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6416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6416A
CN113556416A CN202010316555.2A CN202010316555A CN113556416A CN 113556416 A CN113556416 A CN 113556416A CN 202010316555 A CN202010316555 A CN 202010316555A CN 113556416 A CN113556416 A CN 113556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content
control unit
electronic devic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165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56416B (zh
Inventor
崔志佳
孙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1655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56416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80043 priority patent/WO202121305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556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64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564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64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主显示件、副显示件、光处理件、控制单元。所述主显示件显示面的所在侧为显示侧,所述副显示件设于所述主显示件的一侧,且背离所述显示侧;光处理件设于所述主显示件与所述副显示件之间,所述光处理件用于将所述副显示件发出的光投射至所述主显示件的显示侧,以使所述副显示件上的显示内容在所述主显示件的显示侧悬浮显示。控制单元与所述副显示件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配置所述副显示件上显示的内容。本公开技术方案提高了电子设备通过显示方式所传递的信息量。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穿戴手表等,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便携式电子通常利用显示屏与使用者进行交互,向使用者呈现各样的信息。现今,使用者对便携式电子设备所传递的信息量越来越重视。
为了向提高便携式电子设备显示屏所传递的信息量,很多厂家选择将增大显示区域。例如,将手机的边框也制作成显示区域。然而,通过这种方式所增加的显示区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无法明显的增加所传递的信息量。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高电子设备通过显示方式所传递的信息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主显示件,所述主显示件显示面的所在侧为显示侧;
副显示件,所述副显示件设于所述主显示件的一侧,且背离所述显示侧;
光处理件,设于所述主显示件与所述副显示件之间,所述光处理件用于将所述副显示件发出的光投射至所述主显示件的显示侧,以使所述副显示件上的显示内容在所述主显示件的显示侧悬浮显示;
控制单元,与所述副显示件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配置所述副显示件上显示的内容
本公开技术方案通过在主显示件背离显示侧的一侧设置副显示件以及光处理件,以使所述副显示件上的显示内容在所述主显示件的显示侧悬浮显示。由于悬浮显示的内容可以在主显示件的显示面上方显示,因而电子设备的总显示内容最大可以是主显示件的显示内容与副显示件上显示内容的叠加,因此本公开实施例提高显示区域的面积,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电子设备向用户所传递的信息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本公开主显示件、副显示件、光处理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副显示件发出的光经过光处理件透视时的光路图;
图3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悬浮内容为当前时间、当前日期的效果示意图;
图5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显示悬浮内容为画面的一部分时的效果示意图;
图6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显示悬浮内容为字幕的效果图;
图7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显示悬浮内容为弹窗的效果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主显示件;2、副显示件;21、悬浮内容;3、光处理件;4、控制单元;5、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装置、实现、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公开的较佳实施方式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本公开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便携式智能终端、移动终端设备、电子书阅读器、智能穿戴设备等。在下述实施例中,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以下,首先对本公开电子设备的结构实施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本公开主显示件1、副显示件2、光处理件3的相对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本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5、主显示件1、副显示件2、光处理件3、控制单元4。壳体5包括底板以及四周的边框(当然,边框并不必要),边框包裹主显示件1的四周。副显示件2、光处理件3、控制单元4均位于壳体5内。
所述主显示件1显示面的所在侧为显示侧,所述副显示件2设于所述主显示件1的一侧,且背离所述显示侧;光处理件3设于所述主显示件1与所述副显示件2之间,所述光处理件3用于将所述副显示件2发出的光投射至所述主显示件1的显示侧,以使所述副显示件2上的显示内容在所述主显示件1的显示侧悬浮显示。控制单元4与所述副显示件2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4用于配置所述副显示件2上显示的内容。
主显示件1是电子设备的主要实体显示区域,通过该显示实体向用户展示信息。主显示件1具有显示功能,一般的,其具有显示面,主显示件1通过在显示面上显示将要向用户展示的信息。在此不限定主显示件1的类型以及材质。在手机中,主显示件1即为手机的显示屏。
副显示件2是位于电子设备内的部件,副显示件2可以与主显示件1呈现一定的角度或者平行。副显示件2也具有显示面,即在副显示件2的显示面上能够呈现信息。在此不限定副显示件2的类型以及材质,其可以是显示屏。副显示件2与主显示件1具有一定的间隙。
请参阅图2,图2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副显示件2发出的光经过光处理件3透视时的光路图。光处理件3也位于电子设备内,且位于主显示件1和副显示件2之间。光处理可以贴合于主显示件1背离显示侧的一侧表面。副显示件2所显示的内容可以看作一个光源。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可以穿透光处理件3和主显示件1而在主显示件1的显示侧进行悬浮成像,而呈现为悬浮实像。当然,悬浮实像即为副显示件2上显示的内容,且该悬浮实像与主显示件1的显示面具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用户看来,悬浮实像是悬浮在主显示件1显示面的上方。悬浮实像和副显示件2的显示面以光处理件3的面为对称。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光处理件3可以由双面镜面反射材料和透明材料组成,其中透明材料是长方体形态,镜面反射材料位于长方体的两个对面,副显示件2所发出的点光源会穿透透明材料,到达镜面反射材料后反射再穿出透明材料,光线汇聚到主显示件1的显示侧进行成像。由于通过多个镜面反射材料和透明材料的叠加,副显示件2所发出的点光源的各个光线都可以汇聚到同一点,形成悬浮的实像。
在透明长方体的四个面都放置双面反射材料,这样呈现的是三维的光路都汇聚到一点,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长方体中与反射材料接触的四个面都为长和宽相同的长方形,可以提高三维光路的对称性。
主显示件1内部结构,主显示件1内部存在红、绿、蓝像素和阴极、阳极、金属走线,但是在金属走线的边缘存在透光的位置,悬浮成像的光路可以穿透主显示件1显示屏,并在主显示件1上方形成悬浮的实像。
本公开悬浮显示方案在呈现图案时,具有较佳的真实性以及生动性。现实生活中很多图像不是固定的边界,多数是任意的边界形态。本公开方案中,副显示件2中除所显示的内容外,其余位置均为黑色,如果副显示件2中显示的是黑色画面,对应的主显示件1上悬浮显示位置将无显示,因此悬浮显示的内容不是以副显示件2的大小为边界,而是可以在副显示件2的大小内显示任意的形状。有些位置可以镂空,由此能够使得所显示的画面更加真实和生动。
以下将对电子设备副显示件2的应用实施例、以及副显示件2与主显示件1的配合的应用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3,图3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电路结构框图。在上述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有控制单元4,控制单元4与副显示件2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4用于配置所述副显示件2上显示的内容。根据上述结构实施例可知。控制单元4通过配置所述副显示件2上显示的内容,而实现控制在主显示件1上方将要显示的悬浮内容21。
一般的,电子设备具有SOC(System-on-a-Chip,系统芯片),SOC配置主显示件1的显示内容。因此SOC可以作为该控制单元4配置副显示件2的显示内容;此时SOC同时控制主显示件1和副显示件2工作,从而能够提高主显示件1和副显示件2工作的协调性。当然控制单元4也可以是独立于SOC存在单独控制芯片,例如MCU、单片机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主显示件1和副显示件2是可以互相独立工作的。即在主显示件1不工作(例如屏幕熄灭)的情况下,副显示件2可以不受干扰的工作,仍然进行悬浮显示。也可以是副显示件2根据系统自动设定或用户设定而随时停止工作或启动工作,而不受主显示件1工作与否的影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4根据获取到的设置信息配置所述副显示件2上显示的内容。设置信息可以是由用户来设定。也可以是系统根据用户的习惯、偏好而生成。控制单元4可以直接获取该设置信息,也可以从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中读取。控制单元4获取到该设置信息后,根据设置信息来配置副显示件2上的显示内容。
示意性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以及当前场景的需求来选择悬浮内容21。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设置”里“悬浮显示”菜单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希望悬浮显示的内容。选项可以是当前日期信息、当前时间信息、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电量信息、备忘录信息等。请参阅图4,图4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悬浮内容21包括当前时间、当前日期的效果示意图。当前时间、当前日期的显示格式、颜色在此不做限定。
在该实施例中,用户可以不必启动主显示件1,就可以通过悬浮显示的内容实时且方便的获取到所需要的信息,从而提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便利性。并且通过悬浮显示所呈现的信息可以不必要在主显示件1上显示,因而可以节省主显示件1上的显示空间,有利于主显示件1上呈现更多当前用户所需要的信息量。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副显示件2上有信息显示时,所述控制单元4用于配置所述主显示件1上的显示效果,以凸显所述副显示件2的显示内容所对应的悬浮内容21;所述控制单元4用于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环境亮度,所述悬浮内容21的颜色、亮度中的至少之一配置所述显示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主显示件1的显示效果可以通过调整主显示件1的亮度、色彩、呈现的背景图案等方式来调整。例如,当环境亮度较暗时,可以增大主显示件1的显示亮度,以凸显悬浮内容21。也可以选择与悬浮内容21颜色对比强烈的颜色作为主显示件1的背光光源颜色。例如。当悬浮内容21的颜色为当悬浮内容21的字体为黑色时,控制单元4可以调整主显示件1上显示白色虚化界面来凸显悬浮内容21。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4用于在单位时间对应将要显示的画面分离成所述主体内容以及悬浮内容21,并将所述主体内容配置在所述主显示件1上显示,将所述悬浮内容21配置在所述副显示件2上显示。
在该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播放的是视频、动画等动态信息时,单位时间即为每帧时间,单位时间对应将要显示的画面即为每帧画面。而当电子设备播放的是图片时,由于图片是静态的,单位时间对应将要显示的画面可理解为该图片。
在此以视频、动画等动态信息为例。每帧画面包含有许多元素。控制单元4将每帧画面中的元素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提取,从而将画面分离成两个部分,分别在主显示件1和副显示件2上显示,由于副显示件2的显示内容会投射到主显示件1显示面上方悬浮显示,因此悬浮显示的内容与主显示件1上的显示内容又再一次组合在一起,不过,由于悬浮内容21的内容与主显示件1上的显示内容具有高度差,从而能够产生立体画面的效果。
请参阅图5,图5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显示悬浮内容21为画面的一部分时的效果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4根据所述图像内容中元素的景深,将所述图像内容分离成所述主体内容以及悬浮内容21。景深小的内容作为悬浮显示内容,景深大的内容作主体内容。画面分离的原则可以根据完整性来设定。即一个画面上可以分为若干物体(包括有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然后再根据所有物体的景深中,将景深最小的物体所对应的内容作为悬浮内容21。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画面分为前景和后景,前景配置在副显示件2上显示,以作为悬浮内容21,后景配置在主显示件1上显示。
在图5中,可以将一个图像中的森林作为一个完整性的整体,女孩作为一个完整性而将它们分离,森林为在主显示件1中显示的内容,虚框内的女孩表示对应为虚拟内容,在用户侧来看,虚框内的女孩是悬浮在主显示件1内森林图像之外的,从而呈现出立体的效果。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图5中虚框仅仅示为了在图中圈出虚拟内容,在真实情况下,虚框并不存在。可见,该实施例能够使得在播放视频、动画、图片时能够产生立体效果,提高了所呈现内容的真实感,为用户提供了高质量的观看感受。
请参阅图6,图6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显示悬浮内容21为字幕的效果图。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4根据所述画面中元素的类型,将所述图像内容分离成所述主体内容以及悬浮内容21;所述图像内容中元素的类型包括图像类型、字幕类型、弹幕类型。
控制单元4能够识别画面中元素的类型是属于画面还是属于字幕类。具体的,当电子设备将要播放带有字幕的影片时,控制单元4通过对影片每一帧画面元素进行分离,将图像内容作为主体内容在主显示件1上显示,将字幕类内容作为悬浮内容21,在副显示件2上显示。因此,就达到了字幕悬浮与图像上的显示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将字幕、弹幕等一些独立于影像中画面的信息分离开来,配置在副显示件2上进行悬浮显示,从而可以避免字幕、弹幕等挤占主显示件1上的显示空间,覆盖影像画面的问题,从而在不影响信息显示量的前提下,提高了主显示件1呈现信息的质量。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电子设备将要显示弹窗类信息时,所述控制单元4用于将弹窗类信息配置在所述副显示件2上显示。将弹窗信息以悬浮的方式显示,能够产生动态效果,并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科技感。
在此弹窗类信息有多种出现形式。例如,在电子设备锁屏时、各种提醒信息便会通过弹窗形式出现。请参阅图7,图7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显示悬浮内容21为弹窗的效果图。在主显示件1的显示面上,若干APP(Application)组成了文件夹,点击文件夹,便会通过弹窗形式显示文件夹内的APP,虚框内的aa、bb、cc、dd均为APP的名称。
进一步的,在显示悬浮内容21时,为了提高与用户的交互。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结构光传感器,所述结构光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4电连接;所述结构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目标对象在悬浮显示的内容上的操作,并将检测到的操作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4。在此目标对象可以是人或人工智能设备。
当呈现的悬浮内容21为交互性内容,例如具有供用户选择的对象、供用户输入的窗口等。用户可以直接在悬浮内容21上操作(选取、滑动、手势或写字),以向电子设备发送指令。结构光传感器即可以感知用户的操作,例如能够感知用户选择的选项,滑动的方向、所发出的手势或写的内容;结构光传感器将感知到的指令发送给控制单元4,控制单元4根据用户所发的指令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不限于利用结构光传感器来感知用户操作,还可以通过光学类传感器来实现。
进一步的,当所述副显示件2上显示弹窗类信息时;所述控制单元4控制所述主控制器的画面虚化,以凸显弹窗信息。
本公开技术方案通过在主显示件1背离显示侧的一侧设置副显示件2以及光处理件3,以使所述副显示件2上的显示内容在所述主显示件1的显示侧悬浮显示。由于悬浮显示的内容可以在主显示件1的显示面上方显示,因而电子设备的总显示内容最大可以是主显示件1的显示内容与副显示件2上显示内容的叠加,因此本公开实施例有效的提高了电子设备向用户所传递的信息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公开,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公开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显示件,所述主显示件显示面的所在侧为显示侧;
副显示件,所述副显示件设于所述主显示件的一侧,且背离所述显示侧;
光处理件,设于所述主显示件与所述副显示件之间,所述光处理件用于将所述副显示件发出的光投射至所述主显示件的显示侧,以使所述副显示件上的显示内容在所述主显示件的显示侧悬浮显示;
控制单元,与所述副显示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配置所述副显示件上的显示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获取到的设置信息配置所述副显示件上的显示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显示件上的显示内容包括当前日期信息、当前时间信息、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电量信息、备忘录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所述主显示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配置所述主显示件上的显示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副显示件上有内容显示时,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调节所述主显示件上的显示效果,以凸显所述副显示件的显示内容所对应的悬浮内容;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环境亮度,所述悬浮内容的颜色、亮度中的至少之一配置所述显示效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单位时间对应将要显示的画面分离成主体内容以及悬浮内容,并将所述主体内容配置在所述主显示件上显示,将所述悬浮内容配置在所述副显示件上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画面中元素的景深,将所述画面内容分离成所述主体内容以及悬浮内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画面中元素的类型,将所述画面内容分离成所述主体内容以及悬浮内容;
所述画面内容中元素的类型包括图像类型、字幕类型、弹幕类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需要显示弹窗类信息时,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将所述弹窗类信息配置在所述副显示件上显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结构光传感器,所述结构光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所述结构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目标对象在悬浮显示的内容上的操作,并将检测到的操作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
CN202010316555.2A 2020-04-21 2020-04-21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5564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6555.2A CN113556416B (zh) 2020-04-21 2020-04-21 电子设备
PCT/CN2021/080043 WO2021213052A1 (zh) 2020-04-21 2021-03-10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6555.2A CN113556416B (zh) 2020-04-21 2020-04-21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6416A true CN113556416A (zh) 2021-10-26
CN113556416B CN113556416B (zh) 2022-06-03

Family

ID=78100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16555.2A Active CN113556416B (zh) 2020-04-21 2020-04-21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56416B (zh)
WO (1) WO2021213052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9567A (zh) * 2008-11-19 2010-06-16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和显示控制程序
TW201638631A (zh) * 2015-04-29 2016-11-01 黃韋柏 多層次立體影像顯示裝置及方法
CN106170731A (zh) * 2014-03-31 2016-11-30 索尼公司 电子设备
CN108347500A (zh) * 2018-01-10 2018-07-3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9309740A (zh) * 2018-11-16 2019-02-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0088820A (zh) * 2019-03-11 2019-08-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0708488A (zh) * 2019-10-09 2020-01-17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悬浮显示副屏及电视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9567A (zh) * 2008-11-19 2010-06-16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和显示控制程序
CN106170731A (zh) * 2014-03-31 2016-11-30 索尼公司 电子设备
TW201638631A (zh) * 2015-04-29 2016-11-01 黃韋柏 多層次立體影像顯示裝置及方法
CN108347500A (zh) * 2018-01-10 2018-07-3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9309740A (zh) * 2018-11-16 2019-02-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0088820A (zh) * 2019-03-11 2019-08-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0708488A (zh) * 2019-10-09 2020-01-17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悬浮显示副屏及电视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6416B (zh) 2022-06-03
WO2021213052A1 (zh) 2021-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2014663B2 (en) Dark mode display interface process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P3419024B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providing property information of external light source for interest object
JP6170152B2 (ja) 写真を使用したオペレ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カラーの設定
RU2690748C1 (ru)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отображения
CN101729670B (zh) 移动终端
EP2843542A1 (en) User terminal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ser terminal apparatus, and expanded display system
EP2874047B1 (en) Display device, display method, and program
CN109660855B (zh) 贴纸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6713696B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KR20140054959A (ko) 단말의 카메라 제어 방법 및 그 단말
KR20140044230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외부 장치, 디스플레이 방법, 데이터 수신 방법 및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CN111541907A (zh) 物品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664445B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7222591A (zh) 影像传感器、相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10764300A (zh) 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US9998671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02164235A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
KR20200106871A (ko) 머리 착용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머리 착용형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광 투과율 변경 방법
CN113556416B (zh) 电子设备
KR20210072498A (ko) 디스플레이의 지정된 영역에 표시를 변경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CN113190302A (zh)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89807A (zh) 显示装置
CN111694535B (zh) 闹钟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1627368A (zh) 显示屏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和电子设备
CN114546228A (zh) 表情图像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