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1383A - 智能温控开关空调 - Google Patents

智能温控开关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1383A
CN113551383A CN202110814322.XA CN202110814322A CN113551383A CN 113551383 A CN113551383 A CN 113551383A CN 202110814322 A CN202110814322 A CN 202110814322A CN 113551383 A CN113551383 A CN 1135513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an body
environment
signal
temperature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143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广辉
周有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Aiwin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Aiwin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Aiwin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Aiwin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1432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513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51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13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4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one central controller connected to several sub-cont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24F11/58Remote control using Internet commun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20Feedback from u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智能温控开关空调,涉及家用电器设备领域,其包括机体与感应控制系统;机体设置于室内,用于对室内环境温度、湿度与风向进行调整;感应控制系统,用于对人体状态与环境状态进行感应,生成对应人体状态的人体状态信号与对应环境状态的环境状态信号,并根据人体状态信号与环境状态信号控制机体对室内环境温度、湿度与风向进行调整。本申请通过感应控制系统对室内的人体的存在进行感应与对室内温度进行感应与控制,当感应到室内有人存在,根据人体的状态与环境状态控制机体调整室内温度与湿度,当感应控制系统感应室内无人存在,感应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机体关闭或控制机体处于低能耗的休眠状态,降低机体的能耗,有效节约电能资源。

Description

智能温控开关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智能温控开关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空调主要包括冷源/热源设备,即空调分为单冷空调和冷暖两用空调,工作原理一样,在制冷时空调设备的压缩机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输送到冷凝器(室外机)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所以室外机吹出来的是热风,在制热的时候通过四通阀将制冷剂在冷凝器在蒸发器的流动方向与制冷时相反,使室内吹的是热风,室外吹的冷风。
现有技术中空调的结构主要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四通阀,单向阀毛细管组件等,压缩机主要用于将制冷剂进行压缩,利用制冷剂在液态常温下的吸热现象制冷;冷凝器为将较低压力的工质蒸汽冷凝为压力较高的液体,导致释放较多的热量;蒸发器为将工质液体从液态蒸发为气态,吸收热量,从而将热量从室内带走;四通阀为具有四个油口的控制阀,四通阀是制冷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通过四通阀使空调内部形成制冷循环;毛细管组件包括毛细管和单向阀,毛细管连接蒸发器,由于制冷剂从毛细管到达蒸发器后空间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制冷器会气化,变化才能气态低温的制冷剂,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器温度降低,室内机的风扇将室内的空气从蒸发器中吹过,从室内机吹出的即为冷风。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现有的空调在使用过程中主要通过人工进行开启与关闭,例如在公司下班时员工忘记手动关空调,空调在无人的公司持续运行,较易造成较大的电能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的空调为手动进行开关,在人员忘记关闭时较易导致产生电能资源浪费的问题,本申请提供智能温控开关空调。
本申请提供的智能温控开关空调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智能温控开关空调,包括机体与感应控制系统;
所述机体设置于室内,用于对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湿度与风向进行调整;
所述感应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机体;
所述感应控制系统,用于对人体状态与环境状态进行感应,生成对应人体状态的人体状态信号与对应环境状态的环境状态信号,并根据所述人体状态信号与所述环境状态信号控制所述机体对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湿度与风向进行调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感应控制系统对室内的人体状态与环境状态进行感应,生成对应的人体状态信号与对应环境状态的环境状态信号,并根据环境状态信号与人体状态信号控制机体对室内环境温度、湿度与风向进行调整,人体状态包括人体的存在、人体的数量、人体的温度等指数,环境状态包括室内的温度、室内的湿度等指数,当感应控制系统感应到室内有人体的存在时,根据人体的状态与环境状态控制机体对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与风向进行调整,当感应控制系统感应到室内没有人体的存在时,感应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机体关闭或控制机体处于低能耗的休眠状态,降低机体的能耗,有效节约电能资源。
可选的,所述感应控制系统包括感应模块与控制模块,所述感应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感应模块,用于感应人体状态生成人体状态信号与感应环境状态生成环境状态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体状态信号与环境状态信号控制所述机体调整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风向与所述机体的运行时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感应模块启动对人体状态进行感应生成人体状态信号,对环境状态感应生成环境状态信号,环境状态信号与人体状态信号分别对应相应的环境指数与人体指数,控制模块根据人体状态信号与环境状态信号控制机体调整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风向等状态,进而对室内人体的相应状态信息进行调整,使对室内环境各项参数的调整更加自动化与智能化。
可选的,所述感应模块包括人体感应单元与环境感应单元;
所述人体感应单元,用于在所述室内对人体进行感应与对感应到的人体进行识别,生成所述人体状态信号,当未感应到所述室内有人体存在时不生成所述人体状态信号,所述人体状态信号包括人体存在信号与个体面部信号;
所述人体感应单元将所述人体存在信号传输至所述环境感应单元;
所述环境感应单元内预设有人体舒适温度阈值;
所述环境感应单元,接收所述人体存在信号,对所述室内环境温度进行感应并与所述人体舒适温度阈值进行对比,生成对比信号;
所述环境感应单元,还用于接收人体存在信号对环境湿度进行感应,生成环境湿度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体舒适温度阈值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不同大气压与不同性别时均各不相同,对应不同的体质的人体的舒适度阈值也各不相同,环境感应单元内预设有不同的人体的舒适温度阈值;
人体感应单元对不同的人体进行感应,当感应到数量大于二的人体存在时,生成人体状态信号中的人体存在信号;当人体感应单元没有感应到人体存在时不生成人体状态信号;当人体感应单元室内存在的人体为单独的个体时,生成人体存在讯号,并对对应的个体面部进行识别,生成个体面部信号,使能针对群体进行感应的同时也能对单独的个体进行感应;
环境感应单元接收对应的人体存在信号与个体存在信号,当接收到人体存在信号时,对环境温度进行感应,并与人体舒适温度阈值进行对比,生成对比信号,还对环境湿度进行感应,生成环境湿度信号,使能对室内的温度与湿度进行感应。
可选的,所述人体感应单元为人脸感应摄像头与人体感应摄像头,所述人体感应摄像头与所述人脸感应摄像头均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人体感应摄像头对人体进行识别,生成所述人体存在信号,所述人脸感应摄像头对人脸进行识别,生成个体面部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感应单元为人体感应摄像头与人脸感应摄像头时,人体感应摄像头对人体的存在与存在人体的数量进行感应,生成人体存在信号,当存在人体感应信号时,人脸感应摄像头对人脸面部进行识别生成个体面部信号,使能较为精准的对室内的人员进行感应。
可选的,所述环境感应单元为体温测温仪与环境温度测温仪,所述体温测温仪与所述环境温度测温仪均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体温测温仪用于测量人体的温度,所述环境温度测温仪用于测量所述室内的温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境感应单元为体温测温仪与环境温度测温仪,体温测温仪测量室内的人体的温度,环境温度测温仪测量室内的温度,使便于将室内温度与环境温度进行对比,从而便于与人体舒适温度阈值进行对比。
可选的,所述感应模块还包括红外识别单元,所述红外识别单元用于对所述室内的人员在红外光谱波段进行识别,生成人体红外信号,进而生成人体存在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室内的灯光较为昏暗时,感应模块的红外识别单元对室内的人员在红外光谱波段进行识别,生成对应人体的红外信号,从而能在灯光较为昏暗时识别出室内人员的存在,进而生成人体存在信号。
可选的,所述感应模块还包括湿度感应单元,所述湿度感应单元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湿度感应单元用于对所述室内的环境湿度进行检测,生成湿度信号,并将所述湿度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湿度感应单元,对室内的环境湿度进行检测,生成湿度信号,并将湿度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使便于对环境的湿度进行检测。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模式控制单元与时间控制单元;
所述模式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比信号控制所述机体对所述室内的温度进行控制;
所述时间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人体存在信号对所述机体的运行时间进行控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式控制单元根据对比信号控制机体对室内的温度进行控制,时间控制单元根据人体存在信号对机体的运行时间进行控制,使人体在室内时机体即会开启,人体不在室内时机体关闭运行。
可选的,所述模式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湿度信号控制所述室内的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式控制单元还根据环境湿度信号控制机体调节室内的湿度,使室内的湿度处于人体较为舒适的范围内,使室内人体生活更加舒适。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风向控制单元,所述风向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个体面部信号控制所述机体的风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室内存在有人时,风向控制单元对环境风向进行控制,避免机体的对室内的人的面部进行直吹。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感应控制系统感应到室内有人体的存在时,根据人体的状态与环境状态控制机体对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与风向进行调整,当感应控制系统感应到室内没有人体的存在时,感应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机体关闭或控制机体处于低能耗的休眠状态,降低机体的能耗,有效节约电能资源;
2.感应模块启动对人体状态进行感应生成人体状态信号,对环境状态感应生成环境状态信号,环境状态信号与人体状态信号分别对应相应的环境指数与人体指数,控制模块根据人体状态信号与环境状态信号控制机体调整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风向等状态,进而对室内人体的相应状态信息进行调整,使对室内环境各项参数的调整更加自动化与智能化;
3.当室内的灯光较为昏暗时,感应模块的红外识别单元对室内的人员在红外光谱波段进行识别,生成对应人体的红外信号,从而能在灯光较为昏暗时识别出室内人员的存在,进而生成人体存在信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1、机体;11、处理芯片;2、感应控制系统;21、感应模块;211、人体感应单元;2111、人脸感应摄像头;2112、人体感应摄像头;212、环境感应单元;2121、体温测温仪;2122、环境温度测温仪;213、红外识别单元;2131、红外识别摄像头;214、湿度感应单元;2141、湿度传感器;215、气体检测单元;2151、有毒气体检测器;22、控制模块;221、模式控制单元;222、风向控制单元;223、加湿单元;224、时间控制单元;3、无线通信模块;4、语音识别模块;41、语音识别单元;41、语音提示单元4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智能温控开关空调。参照图1与图2,智能温控开关空调包括机体1与感应控制系统2;
机体1设置于室内,用于对室内环境温度、湿度与风向进行调整,机体1内安装有处理芯片11,处理芯片11用于对机体1内不同模块或组件传输的信号进行处理;
感应控制系统2,用于对人体状态与环境状态进行感应,生成对应人体状态的人体状态信号与对应环境状态的环境状态信号,感应控制系统2与处理芯片11电连接,并根据人体状态信号与环境状态信号控制机体1对室内环境温度、湿度与风向进行调整;感应控制系统2主要体现的是感应功能与控制功能,通过对人体状态的感应与环境状态的感应;人体状态主要包括室内人体的位置、具体人体的身份、具体人体的体温等;环境状态则主要包括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环境风向、室内颗粒度、室内烟雾浓度等,使能对人体状态与室内环境状态同时进行监控。
参照图1与图2,感应控制系统2包括感应模块21与控制模块22,感应模块21与控制模块22电连接;感应模块21,用于感应人体状态生成人体状态信号与感应环境状态生成环境状态信号;控制模块22,用于根据人体状态信号与环境状态信号控制机体1调整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风向与机体1的运行时间;
人体状态信号包括对应的人体的数据,人体状态信号为对人体进行感应获得的数据信号,人体状态信号包括人体在室内的存在与否与存在的位置等不同的状态,人体状态信号还包括对人体的自身温度的测量;环境状态信号包括室内与室外的温度,室内与室外的湿度等;
控制模块22根据感应模块21感应到的人体状态信号与环境状态信号对室内环境进行调整;控制模块22对室内环境的调整包括调整室内的温度、湿度与风向等参数,使室内的温度、湿度与风向等为人体舒适的温度、湿度与风向,控制模块22还可根据环境状态信号控制机体1自动对室内环境中的烟雾等进行抽吸与过滤,降低室内烟雾浓度。
参照图1与图2,感应模块21包括人体感应单元211与环境感应单元212;
人体感应单元211,用于在室内对人体进行感应与对感应到的人体进行识别,生成人体状态信号,当未感应到室内有人体存在时不生成人体状态信号,人体状态信号包括人体存在信号与个体面部信号;人体存在信号即为室内有人存在时生成人体存在信号,当室内无人时不生成人体存在信号,个体面部信号为个体的面部,个体面部信号包括室内常驻的个体的面部信息,个体面部信号有参考面部数据,参考面部数据为预先录入的个体面部数据,个体面部信号需与参考面部数据进行对比,即个体面部信号为通过人脸识别技术与参考面部数据进行对比;
人体感应单元211将人体存在信号传输至环境感应单元212;环境感应单元212内预设有人体舒适温度阈值;环境感应单元212,接收人体存在信号,对室内环境温度进行感应并与人体舒适温度阈值进行对比,生成对比信号;人体舒适度温度阈值为自然环境下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处于自然状态下夏季的人体最舒适的气温为19-24摄氏度,冬季的人体最舒适温度为17-22摄氏度,使夏季的人体舒适温度阈值最低为19摄氏度,最高为24摄氏度,冬季人体的舒适度阈值最低为17摄氏度,最高为22摄氏度,人体舒适度阈值,当室内环境温度处于人体舒适度阈值之外的区段时,则生成对比信号,对比信号包括机体1启动指令与温度调节指令,使对室内的温度进行控制。
参照图1与图2,人体感应单元211为人脸感应摄像头2111与人体感应摄像头2112,人体感应单元211与人脸感应单元均安装于机体1,人脸感应摄像头2111与人体感应摄像头2112均分别与处理芯片11电连接,人体感应摄像头2112对人体进行识别,生成人体存在信号,人脸感应摄像头2111对人脸进行识别,生成个体面部信号;人体感应摄像头2112为对室内进行拍摄,并对室内人的活动动作进行捕捉与识别,同时可对室内的照片与真人进行区分,生成人体存在信号,人体感应摄像头2112还可对室内的宠物活动的动作进行捕捉,生成宠物存在信号,即人体感应摄像头2112对室内活动的指定的物体进行感应,优先感应对象为对人体进行感应;人脸感应摄像头2111为对人脸进行感应,当室内存在人为单独的个体时,由于不同人的舒适温度有差别,人脸感应摄像头2111能对人脸进行感应,生成个体面部信号,控制单元接收个体面部信号控制机体1调整室内温度适合该个体的温度;
感应模块21还包括红外识别单元213,红外识别单元213用于对室内的人员在红外光谱波段进行识别,生成人体红外信号,进而生成人体存在信号,红外识别单元213为红外识别摄像头2131,红外识别摄像头2131与处理芯片11电连接,红外识别摄像头2131可在红外光谱波段对人体进行识别与感应;人体感应摄像头2112与人脸感应摄像头2111均为在可见光波段对室内进行拍摄的摄像头,当环境处于较为阴暗的状态,可见光的光照度较低,人体感应摄像头2112与人脸感应摄像头2111均在可见光波段运行效果较差,由于人为恒温动物,会向自然环境冲发出热辐射,使人体在红外波段处于可见状态,红外识别摄像头2131对处于红外波段可见状态的人体进行识别,例如当人体在室内处于睡眠状态时,红外识别摄像头2131可对处于睡眠状态的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进行识别,从而生成人体存在信号。
参照图1与图2,环境感应单元212为体温测温仪2121与环境温度测温仪2122,体温测温仪2121用于测量人体的温度,体温测温仪2121安装于机体1靠近人体的一侧,使对室内的人体的温度进行测量,环境温度测温仪2122安装于机体1远离风口的一侧,减少风口对环境温度测温仪2122的影响,环境温度测温仪2122用于测量室内的温度,环境温度测温仪2122,通常状态下人体的温度为稳定状态,室内的温度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且室内具有保温作用,使室内温度通常状态下高于室外温度,环境温度测温仪2122对环境温度进行测量,从而便于将环境温度与室内温度进行对比。
参照图1与图2,控制模块22包括模式控制单元221与时间控制单元224;模式控制单元221,用于根据对比信号控制机体1对室内的温度进行控制;时间控制单元224,用于根据人体存在信号对机体1的运行时间进行控制;时间控制单元224对机体1的运行时间进行控制,机体1的运行时间包括机体1对应不同时间段的运行,当时间控制单元224没有接收到人体存在信号时,时间控制单元224将机体1进行关闭,模式控制单元221用于对机体1的温度进行控制,模式控制单元221对应环境。
本申请实施例智能温控开关空调的实施原理为:感应控制系统2对室内的人体状态与环境状态进行感应,生成对应的人体状态信号与对应环境状态的环境状态信号,并根据环境状态信号与人体状态信号控制机体1对室内环境温度、湿度与风向进行调整,人体状态包括人体的存在、人体的数量、人体的温度等指数,环境状态包括室内的温度、室内的湿度等指数,当感应控制系统2感应到室内有人体的存在时,根据人体的状态与环境状态控制机体1对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与风向进行调整,当感应控制系统2感应到室内没有人体的存在时,感应控制系统2自动控制机体1关闭或控制机体1处于低能耗的休眠状态,降低机体1的能耗,有效节约电能资源。
实施例二:
参照图1与图2,模式控制单元221,还用于根据环境湿度信号控制室内的湿度,即感应模块21还包括湿度感应单元214,湿度感应单元214用于对室内的环境湿度进行检测,生成湿度信号,并将湿度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22,湿度感应单元214为用于对环境湿度进行感应与检测的湿度传感器2141;湿度传感器2141安装于机体1,湿度传感器2141与处理芯片11电连接,湿度传感器2141用于检测室内环境中的湿度并将含有湿度数值的湿度信号发送至处理芯片11内,环境湿度对人体散热影响较大,具体影响为:人体的热量散发形式除了通过皮肤散热还通过汗液进行主动散热,当环境中湿度与温度均较大时,人体排出的汗液不易蒸发,抑制散热能力,对汗液散热机制影响较大,从而影响人体温度调节;
模式控制单元221还包括加湿单元223,加湿单元223为冷凝水收集盒、超声波雾化器与吹气风机,冷凝水收集盒安装于机体1的内部用于收集冷凝水,当模式控制单元221处于对室内环境进行升温的过程中,使用者也可自行向冷凝水收集盒内加水,超声波雾化器安装于冷凝水收集盒内,超声波雾化器用于对冷凝水收集盒内的水进行雾化,吹气风机安装于冷凝水收集盒的盒盖处,用于将冷凝水收集盒内的雾化的水分吹出,使能调节室内的湿度,超声波雾化器与处理芯片11电连接,处理芯片11能控制超声波雾化器的雾化功率、开启与关闭,同时当模式控制单元221处于对室内环境进行降温的过程中,冷凝水收集盒中使用的水为空气中冷凝出的水,从而减少水资源的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二的实施原理为:湿度传感器2141用于对环境中的湿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出的湿度信号发送至处理芯片11内,处理芯片11内预设有湿度阈值,湿度阈值为在室内环境中人体处于较为舒适的湿度范围,湿度信号内包含有机体1对应室内环境中的湿度信息,处理芯片11接收到湿度信号并将湿度信号中的室内的湿度信息进行识别,并将识别到的湿度信息与湿度阈值进行对比,当湿度信息中记载的湿度大小大于室内湿度阈值时,处理芯片11驱动超声波雾化器降低雾化功率或关闭,当湿度信息中记载的湿度大小小于室内湿度阈值时,处理芯片11驱动超声波雾化器增加雾化功率,从而使能对室内环境中的湿度进行自动检测并自动进行调整。
实施例三:
参照图1与图2,机体1包括不同的模式,包括多人模式、单人模式、自定义模式与自动模式,多人模式为当人体存在信号为多个时,即处于同一房间的室内的人体数量为多个时,模式控制单元221对室内温度进行控制,使室内温度均值为人体舒适温度阈值内;单人模式,为当人体存在信号为单个时,模式控制单元221对室内温度进行控制,使室内温度为适用于单个人的人体舒适温度,当处于单人模式时,人脸感应摄像头2111对人脸面部进行识别,从而针对独特的个体将温度进行控制,从而使处于室内的个体处于温度较为适宜的室内环境;自定义模式为使用者根据自身情况自定义不同时段的不同的温度,例如使用者的活动时段与常人不同时,使用者可通过自定义模式自行定义机体1的运行时间与室内的温度并将该自定义进行保存。
本申请实施例三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定义不同的模式,使对室内不同人数的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均可进行调节,使对室内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均可进行自定义,从而使对环境的控制与调节更加智能化。
实施例四:
参照图1与图2,机体1对应安装于不同的房间,不同房间的机体1相互之间通信连接,即机体1对应安装有无线通信模块3,无线通信模块3与处理芯片11连接,多个机体1的无线通信模块3均相互连通,机体1还安装有显示屏幕,使能在一个机体1上对不同机体1的信号进行查看,进而对不同房间的实时数据进行了解并进行控制;无线通信模块3可为通过无线收发模组RF433进行无线通信,用于对多个机体1之间进行通信,还可为通过蓝牙模组进行机体1之间的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四的实施原理为:由于多个机体1之间的距离较小,使多个机体1之间分别通过短距的无线收发模组RF433进行无线通信,同时也可通过蓝牙进行不同机体1之间的无线通信,使多个机体1处于同一局域网内,进而便于通过其中一个机体1对额外的机体1进行监管与控制。
实施例五:
参照图1与图2,机体1还对应安装有语音模块4,语音模块4与处理芯片11电连接,语音模块包括语音识别单元41与语音提示单元42,语音识别单元41的型号为LDV7语音识别模块,LDV7语音识别模块用于通过语音对感应控制系统2进行控制,从而控制室内的温度与湿度,语音提示单元42用于提示机体1的运行信息以及相应的警报信息,语音提示单元为安装于机体的扬声器421,使能对机体相应的报警信息与运行信息进行提示。
本申请实施例五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语音模块4使能通过语音对机体1进行控制,增加机体1的方便性。
实施例六:
参照图1与图2,控制模块22还包括风向控制单元222,风向控制单元222用于根据人体存在信号与个体面部信号控制机体1的风向,例如当面部信号为朝向机体1的方向时,风向控制单元222控制机体1的风向,避免对室内人员的面部进行直吹。
本申请实施例六的实施原理为:风向控制单元222根据个体面部信号控制机体1的扇叶的风向,避免对人体面部进行直吹,使对室内环境降温的同时对人体的保护效果更好,同时当检测到人体存在信号时能控制机体1的扇叶的风向避免对人体进行直吹,减少凉风直吹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实施例七:
参照图1与图2,感应控制系统2还包括环境气体检测单元215,环境气体检测单元215用于检测环境气体中对人体有害的成分,环境气体检测单元215为有毒气体检测器2151,有毒气体检测器2151用于检测室内环境中的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生成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传输至机体1的扬声器421,使机体1能对室内人员进行提示,例如室内有人熟睡时发生了火灾或煤气泄漏,有毒气体检测器2151检测到室内有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机体1对熟睡中的人员及时进行提示,使室内人员更加安全。
本申请实施例七的实施原理为:机体1对室内环境空气进行吹动,使室内环境的空气能进行循环,当发生火灾或煤气泄漏时,气体检测单元215的有毒气体检测器2151能及时对环境空气中的有毒气体进行检测,生成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传输至机体1的扬声器421,使能及时对室内人员作出提示,使室内人员所处环境更加安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智能温控开关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与感应控制系统(2);
所述机体(1)设置于室内,用于对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湿度与风向进行调整;
所述感应控制系统(2),设置于所述机体(1);
所述感应控制系统(2),用于对人体状态与环境状态进行感应,生成对应人体状态的人体状态信号与对应环境状态的环境状态信号,并根据所述人体状态信号与所述环境状态信号控制所述机体(1)对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湿度与风向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温控开关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控制系统(2)包括感应模块(21)与控制模块(22),所述感应模块(21)与所述控制模块(22)电连接;
所述感应模块(21),用于感应人体状态生成人体状态信号与感应环境状态生成环境状态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人体状态信号与环境状态信号控制所述机体(1)调整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风向与所述机体(1)的运行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温控开关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21)包括人体感应单元(211)与环境感应单元(212);
所述人体感应单元(211),用于在所述室内对人体进行感应与对感应到的人体进行识别,生成所述人体状态信号,当未感应到所述室内有人体存在时不生成所述人体状态信号,所述人体状态信号包括人体存在信号与个体面部信号;
所述人体感应单元(211)将所述人体存在信号传输至所述环境感应单元(212);
所述环境感应单元(212)内预设有人体舒适温度阈值;
所述环境感应单元(212),接收所述人体存在信号,对所述室内环境温度进行感应并与所述人体舒适温度阈值进行对比,生成对比信号;
所述环境感应单元(212),还用于接收人体存在信号对环境湿度进行感应,生成环境湿度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温控开关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应单元(211)为人脸感应摄像头(2111)与人体感应摄像头(2112),所述人体感应摄像头(2112)与所述人脸感应摄像头(2111)均设置于所述机体(1),所述人体感应摄像头(2112)对人体进行识别,生成所述人体存在信号,所述人脸感应摄像头(2111)对人脸进行识别,生成个体面部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温控开关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感应单元(212)为体温测温仪(2121)与环境温度测温仪(2122),所述体温测温仪(2121)与所述环境温度测温仪(2122)均设置于所述机体(1),所述体温测温仪(2121)用于测量人体的温度,所述环境温度测温仪(2122)用于测量所述室内的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温控开关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21)还包括红外识别单元(213),所述红外识别单元(213)用于对所述室内的人员在红外光谱波段进行识别,生成人体红外信号,进而生成人体存在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温控开关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21)还包括湿度感应单元(214),所述湿度感应单元(214)设置于所述机体(1),所述湿度感应单元(214)用于对所述室内的环境湿度进行检测,生成湿度信号,并将所述湿度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温控开关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22)包括模式控制单元(221)与时间控制单元(224);
所述模式控制单元(221),用于根据所述对比信号控制所述机体(1)对所述室内的温度进行控制;
所述时间控制单元(224),用于根据所述人体存在信号对所述机体(1)的运行时间进行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温控开关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控制单元(221),还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湿度信号控制所述室内的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温控开关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22)还包括风向控制单元(222),所述风向控制单元(222)用于根据所述个体面部信号控制所述机体(1)的风向。
CN202110814322.XA 2021-07-19 2021-07-19 智能温控开关空调 Pending CN1135513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14322.XA CN113551383A (zh) 2021-07-19 2021-07-19 智能温控开关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14322.XA CN113551383A (zh) 2021-07-19 2021-07-19 智能温控开关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1383A true CN113551383A (zh) 2021-10-26

Family

ID=78132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14322.XA Pending CN113551383A (zh) 2021-07-19 2021-07-19 智能温控开关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5138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0963A (zh) * 2021-11-11 2022-03-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智能调节功能的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037502U (zh) * 2015-10-18 2016-02-17 哈尔滨理工大学 智能空调温度调节系统
US20160123617A1 (en) * 2014-10-30 2016-05-05 Vivint, Inc. Temperature preference learning
CN107906676A (zh) * 2017-11-08 2018-04-13 盛世乐居(亚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音响控制空调的方法和智能音响
CN108731183A (zh) * 2018-05-31 2018-11-02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空调系统及空调
CN110454919A (zh) * 2019-08-09 2019-11-15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智能家居空调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864384A (zh) * 2019-11-04 2020-03-06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私人定制功能的出风设备
CN110925990A (zh) * 2019-11-04 2020-03-27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人场景下的风力跟随智能出风方法及系统
CN110989730A (zh) * 2019-11-04 2020-04-10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定制出风系统
CN111023487A (zh) * 2019-11-04 2020-04-17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人避风智能定制出风方法以及系统
CN112682909A (zh) * 2019-10-18 2021-04-20 苏州创连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23617A1 (en) * 2014-10-30 2016-05-05 Vivint, Inc. Temperature preference learning
CN205037502U (zh) * 2015-10-18 2016-02-17 哈尔滨理工大学 智能空调温度调节系统
CN107906676A (zh) * 2017-11-08 2018-04-13 盛世乐居(亚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音响控制空调的方法和智能音响
CN108731183A (zh) * 2018-05-31 2018-11-02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空调系统及空调
CN110454919A (zh) * 2019-08-09 2019-11-15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智能家居空调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682909A (zh) * 2019-10-18 2021-04-20 苏州创连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0864384A (zh) * 2019-11-04 2020-03-06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私人定制功能的出风设备
CN110925990A (zh) * 2019-11-04 2020-03-27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人场景下的风力跟随智能出风方法及系统
CN110989730A (zh) * 2019-11-04 2020-04-10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定制出风系统
CN111023487A (zh) * 2019-11-04 2020-04-17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人避风智能定制出风方法以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大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三年级 上》", 31 July 2011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0963A (zh) * 2021-11-11 2022-03-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智能调节功能的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32022U (zh) 一种远程室内空调和温湿度检测的控制装置
CN209147331U (zh) 一种智能环保加湿器
CN209025874U (zh) 一种便携式智能加湿风扇
CN108981087B (zh) 一种自动调节温度的智能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205670369U (zh) 一种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智能家居报警系统
CN101706142A (zh) 基于人体活动量检测的温度调节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
KR20180056361A (ko) 지능학습기반의 스마트홈 에너지 기기 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8287499A (zh) 一种智能家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705391A (zh) 一种暖通空调系统的操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045238A (zh) 一种智能家居睡眠系统
CN205485695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草莓温室大棚智能监测控制系统
CN201589371U (zh) 基于人体活动量检测的温度调节装置及其系统
CN113551383A (zh) 智能温控开关空调
CN110925990A (zh) 一种多人场景下的风力跟随智能出风方法及系统
CN206671927U (zh) 一种室内空气智能监测管理系统
CN111023487A (zh) 一种单人避风智能定制出风方法以及系统
US20240142130A1 (en) Non-contact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CN206514477U (zh) 一种智能室内温度调节系统
CN205450605U (zh) 一种基于Zigbee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207540091U (zh) 一种智能家居空气系统
CN203454338U (zh) 一种外气空调节能器
CN208059182U (zh) 一种具有远程手机监控功能的新风换气系统
CN203532285U (zh) 智能启停家用空调的电风扇
CN211903220U (zh) 一种远程节能空调控制系统
CN208936425U (zh) 一种智能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