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72925A - 锁止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锁止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72925A
CN113472925A CN202110730723.7A CN202110730723A CN113472925A CN 113472925 A CN113472925 A CN 113472925A CN 202110730723 A CN202110730723 A CN 202110730723A CN 113472925 A CN113472925 A CN 1134729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link
housing
shell
position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307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72925B (zh
Inventor
杨景发
周友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3072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729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72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292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6479 priority patent/WO202327351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729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29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锁止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连杆机构及定位机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连杆机构连接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连杆机构能够随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间的距离改变而收缩或拉伸;定位机构连接于第二支架;其中,连杆机构处于拉伸状态时,连杆机构能够与定位机构相抵持,以使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位置相对固定。此外,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锁止装置。上述电子设备在拉伸状态时,通过锁止装置将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锁止,进而使得电子设备可以保持拉伸状态,在使用时,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不会因为外力影响而缩回,保证了显示面积的不变,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Description

锁止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锁止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柔性屏因其具有可弯曲显示的特性,其出现后使得配备有可伸缩的柔性屏的电子设备成为可能。这类电子设备的柔性屏处于收拢状态时,电子设备具有相对较小的外形尺寸;柔性屏处于展开状态时,电子设备具有相对较大的显示面积。
由于具备柔性屏的电子设备的壳体间存在相对运动的关系,使得柔性屏可以被自由拉伸,改变屏幕的大小。但使用时由于外力的意外触碰,可能会造成带柔性屏的电子设备的缩回,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锁止装置及电子设备,以避免电子设备在使用时受外力的影响而缩回。
本申请实施例保护一种锁止装置,所述锁止装置包括:
第一支架;
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
连杆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所述连杆机构能够随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间的距离改变而收缩或拉伸;及
定位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
其中,所述连杆机构处于拉伸状态时,所述连杆机构能够与所述定位机构相抵持,以使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位置相对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保护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壳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及
锁止装置,所述锁止装置包括:
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
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
连杆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所述连杆机构能够随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间的距离改变而收缩或拉伸;及
定位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
其中,所述连杆机构处于拉伸状态时,所述连杆机构能够与所述定位机构相抵持,以使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相对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另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壳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间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
连杆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连杆机构能够随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间的距离改变而收缩或拉伸;及
定位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
其中,所述连杆机构处于拉伸状态时,所述连杆机构能够与所述定位机构相抵持,以使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相对固定。
上述锁止装置及电子设备中,连杆机构处于拉伸状态时,连杆机构能够与定位机构相抵持。由于连杆机构与定位机构相抵持状态,使得连接在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之间的连杆机构被锁止,进而以使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位置相对固定,电子设备可以保持拉伸状态,在使用时,电子不会因为外力影响而缩回,保证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爆炸图;
图4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截面图;
图5为图4所示电子设备另一状态的截面图;
图6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结构透视图;
图7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另一状态的结构透视图;
图8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中锁止装置的平视图;
图9为图8所示锁止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锁止装置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9所示锁止装置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锁止装置中I-I’处的剖视图;
图13为图9所示锁止装置再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锁止装置中II-II’处的剖视图;
图15为图9所示锁止装置再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所示锁止装置中III-III’处的剖视图;
图17为图15所示锁止装置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锁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定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定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结合图1至图3,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包括壳组件10、柔性显示屏30、带动件50及驱动机构70。壳组件10为中空结构。带动件50、驱动机构70以及摄像头90等组件均可设置在壳组件10。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或其它便携式设备。在本文中,以电子设备100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组件10包括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能够相对运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滑动连接,也即是说,第二壳体14能够相对第一壳体12滑动。例如,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中的一者可以设有滑轨,另一者可沿滑轨滑动。
请参阅图4及图5,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共同形成有容置空间16。容置空间16可用于放置带动件50、摄像头60及驱动机构70等部件。壳组件10还可包括后盖18,后盖18与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共同形成容置空间16。
带动件50设置于第二壳体14,柔性显示屏30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壳体12,柔性显示屏30绕过带动件50,且柔性显示屏的另一端设置于容置空间16内,以使部分柔性显示屏隐藏于容置空间16内,隐藏于容置空间16内的部分柔性显示屏30可不点亮。如图5所示,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相对远离,可通过带动件50带动柔性显示屏30展开,以使得更多的柔性显示屏30暴露于容置空间16外。点亮暴露于容置空间16外部的柔性显示屏30,以使得电子设备100所呈现的显示区域变大。例如,从图1至图2可以看出电子设备的柔性显示屏30从收缩状态到伸展状态的形态变化对比。
请再次参阅图4及图5,带动件50可为外部带有齿52的转轴结构,柔性显示屏30通过啮合等方式与带动件50相联动,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相对远离时,通过带动件50带动啮合于带动件50上的部分柔性显示屏30移动并展开。
可以理解的是,带动件50还可为不附带齿52的圆轴,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相对远离时,通过带动件50将卷绕于带动件50上的部分柔性显示屏30撑开,以使更多的柔性显示屏暴露于容置空间16外,并处于平展状态。具体的,带动件50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壳体14,在逐步撑开柔性显示屏30时,带动件50可随柔性显示屏30的移动而转动。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带动件50也可固定在第二壳体14上,带动件50具备光滑的表面。在将柔性显示屏30撑开时,带动件50通过其光滑的表面与柔性显示屏30可滑动接触。可以理解的是,带动件50也可以省略,第二壳体14远离第一壳体12的一端可为光滑表面,以实现对柔性显示屏30的带动作用。
当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相对靠近时,柔性显示屏可通过带动件50带动收回。或者,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复位件(图未示),柔性显示屏收容于容置空间16的一端与复位件联动,在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相对靠近时,复位件带动柔性显示屏30复位,进而使得部分柔性显示屏收回于容置空间16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70可设置在容置空间16内,驱动机构70可与第二壳体14相联动,驱动机构70用于驱动第二壳体14相对于第一壳体12做相离运动,进而带动柔性显示屏组件30伸展。可以理解的是,驱动机构70也可以省略,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手动等方式来使得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相对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按照图1至图5的硬件排布设计使柔性显示屏30可以在电子设备的横向方向上进行伸缩(例如在左右方向上进行的伸缩)外,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改变结构和硬件排布设计的方向使得柔性显示屏30可以在电子设备的纵向方向上进行伸缩(例如在上下方向上进行的伸缩)。
请一并参阅图6及图7,图6为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滑动至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滑动至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当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滑动到第一位置时,电子设备100可以获得相对较大的显示面积,以提升电子设备100的使用体验。而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滑动到第二位置时,电子设备100具有相对较小的外形尺寸,便于携带。
为了使电子设备100在使用时保持较大的显示面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用于使得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之间相互定位的锁止装置20。锁止装置20包括第一支架210、第二支架230、连杆机构250及定位机构270。
第一支架210设置于第一壳体12上,第二支架230设置于第二壳体14上。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30可随第一壳体12或第二壳体14的运动而靠近或远离。连杆机构250连接于第一支架210和第二支架230之间,连杆机构250能够随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间的距离改变而收缩或拉伸。
定位机构270连接于第二支架230。请再次参阅图6,连杆机构250处于拉伸状态时,连杆机构250能够与定位机构270相抵持。由于连杆机构250与定位机构270相抵持状态,使得连接在第一支架210以及第二支架230之间的连杆机构250被锁止,进而以使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位置相对固定,电子设备100可以保持拉伸状态,在使用时,第一壳体12或者第二壳体14不会因为外力影响而缩回,保证了在使用时电子设备100的尺寸固定。
由于第二壳体14能够相对第一壳体12滑动,以带动至少部分柔性显示屏30进出第一壳体12或第二壳体14,从而改变用户所能看到的显示区域的大小,并在进出过程中带动连杆机构250收缩或拉伸。连杆机构250与定位机构270相抵持,以使柔性显示屏30相对第一壳体12或第二壳体14固定,进而使得电子设备100保持拉伸状态,显示区域大小不会因为外力的影响意外改变,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可以视为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运动的两个极限位置。在第一位置时,暴露在壳组件10外的柔性显示屏30的显示面积达到最大状态,在正常情况下,第二壳体14不能再相对第一壳体12做相对远离运动。第一位置可以通过在锁止装置20的锁止来保持。在第二位置时,柔性显示屏30收入壳组件10中,显示面积达到最小状态,在正常情况下,第二壳体14不能再相对第一壳体12做相向靠近运动。
请一并参阅图8,在本实施例中,连杆机构250包括第一连杆252、第二连杆254及抵持件256。第一连杆252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支架210及抵持件256,第二连杆254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支架230及抵持件256。
设定第一壳体12及第二壳体14相对运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第一支架210与第二支架230随第一壳体12及第二壳体14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靠近或远离,以通过第一连杆252及第二连杆254带动抵持件256运动。
抵持件256随第一连杆252及第二连杆254的摆动而运动,且抵持件256能够与定位机构270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相抵持,以使第一支架210与第二支架230的位置相对固定,进而使得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相固定。
连杆机构250还可包括多个第一连杆252及多个第二连杆254,多个第一连杆252间平行设置,多个第二连杆254间平行设置。随着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间的相对运动,多个第一连杆252一同摆动且保持平行,多个第二连杆254一同摆动且保持平行。
连杆机构250具体可为两个,两个连杆机构250分别设置于定位机构270的两侧。在定位机构270的两侧分别设置连杆机构250,可保证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之间滑动时各组件受力均匀,提升滑动的平稳度和流畅度。
在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拉伸时,两个连杆机构250中的抵持件256可随之相向运动,并分别与定位机构270的两侧相抵持,以使得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间位置相锁定。
可以理解,在满足滑动平稳度和流畅度的前提下,连杆机构250还可为其它数量,如一个或两个以上,不限于上述的两个。
请再次参阅图6,第一壳体12具有容置腔122,能够容置电池(图未示)或电路板(图未示)等器件。锁止装置20位于容置腔122外,且与第一壳体12及第二壳体14均相连接。锁止装置20连接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且能够引导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平稳滑动,进而提高第二壳体14与第一壳体12间滑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锁止装置20设置在容置腔122外侧,可以避免了占据和隔断容置腔122的空间,有利于电子设备100内部器件的摆放和堆叠。
具体的,容置空间16指的是壳组件10所形成的整体具备容置功能的空间,容置腔122可为容置空间16的一部分。驱动机构70可位于容置腔122中。
请参阅图9,连杆机构250还可包括卡扣258。卡扣258设置于抵持件256的端部。定位机构270还可设有卡槽272,卡扣258与卡槽272相卡接,以使抵持件256与定位机构270相抵持。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9和图10,其中图10为图9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卡槽272大体可为“C”字形结构。卡槽272的槽壁可包括顶壁272a以及位于顶壁272a两侧的侧壁272b。卡扣258可具体为弹性卡扣258,弹性卡扣258的端面与顶壁272a在第二方向上相抵持。
定位机构270能够相对弹性卡扣258在第一方向上运动,以挤压弹性卡扣258并使弹性卡扣258脱出卡槽272。
具体的,请一并参阅图11和图12,其中,图12为图11中锁止装置20在I-I’处的截面图,定位机构270能够相对弹性卡扣258运动,使得定位机构270挤压弹性卡扣258,弹性卡扣258受到定位机构270的作用力而缩进。请一并参阅图13及图14,其中,图14为图13中锁止装置20在II-II’处的截面图,在定位机构270的作用力的情况下,弹性卡扣258脱出卡槽272,弹性卡扣258的端面与顶壁272a在第二方向上不再相抵持,进而使得连杆机构250与定位机构270之间相解锁,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之间进而可恢复相对运动关系,第二壳体14可相对第一壳体12缩入,进而减小整个电子设备100的体积,便于用户携带。
请一并参阅图15及图16,其中,图16为图15中锁止装置20在III-III’处的截面图,在电子设备100拉伸时,定位机构270可通过其侧壁挤压弹性卡扣258,以使得弹性卡扣258缩入。随着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之间的继续拉伸,弹性卡扣258进入卡槽272位置并弹出,进而与卡槽272相卡接,以使抵持件256与定位机构270相抵持,以再次锁定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间的相对位置,保持电子设备100的展开状态。
弹性卡扣258或卡槽272的侧壁272b可以为楔形结构,以使便于弹性卡扣258与卡槽272之间因挤压而解锁。此外,定位机构270的侧壁为楔形结构,在电子设备100拉伸时,定位机构270通过其楔形结构的侧壁挤压弹性卡扣258,以使得弹性卡扣258更容易因为定位机构270的压力而缩入,待弹性卡扣258进入卡槽272位置时,弹性卡扣258重新弹出并与卡槽272相卡接,以使抵持件256与定位机构270相抵持,进而再次锁定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间的相对位置。
可以理解,若弹性卡扣258或定位机构270之间相互接触的表面足够光滑,可使得弹性卡扣258足以流畅地卡入或脱出于卡槽272,则弹性卡扣258、卡槽272的侧壁272b以及定位机构270的侧壁还可以为其它形状,不限于楔形。
具体的,请再次参阅图15,定位机构270还可包括驱动件274以及锁止件276。驱动件274连接于第二支架230,锁止件276设置于驱动件274。驱动件274可与驱动机构70相联动,驱动机构70可通过驱动件274来驱使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运动,进而使得电子设备100能够拉伸或收缩。
卡槽272可设于锁止件276。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锁止件276与驱动件274大体可成十字形连接关系,锁止件276可与两侧的连杆机构250相抵持,以使得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锁止。可以理解,锁止件276与驱动件274间不限于十字形连接,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具体由连杆机构250的数量、位置、形状等因素决定。
驱动件274的一端可与第二支架230滑动连接,以使定位机构270相对第二支架230可滑动。定位机构270相对第二支架230可滑动,进而使得第二壳体14在与第一壳体12间锁止时,定位机构270仍然能够相对弹性卡扣258运动,进而挤压弹性卡扣258,使得弹性卡扣258脱出卡槽272,完成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间的解锁,使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间恢复可相对运动状态。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7,图17为图15中电子设备100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第二支架230可设有限位槽232,驱动件274的一端可滑动地设于限位槽232中,且由限位槽232两侧的槽壁232a限位。驱动件274的一端可滑动地设于限位槽232中,使得驱动件274相对第二壳体14可运动。限位槽232可延第一方向延伸,以使驱动件274可延第一方向与第二支架230滑动连接。
在锁止状态下,电子设备100需要收缩时,驱动机构70可带动驱动件274运动,由于驱动件274相对第二壳体14仍可运动,并未随第二壳体14一同被锁止,故驱动件274可移动并驱使弹性卡扣258脱出卡槽272,完成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间的解锁。驱动件274同时又被限位槽232的槽壁232a限位,使得解锁后,驱动件274可在驱动机构70的驱动下进一步拉动第二壳体14朝向第一壳体12运动,进而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收缩。
具体的,第二支架230可包括主架体234及滑动连接部236,滑动连接部236连接于主架体234上。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滑动连接部236与主架体234间大体可成“T”字形连接。限位槽232可开设于滑动连接部236,驱动件274的一端可滑动地设于限位槽232中,以与滑动连接部236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滑动连接部236的两侧均设有限位槽232,驱动件274包括主体部274a以及位于主体部274a一端的两个卡勾部274b,两个卡勾部274b分别可滑动地设于两个限位槽232中。通过两个卡勾部274b,可保证驱动件274与第二支架230间紧密连接,且能够保证驱动件274对第二支架230在拉拽或推动时保持平稳。
以下说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具体运作原理:
当需要将电子设备100展开时,驱动件274推动第二支架230,以使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在第一方向上展开,柔性显示屏30从电子设备100内部释放出,以扩大展示给用户的显示面积。随着电子设备100的展开,连杆机构250也随之展开,由于第一连杆252和第二连杆254的摆动,抵持件256随第一连杆252和第二连杆254向第二方向运动,且结合连杆机构250的展开运动,以使抵持件256运动轨迹形成一个弧形。当电子设备100展开至最大的极限位置,即第一位置时,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在第一方向无法再展开,整个电子设备100的尺寸固定,此时抵持件256上的弹性卡扣258卡入定位机构270中的卡槽272中,且通过弹性卡扣258的端面与顶壁272a在第二方向上相抵持,进而保持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之间的位置固定。
由于弹性卡扣258的端面与顶壁272a在第二方向上相抵持,使得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之间的位置被锁定,遇到外力时,第二壳体14也不会因外力而向第一壳体12缩进,进而保证了电子设备100展开的固定尺寸,保证了用户体验。
当需要电子设备100收缩为较小尺寸时,驱动件274在驱动机构70的驱动下运动,进而带动定位机构270能够相对弹性卡扣258在第一方向上运动。定位机构270挤压弹性卡扣258并使弹性卡扣258脱出卡槽272,以使整个连杆机构250与定位机构270之间解锁,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之间恢复可运动状态。驱动件274继续运动,进而拉动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运动,从而带动整个电子设备100收缩,可一直收缩至第二位置。电子设备100收缩后变为较小尺寸,方便用户携带。
请再次参阅图9,第一支架210上还可开设有滑动槽210a。驱动件274远离第二支架230的一端滑动配合于滑动槽210a。通过驱动件274与卡槽272的配合,使得驱动件274能够相对第一支架210移动。
第一支架210具体可包括本体212和挡板214。挡板214可拆卸地连接于本体212并与本体212共同形成滑动槽210a。
驱动件274还可设有限位筋(图未示),限位筋可以视为驱动件274的一部分。驱动件274的除限位筋以外的部分可以形成平整的表面,限位筋凸出于该平整表面。限位筋能够与第一支架210相抵持,以限制驱动件274相对第一支架210的移动范围。
具体的,限位筋可设置于驱动件274的远离第二支架230的一端。在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移动至第一位置时,限位筋抵接于第一支架210,进而限定了驱动件274的移动范围,也限定了第二壳体14的移动范围。
请参阅图18,在本实施例中,卡扣258具体还为电动卡扣258a,定位机构270设有至少两个卡槽272,电动卡扣258a择一与至少两个卡槽272相卡接,以使抵持件256与定位机构270相抵持。通过电动的方式,使得卡扣258可自动弹出或缩进。在电子设备100需要锁止时,电动卡扣258a在运动到卡槽272处后自动弹出,进而使得电动卡扣258a与卡槽272相卡合,电动卡扣258a能够在第二方向上与卡槽272的槽壁抵持,以限定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之间的相对位置,避免电子设备100因外力而收缩或展开。当需要解锁电子设备100时,电动卡扣258a自动缩进,进而使得电动卡扣258a从卡槽272中脱出,第二壳体14与第一壳体12之间再次恢复可相对运动,电子设备100可自由收缩或展开。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定位机构270设有至少两个卡槽272,电动卡扣258a择一与至少两个卡槽272相卡接,以使抵持件256与定位机构270相抵持,进而使得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能在多个位置都相对定位,以实现在上述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设置多个中间位置,第二壳体14能够相对第一壳体12在多个中间位置的定位,并使得柔性显示屏30在不同的中间位置具有不同的显示面积,从而拓展电子设备100的使用场景。
可以理解,当卡扣258具体为电动卡扣258a时,驱动件274与第二支架230间可为固定连接,无需通过滑动连接以使卡扣258解锁。
此外,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100中的第一支架210和第二支架230可以省去,连杆机构250可直接连接于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之间,定位机构270可直接连接于第二壳体14。连杆机构250能够随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间的距离改变而收缩或拉伸。连杆机构250处于拉伸状态时,连杆机构250能够与定位机构270相抵持,以使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位置相对固定。
具体的,在连杆机构250中,第一连杆252的一端可直接连接于第一壳体12,第二连杆254的一端可直接连接于第二壳体14。此外,上述定位机构270可与第二壳体14间滑动连接,以保证在第二壳体14与第一壳体12位置锁止时,定位机构270能够滑动并驱使卡扣258解锁。
上述电子设备100及其锁止装置20中,连杆机构250处于拉伸状态时,连杆机构250能够与定位机构270相抵持。由于连杆机构250与定位机构270相抵持状态,使得连接在第一支架210以及第二支架230之间的连杆机构250被锁止,进而以使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位置相对固定,电子设备100可以保持拉伸状态,在使用时,第一壳体12或者第二壳体14不会因为外力影响而缩回,保证了用户的体验。
需要指出的是,锁止装置20还可用在其它设备上,以用于锁止装置20所在设备的位置锁定或解锁,并不仅限于上述的电子设备10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6)

1.一种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架;
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
连杆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所述连杆机构能够随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间的距离改变而收缩或拉伸;及
定位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
其中,所述连杆机构处于拉伸状态时,所述连杆机构能够与所述定位机构相抵持,以使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位置相对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抵持件,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抵持件,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及所述抵持件;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间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靠近或远离,以通过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带动所述抵持件运动;所述抵持件能够与所述定位机构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相抵持,以使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位置相对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卡扣,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抵持件的端部,所述定位机构设有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相卡接,以使所述抵持件与所述定位机构相抵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槽壁包括顶壁以及位于所述顶壁两侧的侧壁,所述卡扣为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的端面与所述顶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抵持;所述定位机构能够相对所述弹性卡扣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运动,以挤压所述弹性卡扣并使所述弹性卡扣脱出所述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扣或所述卡槽的侧壁为楔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的侧壁为楔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为电动卡扣,所述定位机构设有至少两个卡槽,所述电动卡扣择一与至少两个所述卡槽相卡接,以使所述抵持件与所述定位机构相抵持。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驱动件以及锁止件,所述驱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锁止件设置于所述驱动件,所述卡槽设于所述锁止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滑动连接,以使所述定位机构相对所述第二支架可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设有限位槽,所述驱动件的一端可滑动地设于所述限位槽中,且由所述限位槽两侧的槽壁限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主架体及滑动连接部,所述滑动连接部连接于所述主架体,所述限位槽开设于所述滑动连接部,所述驱动件的一端可滑动地设于所述限位槽中,以与所述滑动连接部滑动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连接部的两侧均设有所述限位槽,所述驱动件包括主体部以及位于所述主体部一端的两个卡勾部,两个卡勾部分别可滑动地设于两个限位槽中。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驱动件远离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滑动配合于所述滑动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锁止装置,所述第一支架包括本体和挡板,所述挡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本体并与所述本体共同形成所述滑动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设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能够与第一支架相抵持,以限制所述驱动件相对所述第一支架的移动范围。
16.根据权利要求2-15任意一项所述的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多个所述第一连杆及多个所述第二连杆,多个所述第一连杆间平行设置,多个所述第二连杆间平行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15任意一项所述的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杆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定位机构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间相远离时,两个所述连杆机构能够拉伸且相向运动,并均与所述定位机构相抵持。
1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及
锁止装置,所述锁止装置包括:
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
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
连杆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所述连杆机构能够随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间的距离改变而收缩或拉伸;及
定位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
其中,所述连杆机构处于拉伸状态时,所述连杆机构能够与所述定位机构相抵持,以使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相对固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且至少部分能够收纳于所述壳组件内;
其中,所述第二壳体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壳体滑动以带动至少部分所述柔性显示屏进出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并在进出过程中带动所述连杆机构收缩或拉伸;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定位机构相抵持,以使所述柔性显示屏相对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固定。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容置腔,所述锁止装置位于所述容置腔外,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均相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抵持件,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抵持件,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及所述抵持件;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间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靠近或远离,以通过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带动所述抵持件运动;所述抵持件能够与所述定位机构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相抵持,以使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位置相对固定。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卡扣,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抵持件的端部,所述定位机构设有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相卡接,以使所述抵持件与所述定位机构相抵持。
23.根据权利要求18-21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杆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定位机构的两侧。
2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间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
连杆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连杆机构能够随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间的距离改变而收缩或拉伸;及
定位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
其中,所述连杆机构处于拉伸状态时,所述连杆机构能够与所述定位机构相抵持,以使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相对固定。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抵持件,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抵持件,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抵持件;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靠近或远离,以通过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带动所述抵持件运动;所述抵持件能够与所述定位机构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相抵持,以使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相对固定。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容置腔,所述连杆机构及所述定位机构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外,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均相连接。
CN202110730723.7A 2021-06-29 2021-06-29 锁止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4729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0723.7A CN113472925B (zh) 2021-06-29 2021-06-29 锁止装置及电子设备
PCT/CN2022/086479 WO2023273510A1 (zh) 2021-06-29 2022-04-13 锁止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0723.7A CN113472925B (zh) 2021-06-29 2021-06-29 锁止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2925A true CN113472925A (zh) 2021-10-01
CN113472925B CN113472925B (zh) 2023-09-05

Family

ID=77874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30723.7A Active CN113472925B (zh) 2021-06-29 2021-06-29 锁止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72925B (zh)
WO (1) WO202327351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6339A (zh) * 2022-07-22 2022-09-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2262355A1 (zh) * 2021-06-17 2022-12-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联动机构
WO2023273510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锁止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907018B2 (en) * 2021-08-27 2024-02-20 Motorola Mobility Ll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sliding device housings and translating flexible displays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43893A (zh) * 2023-05-26 2023-09-1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装置以及折叠屏终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6176A (zh) * 2004-10-05 2007-09-12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滚动显示装置
JP2014072884A (ja) * 2012-10-01 2014-04-21 Hiroshi Akaha 画面伸縮型スマートフォン及び画面伸縮型タブレット
CN107980157A (zh) * 2016-12-30 2018-05-01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支撑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11176382A (zh) * 2019-12-31 2020-05-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及电子设备
WO2021025181A1 (ko) * 2019-08-02 2021-02-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CN113347293A (zh) * 2021-06-15 2021-09-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组件和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11998B (fi) * 1999-12-08 2003-10-15 Nokia Corp Käyttöliittymä
US8711566B2 (en) * 2011-09-02 2014-04-29 Microsoft Corporation Expandable mobile device
CN210181960U (zh) * 2019-06-06 2020-03-24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和一种电子设备
CN111833748B (zh) * 2020-07-13 2022-06-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13424449U (zh) * 2020-10-26 2021-06-11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472925B (zh) * 2021-06-29 2023-09-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锁止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6176A (zh) * 2004-10-05 2007-09-12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滚动显示装置
JP2014072884A (ja) * 2012-10-01 2014-04-21 Hiroshi Akaha 画面伸縮型スマートフォン及び画面伸縮型タブレット
CN107980157A (zh) * 2016-12-30 2018-05-01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支撑组件及显示装置
WO2021025181A1 (ko) * 2019-08-02 2021-02-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CN111176382A (zh) * 2019-12-31 2020-05-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及电子设备
CN113347293A (zh) * 2021-06-15 2021-09-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组件和电子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62355A1 (zh) * 2021-06-17 2022-12-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联动机构
WO2023273510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锁止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907018B2 (en) * 2021-08-27 2024-02-20 Motorola Mobility Ll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sliding device housings and translating flexible displays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s
CN115116339A (zh) * 2022-07-22 2022-09-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5116339B (zh) * 2022-07-22 2024-01-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73510A1 (zh) 2023-01-05
CN113472925B (zh) 202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72925A (zh) 锁止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239608B (zh) 婴幼儿推车
WO2021121097A1 (zh) 移动终端
US6223366B1 (en) Foldable mechanism for playpen
CN107420702A (zh) 一种夹持机构及手持稳定器
US3318634A (en) Seat belt unit
CN111953826A (zh) 壳体组件以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EP3766760A1 (en) Rod locking mechanism and stroller therewith
CN113709279B (zh) 电子装置
JP4002583B2 (ja) 可搬式スクリーン装置
US9125476B2 (en) Clip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0101188B (zh) 一种多功能行李箱
JP2024026549A (ja) 折り畳み式遊具
KR20190034643A (ko) 모바일 폰 및 신축 가능 셀카봉으로 변환 가능한 그 후방 패널
CN111163191B (zh) 一种手机的折叠装置
CN108313110B (zh) 收合机构及幼儿载具
CN215445838U (zh) 一种锁紧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支架
CN212617410U (zh) 自拍杆及三角支架弹出结构
CN210716610U (zh) 便携式设备支架
JP4166267B2 (ja) 可搬式スクリーン装置
CN210310520U (zh) 婴儿车的车架和婴儿车
JP4068133B2 (ja) 可搬式スクリーン装置
CN218418589U (zh) 伸缩装置及头戴设备
TWI839209B (zh) 收合鎖定機構
CN219911409U (zh) 摄影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