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86054A - 基于电缆组件数据库的成组关联件智能匹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电缆组件数据库的成组关联件智能匹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86054A
CN113486054A CN202110722225.8A CN202110722225A CN113486054A CN 113486054 A CN113486054 A CN 113486054A CN 202110722225 A CN202110722225 A CN 202110722225A CN 113486054 A CN113486054 A CN 1134860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ath
transparent protection
cable
protection tube
mar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222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86054B (zh
Inventor
何琰
何星
徐金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echengs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echengs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echengs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echengs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2222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86054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10722225.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34860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86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860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860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860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69Query processing with adaptation to specific hardware, e.g. adapted for using GPUs or SS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缆组件数据库的成组关联件智能匹配方法,涉及电缆成组关联件自动识别和标注方法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结合电缆组件设计的业务特点,在当前电缆组件数据表中搜索连接器和标识套管,根据连接器成组关联件算法搜索与连接器关联的尾附件和护套,计算尾附件和护套的标注点位置,并在尾附件和护套的标注点标注相关数据,生成连接器成组关联件标注,根据标识套管成组关联件算法搜索与标识套管关联的透明保护管,计算透明保护管的标注点位置,并在透明保护管的标注点标注相关数据,生成标识套管成组关联件标注。解决了传统人工在三维窗口中逐个点选的低效成组标注方式,实现了设计效率、质量的提升。

Description

基于电缆组件数据库的成组关联件智能匹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组件标注方法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电缆成组关联件自动识别和标注方法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缆组件通常包括连接器、电缆、尾附件、尾附件尾部保护管、防波护套、热缩标识套管、透明热缩套管、编织护套等。设计部门在出图过程中需要对电缆组件的各组成进行成组标注,即把在某个部位重叠的多个部件批量标注,标注内容包括组成的序号、规格、名称等。
目前,行业内常规的电缆组件成组标注方法是由电气工程师在各类设计软件中通过人工多次选择的方式来实现电缆组件的成组标注,而在三维环境中这种方法经常会需要经过多次切换三维显示场景、隐藏和显示组件的方式完成,效率低、容易遗漏标注,严重影响电气工程师的设计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电缆组件数据库的成组关联件智能匹配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多次选择的方式实现电缆组件成组标注而导致的效率低、容易遗漏标注、影响电气工程师设计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电缆组件数据库的成组关联件智能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通过关系数据表把电缆组件各系列的连接器、尾附件、护套、标识套管和透明保护管的外形尺寸和外形形状数据化,形成电缆组件数据表;
步骤B、结合电缆组件设计的业务特点,在当前电缆组件数据表中搜索连接器和标识套管,根据连接器成组关联件算法搜索与连接器关联的尾附件和护套,计算尾附件和护套的标注点位置,并在尾附件和护套的标注点标注相关数据,生成连接器成组关联件标注,根据标识套管成组关联件算法搜索与标识套管关联的透明保护管,计算透明保护管的标注点位置,并在透明保护管的标注点标注相关数据,生成标识套管成组关联件标注。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连接器成组关联件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1)、搜索连接器;
(2)、校验连接器是否已经进行成组标注,若是,则返回至步骤(1)搜索下一个连接器,否则执行步骤(3);
(3)、获取连接器的尾附件连接点;
(4)、根据尾附件连接点搜索尾附件;
(5)、校验尾附件与尾附件连接点是否匹配,若是,则返回至步骤(4)搜索下一个尾附件,否则执行步骤(6);
(6)、加入电缆组件数据表;
(7)、从电缆组件数据表中获取尾附件外形尺寸和形状数据;
(8)、计算尾附件沿电缆方向的轴向圆柱包围盒;
(9)、从电缆组件数据表中获取与尾附件匹配的护套类型;
(10)、搜索当前电缆组件的所有护套;
(11)、校验护套类型是否匹配,若是,则执行步骤(12),若否,则返回至步骤(10)搜索下一个护套;
(12)、计算护套沿电缆方向的轴向圆柱包围盒;
(13)、校验护套的轴向圆柱包围盒与尾附件的轴向圆柱包围盒在电缆轴线方向是否重叠,若是,则返回至(10)搜索下一个护套,否则执行步骤(14);
(14)、计算尾附件与护套的径向距离;
(15)、根据电缆组件设计特点确定护套间隙阈值,比较间隙阈值与径向距离;
(16)、校验尾附件与护套的径向距离是否在护套间隙阈值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17),否则返回至步骤(10);
(17)、将连接器加入到标注列表,从配置信息中获取成组标注数据类别;
(18)、根据尾附件沿电缆方向的轴向圆柱包围盒和护套沿电缆方向的轴向圆柱包围盒分别计算出尾附件和护套的中心点,该中心点即为尾附件和护套的标注点位置;
(19)、根据从配置信息中获取的标注数据类别,在尾附件和护套的标注点标注相关数据,生成连接器成组关联件标注。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标识套管成组关联件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1)、搜索标识套管;
(2)、校验标识套管是否已经进行成组标注,若是,则返回至步骤(1),否则执行步骤(3);
(3)、从电缆组件数据表中获取标识套管外形尺寸和形状数据;
(4)、根据标识套管搜索透明保护管;
(5)、计算透明保护管沿电缆方向的轴向圆柱包围盒;
(6)、校验透明保护管轴向圆柱包围盒是否已经进行了成组标注,若是,则返回至步骤(4)搜索下一个透明保护管,否则执行步骤(7);
(7)、校验透明保护管轴向圆柱包围盒与标识套管在轴线方向是否重叠,若是,则执行步骤(8),否则返回至步骤(4)搜索下一个透明保护管;
(8)、计算透明保护管与标识套管的径向距离;
(9)、根据电缆组件设计特点确定标识套管间隙阈值,比较间隙较阈值与径向距离;
(10)、检验透明保护管与标识套管的径向距离是否在标识套管间隙阈值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11),否则返回至步骤(4)搜索下一个透明保护管;
(11)、将标识套管加入到标注列表,从配置信息中获取成组标注数据类别;
(12)、根据透明保护管沿电缆方向的轴向圆柱包围盒计算出透明保护管的中心点,该中心点即为透明保护管的标注点位置;
(13)、根据从配置信息中获取的标注数据类别,在透明保护管的标注点标注相关数据,生成标识套管成组关联件标注。
进一步地,所述尾附件沿电缆方向的轴向圆柱包围盒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从电缆数据中读取电缆轴线;
b、根据尾附件规格型号从电缆组件数据表中查询尾附件最大外径及长度;
c、把尾附件连接点投影到电缆轴线上得到投影点;
d、根据电缆轴线、尾附件最大外径、长度以及投影点可以唯一计算出虚拟的空间圆柱体,该空间圆柱体即为所需的轴向圆柱包围盒。
进一步地,所述护套沿电缆方向的轴向圆柱包围盒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获取护套的位置点;
b、根据护套规格型号从电缆组件数据表中获取护套的内外径和长度;
c、根据护套的长度和起点,计算出护套终点;
d、根据护套的起点和终点,在电缆轴线上计算截取出护套轴线;
e、根据护套的内外径计算出护套的截面形状;
f、根据护套截面形状及护套轴线扫掠造型出虚拟的扫掠体,该扫掠体即为护套的轴向圆柱包围盒。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保护管沿电缆方向的轴向圆柱包围盒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获取透明保护管的位置点;
b、根据透明保护管规格型号从电缆组件数据表中获取透明保护管的内外径和长度;
c、根据透明保护管的长度和起点,计算出透明保护管终点;
d、根据透明保护管的起点和终点,在电缆轴线上计算截取出透明保护管轴线;
e、根据透明保护管的内外径计算出透明保护管的截面形状;
f、根据透明保护管截面形状及透明保护管轴线扫掠造型出虚拟的扫掠体,该扫掠体即为透明保护管的轴向圆柱包围盒。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尾附件、护套、标识套管和透明保护管的外形尺寸分别包括长、宽、高,连接器、尾附件、护套、标识套管和透明保护管的外形形状分别包括矩形、圆形或异形。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关系数据表把电缆组件各系列的连接器、尾附件、护套、标识套管和透明保护管的外形尺寸和外形形状数据化,形成电缆组件数据表,并结合电缆组件设计的业务特点,在当前电缆组件数据表中搜索连接器和标识套管,根据连接器成组关联件算法搜索与连接器关联的尾附件和护套,计算尾附件和护套的标注点位置,并在尾附件和护套的标注点标注相关数据,生成连接器成组关联件标注,根据标识套管成组关联件算法搜索与标识套管关联的透明保护管,计算透明保护管的标注点位置,并在透明保护管的标注点标注相关数据,生成标识套管成组关联件标注。从而实现了电缆组件成组关联件的自动识别和信息标注,解决了传统人工在三维窗口中逐个点选的低效成组标注方式,避免了标注遗漏现象的发生,实现了设计效率、质量的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连接器成组关联件算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标识套管成组关联件算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基于电缆组件数据库的成组关联件智能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通过关系数据表把电缆组件各系列的连接器、尾附件、护套、标识套管和透明保护管的外形尺寸和外形形状数据化,形成电缆组件数据表,所述连接器、尾附件、护套、标识套管和透明保护管的外形尺寸分别包括长、宽、高,连接器、尾附件、护套、标识套管和透明保护管的外形形状分别包括矩形、圆形或异形;
步骤B、结合电缆组件设计的业务特点,在当前电缆组件数据表中搜索连接器和标识套管,根据连接器成组关联件算法搜索与连接器关联的尾附件和护套,计算尾附件和护套的标注点位置,并在尾附件和护套的标注点标注相关数据,生成连接器成组关联件标注,根据标识套管成组关联件算法搜索与标识套管关联的透明保护管,计算透明保护管的标注点位置,并在透明保护管的标注点标注相关数据,生成标识套管成组关联件标注。
参照图1,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连接器成组关联件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1)、搜索连接器;
(2)、校验连接器是否已经进行成组标注,若是,则返回至步骤(1)搜索下一个连接器,否则执行步骤(3);
(3)、获取连接器的尾附件连接点;
(4)、根据尾附件连接点搜索尾附件;
(5)、校验尾附件与尾附件连接点是否匹配,若是,则返回至步骤(4)搜索下一个尾附件,否则执行步骤(6);
(6)、加入电缆组件数据表;
(7)、从电缆组件数据表中获取尾附件外形尺寸和形状数据;
(8)、计算尾附件沿电缆方向的轴向圆柱包围盒;
所述尾附件沿电缆方向的轴向圆柱包围盒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从电缆数据中读取电缆轴线;
b、根据尾附件规格型号从电缆组件数据表中查询尾附件最大外径及长度;
c、把尾附件连接点投影到电缆轴线上得到投影点;
d、根据电缆轴线、尾附件最大外径、长度以及投影点可以唯一计算出虚拟的空间圆柱体,该空间圆柱体即为所需的轴向圆柱包围盒;
(9)、从电缆组件数据表中获取与尾附件匹配的护套类型;
(10)、搜索当前电缆组件的所有护套;
(11)、校验护套类型是否匹配,若是,则执行步骤(12),若否,则返回至步骤(10)搜索下一个护套;
(12)、计算护套沿电缆方向的轴向圆柱包围盒;
所述护套沿电缆方向的轴向圆柱包围盒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获取护套的位置点;
b、根据护套规格型号从电缆组件数据表中获取护套的内外径和长度;
c、根据护套的长度和起点,计算出护套终点;
d、根据护套的起点和终点,在电缆轴线上计算截取出护套轴线;
e、根据护套的内外径计算出护套的截面形状;
f、根据护套截面形状及护套轴线扫掠造型出虚拟的扫掠体,该扫掠体即为护套的轴向圆柱包围盒;
(13)、校验护套的轴向圆柱包围盒与尾附件的轴向圆柱包围盒在电缆轴线方向是否重叠,若是,则返回至(10)搜索下一个护套,否则执行步骤(14);
(14)、计算尾附件与护套的径向距离;
(15)、根据电缆组件设计特点确定护套间隙阈值,比较间隙阈值与径向距离;
(16)、校验尾附件与护套的径向距离是否在护套间隙阈值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17),否则返回至步骤(10);
(17)、将连接器加入到标注列表,从配置信息中获取成组标注数据类别;
(18)、根据尾附件沿电缆方向的轴向圆柱包围盒和护套沿电缆方向的轴向圆柱包围盒分别计算出尾附件和护套的中心点,该中心点即为尾附件和护套的标注点位置;
(19)、根据从配置信息中获取的标注数据类别,在尾附件和护套的标注点标注相关数据,生成连接器成组关联件标注。
参照图2,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标识套管成组关联件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1)、搜索标识套管;
(2)、校验标识套管是否已经进行成组标注,若是,则返回至步骤(1),否则执行步骤(3);
(3)、从电缆组件数据表中获取标识套管外形尺寸和形状数据;
(4)、根据标识套管搜索透明保护管;
(5)、计算透明保护管沿电缆方向的轴向圆柱包围盒;
所述透明保护管沿电缆方向的轴向圆柱包围盒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获取透明保护管的位置点;
b、根据透明保护管规格型号从电缆组件数据表中获取透明保护管的内外径和长度;
c、根据透明保护管的长度和起点,计算出透明保护管终点;
d、根据透明保护管的起点和终点,在电缆轴线上计算截取出透明保护管轴线;
e、根据透明保护管的内外径计算出透明保护管的截面形状;
f、根据透明保护管截面形状及透明保护管轴线扫掠造型出虚拟的扫掠体,该扫掠体即为透明保护管的轴向圆柱包围盒;
(6)、校验透明保护管轴向圆柱包围盒是否已经进行了成组标注,若是,则返回至步骤(4)搜索下一个透明保护管,否则执行步骤(7);
(7)、校验透明保护管轴向圆柱包围盒与标识套管在轴线方向是否重叠,若是,则执行步骤(8),否则返回至步骤(4)搜索下一个透明保护管;
(8)、计算透明保护管与标识套管的径向距离;
(9)、根据电缆组件设计特点确定标识套管间隙阈值,比较间隙较阈值与径向距离;
(10)、检验透明保护管与标识套管的径向距离是否在标识套管间隙阈值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11),否则返回至步骤(4)搜索下一个透明保护管;
(11)、将标识套管加入到标注列表,从配置信息中获取成组标注数据类别;
(12)、根据透明保护管沿电缆方向的轴向圆柱包围盒计算出透明保护管的中心点,该中心点即为透明保护管的标注点位置;
(13)、根据从配置信息中获取的标注数据类别,在透明保护管的标注点标注相关数据,生成标识套管成组关联件标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基于电缆组件数据库的成组关联件智能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通过关系数据表把电缆组件各系列的连接器、尾附件、护套、标识套管和透明保护管的外形尺寸和外形形状数据化,形成电缆组件数据表;
步骤B、结合电缆组件设计的业务特点,在当前电缆组件数据表中搜索连接器和标识套管,根据连接器成组关联件算法搜索与连接器关联的尾附件和护套,计算尾附件和护套的标注点位置,并在尾附件和护套的标注点标注相关数据,生成连接器成组关联件标注,根据标识套管成组关联件算法搜索与标识套管关联的透明保护管,计算透明保护管的标注点位置,并在透明保护管的标注点标注相关数据,生成标识套管成组关联件标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缆组件数据库的成组关联件智能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连接器成组关联件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1)、搜索连接器;
(2)、校验连接器是否已经进行成组标注,若是,则返回至步骤(1)搜索下一个连接器,否则执行步骤(3);
(3)、获取连接器的尾附件连接点;
(4)、根据尾附件连接点搜索尾附件;
(5)、校验尾附件与尾附件连接点是否匹配,若是,则返回至步骤(4)搜索下一个尾附件,否则执行步骤(6);
(6)、加入电缆组件数据表;
(7)、从电缆组件数据表中获取尾附件外形尺寸和形状数据;
(8)、计算尾附件沿电缆方向的轴向圆柱包围盒;
(9)、从电缆组件数据表中获取与尾附件匹配的护套类型;
(10)、搜索当前电缆组件的所有护套;
(11)、校验护套类型是否匹配,若是,则执行步骤(12),若否,则返回至步骤(10)搜索下一个护套;
(12)、计算护套沿电缆方向的轴向圆柱包围盒;
(13)、校验护套的轴向圆柱包围盒与尾附件的轴向圆柱包围盒在电缆轴线方向是否重叠,若是,则返回至(10)搜索下一个护套,否则执行步骤(14);
(14)、计算尾附件与护套的径向距离;
(15)、根据电缆组件设计特点确定护套间隙阈值,比较间隙阈值与径向距离;
(16)、校验尾附件与护套的径向距离是否在护套间隙阈值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17),否则返回至步骤(10);
(17)、将连接器加入到标注列表,从配置信息中获取成组标注数据类别;
(18)、根据尾附件沿电缆方向的轴向圆柱包围盒和护套沿电缆方向的轴向圆柱包围盒分别计算出尾附件和护套的中心点,该中心点即为尾附件和护套的标注点位置;
(19)、根据从配置信息中获取的标注数据类别,在尾附件和护套的标注点标注相关数据,生成连接器成组关联件标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缆组件数据库的成组关联件智能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标识套管成组关联件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1)、搜索标识套管;
(2)、校验标识套管是否已经进行成组标注,若是,则返回至步骤(1),否则执行步骤(3);
(3)、从电缆组件数据表中获取标识套管外形尺寸和形状数据;
(4)、根据标识套管搜索透明保护管;
(5)、计算透明保护管沿电缆方向的轴向圆柱包围盒;
(6)、校验透明保护管轴向圆柱包围盒是否已经进行了成组标注,若是,则返回至步骤(4)搜索下一个透明保护管,否则执行步骤(7);
(7)、校验透明保护管轴向圆柱包围盒与标识套管在轴线方向是否重叠,若是,则执行步骤(8),否则返回至步骤(4)搜索下一个透明保护管;
(8)、计算透明保护管与标识套管的径向距离;
(9)、根据电缆组件设计特点确定标识套管间隙阈值,比较间隙较阈值与径向距离;
(10)、检验透明保护管与标识套管的径向距离是否在标识套管间隙阈值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11),否则返回至步骤(4)搜索下一个透明保护管;
(11)、将标识套管加入到标注列表,从配置信息中获取成组标注数据类别;
(12)、根据透明保护管沿电缆方向的轴向圆柱包围盒计算出透明保护管的中心点,该中心点即为透明保护管的标注点位置;
(13)、根据从配置信息中获取的标注数据类别,在透明保护管的标注点标注相关数据,生成标识套管成组关联件标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缆组件数据库的成组关联件智能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附件沿电缆方向的轴向圆柱包围盒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从电缆数据中读取电缆轴线;
b、根据尾附件规格型号从电缆组件数据表中查询尾附件最大外径及长度;
c、把尾附件连接点投影到电缆轴线上得到投影点;
d、根据电缆轴线、尾附件最大外径、长度以及投影点可以唯一计算出虚拟的空间圆柱体,该空间圆柱体即为所需的轴向圆柱包围盒。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缆组件数据库的成组关联件智能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沿电缆方向的轴向圆柱包围盒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获取护套的位置点;
b、根据护套规格型号从电缆组件数据表中获取护套的内外径和长度;
c、根据护套的长度和起点,计算出护套终点;
d、根据护套的起点和终点,在电缆轴线上计算截取出护套轴线;
e、根据护套的内外径计算出护套的截面形状;
f、根据护套截面形状及护套轴线扫掠造型出虚拟的扫掠体,该扫掠体即为护套的轴向圆柱包围盒。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缆组件数据库的成组关联件智能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保护管沿电缆方向的轴向圆柱包围盒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获取透明保护管的位置点;
b、根据透明保护管规格型号从电缆组件数据表中获取透明保护管的内外径和长度;
c、根据透明保护管的长度和起点,计算出透明保护管终点;
d、根据透明保护管的起点和终点,在电缆轴线上计算截取出透明保护管轴线;
e、根据透明保护管的内外径计算出透明保护管的截面形状;
f、根据透明保护管截面形状及透明保护管轴线扫掠造型出虚拟的扫掠体,该扫掠体即为透明保护管的轴向圆柱包围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缆组件数据库的成组关联件智能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尾附件、护套、标识套管和透明保护管的外形尺寸分别包括长、宽、高,连接器、尾附件、护套、标识套管和透明保护管的外形形状分别包括矩形、圆形或异形。
CN202110722225.8A 2021-06-28 基于电缆组件数据库的成组关联件智能匹配方法 Active CN1134860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2225.8A CN113486054B (zh) 2021-06-28 基于电缆组件数据库的成组关联件智能匹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2225.8A CN113486054B (zh) 2021-06-28 基于电缆组件数据库的成组关联件智能匹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86054A true CN113486054A (zh) 2021-10-08
CN113486054B CN113486054B (zh) 2024-06-11

Family

ID=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7024A (zh) * 2008-12-24 2009-06-03 南京大学 梁结构平面工程图中梁构件的快速自动识别方法
JP2013141712A (ja) * 2012-01-10 2013-07-22 Ohashi Seisakusho:Kk マーキング作業用自走装置
CN103959330A (zh) * 2011-07-13 2014-07-30 谷歌公司 用于匹配可视对象组件的系统和方法
CN104268319A (zh) * 2014-09-16 2015-01-07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卫星电缆三维标注方法
CN105205198A (zh) * 2014-06-30 2015-12-30 上海神机软件有限公司 建设工程组合模板全自动智能整体排模系统及方法
JP2018136946A (ja) * 2017-02-23 2018-08-30 公立大学法人首都大学東京 3次元cadモデル部分検索方法及び3次元cadモデル検索方法
CN109190209A (zh) * 2018-08-17 2019-01-11 长沙恩为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弱关联方法及系统
CN109325991A (zh) * 2018-09-30 2019-02-12 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水电预埋图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90713A (zh) * 2018-12-13 2019-03-1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缆线路移动巡检及交互诊断的方法及系统
CN110598195A (zh) * 2019-09-16 2019-12-20 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装修图纸的自动标注排版方法
CN112651942A (zh) * 2020-12-28 2021-04-13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布局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2989452A (zh) * 2021-01-20 2021-06-18 上海品览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cad给排水专业图中对构件引线标注文本的精准识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7024A (zh) * 2008-12-24 2009-06-03 南京大学 梁结构平面工程图中梁构件的快速自动识别方法
CN103959330A (zh) * 2011-07-13 2014-07-30 谷歌公司 用于匹配可视对象组件的系统和方法
JP2013141712A (ja) * 2012-01-10 2013-07-22 Ohashi Seisakusho:Kk マーキング作業用自走装置
CN105205198A (zh) * 2014-06-30 2015-12-30 上海神机软件有限公司 建设工程组合模板全自动智能整体排模系统及方法
CN104268319A (zh) * 2014-09-16 2015-01-07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卫星电缆三维标注方法
JP2018136946A (ja) * 2017-02-23 2018-08-30 公立大学法人首都大学東京 3次元cadモデル部分検索方法及び3次元cadモデル検索方法
CN109190209A (zh) * 2018-08-17 2019-01-11 长沙恩为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弱关联方法及系统
CN109325991A (zh) * 2018-09-30 2019-02-12 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水电预埋图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90713A (zh) * 2018-12-13 2019-03-1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缆线路移动巡检及交互诊断的方法及系统
CN110598195A (zh) * 2019-09-16 2019-12-20 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装修图纸的自动标注排版方法
CN112651942A (zh) * 2020-12-28 2021-04-13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布局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2989452A (zh) * 2021-01-20 2021-06-18 上海品览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cad给排水专业图中对构件引线标注文本的精准识别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ORIEL BERGIG 等: "In-place 3D sketching for authoring and augmenting mechanical systems", 《2009 8TH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XED AND AUGMENTED REALITY》, 17 November 2009 (2009-11-17), pages 87 - 94 *
樊伟 等: "管路组件可重构装配工装系统的定位器自动配置与性能分析", 《航空学报》, vol. 39, no. 5, 16 January 2018 (2018-01-16), pages 1 - 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14664B (zh) 识别图纸中标注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99013B (zh) 一种变电站三维场景快速构建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0209828B (zh) 案件查询方法及案件查询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86054B (zh) 基于电缆组件数据库的成组关联件智能匹配方法
CN109256912A (zh) 马达制造方法和马达
CN113486054A (zh) 基于电缆组件数据库的成组关联件智能匹配方法
CN109256911A (zh) 马达制造方法和马达
CN115906360A (zh) 排水系统cad-gis数据转换及标准标注方法和装置
US9323885B2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updated vehicle wiring harness diagrams
CN109710991B (zh) 一种基于元器件的电缆网工艺设计系统及方法
CN113127485B (zh) 一种输电线路工程测量软件中线状地物的处理方法
CN111104159A (zh) 一种基于程序分析和神经网络的注释定位方法
US649071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using a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CN111611935B (zh) 一种cad图纸中相似矢量图的自动识别方法
CN110569578B (zh) 一种线束图导线路径快速计算方法
CN109597863B (zh) 桩号批量转换矢量路径的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5841568B (zh) 一种基于台账数据的输电杆塔绝缘子重建的方法
US20110076655A1 (en) Wiring Harnes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14330444A (zh) 一种电路负荷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4064917A (zh) 一种基于图模型的产品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3486053A (zh) 基于关系数据表的低频电缆组件智能设计方法
KR101927689B1 (ko) Cim 계통도 처리 방법
CN115345148B (zh) 一种电网网络瞬时状态的形式化表达与解析方法
CN111160334A (zh) 标注归属确认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5795767B (zh) 一种卫星用地检电缆网的接线表设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