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43208A - 无线传输控制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无线传输控制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43208A
CN113543208A CN202110580566.6A CN202110580566A CN113543208A CN 113543208 A CN113543208 A CN 113543208A CN 202110580566 A CN202110580566 A CN 202110580566A CN 113543208 A CN113543208 A CN 1135432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ate
data
transmission
link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805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43208B (zh
Inventor
黄信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8056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432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43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32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432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32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9Congestion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传输控制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该无线传输控制方法包括:拥塞控制层获取传输层的第一丢包率及链路层的第二丢包率;其中,拥塞控制层设置在应用层与传输层之间;拥塞控制层基于第一丢包率及第二丢包率确定链路层是否发生拥塞;若链路层未发生拥塞,则以链路层的协商速率为传输速率;按照传输速率向接收方发送数据。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无线传输的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无线传输控制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传输控制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因无线设备的便利性,大量的无线设备应用到我们生活中,同时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未来也将有越来越多的有线传输设备采用无线传输方式。
但现有的无线传输还存在很多缺点。例如无线传输的链路层的误码率相比有线传输高很多,导致目前的传输拥塞控制算法的带宽利用率较低;又例如,在无线传输受干扰较大时,易造成传输带宽预测不准,从而导致传输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无线传输的传输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线传输控制方法。该无线传输控制方法包括:拥塞控制层获取传输层的第一丢包率及链路层的第二丢包率;其中,拥塞控制层设置在应用层与传输层之间;拥塞控制层基于第一丢包率及第二丢包率确定链路层是否发生拥塞;按照传输速率向接收方发送数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利用至少包括应用层、拥塞控制层、传输层及链路层的通信协议传输数据,拥塞控制层设置在应用层与传输层之间;第一终端利用拥塞控制层获取传输层的第一丢包率及链路层的第二丢包率;第一终端利用拥塞控制层基于第一丢包率及第二丢包率确定链路层是否发生拥塞;若链路层未发生拥塞,则以链路层的协商速率为传输速率;第一终端以传输速率向第二终端发送数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实现:拥塞控制层获取传输层的第一丢包率及链路层的第二丢包率;其中,拥塞控制层设置在应用层与传输层之间;拥塞控制层基于第一丢包率及第二丢包率确定链路层是否发生拥塞;若链路层未发生拥塞,则以链路层的协商速率为传输速率;按照传输速率向接收方发送数据。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在应用层与传输层之间设置拥塞控制层,并利用拥塞控制层跨层获得传输层的丢包率及链路层的丢包率,以使得拥塞控制层能够根据传输层的丢包率及链路层的丢包率判断链路层是否发生拥塞,并在链路层未发生拥塞时继续以链路层的协商速率发送数据。因此,本申请能够解决传统的基于传输层的拥塞控制,无法识别拥塞丢包及干扰丢包等,导致在干扰等丢包而无拥塞时也降低传输速率,进而导致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因此,本申请能够提高无线传输的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无线通信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协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传统通信协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实施例通信协议中拥塞控制模块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5是图2实施例通信协议中发送缓存模块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6是图2实施例通信协议中数据发送模块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7是图2实施例通信协议中数据接收模块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8是图2实施例通信协议中接收缓存模块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无线传输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图9实施例无线传输控制方法中步骤S92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无线传输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计算机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首先提出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如图1及图2所示,图1是本申请无线通信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协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无线通信系统10包括:第一终端110及第二终端120,第一终端110与第二终端120通过如图2所示的通信协议(图未标)传输数据;其中,通信协议至少包括应用层210、拥塞控制层220、传输层230及链路层240,拥塞控制层220设置在应用层210与传输层230之间;传输层230设置在拥塞控制层220于链路层240之间。
其中,第一终端110利用拥塞控制层220获取传输层230的第一丢包率(传输层230统计的丢包率)及链路层240的第二丢包率;第一终端110利用拥塞控制层220基于第一丢包率及第二丢包率确定链路层240是否发生拥塞;若链路层240未发生拥塞,则以链路层240的协商速率为传输速率;第一终端110以该传输速率向第二终端120发送数据。
进一步地,若链路层240发生拥塞,则降低链路层240的协商速率,并以降低后的协商速率为传输速率。
链路层240的协商速率为本次发送数据之前拥塞控制层220根据传输层230及链路层240等的上次发送数据的多个参数计算得到的本次发送数据的预设传输速率,若链路层240不发生拥塞,则本次以该预设传输速率发送数据。
也就是说,第一终端110在链路层240未发生拥塞时,仍然以链路层240的协商速率为传输速率向第二终端120发送数据,只有在链路层240发生拥塞时,才降低链路层240的协商速率,并以降低后的协商速率为传输速率向第二终端120发送数据。
当然,本实施例的第二终端120也可以通过图2所示的通信协议向第一终端110发送数据,原理与上述类似,这里不赘述。
关于应用层210、传输层230及链路层240的其它工作原理可以参照传统的无线通信协议。
在一应用场景中,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为无线网络摄像机(IP Camera,IPC)实时监控系统,第一终端110为无线IPC,第二终端120为无线实时流媒体观看终端,如电脑、手机等。
无线IPC实时监控系统10由n个无线IPC和1个带Wi-Fi功能的无线实时流媒体观看终端。因n个无线IPC部署在不同的位置,其与无线实时流媒体观看终端之间的距离不同或者需要穿透的障碍物不同等,从而导致每个无线IPC与无线实时流媒体观看终端之间链路层240的协商速率不同。1号无线IPC与无线实时流媒体观看终端的距离最小,其无线链路质量最好,通过无线实时流媒体观看终端实时浏览1号无线IPC视频是流畅的;而n号无线IPC与无线实时流媒体观看终端的距离最大,其无线链路质量最差,使用传统通信协议的拥塞控制算法不能较好的处理这种情况下传输控制,会导致无线实时流媒体观看终端浏览n号无线IPC视频是卡顿的。
具体地,如图3所示,图3是传统通信协议的结构示意图。无线IPC编码出音视频数据,然后应用层(图未标)将音视频数据传给传输层(图未标),由传输层根据拥塞控制算法发送到链路层(图未标),最后由链路层通过无线发送到无线实时流媒体观看终端;无线实时流媒体观看终端接收数据先存入链路层缓存,然后传入传输层,传输层通知应用层,最后应用层将数据存入播放缓存中进行解码播放。
传统通信协议在工作过程中存在:传输层的拥塞控制基于丢包的算法,在无线下因无线误码率和干扰导致的丢包,都被作为拥塞控制丢包,导致无线IPC数据的传输速率下降;基于传输速率的算法,受过去统计的传输速率准确性和干扰的影响,导致传输速率控制传输不及时等问题。
而本实施例在应用层210与传输层230之间设置拥塞控制层220,并利用拥塞控制层220跨层获得传输层230的丢包率及链路层240的丢包率,以使得拥塞控制层220能够根据传输层230的丢包率及链路层240的丢包率判断链路层240是否发生拥塞,并在链路层240发生拥塞时降低传输速率,而在链路层240未发生拥塞时继续以链路层240的协商速率发送数据。因此,本实施例能够解决传统的基于传输层的拥塞控制,无法识别拥塞丢包及干扰丢包等,导致在干扰等丢包而无拥塞时也降低传输速率,进而导致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能够提高无线传输的传输效率。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拥塞控制层220包括设置在第一终端110的拥塞控制模块221;拥塞控制模块221判断传输层230的第一丢包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链路层240的第二丢包率;若否,则拥塞控制模块221判定链路层240发生拥塞,即链路层240发生了拥塞丢包;若是,则拥塞控制模块221判定链路层240未发生拥塞,发生干扰等,即链路层240丢包由干扰或者误码等造成,并不是拥塞造成。
可选地,若拥塞控制模块221判定链路层240发生拥塞,则以链路层240的协商速率与调整因子的乘积为传输速率,第一终端110以该传输速率向第二终端120发送数据;其中,调整因子大于0且小于1。
拥塞控制模块221根据链路层240的第二丢包率与传输层230统计的第一丢包率的差值作为计算第一终端110传输速率的参数;若链路层240的第二丢包率小于传输层230统计的第一丢包率(差值小于零),则判断链路层240出现了拥塞丢包,拥塞控制模块221将上次计算的传输速率(链路层240的协商数据)与小于1的调整因子的乘积作为本次发送数据的传输速率;若链路层240的第二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传输层230统计的第一丢包率(差值大于或等于零),则判断链路层240出现的丢包是干扰或者误码造成的丢包,拥塞控制模块221将链路层240的协商速率作为本次发送数据的传输速率。
图3所示的传统通信协议在工作中还存在:因传输层缓存和链路层缓存在无线链路受到严重干扰时导致不必要的数据重传,降低无线链路的有效利用率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的拥塞控制模块221进一步获取链路层240的协商速率及已缓存数据大小,并将已缓存数据大小与阀值进行比较,判断已缓存数据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阈值;若否,即已缓存数据大小大于阀值,则将数据发送窗口大小设置为0。
已缓存数据大小大于阀值表示数据开始在链路层240进行缓存,说明链路层240因干扰等因素无法传输到第二终端120,如果此时第一终端110(数据发送模块222)还继续发送数据,这些数据也只能在链路层240缓存;如果第一终端110(拥塞控制模块221)一旦判断超时,将导致再次发送缓存在链路层240缓存的数据,而这部分数据并未丢失,从而降低了链路层240有效传输效率。因此,本实施例在已缓存数据大小大于阀值时将数据发送窗口大小设置为0,能够避免在链路层240无法将数据传输到第二终端120时,停止发送数据,避免重复发送未丢失的数据,因此能够提高链路层240的有效传输效率。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拥塞控制层220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第一终端110的数据发送模块222,分别与拥塞控制模块221及传输层230连接,拥塞控制模块221进一步根据第二终端120反馈的确认信息获取往返时延,并基于数据发送窗口大小和往返时延计算超时时间;拥塞控制模块221将数据发送窗口大小、传输速率及超时时间反馈给数据发送模块222,以控制第一终端110向第二终端120发送数据。
本实施例的确认信息包括ACK,获取第一终端110发送数据的时间及第一终端110接收到确认信息的时间之间的时间差为往返时间。
其中,本实施例的根据协商速率、第一丢包率及第二丢包率计算传输包括上述:第一终端110利用拥塞控制层220基于第一丢包率及第二丢包率确定链路层240是否发生拥塞;若链路层240未发生拥塞,则以链路层240的协商速率为传输速率;若链路层240发生拥塞,则降低链路层240的协商速率,并以降低后的协商速率为传输速率;本实施例的拥塞控制模块221的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拥塞控制层220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第一终端110的发送缓存模块223,分别与数据发送模块222及应用层210连接;发送缓存模块223读取拥塞控制层220空闲的发送缓存的大小,并将应用层210的发送数据包的大小(m)与发送缓存的大小(n)进行比较,判断发送数据包的大小是否大于发送缓存的大小;若发送数据包的大小大于发送缓存的大小,则发送缓存模块223将发送数据包的前多个(m)字节存入发送缓存中,并将m反馈给应用层210;若发送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或等于发送缓存的大小,则发送缓存模块223将发送数据包存入发送缓存中,并将n反馈给应用层210。
其中,本实施例的发送缓存模块223的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
本实施例的数据发送模块222基于发送窗口大小和传输速率(拥塞控制模块221计算结果)判断是否继续发送数据;若是,则数据发送模块222从发送缓存中读取发送数据包,并为发送数据包添加协议头,调用发送接口将将添加有协议头的发送数据包通过传输层230及链路层240发送给第二终端120。
若数据发送模块222根据拥塞控制模块221计算结果判定不允许继续发送数据,则退出;若数据发送模块222从发送缓存中读取发送数据包失败(发送缓存中没有数据包要发送),则退出。
其中,本实施例的数据发送模块222的工作原理如图6所示。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拥塞控制层220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第二终端120的数据接收模块224及接收缓存模块225,数据接收模块224分别与接收缓存模块225及传输层230连接,接收缓存模块225还与应用层210连接;数据接收模块224从传输层230获取接收数据包,并识别接收数据包的类型,即判断接收数据包的类型是否为数据类型;若接收数据包的类型为数据类型,则数据接收模块224将接收数据包存于接收缓存模块225中的接收缓存中;数据接收模块224判断接收数据包是否丢包,并根据发送数据包的丢包情况通过传输层230及链路层240向第一终端110反馈的确认信息(ACK或者ANCK);若接收数据包无丢包,则数据接收模块224通知第二终端120的应用层210从接收缓存中读取接收数据包。
数据接收模块224判断接收数据包是否丢包,若有丢包则组装NACK回复包请求第一终端110重传,若无丢包则组装ACK回复包。
若接收数据包的类型不是数据类型,则根据控制包类型进行处理。
其中,本实施例的数据接收模块224的工作原理如图7所示。
本实施例的接收缓存模块225读取空闲的接收缓存的大小,并将接收数据包的大小与接收缓存的大小进行比较,即判断接收数据包的大小是否大于接收缓存的大小;若接收数据包的大小大于接收缓存的大小,则接收缓存模块225将接收数据包丢弃;若接收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或等于接收缓存的大小,则接收缓存模块225将接收数据包存入接收缓存中。其中,本实施例的接收缓存模块225的工作原理如图8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终端120还可以通过其拥塞控制模块、数据发送模块及发送缓存模块等向第一终端110发送数据,第一终端110通过其数据接收模块及接收缓存模块从第二终端120接收数据。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无线传输控制方法,如图9所示,图9是本申请无线传输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无线传输控制方法可以用于上述无线通信系统10,且执行端为第一终端110。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执行端也可以是第二终端。本实施例无线传输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91:拥塞控制层220获取传输层230的第一丢包率及链路层240的第二丢包率;其中,拥塞控制层220设置在应用层210与传输层230之间。
拥塞控制模块221获取传输层230的第一丢包率及链路层240的第二丢包率。
步骤S92:拥塞控制层220基于第一丢包率及第二丢包率确定链路层240是否发生拥塞。若否,则执行步骤S93;若是,则执行步骤S94。
可选地,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如图10所示的方法实现步骤S92。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3。
步骤S101:判断第一丢包率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丢包率。若否,则执行步骤S102;若是,则执行步骤S103。
步骤S102:判定链路层240发生拥塞。
拥塞控制模块221判断传输层230的第一丢包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链路层240的第二丢包率;若传输层230的第一丢包率小于链路层240的第二丢包率,则拥塞控制模块221判定链路层240发生拥塞,即链路层240发生了拥塞丢包。
步骤S103:判定链路层240发生未发生拥塞。
若传输层230的第一丢包率大于或等于链路层240的第二丢包率,则拥塞控制模块221判定链路层240未发生拥塞,发生干扰等,即链路层240丢包由干扰或者误码等造成,并不是拥塞造成。
步骤S93:以链路层240的协商速率为传输速率。
第一终端110在链路层240未发生拥塞时,仍然以链路层240的协商速率为传输速率向第二终端120发送数据。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无线传输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94。
步骤S94:降低协商速率,并以降低后的协商速率为传输速率。
只有在链路层240发生拥塞时,才降低链路层240的协商速率,并以降低后的协商速率为传输速率向第二终端120发送数据。
若拥塞控制模块221判定链路层240发生拥塞,则以链路层240的协商速率与调整因子的乘积为传输速率,第一终端110以该传输速率向第二终端120发送数据;其中,调整因子大于0且小于1。
步骤S95:按照传输速率向接收方发送数据。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利用拥塞控制层220跨层获得传输层230的丢包率及链路层240的丢包率,以使得拥塞控制层220能够根据传输层230的丢包率及链路层240的丢包率判断链路层240是否发生拥塞,并在链路层240发生拥塞时降低传输速率,而在链路层240未发生拥塞时继续以链路层240的协商速率发送数据。因此,本实施例能够解决传统的基于传输层的拥塞控制,无法识别拥塞丢包及干扰丢包等,导致在干扰等丢包而无拥塞时也降低传输速率,进而导致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能够提高无线传输的传输效率。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另一实施例的无线传输控制方法,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无线传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1:拥塞控制层220获取传输层230的第一丢包率及链路层240的第二丢包率;其中,拥塞控制层220设置在应用层210与传输层230之间。
步骤S111与步骤S91类似,这里不赘述。
步骤S112:拥塞控制层220获取链路层240的协商速率及已缓存数据大小。
步骤S113:将已缓存数据大小与阀值进行比较。
步骤S114:若已缓存数据大小大于阀值,则将数据发送窗口大小设置为0。
拥塞控制模块221进一步获取链路层240的协商速率及已缓存数据大小,并将已缓存数据大小与阀值进行比较,判断已缓存数据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阈值;若否,即已缓存数据大小大于阀值,则将数据发送窗口大小设置为0;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链路层240的有效传输效率。
步骤S115:拥塞控制层220基于第一丢包率及第二丢包率确定链路层240是否发生拥塞。若否,则执行步骤S116;若是,则执行步骤S117。
步骤S116:以链路层240的协商速率为传输速率。
步骤S117:降低协商速率,并以降低后的协商速率为传输速率。
步骤S115-步骤S117与步骤S92-步骤S94类似,这里不赘述。
步骤S118:根据接收方反馈的确认信息获取往返时延。
步骤S119:基于发送窗口大小和往返时延计算超时时间。
拥塞控制模块221进一步根据第二终端120(接收方)反馈的确认信息获取往返时延,并基于数据发送窗口大小和往返时延计算超时时间;拥塞控制模块221将数据发送窗口大小、传输速率及超时时间反馈给数据发送模块222,以控制第一终端110向第二终端120发送数据。
步骤S120:基于发送窗口大小、传输速率及超时时间向接收方发送数据。
步骤S120与步骤S95类似,这里不赘述。
本实施例的无线传输控制方法还包括上述无线通信系统10中第一终端110及第二终端120中各个模块的控制方法,这里不赘述。
本申请的无线传输控制方法位于应用层以下,传输层以上,采用传输层作为底层传输载体,以适用音视频的实时传输,该方法整体位于用户态,以更加方便更新及部署;本申请通过跨层获得链路层的协商速率和缓存来做传输控制,能够提高传输效率的方法。传输层可以为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传输层等。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如图12所示,图12是本申请计算机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计算机存储介质90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91,程序指令91被处理器(图未示)执行时实现:拥塞控制层获取传输层的第一丢包率及链路层的第二丢包率;其中,拥塞控制层设置在应用层与传输层之间;拥塞控制层基于第一丢包率及第二丢包率确定链路层是否发生拥塞;若链路层未发生拥塞,则以链路层的协商速率为传输速率;若链路层发生拥塞,则降低协商速率,并以降低后的协商速率为传输速率;按照传输速率向接收方发送数据。
程序指令91被处理器(图未示)执行时还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无线传输控制方法。
本实施例计算机存储介质90可以是但不局限于U盘、SD卡、PD光驱、移动硬盘、大容量软驱、闪存、多媒体记忆卡、服务器等。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在应用层与传输层之间设置拥塞控制层,并利用拥塞控制层跨层获得传输层的丢包率及链路层的丢包率,以使得拥塞控制层能够根据传输层的丢包率及链路层的丢包率判断链路层是否发生拥塞,并在链路层发生拥塞时降低传输速率,而在链路层未发生拥塞时继续以链路层的协商速率发送数据。因此,本申请能够解决传统的基于传输层的拥塞控制,无法识别拥塞丢包及干扰丢包等,导致在干扰等丢包而无拥塞时也降低传输速率,进而导致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因此,本申请能够提高无线传输的传输效率。
另外,上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存储在一个移动终端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即,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有程序数据的存储装置,所述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方法,该存储装置可以为如U盘、光盘、服务器等。也就是说,本申请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其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智能终端执行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无线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拥塞控制层获取传输层的第一丢包率及链路层的第二丢包率;其中,所述拥塞控制层设置在应用层与所述传输层之间;
所述拥塞控制层基于所述第一丢包率及所述第二丢包率确定所述链路层是否发生拥塞;
若所述链路层未发生拥塞,则以所述链路层的协商速率为传输速率;
按照所述传输速率向接收方发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拥塞控制层基于所述第一丢包率及所述第二丢包率确定所述链路层是否发生拥塞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丢包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丢包率;
若否,则判定所述链路层发生拥塞;
若是,则判定所述链路层发生未发生拥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若所述链路层发生拥塞,则降低所述协商速率,并以降低后的所述协商速率为所述传输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链路层发生拥塞,则降低所述协商速率,并以降低后的所述协商速率为所述传输速率包括:
若所述链路层发生拥塞,则以所述协商速率与调整因子的乘积为所述传输速率;
其中,所述调整因子大于0且小于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拥塞控制层基于所述第一丢包率及所述第二丢包率确定所述链路层是否发生拥塞之前,进一步包括:
所述拥塞控制层获取所述链路层的协商速率及已缓存数据大小;
将所述已缓存数据大小与阀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已缓存数据大小大于所述阀值,则将数据发送窗口大小设置为0;
在所述按照所述传输速率向接收方发送数据之前,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方反馈的确认信息获取往返时延;
基于所述发送窗口大小和所述往返时延计算超时时间;
所述按照所述传输速率向接收方发送数据包括:基于所述发送窗口大小、所述传输速率及所述超时时间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数据。
6.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利用至少包括应用层、拥塞控制层、传输层及链路层的通信协议传输数据,所述拥塞控制层设置在所述应用层与所述传输层之间;
所述第一终端利用所述拥塞控制层获取所述传输层的第一丢包率及所述链路层的第二丢包率;
所述第一终端利用所述拥塞控制层基于所述第一丢包率及所述第二丢包率确定所述链路层是否发生拥塞;
若所述链路层未发生拥塞,则以所述链路层的协商速率为传输速率;
所述第一终端以所述传输速率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拥塞控制层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终端的拥塞控制模块,所述拥塞控制模块判断所述第一丢包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丢包率;若否,则判定所述链路层发生拥塞;若是,则判定所述链路层未发生拥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链路层发生拥塞,则降低所述协商速率,并以降低后的所述协商速率为所述传输速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链路层发生拥塞,则所述拥塞控制模块以所述链路层的协商速率与调整因子的乘积为所述传输速率;其中,所述调整因子大于0且小于1。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拥塞控制层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第一终端的数据发送模块,分别与所述拥塞控制模块及所述传输层连接,所述拥塞控制层进一步获取所述链路层的协商速率及已缓存数据大小,并将所述已缓存数据大小与阀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已缓存数据大小大于所述阀值,则将数据发送窗口大小设置为0;
所述拥塞控制模块进一步根据所述第二终端反馈的确认信息获取往返时延,并基于所述数据发送窗口大小和所述往返时延计算超时时间;所述拥塞控制模块将所述数据发送窗口大小、所述传输速率及所述超时时间反馈给所述数据发送模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拥塞控制层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终端的发送缓存模块,分别与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及所述应用层连接;
所述发送缓存模块读取所述拥塞控制层空闲的发送缓存的大小,并将所述应用层的发送数据包的大小与所述发送缓存的大小进行比较;若所述发送数据包的大小大于所述发送缓存的大小,则所述发送缓存模块将所述发送数据包的前多个字节存入所述发送缓存中;若所述发送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或等于所述发送缓存的大小,则所述发送缓存模块将所述发送数据包存入所述发送缓存中;
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基于所述发送窗口大小和所述传输速率判断是否继续发送数据;若是,则所述数据发送模块从所述发送缓存中读取所述发送数据包,并为所述发送数据包添加协议头,并将添加有所述协议头的所述发送数据包通过所述传输层及所述链路层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拥塞控制层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终端的数据接收模块及接收缓存模块,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分别与所述接收缓存模块及所述传输层连接,所述接收缓存模块还与所述应用层连接;
所述数据接收模块从所述传输层获取接收数据包,并识别所述接收数据包的类型;若所述接收数据包的类型为数据类型,则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将所述接收数据包存于所述接收缓存模块中的接收缓存中;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判断所述接收数据包是否丢包,并根据所述发送数据包的丢包情况通过所述传输层及所述链路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反馈确认信息;若所述接收数据包无丢包,则所述数据接收模块通知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应用层从所述接收缓存中读取所述接收数据包;
所述接收缓存模块读取空闲的接收缓存的大小,并将所述接收数据包的大小与所述接收缓存的大小进行比较;若所述接收数据包的大小大于所述接收缓存的大小,则所述接收缓存模块将所述接收数据包丢弃;若所述接收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或等于所述接收缓存的大小,则所述接收缓存模块将所述接收数据包存入所述接收缓存中。
13.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实现;
拥塞控制层获取传输层的第一丢包率及链路层的第二丢包率;其中,所述拥塞控制层设置在应用层与所述传输层之间;
所述拥塞控制层基于所述第一丢包率及所述第二丢包率确定所述链路层是否发生拥塞;
若所述链路层未发生拥塞,则以所述链路层的协商速率为传输速率;
按照所述传输速率向接收方发送数据。
CN202110580566.6A 2021-05-26 2021-05-26 无线传输控制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5432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0566.6A CN113543208B (zh) 2021-05-26 2021-05-26 无线传输控制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0566.6A CN113543208B (zh) 2021-05-26 2021-05-26 无线传输控制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3208A true CN113543208A (zh) 2021-10-22
CN113543208B CN113543208B (zh) 2024-04-19

Family

ID=78124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80566.6A Active CN113543208B (zh) 2021-05-26 2021-05-26 无线传输控制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4320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9931A (zh) * 2021-10-27 2022-02-11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25216A1 (en) * 2006-07-28 2008-01-31 Technische Universitaet Berli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optimizing the throughput of a TCP flow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1646077A (zh) * 2009-09-09 2010-02-10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传感器网络中自适应的多媒体流控制方法
CN102291389A (zh) * 2011-07-14 2011-12-21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卫星网络中跨层拥塞控制方法
JP2013085135A (ja) * 2011-10-11 2013-05-09 Panasonic Corp ネットワーク端末装置およびデータ伝送方法
CN103873479A (zh) * 2014-03-28 2014-06-1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跨层评估的平行数据传输算法
CN106559350A (zh) * 2015-09-30 2017-04-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跨层拥塞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与系统
CN112702274A (zh) * 2020-12-24 2021-04-23 重庆邮电大学 战术瞄准网络技术中基于路由稳定性的跨层拥塞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25216A1 (en) * 2006-07-28 2008-01-31 Technische Universitaet Berli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optimizing the throughput of a TCP flow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1646077A (zh) * 2009-09-09 2010-02-10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传感器网络中自适应的多媒体流控制方法
CN102291389A (zh) * 2011-07-14 2011-12-21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卫星网络中跨层拥塞控制方法
JP2013085135A (ja) * 2011-10-11 2013-05-09 Panasonic Corp ネットワーク端末装置およびデータ伝送方法
CN103873479A (zh) * 2014-03-28 2014-06-1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跨层评估的平行数据传输算法
CN106559350A (zh) * 2015-09-30 2017-04-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跨层拥塞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与系统
CN112702274A (zh) * 2020-12-24 2021-04-23 重庆邮电大学 战术瞄准网络技术中基于路由稳定性的跨层拥塞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SMAA EL-BAKKOUCHI等: "Packet Loss and Delay Measurement Analysis of TCP Variants in NDN Congestion Control", 《2020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NOVATIVE RESEARCH IN APPLIED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RASET)》, pages 1 - 5 *
聂增丽;: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基于误码丢包拥塞控制的研究", 科技信息, no. 24, pages 267 - 268 *
郑涛;王菲;姜胜明;: "端到端通信中TCP和Semi-TCP协议兼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no. 18, pages 5 - 10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9931A (zh) * 2021-10-27 2022-02-11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039931B (zh) * 2021-10-27 2024-04-02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3208B (zh) 2024-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95189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의 서비스 품질 차별화 방법 및 무선장치
US9392273B2 (en) Adaptive data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for a wireless display device
US8514755B2 (en)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ystem, transmitting apparatus, transmitting method, receiving apparatus, receiving method, and program
EP2999258B1 (en)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streaming media adaptive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3269260A (zh)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接收端、数据发送端和数据传输系统
CN112436924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821992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02014135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roving a data throughput
CN110312150B (zh) 一种视频帧传输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11435866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US11445268B2 (en)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packet on wireless fidelity link and apparatus
CN110072254B (zh)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13543208B (zh) 无线传输控制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
EP1395020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controlling a real-time multimedia data generation rate
US8943362B2 (en) Control and monitoring for fast millimeter-wave link using out-of-band wireless channel
CN110602568A (zh) 一种基于rtp的视频流传输丢包重传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
CN114221909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JP3974027B2 (ja) 基地局制御装置、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166602B2 (ja) 携帯端末
JP2003274445A (ja) 無線パケット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パケット通信方法
CN113542215B (zh) 一种提升流媒体传输性能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654355B (zh)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15170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4500511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095438A1 (ja) 端末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端末装置の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