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4359A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4359A
CN113554359A CN202111104003.6A CN202111104003A CN113554359A CN 113554359 A CN113554359 A CN 113554359A CN 202111104003 A CN202111104003 A CN 202111104003A CN 113554359 A CN113554359 A CN 1135543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data
authentication
power
g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040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54359B (zh
Inventor
谢开
王栋
张显
王合建
李达
嵇士杰
刘永辉
玄佳兴
孙田
柏德胜
张圣楠
张哲�
梁赫宵
冯景丽
贾帆
邢通
赵丽花
李国民
苏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ower Exchange Center Co ltd
State Grid Blockchai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State Grid Digital Technology Holdings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ower Exchange Center Co ltd
State Grid Blockchai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E Commer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ower Exchange Center Co ltd, State Grid Blockchai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E Commer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ower Exchang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0400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543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54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43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543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4359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3775 priority patent/WO2023045654A1/zh
Priority to KR1020237002639A priority patent/KR20230044194A/ko
Priority to JP2023514831A priority patent/JP2023547308A/ja
Priority to AU2022312942A priority patent/AU2022312942A1/en
Priority to EP22844625.8A priority patent/EP4177772A4/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63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certificates, e.g. public key certificate [PKC] or attribute certificate [AC];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PKI] arrangements
    • H04L9/3265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certificates, e.g. public key certificate [PKC] or attribute certificate [AC];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PKI] arrangements using certificate chains, trees or paths; Hierarchical trust mode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91User-Defined Types; Storage management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06F16/258Data format conversion from or to a data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1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a third party or a trusted authority
    • H04L9/3213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a third party or a trusted authority using tickets or tokens, e.g. Kerber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2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a predetermined code, e.g. password, passphrase or P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5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hash chains, e.g. blockchains or hash tre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Bioet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对获取到的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存证数据,对存证数据从生产侧和消费侧分别通过认证链和通证链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得到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和绿色电力消费标签;基于非同质化通证模式分别对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和绿色电力消费标签生成唯一的数字标识编码,实现凭证和标识的不可互换、不可分割等特征;通过监管链对认证过程进行监管核查,并且通过多链交互模式能够为认证链、通证链和监管链生成对应的唯一区块链标识,实现各个区块链的数据交互。从而解决了可再生能源认证机制不准确以及可再生能源属性认证和评价消费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数据不透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可再生能源作为推动能源和经济绿色转型的主力军,如何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确保新能源保量保价消纳,对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传统的绿色电力属性认证和绿色电力消费评价相关标准缺失,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认证和消费评价的流程和方法,严重制约了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在已有的技术方案中虽然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绿色电力认证体制,也仅仅是对采样电表进行数据采集并上链存证,无法准确判定绿色电力属性,认证机制不精准,也不能解决可再生能源属性认证和评价消费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数据不透明等问题,无法满足为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提供有效技术支撑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解决了可再生能源认证机制不准确以及可再生能源属性认证和评价消费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数据不透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方法,包括:
对获取到的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其中,所述结构化数据包括将可再生能源相关设备的实体编码和电力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进行映射的关联数据,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包括电力业务中的公告和电子合同关联数据;
将所述结构化数据和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在认证链上进行存证,得到存证数据,并控制所述认证链通过多链交互模式定期将所述存证数据发送至通证链,其中,所述认证链为用于实现绿电属性认证和凭证核发的区块链,所述通证链为用于实现绿电消费评价和消费标签核发的区块链,所述多链交互模式是为每一区块链进行标识注册,使得每一区块链具有唯一区块链标识,区块链之间通过自身的区块链标识进行数据交互;
控制所述认证链调用绿电认证模型和所述存证数据,以确定电站产生的电能属性是否为绿电属性,如果是,利用所述认证链生成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其中,所述绿电认证模型为基于电站计划发电曲线、电力用户预测用电曲线、上网电量、结算电量和智能电表计量数据生成的认证模型;
控制所述通证链调用消费评价模型和所述存证数据,以确定用电侧电力用户是否为绿电消费,如果是,利用所述通证链生成绿色电力消费标签,所述消费评价模型为通过用电侧用户环境评价参数和绿色电力消费评价参数生成的评价模型;
基于非同质化通证模式分别对所述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和所述绿色电力消费标签生成唯一的数字标识编码;
响应于在所述认证链进行绿电属性认证以及所述通证链进行绿电消费认证过程中,通过监管链对认证过程进行监管核查,若监管核查一致,将所述唯一的数字标识编码存储至所述通证链,若监管核查不一致,将异常关联数据存储在所述监管链,其中,所述监管链在进行监管核查过程中通过所述多链交互模式与所述认证链和所述通证链的进行数据交互。
可选地,所述通过监管链对认证过程进行监管核查,包括:
通过监管链对所述认证链和所述通证链中各个节点的执行信息进行监管,所述执行信息包括各个节点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共识算法和智能合约的执行状态信息;
将监管核查过程中获得的监管数据存储到所述监管链中;
其中,所述若监管核查不一致,将异常关联数据存储在所述监管链,包括:
若监管核查不一致,控制所述监管链通过所述多链交互模式获得认证过程中的数据,对异常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异常预警和预测数据,并将所述异常预警和预测数据存储在所述监管链中。
可选地,所述对获取到的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包括:
获取基础数据,所述基础数据包括可再生电力生产全链条设备、电力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和电力业务中的公告和电子合同关联信息;
生成各个所述电力生产全链条设备的设备编码;
将所述设备编码与所述电力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进行映射,得到关联数据,并将所述关联数据确定为结构化数据;
对所述电力业务中的公告和电子合同关联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确定为非结构化数据。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认证链调用绿电认证模型和所述存证数据,以确定电站产生的电能属性是否为绿电属性包括:
控制所述认证链调用绿电认证模型,以获得所述绿电认证模型的约束条件,其中,所述约束条件包括第一约束条件、第二约束条件和第三约束条件,所述第一约束条件为基于所述电站计划发电曲线和所述电力用户预测用电曲线生成的约束条件;所述第二约束条件为判断所述上网电量是否大于结算电量的条件;所述第三约束条件为判断结算电量是否为用电时间内智能电表电量差值的条件;
响应于所述存证数据同时满足所述第一约束条件、第二约束条件和所述第三约束条件,且所述可再生能源相关设备的实体编码和电力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与所述电子合同进行交叉验证的验证结果一致,确定电站产生的电能属性为绿电属性。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通证链调用消费评价模型和所述存证数据,以确定用电侧电力用户是否为绿电消费,包括:
控制所述通证链调用消费评价模型,以获得环境评价参数;
基于所述环境评价参数以及各个所述环境评价参数对应的权重值、评价分数、关联度系数,计算得到用电侧用户环境评价指标值;
控制所述通证链调用消费评价模型,以获得用电侧用户的电能数据,所述电能数据包括自建发电设施产生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之和、通过购售电合同购买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之和、购买的绿色电力凭证所标注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之和、上游供应商所使用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之和、目标周期内电力用户使用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之和以及目标周期内使用全部电力之和;
基于所述电能数据,计算得到绿色电力消费评价指标值;
根据所述用电侧用户环境评价指标值和所述绿色电力消费评价指标值,确定用电侧电力用户是否为绿电消费。
可选地,所述唯一区块链标识包括前缀信息和区别信息,所述前缀信息为与其他区块链相同的前缀编码信息,所述区别信息为与其他区块链不同的编码信息,其中,通过每一区块链的唯一区块链标识实现数据互通。
可选地,所述利用所述认证链生成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包括:
利用所述认证链调用存证数据,确定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内容,其中,所述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内容包括证书编号、存证编号、存证时间、发电企业、发电类型、生产数据、发电数据以及结算状态,所述存证编号和存证时间为经过所述非同质化通证模式核发标识,且经所述监管链核查通过后在所述通证链上存证的编码和时间;
基于所述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内容,生成绿色电力属性凭证。
可选地,所述绿色电力消费标签包括标签编号、存证编号、存证时间、用电企业、消费电量百分比、企业环境评价等级以及消费周期数据,其中,所述标签编号和存证时间为经过非同质化通证模式核发标识,且经所述监管链核查通过后在所述通证链上存证的编码和时间。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装置,包括:
数据预处理单元,用于对获取到的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其中,所述结构化数据包括将可再生能源相关设备的实体编码和电力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进行映射的关联数据,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包括电力业务中的公告和电子合同关联数据;
存证单元,用于将所述结构化数据和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在认证链上进行存证,得到存证数据,并控制所述认证链通过多链交互模式定期将所述存证数据发送至通证链,其中,所述认证链为用于实现绿电属性认证和凭证核发的区块链,所述通证链为用于实现绿电消费评价和消费标签核发的区块链,所述多链交互模式是为每一区块链进行标识注册,使得每一区块链具有唯一区块链标识,区块链之间通过自身的区块链标识进行数据交互;
第一认证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认证链调用绿电认证模型和所述存证数据,以确定电站产生的电能属性是否为绿电属性,如果是,利用所述认证链生成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其中,所述绿电认证模型为基于电站计划发电曲线、电力用户预测用电曲线、上网电量、结算电量和智能电表计量数据生成的认证模型;
第二认证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通证链调用消费评价模型和所述存证数据,以确定用电侧电力用户是否为绿电消费,如果是,利用所述通证链生成绿色电力消费标签,所述消费评价模型为通过用电侧用户环境评价参数和绿色电力消费评价参数生成的评价模型;
生成单元,用于基于非同质化通证模式分别对所述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和所述绿色电力消费标签生成唯一的数字标识编码;
存储单元,用于响应于在所述认证链进行绿电属性认证以及所述通证链进行绿电消费认证过程中,通过监管链对认证过程进行监管核查,若监管核查一致,将所述唯一的数字标识编码存储至所述通证链,若监管核查不一致,将异常关联数据存储在所述监管链,其中,所述监管链在进行监管核查过程中通过所述多链交互模式与所述认证链和所述通证链的进行数据交互。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认证链、通证链、监管链、交互模块和通证服务模块,其中,
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对获取到的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其中,所述结构化数据包括将可再生能源相关设备的实体编码和电力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进行映射的关联数据,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包括电力业务中的公告和电子合同关联数据;并将所述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发送至认证链:
所述认证链,用于将所述结构化数据和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在认证链上进行存证,得到存证数据,并基于所述交互模块定期将所述存证数据发送至通证链;
所述认证链,还用于调用绿电认证模型和所述存证数据,以确定电站产生的电能属性是否为绿电属性,如果是,利用生成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其中,所述绿电认证模型为基于电站计划发电曲线、电力用户预测用电曲线、上网电量、结算电量和智能电表计量数据生成的认证模型;
所述通证链,用于调用消费评价模型和所述存证数据,以确定用电侧电力用户是否为绿电消费,如果是,生成绿色电力消费标签,所述消费评价模型为通过用电侧用户环境评价参数和绿色电力消费评价参数生成的评价模型;
所述通证服务模块,用于基于非同质化通证模式分别对所述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和所述绿色电力消费标签生成唯一的数字标识编码;
所述监管链,用于响应于在所述认证链进行绿电属性认证以及所述通证链进行绿电消费认证过程中,对认证过程进行监管核查,若监管核查一致,将所述唯一的数字标识编码存储至所述通证链,若监管核查不一致,将异常关联数据存储在所述监管链;
所述交互模块,用于分别为所述认证链、所述通证链和所述监管链生成对应的唯一区块链标识,以使得所述认证链、所述通证链和所述监管链通过所述交互模块实现数据交互。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对获取到的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存证数据,对存证数据从生产侧和消费侧分别通过认证链和通证链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得到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和绿色电力消费标签;基于非同质化通证模式分别对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和绿色电力消费标签生成唯一的数字标识编码,实现凭证和标识的不可互换、不可分割等特征;通过监管链对认证过程进行监管核查,并且通过多链交互模式能够为认证链、通证链和监管链生成对应的唯一区块链标识,实现各个区块链的数据交互。从而解决了可再生能源认证机制不准确以及可再生能源属性认证和评价消费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数据不透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设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一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方法,参见图1,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对获取到的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S102、将所述结构化数据和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在认证链上进行存证,得到存证数据,并控制所述认证链通过多链交互模式定期将所述存证数据发送至通证链。
其中,基础数据包括可再生电力生产全链条设备、电力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和电力业务中的公告和电子合同关联信息,具体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然后生成各个所述电力生产全链条设备的设备编码,即生成生产全链条相关设备和装置的实体标识编码。电子合同关联数据是指在绿电属性认证和绿电消费认证中利用的相关合同数据,例如可以是购售电电子合同。
电力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包括电力调控系统、交易系统、营销系统、GIS系统等电力业务系统的发电曲线、上网电量、结算电量、台账和位置等数据信息。将设备编码和对应的业务数据进行映射后,得到关联数据,该关联数据为结构化数据,即将“实体标识编码+业务系统数据信息”结构化数据在认证链上进行存证。非结构化数据包括电力业务中的公告关联数据,具体的可以将购售电电子合同、交易公告、绿电生产承诺书等非结构化数据在认证链上进行存证。
其中,认证链和通证链均是区块链,认证链为用于实现绿电属性认证和凭证核发的区块链,通证链为用于实现绿电消费评价和消费标签核发的区块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认证链和通证链可以实现数据交互,并且在实现数据交互的过程中是通过多链交互模式完成的,其中,多链交互模式是为每一区块链进行标识注册,使得每一区块链具有唯一区块链标识,区块链之间通过自身的区块链标识进行数据交互。
具体的,唯一区块链标识包括前缀信息和区别信息,所述前缀信息为与其他区块链相同的前缀编码信息,所述区别信息为与其他区块链不同的编码信息,其中,通过每一区块链的唯一区块链标识实现数据互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多链交互模式构建了多链协同、公平可信的交互模式,实现跨链资源可信链接与高效协同,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可靠监管等。
S103、控制所述认证链调用绿电认证模型和所述存证数据,以确定电站产生的电能属性是否为绿电属性,如果是,利用所述认证链生成绿色电力属性凭证。
其中,绿电认证模型为基于电站计划发电曲线、电力用户预测用电曲线、上网电量、结算电量和智能电表计量数据生成的认证模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绿电认证模型构建智能合约,使得认证链通过自动执行该智能合约完成绿电属性的认证。为绿电属性认证和凭证核发智能合约制定与实现提供基础公共服务支撑,基于认证链实现绿电属性认证和凭证核发,绿电属性认证和凭证合法全部链上执行,提高属性认证和凭证核发的可信性。
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绿电认证模型并不是简单地基于电表数据进行认证的,而是需要对电站的计划发电数据、预测用户用电数据、实际上网电量以及结算电量和电表计量数据综合进行认证的,该过程在本发明后续的实施例中会进行详细说明。
S104、控制所述通证链调用消费评价模型和所述存证数据,以确定用电侧电力用户是否为绿电消费,如果是,利用所述通证链生成绿色电力消费标签。
其中,消费评价模型为通过用电侧用户环境评价参数和绿色电力消费评价参数生成的评价模型。通过消费评价模型构建绿电消费的智能合约,使得通证链通过自动执行该智能合约完成绿电消费认证。当认证成功后,由通证链标签核发单元在链上核发“绿色消费标签”。
消费评价模型主要包含用电侧用户环境评价参数和绿色电力消费评价参数两部分。用户环境评价参数为用电企业或个人主体绿色评级,绿色企业是指主营业务属于对环境改善有贡献的绿色企业,评级可分为5A、4A、3A…等;绿色电力消费评价参数为企业主体绿色电力消费占比,评价可分为100%、95%、80%...等具体值。
基于通证链实现绿电消费评价和消费标签核发,消费评价和标签核发全部链上执行,提高绿电消费和消费标签核发的可信性。
S105、生成基于非同质化通证模式分别对所述绿电属性凭证和所述绿电电力消费标签生成唯一的数字标识编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非同质化通证模式是利用NFT(非同质化通证)技术对认证链核发的“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和通证链核发的“绿色电力消费标签”生成唯一的数字标识编号,唯一标识通证与二维码等相互映射关联、详细记录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和绿色电力消费标签的关键信息,实现凭证和标识的不可互换性、独特性、不可分割等特征。
其中,非同质化通证(NFT)是基于区块链背景的非同质化数字资产。不可置换的通证,具有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独一无二等特点 。NFT理论上可以将现实中具有非同质化特性的事物都锚定起来,实现将现实世界通证化,形成一个价值互联、信息互通的数字资产世界。比如NFT可用作游戏中的宠物、武器道具、服装和其他物品,给每个物品进行特殊的标记编号,让它拥有独一无二性。这些NFT存储在区块链上,它们的信息、归属以及所有交易记录都将透明公开,且不可销毁不可篡改。
S106、响应于在认证链进行绿电属性认证以及通证链进行绿电消费认证过程中,通过监管链对认证过程进行监管核查,若监管核查一致,将唯一的数字标识编码存储至通证链,若监管核查不一致,将异常关联数据存储在监管链。
监管链是能够实现对认证过程进行监管的区块链,其可以实现存证数据的获取、相关数据的提取、行为检测和异常预警处理等,因此,监管链在进行监管核查过程中通过多链交互模式与认证链和通证链的进行数据交互。具体的,监管链可以设置监管节点,监管节点通过多链交互模式生成的区块链唯一标识与认证链和通证链进行链接与数据交互,以完成认证过程中的监管核查。具体的监管核查处理过程将在后续的实施例中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认证链、通证链和监管链是具有不同功能的区块链,即其本质为区块链,由于区块链具有的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所以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及认证的过程均是链上完成的,例如绿电属性认证的过程是在认证链的链上完成的,绿电消费的认证过程是在通证链的链上完成的,对认证过程的监管核查是在监管链的链上完成的。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对产生的关键数据进行上链存储,例如,认证链在进行绿电属性认证的过程中可以将存证数据上链存储,也可以生成的绿色电力属性凭证进行存储。对应的,通证链在进行绿电消费认证的过程中可以对消费评价模型中应用的相关数据或者产生的中间数据进行上链存储,也可以对生成的绿色消费标签进行上链存储。此外,各个区块链还可以通过多链交互模式将对应区块链上的数据进行存储,如监管链将核查通过的唯一数字标识编码传输至通证链存储。从而实现了关键数据的上链存储,便于后续数据的可追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方法,对获取到的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存证数据,对存证数据从生产侧和消费侧分别通过认证链和通证链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得到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和绿色电力消费标签;基于非同质化通证模式分别对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和绿色电力消费标签生成唯一的数字标识编码,实现凭证和标识的不可互换、不可分割等特征;通过监管链对认证过程进行监管核查,并且通过多链交互模式能够为认证链、通证链和监管链生成对应的唯一区块链标识,实现各个区块链的数据交互。从而解决了可再生能源认证机制不准确以及可再生能源属性认证和评价消费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数据不透明的问题。
实施例二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在的可能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对本发明中的相关术语进行解释。
区块链:区块链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难以篡改、防止抵赖的技术体系。根据业务功能不同,本发明实施例中包括了认证链、通证链、监管链,分别实现绿色电力认证、通证标识颁发、业务穿透视监管等功能。
非同质化通证(NFT):基于区块链背景的非同质化数字资产。不可置换的通证,具有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独一无二等特点 。NFT理论上可以将现实中具有非同质化特性的事物都锚定起来,实现将现实世界通证化,形成一个价值互联、信息互通的数字资产世界。比如NFT可用作游戏中的宠物、武器道具、服装和其他物品,给每个物品进行特殊的标记编号,让它拥有独一无二性。这些NFT存储在区块链上,它们的信息、归属以及所有交易记录都将透明公开,且不可销毁不可篡改。
标识系统:主要实现对设备、装置、系统等资源进行标识编码、标识解析、标识服务等功能,实现各主体间跨系统、跨企业的信息查询与共享,各主体可根据唯一标识编码进行唯一性的定位和信息查询。标识系统可保证唯一标识编码全球互通互认,可打破异构系统间存在的数据壁垒,解决安全可信、互联互通。
参见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图中某些步骤的详细说明已经在实施例一种进行了解释,具体的细节可参见实施例一,在该实施例二中主要对相关细节内容进行补充说明。图2中的数据信息1为进行生产侧绿电认证过程中需要提取的基础数据,数据信息2为进行消费侧绿电认证过程中需要提取的基础数据。绿电属性认证智能合约是基于绿电认证模型构建的智能合约,消费评价认证智能合约是基于消费评价模型构建的智能合约。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了通过监管链对认证过程进行监管核查的具体过程,包括:
通过监管链对认证链和通证链中各个节点的执行信息进行监管,所述执行信息包括各个节点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共识算法和智能合约的执行状态信息;将监管核查过程中获得的监管数据存储到所述监管链中。
其中,若监管核查不一致,将异常关联数据存储在所述监管链,包括:若监管核查不一致,控制所述监管链通过所述多链交互模式获得认证过程中的数据,对异常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异常预警和预测数据,并将所述异常预警和预测数据存储在所述监管链中。
具体的,可以通过监管链实现上述监管过程,在监管链中设置监管节点,监管节点通过链标识编码与认证链和通证链服务模块中设置的监督节点进行链接和数据交互,对认证链和通证链在“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和“绿色电力消费标签”核发全过程进行监管核查,包括监管核查认证链和通证链中各节点的运行状态、共识算法、智能合约执行情况等,若监管核查一致,则将生成的“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和“绿色电力消费标签”唯一的数字标识编号在通证链进行存储;若监管核查不一致,监管链进行自适应数据提取和分析,对异常数据进行检测、定位和追溯,实现异常预警和预测,并将异常数据在监管链上进行存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所述认证链调用绿电认证模型和所述存证数据,以确定电站产生的电能属性是否为绿电属性,包括:
控制所述认证链调用绿电认证模型,以获得所述绿电认证模型的约束条件,其中,所述约束条件包括第一约束条件、第二约束条件和第三约束条件,所述第一约束条件为基于所述电站计划发电曲线和所述电力用户预测用电曲线生成的约束条件;所述第二约束条件为判断所述上网电量是否大于结算电量的条件;所述第三约束条件为判断结算电量是否为用电时间内智能电表电量差值的条件;
响应于所述存证数据同时满足所述第一约束条件、第二约束条件和所述第三约束条件,且所述可再生能源相关设备的实体编码和电力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与所述电子合同进行交叉验证的验证结果一致,确定电站产生的电能属性为绿电属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认证链进行认证时,需要上述三个约束条件全满足,且可再生能源相关设备的实体编码和电力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与所述电子合同进行交叉验证的验证结果一致,才能认定为电站产生的电能属性为绿电属性,即属于可再生电能。
举例说明,以时间T作为结算周期,T根据实际情况可自行设定,选取某电站计划发电曲线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电力用户预测用电曲线为
Figure 128732DEST_PATH_IMAGE002
;上网电量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结算电量为
Figure 418899DEST_PATH_IMAGE004
,智能电表计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Figure 548398DEST_PATH_IMAGE006
(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7
(2)
Figure 189595DEST_PATH_IMAGE008
(3)
上述式子(1)、(2)、(3)分别对应于第一约束条件、第二约束条件和第三约束条件。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9
Figure 797163DEST_PATH_IMAGE010
为选取认证任何两个时间点,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1
Figure 659945DEST_PATH_IMAGE012
Figure 976657DEST_PATH_IMAGE010
时刻智能电表计量值,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3
Figure 839571DEST_PATH_IMAGE009
时刻智能电表计量值。
当上述(1)、(2)、(3)三个条件同时成立时,且与“实体编码+数据信息”、电子合同交叉验证一致,则对发电侧生产的电力绿色属性进行判定,判定成功由认证链凭证核发单元在链上核发“绿色电力属性凭证”。
对应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利用所述认证链生成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包括:
利用所述认证链调用存证数据,确定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内容,其中,所述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内容包括证书编号、存证编号、存证时间、发电企业、发电类型、生产数据、发电数据以及结算状态,所述存证编号和存证时间为经过非同质化通证模式核发标识,且经所述监管链核查通过后在所述通证链上存证的编码和时间;然后基于所述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内容,生成绿色电力属性凭证。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所述通证链调用消费评价模型和所述存证数据,以确定用电侧电力用户是否为绿电消费,包括:
控制所述通证链调用消费评价模型,以获得环境评价参数;
基于所述环境评价参数以及各个所述环境评价参数对应的权重值、评价分数、关联度系数,计算得到用电侧用户环境评价指标值;
控制所述通证链调用消费评价模型,以获得用电侧用户的电能数据,所述电能数据包括自建发电设施产生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之和、通过购售电合同购买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之和、购买的绿色电力凭证所标注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之和、上游供应商所使用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之和、目标周期内电力用户使用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之和以及目标周期内使用全部电力之和;
基于所述电能数据,计算得到绿色电力消费评价指标值;
根据所述用电侧用户环境评价指标值和所述绿色电力消费评价指标值,确定用电侧电力用户是否为绿电消费。
具体的,基于消费评价模型构建消费评价智能合约,通证链对存证数据进行相关认证时,可以自动调用所述消费评价智能合约,从而实现在链上自动执行消费评价值计算,判定成功由通证链标签核发单元在链上核发“绿色消费标签”。
消费评价模型主要包含用电侧用户环境评价参数和绿色电力消费评价参数两部分。用户环境评价参数为用电企业或个人主体绿色评级,绿色企业是指主营业务属于对环境改善有贡献的绿色企业,评级可分为5A、4A、3A…等;绿色电力消费评价参数为企业主体绿色电力消费占比,评价可分为100%、95%、80%...等具体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电侧用户主要是指用电企业,用电侧用户环境评价指标值主要从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管理、社会影响、信息公开、环境表彰等方面进行定量评价,将上述各指标分为正指标和负指标。正指标数值越大企业环境评价越好,负指标数值越小企业环境评价越差。
正指标计算:
Figure 781988DEST_PATH_IMAGE014
(4)
负指标计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5
(5)
Figure 312327DEST_PATH_IMAGE016
(6)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7
为第m个指标中的第n个权重值;
Figure 783628DEST_PATH_IMAGE018
为第m个指标的第n个指标评价分数,m可根据评价体系指标进行设定;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9
Figure 133838DEST_PATH_IMAGE020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1
的关联度系数,
Figure 83208DEST_PATH_IMAGE022
为调整系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3
(7)
利用关联矩阵R计算企业环境评价指标值,并根据该值确定评定等级。
绿色电力消费评价指标主要为用电侧在某个周期内生产、加工等作业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百分比。如果电力用户和上游供应商全部购买绿色电力凭证,则绿色电力消费评价为100%,如非全部,则消费评价按下述模型进行计算。
Figure 405736DEST_PATH_IMAGE024
(8)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5
为绿色电力消费评价值,
Figure 47939DEST_PATH_IMAGE026
为用电侧电力用户自建发电设施产生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之和;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7
为电力用户通过购售电合同购买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之和;
Figure 885445DEST_PATH_IMAGE028
为电力用户购买的绿色电力凭证所标注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之和;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9
为电力用户上游供应商所使用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之和;
Figure 638506DEST_PATH_IMAGE030
为某个周期内电力用户使用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之和。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1
为电力用户某周期内使用全部电力之和,包括可再生能源电力和常规电力。
通证链绿电消费评价单元对用电侧电力用户绿色电力消费情况进行评价,当η达到某一设定阈值,则由通证链消费标签核发单元在链上核发“绿色电力消费标签”。
绿色电力消费标签包括但不限于标签编号、存证编号、存证时间、用电企业、消费电量百分比、企业环境评价等级、消费周期等。其中标签编号和存证时间为经NFT通证服务核发标识且经监管链一致性核查通过后再进行通证链存证的编码和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利用认证链和通证链公开透明、可追溯的、不可篡改的技术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绿色认证链和通证链的可再生能源认证和评价解决方案,构建了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生产和消费认证评价标准,认证链和通证链相互协同,智能合约链上执行核发流程,实现可再生能源绿色属性和消费评价的可信管理。构建了一种基于标识技术的多链间信息交互机制,利用标识技术,构建多链协同、安全可信的交互方式,实现各链间可信链接、交互和互操作,打破数据壁垒破、解数据孤岛问题,促进异构链系统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创新监管技术手段,实现监管链监管节点对其他链监督节点的穿透式监管,提升监管水平、提高数据安全性。并且利用NFT非同质化技术锚定数字标识通证上链存证,实现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和绿色电力消费标签通证化,使凭证和标签具有不可互换性、独特性、不可分割等特征。将具有唯一数字标识的凭证和标签相关信息上链存证,上述信息透明公开,不可销毁和篡改,提升凭证和标签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实施例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认证链、通证链、监管链、交互模块和通证服务模块,其中,
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对获取到的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其中,所述结构化数据包括将可再生能源相关设备的实体编码和电力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进行映射的关联数据,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包括电力业务中的公告和电子合同关联数据;并将所述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发送至认证链:
所述认证链,用于将所述结构化数据和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在认证链上进行存证,得到存证数据,并基于所述交互模块定期将所述存证数据发送至通证链;
所述认证链,还用于调用绿电认证模型和所述存证数据,以确定电站产生的电能属性是否为绿电属性,如果是,利用生成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其中,所述绿电认证模型为基于电站计划发电曲线、电力用户预测用电曲线、上网电量、结算电量和智能电表计量数据生成的认证模型;
所述通证链,用于调用消费评价模型和所述存证数据,以确定用电侧电力用户是否为绿电消费,如果是,生成绿色电力消费标签,所述消费评价模型为通过用电侧用户环境评价参数和绿色电力消费评价参数生成的评价模型;
所述通证服务模块,用于基于非同质化通证模式分别对所述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和所述绿色电力消费标签生成唯一的数字标识编码;
所述监管链,用于响应于在所述认证链进行绿电属性认证以及所述通证链进行绿电消费认证过程中,对认证过程进行监管核查,若监管核查一致,将所述唯一的数字标识编码存储至所述通证链,若监管核查不一致,将异常关联数据存储在所述监管链;
所述交互模块,用于分别为所述认证链、所述通证链和所述监管链生成对应的唯一区块链标识,以使得所述认证链、所述通证链和所述监管链通过所述交互模块实现数据交互。
在实际应用中认证链中进行的信息处理和认证过程主要是基于认证链服务模块实现的,对应的通证链中进行的信息处理和认证过程主要是基于通证链服务模块实现的,而监管链是基于监管链服务模块实现的,其中,交互模块包括多链交互标识模块,通证服务模块为NFT通证服务模块。
以实际应用为例,参见图3,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主要包括:数据获取模块、认证链服务模块、通证链服务模块、监管链服务模块、NFT通证服务模块、链交互标识模块等部分组成。
数据获取模块:由装置标识单元和数据映射单元组成,获取电力调控系统、电力交易系统、营销系统、GIS等业务系统相关结构化数据及交易公告、电子合同等非结构化数据。装置标识单元可为光伏组件、风电机组、逆变器、输电线路、变压器、智能电表等相关设备和装置进行标识注册服务,为相关装置提供唯一标识编码。数据映射单元根据装置标识单元与各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映射绑定,实现数据来源追溯和定位。
通证链服务模块:主要由存证单元、消费评价单元、消费标签核发单元等功能单元组成,实现数据一致存储、防止篡改、可追溯等。为绿电消费评价和消费标签核发智能合约制定与实现提供基础公共服务支撑,基于通证链实现绿电消费评价和消费标签核发,消费评价和标签核发全部链上执行,提高绿电消费和消费标签核发的可信性。通过多链交互标识模块可与认证链服务、监管链服务模块进行数据交互。NFT通证服务模块为绿色电力凭证和绿色消费标签颁布唯一非同质化通证并在通证链存证单元进行保存,数据不可销毁、不可篡改。
监管链服务模块:主要由存证单元、自适应数据提取单元、行为监测和异常预警单元等功能单元组成,通过多链交互标识模块可与认证链服务、通证链服务模块进行数据交互,支持监管过程和监管数据在监管链上全过程存证。利用监管链智能合约自动执行数据提取,对其他应用链进行行为监测和异常预警,实现异常情况的检测、定位和追溯,实现异常情况的预警和预测,最终实现多监管部门对多链应用的高效、可信、全过程监管。
NFT通证服务模块:利用NFT非同质化技术为绿色电力凭证和绿色消费标签提供唯一的数字标识,实现防伪造且便于追溯、更新、流转、交易等功能,获取的唯一标识通证详细记录绿色电力凭证和绿色消费标签的关键信息,实现凭证和标识的不可互换性、独特性、不可分割等特征。
多链交互标识模块:为认证链服务模块、通证链服务模块、监管链服务模块提供标识注册服务,可为多条区块链服务模块提供唯一的具有相同前缀的标识编码,构建多链协同、公平可信的交互模式,实现跨链资源可信链接与高效协同,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可靠监管等。
在该系统组成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生产认证、可再生能源消费认证、生成NFT通证标识、多链标识注册与监管核查的处理过程。
具体的,可再生能源生产认证过程中,包括数据获取和存证,以及绿电属性判定与凭证核发。其中,数据获取和存证包括:获取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生产全链条相关设备和装置的实体标识编码,获取电力调控系统、交易系统、营销系统、GIS系统等电力业务系统的发电曲线、上网电量、结算电量、台账和位置等数据信息,实体标识编码与对应的数据信息进行映射后,将“实体标识编码+业务系统数据信息”结构化数据在认证链上进行存证,同时将购售电电子合同、交易公告、绿电生产承诺书等非结构化数据在认证链上进行存证。
以光伏电站为例进行说明。认证系统装置标识单元为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光伏电站(如光伏组件、逆变器、汇流箱)、升压变压器、输电线路、降压变压器、配电箱、智能终端、智能电表等设备和装置提供标识注册服务,为各设备和装置分配唯一的标识编码,相关采集装置采集的数据经通信上传至对应的业务系统,数据映射单元将实物标识与业务系统数据进行一一映射,确保光伏电站发电链条数据来源物理和空间维度可定位和追溯。
绿电属性判定与凭证核发的处理过程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已经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进行赘述,请参见实施例二的描述。
在可再生能源消费认证的处理过程中包括数据获取和存证,以及消费评价和标签核发。其中,数据获取和认证包括:认证链服务模块通过多链交互标识模块定期将存证的原始数据发送至通证链服务模块,时间可根据业务情况自行设定,形成双链的数据保护机制。获取认证链中定期发送涉及绿电属性信息和用电侧智能电表电量数据等结构化数据在通证链上进行存证,同时获取购售电电子合同及绿电消费承诺书等非结构化数据在通证链上进行存证。消费评价和标签核发的处理过程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已经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进行赘述,请参见实施例二的描述。
NFT通证标识:利用NFT技术对认证链核发的“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和通证链核发的“绿色电力消费标签”生成唯一的数字标识编号,唯一标识通证与二维码等相互映射关联、详细记录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和绿色电力消费标签的关键信息,实现凭证和标识的不可互换性、独特性、不可分割等特征。
多链标识注册与监管核查的过程包括:
多链交互标识模块为认证链服务模块、通证链服务模块、监管链服务模块提供标识注册服务,为其提供唯一的链标识编码,可采用Handle、OID、Ecode等编码技术,通过统一的标识编码,实现跨链资源可信链接与高效交互。
监管链服务模块中设置监管节点,监管节点通过链标识编码与认证链和通证链服务模块中设置的监督节点进行链接和数据交互,对认证链和通证链在“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和“绿色电力消费标签”核发全过程进行监管核查,包括监管核查认证链和通证链中各节点的运行状态、共识算法、智能合约执行情况等,若监管核查一致,则将NFT通证服务模块生成的“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和“绿色电力消费标签”唯一的数字标识编号在通证链进行存储;若监管核查不一致,监管链服务模块则进行自适应数据提取和分析,对异常数据进行检测、定位和追溯,实现异常预警和预测,并将异常数据在监管链服务模块上进行存证。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系统主要解决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生产和消费认证标准缺失、难以准确判定可再生能源绿色属性等问题,构建了可再生能源绿电生产和消费认证标准,建立基于绿色认证链的可再生能源认证系统及方法,为可再生能源生产绿色属性的确定和绿色电力消费认证评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对推动能源生产清洁化、能源消费低碳化,引导全社会提升绿色电力消费,对加速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绿色能源生产消费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实施例四
基于前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装置,参见图4,该装置包括:
数据预处理单元10,用于对获取到的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其中,所述结构化数据包括将可再生能源相关设备的实体编码和电力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进行映射的关联数据,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包括电力业务中的公告和电子合同关联数据;
存证单元20,用于将所述结构化数据和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在认证链上进行存证,得到存证数据,并控制所述认证链通过多链交互模式定期将所述存证数据发送至通证链,其中,所述认证链为用于实现绿电属性认证和凭证核发的区块链,所述通证链为用于实现绿电消费评价和消费标签核发的区块链,所述多链交互模式是为每一区块链进行标识注册,使得每一区块链具有唯一区块链标识,区块链之间通过自身的区块链标识进行数据交互;
第一认证单元30,用于控制所述认证链调用绿电认证模型和所述存证数据,以确定电站产生的电能属性是否为绿电属性,如果是,利用所述认证链生成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其中,所述绿电认证模型为基于电站计划发电曲线、电力用户预测用电曲线、上网电量、结算电量和智能电表计量数据生成的认证模型;
第二认证单元40,用于控制所述通证链调用消费评价模型和所述存证数据,以确定用电侧电力用户是否为绿电消费,如果是,利用所述通证链生成绿色电力消费标签,所述消费评价模型为通过用电侧用户环境评价参数和绿色电力消费评价参数生成的评价模型;
生成单元50,用于基于非同质化通证模式分别对所述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和所述绿色电力消费标签生成唯一的数字标识编码;
存储单元60,用于响应于在所述认证链进行绿电属性认证以及所述通证链进行绿电消费认证过程中,通过监管链对认证过程进行监管核查,若监管核查一致,将所述唯一的数字标识编码存储至所述通证链,若监管核查不一致,将异常关联数据存储在所述监管链,其中,所述监管链在进行监管核查过程中通过所述多链交互模式与所述认证链和所述通证链的进行数据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装置的各个单元所执行的具体处理过程请参见前述各个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进行详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装置,对获取到的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存证数据,对存证数据从生产侧和消费侧分别通过认证链和通证链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得到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和绿色电力消费标签;基于非同质化通证模式分别对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和绿色电力消费标签生成唯一的数字标识编码,实现凭证和标识的不可互换、不可分割等特征;通过监管链对认证过程进行监管核查,并且通过多链交互模式能够为认证链、通证链和监管链生成对应的唯一区块链标识,实现各个区块链的数据交互。从而解决了可再生能源认证机制不准确以及可再生能源属性认证和评价消费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数据不透明的问题。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获取到的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其中,所述结构化数据包括将可再生能源相关设备的实体编码和电力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进行映射的关联数据,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包括电力业务中的公告和电子合同关联数据;
将所述结构化数据和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在认证链上进行存证,得到存证数据,并控制所述认证链通过多链交互模式定期将所述存证数据发送至通证链,其中,所述认证链为用于实现绿电属性认证和凭证核发的区块链,所述通证链为用于实现绿电消费评价和消费标签核发的区块链,所述多链交互模式是为每一区块链进行标识注册,使得每一区块链具有唯一区块链标识,区块链之间通过自身的区块链标识进行数据交互;
控制所述认证链调用绿电认证模型和所述存证数据,以确定电站产生的电能属性是否为绿电属性,如果是,利用所述认证链生成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其中,所述绿电认证模型为基于电站计划发电曲线、电力用户预测用电曲线、上网电量、结算电量和智能电表计量数据生成的认证模型;
控制所述通证链调用消费评价模型和所述存证数据,以确定用电侧电力用户是否为绿电消费,如果是,利用所述通证链生成绿色电力消费标签,所述消费评价模型为通过用电侧用户环境评价参数和绿色电力消费评价参数生成的评价模型;
基于非同质化通证模式分别对所述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和所述绿色电力消费标签生成唯一的数字标识编码;
响应于在所述认证链进行绿电属性认证以及所述通证链进行绿电消费认证过程中,通过监管链对认证过程进行监管核查,若监管核查一致,将所述唯一的数字标识编码存储至所述通证链,若监管核查不一致,将异常关联数据存储在所述监管链,其中,所述监管链在进行监管核查过程中通过所述多链交互模式与所述认证链和所述通证链的进行数据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监管链对认证过程进行监管核查,包括:
通过监管链对所述认证链和所述通证链中各个节点的执行信息进行监管,所述执行信息包括各个节点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共识算法和智能合约的执行状态信息;
将监管核查过程中获得的监管数据存储到所述监管链中;
其中,所述若监管核查不一致,将异常关联数据存储在所述监管链,包括:
若监管核查不一致,控制所述监管链通过所述多链交互模式获得认证过程中的数据,对异常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异常预警和预测数据,并将所述异常预警和预测数据存储在所述监管链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获取到的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包括:
获取基础数据,所述基础数据包括可再生电力生产全链条设备、电力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和电力业务中的公告和电子合同关联信息;
生成各个所述电力生产全链条设备的设备编码;
将所述设备编码与所述电力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进行映射,得到关联数据,并将所述关联数据确定为结构化数据;
对所述电力业务中的公告和电子合同关联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确定为非结构化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认证链调用绿电认证模型和所述存证数据,以确定电站产生的电能属性是否为绿电属性包括:
控制所述认证链调用绿电认证模型,以获得所述绿电认证模型的约束条件,其中,所述约束条件包括第一约束条件、第二约束条件和第三约束条件,所述第一约束条件为基于所述电站计划发电曲线和所述电力用户预测用电曲线生成的约束条件;所述第二约束条件为判断所述上网电量是否大于结算电量的条件;所述第三约束条件为判断结算电量是否为用电时间内智能电表电量差值的条件;
响应于所述存证数据同时满足所述第一约束条件、第二约束条件和所述第三约束条件,且所述可再生能源相关设备的实体编码和电力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与所述电子合同进行交叉验证的验证结果一致,确定电站产生的电能属性为绿电属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通证链调用消费评价模型和所述存证数据,以确定用电侧电力用户是否为绿电消费,包括:
控制所述通证链调用消费评价模型,以获得环境评价参数;
基于所述环境评价参数以及各个所述环境评价参数对应的权重值、评价分数、关联度系数,计算得到用电侧用户环境评价指标值;
控制所述通证链调用消费评价模型,以获得用电侧用户的电能数据,所述电能数据包括自建发电设施产生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之和、通过购售电合同购买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之和、购买的绿色电力凭证所标注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之和、上游供应商所使用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之和、目标周期内电力用户使用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之和以及目标周期内使用全部电力之和;
基于所述电能数据,计算得到绿色电力消费评价指标值;
根据所述用电侧用户环境评价指标值和所述绿色电力消费评价指标值,确定用电侧电力用户是否为绿电消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唯一区块链标识包括前缀信息和区别信息,所述前缀信息为与其他区块链相同的前缀编码信息,所述区别信息为与其他区块链不同的编码信息,其中,通过每一区块链的唯一区块链标识实现数据互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认证链生成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包括:
利用所述认证链调用存证数据,确定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内容,其中,所述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内容包括证书编号、存证编号、存证时间、发电企业、发电类型、生产数据、发电数据以及结算状态,所述存证编号和存证时间为经过所述非同质化通证模式核发标识,且经所述监管链核查通过后在所述通证链上存证的编码和时间;
基于所述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内容,生成绿色电力属性凭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电力消费标签包括标签编号、存证编号、存证时间、用电企业、消费电量百分比、企业环境评价等级以及消费周期数据,其中,所述标签编号和存证时间为经过非同质化通证模式核发标识,且经所述监管链核查通过后在所述通证链上存证的编码和时间。
9.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预处理单元,用于对获取到的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其中,所述结构化数据包括将可再生能源相关设备的实体编码和电力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进行映射的关联数据,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包括电力业务中的公告和电子合同关联数据;
存证单元,用于将所述结构化数据和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在认证链上进行存证,得到存证数据,并控制所述认证链通过多链交互模式定期将所述存证数据发送至通证链,其中,所述认证链为用于实现绿电属性认证和凭证核发的区块链,所述通证链为用于实现绿电消费评价和消费标签核发的区块链,所述多链交互模式是为每一区块链进行标识注册,使得每一区块链具有唯一区块链标识,区块链之间通过自身的区块链标识进行数据交互;
第一认证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认证链调用绿电认证模型和所述存证数据,以确定电站产生的电能属性是否为绿电属性,如果是,利用所述认证链生成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其中,所述绿电认证模型为基于电站计划发电曲线、电力用户预测用电曲线、上网电量、结算电量和智能电表计量数据生成的认证模型;
第二认证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通证链调用消费评价模型和所述存证数据,以确定用电侧电力用户是否为绿电消费,如果是,利用所述通证链生成绿色电力消费标签,所述消费评价模型为通过用电侧用户环境评价参数和绿色电力消费评价参数生成的评价模型;
生成单元,用于基于非同质化通证模式分别对所述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和所述绿色电力消费标签生成唯一的数字标识编码;
存储单元,用于响应于在所述认证链进行绿电属性认证以及所述通证链进行绿电消费认证过程中,通过监管链对认证过程进行监管核查,若监管核查一致,将所述唯一的数字标识编码存储至所述通证链,若监管核查不一致,将异常关联数据存储在所述监管链,其中,所述监管链在进行监管核查过程中通过所述多链交互模式与所述认证链和所述通证链的进行数据交互。
10.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认证链、通证链、监管链、交互模块和通证服务模块,其中,
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对获取到的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其中,所述结构化数据包括将可再生能源相关设备的实体编码和电力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进行映射的关联数据,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包括电力业务中的公告和电子合同关联数据;并将所述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发送至认证链:
所述认证链,用于将所述结构化数据和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在认证链上进行存证,得到存证数据,并基于所述交互模块定期将所述存证数据发送至通证链;
所述认证链,还用于调用绿电认证模型和所述存证数据,以确定电站产生的电能属性是否为绿电属性,如果是,利用生成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其中,所述绿电认证模型为基于电站计划发电曲线、电力用户预测用电曲线、上网电量、结算电量和智能电表计量数据生成的认证模型;
所述通证链,用于调用消费评价模型和所述存证数据,以确定用电侧电力用户是否为绿电消费,如果是,生成绿色电力消费标签,所述消费评价模型为通过用电侧用户环境评价参数和绿色电力消费评价参数生成的评价模型;
所述通证服务模块,用于基于非同质化通证模式分别对所述绿色电力属性凭证和所述绿色电力消费标签生成唯一的数字标识编码;
所述监管链,用于响应于在所述认证链进行绿电属性认证以及所述通证链进行绿电消费认证过程中,对认证过程进行监管核查,若监管核查一致,将所述唯一的数字标识编码存储至所述通证链,若监管核查不一致,将异常关联数据存储在所述监管链;
所述交互模块,用于分别为所述认证链、所述通证链和所述监管链生成对应的唯一区块链标识,以使得所述认证链、所述通证链和所述监管链通过所述交互模块实现数据交互。
CN202111104003.6A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35543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4003.6A CN113554359B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PCT/CN2022/113775 WO2023045654A1 (zh) 2021-09-22 2022-08-19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20237002639A KR20230044194A (ko) 2021-09-22 2022-08-19 블록체인 기반의 녹색 전력 인증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JP2023514831A JP2023547308A (ja) 2021-09-22 2022-08-19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に基づくグリーン電力認証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AU2022312942A AU2022312942A1 (en) 2021-09-22 2022-08-19 Blockchain-based green power certif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EP22844625.8A EP4177772A4 (en) 2021-09-22 2022-08-19 BLOCKCHAIN-BASED GREEN ENERGY AUTHENT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4003.6A CN113554359B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4359A true CN113554359A (zh) 2021-10-26
CN113554359B CN113554359B (zh) 2021-12-17

Family

ID=78106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04003.6A Active CN113554359B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4177772A4 (zh)
JP (1) JP2023547308A (zh)
KR (1) KR20230044194A (zh)
CN (1) CN113554359B (zh)
AU (1) AU2022312942A1 (zh)
WO (1) WO2023045654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26548A (zh) * 2022-05-19 2022-07-08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跨链的绿电溯源方法及系统
CN115375505A (zh) * 2022-07-29 2022-11-22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碳数据可信证明生成方法
CN115439249A (zh) * 2022-09-01 2022-12-06 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跨区块链的业务服务实现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3045654A1 (zh) * 2021-09-22 2023-03-30 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384988A (zh) * 2023-06-06 2023-07-04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基于区块链的电费结算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08210B (zh) * 2023-05-08 2023-09-15 广东粤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电厂监管方法及系统
CN117034262B (zh) * 2023-10-08 2024-02-20 之江实验室 一种异常监管系统及异常监管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6234A (zh) * 2017-08-08 2017-12-01 武汉协鑫新能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绿色电力认证机制
CN110706006A (zh) * 2019-10-09 2020-01-17 北京物资学院 一种区块链多链协同的供应链物流溯源系统
US20200364703A1 (en) * 2019-05-16 2020-11-19 Coinbas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lockchain transaction management
CN112270550A (zh) * 2020-10-21 2021-01-26 北京电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新能源电力溯源方法及系统
CN112532718A (zh) * 2020-11-26 2021-03-19 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 基于区块链的海上装备数据共享系统、方法和介质
CN112712420A (zh) * 2021-03-29 2021-04-27 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色证书交易系统
CN113010605A (zh) * 2021-03-19 2021-06-2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溯源方法及装置
CN113362067A (zh) * 2021-08-10 2021-09-07 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异步共识的电力交易撮合方法及系统
CN113407640A (zh) * 2021-07-21 2021-09-17 杭州链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链nft跨链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76401B1 (ko) * 2017-08-17 2019-05-09 한국전력공사 블록체인 기반 전력 거래 운영 시스템, 이의 방법, 그리고 이 방법을 저장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저장 매체
CN111080421A (zh) * 2020-03-24 2020-04-28 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方法及装置
CN113554359B (zh) * 2021-09-22 2021-12-17 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6234A (zh) * 2017-08-08 2017-12-01 武汉协鑫新能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绿色电力认证机制
US20200364703A1 (en) * 2019-05-16 2020-11-19 Coinbas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lockchain transaction management
CN110706006A (zh) * 2019-10-09 2020-01-17 北京物资学院 一种区块链多链协同的供应链物流溯源系统
CN112270550A (zh) * 2020-10-21 2021-01-26 北京电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新能源电力溯源方法及系统
CN112532718A (zh) * 2020-11-26 2021-03-19 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 基于区块链的海上装备数据共享系统、方法和介质
CN113010605A (zh) * 2021-03-19 2021-06-2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溯源方法及装置
CN112712420A (zh) * 2021-03-29 2021-04-27 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色证书交易系统
CN113407640A (zh) * 2021-07-21 2021-09-17 杭州链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链nft跨链方法及系统
CN113362067A (zh) * 2021-08-10 2021-09-07 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异步共识的电力交易撮合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ICHAEL J. ASHLEY,AND ETC: "Blockchain-based self-consumption optimisation and energy trading in renewable energy communities", 《IEE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REVIEW》 *
张圣楠等: "基于区块链的可再生能源消纳凭证交易系统性能优化", 《电力需求侧管理》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5654A1 (zh) * 2021-09-22 2023-03-30 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726548A (zh) * 2022-05-19 2022-07-08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跨链的绿电溯源方法及系统
CN115375505A (zh) * 2022-07-29 2022-11-22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碳数据可信证明生成方法
CN115375505B (zh) * 2022-07-29 2024-02-06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碳数据可信证明生成方法
CN115439249A (zh) * 2022-09-01 2022-12-06 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跨区块链的业务服务实现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5439249B (zh) * 2022-09-01 2023-09-26 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跨区块链的业务服务实现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6384988A (zh) * 2023-06-06 2023-07-04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基于区块链的电费结算方法及系统
CN116384988B (zh) * 2023-06-06 2023-08-18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基于区块链的电费结算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77772A1 (en) 2023-05-10
WO2023045654A1 (zh) 2023-03-30
KR20230044194A (ko) 2023-04-03
CN113554359B (zh) 2021-12-17
AU2022312942A1 (en) 2023-04-06
EP4177772A4 (en) 2024-01-24
JP2023547308A (ja) 2023-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54359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Liu et al. Electric vehicle power trading mechanism based on blockchain and smart contract in V2G network
Wang et al. Blockchain technology in the energy sector: From basic research to real world applications
Aggarwal et al. A survey on energy trading in the smart grid: Taxonomy, research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CN110287186B (zh) 一种基于主权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电网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737367B (zh) 链网融合的分布式能源场站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Wang et al. Adaptive bidding strategy for real-time energy management in multi-energy market enhanced by blockchain
Yap et al. Blockchain technology for distributed generation: A review of current development, challenges and future prospect
CN114663091B (zh) 基于多链式区块链架构的电力交易方法
CN112163933A (zh) 碳排放交易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010605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绿电溯源方法及装置
Zhang et al. Security scheduling and transaction mechanism of virtual power plants based on dual blockchains
Sun et al.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in energy internet
Chen et al. Distributed power trading system based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
Alsunaidi et al. Blockchain-based distributed renewable energy management framework
Zhang et al. A GNN-based Day Ahead Carbon Intensity Forecasting Model for Cross-Border Power Grids
Chopra et al. A review of methodical decentralisation of energy and energy transactions utilising distributed ledger via transition architecture based framework
Li et al. A review on the blockchain technique applied in cloud energy storage power system
Jabbarpour et al. Blockchain applications in power industry
CN114298721A (zh) 面向中药材的便携式可信溯源装置
Zhao et al. Blockchain-Based Water-Energy Transactive Management with Spatial-Temporal Uncertainties
Daneshvar et al. Energy trading possibilities in the modern multi-carrier energy networks
Yu et al. Blockchain in Smart Grids: A Review of Recent Developments
CN113689268A (zh) 采用数字人民币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能源交易系统
CN113179309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能源消耗监测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016, 5 / F, building 7, Guangy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53

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blockchain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POWER EXCHANGE CENTER Co.,Ltd.

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Digital Technology Holdings Co.,Ltd.

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ddress before: 5016, 5 / F, building 7, Guangy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53

Patentee before: State Grid blockchain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POWER EXCHANGE CENTER Co.,Ltd.

Patentee before: STATE GRID ELECTRONIC COMMERCE Co.,Ltd.

Patentee befor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