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41830A - 空闲信道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闲信道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41830A
CN113541830A CN202010307616.9A CN202010307616A CN113541830A CN 113541830 A CN113541830 A CN 113541830A CN 202010307616 A CN202010307616 A CN 202010307616A CN 113541830 A CN113541830 A CN 113541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slot
detection
lbt
standard
idl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076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41830B (zh
Inventor
王俊伟
赵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0761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41830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86470 priority patent/WO202120883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541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1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41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18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闲信道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多个候选信道,并确定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在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中,基于LBT过程执行配置规则和所述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LBT类型,对多个候选信道分别执行对应的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本发明各实施例通过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执行多个beam信道检测过程,减少了多个候选beam的信道检测的时间,能够尽快判断信道的状态,寻找到合适的信道,从而减少用户数据传输时延,提升小区的容量。

Description

空闲信道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信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闲信道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通信带宽和通信速率上,期望能够达到G比特量级的速率,为满足人们对通信高速率的要求,需要开发更大带宽的频谱。在当前5G的NR技术中,可以支持手机和基站在FR1和FR2两个频段上进行通信。其中FR1(frequency range,频率范围)的范围是:410MHz到7.125GHz。FR2(frequencyrange,频率范围)的范围是24.25GHz到52.6GHz。为解决高频传输衰减的问题,需要提高天线的定向增益,但由于随着波束增益的增加,波束宽度会越来越窄,在一定的空间方向上,可选择的窄波束就会变得很多。基站或者终端在发送信号时,需要挑选一个窄波束进行信号发送。
在非授权频谱系统中,由于频谱的使用是公共的,即任何一个设备节点都可以在该频段上进信号的发送。为了公平起见,在非授权频谱上,进行信号发送的节点遵守LBT机制(Listen before talk,先听后说机制),也就是说节点在发送信号之前,需要进行一次或者多次CCA(Clear Channel Assessment,空闲信道评估)过程,只有当LBT侦听到的信道为空闲时,才有可能进行信号的发送。而当非授权频谱上采用波束发送技术时,如果有N个候选窄波束,则最坏情况,需要做N次LBT过程,才能够确定哪个波束可以使用。
因此,如何快速完成多个候选信道的信道侦听过程,或者说快速进行空闲信道评估过程,成为业界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存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闲信道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闲信道检测方法,包括:
确定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多个候选信道,并确定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
在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中,基于LBT过程执行配置规则和所述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LBT类型,对多个候选信道分别执行对应的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LBT过程执行配置规则配置有多个LBT过程的执行顺序,具体包括:
基于随机顺序,依次执行多个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或
基于各候选信道对应的编号顺序,依次执行多个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或
根据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LBT类型,确定分别完成空闲信道检测过程对应的先后顺序;并基于所述先后顺序,依次执行多个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或
优先执行剩余预设个数检测时隙的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对多个候选信道分别执行对应的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空闲信道检测参数,所述空闲信道检测参数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表征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所述第二参数用于表征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为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不同于所述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
若判断获知所述第二参数所表征的时隙长度不是所述第一参数所表征的时隙长度的整数倍,则进行时隙对齐,以获得所述能量检测时隙。
进一步地,所述时隙对齐的方法包括:
调整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使其与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为所述标准时隙;或
调整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使其与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为所述非标准时隙;或
调整所述第二参数,使得调整后的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与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为所述标准时隙。
进一步地,若采用调整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使其与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的时隙对齐的方法,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多个候选信道跳过当前的非标准时隙,不进行空闲信道检测;或
重新划分能量检测时长Tcca,使得多个候选信道在所述非标准时隙内完成空闲信道检测,检测结果确定与标准时隙的检测结果相同;或
重新划分能量检测时长Tcca,使得多个候选信道在所述非标准时隙内完成空闲信道检测,若检测结果为空闲时,则跳过当前的非标准时隙;若检测结果为忙时,则确定检测结果为忙。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非标准时隙的候选信道的时隙长度,与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具体包括:
将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进行扩展,使扩展后的时隙长度与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相同;或
所述非标准时隙保持不变,将所述非标时隙后的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进行扩展,使扩展后的时隙长度与所述非标准时隙长度之和,等于两个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之和。
进一步地,若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是网络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确定所述候选信道的数量;其中,所述候选信道的数量等于或小于所述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
其中,所述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是基于标准时隙对应的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和能量检测时长Tcca计算确定的。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待发送业务的时长和类型,确定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
进一步地,若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是终端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中包括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所述多个候选信道;
其中,所述候选信道的数量是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空闲信道检测能力数值确定的,或,是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标准时隙对应的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和能量检测时长Tcca计算确定的。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
其中,所述信道侦听LBT类型与所述多个候选信道通过同一个指示消息携带,或者,通过不同的指示消息携带。
进一步地,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相同或不相同。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闲信道检测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多个候选信道,并确定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中,基于LBT过程执行配置规则和所述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LBT类型,对多个候选信道分别执行对应的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下方法的步骤:
确定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多个候选信道,并确定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
在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中,基于LBT过程执行配置规则和所述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LBT类型,对多个候选信道分别执行对应的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LBT过程执行配置规则配置有多个LBT过程的执行顺序,具体包括:
基于随机顺序,依次执行多个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或
基于各候选信道对应的编号顺序,依次执行多个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或
根据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LBT类型,确定分别完成空闲信道检测过程对应的先后顺序;并基于所述先后顺序,依次执行多个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或
优先执行剩余预设个数检测时隙的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对多个候选信道分别执行对应的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空闲信道检测参数,所述空闲信道检测参数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表征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所述第二参数用于表征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为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不同于所述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
若判断获知所述第二参数所表征的时隙长度不是所述第一参数所表征的时隙长度的整数倍,则进行时隙对齐,以获得所述能量检测时隙。
进一步地,所述时隙对齐的方法包括:
调整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使其与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为所述标准时隙;或
调整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使其与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为所述非标准时隙;或
调整所述第二参数,使得调整后的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与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为所述标准时隙。
进一步地,若采用调整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使其与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的时隙对齐的方法,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多个候选信道跳过当前的非标准时隙,不进行空闲信道检测;或
重新划分能量检测时长Tcca,使得多个候选信道在所述非标准时隙内完成空闲信道检测,检测结果确定与标准时隙的检测结果相同;或
重新划分能量检测时长Tcca,使得多个候选信道在所述非标准时隙内完成空闲信道检测,若检测结果为空闲时,则跳过当前的非标准时隙;若检测结果为忙时,则确定检测结果为忙。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非标准时隙的候选信道的时隙长度,与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具体包括:
将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进行扩展,使扩展后的时隙长度与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相同;或
所述非标准时隙保持不变,将所述非标时隙后的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进行扩展,使扩展后的时隙长度与所述非标准时隙长度之和,等于两个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之和。
进一步地,若所述电子设备为网络设备,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确定所述候选信道的数量;其中,所述候选信道的数量等于或小于所述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
其中,所述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是基于标准时隙对应的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和能量检测时长Tcca计算确定的。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待发送业务的时长和类型,确定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
进一步地,若所述电子设备为终端设备,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中包括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所述多个候选信道;
其中,所述候选信道的数量是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空闲信道检测能力数值确定的,或,是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标准时隙对应的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和能量检测时长Tcca计算确定的。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
其中,所述信道侦听LBT类型与所述多个候选信道通过同一个指示消息携带,或者,通过不同的指示消息携带。
进一步地,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相同或不相同。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闲信道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执行多个beam信道检测过程,减少了多个候选beam的信道检测的时间,能够尽快判断信道的状态,寻找到合适的信道,从而减少用户数据传输时延,提升小区的容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能量检测时隙的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BT CAT2时隙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空闲信道检测时隙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闲信道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标准时隙长度扩展和标准时隙长度对齐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标准时隙长度后的标准时隙长度向前扩展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标准时隙长度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BT执行过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闲信道检测窗放置不同位置的效果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空闲信道检测时隙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跳过非标准时隙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闲信道检测装置组成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若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在当前5G的NR技术中,已经支持手机和基站在FR1和FR2两个频段上进行通信。其中FR1(frequency range,频率范围)的范围是:410MHz到7.125GHz。FR2(frequency range,频率范围)的范围是24.25GHz到52.6GHz。当前3GPP标准开始研究在52.6GHz-71GHz的频段上进行移动无线通信,更高的通信频率虽然能够带来更大的带宽优势,但对无线通信设计却带来更大的挑战,主要是有更高的频率有更大衰减,也就是是说,当信号从基站发送到终端,或者从终端发送到基站,相对于小于低频段(如小于20GHz),信号的衰减更大,到达接收端的信号能量很低。
为了解决高频传输衰减大问题,会采用波束发送技术。波束发送技术是通过多天线赋型技术,将天线信号能量集中在一个方向发送,这样可使得到达发送端的信号能量大大增强,信号强度的增加量依赖于天线的定向增益,天线定向增益越大,形成的波束越窄,其到达接收端的能量越大。当随着波束增益的增加,波束宽度越来越窄,在一定的空间方向上,可选择的窄波束就会变得很多,基站或者终端在发送信号时,需要挑选一个窄波束进行信号发送。
在非授权频谱系统中,由于频谱的使用是公共的,即任何一个设备节点都可以在该频段上进信号的发送,为了公平起见,标准规定,在非授权频谱上,发送节点遵守LBT机制(Listen before talk,先听后说机制),也就是说节点在发送信号之前,需要进行一次或者多次CCA(Clear Channel Assessment,空闲信道评估)过程,只有当LBT侦听到的信道为空闲时,才有可能进行信号的发送。而当非授权频谱上采用波束发送技术时,如果有N个候选窄波束,则最坏情况,需要做N次LBT过程,才能够确定哪个波束可以使用。本发明各实施例针对如何快速完成多个候选信道的信道侦听过程,或者说快速进行空闲信道评估过程,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为了便于更加清晰的理解本发明各实施例,首先对一些相关的技术知识进行如下介绍。
在本发明各实施例用到的几个内容关系,说明如下:
时隙的空闲信道检测:即对一个时间长度为Tsl的aSlotTime进行能量检测(检测窗长为Tcca,Tcca<Tsl),输出为时隙的空闲/繁忙指示。
CCA过程: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时隙的信道检测过程。
LBT过程:包括一个或者多个CCA的过程。输出信道的空闲/繁忙。
在现有的LTE和NR技术中,已经支持了非授权频谱通信操作,其支持的非授权频谱主要集中在FRi,即小于7GHz的频段。为了确保不同接入系统之间和相同接入技术之内的节点能够平等共享频谱,LTE/NR采用了WIFI技术的空闲信道评估的框架,并做了一些改进,相关机制见下描述。
一、能量检测时间单元(时隙):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能量检测时隙的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空闲信道评估过程的核心思想是进行能量检测,在当前的标准中,能量检测的时间单元用时隙(slot)表示,一个时隙长度为9微秒,记Tsl=9μs。在一个时隙长度中检测功率时长为4μs,当检测的能量低于一个门限XThresh时(该数值由协议确定),则认为该时隙为空闲,否则认为是繁忙。
二、LBT类型:
在现有的技术标准中,讨论了四种LBT类型,下面分别进行描述。
LBT CAT1:在短暂的切换时延后,立即发送。
该LBT类型主要用于节点从接收到发送过程,经过收发切换后直接发送,不进行空闲信道检测。该过程不需要进行空闲信道侦听的原因是其他节点已经获取到发送权限,并将发送权限共享给接收端,这里的切换时延大于16μs。
LBT CAT2:做一个固定时长的空闲信道检测,无随机退避的LBT。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BT CAT2时隙构成示意图,如图2所示,节点在发送信号之前,需要做一个固定时长的空闲信道侦听过程。时长为25μs。该时长包括2个能量检测时隙。只有两个检测时隙检测结果都为空闲时,则认为LBTCAT2为空闲。
LBT CAT3:固定竞争窗口长度的随机退避。
固定竞争窗口的随机退避,竞争窗口长是固定的,如竞争窗口是CW,CW是整数,在做LBT之前,从0到CW之间产生一个随机数N,做N个时隙长度的空闲信道侦听。
LBT CAT4:可变竞争窗口长度的随机退避。
可变竞争窗口的随机退避,竞争窗口长是可变的,如竞争窗口是CW,CW是整数,在做LBT之前,节点先从候选集合中选择一个CW,然后从0到CW之间产生一个随机数N,做N个时隙长度的空闲信道侦听,过程如下:
步骤1:空闲信道检测计数器N设置;
发送节点(基站或者UE)根据一定的规则选择竞争窗口参数CWp(如选择3,7,15,31),从0到CWp之间随机产生N。
步骤2:在Td时长内进行空闲信道检测;
当该时长内的检测结果为空闲时,执行第3步骤;否则一直执行第2步。
Td时长是由节点根据业务的不同类型,进行配置。
说明:这个步骤在有些标准中,描述为初始CCA过程
步骤3:如果N等于0,则判断信道空闲,否则执行步骤4;
步骤4:在Tsl时长内,进行空闲信道检测;
如果该时隙判断为空闲时隙,则将N减一,执行步骤3;
否则(该时隙判断为繁忙)执行步骤2。
说明:步骤3和步骤4,在有些标准中,描述为扩展CCA过程。
三、非授权beam场景下的空闲信道侦听过程:
当非授权频谱进行高增益的波束成型时,发送节点有多个候选高增益波束,发送节点在多个候选信道方向上进行空闲信道检测,并从候选信道中选择一个检测结果为信道空闲的波束上进行数据的发送。现有技术的检测过程是串行的,从M个候选信道的任意一个开始,依次进行空闲信道检测,假设检测顺序为0,1,2...,M-1。每次只进行一个波束(beam)的空闲信道检测过程,当某个波束(beam)的信道最终检测为忙时,停止该信道的检测,并进行下一个信道检测。
现有技术中采用串行的beam信道检测过程,延长了数据的发送时间,增加了用户的传输时延。耽误了空闲信道的检测时间,在耽搁的时间内,有可能被其它节点所抢占,从而进一步增加用户的传输时延,并减少了小区的容量。本发明各实施例通过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进行多个beam的空闲信道检测,可以快速进行多候选beam的空闲信道检测过程,从而减少用户数据传输时延,提高小区的容量。
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述的时隙空闲/繁忙:是指在一个时隙内进行检测,是对该时隙空闲/繁忙的判断或者指示。所述的信道空闲/繁忙:是指利用LBT过程,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时隙的检测,对该信道空闲/繁忙的判断或者指示。所述的信道可以是不同频域形成的信道,也可以是相同的频域不同的空域或者beam形成的信道。
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空闲信道检测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网络设备例如基站,也可以为终端设备例如UE,所用到的相关的空闲信道检测参数可以通过基站和终端的接口协议进行明确。这样基站和终端侧从协议中获取相关的参数即可。基站和终端执行信道检测时,按照协议指定的参数执行。也可以是通过基站指示给终端,即基站通过高层广播消息或者专用信令指示给UE,UE执行空闲信道检测时,按照基站指示的参数执行。
在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空闲信道检测方法中,会涉及相关的空闲信道检测参数,介绍如下,相关的空闲信道检测参数包括:
参数Tsl(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简称时隙长度,长度为Tsl的称为标准时隙,是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时域长度。对于一个新系统,可以直接采用现有LTE或者NR的参数:Tsl=9μs。可以采用WIFI系统中定义的60GHz频谱下的参数:Tsl=5μs,或者根据系统设计要确定为其它参数,如:Tsl=3μs。
参数Tcca:在时隙内需要做能量检测的时间窗长。对于一个新系统,可以直接采用现有LTE或者NR的参数:Tcca=4μs。可以采用WIFI系统中定义的60GHz频谱下的参数:Tcca=1μs,或者根据系统设计要确定为其它参数,如:Tcca=1.2μs。
参数B(在一个时隙内,可以执行能量检测的次数):确定Tsl时长内(能量检测时隙时长内)的空闲信道检参数,主要是确定在Tsl时长内能够做候选空闲信道检测的个数,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和“检测时长”、“切换候选beam时间”之和相关,两数之和越大,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越小,两个数之和越小,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越大。典型计算公式举例如下:
Figure BDA0002456324700000121
这里,B是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Tcca是能量检测时长。Tbeamswitching切换候选beam的时长。
Figure BDA0002456324700000122
是向下取整。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空闲信道检测时隙示意图,如图3所示,当Tcca=4μs,Tsl=9μs,Tbeamswitching=0.1μs时,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B=2,即空闲信道检测时隙中包括2个beam能量检测。如图3所示,在空闲信道检测时隙开始时间t0时刻,节点将射频系统切换至beam1,并进行beam1能量检测,在t1时刻,将射频系统切换至beam2,并进行beam2的能量检测。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闲信道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确定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多个候选信道,并确定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
由于技术中采用串行的beam信道检测过程,延长了数据的发送时间,增加了用户的传输时延。耽误了空闲信道的检测时间,在耽搁的时间内,有可能被其它节点所抢占,从而进一步增加用户的传输时延,并减少了小区的容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当候选作空闲信道检测的beam数大于1时,可采用并行空闲信道检测的方法。具体的是,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进行多个候选信道的空闲信道检测,所述的能量检测时隙可以为上述的标准时隙,也可以为其他时隙例如非标准时隙。
发送节点,即执行该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为基站或UE。发送节点首先需要确定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多个候选信道,具体可以确定候选信道的数量,该数量大于等于2,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地确定多个候选信道分别具体哪几个信道。当然,为了进行空闲信道检测还需要确定多个候选信道中每一个候选信道所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以便根据对应的LBT类型针对每一个候选信道执行对应的LBT过程。
所述的候选信道可以是空域波束区分、时间域区分或者是频域区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做限定。
步骤402、在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中,基于LBT过程执行配置规则和所述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LBT类型,对多个候选信道分别执行对应的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
在确定了多个候选信道及其各自对应的LBT类型后,便可以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执行多个LBT过程。具体地,发送节点可以基于预先配置好的LBT过程执行配置规则,对多个LBT过程进行检测排序。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是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进行多个LBT过程,因此需要对多个LBT过程的执行先后顺序进行安排,具体地顺序安排可以根据各种需求来设置规定,只要发送节点可以基于该规则安排好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多个LBT过程的先后执行顺序即可。
发送节点按照所述规则配置好多个LBT过程的先后执行顺序后,便可以基于每一个LBT过程对应的LBT类型来执行对应的时隙能量检测了。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结束后,下一个能量检测时隙同时根据所述的规则安排多个LBT过程的先后执行顺序,即每个能量检测时隙所使用的规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根据系统配置执行即可。这样实现了候选作空闲信道检测的beam数大于1时,并行执行空闲信道检测的过程。
在执行过程中,发送节点根据时隙信息,以及各个beam的能量窗长信息,进行beam切换和信号能量接收。
本发明各实施例通过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执行多个beam信道检测过程,减少了多个候选beam的信道检测的时间,能够尽快判断信道的状态,寻找到合适的信道,从而减少用户数据传输时延,提升小区的容量。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LBT过程执行配置规则配置有多个LBT过程的执行顺序,具体包括:
基于随机顺序,依次执行多个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即以一定的随机性进行配置;或
基于各候选信道对应的编号顺序,依次执行多个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即以beam编号为顺序,进行时间先后配置,如时间顺序为:beam1、beam2、beam3、...;
根据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LBT类型,确定分别完成空闲信道检测过程对应的先后顺序;并基于所述先后顺序,依次执行多个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即以最快完成LBT过程的顺序进行排序,时域上排在第一位的是:最快完成LBT的beam;排在第二位的是,第二快完成LBT的beam;以此类推。
此处所述的最快,是指假设后续所有时隙的检测为空闲,以此为计算需要最短的空闲信道检测时间。例如:一个时隙中,需要检测两个beam信道,检测类型均为LBT CAT4,Beam1信道的随机退避的计数器N为10,检测时隙长度为9μs,最快完成LBT的时间是9*10=90μs;beam2信道的随机退避的计数器N为5,检测时隙长度为9μs,最快完成LBT的时间是9*5=45μs。则beam2放置在前面,beam1放置在后面。再例如,一个时隙中,需要检测两个beam信道,Beam1信道的检测类型是LBT CAT4,随机退避的计数器N为1,检测时隙长度为9μs;beam2信道的检测类型是LBT CAT2,检测时长为25μs,则beam1放置在前面,beam2放置在后面。
优先执行剩余预设个数检测时隙的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所述预设个数可以为1,即对于LBT过程中,将只剩余一个检测时隙的LBT,放置在前面。例如:beam1的LBT过程中,只剩余一个检测时隙,也就是说,如果本时隙检测为空闲,LBT过程完成,输出信道空闲的标识,如:对于LBT CAT4时,N=1,则将beam1的LBT过程能量检测窗放置在最前面。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对多个候选信道分别执行对应的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空闲信道检测参数,所述空闲信道检测参数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表征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所述第二参数用于表征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为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不同于所述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
若判断获知所述第二参数所表征的时隙长度不是所述第一参数所表征的时隙长度的整数倍,则进行时隙对齐,以获得所述能量检测时隙。
具体地,在LBT过程中,会使用到和空闲信道检测相关的几个特殊时隙,包括有:SIFS、PIFS和DIFS。
上述SIFS、PIFS和DIFS参数以通过如下方法:
A:通过基站和终端的接口协议,进行明确。这样基站和终端侧从协议中获取相关的参数即可。基站和终端执行信道检测时,按照协议指定的参数执行。
B:通过基站指示给终端,即基站通过高层广播消息或者专用信令指示给UE,UE执行空闲信道检测时,按照基站指示的参数执行。
SIFS:是短发送帧间隔(short interframe space),对应时间记为:aSIFSTime。其数值和天线收发转换时间和接收机信号接收信号处理时延相关。对于一个新系统,可以直接采用现有LTE或者NR的参数:aSIFSTime=Tsl(9μs)+7μs。可以采用WIFI系统中定义的60GHz频谱下的参数:aSIFSTime=3μs。或者根据系统设计要确定为其它参数,如:aSIFSTime=Tsl=5μs。参数使用LBTCAT1,即当发送帧间隔的时间不大于aSIFSTime时,不进行空闲信道检测。
PIFS:点对点协调的帧间间隔(point coordination function interframespace),记为aPIFSTime,其数值等于SIFS的时间加上一个时隙的时间,即aPIFSTime=aSIFSTime+Tsl。该参数用于执行LBT CAT2的过程。即当发送帧间隔的时间大于等于aSIFSTime,且小于等于时aPIFSTime,执行LBT CAT2。
DIFS:分布式节点的帧间间隔(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interframe space),记为aDIFSTtime。该参数是用于LBT CAT4中的初始空闲信道检测过程,数值等于SIFS的时间加上若干个时隙的长度,即aDIFSTtime=aSIFSTime+m*Tsl,m为非负整数。
由上述可知,在上述定义的参数中,会出现一些时间长度单位不是Tsl的整数倍,当出现非整数倍的情况时,为了能够在一个时隙内进行多个beam的检测,需要将不同beam时隙长度进行对齐。为描述方便,将长度为Tsl的时隙叫做“标准时隙”,长度不等于Tsl的时隙叫做“非标准时隙”。
时隙对齐的技术方案可以在接口协议中明确,协议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方法进行明确,也可以明确多个方法,终端执行时信道检测时,根据基站指示或者配置选择其中的一个方法执行。
所述时隙对齐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选项:
对齐方法选项1:调整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使其与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为所述标准时隙。具体地为,将出现非标准时隙的beam的时隙进行调整,使之能够和标准时隙长度对齐。
在选项1中还可以包括两种情形:
选项1a:非标时隙对齐标准时隙长度,即将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进行扩展,使扩展后的时隙长度与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相同。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标准时隙长度扩展和标准时隙长度对齐示意图,如图5所示,beam1的空闲信道检测使用的是协议规定的标准长度时隙(如:9μs),beam2在LBT过程中,出现了非标准长度的时隙(如:7μs),则节点将beam2的非标准长度时隙进行扩展,扩展到标准时隙长度(如:从7μs扩展到9μs),这样就达到了两个beam的时隙对齐的目的。
进一步地,在beam2的时隙中,如果在扩展前需要做能量检测,则beam2在扩展后的时隙中进行能量检测;在beam2的时隙中,如果在扩展前不需要做能量检测,则beam2在扩展后的时隙中进行能量检测,可以理解的是,时间扩展后进行能量检测,相对其他异系统(如:WIFI)之间的共存,更加公平。
选项1b:标准时隙扩展,即非标准时隙保持不变,将所述非标时隙后的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进行扩展,使扩展后的时隙长度与所述非标准时隙长度之和,等于两个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之和。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标准时隙长度后的标准时隙长度向前扩展示意图,如图6所示,beam1的空闲信道检测标准长度Tsl,beam2的空闲信道检测的时隙是非标准时隙,为Tp,beam2保持Tp的时隙不变,将长度为Tp后的标准时隙的长度扩展,其长度变为:Tsl+Tsl-TP,这样就到达了两个beam的时隙对齐的目的。
进一步地,对于选项1b,对于beam2的空闲信道检测,标准时隙长度扩展后(如从9μs变为11μs),为和其它系统共存时,保证系统间的公平,进行信道能量检测时,其检测时长大于Tcca,如信道检测时长由4μs变为5μs,或者6μs。对于beam1的空闲信道检测,其能量检测位置放置标准时隙的后端。
对齐方法选项2:标准时隙缩短,即调整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使其与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为所述非标准时隙。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标准时隙长度示意图,如图7所示,beam1的空闲信道检测标准长度Tsl,beam2的空闲信道检测的时隙是非标准时隙,长度为Tp,beam2保持Tp的时隙不变,将beam1对应的标准时隙长度调整到Tp,这样就到达了两个beam的时隙对齐的目的。
进一步地,对于beam1的空闲信道检测,长度缩减后的时隙,多个候选信道跳过当前的非标准时隙,不进行时隙空闲或者繁忙的判断;或者,进行能量检测,其判断和标准时隙的判断效果相同。
还可以是,重新划分能量检测时长Tcca,使得多个候选信道在所述非标准时隙内完成空闲信道检测,检测结果确定与标准时隙的检测结果相同。或者还可以是,重新划分能量检测时长Tcca,使得多个候选信道在所述非标准时隙内完成空闲信道检测,若检测结果为空闲时,则跳过当前的非标准时隙;若检测结果为忙时,则确定检测结果为忙。应该注意的是,为保证系统间的公平性、此时可以不进行竞争窗的递减计数。
对齐方法选项3:调整所述第二参数,使得调整后的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与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为所述标准时隙。
当然,还可以配置一种或者多种处理不同时隙长度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基础上,若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是网络设备,即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则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确定所述候选信道的数量;其中,所述候选信道的数量等于或小于所述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其中,所述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是基于标准时隙对应的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和能量检测时长Tcca计算确定的。具体地,基于前述,根据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和能量检测时长Tcca可以计算获得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B,并可以根据计算获得的B来确定候选信道的数量。该候选信道的数量可以等于B,也可以小于B。
进一步地,基站可以根据待发送业务的时长和类型,确定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如当发送的数据时长小于一定的门限(如下小于1ms)时,进行LBT CAT2过程;当数据的发送时长大于一定的门限时(如大于1ms)时长,进行LBT CAT4过程。
进一步地,基站还需要确定候选空闲信道检测的beam。当有多个候选beam时,候选beam之间的LBT类型可能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如beam1使用LBT CAT2,beam2使用LBT CAT4;又如:beam1使用LBT CAT4,其中竞争窗口参数CW使用CW1(如:CW1=31),beam2使用LBT CAT4,其中竞争窗口参数CW使用CW2(如CW2=63)。
在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基础上,若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是终端设备,即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终端设备例如UE,则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发送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中包括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所述多个候选信道;其中,所述候选信道的数量是所述基站基于所述UE上报的空闲信道检测能力数值确定的,或,是所述基站基于标准时隙对应的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和能量检测时长Tcca计算确定的。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其中,所述信道侦听LBT类型与所述多个候选信道通过同一个指示消息携带,或者,通过不同的指示消息携带。
具体地,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通过通信对端节点指示的方法,典型的是基站指示终端,指示类型包括:LBT CAT1,LBT CAT2和LBT CAT4。进一步地,基站指示终端LBT类型时,还指示候选空闲信道检测的beam。当指示有多个候选beam时,候选beam之间的LBT类型可能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如beam1使用LBT CAT2,beam2使用LBT CAT4。又如:beam1使用LBT CAT4,其中竞争窗口参数CW使用CW1(如:CW1=31),beam2使用LBT CAT4,其中竞争窗口参数CW使用CW2(如CW2=63)。
综上所述的,无论发送节点是网络设备还是终端设备,其执行LBT的过程是类似的。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BT执行过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发送节点在执行LBT过程的时候,可以包括4个模块组成:LBT过程模块、空闲检测时隙管理模块、接收/发射模块和能量检测模块,具体地:
LBT过程模块:是在节点内执行LBT过程的模块,执行的LBT过程有LBT CAT2,LBTCAT4,或者LBT CAT3,或者标准定义的其它行为的LBT过程。
空闲检测时隙管理模块:是对检测时隙的管理,主要作用是进行不同LBT过程中的时隙长度对齐,确定检测beam的在时隙中的时间位置。
接收/发送模块:通常说的收发信机,能够形成不同的发送/接收波束,即将发射信号以一定方向性的波束发射出去,或者以一定方向性的接收波束,进行信号的接收。
能量检测模块:计算接收到的信号能量,并输出检测时隙的信道空闲或者繁忙的判断。
执行过程和模块间的信息传递内容如下:
1:LBT过程模块发送空闲信道检测时隙信息(检测时隙信息);
该时隙信息包括:时隙的长度,是否进行能量检测;如果没有配置“能量检测时长”,“门限数值”等信息,也需要进行信息的指示。
2:空闲检测时隙管理模块接收时隙信息,进行如下处理;
A:判断接收到LBT时隙类型是否相同,判断时隙长度是否相同。如果时隙长度都相同,则执行步骤C.否则执行步骤B;
B:将不同长度的时隙进行对齐;
时隙对齐方案可以采取前述描述的任意一个方法。
C:当在一个时隙内有多个beam检测时,对多个beam的能量检测时隙进行配置。
3:接收/发送模块执行beam切换和能量接收过程;
4:能量检测模块:将该时隙内,各个beam的时隙空闲/繁忙信息发送给LBT过程。
以下结合若干具体应用实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空闲信道检测方法进行介绍。
示例1:使用当前LTE/NR的参数,实现一个时隙内多个beam的空闲信道检测。本实施例的核心思想是使用当前LTE的时隙参数,进行多个beam的空闲信道检测。特殊时隙出现时,采用拼接的方法,使得和标准时隙对齐。LBT行为是基站自行做LBT。
步骤1、确定空闲信道检的参数(Tsl,Tcca,B);
本步骤需要确定的参数包括如下几个:
参数Tsl(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简称时隙长度,长度为Tsl的称为标准时隙,是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时域长度。当节点有可能需要做多LBT过程时,采用现有LTE或者NR的参数:即Tsl=9μs。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直接兼容之前版本的实现设计,减少协议制定过程,并减少对产品设计方案的修改,减少投入成本。
参数Tcca:在时隙内需要做能量检测这样的时间窗长。当节点有可能需要做多LBT过程时,采用现有LTE或者NR的参数:即Tcca=4μs。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直接兼容之前版本的实现设计,减少协议制定过程,并减少对产品设计方案的修改,减少投入成本。
上述参数的确定,可以通过接口协议的方法,即在接口协议中明确上述各个参数。
参数B(在一个时隙内,可以执行能量检测的次数):确定Tsl时长内(能量检测时隙时长内)的空闲信道检参数,主要是确定在Tsl时长内能够做候选空闲信道检测的个数,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和“检测时长”、“切换候选beam时间”之和相关,两数之和越大,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越小,两个数之和越小,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越大。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456324700000211
其中,B是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Tcca是能量检测时长。Tbeamswitching切换候选beam的时长。
Figure BDA0002456324700000212
是向下取整;Tcca=4μs,Tsl=9μs,Tbeamswitching=0.1μs时,计算的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B=2。参见图3所示的,在空闲信道检测时隙开始时间t0时刻,节点将射频系统切换至beam1,并进行beam1能量检测,在t1时刻,将射频系统切换至beam2,并进行beam2的能量检测。
步骤2、确定LBT过程中特殊时隙的长度,并和时隙标准时隙对齐;
在LBT过程中,使用到和空闲信道检测相关的几个特殊时隙,包括有:SIFS、PIFS和DIFS。
SIFS:是短发送帧间隔(short interframe space),对应时间记为:aSIFSTime。其数值和天线收发转换时间和接收机信号接收信号处理时延相关。对于高频使用beam进行信道检测的系统,直接采用现有LTE或者NR的参数:aSIFSTime=Tsl(9μs)+7μs=16μs。该使用LBT CAT1,即当发送帧间隔的时间不大于16μs,不进行空闲信道检测。
PIFS:点对点协调的帧间间隔(point coordination function interframespace),记为aPIFSTime,其数值等于SIFS的时间加上一个时隙的时间,即aPIFSTime=aSIFSTime+Tsl,该参数用于执行LBT CAT2的过程,时长为Tsl(9μs)+7μs+Tsl(9μs)=25μs。执行LBT CAT2,执行长度为25μs,相当于两个9μs,加一个7μs。
DIFS:分布式节点的帧间间隔(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interframe space),记为aDIFSTtime,该参数是用于LBT CAT4中的初始空闲信道检测过程,数值等于SIFS的时间加上若干个时隙的长度。即aDIFSTtime=7μs+9μs+m*9μs,m为非负整数。
由上述可知,在上述定义的参数中,虽然出现一些时间长度单位不是Tsl的整数倍,但只有一个7μs和标准时间9μs不同,为了能够在在一个时隙内进行多个beam的检测,当出现7μs的时间单位时,需要将7μs的时间和标准时隙长度进行对齐。
对齐方法方案选择如下:非标准时隙保持不变,将非标时隙后的标准时隙的长度进行扩展,使之扩展后的时隙长度与非标准时隙长度之和等于两个标准时隙长度之和,可以参见图6,beam2出现16μs的时长时,也就是出现7μs+9μs的时长。需要和beam1的两个标准时隙对齐,即和9μs+9μs的时隙对齐。相关对齐见图6,beam2保持Tp=7μs的时隙不变,将长度为Tp后的标准时隙的长度扩展,其长度变为:Tsl+Tsl-TP=11μs。这样beam1的两个时隙长度就和beam2的两个时隙长度对齐,就到达了两个beam的时隙对齐的目的。
进一步地,对于beam2的空闲信道检测,标准时隙长度扩展后,为和其它系统共存时,保证系统间的公平,进行信道能量检测时,其检测时长大于Tcca=4μs,如信道检测时长由4μs变为5μs,或者6μs。对于beam1的空闲信道检测,其能量检测位置放置标准时隙的后端。
步骤3、确定信道侦听(LBT)类型;
假设发送节点是基站。需要在两个beam候选波束上进行空闲信道检测。都采用LBTCAT4。
步骤4、执行LBT过程;
执行过程具体参见图8所示,执行过程和模块间的信息传递内容如下:
1:LBT过程模块发送空闲信道检测时隙信息(检测时隙信息)
该时隙信息包括:时隙的长度,是否进行能量检测;如果没有配置“能量检测时长”,“门限数值”等信息,也需要进行信息的指示。
2:空闲检测时隙管理模块接收时隙信息,进行如处理;
A:判断接收到LBT时隙类型是否相同,判断时隙长度是否相同。如果时隙长度都相同,则执行步骤C.否则执行步骤B。
B:将不同长度的时隙进行对齐。
时隙对齐方案可以采取步骤2配置的方法。
C:判断是否存在“剩余最后一个检测时隙的LBT过程”,如果是,则将该LBT的能量检测时间窗放置在时隙的第一个位置。否则按照检测信道的开始时间排列。
这里的“剩余最后一个检测时隙的LBT过程”是指如下内容:只剩下一个检测时隙,即如果本检测时隙检测结果为空闲,整个LBT过程结束,且能够指示该信道空闲。这样操作的好处在于:“剩余最后一个检测时隙的LBT过程”的时隙检测为空闲时,可以最快的速度启动该节点进行数据或者信号的发送,从而有效快速的使用已经获取到发送权限的信道。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闲信道检测窗放置不同位置的效果示意图,如图9所示,假设空闲信道检测的beam在完成一个时隙的检测后即可获取该信道的发送权限,将信号能量检测的窗放置在两个不同位置,产生的效果不同:
当能量检测窗放置在时隙的前面时,如图9中的情况1,经过一个能量检测窗后,进行RF(射频前端)收发切换,经过收发切换的时延后,在t0时刻即可将信号发送出去。此时t0时刻较早。能够在获取到信道权限后即可使用,避免被其它节点抢占信道的风险。
当能量检测窗放置在时隙的后面时,如图9中的情况2,经过一个能量检测窗后,进行RF(射频前端)收发切换,经过收发切换的时延后,在t1时刻即可将信号发送出去。此时t1时间较晚,未能够在获取到信道权限后即可使用,有被其它节点抢占信道的风险。所述的RF收发切换,还可包含其它实现方面的时延,这里不做特别说明。
3:接收/发送模块执行beam切换和能量接收过程;
根据时隙信息,已经各个beam的能量窗长信息,进行beam切换和信号能量接收。
4:能量检测模块:将该时隙内,各个beam的时隙空闲/繁忙信息发送给LBT过程。
示例2:使用当前802.11ad的参数,实现一个时隙内多个beam的空闲信道检测。本实施例的核心思想:使用当前802.11ad的时隙参数,进行多个beam的空闲信道检测。特殊时隙出现时,采用跳过的方法,使得和标准时隙对齐。终端进行LBT,相关候选beam及LBT类型由基站指示。
步骤1、确定空闲信道检的参数(Tsl,Tcca,B);
本步骤需要确定的参数包括如下几个:
参数Tsl(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简称时隙长度,长度为Tsl的称为标准时隙,是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时域长度。当节点有可能需要做多LBT过程时,参考WIFI系统的60GHz的参数:即Tsl=5μs。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和现有WIFI的60GHz频谱兼容,使得信道检测和使用在不同系统间做到相对公平,减少协议制定过程。
参数Tcca:在时隙内需要做能量检测这样的时间窗长。当节点有可能需要做多LBT过程时,参考WIFI系统的60GHz的参数:即Tcca=1μs。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和现有WIFI的60GHz频谱兼容,使得信道检测和使用在不同系统间做到相对公平,减少协议制定过程。
上述参数的确定,可以通过接口协议的方法,即在接口协议中明确上述上个参数。
参数B(在一个时隙内,可以执行能量检测的次数):确定Tsl时长内(能量检测时隙时长内)的空闲信道检参数,主要是确定在Tsl时长内能够做候选空闲信道检测的个数,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和“检测时长”、“切换候选beam时间”之和相关,两数之和越大,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越小,两个数之和越小,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越大。典型计算公式举例如下:
Figure BDA0002456324700000241
这里,B是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Tcca是能量检测时长。Tbeamswitching切换候选beam的时长。
Figure BDA0002456324700000242
是向下取整。这里Tcca=1μs,Tsl=5μs,Tbeamswitching=0.02μs时,则计算的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B=4。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空闲信道检测时隙示意图,如图10所示:
在Tsl=5μs的时隙里,可以完成4次Tcca=1μs的能量检测过程:
在标准时隙的时间t1时刻,节点将射频系统切换至beam1,并进行beam1能量检测,能量检测时长Tcca=1μs;
在标准时隙的时间t2时刻,节点将射频系统切换至beam2,并进行beam2能量检测,能量检测时长Tcca=1μs;
在标准时隙的时间t3时刻,节点将射频系统切换至beam3,并进行beam3能量检测,能量检测时长Tcca=1μs;
在标准时隙的时间t4时刻,节点将射频系统切换至beam4,并进行beam4能量检测,能量检测时长Tcca=1μs。
另外,上述内容描述的技术方案是计算出在一个时隙中能够进行空闲信道的检测的最大数,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实现能力不同(如:不同终端beam切换时间不同),会导致不同UE的实际B数值不一样,在接口协议上,可以定义终端能力,终端将B的空闲信道检测能力数值上报给基站,终端按照上报的能力进行相应的调度或者信道侦听。如上报B=3时,表明在一个时隙中,UE能够做3个beam的空闲信道侦听。
步骤2:确定LBT过程中特殊时隙的长度,并和标准时隙对齐;
在LBT过程中,使用到和空闲信道检测相关的几个特殊时隙,包括有:SIFS,PIFS和DIFS。
SIFS:是短发送帧间隔(short interframe space),对应时间记为:aSIFSTime。其数值和天线收发转换时间和接收机信号接收信号处理时延相关。对于高频使用beam进行信道检测的系统,参考WIFI系统的60GHz的参数:aSIFSTime=3μs。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和现有WIFI的60GHz频谱兼容,使得信道检测和使用在不同系统间做到相对公平,减少协议制定过程。该使用LBT CAT1,即当发送帧间隔的时间不大于3μs,不进行空闲信道检测。
PIFS:点对点协调的帧间间隔(point coordination function interframespace),记为aPIFSTime,其数值等于SIFS的时间加上一个时隙的时间,即aPIFSTime=aSIFSTime+Tsl,该参数用于执行LBT CAT2的过程,时长为Tsl(5μs)+3μs=8μs。执行LBTCAT2,执行长度为8μs,相当于一个5μs,加一个3μs。
DIFS:分布式节点的帧间间隔(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interframe space),记为aDIFSTtime,该参数是用于LBT CAT4中的初始空闲信道检测过程,数值等于SIFS的时间加上若干个时隙的长度,即aDIFSTtime=3μs+5μs+m*5μs,m为非负整数。
由上述描述可知晓,在上述定义的参数中,虽然出现一些时间长度单位不是Tsl的整数倍,但只有一个3μs和标准时间5μs不同,为了能够在在一个时隙内进行多个beam的检测,当出现3μs的时间单位时,需要将3μs的时间和标准时隙长度进行对齐。
对齐方法方案选择如下:非标准时隙保持不变,其它原本在一个时隙中做能量检测的beam,跳过本次能量检测,即不做繁忙也不做空闲指示,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跳过非标准时隙示意图,如图11所示,当beam1在LBT过程中,遇到一个3μs的时隙长度,beam2/beam3/beam4将原本5μs的标准时隙缩短成3μs,这样各个beam的空闲信道检测的时隙就对齐了。另外,对于缩短成3μs的时隙,其它beam跳过本时隙的操作,即不进行能量检测的动作,同时不判断该时隙繁忙或者空闲,相关计数器也不进行减法操作。
进一步的,对于缩短到3μs长度时隙的beam,还可以采用如下操作:
对于缩短到3μs长度时隙的beam,重新划分能量检测窗长,使之能够让这些beam进行能量检测,其检测结果和标准时隙检测结果应该相同。
对于缩短到3μs长度时隙的beam,重新划分能量检测窗长,使之能够让这些beam进行能量检测,当依据能量门限判断该时隙为空闲时,才认为可以跳过该时隙;依据能量门限判断为繁忙时,和标准时隙检测结果为繁忙时的应该相同即为繁忙。
步骤3:确定信道侦听(LBT)类型,执行信道侦听过程;
假设发送节点是终端,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信道侦听指示,指示信息包括:候选beam(候选beam ID信息、候选beam数量)和LBT类型。
终端根据基站的指示信息,执行信道侦听过程。下面按两个过程进行描述:
3-1:基站指示信道侦听信息:
最多候选beam数量定义:为减少基站指示的头开销,基站指示的候选beam的数量会定义一个最大数值。本示例假设基站指示的候选beam的数量以2为例进行说明,当候选beam数量多于2时,方法类似。
LBT类型和不同候选beam的关系:在指示LBT类型时,不同候选beam的LBT类型指示相同,即统一指示。也可以不同,即分别指示。
分别指示:各候选beam的LBT类型分别指示,好处是灵活,可以使用多种场景;如:beam1使用LBT CAT2,beam2使用LBT CAT4,如:beam1使用LBT CAT4的信道接入优先级1,beam2使用LBT CAT4的信道优先级2。
统一指示:各候选beam的LBT类型统一指示,即使用相同的LBT类型。好处是节省指示信令开销。如:beam1和beam2使用LBT CAT2,又如:beam1和beam2使用LBT CAT4的信道接入优先级1。
这里以各个候选beam的LBT不相同为例。举例说明指示的消息内容:
Figure BDA0002456324700000271
上述定义,LBT-indication-per-beam对于每个候选beam的LBT指示,其中Candidate-beam-ID1表示候选beam的编号,在标准协议接口中,可以是对beam ID直接编号,也可以是某参考信号的ID号。
LBT-type指示LBT类型,用于指示LBT CAT1,LBT CAT2,LBT CAT4的类型,当某一个类型的LBT包含多个优先级时,还包含优先级的指示。
3-2:LBT执行过程,该过程与上述示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3:对802.11ad的参数进行修改,实现一个时隙内多个beam的空闲信道检测。本实施例核心思想是,对802.11ad的时隙参数进行修改(避免出现特殊时隙),进行多个beam的空闲信道检测。终端进行LBT,相关候选beam及LBT类型由基站指示。
步骤1、确定空闲信道检的参数(Tsl,Tcca,B),本步骤需要确定的参数包括如下几个:
参数Tsl(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简称时隙长度,长度为Tsl的称谓标准时隙,是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时域长度。当节点有可能需要做多LBT过程时,参考WIFI系统的60GHz的参数:即Tsl=5μs。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和现有WIFI的60GHz频谱兼容,使得信道检测和使用在不同系统间做到相对公平,减少协议制定过程。
参数Tcca:在时隙内需要做能量检测这样的时间窗长。当节点有可能需要做多LBT过程时,参考WIFI系统的60GHz的参数:即Tcca=1μs。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和现有WIFI的60GHz频谱兼容,使得信道检测和使用在不同系统间做到相对公平,减少协议制定过程。
上述参数的确定,可以通过接口协议的方法,即在接口协议中明确上述各个参数。
参数B(在一个时隙内,可以执行能量检测的次数):确定Tsl时长内(能量检测时隙时长内)的空闲信道检参数,主要是确定在Tsl时长内能够做候选空闲信道检测的个数,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和“检测时长”、“切换候选beam时间”之和相关,两数之和越大,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越小,两个数之和越小,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越大。典型计算公式距离如下:
Figure BDA0002456324700000281
这里,B是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T_cea是能量检测时长。Tbeamswitching切换候选beam的时长。
Figure BDA0002456324700000282
是向下取整。这里Tcca=1μs,Tsl=5μs,Tbeamswitching=0.02μs时,则计算的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B=4,参见图10所示:
在Tsl=5μs的时隙里,可以完成4次Tcca=1μs的能量检测过程:
在标准时隙的时间t1时刻,节点将射频系统切换至beam1,并进行beam1能量检测,能量检测时长Tcca=1μs;
在标准时隙的时间t2时刻,节点将射频系统切换至beam2,并进行beam2能量检测,能量检测时长Tcca=1μs;
在标准时隙的时间t3时刻,节点将射频系统切换至beam3,并进行beam3能量检测,能量检测时长Tcca=1μs;
在标准时隙的时间t4时刻,节点将射频系统切换至beam4,并进行beam4能量检测,能量检测时长Tcca=1μs。
另外,上述内容描述的技术方案是计算出在一个时隙中能够进行空闲信道的检测的最大数,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实现能力不同(如:不同终端beam切换时间不同),会导致不同UE的实际B数值不一样,在接口协议上,可以定义终端能力,终端将B的空闲信道检测能力数值上报给基站,基站按照基站的上报的能力进行相应的调度或者信道侦听。
步骤2、确定LBT过程中特殊时隙的长度,并和时隙标准时隙对齐;
本实施例中对以下几个参数有修改,具体为:
在LBT过程中,使用到和空闲信道检测相关的几个特殊时隙,包括有:SIFS、PIFS和DIFS。
SIFS:是短发送帧间隔(short interframe space),对应时间记为:aSIFSTime。其数值和天线收发转换时间和接收机信号接收信号处理时延相关。对于高频使用beam进行信道检测的系统,参考WIFI系统的60GHz的参数:aSIFSTime=5μs,或者10μs,或者Tsl的整数倍。这样设置的好处:
好处1:能够和Tsl的时隙长度对齐,无需进行非标准时隙对齐过程,减少实现的复杂度,减少设计和开发成本。
好处2:使得该数值更容易匹配现有终端的器件设计,当前协议确定,终端的射频收发转换时间约7μs。相对于3μs需要大幅度改进器件性能,5μs的指标要求,需要小幅度改进性能,10μs可以重用现在的器件,这可以减少终端的成本。
下列步骤,以aSIFSTime=5μs为例进行说明。
PIFS:点对点协调的帧间间隔(point coordination function interframespace),记为aPIFSTime,其数值等于SIFS的时间加上一个时隙的时间,即aPIFSTime=aSIFSTime+Tsl,该参数用于执行LBT CAT2的过程,时长为Tsl(5μs)+5μs=10μs。执行LBTCAT2,执行长度为10μs,相当于一个5μs,加一个5μs。
DIFS:分布式节点的帧间间隔(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interframe space),记为aDIFSTtime,该参数是用于LBT CAT4中的初始空闲信道检测过程,数值等于SIFS的时间加上若干个时隙的长度,即aDIFSTtime=5μs+5μs+m*5μs,m为非负整数。
步骤3、确定信道侦听(LBT)类型,执行信道侦听过程;
假设发送节点是终端,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信道侦听指示,指示信息包括:候选beam(候选beam ID信息、候选beam数量)和LBT类型。
终端根据基站的指示信息,执行信道侦听过程。下面按两个过程进行描述:
3-1:基站指示信道侦听信息:
最多候选beam数量定义:为减少基站指示的头开销,基站指示的候选beam的数量会定义一个最大数值。本示例假设基站指示的候选beam的数量以2为例进行说明,当候选beam数量多于2时,方法类似。
LBT类型和不同候选beam的关系:在指示LBT类型时,不同候选beam的LBT类型指示相同,即统一指示。也可以不同,即分别指示。
分别指示:各候选beam的LBT类型分别指示,好处是灵活,可以使用多种场景;如:beam1使用LBT CAT2,beam2使用LBT CAT4,如:beam1使用LBT CAT4的信道接入优先级1,beam2使用LBT CAT4的信道优先级2。
统一指示:各候选beam的LBT类型统一指示,即使用相同的LBT类型。好处是节省指示信令开销。如:beam1和beam2使用LBT CAT2,又如:beam1和beam2使用LBT CAT4的信道接入优先级1。
这里以各个候选beam的LBT不相同为例。举例说明指示的消息内容:
Figure BDA0002456324700000301
上述定义,LBT-indication-per-beam对于每个候选beam的LBT指示,其中Candidate-beam-ID1表示候选beam的编号,在标准协议接口中,可以是对beam ID直接编号,也可以是某参考信号的ID号。
LBT-type指示LBT类型,用于指示LBT CAT1,LBT CAT2,LBT CAT4的类型,当某一个类型的LBT包含多个优先级时,还包含优先级的指示。
3-2:LBT执行过程,该过程与上述示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空闲信道检测方法,通过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进行多个beam的空闲信道检测,可以快速进行多候选beam的空闲信道检测过程,从而减少用户数据传输时延,提高小区的容量。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闲信道检测装置组成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装置包括确定模块1201和处理模块1202,其中:
确定模块1201用于确定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多个候选信道,并确定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处理模块1202用于在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中,基于LBT过程执行配置规则和所述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LBT类型,对多个候选信道分别执行对应的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
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空闲信道检测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其各模块的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空闲信道检测装置,通过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进行多个beam的空闲信道检测,可以快速进行多候选beam的空闲信道检测过程,从而减少用户数据传输时延,提高小区的容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也可以为网络设备例如基站,以下分别进行举例介绍。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终端设备13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301、存储器13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304和其他的用户接口1303。终端设备13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3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3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3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3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305。
其中,用户接口13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3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本发明各实施例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13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3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例如:操作系统13021和应用程序13022。
其中,操作系统13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13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13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1302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具体的,可以是应用程序1302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1301用于:
确定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多个候选信道,并确定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
在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中,基于LBT过程执行配置规则和所述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LBT类型,对多个候选信道分别执行对应的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LBT过程执行配置规则配置有多个LBT过程的执行顺序,具体包括:
基于随机顺序,依次执行多个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或
基于各候选信道对应的编号顺序,依次执行多个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或
根据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LBT类型,确定分别完成空闲信道检测过程对应的先后顺序;并基于所述先后顺序,依次执行多个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或
优先执行剩余预设个数检测时隙的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对多个候选信道分别执行对应的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空闲信道检测参数,所述空闲信道检测参数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表征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所述第二参数用于表征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为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不同于所述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
若判断获知所述第二参数所表征的时隙长度不是所述第一参数所表征的时隙长度的整数倍,则进行时隙对齐,以获得所述能量检测时隙。
进一步地,所述时隙对齐的方法包括:
调整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使其与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为所述标准时隙;或
调整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使其与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为所述非标准时隙;或
调整所述第二参数,使得调整后的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与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为所述标准时隙。
进一步地,若采用调整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使其与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的时隙对齐的方法,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多个候选信道跳过当前的非标准时隙,不进行空闲信道检测;或
重新划分能量检测时长Tcca,使得多个候选信道在所述非标准时隙内完成空闲信道检测,检测结果确定与标准时隙的检测结果相同;或
重新划分能量检测时长Tcca,使得多个候选信道在所述非标准时隙内完成空闲信道检测,若检测结果为空闲时,则跳过当前的非标准时隙;若检测结果为忙时,则确定检测结果为忙。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非标准时隙的候选信道的时隙长度,与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具体包括:
将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进行扩展,使扩展后的时隙长度与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相同;或
所述非标准时隙保持不变,将所述非标时隙后的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进行扩展,使扩展后的时隙长度与所述非标准时隙长度之和,等于两个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之和。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中包括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所述多个候选信道;
其中,所述候选信道的数量是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空闲信道检测能力数值确定的,或,是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标准时隙对应的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和能量检测时长Tcca计算确定的。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
其中,所述信道侦听LBT类型与所述多个候选信道通过同一个指示消息携带,或者,通过不同的指示消息携带。
进一步地,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相同或不相同。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301中,或者由处理器1301实现。处理器13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3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3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302,处理器1301读取存储器13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中的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或、电子阅读器、手持游戏机、销售终端(Point ofSales,POS)、车载电子设备(车载电脑)等。如图14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410、存储器1420、输入单元1430、显示单元1440、处理器1460、音频电路1470、WiFi(Wireless Fidelity)模块1480和电源149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4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输入单元1430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终端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输入单元1430可以包括触控面板14301。触控面板1430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4301上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1430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该处理器1460,并能接收处理器146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4301。除了触控面板14301,输入单元14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4302,其他输入设备14302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终端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4302可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显示单元14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终端设备的各种菜单界面。显示单元1440可包括显示面板14401。其中显示面板1440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4401。
应注意,触控面板14301可以覆盖显示面板14401,形成触摸显示屏,当该触摸显示屏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46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46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触摸显示屏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触摸显示屏包括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及常用控件显示区。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及该常用控件显示区的排列方式并不限定,可以为上下排列、左右排列等可以区分两个显示区的排列方式。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可以用于显示应用程序的界面。每一个界面可以包含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图标和/或widget桌面控件等界面元素。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也可以为不包含任何内容的空界面。该常用控件显示区用于显示使用率较高的控件,例如,设置按钮、界面编号、滚动条、电话本图标等应用程序图标等。
RF电路8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网络侧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86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通常,RF电路8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8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820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86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8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终端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8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8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其中处理器860是终端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第一存储器8201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第二存储器8202内的数据,执行终端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86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基站15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501、存储器1502、至少一个其他的用户接口1503,以及收发机1504。基站15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5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5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5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5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505,总线系统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5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502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系统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504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1503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5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本发明各实施例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15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处理器1501负责管理总线系统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002可以存储处理器15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具体地,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
确定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多个候选信道,并确定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
在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中,基于LBT过程执行配置规则和所述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LBT类型,对多个候选信道分别执行对应的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LBT过程执行配置规则配置有多个LBT过程的执行顺序,具体包括:
基于随机顺序,依次执行多个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或
基于各候选信道对应的编号顺序,依次执行多个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或
根据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LBT类型,确定分别完成空闲信道检测过程对应的先后顺序;并基于所述先后顺序,依次执行多个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或
优先执行剩余预设个数检测时隙的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对多个候选信道分别执行对应的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空闲信道检测参数,所述空闲信道检测参数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表征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所述第二参数用于表征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为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不同于所述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
若判断获知所述第二参数所表征的时隙长度不是所述第一参数所表征的时隙长度的整数倍,则进行时隙对齐,以获得所述能量检测时隙。
进一步地,所述时隙对齐的方法包括:
调整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使其与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为所述标准时隙;或
调整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使其与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为所述非标准时隙;或
调整所述第二参数,使得调整后的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与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为所述标准时隙。
进一步地,若采用调整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使其与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的时隙对齐的方法,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多个候选信道跳过当前的非标准时隙,不进行空闲信道检测;或
重新划分能量检测时长Tcca,使得多个候选信道在所述非标准时隙内完成空闲信道检测,检测结果确定与标准时隙的检测结果相同;或
重新划分能量检测时长Tcca,使得多个候选信道在所述非标准时隙内完成空闲信道检测,若检测结果为空闲时,则跳过当前的非标准时隙;若检测结果为忙时,则确定检测结果为忙。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非标准时隙的候选信道的时隙长度,与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具体包括:
将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进行扩展,使扩展后的时隙长度与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相同;或
所述非标准时隙保持不变,将所述非标时隙后的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进行扩展,使扩展后的时隙长度与所述非标准时隙长度之和,等于两个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之和。
进一步地,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确定所述候选信道的数量;其中,所述候选信道的数量等于或小于所述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
其中,所述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是基于标准时隙对应的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和能量检测时长Tcca计算确定的。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待发送业务的时长和类型,确定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
其中,所述信道侦听LBT类型与所述多个候选信道通过同一个指示消息携带,或者,通过不同的指示消息携带。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501中,或者由处理器1501实现。处理器15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5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5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502,处理器1501读取存储器15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各网络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主要从电子设备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发明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发明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
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电子设备等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是非短暂性(英文:nontransitory)介质,包括:快闪存储器、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
确定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多个候选信道,并确定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
在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中,基于LBT过程执行配置规则和所述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LBT类型,对多个候选信道分别执行对应的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LBT过程执行配置规则配置有多个LBT过程的执行顺序,具体包括:
基于随机顺序,依次执行多个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或
基于各候选信道对应的编号顺序,依次执行多个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或
根据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LBT类型,确定分别完成空闲信道检测过程对应的先后顺序;并基于所述先后顺序,依次执行多个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或
优先执行剩余预设个数检测时隙的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对多个候选信道分别执行对应的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空闲信道检测参数,所述空闲信道检测参数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表征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所述第二参数用于表征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为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不同于所述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
若判断获知所述第二参数所表征的时隙长度不是所述第一参数所表征的时隙长度的整数倍,则进行时隙对齐,以获得所述能量检测时隙。
进一步地,所述时隙对齐的方法包括:
调整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使其与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为所述标准时隙;或
调整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使其与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为所述非标准时隙;或
调整所述第二参数,使得调整后的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与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为所述标准时隙。
进一步地,若采用调整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使其与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的时隙对齐的方法,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多个候选信道跳过当前的非标准时隙,不进行空闲信道检测;或
重新划分能量检测时长Tcca,使得多个候选信道在所述非标准时隙内完成空闲信道检测,检测结果确定与标准时隙的检测结果相同;或
重新划分能量检测时长Tcca,使得多个候选信道在所述非标准时隙内完成空闲信道检测,若检测结果为空闲时,则跳过当前的非标准时隙;若检测结果为忙时,则确定检测结果为忙。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非标准时隙的候选信道的时隙长度,与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具体包括:
将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进行扩展,使扩展后的时隙长度与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相同;或
所述非标准时隙保持不变,将所述非标时隙后的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进行扩展,使扩展后的时隙长度与所述非标准时隙长度之和,等于两个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之和。
进一步地,若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是网络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确定所述候选信道的数量;其中,所述候选信道的数量等于或小于所述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
其中,所述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是基于标准时隙对应的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和能量检测时长Tcca计算确定的。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待发送业务的时长和类型,确定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
进一步地,若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是终端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中包括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所述多个候选信道;
其中,所述候选信道的数量是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空闲信道检测能力数值确定的,或,是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标准时隙对应的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和能量检测时长Tcca计算确定的。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
其中,所述信道侦听LBT类型与所述多个候选信道通过同一个指示消息携带,或者,通过不同的指示消息携带。
进一步地,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相同或不相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4)

1.一种空闲信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多个候选信道,并确定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
在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中,基于LBT过程执行配置规则和所述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LBT类型,对多个候选信道分别执行对应的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闲信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BT过程执行配置规则配置有多个LBT过程的执行顺序,具体包括:
基于随机顺序,依次执行多个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或
基于各候选信道对应的编号顺序,依次执行多个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或
根据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LBT类型,确定分别完成空闲信道检测过程对应的先后顺序;并基于所述先后顺序,依次执行多个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或
优先执行剩余预设个数检测时隙的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闲信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多个候选信道分别执行对应的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空闲信道检测参数,所述空闲信道检测参数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表征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所述第二参数用于表征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为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不同于所述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
若判断获知所述第二参数所表征的时隙长度不是所述第一参数所表征的时隙长度的整数倍,则进行时隙对齐,以获得所述能量检测时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闲信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隙对齐的方法包括:
调整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使其与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为所述标准时隙;或
调整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使其与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为所述非标准时隙;或
调整所述第二参数,使得调整后的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与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为所述标准时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闲信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采用调整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使其与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的时隙对齐的方法,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多个候选信道跳过当前的非标准时隙,不进行空闲信道检测;或
重新划分能量检测时长Tcca,使得多个候选信道在所述非标准时隙内完成空闲信道检测,检测结果确定与标准时隙的检测结果相同;或
重新划分能量检测时长Tcca,使得多个候选信道在所述非标准时隙内完成空闲信道检测,若检测结果为空闲时,则跳过当前的非标准时隙;若检测结果为忙时,则确定检测结果为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闲信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非标准时隙的候选信道的时隙长度,与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具体包括:
将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进行扩展,使扩展后的时隙长度与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相同;或
所述非标准时隙保持不变,将所述非标时隙后的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进行扩展,使扩展后的时隙长度与所述非标准时隙长度之和,等于两个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空闲信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是网络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确定所述候选信道的数量;其中,所述候选信道的数量等于或小于所述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
其中,所述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是基于标准时隙对应的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和能量检测时长Tcca计算确定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闲信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待发送业务的时长和类型,确定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空闲信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是终端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中包括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所述多个候选信道;
其中,所述候选信道的数量是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空闲信道检测能力数值确定的,或,是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标准时隙对应的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和能量检测时长Tcca计算确定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闲信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
其中,所述信道侦听LBT类型与所述多个候选信道通过同一个指示消息携带,或者,通过不同的指示消息携带。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10所述的空闲信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相同或不相同。
12.一种空闲信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多个候选信道,并确定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中,基于LBT过程执行配置规则和所述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LBT类型,对多个候选信道分别执行对应的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
13.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下方法的步骤:
确定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多个候选信道,并确定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
在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中,基于LBT过程执行配置规则和所述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LBT类型,对多个候选信道分别执行对应的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LBT过程执行配置规则配置有多个LBT过程的执行顺序,具体包括:
基于随机顺序,依次执行多个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或
基于各候选信道对应的编号顺序,依次执行多个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或
根据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LBT类型,确定分别完成空闲信道检测过程对应的先后顺序;并基于所述先后顺序,依次执行多个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或
优先执行剩余预设个数检测时隙的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多个候选信道分别执行对应的LBT过程的时隙能量检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空闲信道检测参数,所述空闲信道检测参数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表征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所述第二参数用于表征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为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不同于所述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
若判断获知所述第二参数所表征的时隙长度不是所述第一参数所表征的时隙长度的整数倍,则进行时隙对齐,以获得所述能量检测时隙。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隙对齐的方法包括:
调整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使其与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为所述标准时隙;或
调整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使其与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为所述非标准时隙;或
调整所述第二参数,使得调整后的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与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所述能量检测时隙为所述标准时隙。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若采用调整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使其与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的时隙对齐的方法,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多个候选信道跳过当前的非标准时隙,不进行空闲信道检测;或
重新划分能量检测时长Tcca,使得多个候选信道在所述非标准时隙内完成空闲信道检测,检测结果确定与标准时隙的检测结果相同;或
重新划分能量检测时长Tcca,使得多个候选信道在所述非标准时隙内完成空闲信道检测,若检测结果为空闲时,则跳过当前的非标准时隙;若检测结果为忙时,则确定检测结果为忙。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非标准时隙的候选信道的时隙长度,与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对齐,具体包括:
将所述非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进行扩展,使扩展后的时隙长度与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相同;或
所述非标准时隙保持不变,将所述非标时隙后的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进行扩展,使扩展后的时隙长度与所述非标准时隙长度之和,等于两个所述标准时隙的时隙长度之和。
19.根据权利要求13至18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电子设备为网络设备,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确定所述候选信道的数量;其中,所述候选信道的数量等于或小于所述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
其中,所述最大空闲信道检测数是基于标准时隙对应的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和能量检测时长Tcca计算确定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待发送业务的时长和类型,确定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
21.根据权利要求13至18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电子设备为终端设备,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中包括在一个能量检测时隙中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所述多个候选信道;
其中,所述候选信道的数量是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空闲信道检测能力数值确定的,或,是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标准时隙对应的空闲信道检测时隙时长Tsl和能量检测时长Tcca计算确定的。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
其中,所述信道侦听LBT类型与所述多个候选信道通过同一个指示消息携带,或者,通过不同的指示消息携带。
23.根据权利要求20或2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各候选信道分别对应的信道侦听LBT类型,相同或不相同。
24.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空闲信道检测方法的步骤。
CN202010307616.9A 2020-04-17 2020-04-17 空闲信道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5418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7616.9A CN113541830B (zh) 2020-04-17 2020-04-17 空闲信道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CT/CN2021/086470 WO2021208835A1 (zh) 2020-04-17 2021-04-12 空闲信道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7616.9A CN113541830B (zh) 2020-04-17 2020-04-17 空闲信道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1830A true CN113541830A (zh) 2021-10-22
CN113541830B CN113541830B (zh) 2022-09-23

Family

ID=78083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07616.9A Active CN113541830B (zh) 2020-04-17 2020-04-17 空闲信道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41830B (zh)
WO (1) WO2021208835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4694A (zh) * 2010-10-20 2011-03-09 苏州中科半导体集成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EEE802.11n的无线信道空闲检测方法
CN107147452A (zh) * 2017-06-13 2017-09-0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IEEE 802.15.4e的网络信道质量快速检测方法
CN107949067A (zh) * 2016-10-12 2018-04-20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检测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9996340A (zh) * 2017-12-29 2019-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侦听类型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10537388A (zh) * 2019-07-16 2019-12-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00053779A1 (en) * 2018-08-09 2020-02-13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hannel selection using a listen before talk proced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2176B (zh) * 2017-08-11 2021-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0536432A (zh) * 2018-09-21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4694A (zh) * 2010-10-20 2011-03-09 苏州中科半导体集成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EEE802.11n的无线信道空闲检测方法
CN107949067A (zh) * 2016-10-12 2018-04-20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检测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7147452A (zh) * 2017-06-13 2017-09-0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IEEE 802.15.4e的网络信道质量快速检测方法
CN109996340A (zh) * 2017-12-29 2019-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侦听类型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US20200053779A1 (en) * 2018-08-09 2020-02-13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hannel selection using a listen before talk procedure
CN110537388A (zh) * 2019-07-16 2019-12-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08835A1 (zh) 2021-10-21
CN113541830B (zh) 2022-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38883B2 (en)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171181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transmission
WO2021114276A1 (zh) 波束测量方法及波束测量装置
US20210336737A1 (en)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method, apparatus, devices,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EP3829251A1 (en)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8113593A1 (zh) 一种波束管理信息的配置、处理方法、终端及基站
JP2013500627A (ja) 帯域外のワイヤレスリソースを使用してモバイルデバイスの電力効率とレイテンシとを改善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21031793A1 (zh) 无线高保真Wi-Fi连接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537388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8228313A1 (zh) 信息传输方法、基站、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895686B2 (en) Method, device and medium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WO2021007787A1 (zh)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30199834A1 (en) Channel access method, channel access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2257924A1 (zh) 传输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EP371667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dicating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08307485B (zh) 无线网络扫描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37719B (zh) 无线网络扫描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304067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porting and determining optimal beam,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12514512A (zh) 用户装置及发送方法
CN113541830B (zh) 空闲信道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06430B (zh) 信道占用时间的起始位置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WO2022242556A1 (zh) 测量间隙的确定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JP6901591B2 (ja) 基地局にアクセス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230189017A1 (en) Data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2016741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andom acc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