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6414B - 用于网络间通信的方法、网关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于网络间通信的方法、网关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6414B
CN113556414B CN202111096028.6A CN202111096028A CN113556414B CN 113556414 B CN113556414 B CN 113556414B CN 202111096028 A CN202111096028 A CN 202111096028A CN 113556414 B CN113556414 B CN 1135564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logical address
identification
identity
inter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960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56414A (zh
Inventor
陈建飞
王克炜
王迎
顾昊
邓文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uoli Xin'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uoli Xin'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uoli Xin'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uoli Xin'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9602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564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56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64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564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64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17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using port numbers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用于网络间通信的方法、网关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根据该方法,经由第一端口组从第一网络接收包括第一源逻辑地址和第一目的逻辑地址的第一消息,第一源逻辑地址为第一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第一内部逻辑地址,第一目的逻辑地址包括为第二网络配置的第二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二设备的第二主机标识;确定第一设备的第一主机标识;确定第二设备在第二网络中的第二内部逻辑地址;将第一源逻辑地址修改为第一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一主机标识;将第一目的逻辑地址修改为第二内部逻辑地址;以及经由第二端口组,向第二网络发送第一源逻辑地址和第一目的逻辑地址经修改的第一消息。由此,能够在各网络内部逻辑地址冲突的情况下实现网络间通信。

Description

用于网络间通信的方法、网关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网络间通信的方法、网关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实际应用场景中,诸如EPA总线的通信系统根据逻辑地址进行通信,逻辑地址的格式为XX.YY,其中XX为网络标识(也称为网段地址、网段信息或网段标识),YY为主机标识(也称为主机标识或地址)。所以自身系统的地址为1.YY的形式,即网络标识为1,同时其他系统也有类似网络同样为1.YY,两个系统均分别调试稳定后才有了互相通信的要求,但是此时两个网络均不方便更改其网络标识。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用于网络间通信的方法、网关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在各网络内部逻辑地址冲突的情况下实现网络间通信。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网络间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经由第一端口组从与第一端口组相对应的第一网络接收包括第一源逻辑地址和第一目的逻辑地址的第一消息,第一源逻辑地址为第一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第一内部逻辑地址,第一目的逻辑地址包括为与第二端口组相对应的第二网络配置的第二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二设备在第二网络中的第二主机标识;基于第一内部逻辑地址和为第一网络配置的第一全局网络标识,确定第一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第一主机标识;基于第二全局网络标识、第二主机标识以及内部逻辑地址与全局网络标识之间的关联,确定第二设备在第二网络中的第二内部逻辑地址,关联至少包括第二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二网络内的多个设备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之间的关联;将第一源逻辑地址修改为第一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一主机标识;将第一目的逻辑地址修改为第二内部逻辑地址;以及经由第二端口组,向第二网络发送第一源逻辑地址和第一目的逻辑地址经修改的第一消息。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网络间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经由第一端口组从与第一端口组相对应的第一网络接收包括第一源逻辑地址和第一目的逻辑地址的第一消息,第一源逻辑地址为第一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第一内部逻辑地址,第一目的逻辑地址包括与第二端口组相对应的第二网络的曾用网络标识和第二设备在第二网络中的第二主机标识;基于第一内部逻辑地址和为第一网络配置的第一全局网络标识,确定第一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第一主机标识;基于第二网络的曾用网络标识、第二主机标识以及内部逻辑地址、全局网络标识与曾用网络标识之间的关联,确定为第二网络配置的第二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二设备在第二网络中的第二内部逻辑地址,关联至少包括第二网络的曾用网络标识、第二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二网络内的多个设备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之间的关联;将第一源逻辑地址修改为第一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一主机标识;将第一目的逻辑地址修改为第二内部逻辑地址;以及经由与第二全局网络标识相对应的第二端口组,向第二网络发送第一源逻辑地址和第一目的逻辑地址经修改的第一消息。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网关设备。该网关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第四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方法。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注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环境100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网络间通信的方法200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确定第一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第一主机标识的方法300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确定第二设备在第二网络中的第二内部逻辑地址的方法400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网络间通信的方法500的示意图。
图6是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网络间通信的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表示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除非特别申明,术语“或”表示“和/或”。术语“基于”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示例实施例”和“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示例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下文还可能包括其他明确的和隐含的定义。
如上所述,网络标识有冲突的两个系统均分别调试稳定后才有了互相通信的要求,但是此时两个网络均不方便更改其网络标识。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由于用户实际使用中经常有系统搭建初期并没有与其他系统组网的打算或者将其他两个原本没打算通信的独立网络接入同一网关进行通信,或者想快速验证功能、或者尽快投入使用的。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潜在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网络间通信的方案。在该方案中,网关设备经由第一端口组从与第一端口组相对应的第一网络接收包括第一源逻辑地址和第一目的逻辑地址的第一消息,第一源逻辑地址为第一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第一内部逻辑地址,第一目的逻辑地址包括为与第二端口组相对应的第二网络配置的第二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二设备在第二网络中的第二主机标识。网关设备基于第一内部逻辑地址和为第一网络配置的第一全局网络标识,确定第一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第一主机标识,以及基于第二全局网络标识、第二主机标识以及内部逻辑地址与全局网络标识之间的关联,确定第二设备在第二网络中的第二内部逻辑地址,关联至少包括第二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二网络内的多个设备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之间的关联。网关设备将第一源逻辑地址修改为第一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一主机标识;将第一目的逻辑地址修改为第二内部逻辑地址;以及经由第二端口组,向第二网络发送第一源逻辑地址和第一目的逻辑地址经修改的第一消息。
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还提出了另一种用于网络间通信的方案。在该方案中,网关设备经由第一端口组从与第一端口组相对应的第一网络接收包括第一源逻辑地址和第一目的逻辑地址的第一消息,第一源逻辑地址为第一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第一内部逻辑地址,第一目的逻辑地址包括与第二端口组相对应的第二网络的曾用网络标识和第二设备在第二网络中的第二主机标识。网关设备基于第一内部逻辑地址和为第一网络配置的第一全局网络标识,确定第一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第一主机标识,以及基于第二网络的曾用网络标识、第二主机标识以及内部逻辑地址、全局网络标识与曾用网络标识之间的关联,确定为第二网络配置的第二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二设备在第二网络中的第二内部逻辑地址,关联至少包括第二网络的曾用网络标识、第二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二网络内的多个设备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之间的关联。网关设备将第一源逻辑地址修改为第一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一主机标识;将第一目的逻辑地址修改为第二内部逻辑地址;以及经由与第二全局网络标识相对应的第二端口组,向第二网络发送第一源逻辑地址和第一目的逻辑地址经修改的第一消息。
以此方式,能够在各网络内部逻辑地址冲突的情况下实现网络间通信。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方案的具体示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环境100的示例的示意图。信息处理环境100可以包括网关设备110、第一网络120和第二网络130。应当理解,虽然图1中示出了网关设备110与两个网络连接,但是这只是举例说明,网关设备110也可以与更多网络连接,本公开的范围在此不受限制。
如图1所示,第一网络120包括3个设备121、122和123。这3个设备在第一网络120中的内部逻辑地址(例如内部IP地址)分别为192.168.1.1,192.168.1.2,以及192.168.1.3。这3个设备经由两个交换机连接到网关设备110的第一端口组111,也就是双星型网络。应当理解,虽然图1中示出了第一网络120呈双星型拓扑并且包括3个设备,但是这只是举例说明,第一网络120也可以采用其他拓扑并且包括其他数量的设备。
如图1所示,第二网络130包括4个设备131、132、133和134。这3个设备在第二网络130中的内部逻辑地址(例如内部IP地址)分别为192.168.1.1,192.168.1.2,192.168.1.3以及192.168.1.4。这4个设备连接成双环型拓扑,其中设备131和133的一端连接到网关设备110的第二端口组112。应当理解,虽然图1中示出了第二网络130呈双环型拓扑并且包括4个设备,但是这只是举例说明,第二网络130也可以采用其他拓扑并且包括其他数量的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网络120和第二网络130为EPA(Ethernet for PlantAutomation)网络。
与第一端口组111相对应的第一网络120可以被配置有第一全局网络标识,第一端口组111与第一全局网络标识相对应,例如192.168.2,以及与第二端口组112相对应的第二网络130可以被配置有第二全局网络标识,第二端口组112与第二全局网络标识相对应,例如192.168.3。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关设备110可以存储有第一网络120内的多个设备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与第一全局网络标识之间的关联,以及第二网络130内的多个设备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与第二全局网络标识之间的关联。关联的一个示例可如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网关设备110用于经由第一端口组111从与第一端口组111相对应的第一网络120接收包括第一源逻辑地址和第一目的逻辑地址的第一消息,第一源逻辑地址为第一设备121在第一网络120中的第一内部逻辑地址,第一目的逻辑地址包括为与第二端口组112相对应的第二网络130配置的第二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二设备131在第二网络130中的第二主机标识;基于第一内部逻辑地址和为第一网络120配置的第一全局网络标识,确定第一设备121在第一网络120中的第一主机标识;基于第二全局网络标识、第二主机标识以及内部逻辑地址与全局网络标识之间的关联,确定第二设备131在第二网络130中的第二内部逻辑地址,关联至少包括第二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二网络130内的多个设备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之间的关联;将第一源逻辑地址修改为第一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一主机标识;将第一目的逻辑地址修改为第二内部逻辑地址;以及经由第二端口组112,向第二网络130发送第一源逻辑地址和第一目的逻辑地址经修改的第一消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网络120和第二网络130可以拥有曾用网络标识。由于用户使用习惯或者历史编写的代码等问题,第一网络120中的设备向第二网络130发送的消息中的目的逻辑地址可能会使用第二网络130的曾用网络标识,以及第二网络130中的设备向第一网络120发送的消息中的目的逻辑地址中可能会使用第一网络120的曾用网络标识。在此情况下,网关设备110可以存储有第一网络120内的多个设备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第一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一网络120的曾用网络标识之间的关联,以及第二网络130内的多个设备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第二全局网络标识以及第二网络130的曾用网络标识之间的关联。关联的一个示例可如下表2所示。
表2。
Figure 999249DEST_PATH_IMAGE002
网关设备110用于经由第一端口组111从与第一端口组111相对应的第一网络120接收包括第一源逻辑地址和第一目的逻辑地址的第一消息,第一源逻辑地址为第一设备121在第一网络120中的第一内部逻辑地址,第一目的逻辑地址包括与第二端口组112相对应的第二网络130的曾用网络标识和第二设备131在第二网络130中的第二主机标识;基于第一内部逻辑地址和为第一网络120配置的第一全局网络标识,确定第一设备121在第一网络120中的第一主机标识;基于第二网络130的曾用网络标识、第二主机标识以及内部逻辑地址、全局网络标识与曾用网络标识之间的关联,确定为第二网络130配置的第二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二设备131在第二网络130中的第二内部逻辑地址,关联至少包括第二网络130的曾用网络标识、第二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二网络130内的多个设备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之间的关联;将第一源逻辑地址修改为第一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一主机标识;将第一目的逻辑地址修改为第二内部逻辑地址;以及经由与第二全局网络标识相对应的第二端口组112,向第二网络130发送第一源逻辑地址和第一目的逻辑地址经修改的第一消息。
由此,能够在各网络内部逻辑地址冲突的情况下实现网络间通信。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网络间通信的方法200的流程图。例如,方法200可以由如图1所示的网关设备110来执行。应当理解的是,方法200还可以包括未示出的附加框和/或可以省略所示出的框,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在框202处,网关设备110经由第一端口组111从与第一端口组111相对应的第一网络120接收包括第一源逻辑地址和第一目的逻辑地址的第一消息,第一源逻辑地址为第一设备121在第一网络120中的第一内部逻辑地址,第一目的逻辑地址包括为与第二端口组112相对应的第二网络130配置的第二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二设备131在第二网络130中的第二主机标识。
例如,第一内部逻辑地址为192.168.1.1,第一目的逻辑地址为192.168.3.1,其中192.168.3为第二全局网络标识,以及剩下的1为第二主机标识。
在框204处,网关设备110基于第一内部逻辑地址和为第一网络120配置的第一全局网络标识,确定第一设备121在第一网络120中的第一主机标识。
例如,通过第一端口组111,可以确定对应的第一全局网络标识。
如图3所示,网关设备110可以在框302处基于第一全局网络标识确定第一网络120的网络掩码。例如,第一全局网络标识为192.168.2,则第一网络120的网络掩码为255.255.255.0。
随后,网关设备110可以在框304处基于网络掩码和第一内部逻辑地址,确定第一设备121在第一网络中的第一主机标识。例如,网络掩码为255.255.255.0,以及第一内部逻辑地址为192.168.1.1,则第一主机标识为1。
在框206处,网关设备110基于第二全局网络标识、第二主机标识以及内部逻辑地址与全局网络标识之间的关联,确定第二设备131在第二网络130中的第二内部逻辑地址,关联至少包括第二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二网络130内的多个设备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之间的关联。
关联的一个示例可如表1所示。如图4所示,网关设备110可以在框402处在内部逻辑地址与全局网络标识之间的关联中确定与第二全局网络标识相关联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例如,与192.168.3相关联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192.168.1.1,192.168.1.2,192.168.1.3,192.168.1.4。
随后,网关设备110可以在框404处从多个内部逻辑地址确定与第二主机标识相对应的第二内部逻辑地址。例如,基于第二主机标识1,从多个内部逻辑地址192.168.1.1,192.168.1.2,192.168.1.3,192.168.1.4中确定第二内部逻辑地址192.168.1.1。应当理解,虽然这里示出了第二内部逻辑地址与第一内部逻辑地址相同,但是这只是示例,第二内部逻辑地址与第一内部逻辑地址也可以不同。
在框208处,网关设备110将第一源逻辑地址修改为第一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一主机标识。
例如将第一源逻辑地址从192.168.1.1修改为192.168.2.1,其中192.168.2为第一全局网络标识,剩下的1为第一主机标识。
在框210处,网关设备110将第一目的逻辑地址修改为第二内部逻辑地址。
例如,将第一目的逻辑地址192.168.3.1修改为第二内部逻辑地址192.168.1.1。
在框212处,网关设备110经由第二端口组112,向第二网络130发送第一源逻辑地址和第一目的逻辑地址经修改的第一消息。
例如,基于第二全局网络标识可以确定第二端口组112。
由此,通过为网络分配全局网络标识,并将该网络的全局网络标识和该网络内部各设备的内部逻辑地址进行关联,能够将目的逻辑地址中的全局网络标识和主机地址转换为内部逻辑地址,便于在目标网络中通信,以及将源逻辑地址中的内部逻辑地址转换为全局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便于目标网络向源网络发送消息,从而在各网络内部逻辑地址冲突的情况下实现网络间通信。
此外,网关设备110还可以经由第二端口组112从第二网络130接收包括第二源逻辑地址和第二目的逻辑地址的第二消息,第二源逻辑地址为第二设备131在第二网络130中的第二内部逻辑地址,第二目的逻辑地址包括为第一网络120配置的第一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一设备121在第一网络120中的第一主机标识。
例如,第二内部逻辑地址为192.168.1.1,第二目的逻辑地址为192.168.2.1,其中192.168.2为第一全局网络标识,以及剩下的1为第一主机标识。
网关设备110基于第二内部逻辑地址和为第二网络130配置的第二全局网络标识,确定第二设备131在第二网络130中的第二主机标识。
为第二网络120配置的第二全局网络标识例如是基于第二端口组112确定的。网关设备110可以基于第二全局网络标识确定第二网络130的网络掩码。例如,第二全局网络标识为192.168.3,则第二网络130的网络掩码为255.255.255.0。
随后,网关设备110基于网络掩码和第二内部逻辑地址,确定第二设备131在第二网络中的第二主机标识。例如,网络掩码为255.255.255.0,以及第二内部逻辑地址为192.168.1.1,则第一主机标识为1。
网关设备110基于第一全局网络标识、第一主机标识以及内部逻辑地址与全局网络标识之间的关联,确定第一内部逻辑地址,关联还包括第一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一网络120内的多个设备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之间的关联。
关联的一个示例可如表1所示。网关设备110可以在上述关联中确定与第一全局网络标识相关联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例如,与192.168.2相关联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192.168.1.1,192.168.1.2,192.168.1.3。
随后,网关设备110可以从多个内部逻辑地址确定与第一主机标识相对应的第一内部逻辑地址。例如,基于第一主机标识1,从多个内部逻辑地址192.168.1.1,192.168.1.2,192.168.1.3中确定第一内部逻辑地址192.168.1.1。
网关设备110可以将第二源逻辑地址修改为第二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二主机标识。
例如将第二源逻辑地址从192.168.1.1修改为192.168.3.1,其中192.168.3为第二全局网络标识,剩下的1为第二主机标识。
网关设备110可以将第二目的逻辑地址修改为第一内部逻辑地址。
例如,将第二目的逻辑地址192.168.2.1修改为第一内部逻辑地址192.168.1.1。
网关设备110经由第一端口组111,向第一网络120发送第二源逻辑地址和第二目的逻辑地址经修改的第二消息。
例如,基于第一全局网络标识可以确定第一端口组112。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网络间通信的方法500的流程图。例如,方法500可以由如图1所示的网关设备110来执行。应当理解的是,方法500还可以包括未示出的附加框和/或可以省略所示出的框,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在框502处,网关设备110经由第一端口组111从与第一端口组111相对应的第一网络120接收包括第一源逻辑地址和第一目的逻辑地址的第一消息,第一源逻辑地址为第一设备121在第一网络120中的第一内部逻辑地址,第一目的逻辑地址包括与第二端口组112相对应的第二网络130的曾用网络标识和第二设备131在第二网络130中的第二主机标识。
例如,第一内部逻辑地址为192.168.1.1,第一目的逻辑地址为192.168.6.1,其中192.168.6为第二网络130的曾用网络标识,以及剩下的1为第二主机标识。
在框504处,网关设备110基于第一内部逻辑地址和为第一网络120配置的第一全局网络标识,确定第一设备121在第一网络120中的第一主机标识。
例如,可以通过第一端口组111确定为第一网络120配置的第一全局网络标识。第一主机标识的确定可参见上文,这里不再赘述。
在框506处,网关设备110基于第二网络130的曾用网络标识、第二主机标识以及内部逻辑地址、全局网络标识与曾用网络标识之间的关联,确定为第二网络130配置的第二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二设备131在第二网络130中的第二内部逻辑地址,关联至少包括第二网络130的曾用网络标识、第二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二网络130内的多个设备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之间的关联。
关联的一个示例可如表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网关设备110可以在上述关联中确定与第二网络130的曾用网络标识相关联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例如,与192.168.6相关联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192.168.1.1,192.168.1.2,192.168.1.3,192.168.1.4。网关设备110还可以在上述关联中确定与第二网络130的曾用网络标识相关联的第二全局网络标识。例如,与192.168.6相关联的第二全局网络标识192.168.3。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曾用网络标识与全局网络标识之间的关联与全局网络标识与内部逻辑地址之间的关联是独立的。网关设备110可以在曾用网络标识与全局网络标识之间的关联中确定与第二网络130的曾用网络标识相关联的第二全局网络标识,随后基于全局网络标识与内部逻辑地址之间的关联确定与第二全局网络标识相关联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
随后,网关设备110可以从多个内部逻辑地址确定与第二主机标识相对应的第二内部逻辑地址。例如,基于第二主机标识1,从多个内部逻辑地址192.168.1.1,192.168.1.2,192.168.1.3,192.168.1.4中确定第二内部逻辑地址192.168.1.1。
在框508处,网关设备110将第一源逻辑地址修改为第一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一主机标识。
例如将第一源逻辑地址从192.168.1.1修改为192.168.2.1,其中192.168.2为第一全局网络标识,剩下的1为第一主机标识。
在框510处,网关设备110将第一目的逻辑地址修改为第二内部逻辑地址。
例如,将第一目的逻辑地址192.168.6.1修改为第二内部逻辑地址192.168.1.1。
在框512处,网关设备110经由与第二全局网络标识相对应的第二端口组112,向第二网络130发送第一源逻辑地址和第一目的逻辑地址经修改的第一消息。
例如,网关设备110可以基于上述关联确定第二端口组112与第二全局网络标识相对应,随后基于第二端口组112,向第二网络130发送第一源逻辑地址和第一目的逻辑地址经修改的第一消息。
由此,通过为网络分配全局网络标识,并将该网络的全局网络标识、曾用网络标识和该网络内部各设备的内部逻辑地址进行关联,能够将目的逻辑地址中的曾用网络标识和主机地址转换为内部逻辑地址,便于在目标网络中通信,以及将源逻辑地址中的内部逻辑地址转换为全局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便于目标网络向源网络发送消息,从而在各网络内部逻辑地址冲突的情况下实现网络间通信,同时兼容网络的曾用网络标识,满足用户使用习惯或者兼容先前的程序编码。
此外,网关设备110可以经由第二端口组112从第二网络130接收包括第二源逻辑地址和第二目的逻辑地址的第二消息,第二源逻辑地址为第二设备131在第二网络130中的第二内部逻辑地址,第二目的逻辑地址包括第一网络120的曾用网络标识和第一设备121在第一网络120中的第一主机标识。
例如,第二内部逻辑地址为192.168.1.1,第二目的逻辑地址为192.168.5.1,其中192.168.5为第一网络120的曾用网络标识,以及剩下的1为第一主机标识。
网关设备110基于第二内部逻辑地址和第二全局网络标识,确定第二设备131在第二网络130中的第二主机标识。
第二全局网络标识例如是基于第二端口组112确定的。第二主机标识的确定可参见上文,这里不再赘述。
网关设备110基于第一网络的曾用网络标识、第一主机标识以及内部逻辑地址、全局网络标识与曾用网络标识之间的关联,确定第一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一内部逻辑地址,关联还包括第一网络的曾用网络标识、第一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一网络内的多个设备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之间的关联。
关联的一个示例可如表2所示。网关设备110可以在上述关联中确定与第一网络120的曾用网络标识相关联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例如,与192.168.5相关联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192.168.1.1,192.168.1.2,192.168.1.3。网关设备110还可以在上述关联中确定与第一网络120的曾用网络标识相关联的第一全局网络标识。例如,与192.168.5相关联的第一全局网络标识192.168.2。
随后,网关设备110可以从多个内部逻辑地址确定与第一主机标识相对应的第一内部逻辑地址。例如,基于第一主机标识1,从多个内部逻辑地址192.168.1.1,192.168.1.2,192.168.1.3中确定第一内部逻辑地址192.168.1.1。
网关设备110基于第二全局网络标识以及内部逻辑地址、全局网络标识与曾用网络标识之间的关联,确定第二网络的曾用网络标识。
关联的一个示例可如表2所示。第二全局网络标识为192.168.3,则确定第二网络的曾用网络标识为192.168.6。
网关设备110将第二源逻辑地址修改为第二网络的曾用网络标识和第二主机标识。
例如将第二源逻辑地址从192.168.1.1修改为192.168.6.1,其中192.168.6为第二网络的曾用网络标识,剩下的1为第二主机标识。
网关设备110将第二目的逻辑地址修改为第一内部逻辑地址。
例如,将第二目的逻辑地址192.168.5.1修改为第二内部逻辑地址192.168.1.1。
网关设备110经由与第一全局网络标识相对应的第一端口组111,向第一网络120发送第二源逻辑地址和第二目的逻辑地址经修改的第二消息。
例如,网关设备110可以基于上述关联确定第一端口组111与第一全局网络标识相对应,随后基于第一端口组111,向第一网络120发送第二源逻辑地址和第二目的逻辑地址经修改的第二消息。
图6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示例设备600的示意性框图。例如,如图1所示的网关设备110可以由设备600来实施。如图所示,设备6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或者从存储单元608加载到随机存取存储器(RAM)603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随机存取存储器603中,还可存储设备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中央处理单元601、只读存储器602以及随机存取存储器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设备6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输入/输出接口605,包括:输入单元606,例如键盘、鼠标、麦克风等;输出单元60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60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60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609允许设备6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上文所描述的各个过程和处理,例如方法200-500,可由中央处理单元601执行。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200-500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60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只读存储器602和/或通信单元6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设备600上。当计算机程序被加载到随机存取存储器603并由中央处理单元60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方法200-500的一个或多个动作。
本公开涉及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单元,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单元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4)

1.一种用于网络间通信的方法,包括:
经由第一端口组从与所述第一端口组相对应的第一网络接收包括第一源逻辑地址和第一目的逻辑地址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源逻辑地址为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内部逻辑地址,所述第一目的逻辑地址包括为与第二端口组相对应的第二网络配置的第二全局网络标识和第二设备在第二网络中的第二主机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内部逻辑地址和为所述第一网络配置的第一全局网络标识,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主机标识;
基于所述第二全局网络标识、所述第二主机标识以及内部逻辑地址与全局网络标识之间的关联,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中的第二内部逻辑地址,所述关联至少包括所述第二全局网络标识和所述第二网络内的多个设备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之间的关联;
将所述第一源逻辑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一全局网络标识和所述第一主机标识;
将所述第一目的逻辑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二内部逻辑地址;以及
经由所述第二端口组,向所述第二网络发送所述第一源逻辑地址和所述第一目的逻辑地址经修改的所述第一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经由所述第二端口组从所述第二网络接收包括第二源逻辑地址和第二目的逻辑地址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源逻辑地址为所述第二内部逻辑地址,所述第二目的逻辑地址包括所述第一全局网络标识和所述第一主机标识;
基于所述第二内部逻辑地址和所述第二全局网络标识,确定所述第二主机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全局网络标识、所述第一主机标识以及内部逻辑地址与全局网络标识之间的所述关联,确定所述第一内部逻辑地址,所述关联还包括所述第一全局网络标识和所述第一网络内的多个设备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之间的关联;
将所述第二源逻辑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二全局网络标识和所述第二主机标识;
将所述第二目的逻辑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一内部逻辑地址;以及
经由所述第一端口组,向所述第一网络发送所述第二源逻辑地址和所述第二目的逻辑地址经修改的所述第二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主机标识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全局网络标识,确定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掩码;以及
基于所述网络掩码和所述第一内部逻辑地址,确定所述第一主机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中的第二内部逻辑地址包括:
基于内部逻辑地址与全局网络标识之间的所述关联,确定与所述第二全局网络标识相关联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以及
从所述多个内部逻辑地址确定与所述第二主机标识相对应的第二内部逻辑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内部逻辑地址和所述第二内部逻辑地址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为EPA网络。
7.一种用于网络间通信的方法,包括:
经由第一端口组从与所述第一端口组相对应的第一网络接收包括第一源逻辑地址和第一目的逻辑地址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源逻辑地址为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内部逻辑地址,所述第一目的逻辑地址包括与第二端口组相对应的第二网络的曾用网络标识和第二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中的第二主机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内部逻辑地址和为所述第一网络配置的第一全局网络标识,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主机标识;
基于所述第二网络的曾用网络标识、所述第二主机标识以及内部逻辑地址、全局网络标识与曾用网络标识之间的关联,确定为所述第二网络配置的第二全局网络标识和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中的第二内部逻辑地址,所述关联至少包括所述第二网络的曾用网络标识、所述第二全局网络标识和所述第二网络内的多个设备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之间的关联;
将所述第一源逻辑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一全局网络标识和所述第一主机标识;
将所述第一目的逻辑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二内部逻辑地址;以及
经由与所述第二全局网络标识相对应的第二端口组,向所述第二网络发送所述第一源逻辑地址和所述第一目的逻辑地址经修改的所述第一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经由所述第二端口组从所述第二网络接收包括第二源逻辑地址和第二目的逻辑地址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源逻辑地址为所述第二内部逻辑地址,所述第二目的逻辑地址包括所述第一网络的曾用网络标识和所述第一主机标识;
基于所述第二内部逻辑地址和所述第二全局网络标识,确定所述第二主机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网络的曾用网络标识、所述第一主机标识以及内部逻辑地址、全局网络标识与曾用网络标识之间的所述关联,确定所述第一全局网络标识和所述第一内部逻辑地址,所述关联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的曾用网络标识、所述第一全局网络标识和所述第一网络内的多个设备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之间的关联;
基于所述第二全局网络标识以及内部逻辑地址、全局网络标识与曾用网络标识之间的所述关联,确定所述第二网络的曾用网络标识;
将所述第二源逻辑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二网络的曾用网络标识和所述第二主机标识;
将所述第二目的逻辑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一内部逻辑地址;以及
经由与所述第一全局网络标识相对应的第一端口组,向所述第一网络发送所述第二源逻辑地址和所述第二目的逻辑地址经修改的所述第二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主机标识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全局网络标识,确定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掩码;以及
基于所述网络掩码和所述第一内部逻辑地址,确定所述第一主机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中的第二内部逻辑地址包括:
基于内部逻辑地址、全局网络标识与曾用网络标识之间的所述关联,确定与所述曾用网络标识相关联的多个内部逻辑地址;以及
从所述多个内部逻辑地址确定与所述第二主机标识相对应的第二内部逻辑地址。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内部逻辑地址和所述第二内部逻辑地址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为EPA网络。
13.一种网关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计算机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096028.6A 2021-09-18 2021-09-18 用于网络间通信的方法、网关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5564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96028.6A CN113556414B (zh) 2021-09-18 2021-09-18 用于网络间通信的方法、网关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96028.6A CN113556414B (zh) 2021-09-18 2021-09-18 用于网络间通信的方法、网关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6414A CN113556414A (zh) 2021-10-26
CN113556414B true CN113556414B (zh) 2021-12-10

Family

ID=78134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96028.6A Active CN113556414B (zh) 2021-09-18 2021-09-18 用于网络间通信的方法、网关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564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9964B (zh) * 2021-11-26 2022-03-11 浙江国利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网关设备的通信方法和网关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0290A (zh) * 2017-06-30 2020-03-06 Nicira股份有限公司 对逻辑网络地址分配唯一的网络地址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08909A (ja) * 2000-04-24 2001-11-02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論理ネットワークアドレス割当方法及び端末装置
DE50112430D1 (de) * 2000-09-29 2007-06-14 Siemens Ag Verfahren zum Verbindungsaufbau von einem Endgerät eines Kommunikationsnetzes zu einem netzexternen Verbindungsziel und Einrichtungen zur Realisierung des Verfahrens
CN101729388B (zh) * 2008-10-22 2012-0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网络地址转换的方法、媒体网关和网络系统
CN102404716A (zh) * 2010-09-07 2012-04-0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基于ip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4937908B (zh) * 2012-12-12 2018-05-18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连接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59654B (zh) * 2016-10-14 2020-09-25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混合云系统
CN110071984A (zh) * 2018-01-24 2019-07-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标识映射方法和系统以及终端、标识网关
CN110191202B (zh) * 2019-05-06 2020-11-20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接入地址确定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0290A (zh) * 2017-06-30 2020-03-06 Nicira股份有限公司 对逻辑网络地址分配唯一的网络地址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虚拟局域网技术在机房局域网中的应用;石峰;《太原大学学报》;20110315(第0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6414A (zh) 202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57142B2 (en) Message delivery in a message system
CN110506411B (zh) 虚拟计算环境中用于使用逻辑端口提供分组实施的方法和系统
EP3790239A1 (en)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for edge router
CN111654555B (zh) 用于消息分发的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56414B (zh) 用于网络间通信的方法、网关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510384B (zh) 处理服务产生的数据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450767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014664B (zh) 网关适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46974B (zh) 用于时钟同步的方法、设备、通信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3422724B (zh) 用于epa组态切换的方法、设备、通信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2235213B (zh) 一种sdn交换机分流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277641A (zh) 地址共享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3347100B (zh) 数据流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10358A (zh) 用于配置从设备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1147379A (zh)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相关设备
CN115412512A (zh) 一种基于IPv6的多云跨网互通方法及装置
CN105991373B (zh) 一种应用协议识别方法及装置
US9912581B2 (en) Flow inheritance
US20210168041A1 (en) Simulating a system of computing systems
CN114615235A (zh) 管理网络中的设备的地址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2165430A (zh) 数据路由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206807B (zh) 用于信息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568561A (zh) 用于信息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US9473319B2 (en) Dynamic discovery and assignment of available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s
KR102567132B1 (ko) 네트워크데이터체이닝장치 및 네트워크데이터체이닝장치의 동작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gateway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network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0

Pledgee: Hangzhou branch of Bank of Nanjing Co.,Ltd.

Pledgor: ZHEJIANG GUOLI XIN'A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330002626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91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0

Pledgee: Hangzhou branch of Bank of Nanjing Co.,Ltd.

Pledgor: ZHEJIANG GUOLI XIN'A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330002626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