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42705A - 无边界式投影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边界式投影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42705A
CN113542705A CN202110639010.XA CN202110639010A CN113542705A CN 113542705 A CN113542705 A CN 113542705A CN 202110639010 A CN202110639010 A CN 202110639010A CN 113542705 A CN113542705 A CN 1135427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ture
color
processed
target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3901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42705B (zh
Inventor
余锋
金凌琳
林晗
胡文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ngbe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ngbe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ngbe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ngbe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3901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427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42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27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42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27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9/3182Colour adjustment, e.g. white balance, shading or gamu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边界式投影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经由投影仪投放至背景墙上的实际图像相对于背景墙具有明显边界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将投影画片的原背景色彩记为第一原色彩;控制相机拍摄背景墙以得到参考照片,提取参考照片中背景墙的色彩并记为参考色彩;选取第一原色彩最接近参考色彩的投影画片,记为待处理画片;对于任意待处理画片,配合得到对应的待处理照片,判断待处理照片的第一目标色彩与第二目标色彩之间的差异度是否超过预设值,若否,则将待处理画片作为用于执行投放任务的最终投影画片,若是,则将相应的待处理画片的投影画片代替待处理画片。本发明使得实际图像中的背景色彩更为贴近背景墙的色彩。

Description

无边界式投影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边界式投影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投影仪是一种可以将图像、视频等内容投射到背景墙上的设备,且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口同计算机、DV等相连来以播放相应的内容,因此,其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学校以及娱乐场所等。
在相关技术中,投影画片可以经由投影仪投放至背景墙上以得到对应的实际图像,且为了使投影画片充分投放于背景墙上,实际图像的尺寸通常小于背景墙的尺寸,从而该实际图像相对于背景墙具有明显的边界,而该边界在一定程度上会吸引用户视线,因此影响观感。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经由投影仪投放至背景墙上的实际图像相对于背景墙具有明显边界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边界式投影控制方法,其使得实际图像中的背景色彩更为贴近背景墙的色彩,从而弱化实际图像相对于背景墙的边界,以提高用户观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边界式投影控制方法,将投影画片的原背景色彩记为第一原色彩,所述第一原色彩包括第一原明度,各个投影画片的内容相同、第一原色彩不同,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相机拍摄背景墙以得到参考照片,提取所述参考照片中所述背景墙的色彩并记为参考色彩;
选取所述第一原色彩最接近所述参考色彩的投影画片,记为待处理画片;
对于任意待处理画片,将所述待处理画片投放于所述背景墙上,控制所述相机拍摄所述背景墙以得到待处理照片,提取所述待处理照片中所述待处理画片的背景色彩和所述背景墙的色彩并分别记为第一目标色彩和第二目标色彩,所述第一目标色彩包括第一目标明度,所述第二目标色彩包括第二目标明度;
对于任意待处理画片,判断所述第一目标色彩与所述第二目标色彩之间的差异度是否超过预设值,若否,则将所述待处理画片作为用于执行投放任务的最终投影画片,若是,则在所述第一目标明度大于所述第二目标明度的情况下,选取所述第一原明度小于所述待处理画片的投影画片代替所述待处理画片,在所述第一目标明度小于所述第二目标明度的情况下,选取所述第一原明度大于所述待处理画片的投影画片代替所述待处理画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任意待处理画片,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测距装置获取所述背景墙与投影镜头之间的距离,记为工作距离;
基于所述工作距离、投影调焦规则确定在所述背景墙上所述待处理画片的边界,并自所述边界向外延伸预设距离以得到选样区域;
将在所述待处理照片中与所述选样区域对应的区域记为采样区域,其中,所述第二目标色彩自所述采样区域中提取。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背景墙上,所述背景墙的边界包围所述选样区域,且所述预设距离的取值范围为5cm~35cm。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任意待处理画片,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参考照片和所述待处理照片将在所述待处理照片中自所述待处理画片的边界至所述背景墙的边界之间的区域记为待定区域;
朝向所述待定区域的内部收缩所述待定区域以得到采样区域,其中,所述第二目标色彩自所述采样区域中提取。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参考色彩包括参考色相、参考纯度、参考明度,所述第一原色彩还包括第一原色相和第一原纯度,将第一原色相、第一原纯度相同的投影画片归于同一投影画片组;
获取所述第一原色相与所述参考色相相同、所述第一原纯度与所述参考纯度之间的差值最小的投影画片组,记为指定组;
在所述指定组中,将所述第一原明度与所述参考明度之间的差值最小的投影画片作为所述第一原色彩最接近所述参考色彩的投影画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指定组中,将所述投影画片记为指定画片,所述指定画片基于第一原明度依次排列,用于代替所述待处理画片的投影画片按照所述指定画片的排列顺序依次选取。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各个指定画片的所述第一目标色彩与所述第二目标色彩之间的差异度均超过预设值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选取差异度最小的指定画片作为用于执行投放任务的最终投影画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任意待处理画片,所述第一目标色彩包括第一目标色相,所述第二目标色彩包括第二目标色相,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目标色相与所述第二目标色相是否相同,若是,则继续处理所述待处理画片,若否,则停止处理所述待处理画片,并执行调整步骤;
所述调整步骤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原色彩、第一目标色彩、第二目标色彩预估所述背景墙的原色彩,记为第二原色彩,并将所述第二原色彩代替所述参考色彩。
相比于相关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相机拍摄背景墙以得到参考照片,通过参考照片确定参考色彩,然后依次投放第一原色彩与参考色彩相近的待处理画片,直至循环终止,以得到最终投影画片,相应地,在真实场景中,最终投影画片经由投影仪投放至背景墙上可以得到实际图像,该实际图像的背景色彩更为贴近背景墙色彩,从而弱化实际图像相对于背景墙的边界,进而提高用户观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无边界式投影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待处理画片选取方式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色相判断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投放了待处理画片的背景墙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参照照片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待处理照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描述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申请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变更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当理解为本申请公开的内容不充分。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边界式投影控制方法,旨在相关技术中经由投影仪投放至背景墙上的实际图像相对于背景墙具有明显边界的问题。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无边界式投影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投放了待处理画片的背景墙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参照照片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待处理照片的示意图。
参照图1、图4至图6所示,本方法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3。在此值得说明的是,在执行步骤S101之前,先将投影画片的原背景色彩记为第一原色彩,第一原色彩包括第一原色相、第一原纯度、第一原明度,各个投影画片的内容相同、第一原色彩不同。
步骤S101、控制相机拍摄背景墙以得到参考照片,提取参考照片中背景墙的色彩并记为参考色彩。该参考色彩包括参考色相、参考纯度、参考明度。
步骤S102、选取第一原色彩最接近参考色彩的投影画片,记为待处理画片。
对于任意待处理画片,均执行步骤S103。其中,步骤S103可以包括步骤S1031至步骤S1036。
步骤S1031、将待处理画片投放于背景墙上。
步骤S1032、控制相机拍摄背景墙以得到待处理照片,提取待处理照片中待处理画片的背景色彩和背景墙的色彩并分别记为第一目标色彩和第二目标色彩。
步骤S1033、计算第一目标色彩与第二目标色彩之间的差异度。
步骤S1034、判断第一目标色彩与第二目标色彩之间的差异度是否超过预设值,若否,则执行步骤S1035;若是,则执行步骤S1036。
步骤S1035、将待处理画片作为用于执行投放任务的最终投影画片。
步骤S1036、则在第一目标明度大于第二目标明度的情况下,选取第一原明度小于待处理画片的投影画片代替待处理画片,在第一目标明度小于第二目标明度的情况下,选取第一原明度大于待处理画片的投影画片代替待处理画片。在此值得说明的是,在得到新的待处理画片后,则继续执行步骤S1031及其后续步骤。
值得说明的是,该方法的步骤可以是基于执行设备完成的。具体地,该执行设备可以为服务器、云服务器、用户端以及处理器等设备,该执行设备不限于上述类型,但该执行设备应当与相机和投影仪通信连接。
综上,通过相机拍摄背景墙以得到参考照片,通过参考照片确定参考色彩,然后依次投放第一原色彩与参考色彩相近的待处理画片,直至循环终止,以得到最终投影画片,相应地,在真实场景中,最终投影画片经由投影仪投放至背景墙上可以得到实际图像,该实际图像的背景色彩更为贴近背景墙色彩,从而弱化实际图像相对于背景墙的边界,进而提高用户观感。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对于步骤S101,该相机可以独立于投影仪,与可以由投影仪自带,色彩的提取方式可以参照相关现有技术,具体在此不做限定。可以理解,该参考照片是在未投影状态下拍摄的背景墙照片,在此可以将背景墙的色彩记为第二原色彩,该第二原色彩包括第二原色相、第二原纯度、第二原明度,由于受环境影响,使得参考色彩与第二原色彩并不相同,但是二者极为接近。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对于步骤S102,各个投影画片均为预设的,相应地,同一第一原色相的投影画片应当在第一原纯度的各个阶层和第二原明度的各个阶层上均有分布。在此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背景墙的第二原色相通常为白色,则在白色的第二原色相下可以设置相对较多的投影画片。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该待处理画片的选取方式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待处理画片选取方式的流程图,参照图2、图4至图6所示,该待处理画片选取方式可以包括步骤S201至步骤S203。
步骤S201、投影画片根据第一原色相、第一原纯度分为多个投影画片组。即同一投影画片组内的投影画片的第一原色相相同、第一原纯度相同、第一原明度不同。
步骤S202、选取第一原色相与参考色相相同、第一原纯度与参考纯度之间的差值最小的投影画片组,并记为指定组。其中,该差值是绝对值。
步骤S203、在指定组中选取第一原明度与参考明度之间的差值最小的投影画片作为第一原色彩最接近参考色彩的投影画片。其中,该差值也是绝对值。
通过本技术方案可以提高待处理画片的生成效率,且由于差异度与纯度、明度有关,因此,本技术方案控制待处理画片均在该指定组内,通过对第一原明度的选择以降低差异度变化的复杂性,从而便于处理后续待处理画片的更新。
在此还值得说明的是,待处理画片的选取方式不限于上述类型。例如:采用色差值计算公式计算各个投影画片的第一原色彩与参考色彩之间的色彩,该色彩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106957000000061
该公式为具体参量在此不做解释,相应地,ΔE最小的投影画片为最接近参考色彩的投影画片。又例如:预设色彩条,该色彩条为同一色相的色彩渐变,即若两个色彩在色彩条上距离越近,则二者的边界越不明显,因此可以确定各个投影画片的第一原色彩与参考色彩在色彩条上的距离,相应地,距离最小的投影画片为最接近参考色彩的投影画片。
进一步地,将指定组中的投影画片均记为指定画片,且在指定组中,指定画片基于第一原明度依次排列,用于代替待处理画片的投影画片按照指定画片的排列顺序依次选取,在此值得说明的是,任意指定画片仅能被选取一次。在此进行举例说明:指定画片组中包括指定画片a~g,指定画片a~g的第一原明度由大到小排列,其中,在第一目标明度大于第二目标明度的情况下,根据步骤S102确定指定画片c为待处理画片,并在步骤S1036确定指定画片d、e、f、g可供选择,则此时选择按照排列顺序将与指定画片c最近的指定画片d作为新的待处理画片。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对于步骤S1031,该待处理画片经由投影仪投放至背景墙上,相应地可以在背景墙上得到对应的实际图像,该实际图像相对于背景墙具有边界。步骤S101完成参考照片的拍摄至完成第一个待处理画片的投放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且相邻待处理画片完成投放的时间间隔也较短,通常可以分别在5s内便可以完成,因此,参考照片与各个待处理照片可以视为处于同一环境之下。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步骤S1032可以参照步骤S101的相关说明,其中第一目标色彩包括第一目标色相、第一目标纯度、第一目标明度,第二目标色彩包括第二目标色相、第二目标纯度、第二目标明度。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在步骤S1033中,第一目标色彩与第二目标色彩之间的差异度的计算方式具体在此不做限制,可以选用相关的现有技术。采用色差值计算公式,该公式为
Figure BDA0003106957000000062
具体在此不做解释。又例如:预设色彩条,该色彩条为同一色相的色彩渐变,即若两个色彩在色彩条上距离越近,则二者的边界越不明显,因此可以确定第一目标色彩和第二目标色彩在色彩条上的距离,该距离则可以作为该差异度。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在步骤S1034和步骤S1035中,该预设值具体在此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得到最终投影画片之后,便不继续进行该方法,响应地,执行设备控制投影仪投放该最终投影画片;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在步骤S1036中,在第一目标明度大于第二目标明度的情况下,则说明待处理画片较亮,此时,选取选取第一原明度小于待处理画片的投影画片代替待处理画片,即选取相较于待处理画片较暗的投影画片代替待处理画片,如此经过多次迭代之后,可以得到第一目标明度最接近第二目标明度的投影画片。反之,对于第一目标明度小于第二目标明度的情况下,可以参照上述说明,在此便不再赘述。
在此值得说明的是,在第一目标明度等于第二目标明度的情况下,则可结束该方法。在不存在第一原明度落于第一目标明度至第二目标明度之间的投影画片的情况下,则也可以结束该方法。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步骤S104还可以包括采样区域确定步骤,该采样区域确定步骤应当是在步骤S1031之后、步骤S1032中提取第一目标色彩和第二目标色彩之前执行。参照图4至图6所示,该采样区域确定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测距装置获取背景墙与投影镜头之间的距离,记为工作距离。该测距装置与执行设备通信连接,该测距装置可以是激光测距仪或红外测距仪,其可以独立于投影仪,也可以安装于投影仪上。
基于工作距离、投影调焦规则确定在背景墙上待处理画片的边界,并自边界向外延伸预设距离以得到选样区域。可以理解,该投影调焦规则在此不做限制,只要背景墙上的实际图像清晰即可。在此值得说明的是,在背景墙上,待处理画片的边界即为实际图像的边界,且该边界的尺寸可以被推测出来,以下以两种情况进行说明。其一,实际图像的边界尺寸保持不变,则得到的选样区域的尺寸也是保持不变的,该情况下,可以使得选样区域大概率在背景墙内;另一,实际图像的边界尺寸随着工作距离而改变,则得到选样区域的尺寸也是随着工作区域而改变,使得选样区域较大概率在背景墙内,在该情况下,则应当增加选样区域判定步骤:判定选样区域的尺寸是否小于背景墙的尺寸,若是,则继续执行采样区域确定的相关步骤,否是,则可以停止执行该方法。
将在待处理照片中与选样区域对应的区域记为采样区域,其中,第二目标色彩自采样区域中提取。可以理解,实际图像的尺寸、工作距离、预设距离、相机的参数、待处理画片尺寸均可知,则可以通过计算确定在待处理照片中的采样区域,然后进行第二目标色彩的提取。在此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待处理画片的样式可知,则在待处理照片中,通过上述步骤也可以确定待处理画片的背景区域,第一目标色彩便自该背景区域提取。
通过本技术方案,即便相机、投影仪、背景墙三者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依然可以确定第一目标色彩的提取区域和第二目标色彩的提取区域,即本技术方案的限制较小,且准确性高。
进一步地,在背景墙上,背景墙的边界包围选样区域,且预设距离的取值范围为5cm~35cm,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该采样区域确定步骤还可以采用另一种实现方式,当然,该采样区域确定步骤也应当是在步骤S1031之后、步骤S1032中提取第一目标色彩和第二目标色彩之前执行。参照图4至图6所示,该采样区域确定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参考照片和待处理照片将在待处理照片中自待处理画片的边界至背景墙的边界之间的区域记为待定区域。在此值得说明的是,在步骤S101中可以确定参考照片中的背景墙边界,具体可以通过识别边角特征确定,相应操作在此不做限定。而待处理照片相对于参考照片则多了待处理画片,由此可见,可以通过对比这两张照片以确定在待处理照片中的待处理画片。而该待定区域便是在待处理照片中待处理画片的边界和背景墙的边界组成的区域。
朝向待定区域的内部收缩待定区域以得到采样区域,其中,第二目标色彩自采样区域中提取。该采样区域可以是待定区域的60%~90%。在此值得说明的是,对待定区域进行收缩,可以避免第二目标色彩的采样点落于待定区域的边界的情况下导致第二目标色彩的不准确。
通过本技术方案,只要对参考照片和待处理照片进行图像识别即可,不用测量或获知相应参数,其操作简单,且采样区域的准确性高,但是,需要尽量保持相机、投影仪、背景墙三者的相对位置不变。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在采样区域内,执行设备可以提取多个第二采样点的色彩,然后确定色相、纯度平均值、明度平均值,以得到该第二目标色彩。其中,第二采样点可以沿采样区域周向均匀分布。可以理解,第一目标色彩可以参照本技术方案得到。通过本技术方案,可以提高第一目标色彩和第二目标色彩的准确性。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在步骤S1036中不存在符合要求的投影画片的情况下,此时,各个指定画片的第一目标色彩与第二目标色彩之间的差异度均超过预设值,在该情况下,则可以选取差异度最小的指定画片作为用于执行投放任务的最终投影画片。通过本技术方案,可以尽快确定最终投影画片,以避免影响投放任务。
在此值得说明的是,在上述情况下,也可以选取与指定组就近的两个投影画片组,对于这两个投影画片组,可以分别选取第一原明度最接近参考明度的投影画片作为待处理画片并执行步骤S103,至得到差异度未超过预设值的最终投影画片或选取差异度最小的指定画片作为用于执行投放任务的最终投影画片。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步骤S103还可以包括色相判断步骤,色相判断步骤可以在步骤S10322中第一目标色彩和第二目标色彩提取完成之后执行,也可以在步骤S1033之后执行。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色相判断步骤的流程图,参照图3至图6所示,该色相判定步骤可以包括步骤S301至步骤S303。
步骤S301、判断第一目标色相与第二目标色相是否相同,若是,则执行步骤S302、继续处理待处理画片,即继续执行步骤S1034;若否,则执行步骤S303、停止处理待处理画片,即停止执行步骤S103,并执行步骤S304。
步骤S304、基于第一原色彩、第一目标色彩、第二目标色彩预估背景墙的原色彩,记为第二预估色彩,并将第二预估色彩代替参考色彩。当背景墙处于有色光的环境下,第一原色彩+有色光+相机拍摄影响→第一目标色彩,第二原色彩+有色光+相机拍摄影响→第二目标色彩,该第二预估色彩为计算得到的,其接近于第二原色彩,第二预估色彩的具体计算方式在此不做限定,可以采用机器学习。
在此值得说明的是,通常背景墙处于白光环境下,则第二目标色相、参考色相均与第一原色相是相同的;当背景墙处于有色光的环境下,第二目标色相、参考色相均与第一原色相是不同的,而根据该参考色彩得到的对待处理画片的要求条件也是不准确的,因此,需要重新确定参考色彩,才可以更好的确定待处理画片要求条件。
在此值得说明的是,在将第二预估色彩代替参考色彩之后,可以重新执行步骤S102及后续步骤。通过本技术方案,可以降低有色光的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背景墙与实际图像之间的无边界效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所涉及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所涉及的“一”、“一个”、“一种”、“该”等类似词语并不表示数量限制,可表示单数或复数。本申请所涉及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所涉及的“连接”、“相连”、“耦接”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气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本申请所涉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申请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无边界式投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投影画片的原背景色彩记为第一原色彩,所述第一原色彩包括第一原明度,各个投影画片的内容相同、第一原色彩不同,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相机拍摄背景墙以得到参考照片,提取所述参考照片中所述背景墙的色彩并记为参考色彩;
选取所述第一原色彩最接近所述参考色彩的投影画片,记为待处理画片;
对于任意待处理画片,将所述待处理画片投放于所述背景墙上,控制所述相机拍摄所述背景墙以得到待处理照片,提取所述待处理照片中所述待处理画片的背景色彩和所述背景墙的色彩并分别记为第一目标色彩和第二目标色彩,所述第一目标色彩包括第一目标明度,所述第二目标色彩包括第二目标明度;
对于任意待处理画片,判断所述第一目标色彩与所述第二目标色彩之间的差异度是否超过预设值,若否,则将所述待处理画片作为用于执行投放任务的最终投影画片,若是,则在所述第一目标明度大于所述第二目标明度的情况下,选取所述第一原明度小于所述待处理画片的投影画片代替所述待处理画片,在所述第一目标明度小于所述第二目标明度的情况下,选取所述第一原明度大于所述待处理画片的投影画片代替所述待处理画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任意待处理画片,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测距装置获取所述背景墙与投影镜头之间的距离,记为工作距离;
基于所述工作距离、投影调焦规则确定在所述背景墙上所述待处理画片的边界,并自所述边界向外延伸预设距离以得到选样区域;
将在所述待处理照片中与所述选样区域对应的区域记为采样区域,其中,所述第二目标色彩自所述采样区域中提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景墙上,所述背景墙的边界包围所述选样区域,且所述预设距离的取值范围为5cm~3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任意待处理画片,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参考照片和所述待处理照片将在所述待处理照片中自所述待处理画片的边界至所述背景墙的边界之间的区域记为待定区域;
朝向所述待定区域的内部收缩所述待定区域以得到采样区域,其中,所述第二目标色彩自所述采样区域中提取。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色彩包括参考色相、参考纯度、参考明度,所述第一原色彩还包括第一原色相和第一原纯度,将第一原色相、第一原纯度相同的投影画片归于同一投影画片组;
获取所述第一原色相与所述参考色相相同、所述第一原纯度与所述参考纯度之间的差值最小的投影画片组,记为指定组;
在所述指定组中,将所述第一原明度与所述参考明度之间的差值最小的投影画片作为所述第一原色彩最接近所述参考色彩的投影画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指定组中,将所述投影画片记为指定画片,所述指定画片基于第一原明度依次排列,用于代替所述待处理画片的投影画片按照所述指定画片的排列顺序依次选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各个指定画片的所述第一目标色彩与所述第二目标色彩之间的差异度均超过预设值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选取差异度最小的指定画片作为用于执行投放任务的最终投影画片。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任意待处理画片,所述第一目标色彩包括第一目标色相,所述第二目标色彩包括第二目标色相,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目标色相与所述第二目标色相是否相同,若是,则继续处理所述待处理画片,若否,则停止处理所述待处理画片,并执行调整步骤;
所述调整步骤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原色彩、第一目标色彩、第二目标色彩预估所述背景墙的原色彩,记为第二原色彩,并将所述第二原色彩代替所述参考色彩。
CN202110639010.XA 2021-06-08 2021-06-08 无边界式投影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5427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9010.XA CN113542705B (zh) 2021-06-08 2021-06-08 无边界式投影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9010.XA CN113542705B (zh) 2021-06-08 2021-06-08 无边界式投影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2705A true CN113542705A (zh) 2021-10-22
CN113542705B CN113542705B (zh) 2023-06-02

Family

ID=78124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39010.XA Active CN113542705B (zh) 2021-06-08 2021-06-08 无边界式投影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42705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77943A (ja) * 2009-01-28 2010-08-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侵入検知装置
JP2010217760A (ja) * 2009-03-18 2010-09-3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投影補助画像の生成方法および生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US20130100153A1 (en) * 2011-10-20 2013-04-25 Fujitsu Limited Information generating program, information generat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generating apparatus
CN103777438A (zh) * 2012-10-19 2014-05-07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具微型投影仪的移动终端及投影方法
US20140176730A1 (en) * 2012-12-21 2014-06-26 Sony Corporation Projection-type image display device, image projec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US20150109533A1 (en) * 2012-03-13 2015-04-23 Nec Display Solutions, Ltd.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recorded images
CN104714769A (zh) * 2013-12-11 2015-06-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JP2016057343A (ja) * 2014-09-05 2016-04-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投影システム、投影装置及び投影方法
CN106507076A (zh) * 2016-11-25 2017-03-15 重庆杰夫与友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305312A (zh) * 2016-04-18 2017-10-31 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亮度和对比的自动调整系统及方法
CN109587462A (zh) * 2018-11-30 2019-04-05 中山大学 高对比度投影画面调整方法、装置、投影装置及投影系统
CN110300294A (zh) * 2018-03-22 2019-10-01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投影控制装置、投影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US20190306477A1 (en) * 2018-03-29 2019-10-03 Konica Minolta Laboratory U.S.A., Inc. Color correctio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DE102019207952B3 (de) * 2019-05-29 2020-08-06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r Helligkeit eines von einer bildgebenden Einrichtung eines in einem Kraftfahrzeug befindlichen Head-Up-Displays projizierten Bildes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77943A (ja) * 2009-01-28 2010-08-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侵入検知装置
JP2010217760A (ja) * 2009-03-18 2010-09-3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投影補助画像の生成方法および生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US20130100153A1 (en) * 2011-10-20 2013-04-25 Fujitsu Limited Information generating program, information generat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generating apparatus
US20150109533A1 (en) * 2012-03-13 2015-04-23 Nec Display Solutions, Ltd.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recorded images
CN103777438A (zh) * 2012-10-19 2014-05-07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具微型投影仪的移动终端及投影方法
US20140176730A1 (en) * 2012-12-21 2014-06-26 Sony Corporation Projection-type image display device, image projec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4714769A (zh) * 2013-12-11 2015-06-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JP2016057343A (ja) * 2014-09-05 2016-04-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投影システム、投影装置及び投影方法
CN107305312A (zh) * 2016-04-18 2017-10-31 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亮度和对比的自动调整系统及方法
CN106507076A (zh) * 2016-11-25 2017-03-15 重庆杰夫与友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300294A (zh) * 2018-03-22 2019-10-01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投影控制装置、投影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US20190306477A1 (en) * 2018-03-29 2019-10-03 Konica Minolta Laboratory U.S.A., Inc. Color correctio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N109587462A (zh) * 2018-11-30 2019-04-05 中山大学 高对比度投影画面调整方法、装置、投影装置及投影系统
DE102019207952B3 (de) * 2019-05-29 2020-08-06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r Helligkeit eines von einer bildgebenden Einrichtung eines in einem Kraftfahrzeug befindlichen Head-Up-Displays projizierten Bilde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桂斌: "《图像通信系统》", 30 September 2015,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王飞霞等: "激光投影电视的感知亮度与色度关系"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2705B (zh) 2023-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4233B (zh) 摄像装置和3d建模数据的生成方法
US11200404B2 (en) Feature point positioning method, storage medium, and computer device
US9569854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533694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KR20150050450A (ko) 장면의 깊이 맵을 생성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7944420B (zh) 人脸图像的光照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158467A (zh) 一种手势交互方法和终端
WO2018054054A1 (zh) 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322666B (zh) 摄像头快门的调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70331997A1 (en) Brightness compens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JP6054771B2 (ja) 背景モデル構築装置、背景モデル構築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037618A5 (zh)
WO2020093653A1 (zh) 色彩调整方法、色彩调整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47399B (zh) 无边界式投影控制方法
CN113542705A (zh) 无边界式投影控制方法
CN108198226B (zh) 一种陶瓷颜色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AU201627397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perceived depth of an image
TW201804368A (zh) 人臉識別方法
US1069226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age processing
TW202024994A (zh) 基於上採樣的影像定位系統及其方法
WO2016136462A1 (ja) カメラ撮影で取得した画像から被写体部分を切り抜く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6162034A (ja) 3次元モデル生成システム、3次元モデル生成装置および3次元モデル生成方法
JP6226050B2 (ja) 画像合成方法及び装置
JP2024003948A (ja) 光源推定システム
KR102617776B1 (ko) 3d 모델 표면 재질 자동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