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2157A - 一种ar眼镜无线非接触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ar眼镜无线非接触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2157A
CN113452157A CN202110908071.1A CN202110908071A CN113452157A CN 113452157 A CN113452157 A CN 113452157A CN 202110908071 A CN202110908071 A CN 202110908071A CN 113452157 A CN113452157 A CN 1134521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es
battery
mainboard
coil
electric qua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080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茂宇
华建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Phoenix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HENIX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ENIX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PHENIX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0807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21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2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21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4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i.e. telephone, whose internal battery is under char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45Authentication, i.e. circuits for check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one component, e.g. a battery or a battery charger, and another component, e.g. a power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2Overcharge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R眼镜无线非接触充电装置,用于实现AR眼镜和终端设备之间的电量互充和通信,包括无线充电底座,其中:终端设备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一通信单元、第一主板、第一RF控制器和第一RF线圈,第一主板还连接有第一电池,AR眼镜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二通信单元、第二主板、第二RF控制器和第二RF线圈,第二主板还连接有第二电池;无线充电底座通过电磁感应向终端设备或AR眼镜充电;第一主板与第二主板进行数据交互,并通过RF线圈之间的磁共振进行充电。该装置通过电量监测实现AR眼镜和终端设备的无线无接触式实时电量互充,续航时间长,兼具数据交互功能,操作及携带方便,可随时随地匹配充电,满足不同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AR眼镜无线非接触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R眼镜无线非接触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AR眼镜为现代科技的新型产物,能够给用户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AR眼镜的现有充电技术通常为分体式有线充电和接触式无线充电两种。其中,分体式有线充电技术通常由外接电源或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移动电源等)给AR眼镜持续供电,在使用过程中,需外接充电数据线,在很多应用场合使用不便,如需要一边携带终端设备一边操作,并且局限于在外接充电数据线长度范围内操作。接触式无线充电技术,通常是通过电磁感应或磁吸接口让AR眼镜与外接电源自动对接,即可实现充电功能,无需外接数据线,但电池续航时间短,需接触充电区域进行充电。两种充电方式均无法满足不同使用场景需求及数据交互使用需求,操作不便。且现有技术中的AR眼镜和终端设备通过人工对接充电,没有实时监测充电需求,不能及时充电以保证自身持久稳定续航,且没有建立通信,无法直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交互,功能单一,操作及携带不便,应用范围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AR眼镜无线非接触充电装置,该装置可实现AR眼镜和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无接触式电量互充,并通过电量监测进行远距离持续供电,大大提高续航时间;同时兼具充电和数据交互功能,兼容性好,且设备操作及携带更加方便,可随时随地匹配对应设备实现充电,满足不同的应用场合需求及数据交互使用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AR眼镜无线非接触充电装置,用于实现AR眼镜和终端设备之间的电量互充和通信,AR眼镜无线非接触充电装置还包括无线充电底座,其中:
终端设备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一通信单元、第一主板、第一RF控制器和第一RF线圈,第一主板还连接有第一电池,AR眼镜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二通信单元、第二主板、第二RF控制器和第二RF线圈,第二主板还连接有第二电池;
无线充电底座设有送电线圈,终端设备或AR眼镜还设有受电线圈,受电线圈对应与第一主板或第二主板电连接,无线充电底座外接电源并通过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对应向终端设备或AR眼镜充电;
第一主板读取第一电池的电量,第二主板读取第二电池的电量,且第一主板与第二主板之间通过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进行数据交互,并执行如下操作:
当第二电池的电量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第一主板通过第一RF控制器控制第一RF线圈发送电磁场强,第二主板通过第二RF控制器控制第二RF线圈接收电磁场强,并将接收的电磁场强转变为电能向第二电池充电,当第二电池充满后,各主板关闭对应的RF控制器,断开充电;
当第一电池的电量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第二主板通过第二RF控制器控制第二RF线圈发送电磁场强,第一主板通过第一RF控制器控制第一RF线圈接收电磁场强,并将接收的电磁场强转变为电能向第一电池充电,当第二电池电量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各主板关闭对应的RF控制器,断开充电;
当第二电池的电量低于第一预设阈值且第一电池的电量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第一主板控制受电线圈接收送电线圈的能量并向第一电池充电或第二主板控制受电线圈接收送电线圈的能量并向第二电池充电。
优选地,第一预设阈值为50%,第二预设阈值为20%。
优选地,AR眼镜还包括信号放大电路和蓄能电容,第二主板、信号放大电路、蓄能电容和第二电池依次电连接。
优选地,AR眼镜还包括均与第二主板电连接的摄像头和传感器模块,摄像头用于采集影像,传感器模块包括距离传感器、IMU传感器和手势识别传感器至少其一。
优选地,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均为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
优选地,终端设备为手机、平板和电脑其中之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装置通过磁共振方式进行AR眼镜和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无接触式电量互充,实现远距离持续供电,并通过监测电量,及时充电以保证自身持久稳定续航,避免使用时电量耗尽中断,大大提高电池续航时间;同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建立AR眼镜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可兼具充电和数据交互功能,有效扩大了AR眼镜和终端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且设备操作及携带更加方便,可随时随地匹配对应设备实现充电,满足不同的应用场合需求及数据交互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AR眼镜无线非接触充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AR眼镜无线非接触充电装置电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1、AR眼镜;2、终端设备;3、无线充电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
如图1-2所示,一种AR眼镜无线非接触充电装置,用于实现AR眼镜1和终端设备2之间的电量互充和通信,AR眼镜无线非接触充电装置还包括无线充电底座3,其中:
终端设备2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一通信单元、第一主板、第一RF控制器和第一RF线圈,第一主板还连接有第一电池,AR眼镜1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二通信单元、第二主板、第二RF控制器和第二RF线圈,第二主板还连接有第二电池;
无线充电底座3设有送电线圈,终端设备2或AR眼镜1还设有受电线圈,受电线圈对应与第一主板或第二主板电连接,无线充电底座3外接电源并通过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对应向终端设备2或AR眼镜1充电;
第一主板读取第一电池的电量,第二主板读取第二电池的电量,且第一主板与第二主板之间通过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进行数据交互,并执行如下操作:
当第二电池的电量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第一主板通过第一RF控制器控制第一RF线圈发送电磁场强,第二主板通过第二RF控制器控制第二RF线圈接收电磁场强,并将接收的电磁场强转变为电能向第二电池充电,当第二电池充满后,各主板关闭对应的RF控制器,断开充电;
当第一电池的电量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第二主板通过第二RF控制器控制第二RF线圈发送电磁场强,第一主板通过第一RF控制器控制第一RF线圈接收电磁场强,并将接收的电磁场强转变为电能向第一电池充电,当第二电池电量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各主板关闭对应的RF控制器,断开充电;
当第二电池的电量低于第一预设阈值且第一电池的电量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第一主板控制受电线圈接收送电线圈的能量并向第一电池充电或第二主板控制受电线圈接收送电线圈的能量并向第二电池充电。
其中,无线充电底座3可与终端设备2或AR眼镜1连接,即当受电线圈设于终端设备2上时,终端设备2的第一主板与受电线圈电连接,并由第一主板控制终端设备2的受电线圈与无线充电底座3的送电线圈之间进行电磁感应,或当受电线圈设于AR眼镜1上时,AR眼镜1的第二主板与受电线圈电连接,并由第二主板控制AR眼镜1的受电线圈与无线充电底座3的送电线圈之间进行电磁感应,当无线充电底座3与终端设备2连接时,用于向终端设备2充电,或当无线充电底座3与AR眼镜1连接时,用于向AR眼镜1充电。
工作时,第一主板与第二主板之间通过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进行数据交互,并进行如下操作:在RF线圈感应范围内(通常为数厘米~数米),AR眼镜1与终端设备2(如终端设备2为手机)通过无线通信单元建立连接,第一主板读取第一电池(即终端设备2的电池)的电量,第二主板读取第二电池(即AR眼镜1的电池)的电量;
若第二电池的电量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手机端打开第一RF控制器,通过第一RF线圈发送13.56MHz电磁场强,AR眼镜端同样打开第二RF控制器,通过第二RF线圈接收13.56MHz电磁场强,并将接收到的电磁场强转变为电能给第二电池充电;若AR眼镜电量充至100%,手机端关闭第一RF控制器,AR眼镜端同步关闭第二RF控制器,断开充电;
若第一电池的电量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手机可请求AR眼镜端给手机端充电,当第二电池的电量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AR眼镜端关闭第二RF控制器,手机端同步关闭第一RF控制器,断开给手机端的充电;
若同时满足第二电池的电量低于第一预设阈值且第一电池的电量低于第二预设阈值,第一主板控制受电线圈接收送电线圈的能量并向第一电池充电或第二主板控制受电线圈接收送电线圈的能量并向第二电池充电。
该装置通过磁共振方式进行AR眼镜和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无接触式电量互充,实现远距离持续供电,并通过监测电量,及时充电以保证自身持久稳定续航,避免使用时电量耗尽中断,大大提高电池续航时间;同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建立AR眼镜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可兼具充电和数据交互功能,有效扩大了AR眼镜和终端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且设备操作及携带更加方便,可随时随地匹配对应设备实现充电,满足不同的应用场合需求及数据交互使用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为保证持续稳定供电,第一预设阈值为50%,第二预设阈值为20%。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还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
在一实施例中,AR眼镜1还包括信号放大电路和蓄能电容,第二主板、信号放大电路、蓄能电容和第二电池依次电连接。当AR眼镜端打开第二RF控制器,并通过第二RF线圈接收电磁场强,经过信号放大电路将接收到的电磁场强转变为电能给第二电池充电,即信号放大电路用于将第二RF控制器接收到的电磁场强(如13.56MHz频率)幅值放大并转化为电能,蓄能电容则是将转化后的电能缓存,并持续供给第二电池,实现给AR眼镜1的充电。
在一实施例中,AR眼镜1还包括均与第二主板电连接的摄像头和传感器模块,摄像头用于采集影像,传感器模块包括距离传感器、IMU传感器和手势识别传感器至少其一。其中,距离传感器可用于检测AR眼镜是否佩戴;IMU传感器可用于计步;手势识别传感器模块可用于识别手势等,传感器模块包括这三种传感器至少其中之一,或还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该装置的交互数据可包括AR眼镜和终端设备电池电量数据交互、传感器模块的采集数据和摄像头的采集影像等。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均为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为操作方便,实现数据的远距离高速传输,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为无线通信模块,可为现有技术中的任意无线通信模块。
在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2为手机、平板和电脑其中之一。或还可为现有技术中的其他能够实现与AR眼镜交互功能的设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的实施例,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AR眼镜无线非接触充电装置,用于实现AR眼镜(1)和终端设备(2)之间的电量互充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AR眼镜无线非接触充电装置还包括无线充电底座(3),其中:
所述终端设备(2)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一通信单元、第一主板、第一RF控制器和第一RF线圈,所述第一主板还连接有第一电池,所述AR眼镜(1)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二通信单元、第二主板、第二RF控制器和第二RF线圈,所述第二主板还连接有第二电池;
所述无线充电底座(3)设有送电线圈,所述终端设备(2)或AR眼镜(1)还设有受电线圈,所述受电线圈对应与所述第一主板或第二主板电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底座(3)外接电源并通过所述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对应向所述终端设备(2)或AR眼镜(1)充电;
所述第一主板读取所述第一电池的电量,所述第二主板读取所述第二电池的电量,且所述第一主板与第二主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进行数据交互,并执行如下操作:
当所述第二电池的电量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所述第一主板通过所述第一RF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RF线圈发送电磁场强,所述第二主板通过所述第二RF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RF线圈接收电磁场强,并将接收的电磁场强转变为电能向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当所述第二电池充满后,各所述主板关闭对应的所述RF控制器,断开充电;
当所述第一电池的电量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所述第二主板通过所述第二RF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RF线圈发送电磁场强,所述第一主板通过所述第一RF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RF线圈接收电磁场强,并将接收的电磁场强转变为电能向所述第一电池充电,当所述第二电池的电量低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各所述主板关闭对应的所述RF控制器,断开充电;
当所述第二电池的电量低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一电池的电量低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所述第一主板控制所述受电线圈接收所述送电线圈的能量并向所述第一电池充电或所述第二主板控制所述受电线圈接收所述送电线圈的能量并向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R眼镜无线非接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50%,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R眼镜无线非接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R眼镜(1)还包括信号放大电路和蓄能电容,所述第二主板、信号放大电路、蓄能电容和第二电池依次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R眼镜无线非接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R眼镜(1)还包括均与所述第二主板电连接的摄像头和传感器模块,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影像,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距离传感器、IMU传感器和手势识别传感器至少其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R眼镜无线非接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均为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R眼镜无线非接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2)为手机、平板和电脑其中之一。
CN202110908071.1A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ar眼镜无线非接触充电装置 Pending CN1134521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8071.1A CN113452157A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ar眼镜无线非接触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8071.1A CN113452157A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ar眼镜无线非接触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2157A true CN113452157A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18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08071.1A Pending CN113452157A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ar眼镜无线非接触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52157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0129A (zh) * 2019-08-23 2019-11-1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眼镜、智能眼镜盒及无线充电系统
CN111313114A (zh) * 2020-02-10 2020-06-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737027A (zh) * 2020-12-29 2021-04-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0129A (zh) * 2019-08-23 2019-11-1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眼镜、智能眼镜盒及无线充电系统
CN111313114A (zh) * 2020-02-10 2020-06-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737027A (zh) * 2020-12-29 2021-04-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64686B2 (en) Wireless power system with battery charge indicators
CN103683400B (zh) 基于nfc的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3135541U (zh) 一种具有无线移动充电功能的装置
CN107546803A (zh) 一种无线充电设备、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05428926A (zh) 一种无线智能插座
CN104467130A (zh) 无线充电器
CN103441550A (zh) 一种实时显示充电信息的手机无线充电装置
CN205486149U (zh) 可实现无线供电的扫描枪系统
CN106932052A (zh) 容器内液体量测量系统
CN207902193U (zh) 电动车的交流充电桩
CN203799404U (zh) 手持智能ble蓝牙ic卡
CN106200365A (zh) 一种智能手表及智能手表控制方法
CN107294162B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该无线充电装置的充电方法
CN206193976U (zh) 一种无线智能钥匙
CN105389964A (zh) 非接触式无源数据采集系统、方法及无源数据采集装置
CN113452157A (zh) 一种ar眼镜无线非接触充电装置
CN202650042U (zh) 手机外置式rfid读写器
CN210380362U (zh) 一种太阳能公共充电系统
CN211718735U (zh) 一种基于ble和云服务器的智能锁控制系统
CN113922522A (zh) 无线充电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4290441U (zh) 无线充电器
CN107706975A (zh) 一种无线充电路由器自动分配功率的方法及系统
CN103326438B (zh) 反射式通讯方式的无线充电系统
CN113206911A (zh) 一种nfc无源取电发光手机壳电路
CN202957926U (zh) 基于无线电波充电的可视门铃及无线电波接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31

Address after: 334000 no.197, Fenghuang West Avenue, Shangr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ANGXI PHOENIX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34000 197 Fenghuang West Road, Shangrao, Jiangxi

Applicant before: PHENIX OPTIC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