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8082B -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98082B
CN113498082B CN202010261316.1A CN202010261316A CN113498082B CN 113498082 B CN113498082 B CN 113498082B CN 202010261316 A CN202010261316 A CN 202010261316A CN 113498082 B CN113498082 B CN 1134980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base station
dual link
capability
neighb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613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98082A (zh
Inventor
石小丽
许瑞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6131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98082B/zh
Priority to JP2022559782A priority patent/JP2023519429A/ja
Priority to KR1020227037543A priority patent/KR20220161417A/ko
Priority to PCT/CN2021/082746 priority patent/WO2021197164A1/zh
Priority to EP21780859.1A priority patent/EP4120721A4/en
Publication of CN113498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8082A/zh
Priority to US17/937,196 priority patent/US20230024669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98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80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网络管理实体确定第一小区的第一邻区的双链接属性,所述双链接属性用于指示第一邻区是否支持作为第一小区的辅小区,第一小区归属于第一基站,第一邻区归属于第二基站;网络管理实体向第一基站发送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基站配置第一邻区的双链接属性。基于该方案,实现了为第一小区的邻区配置双链接属性,使得第一基站获知哪些第一小区的哪些邻区不可以作为辅小区进行多链接数据的传输,避免了基站在无法获知运营商策略的情况下错误配置了双链接属性而导致系统吞吐量降低。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自动邻居关系(Automatic Neighbor Relation,ANR)功能的目的,是减轻运营商人工管理邻区关系(neighbour cell relations,NCR)的负担。ANR功能位于基站中,用于管理基站下的小区的邻区关系表(neighbour cell relation table,NCRT)。每个邻区关系表中包含一个或多个邻区关系。
邻区关系表中的每个邻区关系都具有三个属性,分别为:NoRemove、NoHO和NoX2。其中,No Remove表示基站不从邻区关系表中删除该邻区关系。No HO表示基站不能使用该邻区关系进行切换。No X2表示基站不能使用该邻区关系向目标小区所属的基站发起建立X2接口的流程。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ANR功能包括邻区检测功能(NeighbourDetection Function,NDF)、邻区删除功能(Neighbour Removal Function)等。其中,邻区检测功能用于发现新邻区并将其添加到邻区关系表中。邻区删除功能用于删除邻区关系表中的不需要的邻区关系。
LTE的ANR功能也适用于新无线(New radio,NR),NR中可以继续使用NoRemove、NoHO和NoX2属性。
然而,上述邻区关系表无法体现小区与邻区之间的双链接关系。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于实现配置小区与邻区之间的双链接关系。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网络管理实体确定第一小区的第一邻区的双链接属性,所述双链接属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邻区是否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小区的辅小区,所述第一小区归属于第一基站,所述第一邻区归属于第二基站;所述网络管理实体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配置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
基于上述方案,实现了为第一小区的邻区配置双链接属性,使得第一基站获知哪些第一小区的哪些邻区不可以作为辅小区进行多链接数据的传输,避免了基站在无法获知运营商策略的情况下错误配置了双链接属性而导致系统吞吐量降低。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配置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包括: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邻区配置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邻区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基站的辅小区,或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邻区不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基站的辅小区。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配置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包括: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第一邻区加入黑名单,所述黑名单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中不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或者,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第一邻区加入白名单,所述白名单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中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所述网络管理实体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配置信息之前,所述网络管理实体确定所述第一邻区具备双链接能力,所述双链接能力用于表示所述第一邻区支持建立双链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所述第一小区为NR小区,所述双链接能力包括EN-DC能力,所述EN-DC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支持建立EN-DC;或者,所述第一小区为NR小区,所述双链接能力包括NGEN-DC能力,所述NGEN-DC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支持建立NGEN-DC;或者,所述第一小区为NR小区,所述双链接能力包括NR-DC能力,所述NR-DC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支持建立NR-DC;或者,所述第一小区为LTE小区,所述双链接能力包括NE-DC能力,所述NE-DC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支持建立NE-DC。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所述第一基站是主基站,所述第二基站是辅基站。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所述网络管理实体为管理服务消费者、管理服务生产者、无线自动化引擎、网络管理系统、或网元管理系统。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所述网络管理实体确定第一小区的第一邻区的双链接属性,包括:网络管理实体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一邻区的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测量信息、性能信息、告警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邻区的测量信息、性能信息、告警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网络管理实体根据运营商维护的小区策略,确定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网络管理实体确定第一小区的双链接能力,所述双链接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是否支持建立双链接;所述网络管理实体向所述第一小区归属的基站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是否支持所述双链接能力。
基于上述方案,实现了为第一小区配置双链接能力,进而第一小区归属的基站可以通过基站间的接口向其他基站发送该第一小区的双链接能力,以便于其他基站决策是否能够基于第一小区建立双链接。进一步地,可以解决在多链接数据传输场景下基站在无法获知运营商策略的情况下错误的配置了双链接能力而导致系统吞吐量降低的问题。或者理解为,在现有技术中,当基站不能获知运营商策略时由基站自行配置小区的双链接能力,可能会导致错误配置,进而导致系统吞吐量降低。而通过本申请的上述方案,由于是网络管理实体配置小区的双链接能力,因而可以参考运行商策略进行配置,从而可以实现正确配置,进而不会发生因错误配置而导致系统吞吐量降低的问题。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所述第一小区为NR小区,所述双链接能力包括EN-DC能力,所述EN-DC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是否支持建立EN-DC;或者,所述第一小区为NR小区,所述双链接能力包括NGEN-DC能力,所述NGEN-DC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是否支持建立NGEN-DC;或者,所述第一小区为NR小区,所述双链接能力包括NR-DC能力,所述NR-DC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是否支持建立NR-DC;或者,所述第一小区为LTE小区,所述双链接能力包括NE-DC能力,所述NE-DC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是否支持建立NE-DC。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网络管理实体,还可以是用于网络管理实体的芯片。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或第一方面的各实现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网络管理实体,还可以是用于网络管理实体的芯片。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的方法、或第二方面的各实现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或第二方面的方法、或第一方面的各实现方法、或第二方面的各实现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接口电路与其它装置通信,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或第二方面的方法、或第一方面的各实现方法、或第二方面的各实现方法。该处理器包括一个或多个。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相连,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或第二方面的方法、或第一方面的各实现方法、或第二方面的各实现方法。该存储器可以位于该装置之内,也可以位于该装置之外。且该处理器包括一个或多个。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或第二方面的方法、或第一方面的各实现方法、或第二方面的各实现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或第二方面的方法、或第一方面的各实现方法、或第二方面的各实现方法被执行。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或第二方面的方法、或第一方面的各实现方法、或第二方面的各实现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网络管理实体和第一基站。所述网络管理实体,用于确定第一小区的第一邻区的双链接属性,所述双链接属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邻区是否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小区的辅小区,所述第一小区归属于所述第一基站,所述第一邻区归属于第二基站;以及,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配置信息。所述第一基站,用于从所述网络管理实体接收所述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配置信息配置所述第一小区的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所述第一基站,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配置所述第一小区的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具体包括: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邻区配置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邻区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基站的辅小区,或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邻区不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基站的辅小区。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所述第一基站,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配置所述第一小区的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具体包括: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邻区加入黑名单,所述黑名单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中不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或者,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邻区加入白名单,所述白名单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中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所述网络管理实体,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配置信息之前,确定所述第一邻区具备双链接能力,所述双链接能力用于表示所述第一邻区支持建立双链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所述第一小区为NR小区,所述双链接能力包括EN-DC能力,所述EN-DC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支持建立EN-DC;或者,所述第一小区为NR小区,所述双链接能力包括NGEN-DC能力,所述NGEN-DC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支持建立NGEN-DC;或者,所述第一小区为NR小区,所述双链接能力包括NR-DC能力,所述NR-DC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支持建立NR-DC;或者,所述第一小区为LTE小区,所述双链接能力包括NE-DC能力,所述NE-DC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支持建立NE-DC。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所述第一基站是主基站,所述第二基站是辅基站。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所述网络管理实体为管理服务消费者、管理服务生产者、无线自动化引擎、网络管理系统、或网元管理系统。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所述网络管理实体,用于确定第一小区的第一邻区的双链接属性,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一邻区的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测量信息、性能信息、告警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邻区的测量信息、性能信息、告警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根据运营商维护的小区策略,确定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
附图说明
图1(a)为4G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1(b)为5G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管理实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a)所示,为第四代(4th generation,4G)网络架构示意图。该架构包括演进的分组核心网络(Evolved Packet Core,EPC)和演进的统一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其中,E-UTRAN中包括LTE中的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和NR的下一代基站(g nodeB,gNB)。并且,将与4G的EPC对接的g nodeB称为en-gNB。
其中,将eNB作为主基站,en-gNB作为辅基站构成的双链接称为E-UTRAN和NR的双链接(E-UTRA-NR Dual Connectivity,EN-DC)。也即,在EN-DC架构中,主基站是eNB,辅基站是en-gNB。
如图1(b)所示,为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网络架构示意图。该架构包括演进的第五代核心网络(5th Core,5G)和下一代无线接入网(Next Generation Radio AccessNetwork,NG-RAN)。其中,NG-RAN支持多模双链接(Multi-Radio Dual Connectivity),NG-RAN节点包括NR的gNB和LTE的eNB。并且,将与5GC对接的eNB称为ng-eNB。
其中,将gNB作为主基站,ng-eNB作为辅基站构成的双链接称为NR和E-UTRAN的双链接(NR-E-UTRA Dual Connectivity,NE-DC)。也即,在NE-DC中,主基站是gNB,辅基站是ng-eNB。
将ng-eNB作为主基站,gNB作为辅基站构成的双链接称为NG-RAN的E-UTRAN和NR的双链接(NG-RAN E-UTRA-NR Dual Connectivity,NGEN-DC)。也即,在NGEN-DC中,主基站是ng-eNB,辅基站是gNB。
将gNB作为主基站,gNB作为辅基站构成的双链接称为NR和NR双链接(NR-NR DualConnectivity,NR-DC)。也即,在NR-DC)中,主基站和辅基站都是gNB。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双链接也可以称为多链接,其具有相同的含义。
ANR功能允许网管(如运维操作维护(Operation,Administration andManagement,OAM)系统)对邻区关系表进行管理。网管可以增加或删除邻区关系表中的邻区关系,也可以改变邻区关系表中的属性。邻区关系表的变更会及时通知到网管。
针对基站下的每个小区,都维持一个邻区关系表。每个邻区关系表包含有目标小区标识(Target Cell Identifier),用于标识目标小区。
现有的源小区到目标小区的邻区关系是指源小区:
a)获知目标小区的演进的小区全局标识(Evolved Cell Global Identifier,ECGI)/小区全局标识(Cell Global Identifier,CGI)和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Identification,PCI)。
b)在邻区关系表中有源小区对应的目标小区的记录。
c)定义了邻区关系表中的属性,这些属性可以由网管配置,或者定义默认值。
邻区关系表中的每个邻区关系都具有三个属性,分别为:NoRemove、NoHO和NoX2。其中,No Remove表示基站不从邻区关系表中删除该邻区关系。No HO表示基站不能使用该邻区关系进行切换。No X2表示基站不能使用该邻区关系向目标小区所属的基站发起建立X2接口的流程。
其中,No X2是基站粒度的,以黑白名单的形式配置,No Remove和No HO是小区粒度的,以是否允许切换“isallowedHO”和是否允许删除“isallowedremove”的形式配置的。
在GNBCUCPFunction类中定义了X2和Xn的黑白表,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GDA0003958552440000051
Figure GDA0003958552440000061
其中,CM的含义为条件必选,该条件具体为:ANR特性是否支持。也即,当支持ANR特性时,该属性为必选。这里统一说明,后续实施例中的CM的含义相同,不再赘述。
在NRcellRelation类中定义了是否可以删除和是否可以切换,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GDA0003958552440000062
目前,LTE的ANR功能也适用于NR,NR中可以继续使用NoRemove、NoHO和NoX2属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进一步在NR中增加一个用于表示基站不能将邻区关系用于双链接的属性,或者理解为,基站不能将邻区关系中的小区作为辅小区进行双链接的数据传输,或者理解为,邻区关系中的小区不能作为辅小区进行双链接的数据传输。以下描述中,可以将该属性简称为双链接属性。
比如,在EN-DC架构中,该属性可以称为No EN-DC,用于表示基站不能将邻区关系用于EN-DC。也可以理解,eNB不能将该邻区关系中的小区(即en-gNB的小区)作为辅小区进行EN-DC的数据传输。
再比如,在NE-DC架构中,该属性可以称为No NE-DC,用于表示基站不能将邻区关系用于NE-DC。也可以理解,gNB不能将该邻区关系中的小区(即ng-eNB的小区)作为辅小区进行NE-DC的数据传输。
再比如,在NGEN-DC架构中,该属性可以称为No NGEN-DC,用于表示基站不能将邻区关系用于NGEN-DC。也可以理解,ng-eNB不能将该邻区关系中的小区(即gNB的小区)作为辅小区进行NGEN-DC的数据传输。
再比如,在NR-DC架构中,该属性可以称为No NR-DC,用于表示基站不能将邻区关系用于NR-DC。也可以理解,gNB不能将该邻区关系中的小区(即gNB的小区)作为辅小区进行NR-DC的数据传输。
在引入了双链接属性之后,如何为相应的小区配置双链接属性,是本申请要解决的问题。
一个小区是否能作为辅小区,一方面是考虑到小区的实际负载,另一方面是考虑到运营商的策略,因此基站无法自己决定哪些小区不能作为辅小区。比如,某些小区是重要(VIP)小区,该小区无法作为辅小区,从而保证该VIP小区的资源利用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由网络管理实体来配置双链接属性。
另外,一个小区是否能作为辅小区的前提条件是该小区要具有支持双链接的能力。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由网络管理实体为小区配置支持双链接的能力,或者也可以称之为双链接的开关,本发明在此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管理实体,可以是管理服务消费者(Consumer of MnS)、管理服务生产者(Producer of MnS)、无线自动化引擎(MBB Automation Engine,MAE)、网络管理系统(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NMS)或网元管理系统(Element ManagementSystem,EMS)。
基于图1(a)或图1(b)所示的网络架构,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也可以称为小区双链接能力的配置方法。该方法用于实现为小区配置双链接能力。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网络管理实体确定第一小区的双链接能力,所述双链接能力用于指示第一小区是否支持建立双链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双链接能力也可以是双链接开关,即用于指示第一小区是否开启双链接功能。
还需要说明的是,网络管理实体可以通过获取第一小区的测量信息(例如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等)、性能信息(例如小区的切换成功率、小区的吞吐率、小区的资源利用率等)、告警信息等的一种或多种来确定第一小区的双链接能力,或者,网络管理实体还可以通过运营商维护的小区策略(例如VIP小区等)来确定第一小区的双链接能力。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双链接能力还可以是基站的双链接能力,即该基站下的小区都支持建立双链接,类似的,网络管理实体可以确定基站的双链接能力并发送给该基站,本发明在此不限定。
步骤202,网络管理实体向第一小区归属的基站发送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小区是否支持所述双链接能力。
基于上述方案,实现了为第一小区配置双链接能力,进而第一小区归属的基站可以通过基站间的接口向其他基站发送该第一小区的双链接能力,以便于其他基站决策是否能够基于第一小区建立双链接。进一步地,可以解决在多链接数据传输场景下基站在无法获知运营商策略的情况下错误的配置了双链接能力而导致系统吞吐量降低的问题。或者理解为,在现有技术中,当基站不能获知运营商策略时由基站自行配置小区的双链接能力,可能会导致错误配置,进而导致系统吞吐量降低。而通过本申请的上述方案,由于是网络管理实体配置小区的双链接能力,因而可以参考运行商策略进行配置,从而可以实现正确配置,进而不会发生因错误配置而导致系统吞吐量降低的问题。
在一种实现方法中,第一小区为NR小区,也即gNB中的小区,上述双链接能力包括EN-DC能力,该EN-DC能力用于指示第一小区是否支持建立EN-DC。也即,网络管理实体为NR小区配置EN-DC能力。作为示例,以NRCellCU表示NR小区,网络管理实体为NR小区配置EN-DCsupport能力信息,用于指示该NR小区支持EN-DC,或者不支持EN-DC,从而使得相邻的ng-eNB决策是否和该NR小区归属的gNB建立X2接口。例如,如表3-1所示,可以在NRCellCU中增加一个属性eNDCSupport,用于指示NR小区是否支持EN-DC。
表3-1
Figure GDA0003958552440000081
在另一种实现方法中,第一小区为NR小区,也即gNB中的小区,上述双链接能力包括NGEN-DC能力,该NGEN-DC能力用于指示第一小区是否支持建立NGEN-DC。也即,网络管理实体为NR小区配置NGEN-DC能力。作为示例,以NRCellCU表示NR小区,网络管理实体为NR小区配置NGEN-DC support能力信息,用于指示该NR小区支持NGEN-DC,或者不支持NGEN-DC,从而使得相邻的ng-eNB决策是否和该NR小区归属的gNB建立Xn接口。例如,如表3-2所示,可以在NRCellCU中增加一个属性nGENDCSupport,用于指示NR小区是否支持NGEN-DC。
表3-2
Figure GDA0003958552440000082
在另一种实现方法中,第一小区为NR小区,也即gNB中的小区,上述双链接能力包括NR-DC能力,该NR-DC能力用于指示第一小区是否支持建立NR-DC。也即,网络管理实体为NR小区配置NR-DC能力。作为示例,以NRCellCU表示NR小区,网络管理实体为NR小区配置NR-DC support能力信息,用于指示该NR小区支持NR-DC,或者不支持NR-DC,从而使得相邻的gNB决策是否和该NR小区归属的gNB建立Xn接口。例如,如表3-3所示,可以在NRCellCU中增加一个属性nRDCSupport,用于指示NR小区是否支持NR-DC。
表3-3
Figure GDA0003958552440000083
在另一种实现方法中,第一小区为LTE小区,也即ng-eNB中的小区,上述双链接能力包括NE-DC能力,该NE-DC能力用于指示第一小区是否支持建立NE-DC。也即,网络管理实体为LTE小区配置NE-DC能力。作为示例,以LTECell表示LTE小区,网络管理实体为LTE小区配置NE-DC support能力信息,用于指示该LTE小区支持NE-DC,或者不支持NE-DC,从而使得相邻的gNB决策是否和该LTE小区归属的ng-eNB建立Xn接口。例如,如表3-4所示,可以在LTECell中增加一个属性nEDCSupport,用于指示NR小区是否支持NE-DC。
表3-4
Figure GDA0003958552440000084
基于图1(a)或图1(b)所示的网络架构,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也可以称为小区双链接属性的配置方法。该方法用于实现为小区配置双链接属性。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网络管理实体确定第一小区的第一邻区的双链接属性,双链接属性用于指示第一邻区是否支持作为第一小区的辅小区,该第一小区归属于第一基站,第一邻区归属于第二基站。
这里的第一小区的第一邻区指的是第一小区对应的邻区关系表中的某个邻区。
作为一种实现方法,网络管理实体可以根据以下方法确定第一小区的第一邻区的双链接属性:网络管理实体获取第一小区和/或第一小区的第一邻区的测量信息(例如小区的参考信号强度RSRP、小区的参考信号质量RSRQ等)、性能信息(例如小区的切换成功率、小区的吞吐率、小区的资源利用率等)、告警信息等的一种或多种来确定第一小区的第一邻区的双链接属性,或者,网络管理实体还可以通过运营商维护的小区策略(例如VIP小区等)来确定第一小区的第一邻区的双链接属性。
步骤302,网络管理实体向第一基站发送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基站配置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
基于上述方案,实现了为第一小区的邻区配置双链接属性,使得第一基站获知哪些第一小区的哪些邻区不可以作为辅小区进行多链接数据的传输,避免了基站在无法获知运营商策略的情况下错误配置了双链接属性而导致系统吞吐量降低。
作为一种实现方法,上述第一基站是主基站,上述第二基站是辅基站。
作为一种实现方法,网络管理实体在执行图3对应的实施例之前,先确定第一小区的第一邻区具备双链接能力,该双链接能力用于表示第一小区的第一邻区支持建立双链接。其中,第一小区的第一邻区的双链接能力的配置方法可以参考图2对应的实施例。
下面给出两种配置双链接属性的方法,也即上述步骤302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一执行,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二执行。
方法一,上述步骤302的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基站将第一邻区加入黑名单或加入白名单。
其中,黑名单用于指示第一邻区不支持作为辅小区进行数据传输,白名单用于指示第一邻区支持作为辅小区进行数据传输。
当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基站将第一邻区加入黑名单,则第一基站将第一邻区加入对应的黑名单中,表示第一邻区不支持作为第一基站的辅小区进行数据传输。
当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基站将第一邻区加入白名单,则第一基站将第一邻区加入对应的白名单中,表示第一邻区支持作为第一基站的辅小区进行数据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是每个基站对应一个黑名单和/或白名单。或者也可以是每个基站下的每个小区对应一个黑名单和/或白名单,且同一基站下的不同小区对应的黑名单和/或白名单中的信息可能会重复。本发明对此不限定。其中,黑名单或白名单中记录的小区的标识信息可以是ECGI、CGI或PCI中的一个或多个。
下面结合四种不同的双链接场景分别进行说明。其中,以第一基站是主基站,第二基站是辅基站为例。
场景1,EN-DC场景(主基站是eNB,辅基站是en-gNB)
网络管理实体给eNB配置一个黑名单(例如称为no EN-DC black list),该list中的小区是en-gNB的小区。eNB不可以与no EN-DC black list中的小区建立EN-DC传输连接。可选的,如果eNB已经与no EN-DC black list中的小区建立EN-DC传输连接,则eNB需要释放与no EN-DC black list中的小区的EN-DC传输连接。
网络管理实体给eNB配置一个白名单(例如称为no EN-DC white list),该list中的小区是en-gNB的小区。eNB可以与no EN-DC white list中的小区建立EN-DC传输连接。
作为示例,可以在ENBFunction中增加属性:eNDCBlackList和eNDCWhiteList,如表4-1所示。
表4-1
Figure GDA0003958552440000101
场景2,NGEN-DC场景(主基站是ng-eNB,辅基站是gNB)
网络管理实体给ng-eNB配置一个黑名单(例如称为no NGEN-DC black list),该list中的小区是gNB的小区。eNB不可以与no NGEN-DC black list中的小区建立NGEN-DC传输连接。可选的,如果eNB已经与no NGEN-DC black list中的小区建立NGEN-DC传输连接,则eNB需要释放与no NGEN-DC black list中的小区的NGEN-DC传输连接。
网络管理实体给ng-eNB配置一个白名单(例如称为no NGEN-DCwhite list),该list中的小区是gNB的小区。eNB可以与no NGEN white list中的小区建立NGEN-DC传输连接。
作为示例,可以在ENBFunction中增加属性:nGENDCBlackList和nGENDCWhiteList,如表4-2所示。
表4-2
Figure GDA0003958552440000102
场景3,NR-DC场景(主基站是gNB,辅基站是gNB)
网络管理实体给gNB配置一个黑名单(例如称为no NR-DC black list),该list中的小区是gNB的小区。eNB不可以与no NR-DC black list中的小区建立NR-DC传输连接。可选的,如果eNB已经与no NR-DC black list中的小区建立NR-DC传输连接,则eNB需要释放与no NR-DC black list中的小区的NR-DC传输连接。
网络管理实体给gNB配置一个白名单(例如称为no NR-DC white list),该list中的小区是gNB的小区。eNB可以与no NR-DC white list中的小区建立NR-DC传输连接。
作为示例,可以在GNBCUCPFunction中增加属性:nRDCBlackList和nRDCWhiteList,如表4-3所示。
表4-3
Figure GDA0003958552440000111
场景4,NE-DC场景(主基站是gNB,辅基站是ng-eNB)
网络管理实体给gNB配置一个黑名单(例如称为no NE-DC black list),该list中的小区是ng-eNB的小区。eNB不可以与no NE-DC black list中的小区建立NE-DC传输连接。可选的,如果eNB已经与no NE-DC black list中的小区建立NE-DC传输连接,则eNB需要释放与no NE-DC black list中的小区的NE-DC传输连接。
网络管理实体给gNB配置一个白名单(例如称为no NE-DC white list),该list中的小区是ng-eNB的小区。eNB可以与no NE-DC white list中的小区建立NE-DC传输连接。
作为示例,可以在GNBCUCPFunction中增加属性:nEDCblacklist和nEDCwhiteist,如表4-4所示。
表4-4
Figure GDA0003958552440000112
方法二,上述步骤302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基站为第一小区的第一邻区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小区的第一邻区支持作为第一小区的辅小区,或用于指示第一小区的第一邻区不支持作为第一小区的辅小区。
下面结合四种不同的双链接场景分别进行说明。其中,以第一基站是主基站,第二基站是辅基站为例。
场景1,EN-DC场景(主基站是eNB,辅基站是en-gNB)
例如,eNB的NR邻区关系在协议中以NRCellRelation表示,则网络管理实体可以在第一小区的邻区关系表中的邻区关系中增加一个指示信息(例如称为isENDCallowed),指示第一小区的NR邻区(即第一邻区)是否可以作为辅小区。其中,isallowedENDC的可以取值为“YES”或“NO”,或者取值为“0”或“1”,或者其他具有允许或禁止含义的取值,本发明在此不限定。
例如,如表5-1所示,在NRCellRelation中新增属性:isENDCallowed。
表5-1
Figure GDA0003958552440000113
以isENDCallowed取值为“YES”或“NO”举例,如果isENDCallowed取值为“YES”,则表示所述第一邻区允许作为辅小区进行数据传输,可以理解,主基站是以NRCellRelation具有isENDCallowed属性的EUtranGenericCell或者UtranGenericCell小区所属ENBFunction基站为名称进行标识,辅小区被NRCellRelation引用,且该NRCellRelation下配置了isENDCallowed的指示;如果isENDCallowed取值为“NO”,所述第一邻区禁止作为辅小区进行数据传输。
场景2,NGEN-DC场景(主基站是ng-eNB,辅基站是gNB)
例如,ng-eNB的NR邻区关系在协议中以NRCellRelation表示,则网络管理实体可以在第一小区的邻区关系表中的邻区关系中增加一个指示信息(例如称为isNGENDCallowed),指示第一小区的NR邻区(即第一邻区)是否可以作为辅小区。其中,isNGENDCallowed的可以取值为“YES”或“NO”,或者取值为“0”或“1”,或者其他具有允许或禁止含义的取值,本发明在此不限定。
例如,如表5-2所示,在NRCellRelation中新增属性:isNGENDCallowed。
表5-2
Figure GDA0003958552440000121
以isNGENDCallowed取值为“YES”或“NO”举例,如果isNGENDCallowed取值为“YES”,所述第一邻区允许作为辅小区进行数据传输,可以理解,主基站是以NRCellRelation具有isNGENDCallowed属性的NRCellCU小区所属GNBCUCPFunction基站为名称进行标识,辅小区被NRCellRelation引用,且该NRCellRelation下配置了isNGENDCallowed的指示;如果isNGENDCallowed取值为“NO”,所述第一邻区禁止作为辅小区进行数据传输。
场景3,NR-DC场景(主基站是gNB,辅基站是gNB)
例如,gNB的NR邻区关系在协议中以NRCellRelation表示,则网络管理实体可以在第一小区的邻区关系表中的邻区关系中增加一个指示信息(例如称为isNRDCallowed),指示第一小区的NR邻区(即第一邻区)是否可以作为NR-DC的辅小区。其中,isNRDCallowed的可以取值为“YES”或“NO”,或者取值为“0”或“1”。
例如,如表5-3所示,在NRCellRelation中新增属性:isNRDCallowed。
表5-3
Figure GDA0003958552440000122
以isNRDCallowed取值为“YES”或“NO”举例,如果isNRDCallowed取值为“YES”,所述第一邻区允许作为辅小区进行数据传输,可以理解,主基站是以NRCellRelation具有isNGENDCallowed属性的EUtranGenericCell或者UtranGenericCell小区所属ENBFunction基站为名称进行标识,辅小区被NRCellRelation引用,且该NRCellRelation下配置了isNGENDCallowed的指示;如果isNRDCallowed取值为“NO”,所述第一邻区禁止作为辅小区进行数据传输。
场景4,NE-DC场景(主基站是gNB,辅基站是ng-eNB)
例如,gNB的LTE邻区关系在协议中以EutranCellRelation表示,则网络管理实体可以在第一小区的邻区关系表中的邻区关系中增加一个指示信息(例如称为isNEDCallowed),指示第一小区的LTE邻区(即第一邻区)是否可以作为NE-DC的辅小区。其中,isNEDCallowed的可以取值为“YES”或“NO”,或者取值为“0”或“1”。
例如,如表5-4所示,在EutranCellRelation中新增属性:isNEDCallowed。
表5-4
Figure GDA0003958552440000131
以isNEDCallowed取值为“YES”或“NO”举例,如果isNEDCallowed取值为“YES”,所述第一邻区允许作为辅小区进行数据传输,可以理解,主基站是以EutranCellRelation具有isNEDCCallowed属性的NRCellCU小区所属GNBCUCPFunction基站为名称进行标识,辅小区被EutranCellRelation引用,且该EutranCellRelation下配置了isNEDCCallowed的指示;如果isNEDCallowed取值为“NO”,所述第一邻区禁止作为辅小区进行数据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由网络管理实体实现的步骤或者操作,也可以由配置于网络管理实体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
参考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网络管理实体所执行的各个步骤,如图4所示,该装置400包括确定单元401和收发单元402。
确定单元401,用于确定第一小区的第一邻区的双链接属性,所述双链接属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邻区是否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小区的辅小区,所述第一小区归属于第一基站,所述第一邻区归属于第二基站;收发单元402,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配置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配置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包括: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邻区配置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邻区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基站的辅小区,或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邻区不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基站的辅小区。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配置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包括: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第一邻区加入黑名单,所述黑名单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中不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或者,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第一邻区加入白名单,所述白名单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中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所述确定单元401,还用于在所述收发单元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配置信息之前,确定所述第一邻区具备双链接能力,所述双链接能力用于表示所述第一邻区支持建立双链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所述第一小区为NR小区,所述双链接能力包括EN-DC能力,所述EN-DC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支持建立EN-DC;或者,所述第一小区为NR小区,所述双链接能力包括NGEN-DC能力,所述NGEN-DC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支持建立NGEN-DC;或者,所述第一小区为NR小区,所述双链接能力包括NR-DC能力,所述NR-DC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支持建立NR-DC;或者,所述第一小区为LTE小区,所述双链接能力包括NE-DC能力,所述NE-DC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支持建立NE-DC。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所述第一基站是主基站,所述第二基站是辅基站。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所述通信装置为管理服务消费者、管理服务生产者、无线自动化引擎、网络管理系统、或网元管理系统。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所述确定单元40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一邻区的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测量信息、性能信息、告警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邻区的测量信息、性能信息、告警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根据运营商维护的小区策略,确定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个单元也可以称为模块或者电路等,并且上述各个单元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全部或者部分集成。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收发单元402也可称为通信接口。
可选的,上述通信装置4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数据或者指令(也可以称为代码或者程序),上述各个单元可以和存储单元交互或者耦合,以实现对应的方法或者功能。例如,处理单元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数据或者指令,使得通信装置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应理解以上装置中单元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装置中的单元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单元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部分单元以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各个单元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中,由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该单元的功能。此外这些单元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又可以成为处理器,可以是一种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的集成电路。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实现或者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
在一个例子中,以上任一装置中的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这些集成电路形式中至少两种的组合。再如,当装置中的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的处理器。再如,这些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以上用于接收的单元(例如接收单元)是一种该装置的接口电路,用于从其它装置接收信号。例如,当该装置以芯片的方式实现时,该接收单元是该芯片用于从其它芯片或装置接收信号的接口电路。以上用于发送的单元(例如发送单元)是一种该装置的接口电路,用于向其它装置发送信号。例如,当该装置以芯片的方式实现时,该发送单元是该芯片用于向其它芯片或装置发送信号的接口电路。
参考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管理实体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实现以上实施例中网络管理实体的操作。如图5所示,该网络管理实体包括:处理器510和接口530,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520。该接口530用于实现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以上实施例中网络管理实体执行的方法可以通过处理器510调用存储器(可以是网络管理实体中的存储器520,也可以是外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来实现。即,用于网络管理实体的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510,该处理器510通过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以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管理实体执行的方法。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是一种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的集成电路,例如CPU。用于网络管理实体的装置可以通过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例如:一个或多个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SP,或,一个或者多个FPGA等,或这些集成电路形式中至少两种的组合。或者,可以结合以上实现方式。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单元和电路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的设计中,本申请所描述的上述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这三者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这些功能可以存储与电脑可读的媒介上,或以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形式传输于电脑可读的媒介上。电脑可读媒介包括电脑存储媒介和便于使得让电脑程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其它地方的通信媒介。存储媒介可以是任何通用或特殊电脑可以接入访问的可用媒体。例如,这样的电脑可读媒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性存储装置,或其它任何可以用于承载或存储以指令或数据结构和其它可被通用或特殊电脑、或通用或特殊处理器读取形式的程序代码的媒介。此外,任何连接都可以被适当地定义为电脑可读媒介,例如,如果软件是从一个网站站点、服务器或其它远程资源通过一个同轴电缆、光纤电脑、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以例如红外、无线和微波等无线方式传输的也被包含在所定义的电脑可读媒介中。所述的碟片(disk)和磁盘(disc)包括压缩磁盘、镭射盘、光盘、数字通用光盘(英文:Digital Versatile Disc,简称:DVD)、软盘和蓝光光盘,磁盘通常以磁性复制数据,而碟片通常以激光进行光学复制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可以包含在电脑可读媒介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5)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管理实体确定第一小区的第一邻区的双链接属性,所述双链接属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邻区是否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小区的辅小区,所述第一小区归属于第一基站,所述第一邻区归属于第二基站;
所述网络管理实体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配置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配置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包括:
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邻区配置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邻区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基站的辅小区,或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邻区不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基站的辅小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配置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包括:
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第一邻区加入黑名单,所述黑名单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中不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或者,
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第一邻区加入白名单,所述白名单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中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管理实体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网络管理实体确定所述第一邻区具备双链接能力,所述双链接能力用于表示所述第一邻区支持建立双链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区为NR小区,所述双链接能力包括EN-DC能力,所述EN-DC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支持建立EN-DC;或者,
所述第一小区为NR小区,所述双链接能力包括NGEN-DC能力,所述NGEN-DC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支持建立NGEN-DC;或者,
所述第一小区为NR小区,所述双链接能力包括NR-DC能力,所述NR-DC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支持建立NR-DC;或者,
所述第一小区为LTE小区,所述双链接能力包括NE-DC能力,所述NE-DC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支持建立NE-DC。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是主基站,所述第二基站是辅基站。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管理实体为管理服务消费者、管理服务生产者、无线自动化引擎、网络管理系统、或网元管理系统。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管理实体确定第一小区的第一邻区的双链接属性,包括:
所述网络管理实体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 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一邻区的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测量信息、性能信息、告警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邻区的测量信息、性能信息、告警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
所述网络管理实体根据运营商维护的小区策略,确定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
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小区的第一邻区的双链接属性,所述双链接属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邻区是否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小区的辅小区,所述第一小区归属于第一基站,所述第一邻区归属于第二基站;
收发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配置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配置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包括:
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邻区配置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邻区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基站的辅小区,或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邻区不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基站的辅小区。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配置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包括:
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第一邻区加入黑名单,所述黑名单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中不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或者,
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第一邻区加入白名单,所述白名单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中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
12.如权利要求9-11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收发单元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配置信息之前,确定所述第一邻区具备双链接能力,所述双链接能力用于表示所述第一邻区支持建立双链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区为NR小区,所述双链接能力包括EN-DC能力,所述EN-DC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支持建立EN-DC;或者,
所述第一小区为NR小区,所述双链接能力包括NGEN-DC能力,所述NGEN-DC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支持建立NGEN-DC;或者,
所述第一小区为NR小区,所述双链接能力包括NR-DC能力,所述NR-DC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支持建立NR-DC;或者,
所述第一小区为LTE小区,所述双链接能力包括NE-DC能力,所述NE-DC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支持建立NE-DC。
14.如权利要求9-1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是主基站,所述第二基站是辅基站。
15.如权利要求9-1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为管理服务消费者、管理服务生产者、无线自动化引擎、网络管理系统、或网元管理系统。
16.如权利要求9-15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 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一邻区的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测量信息、性能信息、告警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邻区的测量信息、性能信息、告警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根据运营商维护的小区策略,确定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
17.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管理实体和第一基站;
所述网络管理实体,用于确定第一小区的第一邻区的双链接属性,所述双链接属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邻区是否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小区的辅小区,所述第一小区归属于所述第一基站,所述第一邻区归属于第二基站;以及,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用于从所述网络管理实体接收所述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配置信息配置所述第一小区的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配置所述第一小区的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具体包括:
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邻区配置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邻区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基站的辅小区,或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邻区不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基站的辅小区。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配置所述第一小区的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具体包括:
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邻区加入黑名单,所述黑名单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中不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或者,
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邻区加入白名单,所述白名单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中支持作为所述第一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
20.如权利要求17-19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管理实体,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配置信息之前,确定所述第一邻区具备双链接能力,所述双链接能力用于表示所述第一邻区支持建立双链接。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区为NR小区,所述双链接能力包括EN-DC能力,所述EN-DC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支持建立EN-DC;或者,
所述第一小区为NR小区,所述双链接能力包括NGEN-DC能力,所述NGEN-DC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支持建立NGEN-DC;或者,
所述第一小区为NR小区,所述双链接能力包括NR-DC能力,所述NR-DC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支持建立NR-DC;或者,
所述第一小区为LTE小区,所述双链接能力包括NE-DC能力,所述NE-DC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支持建立NE-DC。
22.如权利要求17-21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是主基站,所述第二基站是辅基站。
23.如权利要求17-22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管理实体为管理服务消费者、管理服务生产者、无线自动化引擎、网络管理系统、或网元管理系统。
24.如权利要求17-23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管理实体,用于确定第一小区的第一邻区的双链接属性,具体包括: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 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一邻区的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测量信息、性能信息、告警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邻区的测量信息、性能信息、告警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
用于根据运营商维护的小区策略,确定所述第一邻区的所述双链接属性。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调用时,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CN202010261316.1A 2020-04-03 2020-04-03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34980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1316.1A CN113498082B (zh) 2020-04-03 2020-04-03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22559782A JP2023519429A (ja) 2020-04-03 2021-03-24 通信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KR1020227037543A KR20220161417A (ko) 2020-04-03 2021-03-24 통신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PCT/CN2021/082746 WO2021197164A1 (zh) 2020-04-03 2021-03-24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1780859.1A EP4120721A4 (en) 2020-04-03 2021-03-24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7/937,196 US20230024669A1 (en) 2020-04-03 2022-09-30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1316.1A CN113498082B (zh) 2020-04-03 2020-04-03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8082A CN113498082A (zh) 2021-10-12
CN113498082B true CN113498082B (zh) 2023-02-28

Family

ID=77927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61316.1A Active CN113498082B (zh) 2020-04-03 2020-04-03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24669A1 (zh)
EP (1) EP4120721A4 (zh)
JP (1) JP2023519429A (zh)
KR (1) KR20220161417A (zh)
CN (1) CN113498082B (zh)
WO (1) WO2021197164A1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4823A (zh) * 2017-04-12 2018-11-3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双连接的配置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7149A (zh) * 2014-06-13 2016-0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邻区关系的方法和装置
EP2983439B1 (en) * 2014-08-06 2020-12-16 Alcatel Lucent Special cell selection at secondary network nodes supporting dual connectivity
US10701751B2 (en) * 2017-09-22 2020-06-30 Nokia Technologies Oy Signaling for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network
DK3533259T3 (da) * 2017-10-10 2020-04-14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Rapport med NSA/SA-NR-indikator
WO2019105064A1 (en) * 2017-11-29 2019-06-0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network equipment
US20190223091A1 (en) * 2018-01-12 2019-07-18 Mediatek Inc. Enhancement of PLMN Selection in New Radio Networks
US11165632B2 (en) * 2018-05-10 2021-11-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re-establishing RRC connection procedure and device support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4823A (zh) * 2017-04-12 2018-11-3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双连接的配置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3-192504 Impacts on DC based Mobility Enhancement";LG Electronics Inc.;《3GPP tsg_ran\wg3_iu》;20190504;全文 *
R2-1811773 "NR cell type indication";vivo等;《3GPP tsg_ran\wg2_rl2》;20180810;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20721A1 (en) 2023-01-18
CN113498082A (zh) 2021-10-12
WO2021197164A1 (zh) 2021-10-07
KR20220161417A (ko) 2022-12-06
EP4120721A4 (en) 2023-09-06
JP2023519429A (ja) 2023-05-10
US20230024669A1 (en) 2023-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24141B2 (e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idelink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561859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отчетов о результатах дополнительных измерений
US843332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lligently reporting neighbor information to facilitate automatic neighbor relations
CN109151924A (zh) 通信方法及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
WO2020001502A1 (zh) 一种测量方法和测量装置
CN110381550B (zh) 一种注册小区方法、装置及终端
US20210219340A1 (en)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ach resour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13541286A (ja) 切替情報の通知方法および基地局
US11843980B2 (en) Short stay handover with slice-unavailability
EP3764683B1 (en) Measurement method and device
CN109729541B (zh) 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基站及终端
RU2732736C1 (ru)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вторичный узел сети и терминал
CN113225750B (zh) 一种信息上报、获取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3498082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132210B (zh) 测量事件中的SpCell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0366861A (zh) 基站间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399491B (zh) 一种ue历史信息发送与接收方法、装置、主节点及辅节点
WO2020063789A1 (zh) 删除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WO2022067702A1 (zh) 一种上报及其实现多连接切换能力的方法及装置
US20170339604A1 (en) Configuration method for coexistent interference frequency set, base station and ue
WO2024011639A1 (zh) 一种路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11545A1 (zh) 切换方法及装置
WO2024011638A1 (zh) 一种路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66089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2247879A1 (zh)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