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8109A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98109A
CN113498109A CN202010251499.9A CN202010251499A CN113498109A CN 113498109 A CN113498109 A CN 113498109A CN 202010251499 A CN202010251499 A CN 202010251499A CN 113498109 A CN113498109 A CN 1134981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mmunication
screen
even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514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高翔
张为峰
辛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Shanghai ICT Co Ltd
CM Intelligent Mobility Netwo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Shanghai ICT Co Ltd
CM Intelligent Mobility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Shanghai ICT Co Ltd, CM Intelligent Mobility Netwo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5149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981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98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81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1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user or device properties, e.g. MTC-capabl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4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1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 H04L65/611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for multicast or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0Media network packet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接收基站发送的D2D通信资源;通过D2D通信资源与第二终端建立D2D通信;通过D2D通信将屏幕画面的编码数据传输至第二终端,以供第二终端根据编码数据显示屏幕画面;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对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并根据事件信息执行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无线投屏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性能越来越强大,手机上的应用也越来越丰富。投屏方法是通过在计算机类终端共享手机屏幕的方法。此外,随着5G通信网络的正式商用,作为5G移动通信无线传输关键技术之一的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技术允许终端之间直接进行通信。
相关技术中,Miracast是以行动热点(Wireless Fidelity,WiFi)直连为基础的无线显示标准,通过Miracast可以将手机中屏幕内容直接传输到其他具有较大屏幕的计算机类终端上,因此手机和计算机类终端之间通过WiFi直连就能实现无线投屏,不需要任何其他软件和硬件的安装和辅助。但是在实际应用中,WiFi直连容易受到周围WiFi热点的干扰,导致视频或音频出现卡顿、延迟和画面撕裂等现象,并且WiFi直连的安全性不足,数据内容容易被盗取,从而无法保证无线投屏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能够提高无线投屏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D2D通信资源;
通过所述D2D通信资源与第二终端建立D2D通信;
通过所述D2D通信将屏幕画面的编码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以供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编码数据显示所述屏幕画面;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对所述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并根据所述事件信息执行所述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
可选地,所述通过D2D通信资源与第二终端建立D2D通信,包括:
根据所述D2D通信资源周期性发送广播请求信号,所述广播请求信号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源地址,以供所述第二终端根据识别到的所述源地址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请求响应消息,所述请求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目的地址;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请求响应消息,停止发送所述广播请求信号,并根据所述目的地址通过会话请求协议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D2D通信的建立请求,以供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建立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确认信息;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确认信息,根据所述源地址和所述目的地址建立所述D2D通信。
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D2D通信将屏幕画面的编码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以供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编码数据显示所述屏幕画面,包括:
调用应用程序接口创建虚拟显示屏,在虚拟显示屏上显示所述屏幕画面,并对所述屏幕画面进行编码生成所述编码数据;
将所述编码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以供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编码数据显示所述屏幕画面。
可选地,所述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对所述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并根据所述事件信息执行所述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对所述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
调用应用程序接口将解析后的事件信息发送至目标应用;
通过所述目标应用解析所述事件信息并执行所述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与第一终端建立D2D通信;
通过所述D2D通信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屏幕画面的编码数据,并根据所述编码数据显示所述屏幕画面;
将对所述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以供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事件信息执行所述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D2D通信资源;
建立模块,用于通过所述D2D通信资源与第二终端建立D2D通信;
编码模块,用于对屏幕画面进行编码生成编码数据;
所述第一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D2D通信将所述编码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以供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编码数据显示所述屏幕画面;
所述第一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对所述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事件信息执行所述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收发模块,用于与第一终端建立D2D通信,并通过所述D2D通信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屏幕画面的编码数据;
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编码数据显示所述屏幕画面;
第二收发模块还用于将对所述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以供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事件信息执行所述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基站,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D2D通信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D2D通信资源;通过所述D2D通信资源与第二终端建立D2D通信;通过所述D2D通信将屏幕画面的编码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根据所述编码数据显示所述屏幕画面;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对所述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并根据所述事件信息执行所述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信息处理方法。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包括程序指令的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程序指令的执行,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上述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的技术方案中,接收基站发送的D2D通信资源;通过D2D通信资源与第二终端建立D2D通信;通过D2D通信将屏幕画面的编码数据传输至第二终端,以供第二终端根据编码数据显示屏幕画面;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对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并根据事件信息执行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无线投屏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图2中通过D2D通信资源与第二终端建立D2D通信的具体流程图;
图4为图2中通过D2D通信将屏幕画面的编码数据传输至第二终端,以供第二终端根据编码数据显示屏幕画面的具体流程图;
图5为图2中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对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并根据事件信息执行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的具体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图6中与第一终端建立D2D通信的具体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甲和/或乙,可以表示:单独存在甲,同时存在甲和乙,单独存在乙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2、接收基站发送的D2D通信资源。
步骤104、通过D2D通信资源与第二终端建立D2D通信。
步骤106、通过D2D通信将屏幕画面的编码数据传输至第二终端,以供第二终端根据编码数据显示屏幕画面。
步骤108、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对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并根据事件信息执行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中,接收基站发送的D2D通信资源;通过D2D通信资源与第二终端建立D2D通信;通过D2D通信将屏幕画面的编码数据传输至第二终端,以供第二终端根据编码数据显示屏幕画面;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对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并根据事件信息执行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无线投屏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图2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2、向基站发送D2D通信资源的申请消息,以供基站根据申请消息和小区内最大允许的D2D连接策略分配D2D通信资源,并将D2D通信资源发送至第一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步骤由第一终端执行。第一终端包括智能手机。
本发明实施例中,D2D通信资源包括D2D通信频段和D2D通信功率。
步骤204、接收基站发送的D2D通信资源。
步骤206、通过D2D通信资源与第二终端建立D2D通信。
作为5G关键技术之一的D2D通信技术是一种通信网络中近邻设备之间直接交换数据进行通信的技术。5G通信网络中,一旦通过D2D通信技术建立D2D通信,传输数据就无需核心设备或中间设备的干预,因此D2D通信能够提供更高速率、更低功耗的短距离传输服务。D2D通信在基站的控制下能够获得小区空闲的连接资源或这复用连接资源来进行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包括个人电脑、车载娱乐系统、智能电视或者智能投影仪。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建立D2D通信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不用经过基站即可直接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206具体包括:
步骤2062、根据D2D通信资源周期性发送广播请求信号,广播请求信号包括第一终端的源地址,以供第二终端根据识别到的源地址向第一终端发送请求响应消息,请求响应消息包括第二终端的目的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中,广播请求信号还包括第一终端的设备名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Integrate circuit card identity,ICCID)和D2D通信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请求响应消息还包括第二终端的设备名称和ICCID。
步骤2064、响应于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请求响应消息,停止发送广播请求信号,并根据目的地址通过会话请求协议向第二终端发送D2D通信的建立请求,以供第二终端根据建立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确认信息。
例如:会话请求协议包括信令控制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
步骤2066、响应于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确认信息,根据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建立D2D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基于5G的D2D通信技术,由于D2D通信是由基站分配D2D通信资源,因此D2D通信中的干扰是可控的并且可以进行干扰限制的,能够保证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无线投屏的稳定性,解决了无线投屏的干扰问题。并且,D2D通信使用的D2D通信资源是在授权频段上,因此D2D通信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且D2D通信具备专用网络、接入认证等安全性更高的优势。
步骤208、通过D2D通信将屏幕画面的编码数据传输至第二终端,以供第二终端根据编码数据显示屏幕画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步骤208具体包括:
步骤2082、调用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API)创建虚拟显示屏,在虚拟显示屏上显示屏幕画面,并对屏幕画面进行编码生成编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安卓系统中调用的API包括CreateVirtualDisplay;在苹果公司的移动操作系统中调用的API包括[[UIWindow alloc]initWithFrame:[UIScreenmainScreen].bounds]。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屏幕画面采用的编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图片编码方式或这视频流编码方式。
步骤2084、将编码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供第二终端根据编码数据显示屏幕画面。
步骤210、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对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并根据事件信息执行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输入事件包括触摸屏点击事件、触摸屏拖动事件、按键旋钮事件、语音输入事件或者手写板输入事件。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基于5G的D2D通信技术,第二终端通过D2D通信将用户对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传输至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根据事件信息执行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能够实现第二终端对第一终端中目标应用的反向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步骤210具体包括:
步骤2102、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对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
步骤2104、调用应用程序接口将事件信息发送至目标应用。
步骤2106、通过目标应用解析事件信息并执行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中,接收基站发送的D2D通信资源;通过D2D通信资源与第二终端建立D2D通信;通过D2D通信将屏幕画面的编码数据传输至第二终端,以供第二终端根据编码数据显示屏幕画面;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对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并根据事件信息执行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无线投屏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2、与第一终端建立D2D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步骤由第二终端执行。第二终端包括个人电脑、车载娱乐系统、智能电视或者智能投影仪。
第一终端包括智能手机。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步骤302包括:
步骤3022、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广播请求信号,广播请求信号包括第一终端的源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中,广播请求信号还包括第一终端的设备名称、ICCID和D2D通信资源。
步骤3024、根据识别到的源地址向第一终端发送请求响应消息,请求响应消息包括第二终端的目的地址,以供第一终端响应于接收到请求响应消息,停止发送广播请求信号,并根据目的地址通过会话请求协议向第二终端发送D2D通信的建立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请求响应消息还包括第二终端的设备名称和ICCID。
步骤3026、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建立请求,并根据建立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确认信息,以供第一终端响应于接收到确认信息,根据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建立D2D通信。
例如:会话请求协议包括信令控制协议。
步骤304、通过D2D通信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屏幕画面的编码数据,并根据编码数据显示屏幕画面。
步骤306、将对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以供第一终端根据事件信息执行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输入事件包括触摸屏点击事件、触摸屏拖动事件、按键旋钮事件、语音输入事件或者手写板输入事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先获取用户对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然后将该事件信息通过D2D通信发送至第一终端,以供第一终端根据事件信息执行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第二终端对第一终端的反向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中,第二终端通过D2D通信资源与第一终端建立D2D通信;通过D2D通信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屏幕画面的编码数据,并根据编码数据显示所述屏幕画面;将对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以供第一终端根据事件信息执行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无线投屏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收发模块31、建立模块32、编码模块33和执行模块34。
第一收发模块31,用于向基站发送D2D通信资源的申请消息,以供基站根据申请消息和小区内最大允许的D2D连接策略分配D2D通信资源,并将D2D通信资源发送至第一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收发模块31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D2D通信资源。
建立模块32,用于通过D2D通信资源与第二终端建立D2D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模块32具体包括:广播子模块321、第一响应子模块322和第二响应子模块323。
广播子模块321,用于根据D2D通信资源周期性发送广播请求信号,广播请求信号包括第一终端的源地址,以供第二终端根据识别到的源地址向第一终端发送请求响应消息,请求响应消息包括第二终端的目的地址。
第一响应子模块322,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请求响应消息,停止发送广播请求信号,并根据目的地址通过会话请求协议向第二终端发送D2D通信的建立请求,以供第二终端根据建立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确认信息。
第二响应子模块323,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确认信息,根据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建立D2D通信。
编码模块33,用于对屏幕画面进行编码生成编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编码模块33具体用于调用应用程序接口创建虚拟显示屏,在虚拟显示屏上显示屏幕画面,并对屏幕画面进行编码生成编码数据。
第一收发模块31还用于通过D2D通信将编码数据传输至第二终端,以供第二终端根据编码数据显示屏幕画面。
第一收发模块31还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对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
执行模块34,用于根据事件信息执行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执行模块34具体包括:调用子模块341和执行子模块342。
调用子模块341,用于调用应用程序接口将事件信息发送至目标应用。
执行子模块342,用于通过目标应用解析事件信息并执行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输入事件包括触摸屏点击事件、触摸屏拖动事件、按键旋钮事件、语音输入事件或者手写板输入事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可用于实现上述图1至图5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具体描述可参见上述信息处理方法的实施例,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中,接收基站发送的D2D通信资源;通过D2D通信资源与第二终端建立D2D通信;通过D2D通信将屏幕画面的编码数据传输至第二终端,以供第二终端根据编码数据显示屏幕画面;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对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并根据事件信息执行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无线投屏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装置包括:第二收发模块41和显示模块42。
第二建立模块41,用于与第一终端建立D2D通信;
本实施例中,第二建立模块41具体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广播请求信号,广播请求信号包括第一终端的源地址;根据识别到的源地址向第一终端发送请求响应消息,请求响应消息包括第二终端的目的地址,以供第一终端响应于接收到请求响应消息,停止发送广播请求信号,并根据目的地址通过会话请求协议向第二终端发送D2D通信的建立请求;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建立请求,并根据建立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确认信息,以供第一终端响应于接收到确认信息,根据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建立D2D通信。
第二收发模块41,还用于通过D2D通信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屏幕画面的编码数据;
显示模块42,用于根据编码数据显示屏幕画面;
第二收发模块41还用于将对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以供第一终端根据事件信息执行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输入事件包括触摸屏点击事件、触摸屏拖动事件、按键旋钮事件、语音输入事件或者手写板输入事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可用于实现上述图6至图7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具体描述可参见上述信息处理方法的实施例,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中,第二终端通过D2D通信资源与第一终端建立D2D通信;通过D2D通信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屏幕画面的编码数据,并根据编码数据显示所述屏幕画面;将对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以供第一终端根据事件信息执行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无线投屏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终端51、基站52和第二终端53。
第一终端51,用于向基站52发送D2D通信资源的申请消息;接收基站52发送的D2D通信资源;通述D2D通信资源与第二终端53建立D2D通信;通过D2D通信将屏幕画面的编码数据传输至第二终端53;接收第二终端53发送的对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并根据事件信息执行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51包括第一5G通信单元、第一GPS单元、广播单元、虚拟屏幕单元。第一终端51存储有目标应用。第一5G通信单元与第一GPS单元、广播单元和虚拟屏幕单元连接;
其中,第一5G通信单元,用于向基站52发送D2D通信资源的申请消息;接收基站52发送的D2D通信资源。第一GPS单元,用于获取时钟信息,实现与基站52同步。
本发明实施例中,输入事件包括触摸屏点击事件、触摸屏拖动事件、按键旋钮事件、语音输入事件或者手写板输入事件。
具体地,第一终端51用于通过D2D通信资源与第二终端53建立D2D通信,包括:第一终端51用于根据D2D通信资源周期性发送广播请求信号,广播请求信号包括第一终端51的源地址;响应于接收到第二终端53发送的请求响应消息,停止发送广播请求信号,并根据目的地址通过会话请求协议向第二终端53发送D2D通信的建立请求;响应于接收到第二终端53发送的确认信息,根据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建立D2D通信。
其中,广播单元,用于根据D2D通信资源周期性发送广播请求信号,广播请求信号包括第一终端51的源地址;响应于接收到第二终端53发送的请求响应消息,停止发送广播请求信号。
广播请求信号还包括第一终端51的设备名称、ICCID和D2D通信资源。
请求响应消息包括第二终端53的目的地址、设备名称和ICCID。
第一5G通信单元还用于根据目的地址通过会话请求协议向第二终端53发送D2D通信的建立请求;响应于接收到第二终端53发送的确认信息,根据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建立D2D通信。
具体地,第一终端51用于通过D2D通信将屏幕画面的编码数据传输至第二终端53,包括:第一终端51用于调用应用程序接口创建虚拟显示屏,在虚拟显示屏上显示屏幕画面,并对屏幕画面进行编码生成编码数据;将编码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53。
其中,虚拟屏幕单元,用于调用应用程序接口创建虚拟显示屏,在虚拟显示屏上显示屏幕画面,并对屏幕画面进行编码生成编码数据。
第一5G通信单元还用于将编码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53。
具体地,第一终端51用于接收第二终端53发送的对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并根据事件信息执行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包括:第一终端51用于接收第二终端53发送的对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调用应用程序接口将事件信息发送至目标应用;通过目标应用解析事件信息并执行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
其中,第一5G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终端53发送的对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
虚拟屏幕单元还用于调用应用程序接口将事件信息发送至目标应用。
目标应用,用于解析事件信息并执行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
基站52,用于接收第一终端51发送的申请消息,根据申请消息和小区内最大允许的D2D连接策略分配D2D通信资源,并将D2D通信资源发送至第一终端51。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52包括通信模块和D2D建立模块。通信模块和D2D建立模块连接。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51发送的申请消息,并将D2D通信资源发送至第一终端51。
D2D建立模块,用于根据申请消息和小区内最大允许的D2D连接策略分配D2D通信资源。
第二终端53,用于根据识别到的源地址向第一终端51发送请求响应消息,请求响应消息包括第二终端53的目的地址;根据建立请求向第一终端51发送确认信息;根据编码数据显示屏幕画面,并获取对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并将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51。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终端53包括第二5G通信单元、第二GPS单元、识别单元和显示单元。第二5G通信单元和第二GPS单元、识别单元、显示单元连接;
识别单元,用于识别第一终端51发送的广播请求信号以及识别出广播请求信号中的源地址,生成广播请求信号的请求响应信息;识别第一终端51发送的建立请求,生成建立请求的确认信息。
第二5G通信单元,用于将请求响应信息或者确认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51,并与第一终端51建立D2D通信,接收第一终端51发送的编码数据。
显示单元,用于对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并显示所述屏幕画面,获取用户对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并将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二5G通信单元。
第二5G通信单元还用于,将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51。
第二GPS单元,用于获取时钟信息,实现与基站52同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系统可用于实现上述图1至图7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具体描述可参见上述信息处理方法的实施例,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的技术方案中,接收基站发送的D2D通信资源;通过D2D通信资源与第二终端建立D2D通信;通过D2D通信将屏幕画面的编码数据传输至第二终端,以供第二终端根据编码数据显示屏幕画面;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对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并根据事件信息执行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无线投屏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20包括:处理器21、存储器22以及存储在存储22中并可在处理器2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23,该计算机程序23被处理器21执行时实现实施例中的应用于信息处理方法,为避免重复,此处不一一赘述。或者,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21执行时实现实施例中应用于信息处理装置中各模型/单元的功能,为避免重复,此处不一一赘述。
计算机设备20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21、存储器2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1仅仅是计算机设备20的示例,并不构成对计算机设备2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2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22可以是计算机设备2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计算机设备20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22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2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计算机设备2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简称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简称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22还可以既包括计算机设备2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2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计算机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存储器22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装置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D2D通信资源;
通过所述D2D通信资源与第二终端建立D2D通信;
通过所述D2D通信将屏幕画面的编码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以供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编码数据显示所述屏幕画面;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对所述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并根据所述事件信息执行所述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D2D通信资源与第二终端建立D2D通信,包括:
根据所述D2D通信资源周期性发送广播请求信号,所述广播请求信号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源地址,以供所述第二终端根据识别到的所述源地址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请求响应消息,所述请求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目的地址;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请求响应消息,停止发送所述广播请求信号,并根据所述目的地址通过会话请求协议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D2D通信的建立请求,以供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建立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确认信息;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确认信息,根据所述源地址和所述目的地址建立所述D2D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D2D通信将屏幕画面的编码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以供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编码数据显示所述屏幕画面,包括:
调用应用程序接口创建虚拟显示屏,在虚拟显示屏上显示所述屏幕画面,并对所述屏幕画面进行编码生成所述编码数据;
将所述编码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以供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编码数据显示所述屏幕画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对所述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并根据所述事件信息执行所述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对所述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
调用应用程序接口将所述事件信息发送至目标应用;
通过所述目标应用解析所述事件信息并执行所述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
5.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与第一终端建立D2D通信;
通过所述D2D通信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屏幕画面的编码数据,并根据所述编码数据显示所述屏幕画面;
将对所述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以供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事件信息执行所述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
6.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D2D通信资源;
建立模块,用于通过所述D2D通信资源与第二终端建立D2D通信;
编码模块,用于对屏幕画面进行编码生成编码数据;
所述第一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D2D通信将所述编码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以供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编码数据显示所述屏幕画面;
所述第一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对所述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事件信息执行所述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
7.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收发模块,用于与第一终端建立D2D通信,并通过所述D2D通信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屏幕画面的编码数据;
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编码数据显示所述屏幕画面;
第二收发模块还用于将对所述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以供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事件信息执行所述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
8.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基站,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D2D通信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D2D通信资源;通过所述D2D通信资源与第二终端建立D2D通信;通过所述D2D通信将屏幕画面的编码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根据所述编码数据显示所述屏幕画面;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对所述屏幕画面的输入事件的事件信息,并根据所述事件信息执行所述输入事件对应的操作。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包括程序指令的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程序指令的执行,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包括程序指令的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程序指令的执行,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CN202010251499.9A 2020-04-01 2020-04-01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Pending CN1134981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1499.9A CN113498109A (zh) 2020-04-01 2020-04-01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1499.9A CN113498109A (zh) 2020-04-01 2020-04-01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8109A true CN113498109A (zh) 2021-10-12

Family

ID=77994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51499.9A Pending CN113498109A (zh) 2020-04-01 2020-04-01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9810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7371A (zh) * 2012-06-18 2014-01-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349108A (zh) * 2013-08-08 2015-02-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可视电话终端的通信方法、系统与可视电话终端
US20170230453A1 (en) * 2016-02-09 2017-08-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haring data between a plurality of source devices that are each connected to a sink device
CN110248022A (zh) * 2019-06-06 2019-09-17 武汉卡比特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机互联的三方应用的投屏方法
CN110493756A (zh) * 2019-07-26 2019-11-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及5g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7371A (zh) * 2012-06-18 2014-01-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349108A (zh) * 2013-08-08 2015-02-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可视电话终端的通信方法、系统与可视电话终端
US20170230453A1 (en) * 2016-02-09 2017-08-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haring data between a plurality of source devices that are each connected to a sink device
CN110248022A (zh) * 2019-06-06 2019-09-17 武汉卡比特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机互联的三方应用的投屏方法
CN110493756A (zh) * 2019-07-26 2019-11-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及5g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4471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udio stream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70034149A1 (en) 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s Method, Terminal, and System
US20220140937A1 (en) Information indi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CN112398626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US9392631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21017903A1 (zh) 语音呼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004752A (zh) 感知代理sbp终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830418A (zh) 一种共享界面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7888622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管理实体
CN113498109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5623057A (zh) 基于rdma的建连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87155B (zh) QoS关联信息同步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2770107B (zh) 一种承载的修改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938713A (zh) Wlan感知测量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349456B2 (en) Video communication system, video transmission terminal, video recep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13810964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WO2024041161A1 (zh) 发送与接收信息的方法、通信装置及系统
EP3007472B1 (en) Service scheduling method, system,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based on clustering system
CN113055279B (zh) 即时文本rtt通话方法、终端、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2218285B (zh) 上行用户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428858B (zh) 多媒体通话装置及传输多媒体数据的方法
US20220225340A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3010552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resource selection method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WO2022116211A1 (zh) 紧急呼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CN117918061A (zh) 感知测量建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