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72908A - 通过dns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过dns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72908A
CN113472908A CN202010238001.5A CN202010238001A CN113472908A CN 113472908 A CN113472908 A CN 113472908A CN 202010238001 A CN202010238001 A CN 202010238001A CN 113472908 A CN113472908 A CN 1134729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ns
data
dns request
subdomai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800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克·阿尔伯特·黑尔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n Exhibition Holdings Shenzhen Co ltd
Shenzhen Leviath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n Exhibition Holdings Shenzhen Co ltd
Shenzhen Leviat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n Exhibition Holdings Shenzhen Co ltd, Shenzhen Leviath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n Exhibition Holding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3800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729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72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29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0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 H04L61/4511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using domain name system [D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DNS来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设备。该设备包括:收发信机;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将要发送的数据编码至DNS请求中的子域中;以及控制所述收发信机发送所述DNS请求至一未屏蔽DNS的网络。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案,可将想要发送的信息编码到DNS请求的子域内,该DNS请求可经由公共网络而被路由至目的地服务器。该目的地服务器可采用与所述DNS请求,并采用与所述编码过程相对应的解码过程来对所述DNS请求进行解码,进而可得到所述信息。通过该方案,可自由地发送信息,减小IoT设备的通信开销,可通过利用未阻止DNS的网络增大网络覆盖范围。

Description

通过DNS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万物相连的互联网)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然而,对于IoT设备而言,如果使用蜂窝、卫星或其中存在网络运营商的其他网络与其进行通信,这将是非常昂贵,而wifi网络为大多数IoT场景提供了足够的覆盖,但它们通常不对公共通信开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DNS来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设备,该设备包括:收发信机;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将要发送的数据编码至DNS请求中的子域中;以及控制所述收发信机发送所述DNS请求至一未屏蔽DNS的网络。
其中,将要发送的数据编码至DNS请求中的子域中包括:对要发送的数据进行Base32或Base36编码;对于所述编码结果,每63个字符插入一句点,以符合最大DNS标签长度;从所述插入句点的编码结果剔除编码填充,以符合有效DNS字符;以及对于所述剔除了编码填充的编码结果,附加域信息。
其中,所述收发信机还从所述未屏蔽DNS的网络接收DNS响应,该 DNS响应内包含针对所述数据的响应。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将要发送的数据分割为多个部分,逐次将该多个部分的每一部分编码至DNS请求中的子域中并控制所述收发信机发送该DNS请求至所述未屏蔽DNS的网络。
其中,所述设备为IoT设备。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收发信机,用于接收一DNS请求;以及处理器,对该DNS请求进行转换以解码子域,以得到所述子域内的数据。
其中对所述DNS请求进行转换以解码子域包括:从所述DNS请求移除域信息;对移除了所述域信息的所述DNS请求,添加Base32或Base36填充;对添加了Base32或Base36填充的所述DNS请求,移除句点;以及对移除了所述句点的所述DNS请求,进行Base32或Base36解码,以得到所述子域内的数据。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生成并发送DNS响应,该DNS响应内包含针对所述子域内的数据的响应。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接收并转换多个DNS请求,其中每一 DNS请求内的子域内包含一数据部分及相应的索引;根据多个所述数据部分及相应的索引,对多个所述数据部分进行组合,以得到完整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信息传输设备内实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要发送的数据编码至DNS请求中的子域中;以及
发送所述DNS请求至一未屏蔽DNS的网络。
其中,将要发送的数据编码至DNS请求中的子域中包括:对要发送的数据进行Base32或Base36编码;对于所述编码结果,每63个字符插入一句点,以符合最大DNS标签长度;从所述插入句点的编码结果剔除编码填充,以符合有效DNS字符;以及对于所述剔除了编码填充的编码结果,附加域信息。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从所述未屏蔽DNS的网络接收DNS响应,该 DNS响应内包含针对所述数据的响应。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将要发送的数据分割为多个部分,逐次将该多个部分的每一部分编码至DNS请求中的子域中并发送该DNS请求至所述未屏蔽DNS的网络。
其中,所述信息传输设备为IoT设备。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服务器内实施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一DNS请求;以及对该DNS请求进行转换以解码该DNS请求的子域,以得到所述子域内的数据。
其中,对所述DNS请求进行转换以解码子域包括:从所述DNS请求移除域信息;对移除了所述域信息的所述DNS请求,添加Base32或Base36 填充;对添加了Base32或Base36填充的所述DNS请求,移除句点;以及对移除了所述句点的所述DNS请求,进行Base32或Base36解码,以得到所述子域内的数据。
该方法还包括:生成并发送DNS响应,该DNS响应内包含针对所述子域内的数据的响应。
该方法还包括:接收并转换多个DNS请求,其中每一DNS请求内的子域内包含一数据部分及相应的索引;根据多个所述数据部分及相应的索引,对多个所述数据部分进行组合,以得到完整的数据。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案,可将想要发送的信息编码到DNS请求的子域内,该DNS请求可经由公共网络(大多数公共网络均不屏蔽DNS服务) 而被路由至目的地服务器。该目的地服务器可采用与所述DNS请求,并采用与所述编码过程相对应的解码过程来对所述DNS请求进行解码,进而可得到所述信息。通过该方案,可自由地发送信息,减小IoT设备的通信开销,可通过利用未阻止DNS的网络增大网络覆盖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信息传输设备的系统图示;
图2为DNS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DNS域名的层次结构;
图4是示出了所述信息传输设备的编码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了DNS请求的路由流程;以及
图6是示出了服务器的解码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如图1所示,信息传输设备102可以包括处理器118、收发信机120、发射/接收部件122、扬声器/麦克风124、数字键盘126、显示器/触摸板128、不可移除存储器130、可移除存储器132、电源134、用于诸如全球定位系统 (GPS)的定位系统的芯片组136和/或其他周边设备138。应该了解的是,在保持符合实施例的同时,信息传输设备102还可以包括前述部件的任何子组合。
处理器118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专用处理器、常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电路、其他任何类型的集成电路(IC)以及状态机等等。处理器118可以执行信号编码、数据处理、功率控制、输入/输出处理、和/或其他任何能使信息传输设备102 在无线环境中工作的功能。处理器118可以耦合至收发信机120,收发信机120可以耦合至发射/接收部件122。虽然图1将处理器118和收发信机120 描述成单独组件,然而应该了解,处理器118和收发信机120也可以一起集成在一电子组件或芯片中。
发射/接收部件122可被配置成经由空中接口116来发射或接收去往或来自基站的信号。举个例子,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射/接收部件122可以是被配置成发射和/或接收RF信号的天线。作为示例,在另一实施例中,发射/接收部件122可以是被配置成发射和/或接收IR、UV或可见光信号的放射器/检测器。在再一个实施例中,发射/接收部件122可被配置成发射和/或接收RF 和光信号。应该了解的是,发射/接收部件122可以被配置成发射和/或接收无线信号的任何组合。
虽然在图1中将发射/接收部件122描述成是单个部件,但是信息传输设备102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发射/接收部件122。更具体地说,信息传输设备 102可以使用MIMO技术。由此,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传输设备102可以包括两个或多个通过空中接口116来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的发射/接收部件 122(例如多个天线)。
收发信机120可被配置成对发射/接收部件122所要传送的信号进行调制,以及对发射/接收部件122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如上所述,信息传输设备 102可以具有多模能力。因此,收发信机120可以包括允许信息传输设备102 借助多种RAT(例如NR和IEEE 802.11)来进行通信的多个收发信机。
信息传输设备102的处理器118可以耦合到扬声器/麦克风124、数字键盘126和/或显示器/触摸板128(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显示单元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单元),并且可以接收来自这些部件的用户输入数据。处理器118还可以向扬声器/麦克风124和/或显示器/触摸板128输出用户数据。此外,处理器118可以从诸如不可移除存储器130和/或可移除存储器132 之类的任何适当的存储器中存取信息,以及将信息存入这些存储器。不可移除存储器130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硬盘或是其他任何类型的记忆存储设备。可移除存储器132可以包括订户身份模块 (SIM)卡、记忆棒、安全数字(SD)记忆卡等等。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118 可以从那些并非实际位于信息传输设备102的存储器存取信息,以及将数据存入这些存储器,作为示例,此类存储器可以位于服务器或家庭计算机(未显示)。
处理器118可以接收来自电源134的电力,并且可被配置分发和/或控制用于信息传输设备102中的其他组件的电力。电源134可以是为信息传输设备102供电的任何适当设备。例如,电源13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干电池组 (如镍镉(Ni-Cd)、镍锌(Ni-Zn)、镍氢(NiMH)、锂离子(Li-ion)等等)、太阳能电池以及燃料电池等等。
处理器118还可以耦合到GPS芯片组136,该GPS芯片组可被配置成提供与信息传输设备102的当前位置相关的位置信息(例如经度和纬度)。作为来自GPS芯片组136的信息的补充或替换,信息传输设备102可以经由空中接口116接收来自基站(例如基站114a、114b)的位置信息,和/或根据从两个或多个附近基站接收的信号定时来确定其位置。应该了解的是,在保持符合实施例的同时,信息传输设备102可以借助任何适当的定位方法来获取位置信息。
处理器118还可以耦合到其他周边设备138,其中所述周边设备可以包括提供附加特征、功能和/或有线或无线连接的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模块。例如,所述周边设备138可以包括加速度计、电子指南针、卫星收发信机、数码相机(用于照片和/或视频)、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振动设备、电视收发信机、免提耳机、
Figure RE-GDA0002499994940000071
模块、调频(FM)无线电单元、数字音乐播放器、媒体播放器、视频游戏机模块、因特网浏览器、虚拟现实和/或增强现实(VR/AR)设备、以及活动跟踪器等等。所述周边设备138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可以是以下的一者或多者:陀螺仪、加速度计、霍尔效应传感器、磁强计、方位传感器、邻近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时间传感器、地理位置传感器、高度计、光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磁力计、气压计、手势传感器、生物测定传感器和/或湿度传感器等。
信息传输设备102可以包括全双工无线电设备,其中对于该无线电设备来说,一些或所有信号(例如与用于UL(例如对传输而言)和下行链路(例如对接收而言)的特定子帧相关联)的接收或传输可以是并发和/或同时的。全双工无线电设备可以包括借助于硬件(例如扼流线圈)或是凭借处理器(例如单独的处理器(未显示)或是凭借处理器118)的信号处理来减小和/或基本消除自干扰的干扰管理单元。在实施例中,信息传输设备102可以包括传送和接收一些或所有信号(例如与用于UL(例如对传输而言)或下行链路(例如对接收而言)的特定子帧相关联)的半双工无线电设备。
DNS是一种组织成域层次结构的计算机和网络服务命名系统,它用于 TCP/IP网络,它所提供的服务是用来将主机名和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工作。 DNS就是这样的一位“翻译官”,它的基本工作原理可如图2所示。
DNS是应用层协议,事实上他是为其他应用层协议工作的,包括不限于HTTP和SMTP以及FTP,用于将用户提供的主机名解析为ip地址。具体过程如下:
①用户主机上运行着DNS的客户端,就是我们的PC机或者手机客户端运行着DNS客户端了。
②浏览器将接收到的url中抽取出域名字段(即,要访问的主机名,比如http:// www.baidu.com/),并将这个主机名传送给DNS应用的客户端。
③DNS客户端向DNS服务器端发送一份查询报文,报文中包含着要访问的主机名字段(中间包括一些列缓存查询以及分布式DNS集群的工作)。
④该DNS客户端最终会收到一份回答报文,其中包含有该主机名对应的IP地址。
⑤一旦该浏览器收到来自DNS的IP地址,就可以向该IP地址定位的 HTTP服务器发起TCP连接。
DNS域名称空间的组织方式按照其作为一个层次结构和分布式数据库,包含主机名和域名。DNS数据库中的名称形成一个分层树状结构。域名包含单个标签分隔点,例如,im.qq.com。完全限定的域名(FQDN)唯一地标识在 DNS分层树种的主机的位置。图3显示了一DNS域名层次结构,以im.qq.com 为例。
下表示出了DNS域名名称的组织方式。
Figure RE-GDA0002499994940000081
Figure RE-GDA0002499994940000091
当DNS客户端需要查询程序中使用的名称时,它会查询本地DNS服务器来解析该名称。客户端发送的每条查询消息都包括3条信息,以指定服务器应回答的问题。
·指定的DNS域名,表示为完全合格的域名(FQDN)。
·指定的查询类型,它可根据类型指定资源记录,或作为查询操作的专门类型。
·DNS域名的指定类别。
对于DNS服务器,它始终应指定为Internet类别。例如,指定的名称可以是计算机的完全合格的域名,如im.qq.com,并且指定的查询类型用于通过该名称搜索地址资源记录。
DNS查询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解析。客户端有时也可通过使用从以前查询获得的缓存信息就地应答查询。DNS服务器可使用其自身的资源记录信息缓存来应答查询,也可代表请求客户端来查询或联系其他DNS服务器,以完全解析该名称,并随后将应答返回至客户端。这个过程称为递归。
另外,客户端自己也可尝试联系其他的DNS服务器来解析名称。如果客户端这么做,它会使用基于服务器应答的独立和附加的查询,该过程称作迭代,即DNS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查询就是迭代查询。
例如,以www.qq.com为例。
1)在浏览器中输入www.qq.com域名,操作系统会先检查自己本地的hosts文件是否有这个网址映射关系,如果有,就先调用这个IP地址映射,完成域名解析。
2)如果hosts里没有这个域名的映射,则查找本地DNS解析器缓存,是否有这个网址映射关系,如果有,直接返回,完成域名解析。
3)如果hosts与本地DNS解析器缓存都没有相应的网址映射关系,首先会找TCP/IP参数中设置的首选DNS服务器,在此我们叫它本地 DNS服务器,此服务器收到查询时,如果要查询的域名,包含在本地配置区域资源中,则返回解析结果给客户端,完成域名解析,此解析具有权威性。
4)如果要查询的域名,不由本地DNS服务器区域解析,但该服务器已缓存了此网址映射关系,则调用这个IP地址映射,完成域名解析,此解析不具有权威性。
5)如果本地DNS服务器本地区域文件与缓存解析都失效,则根据本地 DNS服务器的设置(是否设置转发器)进行查询,如果未用转发模式,本地DNS就把请求发至13台根DNS,该根DNS服务器收到请求后会判断这个域名(.com)是谁来授权管理,并会返回一个负责该顶级域名服务器的一个IP。本地DNS服务器收到IP信息后,将会联系负责.com域的这台服务器。这台负责.com域的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如果自己无法解析,它就会找一个管理.com域的下一级DNS服务器地址(http://qq.com)给本地DNS服务器。当本地DNS服务器收到这个地址后,就会找http://qq.com域服务器,重复上面的动作,进行查询,直至找到www.qq.com主机。
6)如果用的是转发模式,此DNS服务器就会把请求转发至上一级DNS 服务器,由上一级服务器进行解析,上一级服务器如果不能解析,或找根DNS或把转请求转至上上级,以此循环。不管是本地DNS 服务器用是是转发,还是根提示,最后都是把结果返回给本地DNS服务器,由此DNS服务器再返回给客户端。
从客户端到本地DNS服务器是属于递归查询,而DNS服务器之间就是的交互查询就是迭代查询。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设备,该设备包括:收发信机;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将要发送的数据编码至DNS请求中的子域中;以及控制所述收发信机发送所述DNS请求至一未屏蔽DNS的网络(例如,wifi网络)。
其中,将要发送的数据编码至DNS请求中的子域中包括:对要发送的数据进行Base32或Base36编码;对于所述编码结果,每63个字符插入一句点,以符合最大DNS标签长度;从所述插入句点的编码结果剔除编码填充,以符合有效DNS字符;以及对于所述剔除了编码填充的编码结果,附加域信息。
图4是示出了所述信息传输设备的编码过程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要发送的数据可为文本“Hello my name is Marc and I am writing a piece of text that islonger than 63characters”。由于DNS有效字符为a-z以及0-9,对所述文本进行Base32(或Base36)编码,以生成以下内容:
JBSWY3DPEBWXSIDOMFWWKIDJOMQE2YLSMMQGC3TEEBESAY LNEB3XE2LUNFXGOIDBEBYGSZLDMUQG6ZRAORSXQ5BAORUGC5B ANFZSA3DPNZTWK4RAORUGC3RAGYZSAY3IMFZGCY3UMVZHG===
其中,对于一个完整的域,存在256字符的限制,因此该编码必须满足此限制。
随后,每63个字符插入一句点,以符合最大DNS标签长度。此时,可生成以下内容:
JBSWY3DPEBWXSIDOMFWWKIDJOMQE2YLSMMQGC3TEEBESAY LNEB3XE2LUNFXGOID.BEBYGSZLDMUQG6ZRAORSXQ5BAORUGC5B ANFZSA3DPNZTWK4RAORUGC3RAGYZSAY.3IMFZGCY3UMVZHG===
随后,可从所述插入句点的编码结果剔除编码填充,以符合有效DNS 字符。此时,可生成以下内容:
JBSWY3DPEBWXSIDOMFWWKIDJOMQE2YLSMMQGC3TEEBESAY LNEB3XE2LUNFXGOID.BEBYGSZLDMUQG6ZRAORSXQ5BAORUGC5B ANFZSA3DPNZTWK4RAORUGC3RAGYZSAY.3IMFZGCY3UMVZHG
随后,附加域信息(例如,a.co)。此时,可生成以下内容:
JBSWY3DPEBWXSIDOMFWWKIDJOMQE2YLSMMQGC3TEEBESAY LNEB3XE2LUNFXGOID.BEBYGSZLDMUQG6ZRAORSXQ5BAORUGC5B ANFZSA3DPNZTWK4RAORUGC3RAGYZSAY.3IMFZGCY3UMVZHG.a.co
所述信息传输设备可连接至开放式wifi网络(即,未阻止DNS的网络)。该信息传输设备可执行完整域名的DNS解析。随后,可执行DNS服务器之间的迭代查询。具体可如图5所示。
在图5中,首先,信息传输设备可询问所接入的wifi网络的DNS解析器。该DNS解析器可询问根服务器,而根服务器可告诉该DNS解析器询问.co 的TLD(顶级域名)服务器。该TLD服务器可告诉该DNS解析器询问“a”所对应的IP地址,该IP地址所指代即为目的地的特定服务器,其了解所述信息传输设备的特定编码规则,从而可从所接收的DNS请求的子域内解析出所述信息传输设备所要发送的数据。随后,DNS解析器可询问a.co服务器,这样所编码的子域数据可到达所述目的地服务器。
在所编码的子域数据到达所述目的地服务器之后,该目的地服务器可对所述子域数据进行解码,具体可如图6所示。该解码过程为与图4所示的编码过程相反的过程。还是以图4所示的编码内容为例来解释该解码过程。
首先,从所述DNS请求移除域信息,生成以下内容:
JBSWY3DPEBWXSIDOMFWWKIDJOMQE2YLSMMQGC3TEEBESAY LNEB3XE2LUNFXGOID.BEBYGSZLDMUQG6ZRAORSXQ5BAORUGC5B ANFZSA3DPNZTWK4RAORUGC3RAGYZSAY.3IMFZGCY3UMVZHG
之后,对移除了所述域信息的所述DNS请求,添加Base32或Base36 填充,生成以下内容:
JBSWY3DPEBWXSIDOMFWWKIDJOMQE2YLSMMQGC3TEEBESAY LNEB3XE2LUNFXGOID.BEBYGSZLDMUQG6ZRAORSXQ5BAORUGC5B ANFZSA3DPNZTWK4RAORUGC3RAGYZSAY.3IMFZGCY3UMVZHG===
之后,对添加了Base32或Base36填充的所述DNS请求,移除句点,生成以下内容:
JBSWY3DPEBWXSIDOMFWWKIDJOMQE2YLSMMQGC3TEEBESAY LNEB3XE2LUNFXGOID.BEBYGSZLDMUQG6ZRAORSXQ5BAORUGC5B ANFZSA3DPNZTWK4RAORUGC3RAGYZSAY.3IMFZGCY3UMVZHG===
之后,对移除了所述句点的所述DNS请求,进行Base32或Base36解码,以得到所述子域内的数据:
“Hello my name is Marc and I am writing a piece of text that islonger than 63characters”。
该目的地服务器在解码出所述信息传输设备所发送的信息“Hello my name isMarc and I am writing a piece of text that is longer than 63characters”之后,其可向所述DNS解析器发送信息,告知其a.co的IP地址,该信息可包含对所述信息传输设备所发送的信息的响应,例如,“Success”。所述信息例如为“a.co.IN TXT"Success”。
由于对于一个完整的域,存在256字符的限制,因此所述信息传输设备可在一子域内编码的信息是有限的。为了使得该信息传输设备具备传输稍大一点的信息的能力,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可将要发送的数据分割为多个部分,逐次将该多个部分的每一部分编码至DNS请求中的子域中并控制所述收发信机发送该DNS请求至所述未屏蔽DNS的网络,其中每一DNS请求内的子域内包含一数据部分及相应的索引。而所述目的地服务器可被配置为:接收并转换多个DNS请求;根据多个所述数据部分及相应的索引,对多个所述数据部分进行组合,以得到完整的数据。最终,所述目的地服务器可对该完整的数据作出响应,并将该响应反馈回所述信息处理设备。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存储器和总线。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等。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 (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 (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 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信息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
收发信机;
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
将要发送的数据编码至DNS请求中的子域中;以及
控制所述收发信机发送所述DNS请求至一未屏蔽DNS的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将要发送的数据编码至DNS请求中的子域中包括:
对要发送的数据进行Base32或Base36编码;
对于所述编码结果,每63个字符插入一句点,以符合最大DNS标签长度;
从所述插入句点的编码结果剔除编码填充,以符合有效DNS字符;以及
对于所述剔除了编码填充的编码结果,附加域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收发信机还从所述未屏蔽DNS的网络接收DNS响应,该DNS响应内包含针对所述数据的响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将要发送的数据分割为多个部分,逐次将该多个部分的每一部分编码至DNS请求中的子域中并控制所述收发信机发送该DNS请求至所述未屏蔽DNS的网络。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该设备为IoT设备。
6.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该服务器包括:
收发信机,用于接收一DNS请求;以及
处理器,对该DNS请求进行转换以解码子域,以得到所述子域内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其中对所述DNS请求进行转换以解码子域包括:
从所述DNS请求移除域信息;
对移除了所述域信息的所述DNS请求,添加Base32或Base36填充;
对添加了Base32或Base36填充的所述DNS请求,移除句点;以及
对移除了所述句点的所述DNS请求,进行Base32或Base36解码,以得到所述子域内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生成并发送DNS响应,该DNS响应内包含针对所述子域内的数据的响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接收并转换多个DNS请求,其中每一DNS请求内的子域内包含一数据部分及相应的索引;
根据多个所述数据部分及相应的索引,对多个所述数据部分进行组合,以得到完整的数据。
10.一种在信息传输设备内实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将要发送的数据编码至DNS请求中的子域中;以及
发送所述DNS请求至一未屏蔽DNS的网络。
CN202010238001.5A 2020-03-30 2020-03-30 通过dns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Pending CN1134729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8001.5A CN113472908A (zh) 2020-03-30 2020-03-30 通过dns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8001.5A CN113472908A (zh) 2020-03-30 2020-03-30 通过dns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2908A true CN113472908A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64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8001.5A Pending CN113472908A (zh) 2020-03-30 2020-03-30 通过dns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72908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2150A (zh) * 2001-07-06 2004-12-01 ����ɭ�绰�ɷ����޹�˾ 利用域名系统服务器和实体标识符可携带转移数据库将实体标识符解析成因特网地址的方法和装置
CN202067132U (zh) * 2011-05-09 2011-12-07 天津科电石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长输油品管路监控的物联网安全防范预警系统
US20160173440A1 (en) * 2014-12-12 2016-06-16 Donuts Inc. Communication using dns repurposing
CN106412050A (zh) * 2016-09-26 2017-02-15 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中的设备、客户端及服务器及其通信方法
CN107835149A (zh) * 2017-09-13 2018-03-23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dns流量分析的网络窃密行为检测方法以及装置
CN108063804A (zh) * 2017-12-04 2018-05-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314708A (zh) * 2016-06-10 2019-02-05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网络可访问性检测控制
CN109983752A (zh) * 2016-10-05 2019-07-05 亚马逊技术有限公司 带有编码dns级信息的网络地址
CN110149418A (zh) * 2018-12-12 2019-08-20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dns隐蔽隧道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2150A (zh) * 2001-07-06 2004-12-01 ����ɭ�绰�ɷ����޹�˾ 利用域名系统服务器和实体标识符可携带转移数据库将实体标识符解析成因特网地址的方法和装置
CN202067132U (zh) * 2011-05-09 2011-12-07 天津科电石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长输油品管路监控的物联网安全防范预警系统
US20160173440A1 (en) * 2014-12-12 2016-06-16 Donuts Inc. Communication using dns repurposing
CN109314708A (zh) * 2016-06-10 2019-02-05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网络可访问性检测控制
CN106412050A (zh) * 2016-09-26 2017-02-15 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中的设备、客户端及服务器及其通信方法
CN109983752A (zh) * 2016-10-05 2019-07-05 亚马逊技术有限公司 带有编码dns级信息的网络地址
CN107835149A (zh) * 2017-09-13 2018-03-23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dns流量分析的网络窃密行为检测方法以及装置
CN108063804A (zh) * 2017-12-04 2018-05-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149418A (zh) * 2018-12-12 2019-08-20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dns隐蔽隧道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20671B1 (en) Wide area service discovery for internet of things
US10044815B2 (en) Location-based domain name system service discovery
CN106060180B (zh) 一种针对IPv6的基于地理位置和应用信息的寻址方法
CN101390087B (zh) 域名查询解析方法、域名系统、和域名注册方法
EP2700208B1 (en) Global traffic management using modified hostname
CN110351283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27542B (zh) 游戏业务访问响应方法、请求转发方法、连接方法、装置
CN106797410A (zh) 域名解析方法和装置
CN104378452A (zh) 一种用于域名解析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321583B1 (ko) IoT를 위한 글로벌 ID를 이용한 통신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3561127A (zh) 用户溯源的方法及系统
US8605736B2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heterogeneous addressing mapping
CN101902442A (zh) 获取ip地理位置信息的方法、系统及位置信息服务器
CN105450585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801745B (zh) 一种广域网浏览器访问局域网web网站的方法和系统
CN112866424A (zh) 域名查询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1567879A (zh) 处理终端请求的方法、服务器、设备和系统
CN115668889A (zh) 用于可变长度地址(vla)网络的域名系统(dns)服务
US11070513B2 (en) DNS-base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CN104125310A (zh) 基于半永久地址的消息发送方法
CN113472908A (zh) 通过dns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EP3288242B1 (en) Domain name system ac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WO2015085573A1 (zh) 一种利用白频谱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EP3422674A1 (en) A method of resolving a domain name by a dns server to a plurality of ip addresses based on location information of the user equipment
US20230216825A1 (en) Gateway based ip address transla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