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5240A - 扫描方案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扫描方案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95240A
CN113495240A CN202010194268.9A CN202010194268A CN113495240A CN 113495240 A CN113495240 A CN 113495240A CN 202010194268 A CN202010194268 A CN 202010194268A CN 113495240 A CN113495240 A CN 1134952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nning scheme
candidate
scanning
detected
sche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942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95240B (zh
Inventor
贾二维
刘双双
周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9426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952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95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52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952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52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44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 G01R33/48NMR imaging systems
    • G01R33/54Signal processing systems, e.g. using pulse sequences ; Generation or control of pulse sequences; Operator console
    • G01R33/543Control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MR system, e.g. setting of acquisition parameters prior to or during MR data acquisition, dynamic shimming, use of one or more scout images for scan plane prescrip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involving electronic [EMR] or nuclear [NMR] magnetic resonance, e.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扫描方案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对象的待定临床医学信息;根据所述待定临床医学信息和预设的参数信息库,得到所述待定临床医学信息对应的候选扫描方案;所述参数信息库包括临床医学信息和扫描方案之间的对应关系;检测所述候选扫描方案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所述预设条件和所述候选扫描方案对所述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程度有关;若满足,则将所述候选扫描方案确定为目标扫描方案。采用本方法能够节省人力和时间。

Description

扫描方案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扫描方案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磁共振由于具有多参数、多序列、多方位等成像优势,因此在对人体检查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多年的临床应用结果来看,磁共振扫描对受检者一般来说都是安全的,但由于磁共振设备的磁场强度的不断升高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利用磁共振对受检者进行扫描,可能也会带来一些安全问题,因此就需要在磁共振扫描前,确定对受检者的安全扫描方案。
相关技术中,在磁共振设备的参数改变之后,一般是通过对当前的受检者进行短时间地重复扫描,通过医生手动调节参数,最终得到满足要求的安全的扫描方案,然后再对该受检者进行磁共振扫描。
然而上述技术存在耗时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节省人力和时间的扫描方案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扫描方案的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待检测对象的待定临床医学信息;
根据待定临床医学信息和预设的参数信息库,得到待定临床医学信息对应的候选扫描方案;该参数信息库包括临床医学信息和扫描方案之间的对应关系;
检测候选扫描方案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该预设条件和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程度有关;
若满足,则将候选扫描方案确定为目标扫描方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检测候选扫描方案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根据候选扫描方案计算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系数;该安全系数用于表征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程度;
将安全系数和预设的安全系数阈值进行对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若满足,则将候选扫描方案确定为目标扫描方案,包括:
若安全系数小于安全系数阈值,则将候选扫描方案确定为目标扫描方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若安全系数不小于安全系数阈值,则根据预设的调整规则对候选扫描方案进行调整,得到目标扫描方案;该预设的调整规则与候选扫描方案中的扫描协议相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预设的调整规则包括调整候选扫描方案中扫描协议的顺序、调整候选扫描方案中扫描协议间的时间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若安全系数不小于安全系数阈值,则输出提示消息;该提示消息用于指示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系数超出范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安全系数为比吸收率;该比吸收率为采用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扫描时,待检测对象吸收的能量和待扫描部位暴露的质量的比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采用目标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进行扫描。
一种扫描方案的生成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检测对象的待定临床医学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定临床医学信息和预设的参数信息库,得到待定临床医学信息对应的候选扫描方案;该参数信息库包括临床医学信息和扫描方案之间的对应关系;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候选扫描方案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该预设条件和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程度有关;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若满足,则将候选扫描方案确定为目标扫描方案。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待检测对象的待定临床医学信息;
根据待定临床医学信息和预设的参数信息库,得到待定临床医学信息对应的候选扫描方案;该参数信息库包括临床医学信息和扫描方案之间的对应关系;
检测候选扫描方案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该预设条件和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程度有关;
若满足,则将候选扫描方案确定为目标扫描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待检测对象的待定临床医学信息;
根据待定临床医学信息和预设的参数信息库,得到待定临床医学信息对应的候选扫描方案;该参数信息库包括临床医学信息和扫描方案之间的对应关系;
检测候选扫描方案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该预设条件和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程度有关;
若满足,则将候选扫描方案确定为目标扫描方案。
上述扫描方案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待检测对象的临床医学信息,在预设的参考信息库中得到待定临床医学信息对应的候选扫描方案,检测候选扫描方案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则将候选扫描方案确定为目标扫描方案,其中,参数信息库包括临床医学信息和扫描方案之间的对应关系,预设条件和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程度有关。在该方法中,由于可以根据待检测对象的临床医学信息在预设的参考信息库中得到候选扫描方案,这样在扫描设备的参数改变之后,不需要人工去调节参数就可以直接通过参考信息库得到扫描方案,因此,该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扫描流程,节省扫描时间和人力成本;另外,由于该方法在得到扫描方案后还会检测是否满足安全条件,并在满足安全条件时才会确定为最终的扫描方案,因此,利用该方法确定出的扫描方案可以满足对待检测对象的安全要求,从而也可以提高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图2a为一个实施例中扫描方案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b为一个实施例中参数信息库的示意图;
图3a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扫描方案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b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扫描部位质量的模型的示意图;
图3c为一个实施例中调整扫描协议的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扫描方案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扫描方案的生成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目前,在利用磁共振对受检者进行检查时,由于实际过程中会出现不同场所的磁共振设备的系统不同,例如受检者在不同时段检查所对应的主磁场不同;还有磁共振设备的部件会进行变更,例如不同系统的体发射线圈(VTC)、梯度线圈的功率不同;对受检者所用的模型也会变更以及扫描序列也会更改等情况;在对受检者扫描时这些可能造成的后果为阻止协议的正常扫描,影响工作流,用户体验差,更严重的后果也可能会对受检者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即这些参数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安全风险,因此就需要在进行磁共振扫描前,确定对受检者的安全扫描方案。现有技术中,在磁共振设备的参数改变之后,一般是通过对当前的受检者进行短时间地重复扫描,通过医生手动调节参数,最终得到满足要求的安全的扫描方案,然后再对该受检者进行磁共振扫描。然而上述技术存在耗时耗力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扫描方案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扫描方案的生成方法,可以应用于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或服务器,或者该方法可以由磁共振系统执行。以计算机设备是终端为例,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扫描方案的生成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计算机设备,也可以是扫描方案的生成装置,下面就以计算机设备为执行主体来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进行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扫描方案的生成方法,本实施例涉及的是如何根据待检测对象的临床医学信息得到满足安全要求的扫描方案的具体过程。如图2a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2,获取待检测对象的待定临床医学信息。
其中,待定临床医学信息指的是待检测对象当前的临床医学信息,临床医学信息可以包括待检测对象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扫描部位等,但不局限于此。这里的扫描部位也可以称为待扫描部位,可以是待检测对象的头部、胸部、腹部、腿部、全身等等。
具体的,在对待检测对象扫描之前,医生可以通过身高体重测量仪器以及询问待检测对象等方式,得到待检测对象的身高、体重、扫描部位等信息,作为待检测对象的待定临床医学信息,然后医生将该待定临床医学信息输入至计算机设备中,这样计算机设备就可以得到待检测对象的临床医学信息。其中,对待检测对象扫描的设备可以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设备、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设备、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等,本实施例主要针对的是MR磁共振设备。
S204,根据待定临床医学信息和预设的参数信息库,得到待定临床医学信息对应的候选扫描方案;该参数信息库包括临床医学信息和扫描方案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本步骤中,在使用参考信息库之前,还可以预先建立参考信息库,建立参考信息库的过程可以包括:获取多个不同对象的临床医学信息以及多个不同的扫描方案,这里的对象可以是人,在满足安全的条件下,将不同对象的临床医学信息和不同的扫描方案绑定起来,得到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中,一个临床医学信息对应一个扫描方案。其中,扫描方案可以包括扫描设备的系统参数和扫描协议,系统参数例如可以是参考电压、定向耦合器传输系数、线圈功率损耗、对象的位置信息(对象与床位的相对位置信息)、发射模式等参数,但也不局限于此,扫描方案还可以包括其他参数。示例地,给出利用两个对象建立的参考信息库,其中,两个对象的临床扫描信息包括年龄、身高、体重、性别、扫描部位等,建立的参考信息库如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416998550000061
上表中以体线圈的两个射频发射通道C1和C2为例说明,其中:C11表示射频发射通道C1和放大器之间连接的定向耦合器的传输系数;C12表示射频发射通道C2和放大器之间连接的定向耦合器的传输系数,当然对于不同的对象定向耦合器的传输系数存在差异。C21表示射频发射通道C1的功率损耗,C22表示射频发射通道C2的功率损耗。对象的位置信息具体为对象的扫描部位相对病床的归一化的比例位置。发射模式,可以包括单源或者双源发射信息、不同发射通道的相位差信息,在此实施例中,体线圈采用1:1的等比例双射频源驱动,且不同射频通道的相位差相差90度。扫描协议具体为成像序列的类型,其可以是自由感应衰减(free induction decay,FID)类序列,可以是自旋回波序列、快速自旋回波序列等自旋回波类序列,可以是梯度回波序列、扰相梯度回波序列、稳态进动成像序列等梯度回波类序列,又或者是快速自旋梯度回波和平面回波成像序列形成的杂合序列等。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的磁共振系统,表1中的参考电压、定向耦合器传输系数、线圈功率损耗、发射模式等会存在差异。例如,磁共振系统可以划分为主磁场场强为1.5T、3.0T、5.0T、7.0T以及更高场强的系统,也可划分为单梯度发射模式、双梯度发射模式等类型。
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在得到待检测对象的待定临床医学信息之后,可以将该待定临床医学信息和预先建立好的参考信息库中的临床医学信息进行匹配,在参考信息库中首先确定出一个与待定医学信息相同或者最接近的候选临床医学信息,然后再在参考信息库中找到该候选临床医学信息对应的扫描参数,这些扫描参数就构成了扫描方案,并将找到的扫描方案记为候选扫描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2b所示,参数信息库可以包括第一参数信息库和第二参数信息库,不同参数信息库对应不同场强或发射模式的磁共振系统。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参数信息库可以对应1.5T磁共振系统,第二参数信息库可以对应3.0T磁共振系统。每个参数信息库包括临床医学信息和对应的扫描方案,临床医学信息例如包括患者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生理特性(包括身高、体重等)、扫描部位,扫描方案例如包括扫描协议、病床相对FOV的位置、射频发射模式等多种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图2b只是参数信息库的示意图,图中临床医学信息部分的文字等内容不影响本申请实施例的实质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参数信息库可以对应单源激励的磁共振系统,第二参数信息库可以对应双源激励的磁共振系统。当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参数信息库所包含的信息库的种类并不作具体限制。
S206,检测候选扫描方案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该预设条件和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程度有关。
其中,预设条件是和安全相关的条件,例如可以是扫描方案中的扫描参数满足安全要求时的参数等。
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在得到待检测对象的候选扫描方案之后,该候选扫描方案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扫描参数,本实施例主要是包括多个扫描参数,然后就可以对候选扫描方案中的每个扫描参数进行检测,判断每个扫描参数是否满足对应的设定参数要求;当然也可以对候选扫描方案中的一个或部分扫描参数进行检测,判断这一个或部分扫描参数是否满足对应的设定参数要求;当然还可以是对候选扫描方案中的全部扫描参数进行统一检测,判断候选扫描方案中全部参数在整体上是否满足设定参数要求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S208,若满足,则将候选扫描方案确定为目标扫描方案。
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在对候选扫描方案中的扫描参数进行检测时,以上述S206举例情况为例,若候选扫描方案中的每个扫描参数均满足对应的设定参数要求,或者候选扫描方案中的一个或部分扫描参数均满足对应的设定参数要求,或者候选扫描方案中的全部扫描参数在整体上满足设定参数要求,那么就可以认为该候选扫描方案是满足预设条件的,也就是说该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而言是相对安全的,那么就可以将该候选扫描方案确定为目标扫描方案,然后在相应的扫描设备采用该目标扫描方案设置参数,并对待检测对象进行扫描。另外,若该候选扫描方案不满足预设条件,那么可以在参考信息库中重现寻找候选扫描方案,重新进行检测,当然也可以是对现有的候选扫描方案进行调整,得到合适的扫描方案,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上述扫描方案的生成方法中,通过获取待检测对象的临床医学信息,在预设的参考信息库中得到待定临床医学信息对应的候选扫描方案,检测候选扫描方案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则将候选扫描方案确定为目标扫描方案,其中,参数信息库包括临床医学信息和扫描方案之间的对应关系,预设条件和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程度有关。在该方法中,由于可以根据待检测对象的临床医学信息在预设的参考信息库中得到候选扫描方案,这样在扫描设备的参数改变之后,不需要人工去调节参数就可以直接通过参考信息库得到扫描方案,因此,该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扫描流程,节省扫描时间和人力成本;另外,由于该方法在得到扫描方案后还会检测是否满足安全条件,并在满足安全条件时才会确定为最终的扫描方案,因此,利用该方法确定出的扫描方案可以满足对待检测对象的安全要求,从而也可以提高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的安全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扫描方案的生成方法,本实施例涉及的是如何检测候选扫描方案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具体过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a所示,上述S206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2,根据候选扫描方案计算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系数;该安全系数用于表征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程度。
S304,将安全系数和预设的安全系数阈值进行对比。
安全系数可以用于表征单位时间内受检者的射频能量容忍度、梯度刺激容忍度。其中,梯度刺激容忍度与梯度线圈的电流对周围神经刺激程度有关。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安全系数可以为与射频能量容忍度有关的比吸收率;该比吸收率为采用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扫描时,待检测对象吸收的能量和待扫描部位暴露的质量的比值。其中,这里比吸收率的英文全称为Specific Absorption Rate,简写为SAR,也称为单位质量组织吸收射频功率的吸收率,这里SAR可以用以下公式(1)表示:
SAR=Energy/Mass (1)
在公式(1)中,Energy表示待检测对象吸收的射频脉冲的能量,Mass表示待检测对象暴露的质量,也可以称为待检测对象的待扫描部位暴露的质量。其中,待检测对象吸收的能量Energy和如下公式(2)和(3)有关,如下:
Ppatient=PTRS-Pcoil_loss (2)
Figure BDA0002416998550000091
在公式(2)和(3)中,Ppatient表示待检测对象吸收的射频脉冲的能量,PTRS表示射频发射的总功率减去反射回来的功率后的差值,P0表示根据发射电压预测的功率(其中C1和C2表示体线圈不同的发射通道),其跟参考电压和协议本身能量相关(比如射频脉冲多少,翻转角大小以及协议扫描时间等等);Vref指的发射参考电压(其中C1和C2表示不同的发射通道),其跟负载相关并与体线圈发射的射频脉冲的翻转角对应;FactorDico指的是定向耦合器传输系数(其中C1和C2表示不同的发射通道),其跟负载相关;Pcoil_loss指的是线圈功率损耗值;Ptotalcoil_Ci_180,表示使用180度翻转角方波发射时,入射功率和反射功率的差(其中i为1或2),通过这个参考值来推算出不同协议(不同翻转角)的功率(入射功率-反射功率),R指的是电阻,通常为50欧姆。
上述Mass为待检测对象的待扫描部位暴露的质量,与待检测对象的身高、体重、待扫描部位、位置信息等相关,可以根据这些参数通过模型计算得到待检测对象的待扫描部位暴露的质量,比如,头部暴露质量、躯干暴露质量、全身暴露质量等等。示例性地,模型的种类可以选择局部模型或者全身模型。
常用的模型有精确模型和简易模型(使用球体、柱体等简易几何体进行建模)。考虑到计算复杂度,可以采用图3b所示的圆柱体模型进行建模,其中头、躯干、双下肢分别等效为一个圆柱体,矩形框覆盖的范围即为线圈覆盖范围。可以根据待检测对象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信息,计算出圆柱体的半径、长度和质量,然后根据射频发射线圈与待检测对象的相对位置,确定待检测对象的待扫描部位占总圆柱体质量的比例,就可以得到受照部分的质量,即可以得到待扫描部位暴露的质量。
具体的,上述公式(1)-(3)中涉及的参数可以认为候选处理方案中的扫描参数,也就是说,在得到待检测对象的候选扫描方案之后,相应地,候选扫描方案中包括的扫描参数的值也就确定了,那么就可以通过公式(2)和(3)计算得到待检测对象吸收的能量,然后通过待定临床信息也可以计算得到待检测对象的待扫描部位暴露的质量,然后通过公式(1),就可以得到待检测对象吸收的能量和待扫描部位暴露的质量的比值,记为安全系数,也就是SAR值。然后就可以将得到的SAR值和预设的SAR阈值进行对比,这里的SAR阈值就是安全系数阈值,其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例如可以是0.3、0.5等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安全系数小于安全系数阈值,则将候选扫描方案确定为目标扫描方案,也就是说,若计算得到的SAR值小于SAR阈值,那么就可以认为利用该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进行扫描时是安全的,那么就可以将该候选扫描方案作为最终的目标扫描方案。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上述安全系数不小于安全系数阈值,则根据预设的调整规则对候选扫描方案进行调整,得到目标扫描方案;该预设的调整规则与候选扫描方案中的扫描协议相关。也就是说,若上述计算得到的SAR值大于等于SAR阈值,那么就说明利用该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扫描的话可能是不安全的,那么就需要按照一定的调整规则对该候选扫描方案中的全部扫描参数或者部分扫描参数进行调整,以使调整后的扫描后的方案能够满足安全要求。同时也可以输出该调整后的扫描方案,这样在使用该调整后的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进行扫描时,就可以正常扫描,也就不会出现扫描中断的情况,从而也可以简化临床扫描工作流,降低医生或用户的使用难度。
上述在按照一定的调整规则对候选扫描方案进行调整时,可选的,该预设的调整规则包括调整候选扫描方案中扫描协议的顺序、调整候选扫描方案中扫描协议间的时间间隔;候选扫描方案中包括扫描协议等参数,其中每个扫描方案所对应的扫描协议可以是一组扫描协议,每组扫描协议包括多个扫描协议,在调整扫描协议的顺序时,可以是将一组扫描协议中的全部扫描协议的顺序均进行调整,还可以是对一组扫描协议中的部分扫描协议的顺序进行调整,这里的调整顺序可以是前移或后移等;另外,也可以是调整一组扫描协议中的各扫描协议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是将一组扫描协议中的全部扫描协议间的时间间隔均进行调整,还可以是对一组扫描协议中的部分扫描协议间的时间间隔进行调整,这里在调整的时间间隔为多个扫描协议之间的时,多个时间间隔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里调整时间间隔可以是减少时间间隔或增加时间间隔。示例地,以候选扫描方案中一组扫描协议包括四个扫描协议为例。
示例性地,可以根据候选扫描方案在参考信息库中确定多个候选扫描方案,分别计算每个候选方案的所需扫描时间、执行扫描时的患者SAR值,选择扫徐扫描时间最短和/或执行扫描时的患者SAR值对应的候选扫描方案进行调整。
参见图3c所示,四个扫描协议分别为,协议1: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协议2:fse,协议3:平面回波成像序列(epi),协议4:梯度回波序列(gre),其中图3c的(1)图为候选扫描方案中原本的扫描协议的示意图,图3c的(2)图为对候选扫描方案中扫描协议的顺序进行调整的示意图,图3c的(3)图为对候选扫描方案中扫描协议间的时间间隔进行调整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候选扫描方案中扫描协议的顺序进行调整或扫描协议间的时间间隔进行调整之后,还可以利用调整后的扫描协议作为新的候选扫描方案,然后再进行SAR值的计算和判断,若SAR值小于SAR阈值,则将更改后的候选扫描方案作为目标扫描方案,若SAR值还是大于等于SAR阈值,那么就继续对候选扫描方案进行调整,直至计算的SAR值小于SAR阈值为止,并将最终满足要求的SAR值对应的候选扫描方案作为目标扫描方案。
进一步地,在上述检测过程中,若安全系数不小于安全系数阈值,则输出提示消息;该提示消息用于指示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系数超出范围。也就是说,在上述第一次判断SAR值大于等于SAR阈值时,也就是说安全超出范围时,可以给用户或医生输出提示消息,用于指示利用候选扫描方案进行扫描会危及待检测对象的安全,同时也可以给医生或用户输出上述对候选扫描方案中的扫描协议进行调整的方向。通过给用户或医生输出提示消息,可以简化扫描工作流,减少扫描时间,同时提供扫描协议的调整方向,可以给医生或用户在调整扫描协议时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待检测对象的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SAR的过程可以是在搭建的磁共振运行平台上进行的,该平台集成在计算机设备内部,同时也可以作为产品功能集成到系统软件中,在扫描协议加载时提前计算好SAR,以保证扫描协议对受检者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扫描方案的生成方法,可以根据候选扫描方案计算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系数,该安全系数用于表征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程度,并将安全系数和预设的安全系数阈值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候选扫描方案是否能满足安全要求。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是通过对候选扫描方案进行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来判断候选扫描方案是否能满足安全要求的,相比人工直接通过扫描方案进行判断的方法,本实施例通过一个指标进行判断的方法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另外,由于本实施例可以通过简单地计算和比较过程得到候选扫描方案是否能满足安全要求的结果,因此,该方法可以进一步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以下结合一个更加详细的实施例加以说明,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401,获取待检测对象的待定临床医学信息。
S402,根据待定临床医学信息和预设的参数信息库,得到待定临床医学信息对应的候选扫描方案。
S403,根据候选扫描方案计算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系数。
S404,判断安全系数是否小于预设的安全系数阈值,若是,执行S405,否则,执行S406。
S405,将候选扫描方案确定为目标扫描方案。
S406,根据预设的调整规则对候选扫描方案进行调整,得到目标扫描方案,并输出提示消息。
S407,利用目标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进行扫描。
下面给出一个应用示例,预先按照表1的格式准备了包括不同受检者的临床医学信息和扫描方案的参考信息库,例如给出3个受检者扫描头部的扫描方案,如下:
受检者A,身高170,体重140斤,40岁的扫描头部的扫描方案;
受检者B,身高180,体重200斤,50岁的扫头部的扫描方案;
受检者C,身高160,体重100斤,30岁扫描头部的扫描方案;
示例地,假设扫描一位受检者,该受检者的临床医学信息分别为:身高180,体重201斤,年龄51岁,扫描头部,在医生输入受检者的临床医学信息之后,在加载扫描方案之前就可以先调用磁共振运行平台,该平台会根据受检者的临床医学信息与参考信息库中的临床医学信息进行匹配(以上述给的示例为例,可见该受检者的临床医学信息和受检者B的临床医学信息比较接近,那么可以将受检者B的临床医学信息作为候选临床医学信息),匹配好之后就可以得到对应的候选扫描方案,然后对该候选扫描方案进行计算,即可提前预知候选扫描方案对应的SAR是否超SAR阈值,如果超SAR阈值,那么可以提前对候选扫描方案中扫描协议的范围做限制处理,或者对超SAR阈值的候选扫描方案中的扫描协议的参数进行调整(例如头部t2_fse协议超SAR阈值,翻转角原本设置的是90度,那么在超SAR阈值时,就可以设置为89度,这样就可以正常扫描了,此时可以限制翻转角范围到89或者将89度作为推荐值输出给医生或用户),为用户或医生调整扫描协议提供指导意义。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a、3a、4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a、3a、4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扫描方案的生成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0、第一确定模块11、检测模块12和第二确定模块13,其中:
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待检测对象的待定临床医学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11,用于根据待定临床医学信息和预设的参数信息库,得到待定临床医学信息对应的候选扫描方案;该参数信息库包括临床医学信息和扫描方案之间的对应关系;
检测模块12,用于检测候选扫描方案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该预设条件和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程度有关;
第二确定模块13,用于若满足,则将候选扫描方案确定为目标扫描方案。
关于扫描方案的生成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扫描方案的生成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扫描方案的生成装置,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检测模块12可以包括计算单元和对比单元,其中: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候选扫描方案计算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系数;该安全系数用于表征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程度;
对比单元,用于将安全系数和预设的安全系数阈值进行对比。
可选的,上述第二确定模块13,还用于若安全系数小于安全系数阈值,则将候选扫描方案确定为目标扫描方案。
可选的,上述第二确定模块13,还用于若安全系数不小于安全系数阈值,则根据预设的调整规则对候选扫描方案进行调整,得到目标扫描方案;该预设的调整规则与候选扫描方案中的扫描协议相关。
可选的,上述预设的调整规则包括调整候选扫描方案中扫描协议的顺序、调整候选扫描方案中扫描协议间的时间间隔。
可选的,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输出模块,该输出模块,用于若安全系数不小于安全系数阈值,则输出提示消息;该提示消息用于指示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系数超出范围。
可选的,上述安全系数为比吸收率;该比吸收率为采用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扫描时,待检测对象吸收的能量和待扫描部位暴露的质量的比值。
可选的,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扫描模块,该扫描模块,用于采用目标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进行扫描。
关于扫描方案的生成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扫描方案的生成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扫描方案的生成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待检测对象的待定临床医学信息;
根据待定临床医学信息和预设的参数信息库,得到待定临床医学信息对应的候选扫描方案;该参数信息库包括临床医学信息和扫描方案之间的对应关系;
检测候选扫描方案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该预设条件和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程度有关;
若满足,则将候选扫描方案确定为目标扫描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候选扫描方案计算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系数;该安全系数用于表征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程度;
将安全系数和预设的安全系数阈值进行对比。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安全系数小于安全系数阈值,则将候选扫描方案确定为目标扫描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安全系数不小于安全系数阈值,则根据预设的调整规则对候选扫描方案进行调整,得到目标扫描方案;该预设的调整规则与候选扫描方案中的扫描协议相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的调整规则包括调整候选扫描方案中扫描协议的顺序、调整候选扫描方案中扫描协议间的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安全系数不小于安全系数阈值,则输出提示消息;该提示消息用于指示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系数超出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全系数为比吸收率;该比吸收率为采用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扫描时,待检测对象吸收的能量和待扫描部位暴露的质量的比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采用目标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进行扫描。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待检测对象的待定临床医学信息;
根据待定临床医学信息和预设的参数信息库,得到待定临床医学信息对应的候选扫描方案;该参数信息库包括临床医学信息和扫描方案之间的对应关系;
检测候选扫描方案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该预设条件和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程度有关;
若满足,则将候选扫描方案确定为目标扫描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候选扫描方案计算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系数;该安全系数用于表征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程度;
将安全系数和预设的安全系数阈值进行对比。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安全系数小于安全系数阈值,则将候选扫描方案确定为目标扫描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安全系数不小于安全系数阈值,则根据预设的调整规则对候选扫描方案进行调整,得到目标扫描方案;该预设的调整规则与候选扫描方案中的扫描协议相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的调整规则包括调整候选扫描方案中扫描协议的顺序、调整候选扫描方案中扫描协议间的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安全系数不小于安全系数阈值,则输出提示消息;该提示消息用于指示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系数超出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全系数为比吸收率;该比吸收率为采用候选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扫描时,待检测对象吸收的能量和待扫描部位暴露的质量的比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采用目标扫描方案对待检测对象进行扫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扫描方案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检测对象的待定临床医学信息;
根据所述待定临床医学信息和预设的参数信息库,得到所述待定临床医学信息对应的候选扫描方案;所述参数信息库包括临床医学信息和扫描方案之间的对应关系;
检测所述候选扫描方案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所述预设条件和所述候选扫描方案对所述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程度有关;
若满足,则将所述候选扫描方案确定为目标扫描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候选扫描方案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根据所述候选扫描方案计算所述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系数;所述安全系数用于表征所述候选扫描方案对所述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程度;
将所述安全系数和预设的安全系数阈值进行对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满足,则将所述候选扫描方案确定为目标扫描方案,包括:
若所述安全系数小于所述安全系数阈值,则将所述候选扫描方案确定为目标扫描方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安全系数不小于所述安全系数阈值,则根据预设的调整规则对所述候选扫描方案进行调整,得到目标扫描方案;所述预设的调整规则与所述候选扫描方案中的扫描协议相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调整规则包括调整所述候选扫描方案中扫描协议的顺序、调整所述候选扫描方案中扫描协议间的时间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安全系数不小于所述安全系数阈值,则输出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候选扫描方案对所述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系数超出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系数为比吸收率;所述比吸收率为采用所述候选扫描方案对所述待检测对象扫描时,所述待检测对象吸收的能量和待扫描部位暴露的质量的比值。
8.一种扫描方案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检测对象的待定临床医学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定临床医学信息和预设的参数信息库,得到所述待定临床医学信息对应的候选扫描方案;所述参数信息库包括临床医学信息和扫描方案之间的对应关系;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候选扫描方案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所述预设条件和所述候选扫描方案对所述待检测对象的安全程度有关;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若满足,则将所述候选扫描方案确定为目标扫描方案。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194268.9A 2020-03-19 2020-03-19 扫描方案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4952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4268.9A CN113495240B (zh) 2020-03-19 2020-03-19 扫描方案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4268.9A CN113495240B (zh) 2020-03-19 2020-03-19 扫描方案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5240A true CN113495240A (zh) 2021-10-12
CN113495240B CN113495240B (zh) 2022-11-25

Family

ID=77993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94268.9A Active CN113495240B (zh) 2020-03-19 2020-03-19 扫描方案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9524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9059A (zh) * 2012-06-27 2015-02-25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扫描协议调整设备、成像设备以及用于调整扫描协议的方法
CN104755949A (zh) * 2012-10-23 2015-07-01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磁共振成像的自适应比吸收率(sar)控制
CN107137083A (zh) * 2017-06-16 2017-09-08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共振扫描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70269181A1 (en) * 2016-03-16 2017-09-21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Magnetic resonanc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operation thereof
CN107280669A (zh) * 2016-03-31 2017-10-24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磁共成像的sar值确定方法及磁共振成像装置
CN109464155A (zh) * 2018-12-29 2019-03-15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医学扫描定位方法
CN109709503A (zh) * 2019-02-13 2019-05-03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共振系统控制方法、磁共振系统、计算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9059A (zh) * 2012-06-27 2015-02-25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扫描协议调整设备、成像设备以及用于调整扫描协议的方法
CN104755949A (zh) * 2012-10-23 2015-07-01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磁共振成像的自适应比吸收率(sar)控制
US20170269181A1 (en) * 2016-03-16 2017-09-21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Magnetic resonanc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operation thereof
CN107280669A (zh) * 2016-03-31 2017-10-24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磁共成像的sar值确定方法及磁共振成像装置
CN107137083A (zh) * 2017-06-16 2017-09-08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共振扫描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64155A (zh) * 2018-12-29 2019-03-15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医学扫描定位方法
CN109709503A (zh) * 2019-02-13 2019-05-03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共振系统控制方法、磁共振系统、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5240B (zh) 2022-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2292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radio-frequency exposure in a magnetic resonance measurement
JP5931406B2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CN106896334B (zh) 预先评估mr下有源植入物周围组织温度的方法和mri系统
US20060047198A1 (en) Magnetic resonance diagnostic apparatus
CN104755949A (zh) 用于磁共振成像的自适应比吸收率(sar)控制
Boulant et al. Direct control of the temperature rise in parallel transmission by means of temperature virtual observation points: simulations at 10.5 Tesla
CN109709503A (zh) 一种磁共振系统控制方法、磁共振系统、计算机设备
US10168407B2 (en) Medical imaging apparatus having multiple subsystems,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for
JP6037424B2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US20160091583A1 (en) Patient-Specific Estimation of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WO2014034722A1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及びその比吸収率の演算方法
KR20130121743A (ko) 자기 공명 시스템 컨트롤링
US20140195954A1 (en) Accessories as Workflow Priors in Medical Systems
Pendse et al. IMPULSE: A scalable algorithm for design of minimum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parallel transmit RF pulses
WO2022188237A1 (zh) 射频能量沉积预测及射频能量沉积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495240B (zh) 扫描方案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6454157B2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及びq値算出方法
US20140103925A1 (en) Determining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issue Using Complex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Steensma et al. Tier‐based formalism for safety assessment of custom‐built radio‐frequency transmit coils
US11022668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SAR evaluation apparatus
US10928469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CN111128345A (zh) 医学图像的获取方法、医学扫描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JP5418952B1 (ja) 脳活動測定装置および脳活動測定方法
US20200025847A1 (en) Local coil device
US1042048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ith an adaptive gating window having constant gating efficienc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