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0111A - 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0111A
CN113450111A CN202010227059.XA CN202010227059A CN113450111A CN 113450111 A CN113450111 A CN 113450111A CN 202010227059 A CN202010227059 A CN 202010227059A CN 113450111 A CN113450111 A CN 1134501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irectory
shared
user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2705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权
盛凌志
王君庭
张婷婷
贾静蕾
刘鹤峰
袁智辉
王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ongy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ongy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ongy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ongy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2705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01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0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01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9Keeping log of transactions for guaranteeing non-repudiation of a trans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7Details of further file system functions
    • G06F16/176Support for shared access to files; File sharing suppor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06F16/2379Updates performed during online database operations; commit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用户的目录上链请求;其中,目录上链请求用于请求将待共享数据对应的目录发布到区块链上,目录存储有待共享数据的存储路径;基于目录上链请求,将待共享数据对应的目录发布到区块链上,以用于通过目录共享待共享数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通过将存储有待共享数据的存储路径的目录发布到区块链上,没有将待共享数据发布到区块链上,能够减少数据共享所需的存储空间。

Description

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Blockchain),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这些特点保证了区块链的“诚实”与“透明”,为区块链创造信任奠定基础。
目前,在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中,通常会将大量的数据实体上链,这就造成网络负荷较高,对存储空间要求较高。
基于此,如何降低数据共享所需的存储空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能够减少数据共享所需的存储空间。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的目录上链请求;其中,目录上链请求用于请求将待共享数据对应的目录发布到区块链上,目录存储有待共享数据的存储路径;
基于目录上链请求,将待共享数据对应的目录发布到区块链上,以用于通过目录共享待共享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在基于目录上链请求,将待共享数据对应的目录发布到区块链上之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方法还包括:
审核目录上链请求;若目录上链请求审核通过,则基于目录上链请求,将待共享数据对应的目录发布到区块链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针对发布到区块链上的目录的目录修改请求;
基于目录修改请求,对发布到区块链上的目录进行修改。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在基于目录修改请求,对发布到区块链上的目录进行修改之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方法还包括:
审核目录修改请求;若目录修改请求审核通过,则基于目录修改请求,对发布到区块链上的目录进行修改。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方法还包括:
通过发布到区块链上的目录,接收第二用户针对待共享数据的数据访问请求;
基于数据访问请求,向第二用户发送待共享数据的存储路径,以用于第二用户基于存储路径访问待共享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在基于数据访问请求,向第二用户发送待共享数据的存储路径之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方法还包括:
基于数据访问请求,确定第二用户是否具有访问待共享数据的权限;若第二用户具有访问待共享数据的权限,则向第二用户发送待共享数据的存储路径。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在通过发布到区块链上的目录,接收第二用户针对待共享数据的数据访问请求之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方法还包括:
为第二用户分配数据访问权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方法还包括:
向第二用户发送发布到区块链上的待共享数据对应的数字摘要,以用于验证第二用户是否可以访问待共享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方法还包括:
将待共享数据对应的数字摘要发布到区块链上。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共享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的目录上链请求;其中,目录上链请求用于请求将待共享数据对应的目录发布到区块链上,目录存储有待共享数据的存储路径;
第一发布模块,用于基于目录上链请求,将待共享数据对应的目录发布到区块链上,以用于通过目录共享待共享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装置还包括:
第一审核模块,用于审核目录上链请求;若目录上链请求审核通过,则触发第一发布模块。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针对发布到区块链上的目录的目录修改请求;
修改模块,用于基于目录修改请求,对发布到区块链上的目录进行修改。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装置还包括:
第二审核模块,用于审核目录修改请求;若目录修改请求审核通过,则触发修改模块。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通过发布到区块链上的目录,接收第二用户针对待共享数据的数据访问请求;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数据访问请求,向第二用户发送待共享数据的存储路径,以用于第二用户基于存储路径访问待共享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数据访问请求,确定第二用户是否具有访问待共享数据的权限;若第二用户具有访问待共享数据的权限,则触发第一发送模块。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装置还包括:
权限分配模块,用于为第二用户分配数据访问权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用户发送发布到区块链上的待共享数据对应的数字摘要,以用于验证第二用户是否可以访问待共享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布模块,用于将待共享数据对应的数字摘要发布到区块链上。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共享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数据共享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数据共享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通过将存储有待共享数据的存储路径的目录发布到区块链上,没有将待共享数据发布到区块链上,能够减少数据共享所需的存储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共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录上链的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修改目录的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访问的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共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下面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共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数据共享方法可以包括:
S101:接收第一用户的目录上链请求。
其中,目录上链请求用于请求将待共享数据对应的目录发布到区块链上,目录存储有待共享数据的存储路径。
S102:基于目录上链请求,将待共享数据对应的目录发布到区块链上,以用于通过目录共享待共享数据。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将存储有待共享数据的存储路径的目录发布到区块链上,没有将待共享数据发布到区块链上,存储有待共享数据的存储路径的目录占用的存储空间远比待共享数据占用的存储空间小,因此,能够减少数据共享所需的存储空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在基于目录上链请求,将待共享数据对应的目录发布到区块链上之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方法还可以包括:审核目录上链请求;若目录上链请求审核通过,则基于目录上链请求,将待共享数据对应的目录发布到区块链上。
下面以共享政务数据为例进行说明。
委办局提交目录上链请求。
局级审核该目录上链请求,若局级审核该目录上链请求通过,则交给区级审核。若局级审核该目录上链请求不通过,则委办局重新提交目录上链请求。
区级审核该目录上链请求,若区级审核该目录上链请求通过,则交给市级审核。若区级审核该目录上链请求不通过,则反馈给局级重新进行审核。
市级审核该目录上链请求,若市级审核该目录上链请求通过,则计算目录对应的待共享数据的数字摘要,将数字摘要和目录上链,并通知链上所有节点。若市级审核该目录上链请求不通过,则反馈给区级重新进行审核。
基于上述,目录上链的过程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录上链的过程示意图。
目录上链的处理流程对应的伪代码如下:
Figure BDA0002428057570000071
其中,上述伪代码中的数字表示伪代码所在的行数,“//”表示注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实体不上链,数据实体存储在各局本地数据库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还可以编制智能合约,确认无误后,向全网广播发布,所有节点同步记账。
智能合约的数量可以根据节点发布的数据的开放程度与粒度确定。以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常住人口数据为例,2018年常住人口数据可以根据区(县)数量编制多个合约发布,也可以将所有2018年各区的常住人口并入一个文件(夹)后新建一个合约发布。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用户还可以对发布到区块链上的目录进行修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第一用户针对发布到区块链上的目录的目录修改请求;基于目录修改请求,对发布到区块链上的目录进行修改。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在基于目录修改请求,对发布到区块链上的目录进行修改之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方法还可以包括:审核目录修改请求;若目录修改请求审核通过,则基于目录修改请求,对发布到区块链上的目录进行修改。
修改目录的过程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修改目录的过程示意图。
用户提交目录修改请求。
审核目录修改请求。
若该目录修改请求审核通过,目录重新上链。
若该目录修改请求审核不通过,用户以新的修改内容重新提交目录修改请求。
目录修改的处理流程对应的伪代码如下:
Figure BDA0002428057570000081
Figure BDA0002428057570000091
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审核目录上链请求和审核目录修改请求所采用的审核方式进行限定,任何可用的方式均可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比如,通过用户权限对目标上链请求和目录修改请求进行审核,用户没有相应的权限,则目标上链请求和目录修改请求审核不通过。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其他用户可以通过上述目录访问目录对应的数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发布到区块链上的目录,接收第二用户针对待共享数据的数据访问请求;基于数据访问请求,向第二用户发送待共享数据的存储路径,以用于第二用户基于存储路径访问待共享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在基于数据访问请求,向第二用户发送待共享数据的存储路径之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数据访问请求,确定第二用户是否具有访问待共享数据的权限;若第二用户具有访问待共享数据的权限,则向第二用户发送待共享数据的存储路径。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在通过发布到区块链上的目录,接收第二用户针对待共享数据的数据访问请求之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方法还可以包括:为第二用户分配数据访问权限。
其中,不同用户的权限可以通过授予不同用户不同数量的数字通证实现。其中,数字通证由系统内某一高级节点管理,在创世区块建立的同时,授予该高级节点用户全部数量的数字通证,由该高级节点分配不同数量的数字通证给其他用户来实现用户权限设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方法还可以包括:向第二用户发送发布到区块链上的待共享数据对应的数字摘要,以用于验证第二用户是否可以访问待共享数据。
数据访问的过程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访问的过程示意图。
用户基于发布到区块链上的目录提交数据访问请求。
基于该数据访问请求,审核用户是否具有访问待共享数据的权限;若用户具有访问待共享数据的权限(即审核通过),则向用户发送待共享数据的存储路径以及对应的数字摘要。若审核不通过,可以将不通过原因反馈给用户。
基于该存储路径,查找到待共享数据,计算待共享数据的数字摘要。
对比两个数字摘要是否一致,若两个数字摘要一致,则将待共享数据推送给用户使用。
若两个数字摘要不一致,则可以通知发布目录的用户重新将目录上链。
数据访问的处理流程对应的伪代码如下:
Figure BDA0002428057570000101
Figure BDA0002428057570000111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方法还可以包括:将待共享数据对应的数字摘要发布到区块链上。
目录及数字摘要上链的处理流程对应的伪代码如下:
Figure BDA0002428057570000112
Figure BDA0002428057570000121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用户共享数据完成后,智能合约触发时间信息,将该交易信息及交易双方信息记录下来,并形成区块记录下来,用于保证目录链上信息的安全、可靠、不可篡改性,且目录链上的一切操作行为均可全程追溯,便于确权与追责。
还可以进行资源监控、节点监控、监控警告、监控报表等。各节点均可访问监控管理控制,但是根据各节点权限大小,访问内容开放程度不一致,进入控制台后点击查看监控信息,例如以图表形式展现的主题目录分类统计、浏览热度排名统计,以月为单位上传的目录条数统计等统计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方法为政务大数据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能够全程记录数据访问、修改、审批,实现对政府信息资源目录的统一管控、全程追溯和共建共享。
本方案创造性地提出了“目录实体+数字摘要”双上链技术。与已有方案不同,本方案不要求数据资源本身上链,更加适用于在复杂场景下的数据实际管理需求。同时,将数据资源目录作为上链核心主体,从技术上、机制上对数据所有者形成有效约束与激励。
与上述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共享装置。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共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数据共享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第一用户的目录上链请求;其中,目录上链请求用于请求将待共享数据对应的目录发布到区块链上,目录存储有待共享数据的存储路径;
第一发布模块502,用于基于目录上链请求,将待共享数据对应的目录发布到区块链上,以用于通过目录共享待共享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装置还包括:
第一审核模块,用于审核目录上链请求;若目录上链请求审核通过,则触发第一发布模块502。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针对发布到区块链上的目录的目录修改请求;
修改模块,用于基于目录修改请求,对发布到区块链上的目录进行修改。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装置还包括:
第二审核模块,用于审核目录修改请求;若目录修改请求审核通过,则触发修改模块。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通过发布到区块链上的目录,接收第二用户针对待共享数据的数据访问请求;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数据访问请求,向第二用户发送待共享数据的存储路径,以用于第二用户基于存储路径访问待共享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数据访问请求,确定第二用户是否具有访问待共享数据的权限;若第二用户具有访问待共享数据的权限,则触发第一发送模块。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装置还包括:
权限分配模块,用于为第二用户分配数据访问权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用户发送发布到区块链上的待共享数据对应的数字摘要,以用于验证第二用户是否可以访问待共享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布模块,用于将待共享数据对应的数字摘要发布到区块链上。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共享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共享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共享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对其进行赘述。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共享装置,通过将存储有待共享数据的存储路径的目录发布到区块链上,没有将待共享数据发布到区块链上,能够减少数据共享所需的存储空间。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硬件架构的结构图。如图6所示,计算设备600包括输入设备601、输入接口602、中央处理器603、存储器604、输出接口605、以及输出设备606。其中,输入接口602、中央处理器603、存储器604、以及输出接口605通过总线610相互连接,输入设备601和输出设备606分别通过输入接口602和输出接口605与总线610连接,进而与计算设备600的其他组件连接。
具体地,输入设备601接收来自外部的输入信息,并通过输入接口602将输入信息传送到中央处理器603;中央处理器603基于存储器604中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对输入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输出信息,将输出信息临时或者永久地存储在存储器604中,然后通过输出接口605将输出信息传送到输出设备606;输出设备606将输出信息输出到计算设备600的外部供用户使用。
也就是说,图6所示的计算设备也可以被实现为数据共享设备,该数据共享设备可以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方法。
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了对已知方法的详细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示出了若干具体的步骤作为示例。但是,本发明的方法过程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具体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
以上所述的结构框图中所示的功能块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发明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的目录上链请求;其中,所述目录上链请求用于请求将待共享数据对应的目录发布到区块链上,所述目录存储有所述待共享数据的存储路径;
基于所述目录上链请求,将所述待共享数据对应的目录发布到区块链上,以用于通过所述目录共享所述待共享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目录上链请求,将所述待共享数据对应的目录发布到区块链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审核所述目录上链请求;若所述目录上链请求审核通过,则基于所述目录上链请求,将所述待共享数据对应的目录发布到区块链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针对发布到所述区块链上的目录的目录修改请求;
基于所述目录修改请求,对发布到所述区块链上的目录进行修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目录修改请求,对发布到所述区块链上的目录进行修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审核所述目录修改请求;若所述目录修改请求审核通过,则基于所述目录修改请求,对发布到所述区块链上的目录进行修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发布到所述区块链上的目录,接收第二用户针对所述待共享数据的数据访问请求;
基于所述数据访问请求,向所述第二用户发送所述待共享数据的存储路径,以用于所述第二用户基于所述存储路径访问所述待共享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数据访问请求,向所述第二用户发送所述待共享数据的存储路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确定所述第二用户是否具有访问所述待共享数据的权限;若所述第二用户具有访问所述待共享数据的权限,则向所述第二用户发送所述待共享数据的存储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发布到所述区块链上的目录,接收第二用户针对所述待共享数据的数据访问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所述第二用户分配数据访问权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用户发送发布到所述区块链上的所述待共享数据对应的数字摘要,以用于验证所述第二用户是否可以访问所述待共享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待共享数据对应的数字摘要发布到所述区块链上。
10.一种数据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的目录上链请求;其中,所述目录上链请求用于请求将待共享数据对应的目录发布到区块链上,所述目录存储有所述待共享数据的存储路径;
第一发布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录上链请求,将所述待共享数据对应的目录发布到区块链上,以用于通过所述目录共享所述待共享数据。
11.一种数据共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共享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共享方法。
CN202010227059.XA 2020-03-27 2020-03-27 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34501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7059.XA CN113450111A (zh) 2020-03-27 2020-03-27 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7059.XA CN113450111A (zh) 2020-03-27 2020-03-27 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0111A true CN113450111A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07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27059.XA Pending CN113450111A (zh) 2020-03-27 2020-03-27 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50111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4582A (zh) * 2013-04-12 2014-10-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路径管理方法、客户端及服务器
CN104170373A (zh) * 2012-01-09 2014-11-26 汤姆逊许可公司 创建和管理子记录
CN108984768A (zh) * 2018-07-21 2018-12-11 江苏飞搏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链式数据资源目录和索引管理方法
KR20190012969A (ko) * 2017-07-31 2019-02-11 서강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블록체인을 기반으로 한 데이터 접근 관리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접근 관리 방법
CN110602206A (zh) * 2019-09-12 2019-1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0373A (zh) * 2012-01-09 2014-11-26 汤姆逊许可公司 创建和管理子记录
CN104104582A (zh) * 2013-04-12 2014-10-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路径管理方法、客户端及服务器
KR20190012969A (ko) * 2017-07-31 2019-02-11 서강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블록체인을 기반으로 한 데이터 접근 관리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접근 관리 방법
CN108984768A (zh) * 2018-07-21 2018-12-11 江苏飞搏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链式数据资源目录和索引管理方法
CN110602206A (zh) * 2019-09-12 2019-1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范春风等: "《电子商务:分享、跨界与电商的融合》", 31 May 2017, 厦门大学出版社, pages: 05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00899A (zh) 微服务访问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84222A (zh)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614813B (zh) 基于区块链的隐私交易方法、装置及其应用方法、装置
CN111538786B (zh) 区块链数据脱敏与溯源的存储方法与装置
CN113256297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54048B (zh) 资产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612856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235429B (zh) 一种中心记账式去中心化分布式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1193597A (zh) 一种可验证声明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0851877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区块链节点设备、存储介质
CN110597864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个人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1475778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音乐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KR20240038669A (ko) Rdbms 기반의 분산원장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3269639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Mesengiser et al. Problems of using redactable blockchain technology
CN1997013A (zh) 基于多副本的具有质量保证的网格数据传输系统
CN113450111A (zh) 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953546B (zh)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物联网设备管理方法和智能家居系统
CN111797373B (zh) 身份信息认证的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He et al. Fine-grained access control policy in blockchain-enabled edge computing
CN114817395A (zh) 数字资产的关联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039893A (zh) 私密交易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87566B (zh) 基于Hyperledger Fabric的内部桥接跨链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2837043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240129143A1 (en) Dividing data storage and service operations among plural blockchai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