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3304A - 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 - Google Patents

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3304A
CN113453304A CN202110722452.0A CN202110722452A CN113453304A CN 113453304 A CN113453304 A CN 113453304A CN 202110722452 A CN202110722452 A CN 202110722452A CN 113453304 A CN113453304 A CN 113453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data
transmission
reservatio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224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53304B (zh
Inventor
漆华妹
杨春萌
陈硒
江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72245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33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3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3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53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33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04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wireless node resources
    • H04W40/10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wireless node resources based on available power or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0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geographic position or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32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for defining a routing cluster membersh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包括:步骤1,根据各个节点剩余能量水平和各个节点与基站之间的距离设计基于节点的剩余能量和基站距离的簇头选取机制。本发明将节点的一个调度周期分为路径预约阶段和数据传输阶段,在路径预约阶段发送一个预约同步帧实现对传输路径进行提前预约,在数据传输阶段预约传输路径上的节点开始依次唤醒完成数据传输,在保证节能的前提下实现在一个调度周期传输多跳的目的,减少时延,将数据包进行优先等级划分,根据划分的数据信息量、数据包数量和节点剩余能量水平的优先等级确定退避函数,并计算出对应的退避窗口大小,数据包的优先级越高则退避窗口越小,进而实现网络周期寿命最大化。

Description

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
背景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是由大量以自组织和多跳方式的微型传感器节点构成的网络,网络能够通过传感器节点之间的交互来实现对于监测区域内被监测对象信息的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等一系列操作,具有大规模、自组织、动态拓扑以及多跳路由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环境监测、军事领域、智能家居、医疗健康以及交通管理等方面。但由于WSN中传感器节点采用电池供电,存在电池能量有限且不易更换的问题,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WSN网络和节点的生命周期,阻碍了WSN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解决网络的节能问题成为了设计WSN网络协议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在WSN中,网络能耗来源除了必要的事件监测和数据收发外,MAC层还面临着空闲侦听、碰撞冲突和控制开销大等问题。网络节点在进行数据收发时,一直使无线通信模块处于打开状态,来判断传输信道是否可用,因而在此过程中节点过多的空闲侦听增加了节点的能耗。而媒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决定着无线信道获取方式和节点数据收发方式,所以网络中MAC协议的能量有效性将对网络节点的性能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为了平衡网络的能耗和传输时延,设计出一种低耗能低延时的MAC协议是非常必要的。
已有MAC协议中,其中一个典型的同步MAC协议是S-MAC协议。在S-MAC协议中,节点采用周期性休眠/唤醒工作方式,在网络的初始化阶段节点被划分为不同的虚拟簇,同一个虚拟簇中的所有节点都具有相同的调度。S-MAC协议中节点只在唤醒阶段进行数据传输,而后进入睡眠阶段等待下一个调度周期的到来。通过这种调整节点占空比的方式,S-MAC协议减少了节点的空闲侦听,实现了节能的目的。但在唤醒阶段不需要进行数据传输的节点也一直保持唤醒状态监听信道,从而引入了不必要的空闲侦听能量消耗。此外每一个调度周期数据包只能被转发一跳,因此也会产生大量的时延。T-MAC协议基于S-MAC协议进行改进,在保持S-MAC协议原有调度周期不变的基础上,将节点调度周期的唤醒和休眠阶段划分为可变时间长度,根据网络中的通信流量动态地调整节点唤醒时间,进而调整节点的占空比,通过动态改变节点处于唤醒阶段的时间来保持网络负载均衡。并且T-MAC采用突发方式发送数据,减少节点的空闲侦听时间和节点的能量消耗。但T-MAC协议仍具有时延较大、吞吐量低等问题,尤其是在网络流量大的时候。
作为经典的低功耗自适应分簇协议,LEACH协议将网络运行过程的生命周期分成若干轮,每一轮又细分为成簇和稳定数据传输阶段。在成簇阶段,网络采用随机簇头选举算法将节点随机划分成若干个虚拟簇;在数据传输阶段,要进行传输的数据由簇内的成员节点发送到簇头节点,簇头节点在接收到数据后对数据进行融合操作,融合完成后再将数据发送到基站。但由于LEACH算法的簇头选取采用随机选择簇首的方式,剩余能量较低的节点也可能被选为簇首节点,这样会导致节点的更快死亡。此外,LEACH算法是一种均匀分簇路由协议算法,这种算法大都存在热区问题。产生热区问题的原因是,在以多跳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时,基站附近的簇头不仅要将自身数据传输给基站,还需要多次充当中继节点转发其他簇头的数据,从而导致该区域的簇头能量消耗比其他簇头更多,加速了这类簇头的死亡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MAC协议空闲侦听能量消耗大、时延大和吞吐量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包括:
步骤1,根据各个节点剩余能量水平和各个节点与基站之间的距离设计基于节点的剩余能量和基站距离的簇头选取机制;
步骤2,基于节点的一个调度周期设计路径预约机制和数据传输机制;
步骤3,确定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优先级;
步骤4,将数据包的优先级嵌入待传输的数据帧中,根据数据包的优先级构建数据退避传输函数。
其中,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
在分簇的初始化调度周期TP过程中,其中,调度周期TP的长度由网络中节点的总数量决定,所有节点全部唤醒处于侦听状态,等待发送或接收网络中的预约同步帧,其中,预约同步帧的信标帧结构包括FL字段、FCF字段、FCS字段、源节点地址字段Src、目标地址字段Dst、预约总跳数字段Tah、下一跳地址字段Neh、上一跳地址字段Lah、剩余跳数字段Reh和剩余能量字段Een;节点从调度周期TP中随机选择一个时刻TRand(i)发送预约同步帧,将当前发送预约同步帧的节点作为簇头节点,若网络中其余节点在收到簇头节点发送的预约同步帧前并未发送预约同步帧,则将接收并转发簇头节点的预约同步帧的节点成为簇头节点的成员节点,转发完成后的成员节点进入休眠状态。
其中,所述步骤1还包括:
计算节点i的随机唤醒时刻TRand(i),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137232780000031
其中,i表示节点,R(i)表示节点i产生的一个随机数,Tsyn表示发送一个预约同步帧所需要的时间,Eenergy表示节点归一化剩余能量,N表示网络中节点的总数量;
计算节点i产生的随机数R(i),如下所示:
R(i)=Random(1,Dis+c) 1≤i≤N (2)
其中,Dis表示节点i和基站之间的距离,c表示根据网络负载情况提前确定的一个常数;
计算节点归一化剩余能量Eenergy,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137232780000041
其中,Eremain表示当前节点的剩余能量,Etotal表示节点初始状态的总能量。
其中,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
将节点的一个调度周期分为路径预约阶段和数据传输阶段,在路径预约阶段同一虚拟簇节点全部唤醒准备接收和转发预约同步帧进行传输路径预约:发送节点对预约同步帧进行初始化并设置传输跳数值Tah字段后发送,对传输路径进行预约,传输路径中间节点在接收到预约同步帧后,根据预约同步帧中的传输跳数字段Tah和剩余跳数字段Reh为传输路径分配数据传输时间段,并将剩余跳数字段Reh减1后再次进行转发继续传输路径预约,若中间节点在当前时间段被占用,则依次向后推延直到找到能够预约的空闲时间段,并将剩余跳数字段Reh在减1的基础上额外减去向后推延的跳数后继续转发,其中,预约同步帧作为下一跳节点的传输路径预约的预约同步帧和上一节点的确认传输路径预约的预约同步帧;当中间节点对应Reh减1的时间段和之后的时间段均被占用时,则直接将预约同步帧中的剩余跳数字段Reh置0并转发,当预约同步帧中剩余跳数字段Reh为0或1时,传输路径预约结束,传输路径节点进入数据传输阶段开始传输数据,未被预约的传输路径节点进入睡眠状态等待下一个调度周期的到来。
其中,所述步骤2还包括:
在数据传输阶段开始时,预约的传输路径上的接收节点首先在被预约到的跳数所对应的时间段前唤醒,预约的传输路径上的接收节点唤醒后发送一个ACK确认帧,其中,预约的传输路径上的接收节点的正确唤醒时间Twakeup的计算,如下所示:
Twakeup=(Tah-Reh)*Tonetime (4)
其中,Tah表示数据包在当前路径已经传输的跳数,Reh表示待传输的剩余跳数,Tonetime表示数据包传输一跳花费的总时间;
计算数据包传输一跳的总时间Tonetime,如下所示:
Tonetime=TACK+SIFS+TDATA+SIFS (5)
其中,TACK表示发送ACK帧的时间,TDATA表示发送单个数据帧的时间,SIFS表示两次传输之间的最短间隔,当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帧大小相同时,将TDATA设置为一个预设值;当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帧大小不相同时,将TDATA包含在预约同步帧中。
其中,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数据包包括传输数据的信息量、数据包数量和节点剩余能量水平,分别对传输数据的信息量、数据包数量和节点剩余能量水平进行优先等级划分:
网络中传输的数据的类型为:网络中出现突发状况时节点发送的重要信息、网络中进行传输的具有较大信息量的数据和节点日常工作时发送的具有一般信息含量的普通数据;根据信息含量优先原则,将网络中传输数据的信息量划分成三种优先级:当传输数据的信息量等级为Level1,优先等级为Dinfor=00时,退避窗口大小设置为BW00;当传输数据的信息量等级为Level2,优先等级为Dinfor=01时,退避窗口大小设置为BW01;当传输数据的信息量等级为Level3,优先等级为Dinfor=1X时,退避窗口大小设置为BW1X,其中,Dinfor=10,退避窗口大小设置为BW10,Dinfor=11,退避窗口大小设置为BW11,当Dinfor的值为00时,该帧数据传输按照最优先级别进行;当Dinfor的值为01时,该帧内包含着网络中信息含量较大的传输数据;当Dinfor的值为1X时,该帧数据传输或指令按照最末位优先级别进行;
退避窗口BW00、BW01和BW1X之间的关系为:
BW00<BW01<BW1X (6)
退避窗口BW的初始数值为BWmin,退避窗口BW的数值上限为BWmax,各退避窗口BW数值之间的关系为:
BW00max<BW01min<BW01max<BW1Xmin (7)
其中,BW00max表示退避窗口BW00的数值上限,BW01min表示退避窗口BW01的初始数值,BW01max表示退避窗口BW01的数值上限,BW1Xmin表示退避窗口BW1X的初始数值。
其中,所述步骤3还包括:
数据包数量Ptnum的优先等级划分:发送节点在发送数据之前,对节点的传输队列长度进行检测,检测发送节点的传输队列中等候传输的数据包数量Ptwait,并根据发送节点的传输队列中等候传输的数据包数量Ptwait计算得到该节点的数据包数量优先等级;当数据包数量等级为Level1,发送节点的传输队列中等候传输的数据包数量为Ptwait大于NRfactor时,对应的优先等级Dinfor为3;当数据包数量等级为Level2,发送节点的传输队列中等候传输的数据包数量为NSfactor小于Ptwait小于或等于NRfactor时,对应的优先等级Dinfor为2;当数据包数量等级为Level3,发送节点的传输队列中等候传输的数据包数量为Ptwait小于或等于NSfactor时,对应的优先等级Dinfor为1;其中,NRfactor表示接收节点的负载因子,NSfactor表示发送节点的负载因子。
其中,所述步骤3还包括:
节点剩余能量水平Eenergy的优先等级划分:当数据包等级为Level1,节点剩余能量水平为Eenergy小于30%时,将预约同步帧中的Een字段设置为0;当数据包等级为Level2,节点剩余能量水平为30%小于或等于Eenergy小于70%时,将预约同步帧中的Een字段设置为1;当数据包等级为Level3,节点剩余能量水平为Eenergy大于或等于70%时,将预约同步帧中的Een字段设置为2;
节点的能耗包括节点在发送数据包时的能耗pSend与节点在接收数据包时的能耗pReceive、节点在低功耗状态下侦听信道时的能耗pListen和节点处于睡眠状态下的能耗pSleep
计算节点在一个调度周期内的总能耗Ptotal,如下所示:
Ptotal=Pself+Preceive+Psend (8)
其中,Pself表示节点睡眠和侦听时的固有能耗;
计算节点睡眠和侦听时的固有能耗Pself,如下所示:
Pself=pListen*tduty+pSleep*(1-tduty) (9)
其中,tduty表示节点在一个调度周期内的占空比;
计算节点在一个调度周期内发送数据产生的能耗Psend,如下所示:
Psend=pSend×nsend (10)
其中,nsend表示节点在一个调度周期内发送的数据包数量;
计算节点一个调度周期内接收数据产生的能耗Preceive,如下所示:
Preceive=pReceive×nreceive (11)
其中,nreceive表示节点在一个调度周期内接收到的数据包数量。
其中,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
将数据信息量、数据包数量和节点剩余能量水平的优先级嵌入到待传输的数据帧中,根据数据信息量、数据包数量和节点剩余能量水平的优先级设计退避窗口BW,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137232780000071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将节点的一个调度周期分为路径预约阶段和数据传输阶段,在路径预约阶段发送一个预约同步帧以实现对于传输路径进行提前预约,在数据传输阶段预约传输路径上的节点开始依次唤醒完成数据传输,在保证节能的前提下实现在一个调度周期传输多跳的目的,大量减少了时延,将数据包进行优先等级划分,根据划分的数据信息量、数据包数量和节点剩余能量水平的优先等级确定退避函数,并计算出对应的退避窗口大小,数据包的优先级越高则退避窗口越小,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中对紧急数据的传输,进而实现网络周期寿命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簇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预约同步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网络节点调度周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MAC协议空闲侦听能量消耗大、时延大和吞吐量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包括:步骤1,根据各个节点剩余能量水平和各个节点与基站之间的距离设计基于节点的剩余能量和基站距离的簇头选取机制;步骤2,基于节点的一个调度周期设计路径预约机制和数据传输机制;步骤3,确定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优先级;步骤4,将数据包的优先级嵌入待传输的数据帧中,根据数据包的优先级构建数据退避传输函数。
其中,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在分簇的初始化调度周期TP过程中,其中,调度周期TP的长度由网络中节点的总数量决定,所有节点全部唤醒处于侦听状态,等待发送或接收网络中的预约同步帧,其中,预约同步帧的信标帧结构包括FL字段、FCF字段、FCS字段、源节点地址字段Src、目标地址字段Dst、预约总跳数字段Tah、下一跳地址字段Neh、上一跳地址字段Lah、剩余跳数字段Reh和剩余能量字段Een;节点从调度周期TP中随机选择一个时刻TRand(i)发送预约同步帧,将当前发送预约同步帧的节点作为簇头节点,若网络中其余节点在收到簇头节点发送的预约同步帧前并未发送预约同步帧,则将接收并转发簇头节点的预约同步帧的节点成为簇头节点的成员节点,转发完成后的成员节点进入休眠状态。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节点所发送的预约同步帧(Synchronous Reservation frame,SRF)基于R-MAC协议的先驱帧PION帧进行改进,其信标帧的结构包括FL字段、FCF字段和FCS字段等IEEE 802.11协议中的固有字段,以及发送SRF帧的源节点地址字段Src、目标地址字段Dst、预约总跳数字段Tah、下一跳地址字段Neh、上一跳地址字段Lah、剩余跳数字段Reh和剩余能量字段Een,相较于R-MAC协议,SRF帧结构中增加了下一跳地址字段Neh、总跳数字段Tah和剩余跳数字段Reh,用于在路径预约和数据传输阶段中的节点唤醒和发生碰撞时的优先级退避。为了避免节点间由于发送预约同步帧(SRF)的时间重合产生碰撞从而节点能耗的问题,节点从TP周期中随机选择一个时刻TRand(i)广播预约同步帧,此时发送预约同步帧的节点成为簇头节点,若网络中其余节点在收到该节点发送的同步帧前并未发送预约同步帧,则接收并转发该节点的预约同步帧的节点成为簇头节点的成员节点,转发完成后的成员节点立即进入休眠状态减少能量浪费。
其中,所述步骤1还包括:计算节点i的随机唤醒时刻TRand(i),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137232780000081
其中,i表示节点,R(i)表示节点i产生的一个随机数,Tsyn表示发送一个预约同步帧所需要的时间,Eenergy表示节点归一化剩余能量,N表示网络中节点的总数量;
计算节点i产生的随机数R(i),如下所示:
R(i)=Random(1,Dis+c) 1≤i≤N (2)
其中,Dis表示节点i和基站之间的距离,c表示根据网络负载情况提前确定的一个常数;
计算节点归一化剩余能量Eenergy,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137232780000091
其中,Eremain表示当前节点的剩余能量,Etotal表示节点初始状态的总能量。
其中,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将节点的一个调度周期分为路径预约阶段和数据传输阶段,在路径预约阶段同一虚拟簇节点全部唤醒准备接收和转发预约同步帧进行传输路径预约:发送节点对预约同步帧进行初始化并设置传输跳数值Tah字段后发送,对传输路径进行预约,传输路径中间节点在接收到预约同步帧后,根据预约同步帧中的传输跳数字段Tah和剩余跳数字段Reh为传输路径分配数据传输时间段,并将剩余跳数字段Reh减1后再次进行转发继续传输路径预约,若中间节点在当前时间段被占用,则依次向后推延直到找到能够预约的空闲时间段,并将剩余跳数字段Reh在减1的基础上额外减去向后推延的跳数后继续转发,其中,预约同步帧作为下一跳节点的传输路径预约的预约同步帧和上一节点的确认传输路径预约的预约同步帧;当中间节点对应Reh减1的时间段和之后的时间段均被占用时,则直接将预约同步帧中的剩余跳数字段Reh置0并转发,当预约同步帧中剩余跳数字段Reh为0或1时,传输路径预约结束,传输路径节点进入数据传输阶段开始传输数据,未被预约的传输路径节点进入睡眠状态等待下一个调度周期的到来。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路径预约阶段结束后,路径节点进入数据传输阶段开始传输数据,而没有被预约的节点则进入睡眠状态等待下一个调度周期的到来,节约网络的能量消耗。
其中,所述步骤2还包括:在数据传输阶段开始时,预约的传输路径上的接收节点首先在被预约到的跳数所对应的时间段前唤醒,预约的传输路径上的接收节点唤醒后发送一个ACK确认帧,其中,预约的传输路径上的接收节点的正确唤醒时间Twakeup的计算,如下所示:
Twakeup=(Tah-Reh)*Tonetime (4)
其中,Tah表示数据包在当前路径已经传输的跳数,Reh表示待传输的剩余跳数,Tonetime表示数据包传输一跳花费的总时间;
计算数据包传输一跳的总时间Tonetime,如下所示:
Tonetime=TACK+SIFS+TdATA+SIFS (5)
其中,TACK表示发送ACK帧的时间,TDATA表示发送单个数据帧的时间,SIFS表示两次传输之间的最短间隔,当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帧大小相同时,将TDATA设置为一个预设值;当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帧大小不相同时,将TDATA包含在预约同步帧中。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ACK帧用于表明该接收节点已经唤醒可以接收数据,并且ACK帧中包含此时对应的数据传输的发送节点地址,以指明当前发送数据的节点。
其中,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数据包包括传输数据的信息量、数据包数量和节点剩余能量水平,分别对传输数据的信息量、数据包数量和节点剩余能量水平进行优先等级划分:
网络中传输的数据的类型为:网络中出现突发状况时节点发送的重要信息、网络中进行传输的具有较大信息量的数据和节点日常工作时发送的具有一般信息含量的普通数据;根据信息含量优先原则,将网络中传输数据的信息量划分成三种优先级:当传输数据的信息量等级为Level1,优先等级为Dinfor=00时,退避窗口大小设置为BW00;当传输数据的信息量等级为Level2,优先等级为Dinfor=01时,退避窗口大小设置为BW01;当传输数据的信息量等级为Level3,优先等级为Dinfor=1X时,退避窗口大小设置为BW1X,其中,Dinfor=10,退避窗口大小设置为BW10,Dinfor=11,退避窗口大小设置为BW11,当Dinfor的值为00时,该帧数据传输按照最优先级别进行;当Dinfor的值为01时,该帧内包含着网络中信息含量较大的传输数据;当Dinfor的值为1X时,该帧数据传输或指令按照最末位优先级别进行;
退避窗口BW00、BW01和BW1X之间的关系为:
BW00<BW01<BW1X (6)
退避窗口BW的初始数值为BWmin,退避窗口BW的数值上限为BWmax,各退避窗口BW数值之间的关系为:
BW00max<BW01min<BW01max<BW1Xmin (7)
其中,BW00max表示退避窗口BW00的数值上限,BW01min表示退避窗口BW01的初始数值,BW01max表示退避窗口BW01的数值上限,BW1Xmin表示退避窗口BW1X的初始数值。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数据信息量的优先等级的具体划分和退避窗口BW的设置如表1所示:
表1数据信息量优先等级
Figure BDA0003137232780000111
Dinfor使用2比特表示数据信息量优先等级,当Dinfor的值为00时,表示此时的数据传输必须按照最优先级别进行;当Dinfor的值为01时,代表数据帧内包含着网络中信息含量较大的传输数据;当Dinfor的值为1X(Dinfor=10或11)时表示该帧数据或指令具有最末位的优先级别,为网络传输的一般数据,在网络负载较大是允许适当的延迟传输;需要发送数据时,节点首先在[0,BW00min]范围内随机选择时间退避来争用信道,而当发送节点在传输数据包的过程中发生冲突时,BW00会根据碰撞发生的次数的增加而成倍增长,直到增加到上限BW00max时才停止,当此次数据传输顺利完成后,节点退避窗口的BW数值会还原到初始值BW00min,等待下一次数据传输的到来,相比较于BW01、BW1X两种优先级的数据,携带最高优先级数据包的节点退避时间较短,因此更够更快的建立通信,通过这种使用数据信息量优先级控制退避窗口的方式,可以使优先级高的数据在发生碰撞时,以最快的时间接入信道并与接收节点建立通信传输数据,从而达到缩短节点退避时间的目的。
其中,所述步骤3还包括:数据包数量Ptnum的优先等级划分:发送节点在发送数据之前,对节点的传输队列长度进行检测,检测发送节点的传输队列中等候传输的数据包数量Ptwait,并根据发送节点的传输队列中等候传输的数据包数量Ptwait计算得到该节点的数据包数量优先等级;当数据包数量等级为Level1,发送节点的传输队列中等候传输的数据包数量为Ptwait大于NRfactor时,对应的优先等级Dinfor为3;当数据包数量等级为Level2,发送节点的传输队列中等候传输的数据包数量为NSfactor小于Ptwait小于或等于NRfactor时,对应的优先等级Dinfor为2;当数据包数量等级为Level3,发送节点的传输队列中等候传输的数据包数量为Ptwait小于或等于NSfactor时,对应的优先等级Dinfor为1;其中,NRfactor表示接收节点的负载因子,NSfactor表示发送节点的负载因子。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发送节点的传输队列中等待发送的数据包数量Ptwait和节点负载因子Nfactor的关系及对应的该节点数据包数量Ptnum的优先等级,如下表3所示:
表2待发送数据包优先等级
Figure BDA0003137232780000121
待发送数据包优先等级体现了节点对于队列中数据包数量的容忍度,可以根据网络应用环境中对于数据包传输延时的容忍度,对发送、接收节点负载因子数值进行适当调整,若网络对于传输时延有较大的容忍度,则可以适当增加负载因子的数值,若网络对于传输时延的容忍度小,则可以适当减小负载因子的数值。
其中,所述步骤3还包括:节点剩余能量水平Eenergy的优先等级划分:当数据包等级为Level1,节点剩余能量水平为Eenergy小于30%时,将预约同步帧中的Een字段设置为0;当数据包等级为Level2,节点剩余能量水平为30%小于或等于Eenergy小于70%时,将预约同步帧中的Een字段设置为1;当数据包等级为Level3,节点剩余能量水平为Eenergy大于或等于70%时,将预约同步帧中的Een字段设置为2;
节点的能耗包括节点在发送数据包时的能耗pSend与节点在接收数据包时的能耗pReceive、节点在低功耗状态下侦听信道时的能耗pListen和节点处于睡眠状态下的能耗pSleep
计算节点在一个调度周期内的总能耗Ptotal,如下所示:
Ptotal=Pself+Preceive+Psend (8)
其中,Pself表示节点睡眠和侦听时的固有能耗;
计算节点睡眠和侦听时的固有能耗Pself,如下所示:
Pself=pListen*tduty+pSleep*(1-tduty) (9)
其中,tduty表示节点在一个调度周期内的占空比;
计算节点在一个调度周期内发送数据产生的能耗Psend,如下所示:
Psend=pSend×nsend (10)
其中,nsend表示节点在一个调度周期内发送的数据包数量;
计算节点一个调度周期内接收数据产生的能耗Preceive,如下所示:
Preceive=pReceive×nreceive (11)
其中,nreceive表示节点在一个调度周期内接收到的数据包数量。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分析关于节点在传输数据包的过程中网络的平均能耗以及网络端到端时延的关系,可以得出将节点根据剩余能量水平Eenergy(0小于Eenergy小于或等于1)的不同能量范围,节点剩余能量水平可大致分为三个等级,如表3所示:
表3节点剩余能量水平
Figure BDA0003137232780000131
从表3中可知,能量等级为Level1的节点为了保证自身不会很快耗尽剩余能量,就需要将数据尽快转发出去并进入睡眠状态以减少能量损耗,因此根据节点的剩余能量水平设置其剩余能量字段Een,对于节点剩余能量水平Eenergy小于30%的节点,将预约同步帧中的Een字段设置为0;对于节点剩余能量水平30%小于或等于Eenergy小于70%的节点,将预约同步帧中的Een字段设置为1;对于节点剩余能量水平Eenergy大于或等于70%的节点,将预约同步帧中的Een字段设置为2。
其中,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将数据信息量、数据包数量和节点剩余能量水平的优先级嵌入到待传输的数据帧中,根据数据信息量、数据包数量和节点剩余能量水平的优先级设计退避窗口BW,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137232780000141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在确定节点发送的数据包优先级之后,还需要将数据包的优先级嵌入到需要传输的数据帧中,并根据数据包的优先级确定退避传输函数,使节点在发生冲突碰撞时,可以根据自身发送的数据优先级适应传输信道的竞争,从而提高重要信息在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减少因冲突碰撞而造成的节点不必要的能量损耗,节点发送的数据优先级越高、自身剩余能量越少以及节点的数据队列长度越长,退避窗口越小,此时节点获得信道发送数据的概率越大,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数据传输过程中发生碰撞的频率,进而缓解整个网络对于信道退避造成的压力。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将节点的一个调度周期分为路径预约阶段和数据传输阶段,在路径预约阶段发送一个SRF帧以实现对于传输路径进行提前预约,在数据传输阶段预约传输路径上的节点开始依次唤醒完成数据传输,在保证节能的前提下实现在一个调度周期传输多跳的目的,大量减少了时延,将数据包进行优先等级划分,根据划分的数据信息量、数据包数量和节点剩余能量水平的优先等级确定退避函数,并计算出对应的退避窗口大小,数据包的优先级越高则退避窗口越小,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中对紧急数据的传输,进而实现网络周期寿命最大化。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根据各个节点剩余能量水平和各个节点与基站之间的距离设计基于节点的剩余能量和基站距离的簇头选取机制;
步骤2,基于节点的一个调度周期设计路径预约机制和数据传输机制;
步骤3,确定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优先级;
步骤4,将数据包的优先级嵌入待传输的数据帧中,根据数据包的优先级构建数据退避传输函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
在分簇的初始化调度周期TP过程中,其中,调度周期TP的长度由网络中节点的总数量决定,所有节点全部唤醒处于侦听状态,等待发送或接收网络中的预约同步帧,其中,预约同步帧的信标帧结构包括FL字段、FCF字段、FCS字段、源节点地址字段Src、目标地址字段Dst、预约总跳数字段Tah、下一跳地址字段Neh、上一跳地址字段Lah、剩余跳数字段Reh和剩余能量字段Een;节点从调度周期TP中随机选择一个时刻TRand(i)发送预约同步帧,将当前发送预约同步帧的节点作为簇头节点,若网络中其余节点在收到簇头节点发送的预约同步帧前并未发送预约同步帧,则将接收并转发簇头节点的预约同步帧的节点成为簇头节点的成员节点,转发完成后的成员节点进入休眠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还包括:
计算节点i的随机唤醒时刻TRand(i),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3137232770000011
其中,i表示节点,R(i)表示节点i产生的一个随机数,Tsyn表示发送一个预约同步帧所需要的时间,Eenergy表示节点归一化剩余能量,N表示网络中节点的总数量;
计算节点i产生的随机数R(i),如下所示:
R(i)=Random(1,Dis+c) 1≤i≤N (2)
其中,Dis表示节点i和基站之间的距离,c表示根据网络负载情况提前确定的一个常数;
计算节点归一化剩余能量Eenergy,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3137232770000021
其中,Eremain表示当前节点的剩余能量,Etotal表示节点初始状态的总能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
将节点的一个调度周期分为路径预约阶段和数据传输阶段,在路径预约阶段同一虚拟簇节点全部唤醒准备接收和转发预约同步帧进行传输路径预约:发送节点对预约同步帧进行初始化并设置传输跳数值Tah字段后发送,对传输路径进行预约,传输路径中间节点在接收到预约同步帧后,根据预约同步帧中的传输跳数字段Tah和剩余跳数字段Reh为传输路径分配数据传输时间段,并将剩余跳数字段Reh减1后再次进行转发继续传输路径预约,若中间节点在当前时间段被占用,则依次向后推延直到找到能够预约的空闲时间段,并将剩余跳数字段Reh在减1的基础上额外减去向后推延的跳数后继续转发,其中,预约同步帧作为下一跳节点的传输路径预约的预约同步帧和上一节点的确认传输路径预约的预约同步帧;当中间节点对应Reh减1的时间段和之后的时间段均被占用时,则直接将预约同步帧中的剩余跳数字段Reh置0并转发,当预约同步帧中剩余跳数字段Reh为0或1时,传输路径预约结束,传输路径节点进入数据传输阶段开始传输数据,未被预约的传输路径节点进入睡眠状态等待下一个调度周期的到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还包括:
在数据传输阶段开始时,预约的传输路径上的接收节点首先在被预约到的跳数所对应的时间段前唤醒,预约的传输路径上的接收节点唤醒后发送一个ACK确认帧,其中,预约的传输路径上的接收节点的正确唤醒时间Twakeup的计算,如下所示:
Twakeup=(Tah-Reh)*Tonetime (4)
其中,Tah表示数据包在当前路径已经传输的跳数,Reh表示待传输的剩余跳数,Tonetime表示数据包传输一跳花费的总时间;
计算数据包传输一跳的总时间Tonetime,如下所示:
Tonetime=TACK+SIFS+TDATA+SIFS (5)
其中,TACK表示发送ACK帧的时间,TDATA表示发送单个数据帧的时间,SIFS表示两次传输之间的最短间隔,当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帧大小相同时,将TDATA设置为一个预设值;当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帧大小不相同时,将TDATA包含在预约同步帧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数据包包括传输数据的信息量、数据包数量和节点剩余能量水平,分别对传输数据的信息量、数据包数量和节点剩余能量水平进行优先等级划分:
网络中传输的数据的类型为:网络中出现突发状况时节点发送的重要信息、网络中进行传输的具有较大信息量的数据和节点日常工作时发送的具有一般信息含量的普通数据;根据信息含量优先原则,将网络中传输数据的信息量划分成三种优先级:当传输数据的信息量等级为Level1,优先等级为Dinfor=00时,退避窗口大小设置为BW00;当传输数据的信息量等级为Level2,优先等级为Dinfor=01时,退避窗口大小设置为BW01;当传输数据的信息量等级为Level3,优先等级为Dinfor=1X时,退避窗口大小设置为BW1x,其中,Dinfor=10,退避窗口大小设置为BW10,Dinfor=11,退避窗口大小设置为BW11,当Dinfor的值为00时,该帧数据传输按照最优先级别进行;当Dinfor的值为01时,该帧内包含着网络中信息含量较大的传输数据;当Dinfor的值为1X时,该帧数据传输或指令按照最末位优先级别进行;
退避窗口BW00、BW01和BW1X之间的关系为:
BW00<BW01<BW1X (6)
退避窗口BW的初始数值为BWmin,退避窗口BW的数值上限为BWmax,各退避窗口BW数值之间的关系为:
BW00max<BW01min<BW01max<BW1Xmin (7)
其中,BW00max表示退避窗口BW00的数值上限,BW01min表示退避窗口BW01的初始数值,BW01max表示退避窗口BW01的数值上限,BW1Xmin表示退避窗口BW1X的初始数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还包括:
数据包数量Ptnum的优先等级划分:发送节点在发送数据之前,对节点的传输队列长度进行检测,检测发送节点的传输队列中等候传输的数据包数量Ptwait,并根据发送节点的传输队列中等候传输的数据包数量Ptwait计算得到该节点的数据包数量优先等级;当数据包数量等级为Level1,发送节点的传输队列中等候传输的数据包数量为Ptwait大于NRfacttor时,对应的优先等级Dinfor为3;当数据包数量等级为Level2,发送节点的传输队列中等候传输的数据包数量为NSfactor小于Ptwait小于或等于NRfactor时,对应的优先等级Dinfor为2;当数据包数量等级为Level3,发送节点的传输队列中等候传输的数据包数量为Ptwait小于或等于NSfactor时,对应的优先等级Dinfor为1;其中,NRfacttor表示接收节点的负载因子,NSfactor表示发送节点的负载因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还包括:
节点剩余能量水平Eenergy的优先等级划分:当数据包等级为Level1,节点剩余能量水平为Eenergy小于30%时,将预约同步帧中的Een字段设置为0;当数据包等级为Level2,节点剩余能量水平为30%小于或等于Ennergy小于70%时,将预约同步帧中的Een字段设置为1;当数据包等级为Level3,节点剩余能量水平为Eenergy大于或等于70%时,将预约同步帧中的Een字段设置为2;
节点的能耗包括节点在发送数据包时的能耗pSend与节点在接收数据包时的能耗pReceive、节点在低功耗状态下侦听信道时的能耗pListen和节点处于睡眠状态下的能耗pSleep
计算节点在一个调度周期内的总能耗Ptotal,如下所示:
Ptotal=Pself+Preceive+Psend (8)
其中,Pself表示节点睡眠和侦听时的固有能耗;
计算节点睡眠和侦听时的固有能耗Pself,如下所示:
Pself=pListen*tduty+pSleep*(1-tduty) (9)
其中,tduty表示节点在一个调度周期内的占空比;
计算节点在一个调度周期内发送数据产生的能耗Psend,如下所示:
Psend=pSend×nsend (10)
其中,nsend表示节点在一个调度周期内发送的数据包数量;
计算节点一个调度周期内接收数据产生的能耗Preceive,如下所示:
Preceive=pReceive×nreceive (11)
其中,nreceive表示节点在一个调度周期内接收到的数据包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
将数据信息量、数据包数量和节点剩余能量水平的优先级嵌入到待传输的数据帧中,根据数据信息量、数据包数量和节点剩余能量水平的优先级设计退避窗口BW,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3137232770000051
CN202110722452.0A 2021-06-29 2021-06-29 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 Active CN1134533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2452.0A CN113453304B (zh) 2021-06-29 2021-06-29 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2452.0A CN113453304B (zh) 2021-06-29 2021-06-29 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3304A true CN113453304A (zh) 2021-09-28
CN113453304B CN113453304B (zh) 2022-07-05

Family

ID=77813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22452.0A Active CN113453304B (zh) 2021-06-29 2021-06-29 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5330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7768A (zh) * 2020-09-17 2020-12-15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油气管道物联网低能耗路由方法
CN114040469A (zh) * 2021-11-08 2022-02-11 中南大学 一种预先唤醒的快速路由和能量有效的路由方法、系统
CN114599077A (zh) * 2022-03-09 2022-06-07 中南大学 一种基于数据流预测的占空比自适应调整方案
CN114916050A (zh) * 2022-04-20 2022-08-16 中南大学 一种基于接收方发起和自适应竞争窗口的mac协议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67524A1 (en) * 2001-12-28 2004-10-13 Nokia Corporation Routing method for mobile ad-hoc network
CN101409660A (zh) * 2008-08-14 2009-04-15 宁波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道接入控制方法
CN101795498A (zh) * 2010-01-15 2010-08-04 东南大学 无线传感器网络基于数据优先级的信道竞争接入方法
CN104302010A (zh) * 2014-04-08 2015-01-21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同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协议通信方法与装置
CN105960026A (zh) * 2016-07-11 2016-09-21 辽宁大学 交通监控中基于模糊聚类的无线传感网mac协议
CN107018551A (zh) * 2017-03-07 2017-08-04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定向多波束天线的tdma帧结构的时隙预约方法
CN108243458A (zh) * 2016-12-27 2018-07-03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跳Mesh网络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CN108770029A (zh) * 2018-05-02 2018-11-06 天津大学 基于聚类和模糊系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
CN109413706A (zh) * 2018-12-10 2019-03-01 曲阜师范大学 预约多跳节点的同步rm-mac协议的实现方法
US20190116544A1 (en) * 2017-10-16 2019-04-18 Oscar GLOTTMANN Ad hoc network routing
CN112867084A (zh) * 2021-01-03 2021-05-28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一种能量高效的数据相关感知无线传感网机会路由协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67524A1 (en) * 2001-12-28 2004-10-13 Nokia Corporation Routing method for mobile ad-hoc network
CN101409660A (zh) * 2008-08-14 2009-04-15 宁波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道接入控制方法
CN101795498A (zh) * 2010-01-15 2010-08-04 东南大学 无线传感器网络基于数据优先级的信道竞争接入方法
CN104302010A (zh) * 2014-04-08 2015-01-21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同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协议通信方法与装置
CN105960026A (zh) * 2016-07-11 2016-09-21 辽宁大学 交通监控中基于模糊聚类的无线传感网mac协议
CN108243458A (zh) * 2016-12-27 2018-07-03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跳Mesh网络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CN107018551A (zh) * 2017-03-07 2017-08-04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定向多波束天线的tdma帧结构的时隙预约方法
US20190116544A1 (en) * 2017-10-16 2019-04-18 Oscar GLOTTMANN Ad hoc network routing
CN108770029A (zh) * 2018-05-02 2018-11-06 天津大学 基于聚类和模糊系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
CN109413706A (zh) * 2018-12-10 2019-03-01 曲阜师范大学 预约多跳节点的同步rm-mac协议的实现方法
CN112867084A (zh) * 2021-01-03 2021-05-28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一种能量高效的数据相关感知无线传感网机会路由协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IVO S. A. RANDRIATSIFERANA: "Forwarding and routing cluster-based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2014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NETWORKS AND TELECOMMUNCATIONS SYSTEMS (ANTS)》 *
王宗山: "能量高效的WSNs分簇路由协议",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7768A (zh) * 2020-09-17 2020-12-15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油气管道物联网低能耗路由方法
CN112087768B (zh) * 2020-09-17 2022-04-29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油气管道物联网低能耗路由方法
CN114040469A (zh) * 2021-11-08 2022-02-11 中南大学 一种预先唤醒的快速路由和能量有效的路由方法、系统
CN114040469B (zh) * 2021-11-08 2024-03-19 中南大学 一种预先唤醒的快速路由和能量有效的路由方法、系统
CN114599077A (zh) * 2022-03-09 2022-06-07 中南大学 一种基于数据流预测的占空比自适应调整方案
CN114916050A (zh) * 2022-04-20 2022-08-16 中南大学 一种基于接收方发起和自适应竞争窗口的mac协议方法
CN114916050B (zh) * 2022-04-20 2024-04-19 中南大学 一种基于接收方发起和自适应竞争窗口的mac协议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3304B (zh) 2022-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53304B (zh) 基于虚拟分簇和路径预约的自适应同步mac协议
CN101404602B (zh) 一种适用于多跳ad hoc网络的DCF协议节点自适应休眠方法
CN101557606B (zh) 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
CN101232518B (zh) 节点动态休眠的低功耗媒体访问控制方法
CN108012249B (zh) 一种分簇链状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方法
CN103906207B (zh) 基于自适应按需唤醒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方法
KR101174406B1 (ko) 환경 에너지 획득 기반 센서네트워크를 위한 저전력 mac 통신 방법
CN101442551A (zh) 基于ieee802.15.4协议的传感器节点占空比独立自适应调节方法
CN103260229A (zh) 基于预测和反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
Lobiyal Energy consumption reduction in S-MAC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ang et al. DPS-MAC: An asynchronous MAC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03281731B (zh) 一种基于竞争的mac资源管理方法
Lin et al. A power-saving scheduling for infrastructure-mode 802.11 wireless LANs
Li et al. A novel delayed wakeup scheme for efficient power management in infrastructure-based IEEE 802.11 WLANs
Annabel et al. An energy efficient wakeup schedule and power management algorithm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09413706B (zh) 预约多跳节点的同步rm-mac协议的实现方法
Mahlknecht et al. WUR-MAC: energy efficient wakeup receiver based MAC protocol
Ramadan et al. Energy-efficient dual-layer MAC protocol with adaptive layer duration for WSNs
Gao A energy consumption improvements of S-MAC in WSN
CN108834219B (zh) 基于流量自适应的无线传感器网络s-mac协议优化方法
Song et al. A slow-start exponential and linear algorithm for energy sav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Ling et al. A traffic adaptive asynchronous 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Koskela et al. Energy efficient MAC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14916050B (zh) 一种基于接收方发起和自适应竞争窗口的mac协议方法
Lai et al. Reduced idle listening based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