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17963A - 上行信号/信道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上行信号/信道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17963A
CN113517963A CN202010280900.1A CN202010280900A CN113517963A CN 113517963 A CN113517963 A CN 113517963A CN 202010280900 A CN202010280900 A CN 202010280900A CN 113517963 A CN113517963 A CN 1135179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time domain
uplink signal
domain resource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09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17963B (zh
Inventor
周化雨
潘振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8090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179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17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79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179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79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2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信号/信道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终端设备根据PDCCH/PDSCH/PUSCH/同步信号块与上行信号/信道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这样,在终端设备未被配置为监听DCI或无法检测到DCI时,终端可以根据PDCCH/PDSCH/PUSCH/同步信号块与上行信号/信道之间的关系确定半静态配置的上行信号/信道在COT内是否有效,从而实现基站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

Description

上行信号/信道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信号/信道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非授权频谱中,基站仅仅在侦听到信道空闲时,才能够发送下行信号。当基站配置UE监听类型3-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公共搜索空间(Type3-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 Common Search Space,Type3-PDCCH CSS)或DCI format 2-0,且UE检测到Type3-PDCCH CSS或DCI format 2-0时,UE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内容可以知道信道占据时间(Channel Occupancy Time,COT)的信息,从而确定半静态配置的CSI-RS在COT内是有效的。实际上,UE还要根据DCI format 2-0中的时隙格式指示(Slot Format Indicator,SFI)信息,确定半静态配置的CSI-RS是否被SFI所“取消”(canceled),比如SFI指示某个符号是上行符号,那么该符号上的CSI-RS被取消。但是,当基站没有配置UE监听DCI format 2-0,UE也就无法知道COT的信息,也就无法确定半静态配置的CSI-RS是否有效。当基站配置UE监听DCI format 2-0,但某些时候即使有信号发送也不发送DCI format 2-0,UE也就无法知道COT的信息,也就无法确定半静态配置的CSI-RS是否有效。这种情形例如:基站采用类型2或类型2A的下行信道接入过程(Type2/2A downlinkchannel access procedure)或先听后说类型2(Listen Before Talk Category 2,LBTCat 2)发送发现突发(discovery burst,其中发现突发至少包含同步信号块,可以包含调度SIB1的PDCCH和承载SIB1的PDSCH和/或CSI-RS),但不包含DCI format 2-0。对于上行信号/信道也有类似的问题,即,UE也就无法知道COT的信息,也就无法确定半静态配置的于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信号/信道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以实现终端设备在无法获取DCI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准确确定上行信号/信道的有效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信号/信道处理方法,包括:
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
可选的,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未被配置为监听第一类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时,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或者,
若被配置为监听所述第一类PDCCH,且未检测到所述第一类PDCCH,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所述第一类PDCCH为由SFI-RNTI加扰的类型3-PDCCH。
可选的,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是根据信道占据时间COT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存在至少部分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存在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所述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或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所述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或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是根据COT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可选的,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存在至少部分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存在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所述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或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分别属于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以及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是根据COT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存在至少部分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存在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所述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或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以及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25微秒。
可选的,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发送的所述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发送的所述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是根据上行传输突发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16微秒。
可选的,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存在至少部分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存在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信号/信道处理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未被配置为监听第一类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时,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或者,
若被配置为监听所述第一类PDCCH,且未检测到所述第一类PDCCH,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所述第一类PDCCH为由SFI-RNTI加扰的类型3-PDCCH。
可选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是根据信道占据时间COT确定的。
可选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存在至少部分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存在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所述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或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所述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或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是根据COT确定的。
可选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存在至少部分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存在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所述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或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分别属于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以及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是根据COT确定的。
可选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存在至少部分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存在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所述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或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以及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25微秒。
可选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发送的所述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发送的所述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是根据上行传输突发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16微秒。
可选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存在至少部分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存在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可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可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可执行指令,可执行指令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可选方式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信号/信道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终端设备根据PDCCH/PDSCH/PUSCH/同步信号块与上行信号/信道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这样,在终端设备未被配置为监听DCI或无法检测到DCI时,终端可以根据PDCCH/PDSCH/PUSCH/同步信号块与上行信号/信道之间的关系确定半静态配置的上行信号/信道在COT内是否有效,从而实现基站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例性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信道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信道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信道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信道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信道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信道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信道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非授权频谱中,基站仅仅在侦听到信道空闲时,才能够发送下行信号。当基站配置UE监听类型3-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公共搜索空间(Type3-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 Common Search Space,Type3-PDCCH CSS)或DCI format 2-0,且UE检测到Type3-PDCCH CSS或DCI format 2-0时,UE通过DCI内容可以知道COT的信息,从而确定半静态配置的上行信号/信道在COT内是有效的。其中,上行信号/信道例如为CSI-RS。
实际上,UE还要根据DCI format 2-0中的时隙格式指示(Slot FormatIndicator,SFI)信息,确定半静态配置的上行信号/信道是否被SFI所“取消”(canceled),比如SFI指示某个符号是上行符号,那么该符号上的上行信号/信道被取消。但是,当基站没有配置UE监听DCI format 2-0,或UE没有检测到DCI format 2-0时,UE无法获得DCI,也就无法知道COT的信息,也就无法确定半静态配置的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
其中,基站没有配置UE监听DCI format 2-0例如包括以下情形:基站无法通过广播信令给空闲态UE配置DCI format 2-0(一般来说,基站只能通过专用RRC信令给UE配置DCI format 2-0);基站采用类型2或类型2A的下行信道接入过程(Type2/2A downlinkchannel access procedure)或先听后说类型2(Listen Before Talk Category 2,LBTCat 2)发送发现突发(discovery burst,其中发现突发至少包含同步信号块,可以包含调度SIB1的PDCCH和承载SIB1的PDSCH和/或上行信号/信道),不能包含DCI format 2-0。
UE没有检测到DCI format 2-0例如包括以下情形:信噪比较低,基站发送了DCIformat 2-0,但UE无法检测到;基站虽然配置了DCI format 2-0,但基站可能采用非连续发送(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DTX)而没有发送DCI format 2-0。
本申请的发明构思在于,在终端设备未被配置为监听DCI或无法检测到DCI时,终端可以根据PDCCH/PDSCH/同步信号块与上行信号/信道之间的关系确定半静态配置的上行信号/信道在COT内是否有效,从而实现基站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示例性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信道确定方法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信道确定装置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信道确定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例性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空口技术进行通信。
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或者各种无线接入点,或者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无线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IP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5G网络中的基站gNB等,在此并不限定。
终端设备:也称为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在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通信系统100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系统,也可以是5G通信系统,还可以是未来其他通信系统,在此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上行信号/信道均以CSI-RS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信道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信道确定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例如:该装置可以是上述终端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下面以终端设备为执行主体对上行信号/信道确定方法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包括:
S201、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
本实施例中,UE确定周期(Periodic)或半持续(Semi Persistent)的上行信号/信道是有效的或是无效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UE可通过确定UE是否被配置监听第一类PDCCH,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
可选地,第一类PDCCH为由时隙格式指示-无线网络临时标示(Slot FormatIndication-Radio Network Tempory Identity,SFI-RNTI)加扰的类型3-PDCCH。第一类PDCCH通常采用DCI format 2-0。第一类PDCCH又可以称为携带DCI format 2-0的的SFI-RNTI加扰的PDCCH。
具体的,若UE没有被配置监听DCI format 2-0,则UE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无效的。这样,可以减小网络设备复杂度。或者,若UE被配置监听DCI format 2-0,但是UE没有检测到DCI format 2-0,则UE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无效的。也就是说,UE未被配置为监听DCIformat 2-0的情况下,确定CSI-RS无效;UE被配置为监听DCI format 2-0,但未检测到DCIformat 2-0的情况下,确定CSI-RS无效。
上述方式能够实现UE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且能够减小网络设备的复杂度,优化系统开销。
在一些情况下,上述CSI-RS方案中的DL TX burst可以扩展到信道占据时间(Channel Occupancy Time,COT)上。COT是基站(eNB/gNB)和/或UE进行信道接入过程后基站和/或UE共享信道占据的总的时间。与DL TX burst不同,COT是一组没有大于25微秒的间隔的上/下行传输。也就是说,在一个COT中,基站可以把信道占据分享给UE,以便UE进行上行传输。由于此时可以扩展到UE的上行传输或上行传输突发(Uplink Transmission urst,UL TX burst)上,所以上述CSI-RS方案可以扩展到用于支持UE的UL TX burst。类似地,周期或者半持续的上行信号/信道,比如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Channel,PRACH)或随机接入时机(RACH Occasion,RO)和/或侦听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 Signal,SRS),可以借用CSI-RS的方式,从而使用上述的方案,但DL TX burst需要改成COT。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UE可通过接收PDSCH或者监听PDCCH或者检测(或测量)同步信号块,并根据接收的(或调度到)PDSCH或者检测到的PDCCH或者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
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实现UE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还能够减小网络设备的复杂度,优化系统开销。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上述通过接收PDSCH或者监听PDCCH或者发送PUSCH或者监听同步信号块,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二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信道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UE通过监听PDCCH,并根据检测到的PDCCH确定上行信号/信道CSI-RS是否有效。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301、监听PDCCH。
S302、根据检测到的PDCCH,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
通常UE监听PDCCH,所以UE可以通过检测到PDCCH来确定一个COT。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其中,第一预设时间是根据信道占据时间COT确定的。一般来说,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是周期或半持续的上行信号/信道。周期或半持续的上行信号/信道可以是预先配置好的,比如半静态配置的、半静态配置动态激活的。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也就是说,如果UE检测到一个PDCCH,那么UE可以确定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CCH(或该PDCCH对应的CORESET)属于同一个COT或者上行信号/信道是有效的,其中该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CCH(或该PDCCH对应的CORESET)(的结束)时间间隔不大于第一预设时间。
本文中,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可以理解为检测到的PDCCH所属的控制资源集(Control Resource set,CORESET)或检测到的PDCCH所属的控制资源集的时域资源。
可选的,第一预设时间例如是根据信道占据时间COT确定的,第一预设时间的大小可以为25微秒。可以这么说,此时上行信号/信道与PDCCH也属于一个COT。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连续,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连续,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也就是说,在OFDM系统中,连续符号间的时间间隔可视为零,因此,上述方式也可以理解为,如果UE检测到一个PDCCH,那么UE可以确定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CCH(或该PDCCH对应的CORESET)属于同一个COT或者上行信号/信道是有效的,其中该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CCH(或该PDCCH对应的CORESET)是符号连续的。其中,符号连续也可以理解为时域资源或时域符号是连续的。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存在至少部分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存在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也就是说,一个上行信号/信道可以使用PDCCH(或PDCCH对应的CORESET)中的一个符号(在全双工通信中),也就是说上行信号/信道与PDCCH(或PDCCH对应的CORESET)是频分复用的,此时上行信号/信道与PDCCH(或PDCCH对应的CORESET)也属于一个COT。因此,如果UE检测到一个PDCCH,那么UE可以确定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CCH(或该PDCCH对应的CORESET)属于同一个COT或者上行信号/信道是有效的,其中该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CCH(或该PDCCH对应的CORESET)至少具有一个相同的符号。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连续,且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连续,且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也就是说,连续符号的条件可以放松,PDCCH与上行信号/信道之间可以有X个符号的时间间隔,基站可以通过发送保留信号(Reserved signal)或其他的信号/信道来占据信道。因此,如果UE检测到一个PDCCH,那么UE可以确定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CCH(该PDCCH对应的CORESET)属于同一个COT或者上行信号/信道是有效的,其中该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CCH(或该PDCCH对应的CORESET)(的结束)的时间间隔小于X个符号,X为正整数。
上述PDCCH可以属于类型0-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公共搜索空间(Type0-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Common Search Space,Type0-PDCCH CSS),主要用于调度系统信息块1(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1)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PhysicalDownlink Share Channel,PDSCH);或者,可以属于类型1-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公共搜索空间(Type1-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Common Search Space,Type1-PDCCHCSS),主要用于调度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的PDSCH;或者,可以是类型2-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公共搜索空间(Type2-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Common Search Space,Type2-PDCCH CSS),主要用于调度寻呼消息(paging message)的PDSCH;或者,可以属于UE指定搜索空间(UE specific Search Space,USS),主要用于调度单播(unicast)的PDSCH。这里不限制PDCCH的类型。
在另一些情况下,可以认为上行信号/信道与PDCCH在一个时隙(slot)内的话,上行信号/信道与PDCCH属于一个COT。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也就是说,如果UE检测到一个PDCCH,那么UE可以确定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CCH属于同一个COT或者上行信号/信道是有效的,其中该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CCH属于同一个时隙。
在另一些情况下,对于高频段上的非授权频谱,COT很可能是小于一个时隙的,比如是半时隙(从符号0开始至符号6,或者从符号7开始至符号13)。这样的话,上述方式可以从时隙修改为半时隙。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或后半时隙,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或后半时隙,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也就是说,如果UE检测到一个PDCCH,那么UE可以确定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CCH属于同一个COT或者上行信号/信道是有效的,其中该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CCH属于同一个半时隙。其中,该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CCH属于同一个半时隙可以是该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CCH属于同一个时隙的前半时隙,或者该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CCH属于同一个时隙的后半时隙。
在另一些情况下,可以认为上行信号/信道与PDCCH在多个时隙或多个半时隙内的话,上行信号/信道与PDCCH属于一个COT。这样可以在时隙持续时间较短时,增加总的COT持续时间。
上述确定方法中,还可以包括UE判断上行信号/信道在频域上是否有效。上述确定方法中,仅当上行信号/信道的资源限制在资源块集合(Resource Block Set,RB-set)中时,UE才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否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其中所述资源块集合与检测到的PDCCH所属的控制资源集有重叠。
本实施例中,UE通过检测PDCCH,并根据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之间的关系,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能够减小系统的复杂度。
实施例三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信道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UE通过接收PDSCH,并根据接收的PDSCH确定上行信号/信道CSI-RS是否有效。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401、接收PDSCH。
S402、根据接收的PDSCH,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
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将PDCCH替换为PDSCH,因为UE通过PDCCH获得PDSCH的时域资源分配信息。即根据PDSCH与上行信号/信道是否在一个COT中,判断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其中,第一预设时间是根据COT确定的。
也就是说,如果UE(被调度去)接收一个PDSCH,那么UE可以确定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SCH属于同一个COT或者上行信号/信道是有效的,其中该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SCH(的结束)时间间隔不大于25微秒;若该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SCH(的结束)时间间隔大于25微秒,则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SCH不属于同一个COT或者上行信号/信道是无效的。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连续,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连续,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也就是说,如果UE(被调度去)接收一个PDSCH,那么UE可以确定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SCH属于同一个COT或者上行信号/信道是有效的,其中该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SCH是符号连续的。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存在至少部分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存在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也就是说,如果UE(被调度去)接收一个PDSCH,那么UE可以确定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SCH属于同一个COT或者上行信号/信道是有效的,其中该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SCH至少具有一个相同的符号。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也就是说,如果UE(被调度去)接收一个PDSCH,那么UE可以确定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SCH属于同一个COT或者上行信号/信道是有效的,其中该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SCH(的结束)的时间间隔小于X个符号,X为正整数。上述PDSCH可以为SIB1的PDSCH;或者,可以为RAR的PDSCH;或者,可以为paging message的PDSCH;或者,可以为调度单播的PDSCH。这里不限制PDSCH的类型。
在另一些情况下,可以认为上行信号/信道与PDSCH在一个时隙(slot)内的话,上行信号/信道与PDSCH属于一个COT。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也就是说,如果UE(被调度去)接收一个PDSCH,那么UE可以确定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SCH属于同一个COT或者上行信号/信道是有效的,其中该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SCH属于同一个时隙。
在另一些情况下,对于高频段上的非授权频谱,COT很可能是小于一个时隙的,比如是半时隙(从符号0开始至符号6,或者从符号7开始至符号13)。这样的话,上述方式可以从时隙修改为半时隙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或后半时隙,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分别属于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以及后半时隙,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也就是说,如果UE(被调度去)接收一个PDSCH,那么UE可以确定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SCH属于同一个COT或者上行信号/信道是有效的,其中该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SCH属于同一个半时隙。
在另一些情况下,可以认为上行信号/信道与PDSCH在多个时隙或多个半时隙内的话,上行信号/信道与PDSCH属于一个COT。这样可以在时隙持续时间较短时,增加总的COT持续时间。
上述确定方法中,还可以包括UE判断上行信号/信道在频域上是否有效。上述确定方法中,仅当上行信号/信道的资源限制在资源块集合中时,UE才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否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其中所述资源块集合与接收的PDSCH有重叠。
本实施例中,UE通过接收PDSCH,并根据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之间的关系,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能够减小UE的复杂度,优化系统开销。
实施例四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信道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UE通过监听同步信号块,并根据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确定上行信号/信道CSI-RS是否有效。参照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501、监听同步信号块。
S502、根据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
在一些情况下,UE根据同步信号块与上行信号/信道是否在一个COT中,判断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第一预设时间是根据COT确定的。
也就是说,UE检测同步信号块,所以也可以通过检测到同步信号块来确定一个COT。也就是说,如果UE检测到一个同步信号块,那么UE可以确定上行信号/信道与该同步信号块属于同一个COT或者上行传输突发是有效的,其中该上行信号/信道与该同步信号块(的结束)时间间隔不大于25微秒。可以这么说,此时上行信号/信道与同步信号块也属于一个下行传输突发。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也就是说,在OFDM系统中,连续符号间的时间间隔可视为零,因此,上述方式也可以理解为,如果UE检测到一个同步信号块,那么UE可以确定上行信号/信道与该同步信号块属于同一个COT或者上行传输突发是有效的,其中该上行信号/信道与该同步信号块是符号连续的。符号连续也可以理解为时域资源或时域符号是连续的。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存在至少部分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存在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也就是说,一个上行传输突发可以使用同步信号块(一般4个符号)中的一个符号(全双工通信),也就是说上行信号/信道与同步信号块是频分复用的,此时上行信号/信道与同步信号块也属于一个COT。因此,如果UE检测到一个同步信号块,那么UE可以确定上行信号/信道与该同步信号块属于同一个COT或者上行信号/信道是有效的,其中该上行信号/信道与该同步信号块至少具有一个相同的符号。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也就是说,连续符号的条件可以放松,同步信号块与上行信号/信道之间可以有X个符号的时间间隔,基站可以通过发送保留信号(Reserved signal)或其他的信号/信道来占据信道。因此,如果UE检测到一个同步信号块,那么UE可以确定上行信号/信道与该同步信号块属于同一个下行传输突发或者上行信号/信道是有效的,其中该上行信号/信道与该同步信号块(的结束)的时间间隔小于X个符号,X为正整数。在某些情形下,如Type0-PDCCH监听时机与候选同步信号块索引关系中变量M=1或2,或者变量O=2或5或7时,同步信号块可以与Type0-PDCCH不在一个时隙中,此时基站可以在同步信号块的时隙中发送CSI-RS。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也就是说,如果UE检测到一个同步信号块,那么UE可以确定上行信号/信道与该同步信号块属于同一个COT或者上行信号/信道是有效的,其中该上行信号/信道与该同步信号块属于同一个时隙。由于同步信号块仅仅在发现突发发送窗口(discovery bursttransmission window)内发送,所以上述方式可以限制在发现突发发送窗口内。
在某些情形下,对于高频段上的非授权频谱,COT很可能是小于一个时隙的,比如是半时隙(从符号0开始至符号6,或者从符号7开始至符号13)。这样的话,上述方式可以从时隙修改为半时隙。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或后半时隙,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以及后半时隙,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也就是说,如果UE检测到一个同步信号块,那么UE可以确定上行信号/信道与该同步信号块属于同一个COT或者上行信号/信道是有效的,其中该上行信号/信道与该同步信号块属于同一个半时隙。由于同步信号块仅仅在发现突发发送窗口(discovery bursttransmission window)内发送,所以上述方式可以限制在发现突发发送窗口内。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同步信号块仅仅在发现突发发送窗口(discovery bursttransmission window)内发送,所以上述任一方式可以限制在发现突发发送窗口内。
在另一些情况下,可以认为上行信号/信道与同步信号块在多个时隙或多个半时隙内的话,上行信号/信道与同步信号块属于一个COT。这样可以在时隙持续时间较短时,增加总的COT持续时间。
上述确定方法中,可以进一步限定,UE仅仅确定与同步信号块有拟共站址(QuasiColocation,QCL)关系的上行信号/信道有效。其中,QCL关系可以为类型A-拟共站址(TypeAQuasi Colocation,TypeA QCL)关系、或类型B-拟共站址(TypeB Quasi Colocation,TypeBQCL)关系、或类型C-拟共站址(TypeC Quasi Colocation,TypeC QCL)关系、或类型D-拟共站址(TypeD Quasi Colocation,TypeD QCL)关系、或相等的平均接收功率(averagereceive power)等。这样,UE仅仅可以判定的与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具有波束方向关系的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减小UE复杂度。
上述确定方法中,还可以包括UE判断上行信号/信道在频域上是否有效。上述确定方法中,仅当上行信号/信道的资源限制在资源块集合中时,UE才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否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其中所述资源块集合与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有重叠。
本实施例中,UE通过监听同步信号块,并根据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之间的关系,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能够减小UE的复杂度,优化系统开销。
实施例五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信道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UE通过接收PDSCH,并根据接收的PDSCH确定上行信号/信道CSI-RS是否有效。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601、发送PUSCH。
S602、根据发送的PUSCH,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
在一些情况下,PUSCH可以与上行信号/信道属于同一个上行传输突发(UplinkTransmission burst,UL TX burst)。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其中,第二预设时间是根据上行传输突发确定的。
可选的,第二预设时间是16微秒。
也就是说,如果UE(被调度去)发送一个PUSCH,那么UE可以确定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USCH属于同一个上行传输突发或者上行信号/信道是有效的,其中该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USCH(的结束)时间间隔不大于16微秒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连续,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连续,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也就是说,如果UE(被调度去)发送一个PUSCH,那么UE可以确定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SCH属于同一个上行传输突发或者上行信号/信道是有效的,其中该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SCH是符号连续的。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存在至少部分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存在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也就是说,如果UE(被调度去)发送一个PUSCH,那么UE可以确定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USCH属于同一个上行传输突发或者上行信号/信道是有效的,其中该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USCH至少具有一个相同的符号。
需要说明的是,PUSCH是可以与上行信号/信道“混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说PUSCH可以与上行信号/信道有重叠,此时PUSCH可以对上行信号/信道进行速率匹配(使用上行信号/信道外的资源进行资源映射)。所以,这一点可以理解为:如果UE(被调度去)发送一个PUSCH,那么UE可以确定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USCH属于同一个上行传输突发或者上行信号/信道是有效的,其中该PUSCH与该上行信号/信道有重叠。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也就是说,如果UE(被调度去)发送一个PUSCH,那么UE可以确定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DSCH属于同一个上行传输突发或者上行信号/信道是有效的,其中该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USCH(的结束)的时间间隔小于X个符号,X为正整数。
在另一些情况下,可以认为上行信号/信道与PUSCH在一个时隙内的话,上行信号/信道与PDCCH属于一个COT。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也就是说,如果UE(被调度去)发送一个PUSCH,那么UE可以确定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USCH属于同一个COT或者上行信号/信道是有效的,其中该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USCH属于同一个时隙。
在另一些情况下,对于高频段上的非授权频谱,COT很可能是小于一个时隙的,比如是半时隙(从符号0开始至符号6,或者从符号7开始至符号13)。这样的话,上述方式可以从时隙修改为半时隙。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或后半时隙,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分别属于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以及后半时隙,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也就是说,如果UE(被调度去)发送一个PUSCH,那么UE可以确定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USCH属于同一个COT或者上行信号/信道是有效的,其中该上行信号/信道与该PUSCH属于同一个半时隙。
在另一些情况下,可以认为上行信号/信道与PUSCH在多个时隙或多个半时隙内的话,上行信号/信道与PDCCH属于一个COT。这样可以在时隙持续时间较短时,增加总的COT持续时间。
上述确定方法中,还可以包括UE判断上行信号/信道在频域上是否有效。上述确定方法中,仅当上行信号/信道的资源限制在资源块集合中时,UE才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否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其中所述资源块集合与发送的PUSCH有重叠。
本实施例中,UE通过发送PUSCH,并根据接收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高层信令配置的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之间的关系,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能够减小UE的复杂度,优化系统开销。
本申请上述各实施例和其他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信道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信道处理装置可以包括:确定模块71。其中,
确定模块71,用于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未被配置为监听第一类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时,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或者,
若被配置为监听所述第一类PDCCH,且未检测到所述第一类PDCCH,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所述第一类PDCCH为由SFI-RNTI加扰的类型3-PDCCH。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是根据信道占据时间COT确定的。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存在至少部分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存在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所述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或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所述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或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是根据COT确定的。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存在至少部分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存在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所述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或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分别属于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以及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是根据COT确定的。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存在至少部分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存在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所述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或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以及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25微秒。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发送的所述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发送的所述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是根据上行传输突发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16微秒。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存在至少部分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存在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可选的,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或后半时隙,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分别属于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以及后半时隙,则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在一些情况下,上行信号/信道处理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72,其中,检测模块72可以用于监听PDCCH,接收PDSCH、发送PUSCH以及监听同步信号块。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700包括:存储器801和处理器802;
存储器801可以是独立的物理单元,与处理器802可以通过总线803连接。存储器801、处理器802也可以集成在一起,通过硬件实现等。
存储器801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802调用该程序指令,执行以上图2至图6任一方法实施例的操作。
可选地,当上述实施例的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通过软件实现时,上述装置300也可以只包括处理器802。用于存储程序的存储器801位于装置300之外,处理器802通过电路/电线与存储器连接,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
处理器80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
处理器8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801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信道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信道处理装置1200例如可以是计算机,平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9所示,上行信号/信道处理装置12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02,存储器104,电源组件106,多媒体组件108,音频组件1010,输入/输出(I/O)接口1012,传感器组件1014,以及通信组件1016。
处理组件102通常控制上行信号/信道处理装置12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08和处理组件1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上行信号/信道处理装置12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上行信号/信道处理装置12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106为上行信号/信道处理装置12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1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上行信号/信道处理装置12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08包括在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处理装置12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目标物的三维模型构建装置12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0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0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上行信号/信道处理装置12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04或经由通信组件10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0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012为处理组件1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0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上行信号/信道处理装置12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014可以检测到上行信号/信道处理装置12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上行信号/信道处理装置12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014还可以检测上行信号/信道处理装置1200或上行信号/信道处理装置12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上行信号/信道处理装置12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上行信号/信道处理装置12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上行信号/信道处理装置12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0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0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0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016被配置为便于上行信号/信道处理装置12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上行信号/信道处理装置12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4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0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1016还可以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行信号/信道处理装置12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执行指令时,用户设备执行上述各种可能的方法。
其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通信设备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6)

1.一种上行信号/信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未被配置为监听第一类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时,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或者,
若被配置为监听所述第一类PDCCH,且未检测到所述第一类PDCCH,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PDCCH为由SFI-RNTI加扰的类型3-PDCC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是根据信道占据时间COT确定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存在至少部分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存在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或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所述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或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是根据COT确定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存在至少部分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存在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或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分别属于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以及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是根据COT确定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存在至少部分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存在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或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以及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22.根据权利要求4、10、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25微秒。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发送的所述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是根据上行传输突发确定的。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16微秒。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存在至少部分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存在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包括: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28.一种上行信号/信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上行信号/信道是否有效。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未被配置为监听第一类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时,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或者,
若被配置为监听所述第一类PDCCH,且未检测到所述第一类PDCCH,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PDCCH为由SFI-RNTI加扰的类型3-PDCCH。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是根据信道占据时间COT确定的。
3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33.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3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存在至少部分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存在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35.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36.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或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所述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或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37.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是根据COT确定的。
38.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3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4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存在至少部分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存在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4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4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接收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或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接收的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分别属于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以及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43.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是根据COT确定的。
4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45.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46.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存在至少部分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存在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47.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同一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48.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的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处于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或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检测到的所述同步信号块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处于同一时隙的前半时隙以及后半时隙,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49.根据权利要求31、37、4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25微秒。
5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发送的所述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是根据上行传输突发确定的。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16微秒。
5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连续,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53.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存在至少部分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存在相同的时域资源,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5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有效;
若发送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与所述上行信号/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上行信号/信道无效。
5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6.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执行权利要求1-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280900.1A 2020-04-10 2020-04-10 上行信号或信道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5179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0900.1A CN113517963B (zh) 2020-04-10 2020-04-10 上行信号或信道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0900.1A CN113517963B (zh) 2020-04-10 2020-04-10 上行信号或信道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7963A true CN113517963A (zh) 2021-10-19
CN113517963B CN113517963B (zh) 2023-06-20

Family

ID=78060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0900.1A Active CN113517963B (zh) 2020-04-10 2020-04-10 上行信号或信道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1796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5180A1 (zh) * 2021-12-27 2023-07-0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4041465A1 (zh) * 2022-08-26 2024-02-29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141693A1 (en) * 2017-11-08 2019-05-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management in the unlicensed spectrum
CN110856180A (zh) * 2019-11-08 2020-02-2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3497690A (zh) * 2020-04-03 2021-10-1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141693A1 (en) * 2017-11-08 2019-05-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management in the unlicensed spectrum
CN110856180A (zh) * 2019-11-08 2020-02-2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3497690A (zh) * 2020-04-03 2021-10-1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G ELECTRONICS: ""Remaining issues of DL signals and channels for NR-U"", 《3GPP TSG RAN WG1 #100 E-MEETING,R1-2000661》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5180A1 (zh) * 2021-12-27 2023-07-0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4041465A1 (zh) * 2022-08-26 2024-02-29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7963B (zh) 202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08082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bandwidth part
EP4002943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40129955A1 (en)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information reporting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2028708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search space, method and device for random accessing,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454943B (zh) 系统消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EP4195810A1 (e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517963B (zh) 上行信号或信道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EP4319421A1 (en) Default beam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220279524A1 (en) Pusch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pusch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WO2023077446A1 (zh) 一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2012592A1 (zh) 反馈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2120649A1 (zh) 接入控制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介质
US20230283352A1 (en) Beam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208357A (zh) 一种bwp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796110A (zh) 一种执行小数据包传输和确定随机接入消息传输方式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13524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5486162A (zh) 用于寻呼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546914A (zh) 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10407A1 (zh) 一种接收或发送系统消息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40187082A1 (en) Default beam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EP4319419A1 (en) Coreset 0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424665B (zh) 频分复用方法、频分复用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30262777A1 (en) Random access parameter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982174B (zh)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3279262A1 (zh) 一种消息配置方法、消息配置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