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20390A - 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20390A
CN113520390A CN202110793749.6A CN202110793749A CN113520390A CN 113520390 A CN113520390 A CN 113520390A CN 202110793749 A CN202110793749 A CN 202110793749A CN 113520390 A CN113520390 A CN 1135203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air
controlling
chip microcomputer
microcomputer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937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20390B (zh
Inventor
鲁雪梅
赵丹
王充
曹晶
佟明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107937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203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20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20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20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203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053Details for enhanced collection of blood or interstitial fluid at the sample site, e.g. by applying compression, heat, vibration, ultrasound, suction or vacuum to tissue; for reduction of pain or discomfort; Skin piercing elements, e.g. blades, needles, lancets or canulas, with adjustable piercing speed
    • A61B5/150061Means for enhancing collection
    • A61B5/150068Means for enhancing collection by tissue compression, e.g. with specially designed surface of device contacting the skin area to be pierc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32Tourniquets
    • A61B17/135Tourniquets inflatable
    • A61B17/1355Automated control mean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015Source of blood
    • A61B5/15003Source of blood for venous or arterial bloo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带定时器的单片机控制器、带第一气囊的第一止血带、带第二气囊的第二止血带,以及分别与单片机控制器连接的充气泵、电磁阀、电控泄压阀、压力传感器、蜂鸣器和带模式按键的人机交互组件;充气泵的出气端与第一气囊的进气端连接;充气泵的出气端通过电磁阀与第二气囊的进气端连接;第一气囊的出气端和第二气囊的出气端均与压力传感器的探头连接;第一气囊的出气端和第二气囊的出气端均与电控泄压阀连接。本发明可以针对不同采血对象自动调整止血带的施压位置、施压大小和施压时间,简化静脉采血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在保证压脉效果的同时提高采血效率。

Description

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静脉采血是医疗机构内常见留取静脉全血标本、血清标本、血培养标本常见的护理操作。在进行静脉采血时,可使用气压式止血带进行压脉操作,以阻断静脉血液回流。然而,现有气压式止血带操作步骤繁琐,不能对止血带的施压位置、施压大小、施压时间等进行及时调整。此外,现有气压式止血带不是针对不同采血对象(如成人、儿童等)进行设计的,难免会出现止血带的长短、粗细等与不同采血对象的肢体不匹配的情形,进而导致使用困难,影响压脉效果,有时甚至还会造成上肢静脉回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以针对不同采血对象自动调整止血带的施压位置、施压大小和施压时间,简化静脉采血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在保证压脉效果的同时提高采血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带定时器的单片机控制器、带第一气囊的第一止血带、带第二气囊的第二止血带、充气泵、电磁阀、电控泄压阀、压力传感器和带模式按键的人机交互组件;所述充气泵、所述电磁阀、所述电控泄压阀、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人机交互组件均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连接;所述充气泵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一气囊的进气端连接;所述充气泵的出气端通过所述电磁阀与所述第二气囊的进气端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模式按键对应的模式选择指令,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开关状态,并在所述电磁阀关闭时控制所述充气泵为所述第一气囊充气,以及在所述电磁阀打开时控制所述充气泵为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充气;所述第一气囊的出气端和所述第二气囊的出气端均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探头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内部的气压数据,并将所述气压数据发送至所述单片机控制器;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气压数据控制所述充气泵的开关状态;所述第一气囊的出气端和所述第二气囊的出气端均与所述电控泄压阀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气压数据控制所述电控泄压阀的开关状态;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连接的蜂鸣器;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气压数据和所述定时器记录的时间数据控制所述蜂鸣器发出报警音。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还用于:如果所述模式选择指令为关指令,控制所述电磁阀关闭;如果所述模式选择指令为开指令,控制所述电磁阀打开。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人机交互组件还包括手动微调按键;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手动微调按键对应的手动微调指令,控制所述充气泵的启闭状态和所述电控泄压阀的开关状态。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气压数据稳定在预设气压值时触发所述定时器记录时间数据,并在所述时间数据达到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时控制所述蜂鸣器发出报警音;在所述蜂鸣器发出报警音后,且所述时间数据达到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时,控制所述电控泄压阀打开。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运算放大器电路,所述单片机控制器、所述充气泵、所述电磁阀和所述电控泄压阀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电路均连接。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人机交互组件还包括开始按键;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开始按键对应的开始指令,控制所述充气泵开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人机交互组件还包括停止按键;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停止按键对应的停止指令,控制所述电控泄压阀打开。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人机交互组件还包括显示器;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还用于:将所述气压数据和所述时间数据发送至所述显示器进行显示。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物理泄压阀,所述第一气囊的出气端和所述第二气囊的出气端均与所述物理泄压阀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方法,应用以上第一方面的任一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中的所述单片机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模式按键对应的模式选择指令,根据所述模式选择指令控制电磁阀的开关状态,并在所述电磁阀关闭时控制所述充气泵为所述第一气囊充气,以及在所述电磁阀打开时控制所述充气泵为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充气;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内部的气压数据;根据所述气压数据控制所述充气泵的开关状态,以及根据所述气压数据控制所述电控泄压阀的开关状态;根据所述气压数据和所述定时器记录的时间数据控制所述蜂鸣器发出报警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针对不同采血对象,操作人员可通过按压模式按键控制电磁阀的开关状态以调整充气气囊的数量,使压脉方式与采血对象的肢体更加匹配,提高了压脉效果;此外,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气囊内部的气压,可根据气囊内部的气压大小自动泄压,简化了静脉采血过程中的操作步骤;还可根据气囊内部的气压大小和定时器记录的时间触发蜂鸣器发出报警音,便于操作人员听到报警音后可及时手动泄压,进一步提高了静脉采血过程中的安全性。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标:1-单片机控制器;11-定时器;2-第一止血带;21-第一气囊;3-第二止血带;31-第二气囊;4-充气泵;5-电磁阀;6-电控泄压阀;7-压力传感器;8-人机交互组件;81-模式按键;82-手动微调按键;83-开始按键;84-停止按键;85-显示器;9-蜂鸣器;10-运算放大器电路;20-物理泄压阀;30-A/D转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现有气压式止血带操作步骤繁琐,不能对止血带的施压位置、施压大小、施压时间等进行及时调整。此外,现有气压式止血带不是针对不同采血对象(如成人、儿童等)进行设计的,难免会出现止血带的长短、粗细等与不同采血对象的肢体不匹配的情形,进而导致使用困难,影响压脉效果,有时甚至还会造成上肢静脉回流。基于此,本发明实施提供一种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以针对不同采血对象自动调整止血带的施压位置、施压大小和施压时间,简化静脉采血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在保证压脉效果的同时提高采血效率。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进行详细介绍,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可以包括带定时器11的单片机控制器1、带第一气囊21的第一止血带2、带第二气囊31的第二止血带3、充气泵4、电磁阀5、电控泄压阀6、压力传感器7和带模式按键81的人机交互组件8;充气泵4、电磁阀5、电控泄压阀6、压力传感器7和人机交互组件8均与单片机控制器1连接。
参见图1所示,充气泵4的出气端与第一气囊21的进气端连接;充气泵4的出气端通过电磁阀5与第二气囊31的进气端连接;基于此,单片机控制器1可以用于:接收模式按键81对应的模式选择指令,控制电磁阀5的开关状态,并在电磁阀5关闭时控制充气泵4为第一气囊21充气,以及在电磁阀5打开时控制充气泵4为第一气囊21和第二气囊31充气。
具体地,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上述系统可以预设有两种工作模式,操作人员可通过按压模式按键81向单片机控制器1发送模式选择指令,单片机控制器1接收到该模式选择指令后会使系统进入其中一种工作模式,当需要使系统切换至另一种工作模式时,重复进行上述操作,在此不再赘述。在其中一种工作模式下,单片机控制器1接收到模式选择指令后会向电磁阀5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电磁阀5关闭,并在电磁阀5关闭后控制充气泵4开启以通过充气泵4为第一止血带2上的第一气囊21充气;在另一种工作模式下,单片机控制器1接收到模式选择指令后会控制电磁阀5打开,并在电磁阀5打开后向充气泵4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充气泵4开启以通过充气泵4同时为第一气囊21和第二气囊31充气。上述第一止血带2和上述第二止血带3的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如设置成可以绑扎在采血对象肢体上的半封闭环形结构、设置成可直接套在采血对象肢体上的封闭环形结构等。
通过该操作方式,操作人员可针对不同采血对象及时调整充气气囊的数量,从而实现对止血带的施压位置进行及时调整。例如,当采血对象为成人时,使用两个止血带进行压脉,通过向两个止血带的气囊进行充气的方式对成人进行压脉;而当采血对象为儿童时,由于儿童的大臂比成人的大臂更短,因而儿童所需压脉宽度(如2cm)比成人所需压脉宽度(如4cm)更窄,使用一个止血带进行压脉,通过只向一个止血带的气囊进行充气的方式对儿童进行压脉。
参见图1所示,第一气囊21的出气端和第二气囊31的出气端均与压力传感器7的探头连接;压力传感器7,用于采集第一气囊21和第二气囊31内部的气压数据,并将该气压数据发送至单片机控制器1;基于此,单片机控制器1还可以用于:根据气压数据控制充气泵4的开关状态。
具体地,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上述系统可以预设一个气压值;在此针对两种不同情形分别对上述根据气压数据控制充气泵4的开关状态的操作方式描述如下:
(1)针对电磁阀5打开后通过充气泵4同时为第一气囊21和第二气囊31充气的情形:如果气压传感器当前时刻采集到的气压数据小于该气压值,则可以说明此时止血带施压大小不足以阻断静脉血液回流,单片机控制器1会向充气泵4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充气泵4继续为第一气囊21和第二气囊31充气,直至第一气囊21和第二气囊31内部的气压达到该气压值;如果第一气囊21和第二气囊31内部的气压已经稳定在该气压值,则可以说明此时止血带施压大小足以阻断静脉血液回流,单片机控制器1会向充气泵4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充气泵4停止为第一气囊21和第二气囊31充气。
(2)针对电磁阀5关闭后通过充气泵4只为第一气囊21充气的情形:如果气压传感器当前时刻采集到的气压数据小于该气压值,则可以说明此时止血带施压大小不足以阻断静脉血液回流,单片机控制器1会向充气泵4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充气泵4继续为第一气囊21充气,直至第一气囊21内部的气压达到该气压值;如果第一气囊21内部的气压已经稳定在该气压值,则可以说明此时止血带施压大小足以阻断静脉血液回流,单片机控制器1会向充气泵4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充气泵4停止为第一气囊21充气。
通过针对以上两种情形所进行的上述操作方式,可实现根据气囊内部的气压大小自动调节止血带的施压大小,进而简化了静脉采血过程中的操作步骤。
参见图1所示,第一气囊21的出气端和第二气囊31的出气端均与电控泄压阀6连接;基于此,单片机控制器1还可以用于:根据上述气压数据控制电控泄压阀6的开关状态。
具体地,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上述系统还可以预设一个用于指示需要进行泄压操作的气压阈值;如果上述压力传感器7当前时刻采集到的气压数据未超过该气压阈值,则可以说明此时止血带施压大小不会对采血对象的肢体造成过分挤压而发生危险,单片机控制器1会向电控泄压阀6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电控泄压阀6关闭;如果上述压力传感器7当前时刻采集到的气压数据已经超过该气压阈值,则可以说明此时止血带施压大小会对采血对象的肢体造成过分挤压而发生危险,单片机控制器1会向电控泄压阀6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电控泄压阀6打开,进而完成泄压操作;
通过该操作方式,可实现根据气囊内部的气压大小自动完成泄压操作,在简化静脉采血过程中的操作步骤的同时进一步保证了采血对象在静脉采血过程中的安全。
参见图1所示,上述系统还包括与单片机控制器1连接的蜂鸣器9;基于此,单片机控制器1还用于:根据上述气压数据和上述定时器11记录的时间数据控制蜂鸣器9发出报警音。
具体地,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上述系统已经预设有上述气压值的基础上,如果上述定时器11记录的上述气压数据稳定在该气压值的持续时间超过某个时间阈值(如一分钟),单片机控制器1会向蜂鸣器9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蜂鸣器9发出报警音,进而提示操作人员此时需要进行泄压操作。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上述系统已经预设有上述气压阈值的基础上,如果上述定时器11记录的上述气压数据超过该气压阈值的持续时间超过某个时间阈值(如十秒),单片机控制器1会向蜂鸣器9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蜂鸣器9发出报警音,进而提示操作人员此时需要进行泄压操作。
通过该操作方式,便于操作人员听到报警音后可及时进行泄压操作,进一步提高了静脉采血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针对不同采血对象,操作人员可通过按压模式按键控制电磁阀的开关状态以调整充气气囊的数量,使压脉方式与采血对象的肢体更加匹配,提高了压脉效果;此外,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气囊内部的气压,可根据气囊内部的气压大小自动泄压,简化了静脉采血过程中的操作步骤;还可根据气囊内部的气压大小和定时器记录的时间触发蜂鸣器发出报警音,便于操作人员听到报警音后可及时手动泄压,进一步提高了静脉采血过程中的安全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单片机控制器1控制电磁阀5的准确性,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示,定义上述模式选择指令为开指令和关指令这两种类型中的一种;基于此,上述单片机控制器1还可以用于:如果模式选择指令为关指令,控制电磁阀5关闭;如果模式选择指令为开指令,控制电磁阀5打开。
具体地,操作人员可通过按压模式按键81向单片机控制器1发送模式选择指令;如果单片机控制器1接收到的该模式选择指令为关指令,单片机控制器1会向电磁阀5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电磁阀5关闭;如果单片机控制器1接收到的该模式选择指令为开指令,单片机控制器1会向电磁阀5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电磁阀5打开。
为了进一步保证气囊内部气压控制的准确性,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见图2所示,上述人机交互组件8还可以包括手动微调按键82;基于此,上述单片机控制器1还可以用于:接收手动微调按键82对应的手动微调指令,控制充气泵4的启闭状态和电控泄压阀6的开关状态。
具体地,当压力传感器7当前时刻采集到的气压值偏大或偏小时,操作人员可通过按压手动微调按键82向单片机控制器1发送手动微调指令指令,单片机控制器1接收到该手动微调指令后会向充气泵4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充气泵4开启或关闭,以及向电控泄压阀6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电控泄压阀6打开或关闭。为了便于操作,还可以预先设置好按压一次手动微调按键82所能调节的压力值(如5mmHg),该压力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为了进一步简化静脉采血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对上述定时器11记录时间数据的方式和上述蜂鸣器9发出报警音的方式进行优化,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上述单片机控制器1还可以用于:在上述气压数据稳定在预设气压值时触发上述定时器11从该时刻开始记录时间数据,并在该时间数据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时控制蜂鸣器9发出报警音。
具体地,例如,当上述气压数据稳定在一个预设气压值时,单片机控制器1会触发定时器11从该时刻开始进行计时,并将不同时刻对应的时间数据写入定时器11的寄存器进行记录;直至定时器11的寄存器记录的时间数据超过第一时间阈值(如一分钟),触发单片机控制器1向蜂鸣器9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蜂鸣器9发出报警音。第一时间阈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述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还可以对上述电控泄压阀6的控制方式进行优化,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上述单片机控制器1还可以用于:在蜂鸣器9发出报警音后,且上述时间数据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时,控制电控泄压阀6打开。
具体地,例如,当蜂鸣器9开始发出报警音时,单片机控制器1会触发定时器11清除寄存器记录的时间数据以从该时刻开始重新进行计时,并将不同时刻对应的时间数据写入寄存器进行记录;直至该时间数据超过第二时间阈值(如十秒),触发单片机控制器1向电控泄压阀6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电控泄压阀6打开进行泄压。第二时间阈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为了进一步提高控制的稳定性,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见图3所示,上述系统还可以包括运算放大器电路10,单片机控制器1、充气泵4、电磁阀5和电控泄压阀6与该运算放大器电路10均连接。运算放大器电路10可将单片机控制器1分别向充气泵4、电磁阀5和电控泄压阀6发送的控制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以保证充气泵4、电磁阀5和电控泄压阀6能够准确识别出单片机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进而根据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通过该设计,可以在单片机控制器1同时控制不同部件时,确保不同部件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执行动作的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述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还可以对充气泵4的控制方式进行优化,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见图4所示,上述人机交互组件8还可以包括开始按键83;基于此,上述单片机控制器1还可以用于:接收开始按键83对应的开始指令,控制充气泵4开启。
具体地,操作人员可通过按压开始按键83向单片机控制器1发送开始指令,单片机控制器1接收到开始指令会向充气泵4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充气泵4开启。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述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还可以对电控泄压阀6的控制方式进行优化,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见图5所示,上述人机交互组件8还可以包括停止按键84;基于此,上述单片机控制器1还可以用于:接收停止按键84对应的停止指令,控制电控泄压阀6打开。
具体地,操作人员可通过按压停止按键84向单片机控制器1发送停止指令,单片机控制器1接收到停止指令会向电控泄压阀6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电控泄压阀6打开。
为了便于操作人员及时获知止血带施压大小和施压时间,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见图6所示,上述人机交互组件还可以包括显示器85;上述单片机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将上述气压数据和上述时间数据发送至显示器85进行显示。
为了进一步确保采血人员在静脉采血过程中的安全,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见图7所示,上述系统还可以包括物理泄压阀20,上述第一气囊的21出气端和上述第二气囊31的出气端均与该物理泄压阀20连接。
通过该设计,能够为操作人员额外提供一种手动泄压的操作方式,尤其在电控泄压阀6不能正常工作时(如发生电路故障等),操作人员仍可手动操控物理泄压阀20进行泄压操作,进一步提高了静脉采血过程的安全性。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见图8所示,上述系统还可以包括A/D转换器30。单片机控制器1和压力传感器7与A/D转换器30均连接;通过A/D转换器30可以将压力传感器7的探头感应到的气压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气压的数字信号(也即上述气压数据),并将该数字信号发送至单片机控制器1,以便单片机控制器1可对该数字信号进行相关分析计算。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上述系统还可以包括电源管理子系统;单片机控制器1和不同电力部件(如单片机控制器1、充气泵4、电磁阀5、电控泄压阀6、压力传感器7、蜂鸣器9、运算放大器电路10、A/D转换器30等)对应的外部电源与电源管理子系统均连接,通过电源管理子系统对不同电力部件对应的外部电源进行管理(如实现不同电源之间的切换、监控不同电源的工作状态)。此外,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子系统将不同电源的状态信息(如电压、电流等)反馈给单片机控制器1,以便单片机控制器1将不同电源的状态信息发送至显示器85进行显示。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上述电源管理子系统还可以包括电源管理芯片,通过电源管理芯片可以将不同电力部件对应的外部电源的输出电压分别转换为不同电力部件所需电压。上述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上述系统对不同用电场景的普适性。外部电源可以为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中至少一种,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
在上述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参见图9所示的一种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上述单片机控制器,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接收模式按键对应的模式选择指令,控制电磁阀的开关状态,并在电磁阀关闭时控制充气泵为第一气囊充气,以及在电磁阀打开时控制充气泵为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充气。
步骤S104,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内部的气压数据。
步骤S106,根据气压数据控制充气泵的开关状态,以及根据气压数据控制电控泄压阀的开关状态。
步骤S108,根据气压数据和定时器记录的时间数据控制所述蜂鸣器发出报警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方法,针对不同采血对象,操作人员可通过按压模式按键控制电磁阀的开关状态以调整充气气囊的数量,使压脉方式与采血对象的肢体更加匹配,提高了压脉效果;此外,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气囊内部的气压,可根据气囊内部的气压大小自动泄压,简化了静脉采血过程中的操作步骤;还可根据气囊内部的气压大小和定时器记录的时间触发蜂鸣器发出报警音,便于操作人员听到报警音后可及时手动泄压,进一步提高了静脉采血过程中的安全性。
上述模式选择指令可以为开指令和关指令这两种类型中的一种;基于此,上述步骤S102中可以采用以下操作方式:如果模式选择指令为关指令,控制电磁阀关闭;如果模式选择指令为开指令,控制电磁阀打开。
上述人机交互组件还可以包括手动微调按键;基于此,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手动微调按键对应的手动微调指令,控制充气泵的启闭状态和电控泄压阀的开关状态。
上述步骤S108中可以采用以下操作方式:在气压数据稳定在预设气压值时触发定时器记录时间数据,并在时间数据达到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时控制蜂鸣器发出报警音。基于此,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在蜂鸣器发出报警音后,且时间数据达到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时,控制电控泄压阀打开。
上述人机交互组件还可以包括开始按键;基于此,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开始按键对应的开始指令,控制充气泵开启。
上述人机交互组件还可以包括停止按键;基于此,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停止按键对应的停止指令,控制电控泄压阀打开。
上述人机交互组件还包括显示器;基于此,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将气压数据和时间数据发送至显示器进行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方法,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方法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系统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带定时器的单片机控制器、带第一气囊的第一止血带、带第二气囊的第二止血带、充气泵、电磁阀、电控泄压阀、压力传感器和带模式按键的人机交互组件;所述充气泵、所述电磁阀、所述电控泄压阀、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人机交互组件均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连接;
所述充气泵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一气囊的进气端连接;所述充气泵的出气端通过所述电磁阀与所述第二气囊的进气端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模式按键对应的模式选择指令,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开关状态,并在所述电磁阀关闭时控制所述充气泵为所述第一气囊充气,以及在所述电磁阀打开时控制所述充气泵为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充气;
所述第一气囊的出气端和所述第二气囊的出气端均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探头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内部的气压数据,并将所述气压数据发送至所述单片机控制器;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气压数据控制所述充气泵的开关状态;
所述第一气囊的出气端和所述第二气囊的出气端均与所述电控泄压阀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气压数据控制所述电控泄压阀的开关状态;
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连接的蜂鸣器;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气压数据和所述定时器记录的时间数据控制所述蜂鸣器发出报警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还用于:如果所述模式选择指令为关指令,控制所述电磁阀关闭;如果所述模式选择指令为开指令,控制所述电磁阀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组件还包括手动微调按键;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手动微调按键对应的手动微调指令,控制所述充气泵的启闭状态和所述电控泄压阀的开关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气压数据稳定在预设气压值时触发所述定时器记录时间数据,并在所述时间数据达到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时控制所述蜂鸣器发出报警音;在所述蜂鸣器发出报警音后,且所述时间数据达到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时,控制所述电控泄压阀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运算放大器电路,所述单片机控制器、所述充气泵、所述电磁阀和所述电控泄压阀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电路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组件还包括开始按键;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开始按键对应的开始指令,控制所述充气泵开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组件还包括停止按键;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停止按键对应的停止指令,控制所述电控泄压阀打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组件还包括显示器;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还用于:将所述气压数据和所述时间数据发送至所述显示器进行显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物理泄压阀,所述第一气囊的出气端和所述第二气囊的出气端均与所述物理泄压阀连接。
10.一种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中的所述单片机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模式按键对应的模式选择指令,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开关状态,并在所述电磁阀关闭时控制所述充气泵为所述第一气囊充气,以及在所述电磁阀打开时控制所述充气泵为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充气;
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内部的气压数据;
根据所述气压数据控制所述充气泵的开关状态,以及根据所述气压数据控制所述电控泄压阀的开关状态;
根据所述气压数据和所述定时器记录的时间数据控制所述蜂鸣器发出报警音。
CN202110793749.6A 2021-07-13 2021-07-13 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5203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3749.6A CN113520390B (zh) 2021-07-13 2021-07-13 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3749.6A CN113520390B (zh) 2021-07-13 2021-07-13 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20390A true CN113520390A (zh) 2021-10-22
CN113520390B CN113520390B (zh) 2023-06-06

Family

ID=78098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93749.6A Active CN113520390B (zh) 2021-07-13 2021-07-13 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20390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9326A (zh) * 2011-07-19 2012-03-28 李悦 自动程控压力定量控制止血装置
CN202859217U (zh) * 2012-09-28 2013-04-10 孙建斌 一种多气囊式气压止血带
US9039730B1 (en) * 2014-07-10 2015-05-26 Western Clinical Engineering, Ltd. Personalized tourniquet system having dual-purpose cuff
CN206342513U (zh) * 2016-08-31 2017-07-21 梁静 一种股动脉采血压迫装置
CN107252336A (zh) * 2017-07-19 2017-10-17 内江市第人民医院 桡动脉双气囊智能压迫止血装置
CN107714413A (zh) * 2016-08-12 2018-02-23 苏州海斯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连续加压式防血栓装置
CN110403616A (zh) * 2019-08-28 2019-11-05 久洪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采血压脉仪
WO2020200274A1 (zh) * 2019-04-04 2020-10-08 北京太一科技有限公司 诊脉仪及其控制方法
CN213216963U (zh) * 2020-07-15 2021-05-18 嘉兴市妇幼保健院 一种自动动脉压迫器
CN213525338U (zh) * 2020-08-04 2021-06-25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充气型压脉带
CN216021247U (zh) * 2021-06-30 2022-03-15 北京积水潭医院 静脉采血充气压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9326A (zh) * 2011-07-19 2012-03-28 李悦 自动程控压力定量控制止血装置
CN202859217U (zh) * 2012-09-28 2013-04-10 孙建斌 一种多气囊式气压止血带
US9039730B1 (en) * 2014-07-10 2015-05-26 Western Clinical Engineering, Ltd. Personalized tourniquet system having dual-purpose cuff
CN107714413A (zh) * 2016-08-12 2018-02-23 苏州海斯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连续加压式防血栓装置
CN206342513U (zh) * 2016-08-31 2017-07-21 梁静 一种股动脉采血压迫装置
CN107252336A (zh) * 2017-07-19 2017-10-17 内江市第人民医院 桡动脉双气囊智能压迫止血装置
WO2020200274A1 (zh) * 2019-04-04 2020-10-08 北京太一科技有限公司 诊脉仪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03616A (zh) * 2019-08-28 2019-11-05 久洪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采血压脉仪
CN213216963U (zh) * 2020-07-15 2021-05-18 嘉兴市妇幼保健院 一种自动动脉压迫器
CN213525338U (zh) * 2020-08-04 2021-06-25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充气型压脉带
CN216021247U (zh) * 2021-06-30 2022-03-15 北京积水潭医院 静脉采血充气压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20390B (zh) 202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8670C (zh) 外科止血带仪器
EP0399189B1 (en) Electronic sphygmomanometer
US4326536A (en) Sphygmomanometer
JPH04276234A (ja) オシロメトリック型自動血圧測定装置
WO200005779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pressure in a surgical tourniquet
CN112006671A (zh) 穿戴式生命体征监护设备
CN107753267B (zh) 冲击波治疗手柄及其控制方法、冲击波治疗系统
US5421341A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device
CN100500085C (zh) 血压测量装置
CN113520390A (zh) 静脉采血压脉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JPH04261640A (ja) 血圧監視装置
US20090012410A1 (en) Blood Pressure Monitor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CN213787371U (zh) 手表式以及臂式生命体征监护设备
CN105246546B (zh) 用于外部除颤器的自动功率管理
CN209332172U (zh) 一种气动抽血装置
WO2005096895A1 (en) Baby mattress with a device maintaining stable-mentality
CN218651788U (zh) 一种具有血压测量功能的智能手表、健康管理系统
EP0672382B1 (en) An electronic blood pressure monitor
WO2016045152A1 (zh) 一种按摩器的自适应性按摩方法
US20070151353A1 (en) Electronic manometer
CN217696571U (zh) 一种动态血压手表
KR960003683A (ko) 배기 제어기능을 갖는 혈압계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JPS5855777B2 (ja) 血圧測定装置における加圧制御装置
JPH0331404U (zh)
CN210542018U (zh) 一种智能术后恢复眼镜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