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66076A - 一种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及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及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66076A
CN113466076A CN202110856359.9A CN202110856359A CN113466076A CN 113466076 A CN113466076 A CN 113466076A CN 202110856359 A CN202110856359 A CN 202110856359A CN 113466076 A CN113466076 A CN 1134660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test piece
made sand
sand test
abra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563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孝英
张孝强
李荣超
李伟雄
郑慆
张孝鑫
杨镜良
聂文
陈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aoning Institute Of Roadway Engineering Co ltd
Guangdong Changheng Ston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aoning Institute Of Roadway Engineering Co ltd
Guangdong Changheng Sto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aoning Institute Of Roadway Engineering Co ltd, Guangdong Changheng Ston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aoning Institute Of Road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5635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660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66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660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56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to wear or abras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9/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 G01N19/04Measuring adhesive force between materials, e.g. of sealing tape, of coa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G01N3/06Special adaptations of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 G01N3/068Special adaptations of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with optical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6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Sensing means
    • G01N2203/0641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Sensing means using optical, X-ray, ultraviolet, infrared or similar detectors
    • G01N2203/0647Image analysi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6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Sensing means
    • G01N2203/067Parameter measured for estimating the property
    • G01N2203/0682Spatial dimension, e.g. length, area, angl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及测试方法。该磨损装置通过设置加载控制系统、试验箱和试验喷淋系统可以模拟干燥/降雨、不同荷载、不同速度下的机制砂试件的磨损工况,以解决对于不同岩性石料加工的机制砂集料缺乏标准试验装置的问题。并且,以此测试机制砂颗粒的掉粒面积、磨损衰减量。同时基于机制砂的掉粒状态、颗粒磨损现象,导致的沥青路面早期坑槽、抗滑性能衰减过快的问题,提出一种机制砂沥青膜剥离率与磨损率双控评价指标及方法,以此评价机制砂试件与沥青的黏附性能、机制砂试件的耐磨强度,进而解决沥青路面设计过程中仅仅考虑机制砂的填充功能而忽略对沥青路面结构的黏附作用、及对抗滑性能的贡献度检测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及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制砂磨损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制砂试件的磨损 装置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通常采用机制砂作为细集料,其物理性能优良, 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设计规范已明确规定沥青路面下、中、上面层必须采 用机制砂。近年通车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均采用了机制砂作为沥青混合料的细 集料,经检测发现,机制砂的应用显著提高了路面的路用性能和服务水平。
沥青路面中上面层采用的机制砂普遍由石灰岩质碎石生产加工而成,虽然 石灰岩质机制砂与沥青的黏附性较好,但是本身强度较低,在碾压过程中容易 破碎,在长期运营过程中也容易使其表面的沥青膜被轮胎磨掉,造成沥青膜脱 落。为了改善沥青磨耗层的抗滑性能,一些二氧化硅含量高、高硬度的机制砂 也被尝试应用在沥青磨耗层设计当中。
中国规范主要采用水煮法和水浸法评价粗集料与沥青的黏附性,借助高温 度的水(100℃左右)与浸泡时间(3分钟)作为沥青膜剥落的条件,根据试 验后集料表面上沥青膜剥落情况判定集料的黏附性等级。而机制砂(0~3mm) 颗粒过小,无法通过此方法辨识沥青膜的剥落状态。因此,对于不同岩性石料 加工的机制砂集料,其与沥青的黏附性缺乏标准的测试方法,更加没有制备机 制砂磨损试件的试验装置,导致一些劣质机制砂应用在沥青路面时,容易出现 车辆作用下的早期掉粒、剥落问题,严重者甚至出现沥青路面泡水、碾压松散 与坑槽病害。
在研究领域,有学者采用光电比色法作为一种定量的评价细集料与沥青黏 附性的试验方法。具体试验方法为:取200g粒径为2.5~5mm的集料与4.5g 沥青在150℃温度下拌和3~5min,在室温条件放置24小时;往容量瓶中加入 200ml染料溶液,取100g混合料放入容量瓶中,将容量瓶置于60℃恒温水箱 中2h;通过测量吸附前后染料溶液的吸光值计算沥青膜的剥落率,以此评价 细集料与沥青的黏附性。20世纪90年代,美国SHR计划提SHRP净吸附法 评价细集料与沥青的黏附性,其原理与光电比色法相似。这些方法不但试验操 作较复杂,而且对试验人员能力要求高,耗时长。此外,以上试验方法与沥青 路面的实际使用工况差异较大,难以有效评价机制砂与沥青的真实黏附性能。 同时,在机制砂的耐磨性能的试验与评价方法也尚未有明确研究。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制砂试件的磨损 装置及测试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包括:加载控制系统、试验箱和试验喷淋系 统;
所述加载控制系统包括:压力施加单元、螺杆和磨损单元;所述压力施加 单元通过所述螺杆与所述磨损单元连接;
所述试验箱包括密封盖和试验箱体;所述密封盖扣设在所述试验箱体上;
所述试验喷淋系统包括喷淋头;所述喷淋头固定设置在所述密封盖上;
所述压力施加单元用于将压力通过所述螺杆传递给所述磨损单元;所述磨 损单元用于对放置在所述试验箱中的机制砂试件进行磨损;所述喷淋头用于将 水喷洒在所述机制砂试件上。
优选地,所述压力施加单元包括:压力调整螺栓、压力传感器、套筒和支 架;
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套筒上;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密 封盖上;所述压力调整螺栓的螺柱置于所述套筒中;所述压力调整螺栓与所述 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螺杆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 所述压力调整螺栓施加给所述螺杆的压力。
优选地,所述磨损单元包括:电机、伞齿轮、旋转盘、杆件和橡胶块;
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密封盖上,且所述电机与所述伞齿轮连接;所述 伞齿轮与所述螺杆啮合;所述螺杆与所述旋转盘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盘通过杆 件与所述橡胶块固定连接;
所述电机用于带动所述伞齿轮旋转,进而通过螺杆带动所述旋转盘旋转; 所述橡胶块在所述旋转盘的带动下对所述机制砂试件进行磨损。
优选地,所述试验喷淋系统还包括:水箱、水泵、抽水管和给水管;
所述水泵通过所述抽水管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水泵通过给水管与所述喷 淋头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系统、温度传感器和转速监控传感器;
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电机、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 转速监控传感器和所述试验喷淋系统电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试验箱中的温度;所述转速监控传感器用于 监测所述螺杆的转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 制电机的开闭、电机的转速、试验喷淋系统的开闭、试验喷淋系统的喷水速度 和试验喷淋系统的喷水频率。
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显示屏;
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压力传感器监测的压力值、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 的温度值和所述转速监控传感器监测的转速值。
优选地,所述水箱上设置有注水口和排水口;
所述试验箱体上设置有排水口;
所述密封盖通过固定螺栓扣设在所述试验箱体上。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两种机制砂试件测试方法,具体如下:
其中一种是机制砂试件黏附性的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包括:
获取机制砂试件图像;所述机制砂试件图像包括机制砂试件的初始图像和 机制砂试件磨损后的图像;对所述机制砂试件进行磨损采用上述提供的机制砂 试件的磨损装置进行;
对所述机制砂试件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处理得到增强图像;
对所述增强图像阈值化分割保留目标图像;
基于所述目标图像获取机制砂试件的初始沥青膜总面积和机制砂试件磨 损后的沥青膜面积;
根据所述机制砂试件的初始沥青膜总面积和所述机制砂试件磨损后的沥 青膜面积确定机制砂试件表面沥青膜的裹覆率;
基于所述机制砂试件表面沥青膜的裹覆率确定机制砂试件的黏附性。
另一种是机制砂试件耐磨性的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包括:
获取机制砂试件磨损前后的表面三维形貌;对机制砂试件进行磨损采用上 述提供的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进行;
对所述表面三维形貌进行插值和倾斜度纠偏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机制砂试 件磨损前的表面三维形貌和机制砂试件磨损后的表面三维形貌;
根据所述机制砂试件磨损前的表面三维形貌确定机制砂试件磨损前的体 积;
根据所述机制砂试件磨损后的表面三维形貌确定机制砂试件磨损后的体 积;
根据所述机制砂试件磨损前的体积和所述机制砂试件磨损后的体积确定 机制砂试件的磨损率;
根据所述磨损率确定机制砂试件的耐磨性。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机制砂试件磨损前的表面三维形貌确定机制砂试件 磨损前的体积,具体包括:
使用定积分计算所述机制砂试件磨损前的表面三维形貌在水平方向相邻 两条轮廓线包络的面积;
根据所述相邻两条轮廓线包络的面积确定相邻两条轮廓线的包络体积;
根据所述相邻两条轮廓线的包络体积确定所述机制砂试件磨损前的体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通过设置加载控制系统、试验箱和 试验喷淋系统可以模拟干燥/降雨、不同荷载、不同速度下的机制砂试件的磨 损工况,以解决对于不同岩性石料加工的机制砂集料缺乏标准试验装置的问 题。并且,以此测试机制砂颗粒的掉粒面积、磨损衰减量。同时基于机制砂的 掉粒状态、颗粒磨损现象,导致的沥青路面早期坑槽、抗滑性能衰减过快的问 题,提出一种机制砂沥青膜剥离率与磨损率双控评价指标及方法,以此评价机 制砂试件与沥青的黏附性能、机制砂试件的耐磨强度,进而解决沥青路面设计 过程中仅仅考虑机制砂的填充功能而忽略对沥青路面结构的黏附作用、及对抗 滑性能的贡献度检测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 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磨损后的机制砂试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机制砂试件黏附性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机制砂试件耐磨性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激光扫描的机制砂试件三维点云数据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制砂磨损率与洛杉矶磨耗值之间的相关性 曲线图。
符号说明:
1控制系统,2试验箱体,2.1试验箱上的排水口,3水泵,3.1水箱上的 排水口,3.2抽水管,3.3喷淋头,3.4注水口,3.5水箱,3.6给水管,4密封 盖,5支架,6压力调整螺栓,6.1螺柱,6.2套筒,7压力传感器,8转速监控 传感器,9电机,10螺杆,11伞齿轮,12温度传感器,13旋转盘,14杆件, 15橡胶块,16机制砂试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 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及测试方法,以解决现有 技术中存在的没有一种对于不同岩性石料加工的机制砂集料的耐磨性及其与 沥青的黏附性缺乏标准的测试方法和试验装置的问题。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 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包括:加载控制系统、 试验箱和试验喷淋系统。
加载控制系统包括:压力施加单元、螺杆10和磨损单元。压力施加单元 通过螺杆10与磨损单元连接。
试验箱包括密封盖4和试验箱体2。密封盖4扣设在试验箱体2上,具体 的,密封盖4通过固定螺栓扣设在试验箱体2上。试验箱体2上设置有排水口 2.1。试验箱体2为圆柱体中空结构。
试验喷淋系统包括喷淋头3.3。喷淋头3.3固定设置在密封盖4上。
压力施加单元用于将压力通过螺杆10传递给磨损单元。磨损单元用于对 放置在试验箱中的机制砂试件16进行磨损。喷淋头3.3用于将水喷洒在机制 砂试件16上。
压力施加单元包括:压力调整螺栓6、压力传感器7、套筒6.2和支架5。
支架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套筒6.2上。支架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盖 4上。压力调整螺栓6的螺柱6.1置于套筒6.2中。压力调整螺栓6与压力传 感器7连接。压力传感器7与螺杆10连接。压力传感器7用于检测压力调整 螺栓6施加给螺杆10的压力。试验压力可使用扳手调整压力调整螺栓6进行 压力值大小控制。
磨损单元包括:电机9、伞齿轮11、旋转盘13、杆件14和橡胶块15。在 本发明中旋转盘13直径设置为40cm,但不限于此。
电机9固定设置在密封盖4上,且电机9与伞齿轮11连接。伞齿轮11与 螺杆10啮合。螺杆10与旋转盘13固定连接。旋转盘13通过杆件14与橡胶 块15固定连接。例如,旋转盘13下方通过螺栓连接有三个并排的杆件14, 杆件14底部上套有橡胶块15。橡胶块15为半圆柱体,底面为弧面,橡胶块 15长度为10cm,宽度为5cm,高度为3~5cm,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不同 需求跟换不同厚度、硬度的橡胶块15。
电机9用于带动伞齿轮11旋转,进而通过螺杆10带动旋转盘13旋转。 橡胶块15在旋转盘13的带动下对机制砂试件进行磨损。
试验喷淋系统还包括:水箱3.5、水泵3、抽水3.2管和给水管3.6。
水泵3通过抽水3.2管与水箱3.5连接。水泵3通过给水管3.6与喷淋头 3.3连接。水箱3.5上设置有注水口3.4和排水口。
基于试验喷淋系统的这一结构,主要通过水泵3抽取水箱3.5中的水,经 过抽水3.2管、给水管3.6,输送到喷淋头3.3,然后喷射到到箱体中的试件上, 用于箱体内磨损试验时的降温与降雨。
为了简化试验装置的操作过程,上述提供的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还优选 包括:控制系统1、温度传感器12和转速监控传感器8。
控制系统1分别与压力传感器7、电机9、温度传感器12、转速监控传感 器8和试验喷淋系统电连接。
温度传感器12安装在密封盖4上,用于监测试验箱中的温度。转速监控 传感器8用于监测螺杆10的转速。控制系统1用于生成控制指令。控制指令 用于控制电机9的开闭、电机9的转速、试验喷淋系统的开闭、试验喷淋系统 的喷水速度和试验喷淋系统的喷水频率。
其中,控制系统1包括显示屏。
显示屏用于显示压力传感器7监测的压力值、温度传感器12监测的温度 值和转速监控传感器8监测的转速值。
具体的,控制系统1通过导线连接温度传感器12、水泵3、电机9、转速 监控传感器8、压力传感器7,进行集成控制与显示。
进一步,上述试验箱中还设置有机制砂试件底盘。机制砂试件底盘可以使 用钢材、铝合金、高强塑料板等材料加工制成。
本磨损装置的试验操作过程为:
(1)成型方形或圆形(边长或直径约30*30cm)沥青混合料试件,在试 件上涂抹乳化沥青或者改性热沥青,撒布一定量的0~3mm机制砂材料,并在 光面轮碾试验机上碾压平整。
(2)将试件放置在试验箱体2内,盖上密封盖4,调整好压力调整螺栓6, 根据试验需求在水箱3.5中加注适量试验用水。
(3)通过控制系统1中的控制器调整电机9转速,打开水泵3开关,手 动旋转压力调整螺栓6,开始橡胶块15磨损试验。根据试验需求,可以按照 时间和转速来控制试验阶段。
(4)试验结束后关闭控制器,打开水箱3.5的排水口3.1和试验箱体2 的排水口2.1排出多余废水,打开密封盖4,拆卸杆件14与橡胶块15,取出 磨损后的机制砂试件。磨损后的机制砂试件如图2所示。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两种机制砂试件测试方法,具体如下:
其中一种是机制砂试件黏附性的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300:获取机制砂试件图像。机制砂试件图像包括机制砂试件的初始 图像和机制砂试件磨损后的图像。对机制砂试件进行磨损采用上述提供的机制 砂试件的磨损装置进行。该步骤的具体实施过程为:
采用数码相机或手机采集机制砂试件的图像,为了减少光线强度不均匀产 生的集中反射误差,将试件放置于室内,开启四周的LED光源,并控制拍照 过程试件表面无阴影或集中光线,以减少光照强度波动带来的图像噪点。数字 图像的信息经处理后被量化并存储在一个二维矩阵中,以X、Y是分别代表空 间坐标系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数值,这样一幅图像可表示为二维函数F(X,Y)。 对于任一空间坐标(X,Y)的函数值表示图像中对应该位置的强度或灰度值。可 表达为如下式(1)所示的紧凑矩阵型离散函数的数学式。
Figure BDA0003184135430000091
式中,X、Y代表空间坐标系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数值,M为矩阵数据的行 数,N为列数,f(M,N)为该像素点的数值。
步骤301:对机制砂试件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处理得到增强图像。该步骤的 具体实施过程为:
图像采集过程中,由于试件局部沥青膜和碎石表面晶体颗粒对光线的反射 效应,给图像带来了一些噪点干扰,主要体现在反射光点位置呈现为白色,与 实际上其黑色的特征相反,为测试结果带来误差。因此,在对图像进行分析前, 需要对机制砂试件图像质量进行改善。图像增强是指将图像中的对象特征有选 择地突出,而衰减其他不必要的特征。经研究发现,属于空间滤波的中值滤波 在沥青混合料处理中有较好的效果。中值滤波目的是清除干扰,而并非让图像 模糊。中值滤波具有较好的抗噪能力,可以有效滤除脉冲干扰和图像扫描噪声。
中值滤波的数学描述如下:
如果S为像素(x0,y0)的领域集合(包含(x0,y0)),(x,y)表示S中的元素, f(x,y)表示(x,y)点的灰度,|S|表示集合S中元素的个数,Sort表示排序,则 对(x0,y0)进行平滑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84135430000092
通过两种方法对比发现,对于噪声较多的图片,选用5×5窗口滤波效果 好于3×3窗口滤波。MATLAB中进行中值滤波操作的函数可以使用 medfilt2(f)。
进一步,数字图像的增强处理根据图像质量也可以采用均值滤波、高斯滤 波等其他滤波方法。
步骤302:对增强图像阈值化分割保留目标图像。该步骤的具体实施过程 为:
为了减少人为确定的图像特征阈值存在较大的主观偏差,采用最大类间方 差法进行阈值确定。基本原理是将图形分为目标和背景两部分,两类之间的方 差越大,说明两类之间的差别越大。将目标误认为背景或者将背景误认为目标 都会使得两部分差异性变小,因此使类间的方差最大就意味着错分的概率最 小。其原理简介如下:
对图像I,记T为前景和背景的分割阀值,前景点数占图像比例ω0,平均 灰度为μ0。背景点数占图像比例为ω1,平均灰度为μ1。图像的总平均灰度为
μT=ω0×μ01×μ1 (3)
当T的取值使σ2=ω0×(μ0T)21×(μ1T)2有最大值时,T为最佳分割阀值。
步骤303:基于目标图像获取机制砂试件的初始沥青膜总面积和机制砂试 件磨损后的沥青膜面积。
步骤304:根据机制砂试件的初始沥青膜总面积和机制砂试件磨损后的沥 青膜面积确定机制砂试件表面沥青膜的裹覆率。该步骤的具体实施过程为:
确定好灰度图像的最佳阀值之后,便可以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定义沥 青膜裹覆完整的像素灰度值以1表示,沥青膜剥落部分的像素灰度值以0表示, 则采集的数字图像变为以“0”和“1”表示的二维矩阵。
Figure BDA0003184135430000101
式中,F为沥青膜覆盖率。m1为试验后的沥青膜面积。m0为试验前的沥 青膜总面积。N为试件图像总像素点。Di为像素灰度值为1的像素点,
Figure BDA0003184135430000102
表 示图像中像素点为1的像素点总和。
步骤305:基于机制砂试件表面沥青膜的裹覆率确定机制砂试件的黏附 性。具体的,当机制砂表面沥青膜裹覆率越大,说明机制砂黏附性越强。根据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的规定,对于粗集 料表面沥青膜剥离面积百分率接近0,则集料与沥青黏附性等级为5级。沥青 膜剥离面积百分率小于10%,则集料与沥青黏附性等级为4级。沥青膜剥离面 积百分率小于30%,则集料与沥青黏附性等级为3级。沥青膜剥离面积百分率 大于30%,则集料与沥青黏附性等级为2级。集料基本裸露,则集料与沥青黏附性等级为1级。
进一步,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图像处理方式,计算机制砂试件表面的沥青膜 剥离率,计算方法如下:
Figure BDA0003184135430000111
式中,B为机制砂试件沥青膜剥离率。m2为橡胶块磨损区域的面积,才用 上述提供的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得到的磨损区域为直径30cm的圆形区域, 即m2=3.14*(30/2)^2=706.5cm2,M为橡胶块磨损区域的像素点数量。
另一种是机制砂试件耐磨性的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400:获取机制砂试件磨损前后的表面三维形貌。对机制砂试件进行 磨损采用上述提供的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进行。具体的,采用高精度三维激 光扫描仪PATT-II(识别精度在0.01mm以上),分别扫描机制砂试件磨损前后 的表面三维形貌。扫描区域为300mm*300mm,并输出三维点云数据。
步骤401:对表面三维形貌进行插值和倾斜度纠偏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机 制砂试件磨损前的表面三维形貌和机制砂试件磨损后的表面三维形貌。进行插 值处理主要是因为,在激光扫描过程中,由于试件表面的凹凸不平,以及激光 射线的三角反射角度,在局部位置由于局部突起构造的遮挡,以及构造间的缝 隙,使得激光扫描数据必然存在盲区,从而导致该区域数据缺失,通常以无限 小的负数值表示。缺失数据不仅影响试件表面形貌的三维重构效果,还会直接 干扰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倾斜度纠偏处理是因为,设备实际扫描过程中,试件 摆放与成型过程中表面机制砂颗粒的不平整度引起的激光扫描平面与试件平 面并非完全平行,为了保证机制砂试件计算结果的稳定性,所以需要对扫描数 据进行倾斜度纠正处理。
其中,原始数据的插值处理过程为:
经过试验比对,采用线性插值法处理机制砂试件激光数据的缺失点具有良 好效果。线性插值主要利用与缺失数据最邻近的两个数值,其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3184135430000121
其中
Figure BDA0003184135430000122
是缺失数据yij的估计值。yin、yim是与yij最邻近的两个非缺失数据, yij为第i行、第j列位置的数据,且m≤j≤n。
试件扫描数据的倾斜度纠偏处理过程为:
使用最小二乘平面拟合法进行三维形貌点云数据的倾斜度修正,具体步骤 为:以获取的矩阵数据行数x、列数y为自变量,相对高程值z为因变量,拟 合出平面方程为:z*=ax+by+c。原始形貌矩阵与拟合平面的差值,即 z=z0-z*,为修正后的三维矩阵。
步骤402:根据机制砂试件磨损前的表面三维形貌确定机制砂试件磨损前 的体积。
步骤403:根据机制砂试件磨损后的表面三维形貌确定机制砂试件磨损后 的体积。
步骤404:根据机制砂试件磨损前的体积和机制砂试件磨损后的体积确定 机制砂试件的磨损率。
步骤405:根据磨损率确定机制砂试件的耐磨性。
上述步骤402和403中确定机制砂试件磨损前后的体积的过程一样,具体 为:
激光扫描的机制砂试件三维点云数据实质上为间隔0.01mm的离散点云数 组,如图5所示,由30000*30000个数据点组成。
计算30000*30000个数据点包络的体积,可以先使用定积分计算水平方向 的第一条轮廓线包络的面积,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184135430000131
式中,A1为第一条轮廓的包络面积。i为轮廓内的第i个点。d为相邻两 个点的间隔,为0.01mm。L为轮廓的总点数量,即30000。zi为第i个点的相 对试件底板基准面的高度值。
相邻两个轮廓的包络体积计算,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184135430000132
则三维点云数据包络的体积为:
Figure BDA0003184135430000133
式中,j为轮廓序号。
基于上述体积的具体计算过程,采用公式
Figure BDA0003184135430000134
确定机制砂试件 的磨损率。其中,定义机制砂试件在磨损测试前后的体积损失率为磨损率。k 为机制砂磨损率,V0为磨损前的机制砂体积,Vt为磨损后的机制砂体积。
进一步,机制砂试件的三维点云数据体积计算,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空间坐 标、多面体分割与体积计算等方法。
由于机制砂试件上的机制砂颗粒相比试件底板,质量较小,基本一块试件 底板重量达2000g左右,而表面的机制砂颗粒重量在200g以内,磨损质量损 失在0~10g左右,损失量较少。且不同机制砂的密度不同,导致质量损失也存 在差异,难以直接对比。磨损过程中一些细料也容易黏附,存在吸水不容易烘 干的问题,导致直接测试磨损过程的质量损失存在较大偏差。因此,本发明才 提供了上述机制砂试件耐磨性的测试方法来计算磨损前后机制砂的体积损失 量,以评价机制砂颗粒的耐磨耗性能。
下面提供以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上述提供技术方案的优点进行进一步 说明。
(1)采集12个石场加工的机制砂和9.5~13.2mm、13.2~16mm粗集料。 并对12个石场的机制砂和粗集料进行编号,同一个石场的加工集料编号对应。
(2)制备机制砂试件,在试件底盘涂抹0.5kg/m2的环氧沥青作为底油; 然后把机制砂和10%的SBS改性沥青在165℃下充分搅拌45s,接着使用小铁 铲将机制砂与沥青的混合料均匀涂布在试件底盘的环氧沥青上,最后放置于烘 箱中以120℃恒温养护6小时。
(3)取出机制砂试件,冷却至常温,分别使用相机采集机制砂试件的数 字图像、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机制砂试件的表面形貌。
(4)将机制砂试件放置于本发明提供的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中,以室 温和喷水状态下启动装置,转速设置为120r/min,开始橡胶块的磨损作用,模 拟道路车辆的轮胎摩擦效果。
(5)持续磨损1小时后,取出机制砂试件,使用缓慢流水冲洗试件表面 的松散颗粒,然后静置室内通风处进行风干;待试件表面干燥无水膜状态,分 别使用相机采集机制砂试件的数字图像、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机制砂试件 的表面形貌。
(6)基于数字图像采集与评价机制砂黏附性的方法计算机制砂试件沥青 膜剥离率B、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法测试与计算机制砂磨损率k。
(7)根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测试不同机制砂对 应石场加工粗集料的洛杉矶磨耗值。
(8)构建机制砂磨损率k与粗集料的洛杉矶磨耗值之间的相关性,如图 6所示。可以看出,机制砂磨损率与洛杉矶磨耗值之间的相关性良好,相关性 系数达到0.95以上。根据工程的95%保证率标准,该相关性可以应用于实际 工程中,并进行磨损率与磨耗值之间的换算与评定。
(9)提出机制砂的黏附性与磨耗值双控评价指标,及综合评定方法,为 沥青路面原材料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对集料/沥 青黏附性评级的规定、以及机制砂磨损率与洛杉矶磨耗值之间的相关性,结合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关于不同等级公路的集料黏附 性、磨耗值评定标准,对收集的12种机制砂路用性能和适用性进行评定,评 定原则为:当双控指标均达到对应公路等级才可以应用,当其中一个指标偏低, 则按照较低的公路等级应用。本示例按照规范中的1区(潮湿区)的技术标准 进行评级。根据本示例的综合评定结果,采用机制砂的黏附性和碎石强度双控 指标来看,一些机制砂由于母岩偏碱性,与沥青黏附性优良,但是强度不足, 容易磨损与掉粒;一些机制砂强度很高,不易磨损,但是与沥青黏附性较差, 也容易出现剥离问题。因此,所提出的机制砂的黏附性和碎石强度双控指标可 以很好解决机制砂的路用性能评定问题,为道路的原材料选择提供决策,并有 助于提升道路建设质量。评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评定结果表
Figure BDA0003184135430000151
Figure BDA0003184135430000161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及测试方法相较于现有技术具 有以下优点:
(1)通过模拟干燥/降雨、不同荷载、不同速度下的橡胶与机制砂试件之 间的磨光作用,以此测试机制砂颗粒的掉粒面积、磨损衰减量,填补了试验规 范中对机制砂细集料的黏附性和耐磨性能试验方法的空白。
(2)本发明评价机制砂与沥青的黏附性能、机制砂的耐磨强度,可以很 好解决机制砂的路用性能评定问题,也为道路的原材料选择提供决策,并有助 于提升道路建设质量,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 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 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 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 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载控制系统、试验箱和试验喷淋系统;
所述加载控制系统包括:压力施加单元、螺杆和磨损单元;所述压力施加单元通过所述螺杆与所述磨损单元连接;
所述试验箱包括密封盖和试验箱体;所述密封盖扣设在所述试验箱体上;
所述试验喷淋系统包括喷淋头;所述喷淋头固定设置在所述密封盖上;
所述压力施加单元用于将压力通过所述螺杆传递给所述磨损单元;所述磨损单元用于对放置在所述试验箱中的机制砂试件进行磨损;所述喷淋头用于将水喷洒在所述机制砂试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施加单元包括:压力调整螺栓、压力传感器、套筒和支架;
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套筒上;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密封盖上;所述压力调整螺栓的螺柱置于所述套筒中;所述压力调整螺栓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螺杆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压力调整螺栓施加给所述螺杆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损单元包括:电机、伞齿轮、旋转盘、杆件和橡胶块;
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密封盖上,且所述电机与所述伞齿轮连接;所述伞齿轮与所述螺杆啮合;所述螺杆与所述旋转盘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盘通过杆件与所述橡胶块固定连接;
所述电机用于带动所述伞齿轮旋转,进而通过螺杆带动所述旋转盘旋转;所述橡胶块在所述旋转盘的带动下对所述机制砂试件进行磨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验喷淋系统还包括:水箱、水泵、抽水管和给水管;
所述水泵通过所述抽水管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水泵通过给水管与所述喷淋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温度传感器和转速监控传感器;
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电机、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转速监控传感器和所述试验喷淋系统电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试验箱中的温度;所述转速监控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螺杆的转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电机的开闭、电机的转速、试验喷淋系统的开闭、试验喷淋系统的喷水速度和试验喷淋系统的喷水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显示屏;
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压力传感器监测的压力值、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的温度值和所述转速监控传感器监测的转速值。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上设置有注水口和排水口;
所述试验箱体上设置有排水口;
所述密封盖通过固定螺栓扣设在所述试验箱体上。
8.一种机制砂试件黏附性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机制砂试件图像;所述机制砂试件图像包括机制砂试件的初始图像和机制砂试件磨损后的图像;对所述机制砂试件进行磨损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进行;
对所述机制砂试件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处理得到增强图像;
对所述增强图像阈值化分割保留目标图像;
基于所述目标图像获取机制砂试件的初始沥青膜总面积和机制砂试件磨损后的沥青膜面积;
根据所述机制砂试件的初始沥青膜总面积和所述机制砂试件磨损后的沥青膜面积确定机制砂试件表面沥青膜的裹覆率;
基于所述机制砂试件表面沥青膜的裹覆率确定机制砂试件的黏附性。
9.一种机制砂试件耐磨性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机制砂试件磨损前后的表面三维形貌;对机制砂试件进行磨损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进行;
对所述表面三维形貌进行插值和倾斜度纠偏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机制砂试件磨损前的表面三维形貌和机制砂试件磨损后的表面三维形貌;
根据所述机制砂试件磨损前的表面三维形貌确定机制砂试件磨损前的体积;
根据所述机制砂试件磨损后的表面三维形貌确定机制砂试件磨损后的体积;
根据所述机制砂试件磨损前的体积和所述机制砂试件磨损后的体积确定机制砂试件的磨损率;
根据所述磨损率确定机制砂试件的耐磨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制砂试件耐磨性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机制砂试件磨损前的表面三维形貌确定机制砂试件磨损前的体积,具体包括:
使用定积分计算所述机制砂试件磨损前的表面三维形貌在水平方向相邻两条轮廓线包络的面积;
根据所述相邻两条轮廓线包络的面积确定相邻两条轮廓线的包络体积;
根据所述相邻两条轮廓线的包络体积确定所述机制砂试件磨损前的体积。
CN202110856359.9A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及测试方法 Pending CN1134660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6359.9A CN113466076A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及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6359.9A CN113466076A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及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66076A true CN113466076A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82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56359.9A Pending CN113466076A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及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6607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86096A (zh) * 2022-11-08 2023-01-10 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箱包抗磨度检测设备
CN117990548A (zh) * 2024-04-07 2024-05-07 镇安县宝华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重晶石粉生产颗粒检测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4642A (zh) * 2009-07-10 2009-12-30 同济大学 沥青混合料路面磨耗模拟器及其测试方法
CN103207126A (zh) * 2013-03-29 2013-07-17 辽宁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一种路面材料表面磨耗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04269495U (zh) * 2014-11-24 2015-04-15 长安大学 一种路面材料加速磨耗室内试验装置
CN104807751A (zh) * 2015-05-11 2015-07-29 西安公路研究院 一种机制砂与沥青的粘附性评价方法
CN107907438A (zh) * 2017-12-01 2018-04-13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用于检测及评定粗集料磨耗及磨光性能的设备及方法
CN209102552U (zh) * 2018-11-15 2019-07-12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一种检测沥青路面摩擦损耗的试验装置
CN110702590A (zh) * 2019-08-15 2020-01-17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沥青混合料室内加速磨耗装置
CN111812010A (zh) * 2020-08-21 2020-10-23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空隙沥青混合料自清洁行为的室内加速模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4642A (zh) * 2009-07-10 2009-12-30 同济大学 沥青混合料路面磨耗模拟器及其测试方法
CN103207126A (zh) * 2013-03-29 2013-07-17 辽宁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一种路面材料表面磨耗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04269495U (zh) * 2014-11-24 2015-04-15 长安大学 一种路面材料加速磨耗室内试验装置
CN104807751A (zh) * 2015-05-11 2015-07-29 西安公路研究院 一种机制砂与沥青的粘附性评价方法
CN107907438A (zh) * 2017-12-01 2018-04-13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用于检测及评定粗集料磨耗及磨光性能的设备及方法
CN209102552U (zh) * 2018-11-15 2019-07-12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一种检测沥青路面摩擦损耗的试验装置
CN110702590A (zh) * 2019-08-15 2020-01-17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沥青混合料室内加速磨耗装置
CN111812010A (zh) * 2020-08-21 2020-10-23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空隙沥青混合料自清洁行为的室内加速模拟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骆志高 等: "金属塑料复合材料减振耐磨性能的试验研究", 《塑料工业》 *
黄志勇 等: "沥青路面的线激光测量方法及构造深度", 《科学技术与工程》 *
齐继阳 等著: "《异形涵管钢筋骨架自动变径高速滚焊机》", 30 April 2019,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86096A (zh) * 2022-11-08 2023-01-10 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箱包抗磨度检测设备
CN117990548A (zh) * 2024-04-07 2024-05-07 镇安县宝华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重晶石粉生产颗粒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66076A (zh) 一种机制砂试件的磨损装置及测试方法
Farmer Relative detachability of soil particles by simulated rainfall
Chen et al. Fractal and spectral analysis of aggregate surface profile in polishing process
Zhang et al. Research on skid resistance of asphalt pavement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laser-scanning technology and pressure-sensitive film
Moaveni et al. Use of advanced aggregate imaging systems to evaluate aggregate resistance to breakage, abrasion, and polishing
Dunford et al. Three-dimensional characterisation of surface texture for road stones undergoing simulated traffic wear
Dunford Friction and the texture of aggregate particles used in the road surface course
CN101307589A (zh)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措施及时间的确定方法
CN105957064A (zh) 一种沥青路面表面构造二维测试评价系统及方法
CN105716969A (zh) 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检测技术的沥青路面打毛效能评价方法
CN102680494B (zh) 基于机器视觉的抛光金属弧状面瑕疵实时检测方法
CN114441436B (zh) 一种基于路面纹理评价抗滑性能的分析方法
Rezaei et al. Predicting asphalt mixture skid resistance by aggregate characteristics and gradation
CN107843723A (zh) 一种沥青混合料动载‑盐‑水‑温多因素耦合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Hu et al. Monitoring and optimizing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high friction exposed aggregate cement concrete in exposure process
CN109612862B (zh) 一种模拟轮胎刹车滑动摩擦对路面磨耗影响的实验装置及其方法
CN111563478A (zh) 一种积水情况下安全行驶的全自动处理方法
CN105205822A (zh) 沥青压实路面离析程度的实时检测方法
CN105776925A (zh) 一种建筑垃圾生产路基填料颗粒级配的筛分方法
CN108153947B (zh) 一种基于软岩现场状态的崩解特征的描述方法
CN110441227A (zh) 沥青混凝土抗滑性能及衰减规律的同步测试仪及测试方法
CN114486640A (zh)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超疏水表面自清洁效果定量测定装置
CN107037199A (zh) 基于灰关联的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评价方法
CN105755909A (zh) 一种建筑垃圾生产铁路路基填料的方法
Zhao et al. Skid resistance of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in highway tunnel: a review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