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5893A - 职业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职业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95893A
CN113495893A CN202010250309.1A CN202010250309A CN113495893A CN 113495893 A CN113495893 A CN 113495893A CN 202010250309 A CN202010250309 A CN 202010250309A CN 113495893 A CN113495893 A CN 1134958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rofessional
practitioner
hash value
block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503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5030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958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95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58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06F16/2365Ensuring data consistency and integr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45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3Credit; Loans; Processing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Bioeth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职业数据包括从业人员的摘要数据和记录数据;利用数字摘要算法对摘要数据进行摘要计算,生成从业人员的摘要信息;利用哈希算法计算记录数据,得到记录数据的哈希值;将摘要信息和哈希值存储在区块链上,以与数据需求企业进行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交互。本公开可以提供真实客观的职业数据,尽可能客观得反映从业人员的信用状况,能够保障从业人员的数据隐私和数据提供方的数据资产安全,实现职业数据的不可篡改、可追溯和可查询,使得企业可以高效查询和甄别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

Description

职业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与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信用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大趋势,完善的征信体系必然是国家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现有的区块链征信应用主要针对金融机构,作为对个人或者机构贷款时风控的手段。
但是,在当下服务经济占比越来越大的背景下,一线的网约车司机、快递人员、家政上门服务等从业人员越来越多,也不时发生一些恶性伤害事件,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目前的中心化的以金融业务为核心的个人征信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服务经济对安全的需要。
鉴于此,本领域亟需开发一种新的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而导致的职业数据不可靠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应用于数据提供企业,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所述职业数据包括所述从业人员的摘要数据和记录数据;利用摘要算法对所述摘要数据进行摘要计算,生成所述从业人员的摘要信息;利用哈希算法计算所述记录数据,得到所述记录数据的哈希值;将所述摘要信息和所述哈希值存储在区块链上,以与数据需求企业进行所述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交互。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与数据需求企业进行所述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交互,包括:接收数据需求企业发送的职业数据查询请求,利用公钥对所述职业数据进行加密,生成所述职业数据的密文数据;发送所述密文数据,以供所述数据需求企业利用私钥对所述密文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所述职业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数据需求企业发送的职业数据查询请求,包括:确定所述职业数据查询请求是否得到所述从业人员的授权;若所述职业数据查询请求得到所述从业人员的授权,接收数据需求企业发送的所述从业人员的标识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所述密文数据,以供政府机构解密并查看所述职业数据,监管所述从业人员;发送所述密文数据,以供消费者解密并查看所述职业数据,选择所述从业人员提供服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所述职业数据包括所述从业人员的摘要数据和记录数据;摘要计算模块,被配置为利用摘要算法对所述摘要数据进行摘要计算,生成所述从业人员的摘要信息;哈希计算模块,被配置为利用哈希算法计算所述记录数据,得到所述记录数据的哈希值;数据交互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摘要信息和所述哈希值存储在区块链上,以与数据需求企业进行所述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交互。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数据交互模块,包括:请求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数据需求企业发送的职业数据查询请求,利用公钥对所述职业数据进行加密,生成所述职业数据的密文数据;密文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发送所述密文数据,以供所述数据需求企业利用私钥对所述密文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所述职业数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应用于数据需求企业,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数据提供企业发送的密文数据,并利用私钥对所述密文数据进行解密,得到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利用哈希算法计算所述职业数据,得到所述职业数据的待验证哈希值;对所述待验证哈希值与区块链上的哈希值进行一致性验证。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对所述待验证哈希值与区块链上的哈希值进行一致性验证,包括:获取区块链上的哈希值,并通过所述哈希值对所述待验证哈希值进行一致性验证;若验证通过,将所述职业数据存储在与所述数据需求企业对应的数据库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数据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数据提供企业发送的密文数据,并利用私钥对所述密文数据进行解密,得到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数据计算模块,被配置为利用哈希算法计算所述职业数据,得到所述职业数据的待验证哈希值;数值验证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待验证哈希值与区块链上的哈希值进行一致性验证。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数值验证模块,包括:数值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区块链上的哈希值,并通过所述哈希值对所述待验证哈希值进行一致性验证;数据保存单元,被配置为若验证通过,将所述职业数据存储在与所述数据需求企业对应的数据库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至少具备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装置中,通过将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的哈希值和摘要信息存储至区块链上,实现数据提供方与数据需求方之间的职业数据交互。一方面,不仅可以提供真实客观的职业数据,尽可能客观得反映从业人员的信用状况,还能够保障从业人员的数据隐私和数据提供方的数据资产安全;另一方面,职业数据在数据提供企业和数据需求企业之间私密共享,实现职业数据的不可篡改、可追溯和可查询,使得企业可以高效查询和甄别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职业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接收职业数据查询请求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其他使用职业数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另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致性验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另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应用职业数据交互方法的区块链网络示意图;
图10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实现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的电子设备;
图11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实现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本说明书中使用用语“一个”、“一”、“该”和“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和“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应用于数据提供企业。图1示出了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获取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职业数据包括从业人员的摘要数据和记录数据。
步骤S120.利用摘要算法对摘要数据进行摘要计算,生成从业人员的摘要信息。
步骤S130.利用哈希算法计算记录数据,得到记录数据的哈希值;
步骤S140.将摘要信息和哈希值存储在区块链上,以与数据需求企业进行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交互。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将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的哈希值和摘要信息存储至区块链上,实现数据提供方与数据需求方之间的职业数据交互。不仅可以提供真实客观的职业数据,尽可能客观得反映从业人员的信用状况,还可以保障从业人员的数据隐私和数据提供方的数据资产安全。
下面对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在步骤S110中,获取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职业数据包括从业人员的摘要数据和记录数据。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一般的个人职业信用可以通过中心化的机构颁发证书证实个人的服务能力。举例而言,医生可以通过考职业医师证书证明,教师可以取得教师资格证证明业务能力等。但是,目前大部分的职业还没有权威机构做认证,无法认定服务人员是否具备职业资格。即使单个企业会对企业内的员工进行评级,但是在整个行业内的认证公信力也不足,因此,可以通过一个行业的多家企业对行业内的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进行评定。
鉴于此,从业人员可以包括各种职业的一线从业人员,例如快递员、家政人员、大件安装工程师等。对应的,获取到的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可以包括摘要数据和记录数据两部分。其中,摘要数据可以包括从业人员在企业内的编号、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评级和企业内管理人员和同事等对从业人员的评价;记录数据包括从业人员在一家企业内的服务记录和从业人员的联系方式。除此之外,摘要数据和记录数据还可以包括其他与从业人员有关的数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在步骤S120中,利用摘要算法对摘要数据进行摘要计算,生成从业人员的摘要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摘要算法可以将任意长度的消息转换成固定长度的短消息,类似于一个自变量是消息的函数,也就是哈希(hash)函数。数字摘要算法就是采用单向hash函数将需要加密的明文摘要成一串固定长度(128位)的密文,这一串密文又称为数字指纹,有固定的长度。而且,不同的明文摘要成密文,结果总是不同的,同样的明文的摘要一定一致。因此,利用这个形式可以验证明文的完整性与不可篡改性。利用数字摘要算法对摘要数据进行摘要计算之后,可以生成对应从业人员的摘要信息。
在步骤S130中,利用哈希算法计算记录数据,得到记录数据的哈希值。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哈希算法(Hash Algorithm)又称作散列算法或杂凑算法,是一种从任意文件中创造小的数字的方法。与指纹一样,哈希算法就是一种以较短的信息来保证文件唯一性的标志,这种标志与文件的每一个字节都相关,而且很难找到逆向规律。因此,当原有文件发生改变时,其标志值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告诉文件使用者当前的文件已经不是所需求的原文件。目前,较为常用的哈希算法包括MD5信息摘要算法(MD5Message-Digest Algorithm)、安全散列算法1(Secure Hash Algorithm 1,简称SHA-1)和安全散列算法2(Secure Hash Algorithm 2,简称SHA-2)等,本示例性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因此,可以采用其中的哈希算法对记录数据进行计算,生成与记录数据对应的哈希值。
在步骤S140中,将摘要信息和哈希值存储在区块链上,以与数据需求企业进行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交互。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数据提供企业对应的区块链节点在得到摘要信息和哈希值之后,可以将摘要信息和哈希值上链,上链后,摘要信息和哈希值保存在区块链上。由于区块链去中心化以及不可篡改的特性,上链后的摘要信息和哈希值不易被外界篡改,从而保证摘要信息和哈希值的安全性。而当摘要信息和哈希值被篡改后,被篡改的摘要信息和哈希值会跟上链后的摘要信息和哈希值不一致,因此可以判断摘要信息和哈希值是原摘要信息和哈希值是被篡改得到的,所以借助上链后的摘要信息和哈希值保证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可以通过摘要信息和哈希值上链实现数据需求企业与数据提供企业之间的职业数据交互。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图2示出了职业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S210中,接收数据需求企业发送的职业数据查询请求,利用公钥对职业数据进行加密,生成职业数据的密文数据。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图3示出了接收职业数据查询请求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S310中,确定职业数据查询请求是否得到从业人员的授权。为保证企业提供方的核心数据资产不被泄露,各个从业人员也无须担心自己的隐私信息被共享的区块链账本泄露,可以在数据需求企业发送职业数据查询请求之后,先确定该职业数据查询请求是否已经得到从业人员的授权。
在步骤S320中,若职业数据查询请求得到从业人员的授权,接收数据需求企业发送的从业人员的标识信息。当从业人员从数据提供企业跳槽至数据需求企业时,一般可以取得从业人员对职业数据查询请求的授权。如果数据需求企业得到授权,可以接受数据需求企业发送的职业数据查询请求。
职业数据查询请求中可以包括从业人员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可以是从业人员在数据提供企业工作时的唯一标识,例如在数据提供企业工作的工号,也可以是其他标识信息,本示例性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从业人员对职业数据查询请求的授权可以确保从业人员的隐私信息的安全性,并且保障企业的数据资产。
在接受职业数据查询请求时,还可以收到数据需求企业通过区块链发来的付费转账。在这之后,可以利用公钥对职业数据进行加密。该公钥是数据提供企业在加入区块链网络时,获得的密钥对中的公钥。该密钥对包括公钥和私钥,用于加解密的终端可以将私钥保存在用于加解密的终端内部,且对外不可读。如果密钥对中的秘钥加密数据的话,就必须用密钥对中的私钥进行解密;如果用密钥对中的私钥加密数据的话,就必须用密钥对中的公钥进行解密,否则解密不会成功。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选择用数据需求企业的公钥对职业数据进行加密出,得到与职业数据对应的密文数据。
在步骤S220中,发送密文数据,以供数据需求企业利用私钥对密文数据进行解密,得到职业数据。在得到密文数据之后,可以将密文数据发送至数据需求企业,亦即发送职业数据查询请求的企业。后续的,数据需求企业可以利用秘钥对中的私钥对密文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得到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加密职业数据并发送给对应的数据需求企业,可以实现数据需求企业与数据提供企业之间的数据交互,保证了职业数据只在提供方和需求方之间的私密共享。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图4示出了其他使用职业数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S410中,发送密文数据,以供政府机构解密并查询职业数据,监管从业人员。在该区块链网络中,不仅可以包括数据提供企业和数据需求企业等企业机构,还可以包括例如交通部或者中物联物业集团等政府性质的协会等机构。这些政府机构参与区块链网络,可以对接收到的密文数据进行解密,查看各企业下的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对行业内企业和企业内从业人员实现监管。
在步骤S420中,发送密文数据,以供消费者解密并查询职业数据,选择从业人员提供服务。除了企业和政府机构之外,为进一步为消费者提供更为科学和准确的服务,可以使消费者上链。消费者在获取到密文数据之后,可以进行解密处理得到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在从业人员详尽的职业记录中选择更为符合服务要求的从业人员。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消费者对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并将评价数据上链,进一步完善区块链网络上的数据。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政府机构和消费者对密文数据的处理,可以进一步完善数据,并丰富职业数据的应用场景,以便于形成以数据信用为主的信用生态网络。
此外,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装置。图5示出了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装置500可以包括:数据获取模块510、摘要计算模块520、哈希计算模块530和数据交互模块540。其中:
数据获取模块510,被配置为获取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职业数据包括从业人员的摘要数据和记录数据;摘要计算模块520,被配置为利用数字摘要算法对摘要数据进行摘要计算,生成从业人员的摘要信息;哈希计算模块530,被配置为利用哈希算法计算记录数据,得到记录数据的哈希值;数据交互模块540,被配置为将摘要信息和哈希值存储在区块链上,以与数据需求企业进行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交互。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数据交互模块,包括:请求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数据需求企业发送的职业数据查询请求,利用公钥对职业数据进行加密,生成职业数据的密文数据;密文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发送密文数据,以供数据需求企业利用私钥对密文数据进行解密,得到职业数据。
本公开各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装置500的具体细节已经在对应的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装置500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还提出另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应用于数据需求企业。图6示出了该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10.接收数据提供企业发送的密文数据,并利用私钥对密文数据进行解密,得到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
步骤S620.利用哈希算法计算职业数据,得到职业数据的待验证哈希值;
步骤S630.对待验证哈希值与区块链上的哈希值进行一致性验证。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对接收到的密文数据进行解密,可以验证解密得到的职业数据,以进一步提供针对从业人员的决策参考。职业数据在数据提供企业和数据需求企业之间私密共享,实现职业数据的不可篡改、可追溯和可查询,使得企业可以高效查询和甄别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
下面对该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在步骤S610中,接收数据提供企业发送的密文数据,并利用私钥对密文数据进行解密,得到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密文数据是数据提供企业用公钥加密得到的。对该密文数据进行解密的私钥是用于加解密的终端生成的密钥对。该密钥对包括公钥和私钥,用于加解密的终端可以将私钥保存在用于加解密的终端内部,且对外不可读。如果密钥对中的秘钥加密数据的话,就必须用密钥对中的私钥进行解密;如果用密钥对中的私钥加密数据的话,就必须用密钥对中的公钥进行解密,否则解密不会成功。
由于密文数据是公钥加密得到的,对密文数据的解密处理可以利用对应的私钥。在解密之后,可以得到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
在步骤S620中,利用哈希算法计算职业数据,得到职业数据的待验证哈希值。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得到职业数据之后,数据需求企业无法确定职业数据是否准确或是否被篡改。为验证职业数据的准确性,可以利用哈希算法计算职业数据,得到对应的待验证哈希值。
值得说明的是,虽然哈希算法包括MD5、SHA-1和SHA-2等多种算法,但是此处使用的哈希算法必须是与数据提供方使用的哈希算法一样的算法,这样才可以实现后续的数据验证。
在步骤S630中,对待验证哈希值与区块链上的哈希值进行一致性验证。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图7示出了一致性验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S710中,获取区块链上的哈希值,并通过哈希值对待验证哈希值进行一致性验证。区块链上的哈希值是数据提供方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进行哈希算法计算得到的,并上传至区块链上,因此,作为区块链节点的数据需求方可以获取到该哈希值。该哈希值可以作为数据需求方获得的职业数据的待验证是否准确的判断标准。
在步骤S720中,若验证通过,将职业数据存储在与数据需求企业对应的数据库中。将待验证哈希值与哈希值进行比较,可以确定二者是否一致,以确定验证是否通过。当验证通过时,数据需求方可以确保得到的职业数据是准确的,并保存在自己的中心数据库,以丰富数据需求方的数据资产。
由于不同企业的信用评估方式和标准可能不同,因此数据提供企业对从业人员的信用评估仅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数据需求方可以根据自家企业的评估方式对已获得的职业数据进行计算,以完成对从业人员的信用评估。除此之外,数据需求方还可以根据自身对从业人员的实际需求,将已获得的职业数据作为实际决策的参考信息,本示例性实施例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除此之外,在职业数据保存之后,为进一步推进职业数据的信用生态良好发展,数据需求方可以对数据集提供企业提供的职业数据进行评价。举例而言,具体评价方式可以是通过评价级别的方式,也可以是通过评价分数的方式,本示例性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将待验证哈希值与链上的哈希值进行比较可以确定获取的职业数据的准确性,确定从业人员的信用状况,促进联盟生态的良性发展。
此外,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装置。图8示出了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装置800可以包括:数据接收模块810、数据计算模块820和数值验证模块830。其中:
数据接收模块810,被配置为接收数据提供企业发送的密文数据,并利用私钥对密文数据进行解密,得到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数据计算模块820,被配置为利用哈希算法计算职业数据,得到职业数据的待验证哈希值;数值验证模块830,被配置为对待验证哈希值与区块链上的哈希值进行一致性验证。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数值验证模块,包括:数值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区块链上的哈希值,并通过哈希值对待验证哈希值进行一致性验证;数据保存单元,被配置为若验证通过,将职业数据存储在与数据需求企业对应的数据库中。
本公开各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装置800的具体细节已经在对应的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装置800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下面结合一应用场景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做出详细说明。
图9示出了应用职业数据交互方法的区块链网络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区块链网络中的信用主体是一线从业人员,包括快递员、安维师傅、家政人员和司机等,还可以包括其他从业人员,本示例性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有些服务人员需要经过培训,并考核通过后才能上岗。但是,目前多个行业领域并没有一套统一的评级标准,从业人员的评级规则和评级结果仅在各自的企业内部使用,存在背书内容不全、信用主体使用范围受限、雇佣关系不稳定导致已有信用主体和征信数据不准确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通过区块链构建信用主体,围绕信用主体累积可信交易数据,联合生态企业共同构建区块链征信联盟,构建从业人员的信用评级标准,真正形成以数据信用为主的信用生态。
在该区块链中,区块链节点至少包括联盟成员企业,其中一个联盟成员企业可以是数据提供企业,用于提供从业数据的摘要数据和记录数据;另一个联盟成员企业可以是数据需求企业,用于发送职业数据查询请求,向数据提供企业请求获得对应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
除此之外,还可以包括例如交通部或者中物联物业集团等政府性质的协会等机构。这些政府机构参与区块链网络,可以对接收到的密文数据进行解密,查看各企业下的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对行业内企业和企业内从业人员实现监管。
进一步的,消费者也可以是该区块链上的一个节点。消费者在得到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在从业人员详尽的职业记录中选择更为符合服务要求的从业人员。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消费者对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并将评价数据上链,进一步完善区块链网络上的数据。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将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的哈希值和摘要信息存储至区块链上,实现数据提供方与数据需求方之间的职业数据交互。一方面,不仅可以提供真实客观的职业数据,尽可能客观得反映从业人员的信用状况,还能够保障从业人员的数据隐私和数据提供方的数据资产安全;另一方面,职业数据在数据提供企业和数据需求企业之间私密共享,实现职业数据的不可篡改、可追溯和可查询,使得企业可以高效查询和甄别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
此外,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
下面参照图10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0。图10显示的电子设备10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0所示,电子设备10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0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10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10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1020和处理单元1010)的总线1030、显示单元104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10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10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步骤。
存储单元10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10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10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1023。
存储单元10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1025的程序/实用工具1024,这样的程序模块102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10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10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2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10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10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10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0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10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1040通过总线1030与电子设备10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0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步骤。
参考图11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11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2)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应用于数据提供企业,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所述职业数据包括所述从业人员的摘要数据和记录数据;
利用摘要算法对所述摘要数据进行摘要计算,生成所述从业人员的摘要信息;
利用哈希算法计算所述记录数据,得到所述记录数据的哈希值;
将所述摘要信息和所述哈希值存储在区块链上,以与数据需求企业进行所述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数据需求企业进行所述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交互,包括:
接收数据需求企业发送的职业数据查询请求,利用公钥对所述职业数据进行加密,生成所述职业数据的密文数据;
发送所述密文数据,以供所述数据需求企业利用私钥对所述密文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所述职业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数据需求企业发送的职业数据查询请求,包括:
确定所述职业数据查询请求是否得到所述从业人员的授权;
若所述职业数据查询请求得到所述从业人员的授权,接收数据需求企业发送的所述从业人员的标识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所述密文数据,以供政府机构解密并查看所述职业数据,监管所述从业人员;
发送所述密文数据,以供消费者解密并查看所述职业数据,选择所述从业人员提供服务。
5.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所述职业数据包括所述从业人员的摘要数据和记录数据;
摘要计算模块,被配置为利用摘要算法对所述摘要数据进行摘要计算,生成所述从业人员的摘要信息;
哈希计算模块,被配置为利用哈希算法计算所述记录数据,得到所述记录数据的哈希值;
数据交互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摘要信息和所述哈希值存储在区块链上,以与数据需求企业进行所述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交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交互模块,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数据需求企业发送的职业数据查询请求,利用公钥对所述职业数据进行加密,生成所述职业数据的密文数据;
密文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发送所述密文数据,以供所述数据需求企业利用私钥对所述密文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所述职业数据。
7.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应用于数据需求企业,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数据提供企业发送的密文数据,并利用私钥对所述密文数据进行解密,得到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
利用哈希算法计算所述职业数据,得到所述职业数据的待验证哈希值;
对所述待验证哈希值与区块链上的哈希值进行一致性验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验证哈希值与区块链上的哈希值进行一致性验证,包括:
获取区块链上的哈希值,并通过所述哈希值对所述待验证哈希值进行一致性验证;
若验证通过,将所述职业数据存储在与所述数据需求企业对应的数据库中。
9.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数据提供企业发送的密文数据,并利用私钥对所述密文数据进行解密,得到从业人员的职业数据;
数据计算模块,被配置为利用哈希算法计算所述职业数据,得到所述职业数据的待验证哈希值;
数值验证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待验证哈希值与区块链上的哈希值进行一致性验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值验证模块,包括:
数值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区块链上的哈希值,并通过所述哈希值对所述待验证哈希值进行一致性验证;
数据保存单元,被配置为若验证通过,将所述职业数据存储在与所述数据需求企业对应的数据库中。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4或者7-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4或者7-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职业数据交互方法。
CN202010250309.1A 2020-04-01 2020-04-01 职业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34958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0309.1A CN113495893A (zh) 2020-04-01 2020-04-01 职业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0309.1A CN113495893A (zh) 2020-04-01 2020-04-01 职业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5893A true CN113495893A (zh) 2021-10-12

Family

ID=77994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50309.1A Pending CN113495893A (zh) 2020-04-01 2020-04-01 职业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9589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0564A (zh) * 2018-06-21 2018-11-30 北京起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人才管理方法及其终端
CN109194628A (zh) * 2018-08-16 2019-01-11 广东工业大学 制造业人员信息管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741162A (zh) * 2018-09-03 2019-05-10 上海奥若拉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个人征信数据存储、处理、分享方法及系统
CN110019422A (zh) * 2018-08-16 2019-07-16 上海点融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区块链处理职业信息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659842A (zh) * 2019-09-30 2020-01-07 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快递从业人员诚信共享方法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0564A (zh) * 2018-06-21 2018-11-30 北京起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人才管理方法及其终端
CN109194628A (zh) * 2018-08-16 2019-01-11 广东工业大学 制造业人员信息管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019422A (zh) * 2018-08-16 2019-07-16 上海点融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区块链处理职业信息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741162A (zh) * 2018-09-03 2019-05-10 上海奥若拉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个人征信数据存储、处理、分享方法及系统
CN110659842A (zh) * 2019-09-30 2020-01-07 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快递从业人员诚信共享方法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小峰等: "《区块链技术原理与实践》", 31 January 2020, pages: 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45472B (zh) 身份认证方法、个人安全内核节点、和介质
WO2020182005A1 (zh) 数字资产凭证继承转移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1639914A (zh) 区块链案件信息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010043332A (ko) 인증된 문서의 전자 전송, 저장 및 검색을 위한 시스템 및방법
CN111464499A (zh) 电子仓单溯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Winn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The shocking truth about digital signatures and internet commerce
CN112231284A (zh) 基于区块链的大数据共享系统、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KR102131206B1 (ko) 법인 관련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이를 지원하는 방법, 이를 수행하는 서비스 서버 및 인증 서버
CN111818186B (zh) 一种信息共享方法和系统
CN110493268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160909A (zh) 区块链供应链交易隐藏静态监管系统及方法
CN113505398A (zh) 产业大数据安全共享的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210249A (zh) 基于数据混淆实现匿踪查询功能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10442654A (zh) 违约信息查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47008A (zh) 一种加法同态加密的贷款信息存储方法
KR20220109099A (ko) 블록체인 기반으로 데이터 기밀성과 무결성을 강화한 전력 중개 방법 및 전력 중개 시스템
TWI724667B (zh) 身份管理與授權系統及其方法
JPWO2008096783A1 (ja) 個人情報の改ざん防止と個人情報流通否認防止のための個人情報管理装置
CN114172663B (zh)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确权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TWM596924U (zh) 身份管理與授權裝置
CN113034267A (zh) 一种基于供应链的电子保函系统
CN113495893A (zh) 职业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3706261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交易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2450412B1 (ko) 사물인터넷에서 서비스 수준 협약 기반 공유경제 서비스 제공시스템 및 제공방법
CN114240399A (zh) 基于区块链平台的政务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