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41815A - 一种基于增益控制的共振光通信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增益控制的共振光通信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41815A
CN113541815A CN202111086013.1A CN202111086013A CN113541815A CN 113541815 A CN113541815 A CN 113541815A CN 202111086013 A CN202111086013 A CN 202111086013A CN 113541815 A CN113541815 A CN 1135418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ain medium
resonant
signal
inten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860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41815B (zh
Inventor
黄川�
崔曙光
田源明
李东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 filed Critical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
Priority to CN20211108601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418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41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18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418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18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64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40Transceiv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Modulation, Optical Deflection, Nonlinear Optics, Optical Demodulation, Optical Logic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益控制的共振光通信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形成分布式共振腔的主机和从机;所述主机包括信号发生器、第一光电探测器、增益介质控制模块,以及依次设置在光束路径上的第一回复反射器、第一增益介质、第一分束器、电光调制器;所述从机包括第二光电探测器、信号处理板,以及依次设置在光束路径上的第二分束器、第二增益介质、第二回复反射器。本发明通过FPGA板控制可控泵浦源的泵浦功率,进而控制增益介质产生的增益,使通过发射端增益介质的共振光的强度都与稳定状态时的光强相同,从而有效消除回波干扰,并且接收端使用能量检测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恢复,降低了接收端的复杂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增益控制的共振光通信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振光通信,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增益控制的共振光通信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未来通信发展的需求,实现高速的宽带无线通信,势必要向高频段开发新的频谱资源。由于光波的波长较短且具有几百THz的频率,将光作为无线通信的载体势必会成为未来无线通信的重要技术手段。利用分布式光学谐振腔(即共振腔)形成稳定的光束,并将其作为载体实现无线通信是一种新兴的无线光通信技术,该种技术在具有较高传输速率的同时,也具有较好的移动性,是一种可以突破无线光通信技术发展瓶颈的技术。
但是,由于光束在谐振腔(共振腔)内进行往复运动,直接将信号调制到光束上会不可避免地产生非常严重的腔内回波干扰问题,即携带已调信号的光束在谐振腔(共振腔)内往复运动,影响了后续的通信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增益控制的共振光通信装置及方法,通过FPGA板控制可控泵浦源的泵浦功率,进而控制增益介质产生的增益,使通过发射端增益介质的共振光的强度都与稳定状态时的光强相同,从而有效消除回波干扰,并且接收端使用能量检测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恢复,降低了接收端的复杂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增益控制的共振光通信装置,包括形成分布式共振腔的主机和从机;所述主机包括信号发生器、第一光电探测器、增益介质控制模块,以及依次设置在光束路径上的第一回复反射器、第一增益介质、第一分束器、电光调制器;所述从机包括第二光电探测器、信号处理板,以及依次设置在光束路径上的第二分束器、第二增益介质、第二回复反射器;
所述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待发送的信号;
所述第一回复反射器和第二回复反射器用于将入射光按照原入射方向进行反射;所述通信装置的共振腔位于第一回复反射器和第二回复反射器之间;
所述第一分束器用于将腔内来自电光调制器的部分共振光反射到第一光电探测器中,由第一光电探测器进行光电转换后传输给增益介质控制模块,分束得到的透射光传输给第一增益介质;
所述电光调制器,用于将来自信号发生器的待发送信号调制到腔内的共振光上后传输给从机;
所述增益介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对第一增益介质产生的增益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电光调制器为自由空间型幅度电光调制器,根据输入电压与调制器半波电压的比例关系,通过改变输出光强的大小来表征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束器用于将腔内来自主机的部分共振光反射到第二光电探测器中,由第二光电探测器进行光电转换后传输给信号处理板。
进一步地,所述增益介质控制模块包括FPGA板、可控泵浦源和ADC模块,所述FPGA板的输入端通过ADC模块与第一光电探测器连接,输出端与可控泵浦源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控制可控泵浦源泵浦功率的大小,进而控制第一增益介质产生的增益。所述增益介质控制模块还包括与FPGA板连接的寄存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回复反射器、第一增益介质、第一分束器、电光调制器、第二分束器、第二增益介质和第二回复反射器从左至右依次排布,且第一回复反射器、第一增益介质、第一分束器、电光调制器、第二分束器、第二增益介质和第二回复反射器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一种基于增益控制的共振光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共振腔内光束达到平稳状态时,通过第一分束器将腔内的部分共振光反射到第一光电探测器中,第一光电探测器将其转换为模拟信号后,通过ADC模块输入到增益介质控制模块中,增益介质控制模块上的FPGA板根据收到的信号的电流强度
Figure 808560DEST_PATH_IMAGE001
计算出此时腔内共振光的强度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02
,并将其记录到寄存器中,其中:
Figure 817711DEST_PATH_IMAGE003
其中,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04
为光电转换因子,
Figure 722081DEST_PATH_IMAGE005
为光电探测器的接收孔径的面积;
S2. 当主机和从机进行通信时,信号发生器将待发送的信号输入到电光调制器中,当输出光在共振腔内往返一周再次到达主机后,主机按照步骤S1中,依次计算出第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06
个符号对应的共振光强度
Figure 336865DEST_PATH_IMAGE007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08
其中,
Figure 479133DEST_PATH_IMAGE009
为第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10
个符号对应的电流强度,
Figure 239279DEST_PATH_IMAGE011
为一个往返周期中总的符号个数;
S3. FPGA板根据第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12
个符号的共振光强度
Figure 474955DEST_PATH_IMAGE013
与寄存器中平稳共振光强度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14
的比值
Figure 877118DEST_PATH_IMAGE015
,计算出第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16
个符号对应的共振光强度
Figure 998526DEST_PATH_IMAGE017
达到平稳共振光强度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18
所需要的泵浦功率
Figure 821251DEST_PATH_IMAGE019
,进而控制可控泵浦源产生相应的泵浦功率以使通过第一增益介质的共振光达到平稳状态: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20
其中,
Figure 778843DEST_PATH_IMAGE021
为增益介质的横截面积,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22
为可控泵浦源的泵浦效率,
Figure 968385DEST_PATH_IMAGE023
为增益介质的饱和光强,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24
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695032DEST_PATH_IMAGE025
通过对可控泵浦源的泵浦功率进行控制,使得经过第一增益介质的共振光达到平稳状态后,输入到电光调制器中的共振光的强度恒为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26
,即平稳时共振光的强度后,主机和从机之间进行通信,通信过程包括:
A1、假设有
Figure 951308DEST_PATH_IMAGE027
种待发送的信息,记为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28
,则根据电光调制器的工作原理,输出光中也将有
Figure 645463DEST_PATH_IMAGE027
种不同的光强,将其记为
Figure 592690DEST_PATH_IMAGE029
,输出光在腔内传播后到达从机;
A2、在从机中,第二分束器将腔内的部分共振光反射到第二光电探测器中,第二光电探测器将其转换为模拟信号后,通过ADC装置输入到信号处理板中,强度为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30
的光将经过上述处理后将被转换为具有电流强度
Figure 924577DEST_PATH_IMAGE031
的信号,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32
其中,
Figure 463006DEST_PATH_IMAGE033
为光在腔内传播产生的单程损耗;
A3、根据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34
种不同的电流强度,计算出如下
Figure 644457DEST_PATH_IMAGE035
种判决门限: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36
其中,
Figure 926534DEST_PATH_IMAGE037
为第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38
种信息对应的判决门限;
A4、信号处理板根据这
Figure 115857DEST_PATH_IMAGE039
种判决门限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的电流强度进行如下检测来恢复主机发送的信号:
如果接收信号中第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40
个符号对应的电流强度
Figure 215400DEST_PATH_IMAGE041
, 那么该符号便被判决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FPGA板控制可控泵浦源的泵浦功率,进而控制增益介质产生的增益,使通过发射端增益介质的共振光的强度都与稳定状态时的光强相同,从而有效消除回波干扰,并且接收端使用能量检测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恢复,降低了接收端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装置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其中,1-主机,11-第一回复反射器,12-第一增益介质,13-第一分束器,14-电光调制器,15-信号发生器,161-第一光电探测器,162-增益介质控制模块,2-从机,21-第二分束器,22-第二增益介质,23-第二回复反射器,241-第二光电探测器,242-第二光电探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增益控制的共振光通信装置,包括形成分布式共振腔的主机1和从机2;所述主机1包括信号发生器15、第一光电探测器161、增益介质控制模块162,以及依次设置在光束路径上的第一回复反射器11、第一增益介质12、第一分束器13、电光调制器14;所述从机2包括第二光电探测器241、信号处理板242,以及依次设置在光束路径上的第二分束器21、第二增益介质22、第二回复反射器23;
所述信号发生器15,用于产生待发送的信号;
所述第一回复反射器11用于和第二回复反射器23用于将入射光按照原入射方向进行反射;所述通信装置的共振腔位于第一回复反射器11和第二回复反射器23之间;
所述第一分束器13用于将腔内来自电光调制器14的部分共振光反射到第一光电探测器161中,由第一光电探测器161进行光电转换后传输给增益介质控制模块162,分束得到的透射光传输给第一增益介质12;
所述电光调制器14,用于将来自信号发生器15的待发送信号调制到腔内共振光(腔内由第一增益介质12经第一分束器13传输来的共振光)上后传输给从机2;
所述增益介质控制模块16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对第一增益介质12产生的增益进行控制。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从机到主机的光经过电光调制器时,信号发生器并没有电信号输入,因此电光调制器并没有发挥作用。而从主机到从机的光也需要经过第二光分束器。分束器正面的膜和背面的膜不一样,当光从正面打到分束器的膜上时,光会分成反射和透射两部分。而当光从背面打到分束器的膜上时,光则会完全透射。在图1中,分束器光滑的一面表示正面,带斜线的一面表示反面。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来自电光调制器14共振光,经过第一分束器13后,得到一束透射光和一束反射光,透射光传输到第一增益介质12,反射光传输到第一光电探测器161;故第一分束器13用于将腔内来自电光调制器14的部分共振光反射到了第一光电探测器161中。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光调制器为自由空间型幅度电光调制器,根据输入电压与调制器半波电压的比例关系,通过改变输出光强的大小来表征信息。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束器用于将腔内来自主机的部分共振光反射到第二光电探测器241中,由第二光电探测器241进行光电转换后传输给信号处理板242;
在该实施例中,来自主机的部分共振光经第二光分束器21后,得到一束透射光和一束反射光,透射光经第二增益介质22传输给第二回复反射器23,反射光传输给第二光电探测器241;故第二光分束器将腔内来自主机的部分共振光反射到了第二光电探测器241中。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增益介质控制模块162包括FPGA板、可控泵浦源和ADC模块,所述FPGA板的输入端通过ADC模块与第一光电探测器161连接,输出端与可控泵浦源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控制可控泵浦源泵浦功率的大小,进而控制第一增益介质12产生的增益。所述增益介质控制模块162还包括与FPGA板连接的寄存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回复反射器11、第一增益介质12、第一分束器13、电光调制器14、第二分束器21、第二增益介质22和第二回复反射器23从左至右依次排布,且第一回复反射器11、第一增益介质12、第一分束器13、电光调制器14、第二分束器21、第二增益介质22和第二回复反射器23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如图2所示,一种基于增益控制的共振光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共振腔内光束达到平稳状态时,通过第一分束器13将腔内的部分共振光反射到第一光电探测器161中,第一光电探测器将其转换为模拟信号后,通过ADC模块输入到增益介质控制模块162中,增益介质控制模块162上的FPGA板根据收到的信号的电流强度
Figure 369300DEST_PATH_IMAGE043
计算出此时腔内共振光的强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4
,并将其记录到寄存器中,其中:
Figure 205801DEST_PATH_IMAGE045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6
为光电转换因子,
Figure 761547DEST_PATH_IMAGE047
为光电探测器的接收孔径的面积;
S2. 当主机1和从机2进行通信时,信号发生器15将待发送的信号输入到电光调制器14中,当输出光在共振腔内往返一周再次到达主机1后,主机1按照步骤S1中,依次计算出第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8
个符号对应的共振光强度
Figure 891046DEST_PATH_IMAGE049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0
其中,
Figure 155412DEST_PATH_IMAGE051
为第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2
个符号对应的电流强度,
Figure 779291DEST_PATH_IMAGE053
为一个往返周期中总的符号个数;
S3. FPGA板根据第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4
个符号的共振光强度
Figure 704390DEST_PATH_IMAGE055
与寄存器中平稳共振光强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6
的比值
Figure 21102DEST_PATH_IMAGE057
,计算出第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8
个符号对应的共振光强度
Figure 775694DEST_PATH_IMAGE055
达到平稳共振光强度
Figure 531160DEST_PATH_IMAGE059
所需要的泵浦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60
,进而控制可控泵浦源产生相应的泵浦功率以使通过第一增益介质12的共振光达到平稳状态:
Figure 45187DEST_PATH_IMAGE061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62
为增益介质的横截面积,
Figure 150110DEST_PATH_IMAGE063
为可控泵浦源的泵浦效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64
为增益介质的饱和光强,
Figure 765899DEST_PATH_IMAGE065
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66
通过对可控泵浦源的泵浦功率进行控制,使得经过第一增益介质12的共振光达到平稳状态后,输入到电光调制器14中的共振光的强度恒为
Figure 980849DEST_PATH_IMAGE067
,即平稳时共振光的强度后,主机和从机之间进行通信,通信过程包括:
A1、假设有
Figure DEST_PATH_IMAGE068
种待发送的信息,记为
Figure 365694DEST_PATH_IMAGE069
,则根据电光调制器14的工作原理,输出光中也将有
Figure 978203DEST_PATH_IMAGE068
种不同的光强,将其记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70
,输出光在腔内传播后到达从机2;
A2、在从机2中,第二分束器21将腔内的部分共振光反射到第二光电探测器241中,第二光电探测器241将其转换为模拟信号后,通过ADC装置输入到信号处理板242中,强度为
Figure 346867DEST_PATH_IMAGE071
的光将经过上述处理后将被转换为具有电流强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72
的信号,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506453DEST_PATH_IMAGE073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74
为光在腔内传播产生的单程损耗;
A3、根据
Figure 24766DEST_PATH_IMAGE075
种不同的电流强度,计算出如下
Figure DEST_PATH_IMAGE076
种判决门限:
Figure 978815DEST_PATH_IMAGE077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78
为第
Figure 834776DEST_PATH_IMAGE079
种信息对应的判决门限;
A4、信号处理板242根据这
Figure DEST_PATH_IMAGE080
种判决门限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的电流强度进行如下检测来恢复主机1发送的信号:
如果接收信号中第
Figure 689730DEST_PATH_IMAGE081
个符号对应的电流强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82
, 那么该符号便被判决为
Figure 537250DEST_PATH_IMAGE083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基于增益控制的共振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分布式共振腔的主机(1)和从机(2);所述主机(1)包括信号发生器(15)、第一光电探测器(161)、增益介质控制模块(162),以及依次设置在光束路径上的第一回复反射器(11)、第一增益介质(12)、第一分束器(13)、电光调制器(14);所述从机(2)包括第二光电探测器(241)、信号处理板(242),以及依次设置在光束路径上的第二分束器(21)、第二增益介质(22)、第二回复反射器(23);
所述信号发生器(15),用于产生待发送的信号;
所述第一回复反射器(11)和第二回复反射器(23)用于将入射光按照原入射方向进行反射;所述通信装置的共振腔位于第一回复反射器(11)和第二回复反射器(23)之间;
所述第一分束器(13)用于将来自电光调制器(14)的部分共振光反射到第一光电探测器(161)中,由第一光电探测器(161)进行光电转换后传输给增益介质控制模块(162),分束得到的透射光传输给第一增益介质(12);
所述电光调制器(14),用于将来自信号发生器(15)的待发送信号调制到腔内的共振光上后传输给从机(2);
所述增益介质控制模块(16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对第一增益介质(12)产生的增益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增益控制的共振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光调制器为自由空间型幅度电光调制器,根据输入电压与调制器半波电压的比例关系,通过改变输出光强的大小来表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增益控制的共振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束器(21)用于将来自主机的部分共振光反射到第二光电探测器(241)中,由第二光电探测器(241)进行光电转换后传输给信号处理板(2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增益控制的共振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益介质控制模块(162)包括FPGA板、可控泵浦源和ADC模块,所述FPGA板的输入端通过ADC模块与第一光电探测器(161)连接,输出端与可控泵浦源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控制可控泵浦源泵浦功率的大小,进而控制第一增益介质(12)产生的增益;所述增益介质控制模块(162)还包括与FPGA板连接的寄存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增益控制的共振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复反射器(11)、第一增益介质(12)、第一分束器(13)、电光调制器(14)、第二分束器(21)、第二增益介质(22)和第二回复反射器(23)从左至右依次排布,且第一回复反射器(11)、第一增益介质(12)、第一分束器(13)、电光调制器(14)、第二分束器(21)、第二增益介质(22)和第二回复反射器(23)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6.一种基于增益控制的共振光通信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当共振腔内光束达到平稳状态时,通过第一分束器(13)将腔内的部分共振光反射到第一光电探测器(161)中,第一光电探测器将其转换为模拟信号后,通过ADC模块输入到增益介质控制模块(162)中,增益介质控制模块(162)上的FPGA板根据收到的信号的电流强度
Figure 179150DEST_PATH_IMAGE001
计算出此时腔内共振光的强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并将其记录到寄存器中,其中:
Figure 299553DEST_PATH_IMAGE003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为光电转换因子,
Figure 407186DEST_PATH_IMAGE005
为光电探测器的接收孔径的面积;
S2. 当主机(1)和从机(2)进行通信时,信号发生器(15)将待发送的信号输入到电光调制器(14)中,当输出光在共振腔内往返一周再次到达主机(1)后,主机(1)按照步骤S1中,依次计算出第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6
个符号对应的共振光强度
Figure 756390DEST_PATH_IMAGE007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8
其中,
Figure 774024DEST_PATH_IMAGE009
为第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0
个符号对应的电流强度,
Figure 49017DEST_PATH_IMAGE011
为一个往返周期中总的符号个数;
S3. FPGA板根据第
Figure 722575DEST_PATH_IMAGE010
个符号的共振光强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2
与寄存器中平稳共振光强度
Figure 872540DEST_PATH_IMAGE013
的比值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4
,计算出第
Figure 744681DEST_PATH_IMAGE015
个符号对应的共振光强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6
达到平稳共振光强度
Figure 65941DEST_PATH_IMAGE017
所需要的泵浦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8
,进而控制可控泵浦源产生相应的泵浦功率以使通过第一增益介质(12)的共振光达到平稳状态:
Figure 774265DEST_PATH_IMAGE019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0
为增益介质的横截面积,
Figure 714539DEST_PATH_IMAGE021
为可控泵浦源的泵浦效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2
为增益介质的饱和光强,
Figure 831400DEST_PATH_IMAGE023
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增益控制的共振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可控泵浦源的泵浦功率进行控制,使得经过第一增益介质(12)的共振光达到平稳状态后,输入到电光调制器(14)中的共振光的强度恒为
Figure 761046DEST_PATH_IMAGE025
,即平稳时共振光的强度后,主机和从机之间进行通信,通信过程包括:
A1、假设有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6
种待发送的信息,记为
Figure 330567DEST_PATH_IMAGE027
,则根据电光调制器(14)的工作原理,输出光中也将有
Figure 543374DEST_PATH_IMAGE026
种不同的光强,将其记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8
,输出光在腔内传播后到达从机(2);
A2、在从机(2)中,第二分束器(21)将腔内的部分共振光反射到第二光电探测器(241)中,第二光电探测器(241)将其转换为模拟信号后,通过ADC装置输入到信号处理板(242)中,强度为
Figure 671998DEST_PATH_IMAGE029
的光将经过上述处理后将被转换为具有电流强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0
的信号,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335061DEST_PATH_IMAGE031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2
为光在腔内传播产生的单程损耗;
A3、根据
Figure 267245DEST_PATH_IMAGE033
种不同的电流强度,计算出如下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4
种判决门限:
Figure 297124DEST_PATH_IMAGE035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6
为第
Figure 998364DEST_PATH_IMAGE037
种信息对应的判决门限;
A4、信号处理板(242)根据这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8
种判决门限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的电流强度进行如下检测来恢复主机(1)发送的信号:
如果接收信号中第
Figure 97907DEST_PATH_IMAGE039
个符号对应的电流强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0
, 那么该符号便被判决为
Figure 2540DEST_PATH_IMAGE041
CN202111086013.1A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基于增益控制的共振光通信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35418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6013.1A CN113541815B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基于增益控制的共振光通信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6013.1A CN113541815B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基于增益控制的共振光通信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1815A true CN113541815A (zh) 2021-10-22
CN113541815B CN113541815B (zh) 2021-12-21

Family

ID=78092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86013.1A Active CN113541815B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基于增益控制的共振光通信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4181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4566A (zh) * 2022-07-11 2022-08-09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一种基于信号调制消除回波干扰的共振光通信方法
CN115189770A (zh) * 2022-06-17 2022-10-14 同济大学 一种安全传输远程数据与能量的自保护共振波束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7349A (zh) * 2002-08-30 2004-04-07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放大器、光放大器的增益控制方法及电路
CN102035596A (zh) * 2009-09-25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信号的放大和动态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7565355A (zh) * 2017-09-20 2018-01-09 长春理工大学 可实现谐振腔主动多程增益控制的激光器
CN110855356A (zh) * 2019-10-21 2020-02-28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检测反馈控制的共振波束通信装置
CN113162692A (zh) * 2021-03-10 2021-07-23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一种共振光通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7349A (zh) * 2002-08-30 2004-04-07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放大器、光放大器的增益控制方法及电路
CN102035596A (zh) * 2009-09-25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信号的放大和动态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7565355A (zh) * 2017-09-20 2018-01-09 长春理工大学 可实现谐振腔主动多程增益控制的激光器
CN110855356A (zh) * 2019-10-21 2020-02-28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检测反馈控制的共振波束通信装置
CN113162692A (zh) * 2021-03-10 2021-07-23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一种共振光通信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9770A (zh) * 2022-06-17 2022-10-14 同济大学 一种安全传输远程数据与能量的自保护共振波束系统
CN115189770B (zh) * 2022-06-17 2023-09-26 同济大学 一种安全传输远程数据与能量的自保护共振波束系统
CN114884566A (zh) * 2022-07-11 2022-08-09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一种基于信号调制消除回波干扰的共振光通信方法
CN114884566B (zh) * 2022-07-11 2022-09-30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一种基于信号调制消除回波干扰的共振光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1815B (zh) 202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41815B (zh) 一种基于增益控制的共振光通信装置及方法
CN113162692B (zh) 一种共振光通信装置
US8315525B2 (en) Amplification of interleaved optical signals
CN108306680B (zh) 一种基于猫眼效应的逆向调制激光组网通信系统
KR100368793B1 (ko) 전광 nor 논리소자 구현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0855356A (zh) 一种基于检测反馈控制的共振波束通信装置
CN111474802A (zh) 一种同时产生压缩态光场以及纠缠态光场的装置
CN114374441A (zh) 一种免疫信道扰动的量子密钥分发相位解码装置
CN110854657B (zh) 一种基于光倍频的无腔内干扰的共振光通信装置
CN111245599B (zh) 时域脉冲的延时控制装置以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WO2016187826A1 (zh) 一种光接收机和基于光接收机的光信号调节方法
CN208723903U (zh) 一种基于PAM4调制的400Gbit/s EML光收发模块
CN214337915U (zh) 一种共振光通信装置
CN113676248B (zh) 一种基于回波干扰消除的共振光通信装置
CN113008369B (zh) 一种自旋太赫兹产生装置
CN113726430B (zh) 基于多平面光转换的少模模式转换放大的通信接收装置
CN113608227B (zh) 光子辅助雷达混频与直达波自干扰对消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CN110989268B (zh) 一种全光逻辑门
CN114844561A (zh) 一种基于艾里光束的导频辅助自相干激光通信系统
CN113721225A (zh) 一种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
CN110166141A (zh) 一种光调制器偏置电压的协商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9474559A (zh) 基于相位预编码因子优化的相位预编码方法及矢量毫米波信号生成系统
CN115225155B (zh) 一种基于阵列结构实现多通道共载频相位编码系统及方法
CN114696914B (zh) 相干伊辛机及组合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法
CN114552356B (zh) 周期性激光短脉冲转换为任意波形长脉冲或脉冲簇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