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89556B - 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89556B
CN113489556B CN202110772821.7A CN202110772821A CN113489556B CN 113489556 B CN113489556 B CN 113489556B CN 202110772821 A CN202110772821 A CN 202110772821A CN 113489556 B CN113489556 B CN 1134895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ignal strength
receiving
strength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728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89556A (zh
Inventor
王宇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7282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895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89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8955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4022 priority patent/WO202328018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895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895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027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assessing signal quality or detecting noise/interference for the receiv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接收第一信号前,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和第二信号强度;在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干扰信号,且确定不接收所述干扰信号;在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接收处理;其中,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为与对应接入点之间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为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

Description

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进行物理载波监听与虚拟载波监听时,节点(station,STA)生成随机退避参数后,每次退避数减少时需要进行空频道检测技术(Clear Channel Assessment,CCA)检测当前信道占用情况,直到退避数减到0,且无其他STA同时在发送数据,STA才能开始发送数据。
但是,在开放且复杂的环境下,无线环境比较差,接收到的干扰信号较多,CCA的检测结果可能会一直处于信道繁忙状态,导致STA退避数无法递减或退避至0值时与其他STA发生冲突,进而可能导致该节点的发送数据包无法发送或发送失败。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空频道检测结果一直处于信道繁忙状态,发送数据包容易无法发送或发送失败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接收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接收第一信号前,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和第二信号强度;
在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干扰信号,且确定不接收所述干扰信号;
在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接收处理;
其中,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为与对应接入点之间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为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接收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第一信号前,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和第二信号强度;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干扰信号,且确定不接收所述干扰信号;
接收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接收处理;
其中,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为与对应接入点之间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为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基于电子设备当前接收的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和当前连接的接入点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动态地确定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为干扰信号,可以实现动态地屏蔽较弱信号,尤其是隐藏终端的信号,防止空频道检测一直处于繁忙状态,可以为电子设备提供一个更稳定的数据上传环境,保证信号可以正常且稳定地进行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DCF核心机制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DCF退避机制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节点和接入点的拓扑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方法和装置进行详细地说明。
首先对以下内容进行介绍: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协调功能(Distributed CoordinationFunction,DCF)核心机制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Wi-Fi设备信道竞争原理。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DCF退避机制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冲突避免(Carrier Sense Multiple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CSMA/CA)机制中,可以引入物理载波监听与虚拟载波监听;STA生成随机退避参数后,每次退避数减少时需要进行CCA检测当前信道占用情况;直到退避数减到0,且无其他节点(station,STA)同时在发送数据,STA才能开始发送数据;若退避数减到0时,有其他STA的退避数同时减到0,则重新生成一个更大的退避参数,再次进行空频道检测技术(Clear Channel Assessment,CCA)检测当前信道占用情况,减少退避数,直到退避数减到0……依次类推。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节点和接入点的拓扑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该拓扑中,STA1与STA2为两个节点,其中STA1关联在接入点(Access Point,AP)1上,STA2关联在AP2上。图中以STA1为中心的虚线圈可以代表STA1的发送范围,以STA2为中心的虚线圈可以代表STA2的发送范围。
其中AP1处于STA1的覆盖范围内,而不在STA2的覆盖范围内。AP2处于STA2的覆盖范围,而不在STA1的覆盖范围内。因此,AP1只能接受到STA1的数据,AP2也只能接收到STA2的数据。当STA1与STA2同时发送时,接受节点AP1或者AP2处均不会发生冲突,故其是可以同时传输的。但是由于这样的拓扑特殊性以及DCF中CSMA/CA的工作机制,会造成STA1与STA2无法同时传输。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流程:
步骤400,在接收第一信号前,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和第二信号强度;
步骤410,在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干扰信号,且确定不接收所述干扰信号;
步骤420,在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接收处理;
其中,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为与对应接入点之间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为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
可选地,为了避免CCA检测结果一直处于信道繁忙状态,可以尽量避免接收干扰信号,为数据的发送创造稳定的环境。
可选地,该信号接收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任意目标STA,对该目标STA来说,干扰信号可以包括信号微弱和/或目的地址不为目标STA的信号,比如弱信号或隐藏终端信号等,还可以包括对目标STA的有用信号的接收造成损伤的信号。
可选地,由于在不同的通信系统中,目标STA当前连接的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不一定是固定值,且在不同场景下连接的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差距很大,因此,在判断当前接收的信号是否为干扰信号时,不能直接确定信号强度在某一阈值范围内的信号为干扰信号,避免导致在某些场景下有效信号被当作干扰信号忽略,或在另外一些场景下,干扰信号依旧较多,CCA检测结果繁忙。
可选地,可以根据当前连接的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动态地调整干扰信号的定义阈值,发送方向和接收方向类似,可以通过忽略干扰信号防止CCA检测结果持续保持繁忙状态,并主动阻止虚拟载波监听的网络分配向量(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NAV)值被更新。
因此,目标STA可以判断自身与所连接的接入点之间的第二信号强度减去第一信号的第一信号强度得到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若该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可以确定第一信号为干扰信号,则可以在接收信号的过程中忽略该第一信号,即不接收该第一信号。
可选地,目标STA可以在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情况下,判断第一信号可能不为干扰信号,则可以对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接收处理;
可选地,第一阈值可以是提前设置的,也可以是一个固定值,比如预设阈值可以是20dB,或21dB,或18dB,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基于电子设备当前接收的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和当前连接的接入点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动态地确定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为干扰信号,可以实现动态地屏蔽较弱信号,尤其是隐藏终端的信号,防止空频道检测一直处于繁忙状态,可以为电子设备提供一个更稳定的数据上传环境,保证信号可以正常且稳定地进行传输。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接收处理,包括:
在正在接收第二信号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的第三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中断阈值,则中断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二接收处理。
可选地,第二信号可以是在确定对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接收处理的时刻,目标STA正在接收的信号;
可选地,在接收第二信号时,可以持续检测当前空间内的信号波动,若是在当前信道内检测到新的信号即第一信号,并确定可以对该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接收处理,则可以确定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信号强度跳变值;
可选地,第三信号强度可以是第二信号的信号强度;
可选地,可以判断第一信号强度减去第三信号强度得到的差值(即跳变值)是否大于或等于中断阈值;若该跳变值大于或等于中断阈值,则可以确定第二信号为干扰信号,则可以中断接收该第二信号,并对第一信号进行第二接收处理。若该跳变值小于中断阈值,则可以完整地接收该第二信号。
可选地,在确定对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接收处理后,目标STA可以在没有接收任何信号的情况下,接收该第一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在当前信道内检测到跳变值高于中断阈值的第一信号时,可以判定目标STA当前接收的第二信号为干扰信号并立即中断当前第二信号的接收,转而接收新的数据包,即第一信号,可以增加系统在接收方向的鲁棒性。
可选地,在调制方式为补码键控方式的情况下,所述中断阈值为第二阈值;
在调制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方式的情况下,所述中断阈值为第三阈值。
可选地,第二阈值可以为6dB,比如在调制方式为补码键控调制方式的情况下,所述中断阈值为6dB;可选地,第三阈值可以为12dB,比如在调制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方式的情况下,所述中断阈值为12dB。
可选地,在调制方式为补码键控调制方式的情况下,若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的第三信号强度,且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可以中断第二信号的接收,转而去接收新检测到的强度更大的信号,即第一信号。
可选地,在调制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方式的情况下,若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的第三信号强度,且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则可以中断第二信号的接收,转而去接收新检测到的强度更大的信号,即第一信号。
可选地,目标STA在确定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接收处理后,还可以进一步判断第一信号对应的调制方式,若确定调制方式为补码键控调制方式的情况下,可以基于第二阈值判断是否中断接收第二信号;若确定调制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方式的情况下,可以基于第三阈值判断是否中断接收第二信号;
例如,若确定调制方式为补码键控调制方式的情况下,可以在确定第一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比如6dB后,中断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二接收处理;若确定调制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方式的情况下,可以在确定第一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比如12dB后,中断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二接收处理。
可选地,第二阈值还可以为6.5dB,5.5dB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第三阈值还可以为12.5dB,11.5dB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第三阈值可以大于第二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不同调制方式下的中断阈值进行不同的配置,可以实现更准确地对干扰信号的分辨和屏蔽,可以进一步增加整个系统的鲁棒性。
可选地,所述中断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二接收处理,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更新自动增益控制值AGC;
基于更新后的AGC,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三接收处理。
可选地,在判断确定所述第二信号为干扰信号并中断接收后,可以基于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重新设定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值,并锁定到一个更高的信号强度接收状态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可以有效防止该有效信号被干扰;
因此,可以在中断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后,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二接收处理时,基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更新自动增益控制值AGC,然后可以基于更新后的AGC,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三接收处理。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三接收处理包括:
在调制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方式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信号的目的地址;
在确定与所述第一信号的目的地址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干扰信号;
在确定与所述第一信号的目的地址匹配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第一信号。
可选地,对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OFDM)数据包,数据传输速度快,接收完整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包头时间较短,可以定向解析出该信号的接收端的唯一标识,比如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asic Service Set Identifier,BSSID)值,接收器/远程地址(ReceiverAddress or Remote Address,RA)值等,从而可以定量地判断第一信号的有效性,若确定第一信号无效则可以直接忽略该第一信号以节省后期数据的接收时间。
可选地,为了对灵敏度衰减(desense)门限内的叠加信号准确解析,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引入rssi abort和RA/BSSID abort,保证在补码键控调制和正交频分复用两种不同信号调制方式下的接收鲁棒性。
可选地,在基于更新后的AGC,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三接收处理时,可以在调制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方式的情况下,解析所述第一信号的媒介访问控制包头,获得所述第一信号的目的地址;若所述第一信号的目的地址不为目标STA,即目标STA确定与所述第一信号的目的地址不匹配,则可以确定第一信号为干扰信号并中断接收,若所述第一信号的目的地址为当前节点,即目标STA与所述第一信号的目的地址匹配,则可以持续并完整地接收第一信号。
可选地,在基于更新后的AGC,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三接收处理时,可以在调制方式为补码键控调制方式的情况下,持续并完整地进行接收第一信号。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501,电子设备的系统进入接收状态;
步骤502,判断是否满足第二信号强度-第一信号强度≥20dB;
可选地,电子设备即目标STA可以判断与对应接入点之间的信号强度的第二信号强度与第一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值;
其中,若第二信号强度-第一信号强度≥20dB,则判定第一信号为干扰信号并忽略接收,反之则进入步骤503;
步骤503,调制方式检测;
在保证接收信号的SNR足够解析的前提下,可以判断第一信号的调制方式,若调制方式为CCK,则可以将中断阈值设为第二阈值,比如6dB,若调制方式为OFDM,则可以将中断阈值设为第三阈值,比如12dB;
步骤504,判断是否满足信号强度的跳变值≥中断阈值;
在在接收第二信号时,可以持续检测当前空间内的信号波动,若是在当前信道内检测到新的信号即第一信号,并确定可以对该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接收处理,则可以判断第一信号强度和第二信号的第三信号强度之间的跳变值(差值),若该差值大于或等于中断阈值,则跳转至步骤505,反之则跳转至步骤509;
步骤505,判定第二信号为干扰信号并中断接收;
步骤506,重新锁定AGC值至更高信号强度;
可选地,可以基于第一信号重新设定AGC值至更高信号强度,并锁定到一个更高的信号强度接收状态,以防止该第一信号(有效信号)被干扰(RSSI Abort);
可选地,可以设置新的AGC值为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
可选地,若调制方式为CCK则跳转至步骤509,若调制方式为OFDM,则跳转至步骤507;
步骤507,解析MAC包包头;
可选地,可以接收第一信号的MAC头并解析;
步骤508,判断RA/BSSID是否有效;
可选地,若从包头解析后的数据中判断出RA/BSSID两个值有效,则跳转至步骤509,反之则判定第一信号为干扰信号并中断接收(RA/BSSID Abort);
步骤509,端口物理层(Physical,PHY)持续并完整的接收数据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基于电子设备当前接收的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和当前连接的接入点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动态地确定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为干扰信号,可以实现动态地屏蔽较弱信号,尤其是隐藏终端的信号,防止空频道检测一直处于繁忙状态,可以为电子设备提供一个更稳定的数据上传环境,保证信号可以正常且稳定地进行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信号接收装置,或者该信号接收装置中的用于执行信号接收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信号接收装置执行信号接收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装置。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610,第一确定模块620和接收处理模块630;其中:
获取模块610用于在接收第一信号前,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和第二信号强度;
第一确定模块620用于在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干扰信号,且确定不接收所述干扰信号;
接收处理模块630用于在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接收处理;
其中,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为与对应接入点之间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为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基于电子设备当前接收的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和当前连接的接入点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动态地确定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为干扰信号,可以实现动态地屏蔽较弱信号,尤其是隐藏终端的信号,防止空频道检测一直处于繁忙状态,可以为电子设备提供一个更稳定的数据上传环境,保证信号可以正常且稳定地进行传输。
可选地,所述接收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正在接收第二信号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的第三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中断阈值,则中断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二接收处理。
可选地,在调制方式为补码键控调制方式的情况下,所述中断阈值为第二阈值;
在调制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方式的情况下,所述中断阈值为第三阈值。
可选地,所述接收处理模块还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更新自动增益控制值AGC;
基于更新后的AGC,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三接收处理。
可选地,所述接收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调制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方式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信号的目的地址;
在确定与所述第一信号的目的地址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干扰信号;
在确定与所述第一信号的目的地址匹配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第一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基于电子设备当前接收的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和当前连接的接入点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动态地确定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为干扰信号,可以实现动态地屏蔽较弱信号,尤其是隐藏终端的信号,防止空频道检测一直处于繁忙状态,可以为电子设备提供一个更稳定的数据上传环境,保证信号可以正常且稳定地进行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号接收装置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号接收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装置能够实现图1至图5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700,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存储在存储器7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7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701执行时实现上述信号接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图8是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8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801、网络模块802、音频输出单元803、输入单元804、传感器805、显示单元806、用户输入单元807、接口单元808、存储器809、以及处理器8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8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8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8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810用于:
在接收第一信号前,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和第二信号强度;
在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干扰信号,且确定不接收所述干扰信号;
在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接收处理;
其中,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为与对应接入点之间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为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基于电子设备当前接收的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和当前连接的接入点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动态地确定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为干扰信号,可以实现动态地屏蔽较弱信号,尤其是隐藏终端的信号,防止空频道检测一直处于繁忙状态,可以为电子设备提供一个更稳定的数据上传环境,保证信号可以正常且稳定地进行传输。
可选地,处理器810还用于:
在正在接收第二信号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的第三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中断阈值,则中断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二接收处理。
可选地,在调制方式为补码键控方式的情况下,所述中断阈值为第二阈值;
在调制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方式的情况下,所述中断阈值为第三阈值。
可选地,处理器810还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更新自动增益控制值AGC;
基于更新后的AGC,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三接收处理。
可选地,处理器810还用于:
在调制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方式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信号的目的地址;
在确定与所述第一信号的目的地址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干扰信号;
在确定与所述第一信号的目的地址匹配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第一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基于电子设备当前接收的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和当前连接的接入点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动态地确定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为干扰信号,可以实现动态地屏蔽较弱信号,尤其是隐藏终端的信号,防止空频道检测一直处于繁忙状态,可以为电子设备提供一个更稳定的数据上传环境,保证信号可以正常且稳定地进行传输。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8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8041和麦克风8042,图形处理器8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806可包括显示面板8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8061。用户输入单元807包括触控面板8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8072。触控面板8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8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8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存储器8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处理器8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8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信号接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信号接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节点STA,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第一信号前,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和第二信号强度;
在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干扰信号,且确定不接收所述干扰信号;
在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接收处理;
其中,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为节点STA与当前连接的接入点之间信号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为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是在确定对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接收处理的时刻,目标STA正在接收的信号;
所述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接收处理,包括:
在正在接收第二信号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的第三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中断阈值,则中断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二接收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调制方式为补码键控方式的情况下,所述中断阈值为第二阈值;
在调制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方式的情况下,所述中断阈值为第三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断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二接收处理,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更新自动增益控制值AGC;
基于更新后的AGC,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三接收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三接收处理包括:
在调制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方式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信号的目的地址;
在确定与所述第一信号的目的地址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干扰信号;
在确定与所述第一信号的目的地址匹配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第一信号。
5.一种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节点STA,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第一信号前,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和第二信号强度;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干扰信号,且确定不接收所述干扰信号;
接收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接收处理;
其中,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为节点STA与当前连接的接入点之间信号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为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是在确定对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接收处理的时刻,目标STA正在接收的信号;
所述接收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正在接收第二信号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的第三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中断阈值,则中断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二接收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调制方式为补码键控调制方式的情况下,所述中断阈值为第二阈值;
在调制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方式的情况下,所述中断阈值为第三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处理模块还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更新自动增益控制值AGC;
基于更新后的AGC,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三接收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调制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方式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信号的目的地址;
在确定与所述第一信号的目的地址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干扰信号;
在确定与所述第一信号的目的地址匹配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第一信号。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的步骤。
CN202110772821.7A 2021-07-08 2021-07-08 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4895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2821.7A CN113489556B (zh) 2021-07-08 2021-07-08 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CT/CN2022/104022 WO2023280187A1 (zh) 2021-07-08 2022-07-06 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2821.7A CN113489556B (zh) 2021-07-08 2021-07-08 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89556A CN113489556A (zh) 2021-10-08
CN113489556B true CN113489556B (zh) 2023-07-28

Family

ID=77937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72821.7A Active CN113489556B (zh) 2021-07-08 2021-07-08 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89556B (zh)
WO (1) WO20232801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9556B (zh) * 2021-07-08 2023-07-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2755A (zh) * 2014-03-03 2014-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检测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7276686A (zh) * 2017-05-31 2017-10-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1347B (zh) * 2014-07-29 2019-01-29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络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EP2996425A1 (en) * 2014-09-10 2016-03-16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for operating a first wireless node communicating with a second wireless node, and device performing the method
KR102427862B1 (ko) * 2014-12-02 2022-08-02 주식회사 윌러스표준기술연구소 클리어 채널 할당을 위한 무선 통신 단말 및 무선 통신 방법
US10462799B2 (en) * 2015-01-30 2019-10-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irst node and a method therein
US10454650B2 (en) * 2015-04-01 2019-10-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6163657A1 (ko) * 2015-04-09 2016-10-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히든 노드 문제와 사용자 단말들의 채널 점유를 고려한 상향 링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EP3326419B1 (en) * 2015-07-22 2019-07-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entity for transmitting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8029057B (zh) * 2015-09-11 2021-02-1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触发小区重选过程的无线设备、方法和介质
US10237004B2 (en) * 2016-05-25 2019-03-19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Inter-radio communications for scheduling or allocating time-varying frequency resources
US11252758B2 (en) * 2016-10-24 2022-02-15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CN110719119B (zh) * 2019-10-11 2021-06-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防干扰方法及装置
CN111405651B (zh) * 2020-03-27 2023-12-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调整发射功率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1491352A (zh) * 2020-04-11 2020-08-04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的无线漫游方法和系统
CN112235855B (zh) * 2020-09-25 2022-09-30 锐迪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067597B (zh) * 2021-03-22 2022-08-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链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89556B (zh) * 2021-07-08 2023-07-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2755A (zh) * 2014-03-03 2014-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检测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7276686A (zh) * 2017-05-31 2017-10-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TE, ZTE Microelectronics.R1-1701617 "Channel sensing based schemes for cross-link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NR".3GPP tsg_ran\WG1_RL1.2017,(第TSGR1_88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89556A (zh) 2021-10-08
WO2023280187A1 (zh) 2023-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3387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performing ranging by using ultra-wideban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electronic device
US9066327B2 (en) Low energy wireless proximity pairing
US8520586B1 (en) Discovery and connection coexistence mechanism for wireless devices
US7720440B2 (en) 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of a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CCA) threshold
CN111194057A (zh) 一种资源排除方法及终端
US1025785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US11012970B2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9401832B2 (en) Long-range nodes with adaptive preambles for coexistence
CN111278149B (zh) 信息发送方法、信息检测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3489556B (zh) 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57535A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指示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WO2022117087A1 (zh) 副链路sl上的定位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072292B (zh) 业务信道状态的处理与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08322924B (zh) 一种带宽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EP4138451A1 (en) Resource se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user equipment
CN112566146B (zh)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11615143B (zh) 信息上报方法、信息接收方法、终端和网络控制实体
CN113271684A (zh) 旁链路传输控制方法、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
CN108391288B (zh) 一种优化通信业务质量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KR102299524B1 (ko) 인지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분산 매체 접근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CN112601241B (zh) 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2752330B (zh) 一种节能信号检测方法和终端
CN110535588B (zh) 配置信令执行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654097A (zh) 资源共享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KR101661428B1 (ko) 무선랜 환경에서 데이터 송신, 수신 방법 및 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