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40135B - 采血笔 - Google Patents

采血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40135B
CN113440135B CN202010224099.9A CN202010224099A CN113440135B CN 113440135 B CN113440135 B CN 113440135B CN 202010224099 A CN202010224099 A CN 202010224099A CN 113440135 B CN113440135 B CN 1134401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head cap
lancet
circumferential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240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40135A (zh
Inventor
张立波
崔成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uah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ua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uah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ua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2409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401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40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01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401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01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015Source of blood
    • A61B5/150022Source of blood for capillary blood or interstitial flu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175Adjustment of penetration dep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01Details
    • A61B5/15103Piercing procedure
    • A61B5/15107Piercing being assisted by a triggering mechanism
    • A61B5/15113Manually triggered, i.e. the triggering requires a deliberate action by the user such as pressing a drive butt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01Details
    • A61B5/15115Driving means for propelling the piercing element to pierce the skin, e.g. comprising mechanisms based on shape memory alloys, magnetism, solenoids, piezoelectric effect, biased elements, resilient elements, vacuum or compressed fluids
    • A61B5/15117Driving means for propelling the piercing element to pierce the skin, e.g. comprising mechanisms based on shape memory alloys, magnetism, solenoids, piezoelectric effect, biased elements, resilient elements, vacuum or compressed fluids comprising biased elements, resilient elements or a spring, e.g. a helical spring, leaf spring, or elastic stra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01Details
    • A61B5/15126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lancing movement, e.g. 2D- or 3D-shaped elements, tooth-shaped elements or sliding guides
    • A61B5/1513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lancing movement, e.g. 2D- or 3D-shaped elements, tooth-shaped elements or sliding guides comprising linear sliding guid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血笔,包括:外壳;导向筒,导向筒的第二端配合连接到外壳;头帽,头帽的第一端具有出针孔,导向套的第一端连接到头帽的第二端内;针座,针座设置于外壳内,针座适于安装采血针;驱动芯体,所述驱动芯体适于驱动针座;退针键,设置到外壳,且适于在轴向方向上移动以执行退针操作,其中:所述头帽的内壁与所述导向套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凹凸配合结构,所述凹凸配合结构允许头帽相对于导向套具有在周向方向上处于不同位置的移除位置、退针位置和锁定位置;在所述移除位置,所述头帽适于在轴向方向从外壳移除,在所述退针位置,所述头帽允许退针键朝向其的轴向移动,而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头帽抵接退针键以阻止退针键朝向其轴向移动。

Description

采血笔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血笔。
背景技术
已知的采血笔包括采血笔外壳和头帽,采血针安装在采血笔外壳内。头帽 包括:头帽壳体;连接筒,头帽壳体相对于连接筒可转动地连接到连接筒上; 头帽芯体,安装在头帽壳体和连接筒组成的空间内,且基于头帽壳体的转动, 所述头帽芯体转动的同时沿所述纵向中心线移动,所述头帽芯体具有限定采血 针刺出深度的阻挡面。
采血笔的采血针的相对刺出深度的调节,一般依赖于头帽驱动芯体在头帽 壳体和连接筒组成的空间内的轴向移动后,头帽驱动芯体的阻挡面与头帽壳体 之间间隙增减来控制采血针刺出的长度。
已知的采血笔的采血针的刺出深度虽然可以调节,但是对于不同肤质的人 群,同样的弹力依旧不能同时满足痛感低、采血量足的需求。另外,采血针在 刺出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抖动,增加使用者的痛感。此外,已知的采血笔调整采 血针的刺出深度的结构相对复杂。
另外,已有采血笔采用采血笔的尾帽的转动来调整采血针的刺出深度,此 时,头帽可以用作控制退针键的退针操作的部件。不过现有的采血笔中,实现 退针操作要么需要将头帽从采血笔上移除,要么用头帽控制退针操作的结构复 杂。
发明内容
为缓解或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提出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采血笔,包括:
外壳;
导向筒,导向筒的第二端配合连接到外壳;
头帽,头帽的第一端具有出针孔,导向套的第一端连接到头帽的第二端内;
针座,针座设置于外壳内,针座适于安装采血针;
驱动芯体,所述驱动芯体适于驱动针座;
退针键,设置到外壳,且适于在轴向方向上移动以执行退针操作,
其中:
所述头帽的内壁与所述导向套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凹凸配合结构,所述凹凸 配合结构允许头帽相对于导向套具有在周向方向上处于不同位置的移除位置、 退针位置和锁定位置;
在所述移除位置,所述头帽适于在轴向方向从外壳移除,在所述退针位置, 所述头帽允许退针键朝向其的轴向移动,而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头帽抵接退 针键以阻止退针键朝向其轴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采血笔,包括:
外壳;
导向筒,导向筒的第二端配合连接到外壳;
头帽,头帽的第一端具有出针孔,头帽的第二端连接于导向筒的第一端;
针座,针座设置于外壳内,针座适于安装采血针;
设置到外壳的退针键,退针键适于在轴向方向上移动;
驱动芯体,所述驱动芯体适于驱动针座,
其中:
所述头帽的内壁设置有挂台且外壁设置有挡块;
所述导向筒的第一端的外壁设置有供挂台轴向进入的缺口,以及与缺口在 周向上依次相接的周向第一定位槽和周向第二定位槽,缺口、周向第一定位槽 和周向第二定位槽之间由纵向间隔筋分隔开;
在挂台位于缺口内时,所述头帽处于可从外壳移除的位置;在挂台周向移 动到第一定位槽内时,挡块与退针键在轴向方向上错开,头帽处于退针位置; 而在挂台周向移动到第二定位槽内时,挡块与退针键在轴向方向上相对,头帽 处于锁定位置。
附图说明
以下描述与附图可以更好地帮助理解本发明所公布的各种实施例中的这些 和其他特点、优点,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1至1-4分别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笔的头帽的主视图、 A-A向截面图、俯视图、右视图;
图2-1至2-2分别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笔的笔帽内芯的主 视图、A-A向截面图;
图3是设置在头帽与导向筒之间的针座复位弹簧的示意图;
图4-1至4-5分别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笔的导向套的主视 图、俯视图、A-A向截面图、右视图和立体图;
图5-1至5-6分别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笔的外壳的主视图、 俯视图、A-A向截面图、右视图和左视图;
图6-1至6-3分别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笔的针座的主视图、 H-H向截面图、立体图;
图7-1至7-2分别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笔的发射键的俯视 图和仰视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笔的退针键的主视图;
图9-1至9-3分别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笔的驱动芯体或内 芯的主视图、俯视图和立体图;
图10-1至10-4分别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笔的尾帽内芯的 A-A向截面图、主视图、俯视图和立体图;
图11-1至11-3分别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笔的挡片一或阻 挡配合部的主视图、A-A向截面图和右视图;
图12-1至12-2分别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笔的挡片二或阻 挡部的主视图和立体图;
图13-1至13-3分别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笔的尾帽的主视 图、A-A向截面图和立体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笔的驱动弹簧处于预压状态的剖 视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笔的驱动弹簧的弹力及穿刺深度 最大时激发状态的剖视图;
图16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笔的驱动弹簧的弹力及穿刺深度 最小时激发状态的剖视图;以及
图17示例性示出了尾帽内芯与外壳的配合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发明的总体发明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 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笔的结构和安装。 需要指出的是,为显示清晰所见,部分附图中有些特征或部件并没有具体示出。
图1-1至1-4示例性示出了采血笔的头帽10,图2-1至2-2示例性示出了 采血笔的笔帽内芯20,图4-1至4-5示例性示出采血笔的导向套40,图5-1至 5-6示例性示出采血笔的外壳50,图6-1至6-3示例性示出采血笔的针座60, 图9-1至9-3示例性示出采血笔的驱动芯体或内芯90,图10-1至10-4示例性 示出采血笔的尾帽内芯110,图11-1至11-3示例性示出采血笔的挡片一或阻挡 配合部130,图12-1至12-2示例性示出采血笔的挡片二或阻挡部140,图13-1 至13-3示例性示出采血笔的尾帽160,图14为示例性示出采血笔的驱动弹簧处于预压状态的剖视图;图15为示例性示出采血笔的驱动弹簧的弹力及穿刺深度 最大时激发状态的剖视图;图16为示例性示出采血笔的驱动弹簧的弹力及穿刺 深度最小时激发状态的剖视图。
如附图所示,针座60包括针座槽61,其用于固定采血针170(参见图14); 导向筋一62可插入到导向槽一41(参见图4-3)内,直到定位面二64与定位 面三42(参见图4-3)接触。
如图2-2所示,笔帽内芯20为中空壳体,一端设置有出针口二24,内部设 置有环状筋一21,环状筋一21被轴向分隔成若干独立的小片,小片内侧端部设 置有凸起或凸点25,若干凸点25所围成的内径略小于针座槽61外径,在激发 过程中针座槽61与凸点25接触,利用塑胶材质的弹性可允许针座60通过且不 发生或减少周向晃动,如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这里设置凸点25以及环 状筋被分为多个小片,已经表明环状筋可以在径向方向上变形。将弹簧30(参 见图3和图14)装入到笔帽内芯20内,弹簧30被环状筋21和笔帽内芯20内 侧壁控制其周向位置,再将装入弹簧30的笔帽内芯20的端面二22对着导向套 40的定位面三42按入,直到端面二22与定位面三42相抵,此时定位筋23与 定位槽一43过盈配合,将笔帽内芯20与装入针座60的导向套40固定连接。
头帽10包括出针口一11,允许采血针装卸及采血时通过;挂台12可通过 缺口45套接在导向套40上,直到端面一14与定位面四411接触,此时头帽10 上的箭头符号与主体50的三角符号对应,表示头帽在此位置时可以装卸;再顺 时针转动头帽10,挂台12先跨入定位槽二46内,此时挡块13(参见图1-1) 与退针键80(参见图8)在轴向位置处于错开状态,因此退针键80可以向出针 口方向移动,实现退针功能,头帽10则处于退针位;继续顺时针转动头帽10, 挂台12跨入定位槽三47内,此时挡块13与退针键80轴向位置相对,退针键 80被锁定,头帽处于锁定位。需要指出的是缺口45、定位槽二46、定位槽三 47之间由纵向筋分隔开,使三者相对独立,挂台12需要人为操作才可以在其间 转换位置。
如图7-1和7-2所示,按键70包括沿部71和触发部72,沿部71装入外壳 50内,触发部72通过按键孔55露出,参见图14。
将前述笔帽与导向筒的组件与已放置按键70的外壳50进行装配,装配槽 48对着装配筋52,定位面六49的一侧与发射键同侧,将导向套装入外壳内, 直到定位面五44与前端面53抵接。主体50内部设有分隔片一56,分隔片一 56上设有异形通孔57供内芯90纵向通过,异形通孔57与尾部92配合的部分 被设置成小于尾部92上的大径部分92A,在内芯90轴向向出针口方向移动过程 中,阻止其继续向前移动;在异形通孔57与导向筋二91配合的边缘朝向出针 口方向,设置有四条纵向筋,形成两个导向槽二58,如图5-3所示,其轴向尺 寸足以满足内芯90在激发过程中在其中进行往复运动。
内芯90前端设置有传动面一97,在自由状态下与受力面65保持接触的状 态,以便激发时带动针座60同时移动,直到内芯被迫停止。
然后将弹簧二120套在尾部92上,再通过螺纹筋113与螺纹槽59的螺纹 连接,将尾帽内芯110与主体50旋转连接在一起,尾部92通过通孔112贯穿 于尾帽内芯,弹簧二120被控制在阻挡面一115与控制面93之间。尾帽内芯远 离出针口方向转动时,阻挡面一115与控制面93间距增加,弹簧二120所处空 间轴向加大;尾帽内芯靠近出针口方向转动时,阻挡面一115与控制面93间距 减小,弹簧二120所处空间轴向减小。当转动到阻挡面三117和阻挡面四512 相遇时,如图17所示,尾帽内芯不能够继续向远离出针口方向旋转。导向槽五 114在一个实施例中,导向槽五114由两部分组成,靠 近外壳部分是两边平行的直槽,与导向筋五162配合起到导向和传动作用,远 离外壳部分是喇叭形,后拉尾帽时与导向筋五162脱离开,以免意外转动尾帽 内芯,导致穿刺力度和深度的变化。挡片一130设置有供内芯90通过的通孔 136。如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在挡片二140和挡片一130之间在周向方 向上一体转动的情况下,在挡片一130随尾帽160转动的情况下,挡片二140 也被转动,此时,挡片二140能够相对于驱动芯体90的尾端转动,从而不带动 驱动芯体90转动。
在安装挡片一130之前,先将尾帽内芯110旋转至最远端,开口134(该开 口134便于挡片二140套接在尾部92上)与出针口反向套在尾部92上,再将 弹簧三150套在尾部92上;之后以支撑筋141与通孔二131相对应,导向槽三 142对着导向筋三132,将挡片二140套装在尾部92上,直到挡片二140被卡 槽94轴向固定,转动尾帽时,导向筋三132带动挡片二140同时转动,以确保 支撑筋141与通孔二131始终相对应;弹簧三150被限制在挡片一130与挡片 二140之间,由于挡片三140与内芯90相对位置固定,在弹簧三150的弹力作 用下,挡片一130始终保持在与阻挡面二116最接近的位置。
尾帽160一端设置开口的中空壳体,内部设置环状筋二163,其轴向端面 165(即平面二)到端面三164的距离等于尾帽内芯110旋转到距出针口最远端 时所移动的距离;将导向筋四161对着导向槽四133将挡片一130安装到尾帽 160,直到平面一135与平面二165同时与阻挡面二116接触(尾帽内芯110已 旋转至最远端);环状筋二163内径小于挡片一130外径,二者采用过盈配合方 式套接在一起,因此尾帽160与挡片一130始终同步,即尾帽内芯110轴向移 动不会影响尾帽160与外壳50的相对位置。
退针键80的主推面81与出针口同向,主推面81所在的十字型筋对着十字 槽510按入,退针键80退针后复位的过程中挂台82越过凸台410,通过手感的 变化提示退针键已经复位。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笔的操作。需要指出 的是,为显示清晰所见,部分附图中有些特征或部件并没有具体示出。
准备采血时,首先转动尾帽160,通过导向筋四161与导向槽五114的配合, 带动尾帽内芯110沿螺纹槽59转动,将尾帽160停止在适合的位置,使尾帽上 代表不同采血深度和力度的数字与外壳上的标识511对应。然后装采血针,通 过出针口11装入采血针170并固定在针座槽61内;然后向远离出针口方向拉 动尾帽160,带动内芯90向后移动,使顶面95顶在定位面六49上,发射弹簧 二120被压缩,如图14所示。
按压发射键70,触点73推动触发面96使顶面95脱离定位面六49,发射 弹簧二120推动内芯90向出针口方向移动,内芯90带动挡片二140同时移动, 当支撑筋141穿过通孔二131撞到阻挡面二116后停止,当尾帽内芯向远离出 针口方向移动时,支撑筋141会较早的撞到阻挡面二116,进而内芯90推动针 座60移动的距离减小,采血针刺出的距离和力度都会降低,反之会同时增加; 在这个过程中尾帽内芯的阻挡面二116与挡片一130的端面135之间的距离会 从L(参见图15)逐渐减小到彼此紧靠。
采血完毕后针座复位弹簧30推动针座复位,转动笔帽到可退针位置15,推 动退针键80将采血针退出丢弃,再转动笔帽到可摘帽位置16,将笔帽取下进行 消毒清洁,之后再安装上并转到锁定位置14。
由于采血针刺出的距离不受笔帽控制,笔帽被取下后,只有笔帽内芯同样 可以进行采血。可选的,可以设计成为不可拆卸的笔帽,省去笔帽内芯。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弹簧二120压缩是受到控制面93和阻挡面 一115限制,当尾帽160被转动时,通过导向筋五162带动尾帽内芯110的螺 纹筋113沿螺纹槽59转动,阻挡面三117与阻挡面四512紧密接触时,尾帽内 芯110处于最远端,弹簧二120受到控制面93和阻挡面一115限制,弹簧压缩 量最小,弹力最小,针尖露出距离最小;当尾帽内芯110被转动到卡勾118阻 挡面五513接触时,尾帽内芯110处于最远端,弹簧二120受到控制面93和阻 挡面一115限制,驱动弹簧压缩量最大,弹力最大,针尖露出距离最大。
通过调节弹簧二120的弹力大小,可以调整出针的速度。一般而言,出针 速度越快,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使用者的痛感越低。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血过程中针座60轴向往复移动时,通过环状筋一 21的形变使针座60运动平稳,减少采血针在采血过程中的抖动,降低使用者痛 感。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头帽芯体20内的环状筋一21与头帽芯体20的壳体 之间形成的空间可容纳部分弹簧30,限制弹簧30周向晃动量,这可减少采血针 在采血过程中的抖动,降低使用者痛感。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仅仅调整尾帽与外壳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置即实现了 对于刺出深度的调节,相较于利用头帽转动带动头帽芯体转动的已知技术,减 少了实现刺出深度调节的部件的数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将刺出深度调节与驱动弹力调节同时设置于采 血笔上,有助于进一步降低使用者的痛感。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采血针 的刺入深度、刺入力度(速度)同时兼顾的采血笔。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虽然针座与驱动芯体为分开的两个部件,但是其也 可以组成为一个部件,这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上述的实施例,也可以有很多变型。例如:
虽然是以头帽上的挂台与导向筒上的槽配合这样的凹凸配合结构来实现头 帽相对于导向筒在周向方向上的转动,但是,可以采用其他的凹凸配合结构, 例如可以将槽设置在头帽的内壁,而将挂台或凸起设置在导向筒的外壁。
虽然所述缺口、周向第一定位槽和周向第二定位槽之间由纵向间隔筋分隔 开,但是也可以不设置纵向间隔筋。
虽然以头帽的外壁设置挡块来阻挡退针键的轴向移动,但是,也可以在头 帽的端面上设置凹部作为避让部以为退针键的轴向移动提供移动空间。
虽然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缺口、周向第一定位槽和周向第二定位槽沿周向 方向依次相接布置,但是,该两个定位槽也可以在周向方向上位于缺口的两侧, 或者缺口在周向方向上与周向第二定位槽和周向第一定位槽依次相接。
可以仅仅设置尾帽芯体而不设置尾帽壳,或者尾帽芯体与尾帽壳为一体的 结构;
与驱动弹簧的第二端(在本发明中,远离出针孔的一端为第二端,靠近出 针孔的一端为第一端)连接的部件除了固定连接于尾帽芯体之外,还可以设置 成能够相对于尾帽芯体轴向移动;
驱动弹簧可以是在压缩状态下提供驱动力,也可以在拉伸状态下提供驱动 力;
调整驱动弹簧的两端之间的轴向距离或者调整两个连接部件之间的轴向距 离,可以采用螺纹连接,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包括卡扣连接等,卡扣连接 是与螺纹连接等同的方式,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不必利用头帽来调节刺出深度的情况下,采血笔可以不包括头帽,或者 头帽直接与采血笔的外壳形成为一体;
在不必利用尾帽来将采血笔处于待触发的待用位置的情况下,采血笔也可 以不设置尾帽,或者尾帽直接与采血笔的外壳形成为一体。
以上变型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基于以上,本发明提出了如下方案:
1、一种采血笔,包括:
外壳;
导向筒,导向筒的第二端配合连接到外壳;
头帽,头帽的第一端具有出针孔,导向套的第一端连接到头帽的第二端内;
针座,针座设置于外壳内,针座适于安装采血针;
驱动芯体,所述驱动芯体适于驱动针座;
退针键,设置到外壳,且适于在轴向方向上移动以执行退针操作,
其中:
所述头帽的内壁与所述导向套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凹凸配合结构,所述凹凸 配合结构允许头帽相对于导向套具有在周向方向上处于不同位置的移除位置、 退针位置和锁定位置;
在所述移除位置,所述头帽适于在轴向方向从外壳移除,在所述退针位置, 所述头帽允许退针键朝向其的轴向移动,而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头帽抵接退 针键以阻止退针键朝向其轴向移动。
2、根据1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头帽的内壁设置有挂台;
所述导向筒的第一端的外壁设置有供挂台轴向进入的缺口,且设置有周向 第一定位槽和周向第二定位槽;
在挂台位于缺口内时,所述头帽处于移除位置;在挂台周向移动到周向第 一定位槽内时,头帽处于退针位置;而在挂台周向移动到周向第二定位槽内时, 头帽处于锁定位置;
所述凹凸配合结构包括挂台、缺口,周向第一定位槽、周向第二定位槽。
3、根据2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缺口、周向第一定位槽和周向第二定位槽之间由纵向间隔筋分隔开。
4、根据2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头帽的外壁设置有挡块,在头帽处于退针位置时,挡块与退针键在轴 向方向上错开,在头帽处于锁定位置时,挡块与退针键在轴向方向上相对;或 者
所述头帽与所述外壳相对的端部具有避让凹部,所述避让凹部为退针键的 轴向移动提供移动空间,在头帽处于退针位置时,避让凹部与退针键在轴向方 向上相对,在头帽处于锁定位置时,避让凹部与退针键在轴向方向上错开。
5、根据3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缺口在周向方向上与周向第一定位槽和周向第二定位槽依次相接,或者在 周向方向上周向第一定位槽和周向第二定位槽分别位于缺口的两侧,或者缺口 在周向方向上与周向第二定位槽和周向第一定位槽依次相接。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采血笔,还包括:
尾帽芯体,尾帽芯体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具有靠 近采血笔前端的第一阻挡面以及与第一阻挡面相对的第二阻挡面,所述挡板还 具有供驱动芯体的尾部穿过的第一通孔;
尾帽,所述尾帽芯体的第二端设置于尾帽内,尾帽能够相对于尾帽芯体轴 向移动;
驱动弹簧,适于为朝向采血笔的前端驱动芯体提供触发弹力;
复位弹簧,适于朝向采血笔的后端复位驱动芯体,
其中:
驱动弹簧与复位弹簧分别设置在挡板的两侧;
驱动芯体的尾端设置有阻挡部,复位弹簧适于在朝向采血笔的后端的方向 上对阻挡部施加弹力;且
所述阻挡部具有朝向第二阻挡面轴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适于与第 二阻挡面抵接。
7、根据6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驱动芯体具有弹簧相接部,所述驱动弹簧设置在弹簧相接部与第一阻 挡面之间;
所述尾帽芯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壳的第二端螺纹连接,且适于基于螺纹配 合调整第一阻挡面相对于外壳的轴向位置。
8、根据7所述的采血笔,包括:
阻挡配合部,阻挡配合部具有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的驱动芯体的尾部适于穿过第二通孔;
复位弹簧套设在驱动芯体上且设置在阻挡配合部与阻挡部之间,且所述延 伸部适于穿过所述第三通孔而与第二阻挡面抵接。
9、根据8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阻挡配合部具有筒体结构,所述阻挡部适于移动到筒体结构内。
10、根据9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阻挡部与阻挡配合部之间设置有轴向配合引导部;且
所述阻挡部适于相对于驱动芯体的尾端转动。
11、根据9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阻挡部的主体为筒体形状且所述延伸部自阻挡部的主体朝向阻挡配合 部延伸。
12、根据9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阻挡配合部与所述尾帽一体的固定连接。
13、根据12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尾帽设置有与尾帽的侧壁间隔开设置的内筒体,内筒体的内壁与所述 阻挡配合部的筒体结构的外壁过盈配合连接。
14、根据13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阻挡配合部的筒体结构的外壁与所述内筒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纵向延 伸的纵向槽和纵向肋,纵向槽与纵向肋彼此配合。
15、根据6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尾帽设置有与尾帽的侧壁间隔开设置的内筒体;
所述尾帽芯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壳的第二端螺纹连接,所述尾帽芯体的第 二端为筒体且适于置入尾帽的内筒体的外壁与尾帽的侧壁之间。
16、根据15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尾帽芯体的第二端的外壁与所述尾帽的侧壁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周向配 合结构,以在尾帽转动时带动尾帽芯体转动。
17、根据16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尾帽芯体的第二端的外壁设置有纵向导向槽;
所述尾帽的侧壁的内壁设置有纵向凸起,所述纵向凸起与所述纵向导向槽 配合。
18、根据17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纵向导向槽包括槽壁平行的直槽以及与直槽相接的扩展槽,所述扩展 槽在朝向采血笔的后端的方向上逐渐变宽。
19、根据15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内筒体的端面与所述尾帽芯体的第一端的端面均位于尾帽芯体的内部 且在轴向方向上与尾帽芯体的端面间隔开。
20、根据19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尾帽芯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与所述内筒体的端面齐平。
21、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头帽还包括设置在其内的头帽芯体,所述头帽芯体的第二端套接到导 向筒的第一端;
所述头帽芯体的第一端设置有与出针孔对齐的头帽芯体出针孔,以及围绕 头帽芯体出针口设置的环状筋,所述环状筋由在周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多片 构成,且每片的内侧设置有凸起;
所述针座具有针座槽,所述凸起所限定的内径小于所述针座槽的外径,且 所述针座槽适于置入所述环状筋限定的容纳空间内。
22、根据21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头帽内芯的第二端套接入所述导向筒的第一端内;
头帽内芯的第二端的外壁与导向筒的第一端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卡扣连接结 构。
23、一种采血笔,包括:
外壳;
导向筒,导向筒的第二端配合连接到外壳;
头帽,头帽的第一端具有出针孔,头帽的第二端连接于导向筒的第一端。
针座,针座设置于外壳内,针座适于安装采血针;
设置到外壳的退针键,退针键适于在轴向方向上移动;
驱动芯体,所述驱动芯体适于驱动针座,
其中:
所述头帽的内壁设置有挂台且外壁设置有挡块;
所述导向筒的第一端的外壁设置有供挂台轴向进入的缺口,以及与缺口在 周向上依次相接的周向第一定位槽和周向第二定位槽,缺口、周向第一定位槽 和周向第二定位槽之间由纵向间隔筋分隔开;
在挂台位于缺口内时,所述头帽处于可从外壳移除的位置;在挂台周向移 动到第一定位槽内时,挡块与退针键在轴向方向上错开,头帽处于退针位置; 而在挂台周向移动到第二定位槽内时,挡块与退针键在轴向方向上相对,头帽 处于锁定位置。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3)

1.一种采血笔,包括:
外壳(50);
导向筒(40),导向筒的第二端配合连接到外壳;
头帽(10),头帽的第一端具有出针孔,导向筒的第一端连接到头帽的第二端内;
针座(60),针座设置于外壳内,针座适于安装采血针;
驱动芯体(90),所述驱动芯体适于驱动针座;
退针键(80),设置到外壳,且适于在轴向方向上移动以执行退针操作,
其中:
所述头帽的内壁与所述导向筒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凹凸配合结构,所述凹凸配合结构允许头帽相对于导向筒具有在周向方向上处于不同位置的移除位置、退针位置和锁定位置;
在所述移除位置,所述头帽适于在轴向方向从外壳移除,在所述退针位置,所述头帽允许退针键朝向其的轴向移动,而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头帽抵接退针键以阻止退针键朝向其轴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头帽的内壁设置有挂台(12);
所述导向筒的第一端的外壁设置有供挂台轴向进入的缺口(45),且设置有周向第一定位槽(46)和周向第二定位槽(47);
在挂台位于缺口内时,所述头帽处于移除位置;在挂台周向移动到周向第一定位槽内时,头帽处于退针位置;而在挂台周向移动到周向第二定位槽内时,头帽处于锁定位置;
所述凹凸配合结构包括挂台、缺口,周向第一定位槽、周向第二定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缺口、周向第一定位槽和周向第二定位槽之间由纵向间隔筋分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头帽的外壁设置有挡块,在头帽处于退针位置时,挡块与退针键在轴向方向上错开,在头帽处于锁定位置时,挡块与退针键在轴向方向上相对;或者
所述头帽与所述外壳相对的端部具有避让凹部,所述避让凹部为退针键的轴向移动提供移动空间,在头帽处于退针位置时,避让凹部与退针键在轴向方向上相对,在头帽处于锁定位置时,避让凹部与退针键在轴向方向上错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缺口在周向方向上与周向第一定位槽(46)和周向第二定位槽(47)依次相接,或者在周向方向上周向第一定位槽(46)和周向第二定位槽(47)分别位于缺口的两侧,或者缺口在周向方向上与周向第二定位槽(47)和周向第一定位槽(46)依次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采血笔,还包括:
尾帽芯体(110),尾帽芯体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设置有挡板(111),所述挡板具有靠近采血笔前端的第一阻挡面(115)以及与第一阻挡面相对的第二阻挡面(116),所述挡板还具有供驱动芯体的尾部穿过的第一通孔(112);
尾帽(160),所述尾帽芯体的第二端设置于尾帽内,尾帽能够相对于尾帽芯体轴向移动;
驱动弹簧(120),适于为朝向采血笔的前端驱动芯体提供触发弹力;
复位弹簧(150),适于朝向采血笔的后端复位驱动芯体,
其中:
驱动弹簧与复位弹簧分别设置在挡板的两侧;
驱动芯体的尾端设置有阻挡部(140),复位弹簧适于在朝向采血笔的后端的方向上对阻挡部施加弹力;且
所述阻挡部具有朝向第二阻挡面轴向延伸的延伸部(141),所述延伸部适于与第二阻挡面(116)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驱动芯体具有弹簧相接部(93),所述驱动弹簧设置在弹簧相接部与第一阻挡面之间;
所述尾帽芯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壳的第二端螺纹连接,且适于基于螺纹配合调整第一阻挡面相对于外壳的轴向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血笔,包括:
阻挡配合部(130),阻挡配合部具有第二通孔(136)以及第三通孔(13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的驱动芯体的尾部适于穿过第二通孔;
复位弹簧套设在驱动芯体上且设置在阻挡配合部与阻挡部之间,且所述延伸部适于穿过所述第三通孔而与第二阻挡面(116)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阻挡配合部具有筒体结构,所述阻挡部适于移动到筒体结构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阻挡部与阻挡配合部之间设置有轴向配合引导部(132与142);且
所述阻挡部适于相对于驱动芯体的尾端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阻挡部的主体为筒体形状且所述延伸部自阻挡部的主体朝向阻挡配合部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阻挡配合部与所述尾帽一体固定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尾帽设置有与尾帽的侧壁间隔开设置的内筒体(163),内筒体的内壁与所述阻挡配合部的筒体结构的外壁过盈配合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阻挡配合部的筒体结构的外壁与所述内筒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纵向延伸的纵向槽(133)和纵向肋(161),纵向槽与纵向肋彼此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尾帽设置有与尾帽的侧壁间隔开设置的内筒体(163);
所述尾帽芯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壳的第二端螺纹连接,所述尾帽芯体的第二端为筒体且适于置入尾帽的内筒体的外壁与尾帽的侧壁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尾帽芯体的第二端的外壁与所述尾帽的侧壁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周向配合结构,以在尾帽转动时带动尾帽芯体转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尾帽芯体的第二端的外壁设置有纵向导向槽(114);
所述尾帽的侧壁的内壁设置有纵向凸起(162),所述纵向凸起与所述纵向导向槽配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纵向导向槽包括槽壁平行的直槽以及与直槽相接的扩展槽,所述扩展槽在朝向采血笔的后端的方向上逐渐变宽。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内筒体的端面(165)与所述尾帽芯体的第一端的端面(135)均位于尾帽芯体的内部且在轴向方向上与尾帽芯体的端面(164)间隔开。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尾帽芯体的第一端的端面(135)与所述内筒体的端面(165)齐平。
21.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头帽还包括设置在其内的头帽芯体(20),所述头帽芯体的第二端套接到导向筒的第一端;
所述头帽芯体的第一端设置有与出针孔对齐的头帽芯体出针孔(24),以及围绕头帽芯体出针孔设置的环状筋(21),所述环状筋由在周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多片构成,且每片的内侧设置有凸起(25);
所述针座具有针座槽(61),所述凸起所限定的内径小于所述针座槽的外径,且所述针座槽适于置入所述环状筋限定的容纳空间内。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采血笔,其中:
所述头帽芯体的第二端套接入所述导向筒的第一端内;
头帽芯体的第二端的外壁与导向筒的第一端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卡扣连接结构(23,43)。
23.一种采血笔,包括:
外壳(50);
导向筒(40),导向筒的第二端配合连接到外壳;
头帽(10),头帽的第一端具有出针孔,头帽的第二端连接于导向筒的第一端;
针座(60),针座设置于外壳内,针座适于安装采血针;
设置到外壳的退针键(80),退针键适于在轴向方向上移动;
驱动芯体(90),所述驱动芯体适于驱动针座,
其中:
所述头帽的内壁设置有挂台(12)且外壁设置有挡块(13);
所述导向筒的第一端的外壁设置有供挂台轴向进入的缺口(45),以及与缺口在周向上依次相接的周向第一定位槽(46)和周向第二定位槽(47),缺口、周向第一定位槽和周向第二定位槽之间由纵向间隔筋分隔开;
在挂台位于缺口内时,所述头帽处于可从外壳移除的位置;在挂台周向移动到周向第一定位槽内时,挡块与退针键在轴向方向上错开,头帽处于退针位置;而在挂台周向移动到周向第二定位槽内时,挡块与退针键在轴向方向上相对,头帽处于锁定位置。
CN202010224099.9A 2020-03-26 2020-03-26 采血笔 Active CN1134401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4099.9A CN113440135B (zh) 2020-03-26 2020-03-26 采血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4099.9A CN113440135B (zh) 2020-03-26 2020-03-26 采血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40135A CN113440135A (zh) 2021-09-28
CN113440135B true CN113440135B (zh) 2023-02-24

Family

ID=77807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24099.9A Active CN113440135B (zh) 2020-03-26 2020-03-26 采血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4013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8450A (zh) * 2008-02-25 2009-09-02 华广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穿刺装置
CN203828941U (zh) * 2014-04-09 2014-09-17 睿康生医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采血笔的按压式退针机构
CN108742650A (zh) * 2018-08-21 2018-11-06 天津华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血笔的安全锁定机构及采血笔
CN108836357A (zh) * 2018-07-25 2018-11-20 天津华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退针的采血笔及组装方法
CN209059221U (zh) * 2018-01-24 2019-07-05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带有自动退针装置的采血笔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47704B2 (en) * 2005-12-30 2010-01-19 Petersen Thomas D Handle with removable disposable surgical blade
US8956328B2 (en) * 2013-07-18 2015-02-17 Luther Needlesafe Products, Inc. Low profile passive protector for an I.V. catheter
US20160220805A1 (en) * 2015-01-30 2016-08-04 Smiths Medical Asd, Inc. Intravenous catheter assembly desig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8450A (zh) * 2008-02-25 2009-09-02 华广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穿刺装置
CN203828941U (zh) * 2014-04-09 2014-09-17 睿康生医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采血笔的按压式退针机构
CN209059221U (zh) * 2018-01-24 2019-07-05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带有自动退针装置的采血笔
CN108836357A (zh) * 2018-07-25 2018-11-20 天津华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退针的采血笔及组装方法
CN108742650A (zh) * 2018-08-21 2018-11-06 天津华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血笔的安全锁定机构及采血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40135A (zh) 202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19246B (zh) 采血笔
US10307095B2 (en) Lancet device with depth adjustment and lancet removal system and method
JP4847316B2 (ja) 注射器用の針の保護装置及び注射器と針の保護装置とを備えた注射器具
US7291128B2 (en) Medical kit comprising a catheter, a needle and its case
CN108937960B (zh) 一种针头自动回缩式采血针
KR100904106B1 (ko) 천자구 및 천자침 카트리지
US9017356B2 (en) Multi-lancet unit, method and lancet device using the multi-lancet unit,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nd/or making the multi-lancet unit
US20030187470A1 (en) Lancer
US20020040230A1 (en) Blood lancet system for blood withdrawal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CN106859669B (zh) 一种一次性安全采血针、装配方法及使用方法
CN111436951B (zh) 采血针
CN105105765B (zh) 皮肤穿透装置
KR101462447B1 (ko) 안전 채혈기
US20150374272A1 (en) Lancing device with depth adjustment and lancet removal system and method
CN113440135B (zh) 采血笔
CN111419240B (zh) 一种便于卸针扎帽的采血笔
KR100932946B1 (ko) 채혈기
CN111214242A (zh) 采血笔
US20140214065A1 (en) Blood lancet device
CN111419244B (zh) 利用尾拉手上膛和调节深度的采血笔
CN111166348B (zh) 采血针
EP3415092B1 (en) Injector
CN111317485A (zh) 采血笔
CN112472080B (zh) 一种卸针停顿便于扎帽的采血装置
CN212415740U (zh) 采血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