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07137B - 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07137B
CN113507137B CN202110786591.XA CN202110786591A CN113507137B CN 113507137 B CN113507137 B CN 113507137B CN 202110786591 A CN202110786591 A CN 202110786591A CN 113507137 B CN113507137 B CN 1135071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power plant
grid
wind turbine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865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07137A (zh
Inventor
郭敬梅
苏伟
盛超
杨汾艳
杜胜磊
骆潘钿
吴小可
王红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8659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071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07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71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071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71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connecting networks of the same frequency but suppli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 H02J3/06Controlling transfer of power between connected networks; Controlling sharing of load between connected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oscillations of power in networks
    • H02J3/241The oscillation concerning 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8Controlling the sharing of the in-phase compon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50Controlling the sharing of the out-of-phase compon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8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wind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6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sp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2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using renewable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方法及相关装置,方法包括:通过DigSILENT/PF构建风电机组模型,风电机组模型包括网侧换流器模型;基于风电机组模型模拟目标风电场,目标风电场包括预置SVG模型、升压变压器和外部电网;依据目标风电场中并网点处的监测序分量模拟目标风电场的场站级控制过程,得到调频功率控制指令,监测序分量包括电压序分量、有功序分量、无功序分量和频率;根据调频功率控制指令对风电机组模型进行一次调频动态控制和并网点潮流静态控制。本申请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现自适应模型构建,也不能有效地反映风电场的控制过程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风电场仿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海上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按照《Q/CSG1211017-2018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范》、《NBT31075-2016风电场电气仿真模型建模及验证规程》和《NB/T31077-2016风电场低电压穿越建模及评价方法》等标准要求,电网对风电场场站的详细建模以及场站具备调频调压的控制功能提出了最新要求。风电场的电气建模和故障穿越能力建模时间尺度在1~10ms,属于机电暂态过程,然而主流的PSD-BPA软件大多采用单机模型对风场整场进行等值聚合处理,无法详细反映风电场内部的集电系统,更无法修改元件功能结构实现模型的自定义开发。
目前针对风电场的电气建模和故障穿越性能验证建模,大多采用PSD-BPA软件用单机模型对风场整场进行等值聚合处理,无法详细反映风电场内部的集电系统,更无法修改元件功能结构实现模型的自定义开发。以全功率型风机模型(4型)为例,DIgSILENT全功率型风机模型4A型、IEC(美国西部电力协调委员会)4A和4B型、WECC(国际电工委员会)4A和4B模型。其中4A型模型不考虑风轮、变桨、传动等机械部分,4B型模型考虑机械部分适用于一次调频的功能开发。但WECC4B和IEC4B机组模型一部分通过dll动态链接库来实现值对用户提供了接口而封装了具体框架和组建的实现细节,用户无法再更改功能定义。同时,上述标准模型都在背靠背换流器(包含整流器、直流侧和逆变器)部分进行了简化,只用一台静态发电机控制其有功、无功输出来模拟,无法反映直流电压的控制过程,不利于风电机组变流器控制的精确建模分析。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对电力设备进行等效简化,以及框架封装的情况,导致实际仿真无法实现自适应模型构建,也不能有效地反映风电场的控制过程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方法,包括:
通过DigSILENT/PF构建风电机组模型,所述风电机组模型包括网侧换流器模型;
基于所述风电机组模型模拟目标风电场,所述目标风电场包括预置SVG模型、升压变压器和外部电网;
依据所述目标风电场中并网点处的监测序分量模拟所述目标风电场的场站级控制过程,得到调频功率控制指令,所述监测序分量包括电压序分量、有功序分量、无功序分量和频率;
根据所述调频功率控制指令对所述风电机组模型进行一次调频动态控制和并网点潮流静态控制。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风电机组模型模拟目标风电场,所述目标风电场包括预置SVG模型、升压变压器和外部电网,包括:
在所述并网点处构建SVG的仿真模型,得到所述预置SVG模型,所述预置SVG模型包括预置静态控制模式和预置动态控制模式;
根据实际情况搭建所述升压变压器的参数模型,得到升压变压器;
将所述风电机组模型、所述预置SVG模型、所述升压变压器和所述外部电网通过预置集电线路和送电海缆进行连接,得到目标风电场。
可选的,所述依据所述目标风电场中并网点处的监测序分量模拟所述目标风电场的场站级控制过程,得到调频功率控制指令,所述监测序分量包括电压序分量、有功序分量、无功序分量和频率,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风电场中并网点处的监测序分量,所述监测序分量包括电压序分量、有功序分量、无功序分量和频率;
根据所述电压序分量、所述有功序分量和所述无功序分量模拟所述目标风电场的场站级控制模式,得到初级功率控制指令;
基于所述频率计算场站级有功控制的调节量;
将所述调节量叠加至所述初级功率控制指令的原始有功控制量上,得到调频功率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通过DigSILENT/PF构建风电机组模型,所述风电机组模型包括网侧换流器模型,之后还包括:
根据录波实测数据对所述风电机组模型进行准确度校验,保留符合预置参考标准的所述风电机组模型。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装置,包括:
机组模拟单元,用于通过DigSILENT/PF构建风电机组模型,所述风电机组模型包括网侧换流器模型;
风电场模拟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风电机组模型模拟目标风电场,所述目标风电场包括预置SVG模型、升压变压器和外部电网;
控制指令生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目标风电场中并网点处的监测序分量模拟所述目标风电场的场站级控制过程,得到调频功率控制指令,所述监测序分量包括电压序分量、有功序分量、无功序分量和频率;
场站级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频功率控制指令对所述风电机组模型进行一次调频动态控制和并网点潮流静态控制。
可选的,所述风电场模拟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并网点处构建SVG的仿真模型,得到所述预置SVG模型,所述预置SVG模型包括预置静态控制模式和预置动态控制模式;
根据实际情况搭建所述升压变压器的参数模型,得到升压变压器;
将所述风电机组模型、所述预置SVG模型、所述升压变压器和所述外部电网通过预置集电线路和送电海缆进行连接,得到目标风电场。
可选的,所述控制指令生成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风电场中并网点处的监测序分量,所述监测序分量包括电压序分量、有功序分量、无功序分量和频率;
根据所述电压序分量、所述有功序分量和所述无功序分量模拟所述目标风电场的场站级控制模式,得到初级功率控制指令;
基于所述频率计算场站级有功控制的调节量;
将所述调节量叠加至所述初级功率控制指令的原始有功控制量上,得到调频功率控制指令。
可选的,还包括:
校验单元,用于根据录波实测数据对所述风电机组模型进行准确度校验,保留符合预置参考标准的所述风电机组模型。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将所述程序代码传输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方法。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中,提供了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方法,包括:通过DigSILENT/PF构建风电机组模型,风电机组模型包括网侧换流器模型;基于风电机组模型模拟目标风电场,目标风电场包括预置SVG模型、升压变压器和外部电网;依据目标风电场中并网点处的监测序分量模拟目标风电场的场站级控制过程,得到调频功率控制指令,监测序分量包括电压序分量、有功序分量、无功序分量和频率;根据调频功率控制指令对风电机组模型进行一次调频动态控制和并网点潮流静态控制。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方法,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拟过程中,通过构建不同设备的模型自定义开发了整个风电场;构建的风电机组模型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仅用一台发电机控制模拟风电机组存在的问题;而且本申请的风电机组的网侧换流器也是通过参数架构模拟得到的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控制情况,且更能反映风电机组的并网特性;另外,在场站级控制上采用输出端的并网点处的监测序分量作为反馈影响控制指令,使得风电机组模型适用于一次调频;整个风电场模拟中的主要设备均不采用等效简化的方式处理,而是通过参数和结构调整得到设备模型,更加具有针对性,也更能把控风电场的具体控制过程。因此,本申请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对电力设备进行等效简化,以及框架封装的情况,导致实际仿真无法实现自适应模型构建,也不能有效地反映风电场的控制过程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电机组模型总体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侧换流器的功率故障穿越控制策略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电机组模型在随机风速下的功率波形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电机组故障穿越时的直流侧响应波形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cosphi(P)控制曲线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Q(U)控制曲线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电场的有功阶跃控制仿真波形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电场场站参与一次调频下垂曲线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DIgSILENT/PF实现海上风电场一次调频响应波形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DigSILENT/PF构建的具有调频功能的实际海风场的模型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的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方法的实施例,包括:
步骤101、通过DigSILENT/PF构建风电机组模型,风电机组模型包括网侧换流器模型。
DIgSILENT/PowerFactory(简称DIgSILENT/PF)电力系统机电/电磁混合商业化仿真软件仿真软件则克服了BPA无法自定义的建模缺陷,全面引入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和数据库概念,能够处理复杂的网络拓扑,适用于大规模的风力发电仿真分析。
现有的DigSILENT/PF软件自带的4型机组模型将发电机模型、机侧VSC、网侧VSC模型合并为一台静态发电机带故障穿越的PQ控制进行模拟,无法深入反映换流器的控制功能以及直流侧电压的控制能力,本实施例中并未简化风电机组的具体结构,以及控制,使得风电机组的控制更加贴合实际情况。具体的,风电机组模型的结构请参阅图3;图中,v为风速,可以外界读取文件(*ElmFile)方式导入到DIgSILENT/PF中;θ为桨距角控制模型的输出角度;ωrot为传动模型的低速轴角速度;Pwind为风力机捕获风能转化的机械功率;ut为发电机出口电压,ie为励磁电流,ve为发电机励磁电压,ωgen为发电机转子(高速轴)角速度;Vac1、P1分别为发电机出口的电压有效值和有功功率;Vdc为换流器直流电压;Vac2、Q2分别为换流器网侧电压和无功功率;PPCC、QPCC、UPCC、fPCC分别为并网点的有功、无功、电压和频率;Preflim、Qreflim分别为场级控制器输出的有功、无功参考限值;Pref0为最大功率跟踪有功输出;Qref0为网侧换流器无功功率参考值,通常为0。
网侧换流器的控制策略决定了风电机组的并网特性,具体的网侧换流器的控制框架如图4所示,正常运行时故障判别信号FaultJudge信号为0,有功环采用定直流电压控制,输入为直流电压参考值Udcref和直流电压测量值Udc,经过PI控制器生成正常运行电流指令Idr,限幅前d轴指令Id=Idr;电网发生故障后故障判别信号FaultJudge由0变1进入故障穿越控制模式,冻结PI控制器的状态变量以能够在故障后平稳恢复,限幅前d轴指令Id=Idrf,Idrf由功率参考指令Pref除以网侧交流电压有效值Uac并进行最大值限幅来计算以能够优先保证风机有功的最大传输。此外,由于故障穿越期间,Chopper电路(直流斩波电路)动作进行泄能可能导致直流电容两侧的有功功率小偏差不平衡而控制失稳,对此,引入小偏差比例系数Kdroop(典型值0.1)降低网侧换流器的输出功率,最终使得在任意时段都能满足网侧换流器输出功率小于等于机侧换流器输入功率的稳定性条件。无功环也类型,也分为正常控制模式和故障穿越模式,在故障穿越期间,无功电流按照下式生成:
Iqrf=K×(UT-Uac)
其中,K为支撑系数,UT为故障判断电压阈值。
除了单独构建网侧换流器模块,还需要注意的是,风电机组模型中还包括气动-机械模型、机侧变流器模型、直流侧换流器模型等,均需要逐一进行模型构建。风电机组模型建立完成后可以通过参数调整和控制调整得到风电机组模型仿真波形图,具体请参阅图5和图6。
进一步地,步骤101,之后还包括:
根据录波实测数据对风电机组模型进行准确度校验,保留符合预置参考标准的风电机组模型。
对风电机组建模完成之后,需要对风电机组的故障穿越性能按照《NBT31053-2014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建模及验证方法》的标准要求,结合现场录波实测数据,对风电机组模型进行准确度校验,准确性的建模方法可参考标准要求,达到精度要求后才评价为准确有效进而根据实际拓扑及参数构建整个海上风电场的模型。
步骤102、基于风电机组模型模拟目标风电场,目标风电场包括预置SVG模型、升压变压器和外部电网。
进一步地,步骤102,包括:
在并网点处构建SVG的仿真模型,得到预置SVG模型,预置SVG模型包括预置静态控制模式和预置动态控制模式;
根据实际情况搭建升压变压器的参数模型,得到升压变压器;
将风电机组模型、预置SVG模型、升压变压器和外部电网通过预置集电线路和送电海缆进行连接,得到目标风电场。
结合实际海上风电场的网络拓扑和元件参数,可以搭建对应的集电线路SVG、升压变压器、送电海缆和外部电网等元件模型,将模型按照实际的海上风电场的网络拓扑结构进行连接处理,参数设置,使得模型能够最直观最详细的反映海上风电场机组之间的电气耦合特性。可以理解的是,预置集电线路主要是指场内集电线路;而且场内集电线路和送电海缆均需要先独立建模,然后才能参与到目标风电场的模型构建中。
步骤103、依据目标风电场中并网点处的监测序分量模拟目标风电场的场站级控制过程,得到调频功率控制指令,监测序分量包括电压序分量、有功序分量、无功序分量和频率。
进一步地,步骤103,包括:
获取目标风电场中并网点处的监测序分量,监测序分量包括电压序分量、有功序分量、无功序分量和频率;
根据电压序分量、有功序分量和无功序分量模拟目标风电场的场站级控制模式,得到初级功率控制指令;
基于频率计算场站级有功控制的调节量;
将调节量叠加至初级功率控制指令的原始有功控制量上,得到调频功率控制指令。
本实施例并非直接采用DIgSILENT/PF中的控制器生成控制指令,而是添加了调节量,这个调节量与并网点处的频率有关,使得得到的控制指令与频率有关,从而实现一次调频功能。
场站级静态和动态控制器输入量为并网点有功正序分量PPCC、无功正序分量QPCC和电压正序分量UPCC,根据风电场场级控制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控制模式进行控制(Q控制、cosphi控制、cosphi(P)控制和Q(U)控制)并给出控制目标值,即初级功率控制指令。其中若采用cosphi(P)控制和Q(U)控制方式,需要给定如图7和图8所示类似的控制曲线,进而场控会生成每台机组的有功指令Preflim、无功指令Qreflim调整每台机组的出力,该曲线可通过在DigSILENT/PF设置矩阵参数读入到dsl模型中设置。
按照《NBT31075-2016风电场电气仿真模型建模及验证规程》标准要求,做风电场PCC点处的有功阶跃试验,仿真波形图如图9所示,其中虚线是风电场整场的有功指令,实线是风电场的跟踪响应波形,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可实现基于DigSILENT/PF风电场的功率控制功能并有较好的跟随响应。
具体的,按照《Q/CSG1211017-2018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范》关于一次调频的最新要求,实现海上风电场一次调频的风电机组控制过程模拟。一次调频控制同样利用DigSILENT/PF中的dsl功能实现,产生的场站有功调节量△PPCC与原来场站有功参考叠加,也就是将调节量叠加至初级功率控制指令的原始有功控制量上,进而将得到的调频功率控制指令P利用场级控制器原有的分配量进行分配。其原理是电网高频扰动情况下,一次调频动作量达10%额定出力后可不再向下调节,电网低频扰动情况下,一次调频动作量达5%额定出力后可不再向上调节。一次调频下垂特性通过设定频率与有功功率折线函数实现,即:
Figure BDA0003159123750000091
其中,fd为一次调频死区,fN为系统额定频率,f为监测的频率,PN为额定功率,δ%为新能源一次调频调差系数,Ppark0为初级功率控制指令,ΔPPCC为调节量。
以标准推荐参数为例进行设定,fd=0.05Hz,δ%=5%,一次调频功率上调节最大功率限幅设定为6%PN,一次调频功率下调节最大功率限幅设定为10%PN。风电场场站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下垂曲线如图10所示,算例实现的海上风电场标幺化后的一次调频响应如图11所示。
步骤104、根据调频功率控制指令对风电机组模型进行一次调频动态控制和并网点潮流静态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次调频动态控制的实质是具有一次调频功能下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动态控制过程。
本实施例中采用场站级控制实现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调节,更能满足最新的电网技术要求。本实施例给出了风电场系统设计的具体设计策略,具体的调频调压功能的实际海风场的框架请参阅图12,不仅能够实现详细的全功率型风力发电机组、SVG、场级控制的仿真模拟,而且能够具备海上风电场并网点故障穿越、电压调整、一次调频的功能,用于海上风电场调压调频功能的开发验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方法,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拟过程中,通过构建不同设备的模型自定义开发了整个风电场;构建的风电机组模型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仅用一台发电机控制模拟风电机组存在的问题;而且本申请实施例的风电机组的网侧换流器也是通过参数架构模拟得到的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控制情况,且更能反映风电机组的并网特性;另外,在场站级控制上采用输出端的并网点处的监测序分量作为反馈影响控制指令,使得风电机组模型适用于一次调频;整个风电场模拟中的主要设备均不采用等效简化的方式处理,而是通过参数和结构调整得到设备模型,更加具有针对性,也更能把控风电场的具体控制过程。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对电力设备进行等效简化,以及框架封装的情况,导致实际仿真无法实现自适应模型构建,也不能有效地反映风电场的控制过程的技术问题。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2,本申请提供了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装置的实施例,包括:
机组模拟单元201,用于通过DigSILENT/PF构建风电机组模型,风电机组模型包括网侧换流器模型;
风电场模拟单元202,用于基于风电机组模型模拟目标风电场,目标风电场包括预置SVG模型、升压变压器和外部电网;
控制指令生成单元203,用于依据目标风电场中并网点处的监测序分量模拟目标风电场的场站级控制过程,得到调频功率控制指令,监测序分量包括电压序分量、有功序分量、无功序分量和频率;
场站级控制单元204,用于根据调频功率控制指令对风电机组模型进行一次调频动态控制和并网点潮流静态控制。
进一步地,风电场模拟单元202,具体用于:
在并网点处构建SVG的仿真模型,得到预置SVG模型,预置SVG模型包括预置静态控制模式和预置动态控制模式;
根据实际情况搭建升压变压器的参数模型,得到升压变压器;
将风电机组模型、预置SVG模型、升压变压器和外部电网通过预置集电线路和送电海缆进行连接,得到目标风电场。
进一步地,控制指令生成单元203,具体用于:
获取目标风电场中并网点处的监测序分量,监测序分量包括电压序分量、有功序分量、无功序分量和频率;
根据电压序分量、有功序分量和无功序分量模拟目标风电场的场站级控制模式,得到初级功率控制指令;
基于频率计算场站级有功控制的调节量;
将调节量叠加至初级功率控制指令的原始有功控制量上,得到调频功率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还包括:
校验单元205,用于根据录波实测数据对风电机组模型进行准确度校验,保留符合预置参考标准的风电机组模型。
本申请还提供了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设备,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将程序代码传输给处理器;
处理器用于根据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中的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中的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通过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全称:Read-OnlyMemory,英文缩写: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全称:Random Access Memory,英文缩写: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DigSILENT/PF构建风电机组模型,所述风电机组模型包括网侧换流器模型;
在并网点处构建SVG的仿真模型,得到预置SVG模型,所述预置SVG模型包括预置静态控制模式和预置动态控制模式;
根据实际情况搭建升压变压器的参数模型,得到升压变压器;
将所述风电机组模型、所述预置SVG模型、所述升压变压器和外部电网通过预置集电线路和送电海缆进行连接,得到目标风电场;
获取所述目标风电场中并网点处的监测序分量,所述监测序分量包括电压序分量、有功序分量、无功序分量和频率;
根据所述电压序分量、所述有功序分量和所述无功序分量模拟所述目标风电场的场站级控制模式,得到初级功率控制指令;
基于所述频率计算场站级有功控制的调节量;
将所述调节量叠加至所述初级功率控制指令的原始有功控制量上,得到调频功率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调频功率控制指令对所述风电机组模型进行一次调频动态控制和并网点潮流静态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DigSILENT/PF构建风电机组模型,所述风电机组模型包括网侧换流器模型,之后还包括:
根据录波实测数据对所述风电机组模型进行准确度校验,保留符合预置参考标准的所述风电机组模型。
3.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组模拟单元,用于通过DigSILENT/PF构建风电机组模型,所述风电机组模型包括网侧换流器模型;
风电场模拟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风电机组模型模拟目标风电场,所述目标风电场包括预置SVG模型、升压变压器和外部电网,所述风电场模拟单元,具体用于:
在并网点处构建SVG的仿真模型,得到所述预置SVG模型,所述预置SVG模型包括预置静态控制模式和预置动态控制模式;
根据实际情况搭建所述升压变压器的参数模型,得到升压变压器;
将所述风电机组模型、所述预置SVG模型、所述升压变压器和所述外部电网通过预置集电线路和送电海缆进行连接,得到目标风电场;
控制指令生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目标风电场中并网点处的监测序分量模拟所述目标风电场的场站级控制过程,得到调频功率控制指令,所述监测序分量包括电压序分量、有功序分量、无功序分量和频率,所述控制指令生成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风电场中并网点处的监测序分量,所述监测序分量包括电压序分量、有功序分量、无功序分量和频率;
根据所述电压序分量、所述有功序分量和所述无功序分量模拟所述目标风电场的场站级控制模式,得到初级功率控制指令;
基于所述频率计算场站级有功控制的调节量;
将所述调节量叠加至所述初级功率控制指令的原始有功控制量上,得到调频功率控制指令;
场站级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频功率控制指令对所述风电机组模型进行一次调频动态控制和并网点潮流静态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校验单元,用于根据录波实测数据对所述风电机组模型进行准确度校验,保留符合预置参考标准的所述风电机组模型。
5.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将所述程序代码传输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方法。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方法。
CN202110786591.XA 2021-07-12 2021-07-12 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方法及相关装置 Active CN1135071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86591.XA CN113507137B (zh) 2021-07-12 2021-07-12 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86591.XA CN113507137B (zh) 2021-07-12 2021-07-12 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7137A CN113507137A (zh) 2021-10-15
CN113507137B true CN113507137B (zh) 2023-01-31

Family

ID=78012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86591.XA Active CN113507137B (zh) 2021-07-12 2021-07-12 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071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1080A (zh) * 2022-01-05 2022-04-08 张家口安智科为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仿真建模的调压调频控制系统
CN116384152B (zh) * 2023-05-08 2024-06-18 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场场站的三相电压不平衡适应性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6738677B (zh) * 2023-05-11 2024-06-04 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场场站运行的适应性能力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16738746B (zh) * 2023-06-27 2024-06-21 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场阻抗特性分析模型构建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4763A (zh) * 2012-12-12 2013-04-10 上海市电力公司 大容量风电场风机聚合模型建立和仿真方法
CN111769593A (zh) * 2020-06-19 2020-10-13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双馈风电机组风电场仿真系统及仿真方法、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02283U (zh) * 2013-02-01 2013-07-31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实时数字仿真仪rtds的风电场建模仿真系统
CN105226635B (zh) * 2014-06-16 2018-02-23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双馈式风力发电仿真系统
CN111030193A (zh) * 2019-12-06 2020-04-17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场参与电网快速调频调压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769594A (zh) * 2020-06-19 2020-10-13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全功率风电机组风电场仿真系统及仿真方法、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4763A (zh) * 2012-12-12 2013-04-10 上海市电力公司 大容量风电场风机聚合模型建立和仿真方法
CN111769593A (zh) * 2020-06-19 2020-10-13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双馈风电机组风电场仿真系统及仿真方法、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7137A (zh) 2021-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07137B (zh) 基于DigSILENT/PF的风电场模型构建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9217362B (zh) 一种双馈风机并网系统低频振荡扰动源定位系统及方法
Kalcon et al. Small-signal stability analysis of multi-terminal VSC-based DC transmission systems
Hansen et al. Dynamic modelling of wind farm grid interaction
CN107453410A (zh) 负荷扰动的双馈风机参与风柴微网调频控制方法
CN105794067A (zh) 具有改进的上升时间的风力发电站
CN102830692B (zh) 风电机组主控制系统低电压穿越一致性测试方法
CN109449937B (zh) 一种通过系统频率稳定约束确定电网新能源承载力的方法
CN109301814B (zh) 一种接入电网风电容量分析方法和系统
Dai et al. An extended SFR model with high penetration wind power considering operating regions and wind speed disturbance
CN109286200A (zh) 一种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CN115833111A (zh) 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最小惯量需求评估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CN109800455A (zh) 一种双馈风电机组暂态无功特性仿真方法和装置
Neshati et al. Hardware-in-the-loop testing of wind turbine nacelles for electrical certification on a dynamometer test rig
CN108073150A (zh) 基于硬件在环仿真的风电机组功率控制测试平台及其方法
CN110707728A (zh) 一种基于次同步振荡短路比指标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CN107979112B (zh) 一种风机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684891A (zh) 一种电力系统高频切机方法及系统
CN114825425A (zh) 电压跌落引发频率安全的新能源接纳能力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3013925A (zh) 一种风电场仿真系统及其仿真方法
Yang et al. Simplified Prediction Model of Frequency Nadir for Power Systems Penetrated With Renewable Energy
Gevorgian et al. Wgrid-49 GMLC project report: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short-term energy storage and large motor loads for active power controls by wind power
Dai et al. Aggregation frequency response modeling for wind farms with frequency support capabilities
CN109802429A (zh) 一种双馈风电机组电磁暂态仿真方法和装置
CN116545023B (zh) 一种风电机组并网点闪变特性的仿真验证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