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0026A - 一种环境风险的社会影响指标的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境风险的社会影响指标的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0026A
CN113450026A CN202110899780.8A CN202110899780A CN113450026A CN 113450026 A CN113450026 A CN 113450026A CN 202110899780 A CN202110899780 A CN 202110899780A CN 113450026 A CN113450026 A CN 1134500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coefficient
evaluation
environmental
score
i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997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晶
邓梦璇
丁远锋
林祖文
杨林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lu Fuj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ilu Fuj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lu Fuj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ilu Fuj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9978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00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0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00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境风险的社会影响指标的评价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相关性分析将各类社会影响相关项目进行三级划分并分别设定各自权重系数;S2、采集环境风险的各类社会影响相关项目的评价数据,S3、根据评价数据分别计算每一项目的最终分;S4、计算整个评价对象的评价分数,S5、计算整个评价对象的评价基础分数,S6、判断评价对象是否处于环境重点区以确定重点区域影响系数;S7、综合计算评价对象的社会影响指标的总得分率;总得分率=重点区域影响系数*评价对象的评价分数/评价对象的评价基础分数。本发明评价采用加分制对象进行风险,得率越高则其社会影响等级越高,评价快捷准确便于快速完成相关评价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环境风险的社会影响指标的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境风险的社会影响指标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我国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针对环境问题的处理方式,主要是由环境工程师进行解决,采取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式处理方法,缺乏系统化、整体化、前瞻性的应对策略。这主要是由于缺乏科学化、体系化的评价手段造成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风险的社会影响指标的评价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环境风险的社会影响指标的评价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相关性分析将各类社会影响相关项目进行三级划分,并分别为各级中每一个对象设定各自权重系数,为每个项目的不同选项配置不同的分值;
S2、采集环境风险的各类社会影响相关项目的评价数据,
S3、根据每个项目的评价数据分别计算每一项目的最终分;最终分为项目评分乘以所属二级分类的权重系数再乘以所属一级大类的权重系数;
S4、计算整个评价对象的评价分数,评价对象的评价分数=∑(项目的选项分值*项目权重系数*所属二级分类的权重系数*所属一级大类的权重系数);
S5、计算整个评价对象的评价基础分数,评价对象的评价基础分数=∑(项目最大分值*项目权重系数*所属二级分类的权重系数*所属一级大类的权重系数);
S6、判断评价对象是否处于环境重点区;是则,获取该区域对应重点区域影响系数;否则,设定重点区域影响系数为1;
S7、综合计算评价对象的社会影响指标的总得分率;
总得分率=重点区域影响系数*评价对象的评价分数/评价对象的评价基础分数。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S1中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为:基于历史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模型方法获取各个项目对社会影响相关评价影响的显著性高低确定不同的权重系数。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S1中一级大类包括历史环境表现、生态环境关系、环境表现、利益相关方影响以及信息公开和沟通。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历史环境表现的权重系数为0.1,生态环境关系的权重系数为0.1,环境表现的权重系数为0.3,利益相关方影响的权重系数为0.3,信息公开和沟通的权重系数为0.2。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历史环境表现下属二级分类包括网络相关舆论、历史环境预警等;网络相关舆论下属三级项目包括媒体舆论和投诉信息等,历史环境预警下属三级项目包括环境预警和生态破坏等;生态环境关系下属二级分类为环境功能划分等;环境功能划分下属的三级项目包括水环境功能区划、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和保护区占用等;环境表现的下属二级分类包括废水排放、废气排放和环保重大影响等;废水排放下属的三级项目包括法定排污口和违规排污口等,废气排放下属的三级项目为排污观察等;环保重大影响下属的三级项目为生态破坏等;
利益相关方影响下属的二级分类包括造成的影响、相关单位印象和搬迁及征地等,造成的影响下属的三级项目包括周边环境、基础设施、生计方式、生活方式和群体性事件等,相关单位印象下属的三级项目包括单位群体、当地NGO组织等,搬迁及征地下属的三级项目包括是否落实补偿和是否满意补偿等,
信息公开和沟通的下属二级分类包括信息披露和沟通机制等,信息披露下属的三级项目包括重点污染源监控信息、排污许可信息公示、信息披露等,沟通机制下属的三级项目包括诉求反馈渠道情况和沟通机制是否有效等。
且各级中每一个对象设定各自权重系数,历史环境表现中的网络相关舆论的权重系数0.3、历史环境预警的权重系数0.4;网络相关舆论中的媒体舆论权重系数0.5、投诉信息的权重系数0.5,历史环境预警中环境预警的权重系数0.7、生态破坏权重系数0.3;
生态环境关系下属的环境功能划分的权重系数为1;环境功能划分下属的三级项目的权重系数可以均为0.2;
环境表现的下属二级分类的废水排放、废气排放的权重系数均为0.23,环保重大影响的权重系数为0.08;废水排放下属的三级项目法定排污口和违规排污口的权重系数均为0.5,废气排放下属的排污观察权重系数1;环保重大影响下属的生态破坏权重系数1;
利益相关方影响下属的二级分类造成的影响的权重系数0.5、相关单位印象和搬迁及征地的的权重系数均为0.25,造成的影响下属的三级项目的周边环境的权重系数为0.2、基础设施的权重系数为0.2、生计方式的权重系数为0.3、生活方式的权重系数为0.1、群体性事件的权重系数为0.1,相关单位印象下属的单位群体分为权重系数均为0.25的无监管权的单位群体、有监管权的单位群体,当地NGO组织的权重系数均为0.25,搬迁及征地下属的否落实补偿的权重系数为0.7、是否满意补偿的权重系数为0.3;
信息公开和沟通的下属二级分类的信息披露和沟通机制的权重系数均为0.5,信息披露下属的三级项目重点污染源监控信息的权重系数为0.25,排污许可信息公示的权重系数为0.25,信息披露分为权重系数0.15的线上环保信息披露、权重系数0.1的线下环保信息披露;沟通机制下属的诉求反馈渠道情况和沟通机制是否有效的权重系数均为0.5。上述各项均仅罗列部分,但其他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相应的权重系数的技术方案,依然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S2中采集各类社会影响相关项目的历史数据和现状数据。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S2中建立各类社会影响相关项目的评价的数据库。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S6中通评价对象处在重点流域或大气污染重点防治区则判断处于环境重点区,处于环境重点区时的重点区域影响系数均为1.2。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S7中分别计算历史环境表现、生态环境关系、当前环境表现、利益相关方影响、信息公开和沟通以及其他特化指标维度各自的得分与得分率;每个维度得分率=∑(维度对应项目的选项分值*项目权重系数*所属二级分类的权重系数*所属一级大类的权重系数)/∑(维度对应项目的最大分值*项目权重系数*所属二级分类的权重系数*所属一级大类的权重系数)。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S7中总得分率允许超过100%,超过100%按照100%计算;总得分率允许低于0,总得分率低于0按照0计算。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从历史环境表现、生态环境关系、当前利益相方影响、信息公开和沟通、以及其他特化指标等维度对企业园区或行做出综合性评价。本发明评价采用加分制对象进行风险,得率越高则其社会影响等级越高。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环境风险的社会影响指标的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三级划分及其权重系数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风险的社会影响指标的评价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相关性分析将各类社会影响相关项目进行三级划分,并分别为各级中每一个对象设定各自权重系数,为每个项目的不同选项配置不同的分值;
S2、采集环境风险的各类社会影响相关项目的评价数据,
S3、根据每个项目的评价数据分别计算每一项目的最终分;最终分为项目评分乘以所属二级分类的权重系数再乘以所属一级大类的权重系数;
S4、计算整个评价对象的评价分数,评价对象的评价分数=∑(项目的选项分值*项目权重系数*所属二级分类的权重系数*所属一级大类的权重系数);
S5、计算整个评价对象的评价基础分数,评价对象的评价基础分数=∑(项目最大分值*项目权重系数*所属二级分类的权重系数*所属一级大类的权重系数);
具体地,项目最大分值即为该项目中选项的最大分值(一般为最大正数值)。
S6、判断评价对象是否处于环境重点区;是则,获取该区域对应重点区域影响系数;否则,设定重点区域影响系数为1;
S7、综合计算评价对象的社会影响指标的总得分率;
总得分率=重点区域影响系数*评价对象的评价分数/评价对象的评价基础分数。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S1中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为:基于历史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模型方法获取各个项目对社会影响相关评价影响的显著性高低确定不同的权重系数。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S1中一级大类包括历史环境表现、生态环境关系、环境表现、利益相关方影响以及信息公开和沟通。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历史环境表现的权重系数为0.1,生态环境关系的权重系数为0.1,环境表现的权重系数为0.3,利益相关方影响的权重系数为0.3,信息公开和沟通的权重系数为0.2。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历史环境表现下属二级分类包括网络相关舆论、历史环境预警等;网络相关舆论下属三级项目包括媒体舆论和投诉信息等,历史环境预警下属三级项目包括环境预警和生态破坏等;生态环境关系下属二级分类为环境功能划分等;环境功能划分下属的三级项目包括水环境功能区划、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和保护区占用等;环境表现的下属二级分类包括废水排放、废气排放和环保重大影响等;废水排放下属的三级项目包括法定排污口和违规排污口等,废气排放下属的三级项目为排污观察等;环保重大影响下属的三级项目为生态破坏等;
利益相关方影响下属的二级分类包括造成的影响、相关单位印象和搬迁及征地等,造成的影响下属的三级项目包括周边环境、基础设施、生计方式、生活方式和群体性事件等,相关单位印象下属的三级项目包括单位群体、当地NGO组织等,搬迁及征地下属的三级项目包括是否落实补偿和是否满意补偿等,
信息公开和沟通的下属二级分类包括信息披露和沟通机制等,信息披露下属的三级项目包括重点污染源监控信息、排污许可信息公示、信息披露等,沟通机制下属的三级项目包括诉求反馈渠道情况和沟通机制是否有效等。
且各级中每一个对象设定各自权重系数,历史环境表现中的网络相关舆论的权重系数0.3、历史环境预警的权重系数0.4;网络相关舆论中的媒体舆论权重系数0.5、投诉信息的权重系数0.5,历史环境预警中环境预警的权重系数0.7、生态破坏权重系数0.3;
生态环境关系下属的环境功能划分的权重系数为1;环境功能划分下属的三级项目的权重系数可以均为0.2;
环境表现的下属二级分类的废水排放、废气排放的权重系数均为0.23,环保重大影响的权重系数为0.08;废水排放下属的三级项目法定排污口和违规排污口的权重系数均为0.5,废气排放下属的排污观察权重系数1;环保重大影响下属的生态破坏权重系数1;
利益相关方影响下属的二级分类造成的影响的权重系数0.5、相关单位印象和搬迁及征地的的权重系数均为0.25,造成的影响下属的三级项目的周边环境的权重系数为0.2、基础设施的权重系数为0.2、生计方式的权重系数为0.3、生活方式的权重系数为0.1、群体性事件的权重系数为0.1,相关单位印象下属的单位群体分为权重系数均为0.25的无监管权的单位群体、有监管权的单位群体,当地NGO组织的权重系数均为0.25,搬迁及征地下属的否落实补偿的权重系数为0.7、是否满意补偿的权重系数为0.3;
信息公开和沟通的下属二级分类的信息披露和沟通机制的权重系数均为0.5,信息披露下属的三级项目重点污染源监控信息的权重系数为0.25,排污许可信息公示的权重系数为0.25,信息披露分为权重系数0.15的线上环保信息披露、权重系数0.1的线下环保信息披露;沟通机制下属的诉求反馈渠道情况和沟通机制是否有效的权重系数均为0.5。上述各项均仅罗列部分,但其他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相应的权重系数的技术方案,依然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S2中采集各类社会影响相关项目的历史数据和现状数据。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S2中建立各类社会影响相关项目的评价的数据库。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S6中通评价对象处在重点流域或大气污染重点防治区则判断处于环境重点区,处于环境重点区时的重点区域影响系数均为1.2。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S7中分别计算历史环境表现、生态环境关系、当前环境表现、利益相关方影响、信息公开和沟通以及其他特化指标维度各自的得分与得分率;每个维度得分率=∑(维度对应项目的选项分值*项目权重系数*所属二级分类的权重系数*所属一级大类的权重系数)/∑(维度对应项目的最大分值*项目权重系数*所属二级分类的权重系数*所属一级大类的权重系数)。
具体的,评价对象不涉及的对应项目内容的,其选项得分可表示为x,实际得分为0,同时该项目在评价基础分数的涉及分数也为0,即不加入评价。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S7中总得分率允许超过100%,超过100%按照100%计算;总得分率允许低于0,总得分率低于0按照0计算。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从历史环境表现、生态环境关系、当前利益相方影响、信息公开和沟通、以及其他特化指标等维度对企业园区或行做出综合性评价。本发明评价采用加分制对象进行风险,得率越高则其社会影响等级越高,评价快捷准确便于快速完成相关评价工作。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环境风险的社会影响指标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相关性分析将各类社会影响相关项目进行三级划分,并分别为各级中每一个对象设定各自权重系数,为每个项目的不同选项配置不同的分值;
S2、采集环境风险的各类社会影响相关项目的评价数据,
S3、根据每个项目的评价数据分别计算每一项目的最终分;最终分为项目评分乘以所属二级分类的权重系数再乘以所属一级大类的权重系数;
S4、计算整个评价对象的评价分数,评价对象的评价分数=∑(项目的选项分值*项目权重系数*所属二级分类的权重系数*所属一级大类的权重系数);
S5、计算整个评价对象的评价基础分数,评价对象的评价基础分数=∑(项目最大分值*项目权重系数*所属二级分类的权重系数*所属一级大类的权重系数);
S6、判断评价对象是否处于环境重点区;是则,获取该区域对应重点区域影响系数;否则,设定重点区域影响系数为1;
S7、综合计算评价对象的社会影响指标的总得分率;
总得分率=重点区域影响系数*评价对象的评价分数/评价对象的评价基础分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风险的社会影响指标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为:基于历史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模型方法获取各个项目对社会影响相关评价影响的显著性高低确定不同的权重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风险的社会影响指标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一级大类包括历史环境表现、生态环境关系、环境表现、利益相关方影响以及信息公开和沟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境风险的社会影响指标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历史环境表现的权重系数为0.1,生态环境关系的权重系数为0.1,环境表现的权重系数为0.3,利益相关方影响的权重系数为0.3,信息公开和沟通的权重系数为0.2。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环境风险的社会影响指标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历史环境表现下属二级分类包括网络相关舆论、历史环境预警;网络相关舆论下属三级项目包括媒体舆论和投诉信息,历史环境预警下属三级项目包括环境预警和生态破坏;生态环境关系下属二级分类为环境功能划分;环境功能划分下属的三级项目包括水环境功能区划、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和保护区占用;环境表现的下属二级分类包括废水排放、废气排放和环保重大影响;废水排放下属的三级项目包括法定排污口和违规排污口,废气排放下属的三级项目为排污观察;环保重大影响下属的三级项目为生态破坏;
利益相关方影响下属的二级分类包括造成的影响、相关单位印象和搬迁及征地,造成的影响下属的三级项目包括周边环境、基础设施、生计方式、生活方式和群体性事件,相关单位印象下属的三级项目包括单位群体和当地NGO组织,搬迁及征地下属的三级项目包括是否落实补偿和是否满意补偿,
信息公开和沟通的下属二级分类包括信息披露和沟通机制,信息披露下属的三级项目包括重点污染源监控信息、排污许可信息公示、信息披露,沟通机制下属的三级项目包括诉求反馈渠道情况和沟通机制是否有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风险的社会影响指标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采集各类社会影响相关项目的历史数据和现状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风险的社会影响指标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建立各类社会影响相关项目的评价的数据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风险的社会影响指标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S6中通评价对象处在重点流域或大气污染重点防治区则判断处于环境重点区,处于环境重点区时的重点区域影响系数均为1.2。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境风险的社会影响指标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S7中分别计算历史环境表现、生态环境关系、当前环境表现、利益相关方影响、信息公开和沟通以及其他特化指标维度各自的得分与得分率;每个维度得分率=∑(维度对应项目的选项分值*项目权重系数*所属二级分类的权重系数*所属一级大类的权重系数)/∑(维度对应项目的最大分值*项目权重系数*所属二级分类的权重系数*所属一级大类的权重系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风险的社会影响指标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S7中总得分率允许超过100%,超过100%按照100%计算;总得分率允许低于0,总得分率低于0按照0计算。
CN202110899780.8A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环境风险的社会影响指标的评价方法 Pending CN1134500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9780.8A CN113450026A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环境风险的社会影响指标的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9780.8A CN113450026A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环境风险的社会影响指标的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0026A true CN113450026A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18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99780.8A Pending CN113450026A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环境风险的社会影响指标的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5002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2498A (zh) * 2021-10-29 2021-12-21 南京视察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社会矛盾指数预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2498A (zh) * 2021-10-29 2021-12-21 南京视察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社会矛盾指数预测方法
CN113822498B (zh) * 2021-10-29 2023-07-18 南京视察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社会矛盾指数预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ubell et al. Watershed partnerships and the emergence of collective action institutions
Camagni et al. Urban mobility and urban form: th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of different patterns of urban expansion
Willits The organisational structure of police departments and assaults on police officers
CN105678481A (zh) 一种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管线健康状态评估方法
Konisky et al. Examining environmental justice in facility‐level regulatory enforcement
CN103810532A (zh) 优化城市排水系统运行状况的方法
CN113450026A (zh) 一种环境风险的社会影响指标的评价方法
Wang et al. Research on water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WRECC) based on support-pressure coupling theory: A case study of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Mulska et al.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 of an area’s social vulnerability: ecological aspect
Coglianese et al. Management-based strategies: An emerging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e et al.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firm productivity in China: estimates from a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
CN110119891B (zh) 一种适于大数据的交通安全影响因素辨识方法
Cajias et al. Are Energy Efficiency Ratings Ignored in the German Housing Market?–Evidence from a Large-Sample Hedonic Study
Kielhauser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optimal intervention programs for interrelated infrastructure networks
CN113158591A (zh) 一种确定流域土地开发利用承载力的方法
Terao A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disputes in Taiwan: Cases of “Self‐Relief”
CN107016487B (zh) 一种基于环保管理的指标体系建模系统和建模方法
Wu et al. Influence Mechanism of Smart City Innovation on Green Supply Chain Network Efficiency
Thinnakorn et al. Influence of the Global Urban Grid on Natural Movement within a Local Public Space Case Study of Nakhon Si Thammarat Old Town, Thailand
Shi et al. The Effects of the Great Migration on Urban Renewal
Amoako A spatial analysis of crime and neighborhood characteristics in Detroit census block groups
Marsili-Libelli et al. Introducing river modelling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PSIR scheme of the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
Stegmaier et al. Headwind at the Ballot Box?-The Effect of Visible Wind Turbines on Green Party Support
CN115099636B (zh)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文物安防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和系统
Krause et al. Headwind at the Ballot Box? The Effect of Visible Wind Turbines on Green Party Suppor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