及船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2151B (zh) 2021-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39725U (zh) 风冷冰箱
CN205536138U (zh) 一种新风加湿系统
US20210095882A1 (en) Radian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Controlling Comfortable and Healthy Indoor Environment Based on Infrared Sensing Technology
CN110307597B (zh) 一种分区控制的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及空调机组
CN210220019U (zh) 一种分区控制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机组
CN207745021U (zh) 一种电蒸炉排气系统
CN103471197B (zh) 通风系统及控制腔室中温度的方法
CN206739482U (zh) 基于太阳能的变风量新风节能系统
CN113562151B (zh) 一种船舶航行用通风装置
CN110657500A (zh) 一种具有自动加湿功能的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CN113203142A (zh) 一种分户式带自检控制系统的智能新风机组
CN203203144U (zh) 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组合式辐射吊顶
CN207094911U (zh) 加湿空调
CN205448388U (zh) 热泵热水器
CN210111297U (zh) 一种无源多间隔防凝露控制系统
CN110071429A (zh) 一种无源多间隔防凝露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883026A (zh) 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6269341U (zh) 一种防止水汽凝结系统
CN206338898U (zh) 一种带热回收的双冷源新风机组
CN213931188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5690538U (zh) 一种空调设备
CN209359162U (zh) 一种大棚恒温热泵机组
CN211011669U (zh) 一种协同控制外加湿户式中央空调复合系统
CN210891933U (zh) 一种具有自动加湿功能的空调器
CN209639200U (zh) 具有预热结构的新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