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38632B - 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终端及uicc - Google Patents

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终端及uicc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38632B
CN113438632B CN202110631195.XA CN202110631195A CN113438632B CN 113438632 B CN113438632 B CN 113438632B CN 202110631195 A CN202110631195 A CN 202110631195A CN 113438632 B CN113438632 B CN 1134386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fc
connection mode
uicc
current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3119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38632A (zh
Inventor
刘煜
翟京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3119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386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38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8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38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8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终端及UICC,其中所述实现方法包括:终端根据业务需求发起NFC设备搜索,直至搜索到当前NFC设备,并获取其NFC标签;生成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并发送至UICC,其中包含当前NFC标签和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以使UICC判断当前NFC标签是否为需要连接的NFC标签,若是,则选出当前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生成第一响应消息并返回至终端;以及,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按照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根据当前NFC标签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解决了目前UICC无法参与到终端的NFC连接模式选择过程的问题。

Description

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终端及UICC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一种终端、一种UICC、一种计算机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业务是基于UICC(UniversalIntegrated Circuit Card,通用集成电路卡)实现的主要业务之一,是在非接触式射频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形成的在特定范围进行数据交换的业务。NFC业务与移动通信密切关联,是运营商发展的重要业务之一,其业务范围非常普遍,不仅应用于电信行业,还应用于金融、民生等行业。在很多典型场景中,一张UICC卡会承载银行卡、公交卡、门禁卡、身份识别卡、校园/企业一卡通等多个业务应用。
NFC根据应用场景不同分为三种工作模式:卡模拟模式(CE,Card Emulationmode),即NFC设备相当于支持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的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集成电路卡),与非接触读卡器进行RF通信;阅读器模式(R/W,Reader/writermode),即NFC设备相当于读卡器,主动读/写卡;点对点模式(P2P),即通信双方对等建立点对点的通信用于数据交换,更适用于小数据交换。
考虑到NFC是终端和UICC密切关联的业务,终端承担NFC的基本通信功能,而UICC承载NFC应用及其安全能力,所以终端的NFC连接与UICC关联的NFC应用有直接的关系,NFC应用需要对终端的NFC连接有必要的通知和管理方式,在NFC节点连接的过程中,需要决定终端与其他各个可连接终端的连接方式,如以R/W模式连接还是P2P模式连接,然而UICC作为实现NFC业务逻辑的主体,却无法参与到终端NFC连接模式的选择过程,导致无法满足UICC的这一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完成了本公开。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实现方法包括:
根据业务需求发起NFC设备搜索,直至搜索到一个NFC设备作为当前NFC设备,并获取其NFC标签,所述NFC标签用于标识对应的NFC设备;
生成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其中包含当前NFC标签和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并将其发送至UICC,以使UICC解析命令以获取命令内容,并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当前NFC标签是否为需要连接的NFC标签,若是,则从所述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中选出当前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生成包含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选择结果为选择已完成的第一响应消息并返回至终端;以及,
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一响应消息,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并按照该模式根据当前NFC标签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应用于UICC,所述实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所述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是终端根据业务需求发起NFC设备搜索后将搜索到的一个NFC设备作为当前NFC设备且获取其NFC标签后生成的,其中包含当前NFC标签和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所述NFC标签用于标识对应的NFC设备;
解析所述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以获取命令内容;
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当前NFC标签是否为需要连接的NFC标签;
若是,则从所述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中选出当前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生成包含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选择结果为选择已完成的第一响应消息并返回至终端,以使终端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一响应消息,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并按照该模式根据当前NFC标签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搜索模块,其设置为根据业务需求发起NFC设备搜索,直至搜索到一个NFC设备作为当前NFC设备;
获取模块,其设置为获取当前NFC设备的NFC标签,所述NFC标签用于标识对应的NFC设备;
第一生成模块,其设置为生成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其中包含当前NFC标签和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
第一发送模块,其设置为将所述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发送至UICC,以使UICC解析命令以获取命令内容,并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当前NFC标签是否为需要连接的NFC标签,若是,则从所述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中选出当前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生成包含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选择结果为选择已完成的第一响应消息并返回至终端;
第一接收模块,其设置为接收所述第一响应消息;
第一解析模块,其设置为解析所述第一响应消息,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以及,
连接模块,其设置为按照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根据当前NFC标签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UICC,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其设置为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所述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是终端根据业务需求发起NFC设备搜索后将搜索到的一个NFC设备作为当前NFC设备且获取其NFC标签后生成的,其中包含当前NFC标签和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所述NFC标签用于标识对应的NFC设备;
第二解析模块,其设置为解析所述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以获取命令内容;
第二判断模块,其设置为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当前NFC标签是否为需要连接的NFC标签;
选择模块,其设置为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需要连接的NFC标签时,从所述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中选出当前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
第二生成模块,其设置为生成包含所述选择模块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选择结果为选择已完成的第一响应消息;以及,
第二发送模块,其设置为将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发送至终端,以使终端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一响应消息,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并按照该模式根据当前NFC标签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还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前述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还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前述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在终端根据业务需求发起NFC设备搜索后,终端基于搜索到的当前NFC设备的NFC标签生成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并发送给UICC,由UICC为当前NFC设备选择合适的NFC连接模式并返回给终端,则终端就会按照该NFC连接模式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解决了目前UICC无法参与到终端的NFC连接模式选择过程的问题,满足了UICC的这一需求,提升了业务体验。
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而了解。本公开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UICC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USIM卡(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通用用户识别模块)是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讯系统)网络中使用的SIM卡的延续与进步,用于存储用户身份信息和个人数据,保障接入移动网络服务的安全,可以利用必要的功能和数据,在用户访问移动网络服务时进行用户识别和用户授权,实现3G及以上网络能够表示和识别用户应用的要求。相对于SIM卡来说,USIM卡不再是建立于单一的电信应用平台上,而是将成为UICC上驻留的多种应用之一。UICC是一个通用智能卡平台,为其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底层支撑,除USIM卡之外,UICC上还可以驻留NFC等其它智能卡应用,真正实现了承载平台和应用的分离。
UICC与终端间的关系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最初的定位中,UICC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终端发送命令到UICC,UICC执行命令后返回响应到终端,终端和UICC之间以命令/响应对的方式交互,且都是终端发起命令而UICC响应的方式,这种机制不允许UICC主动向终端发送命令,终端始终是占据主导地位的,UICC只能处于从终端接受命令、执行命令、回送响应的受控制、受支配的状态,这样就限制了基于卡片的应用的开发与使用。
随着UICC业务需求的发展,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在Cu接口(即终端与UICC的接口)的协议栈中引入STK(SIM Tool Kit,用户识别应用发展工具)/USAT(USIM ApplicationToolkit,USIM应用工具箱)协议层,STK/USAT协议层在传输层提供的服务基础之上提供了一种服务机制,允许UICC应用与支持这种机制的终端进行交互和操作,使得UICC可以主动要求终端执行某个操作,其中STK/USAT指令集是电信智能卡通过终端实现业务的基础和主要方式。
在NFC通信过程中,通信双方均参与数据传输,最先发起通信的一方称为发起设备,而回应的一方称为目标设备。在常见的模式中,发起设备供电产生RF(RadioFrequency,射频)场域,并按照选定的传输速率开始通信,而目标设备按照同样的速率用负载调制数据应答,实现二者之间的数据传输。在NFC通信建立之前,发起设备会通过NFC设备搜索发现目标设备并获取其状态,同时根据自身设置的指示进行与目标设备的连接。
NFC业务作为基于UICC实现的主要业务类型之一,通常是UICC和终端相互结合共同支撑实现的业务,二者之间的联动也随着NFC业务发展的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涉及业务流程深度结合的需求还难以得到满足。例如,UICC作为实现NFC业务逻辑的主体,却无法参与到终端NFC连接模式的选择过程,导致无法满足UICC的这一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公开实施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实现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如下步骤S101至S104。
S101.根据业务需求发起NFC设备搜索,直至搜索到一个NFC设备作为当前NFC设备,并获取其NFC标签(即当前NFC标签),所述NFC标签用于标识对应的NFC设备。
其中,在获取当前NFC设备的NFC标签的同时,还可以获取其设备信息,以备后续可能的使用。
S102.生成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其中包含当前NFC标签和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并将其发送至UICC,以使UICC解析命令以获取命令内容,并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当前NFC标签是否为需要连接的NFC标签,若是,则从所述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中选出当前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生成包含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选择结果为选择已完成的第一响应消息并返回至终端。
其中,NFC连接模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模拟模式(CE)、阅读器模式(R/W)和点对点模式(P2P)。
S103.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一响应消息,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并按照该模式根据当前NFC标签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终端在根据业务需求发起NFC设备搜索后,基于搜索到的当前NFC设备的NFC标签生成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并发送给UICC,由UICC为当前NFC设备选择合适的NFC连接模式并返回给终端,则终端就会按照该NFC连接模式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解决了目前UICC无法参与到终端的NFC连接模式选择过程的问题,满足了UICC的这一需求,提升了业务体验。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2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S104至S105。
S104.接收UICC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响应消息是UICC在接收到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后,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当前NFC标签不是需要连接的NFC标签并存储当前NFC标签后生成的,其包含选择未完成的选择结果;
S105.解析所述第二响应消息,获得所述选择未完成的选择结果,并继续进行NFC设备搜索,直至搜索到下一个NFC设备作为当前NFC设备并获取其NFC标签,然后返回执行生成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的步骤,直至得到包含UICC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选择结果为选择已完成的第一响应消息,并基于第一响应消息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再按照该模式根据当前NFC标签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若UICC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终端最初选择的当前NFC设备的NFC标签不是需要连接的NFC标签,则向终端返回包含选择未完成的选择结果的第二响应消息,而终端在接收并解析第二响应消息之后获得所述选择未完成的选择结果,然后继续进行NFC设备搜索,直至搜索到下一个NFC设备作为当前NFC设备,再返回执行生成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的步骤(即步骤S102),直至终端获得包含UICC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选择结果为选择已完成的第一响应消息,并按照该模式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每次搜索到当前NFC设备并获取其NFC标签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S106至S108。
S106.判断当前NFC设备是否为搜索到的符合预设条件的最后一个设备,若否,则执行步骤S102,生成所述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并在命令中加入非最后标签指示;若是,则执行步骤S107;
其中,预设条件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可以设定所述预设条件为在一定范围内搜索到的所有NFC设备,也可以为在一定时长内能搜索到的所有NFC设备,或者前述两者的叠加;
S107.生成第二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其中包含当前NFC标签、最后标签指示和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并将其发送至UICC,以使UICC解析命令以获取命令内容,并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当前NFC标签是否为需要连接的NFC标签,若是,则从所述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中选出当前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生成包含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选择结果为选择已完成的第三响应消息并返回至终端;
S108.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三响应消息,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并按照该模式根据当前NFC标签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终端将其搜索到的符合预设条件的各个NFC设备的NFC标签依次通过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发送至UICC,由UICC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依次判断所接收到的NFC标签是否为需要连接的NFC标签,若其中某次接收到的当前NFC标签是需要连接的NFC标签,则向终端反馈包含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选择结果为选择已完成的第一响应消息,而终端在接收到第一响应消息后,不再继续向UICC发送其搜索到的当前NFC设备的NFC标签,而是基于第一响应消息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并按照该模式根据当前NFC设备的NFC标签与其进行连接;若当前接收到的NFC标签不是需要连接的NFC标签,则向终端反馈包含选择未完成的选择结果的第二响应消息,而终端在接收到第二响应消息后,继续通过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向UICC发送其搜索到的下一个NFC设备的NFC标签,直至UICC向终端反馈包含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选择结果为选择已完成的第一响应消息。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7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S109至S110。
S109.接收UICC发送的第四响应消息,所述第四响应消息是UICC在接收到第二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后,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当前NFC标签不是需要连接的NFC标签并存储当前NFC标签后,从已存储的所有NFC标签中选出一个最适用于NFC应用的NFC标签作为最终NFC标签,再从所述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中选出所述最终NFC标签对应的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后生成的,其包含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选择已完成的选择结果和所述最终NFC标签;
S110.解析所述第四响应消息,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所述最终NFC标签,并按照该模式根据所述最终NFC标签与对应的NFC设备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终端将其搜索到的各个NFC设备的NFC标签依次通过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发送至UICC的过程中,若UICC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最后一个接收到的NFC标签(对应于终端搜索到的符合预设条件的最后一个NFC设备)仍然不是需要连接的NFC标签,则UICC将之前存储的所有NFC标签组成一个标签集,再从这个标签集中选出一个最适用于NFC应用的NFC标签作为最终NFC标签,并为所述最终NFC标签对应的NFC设备选择NFC连接模式,然后向终端反馈包含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选择结果为选择已完成和所述最终NFC标签的第四响应消息,而终端在接收到第四响应消息后,按照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根据所述最终NFC标签与对应的NFC设备进行连接。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基于现有的STK/USAT机制实现,在遵守终端与UICC交互基本机制的情况下,为了实现由UICC选择终端的NFC连接模式,终端在STK/USAT机制中增加面向NFC功能选择的命令类型(即前述第一/第二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命令的作用是要求UICC根据命令中携带的当前NFC标签对命令中提供的两类及以上NFC连接模式进行选择,以使得UICC将其选择结果返回到终端,终端再根据UICC的选择结果进行后续不同的流程。具体地说,该命令的作用就是要求UICC根据NFC关联应用的需求,指示终端对命令中携带的NFC标签对应的NFC设备所采用的连接模式进行选择(如选择R/W还是P2P),终端将遵照UICC的指示与命令中携带的NFC标签对应的NFC设备建立对应的连接。该命令不妨命名为TerminalSelect-Contactless Connection Select,当然也可以指定其他命名。
Terminal Select-Contactless Connection Select命令结构如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103575880000101
Figure BDA0003103575880000111
在表1中,1)“选择项目”为扩展的数据对象,必选,表示选择项目的类型,在本命令中为NFC连接模式选择,编码含义如上表1所示,编码为“01”,并保留其它编码含义;
2)“NFC标签”为扩展的数据对象,必选,表示搜索到的当前NFC设备的NFC标签,具体定义如上表1所示;
3)“连接模式”为扩展的数据对象,必选,可以包含n个该数据对象(n>=2),具体编码含义如上表1所示,R/W连接模式编码为“01”,P2P连接模式编码为“02”,其它编码含义保留。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针对UICC的上述需求,利用现有STK/USAT基本框架和机制提供了具体的实现方案,该方案主要应用于终端的NFC设备搜索过程中且终端和UICC均支持NFC连接模式的UICC选择功能,具体地,当终端在需要对其他可连接NFC设备决定二者之间连接的工作模式时,通过新增扩展的Terminal Select-Contactless Connection Select命令将当前NFC设备的NFC标签和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等信息提供到UICC,由UICC进行NFC连接模式选择,如选择是R/W连接还是P2P连接,并反馈给终端,满足了UICC的前述需求,提升了业务体验。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实现方法应用于UICC,包括如下步骤S201至S204。
S201.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所述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是终端根据业务需求发起NFC设备搜索后将搜索到的一个NFC设备作为当前NFC设备且获取其NFC标签后生成的,其中包含当前NFC标签和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所述NFC标签用于标识对应的NFC设备;
S202.解析所述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以获取命令内容;
S203.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当前NFC标签是否为需要连接的NFC标签,若是,则执行步骤S204;
S204.从所述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中选出当前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生成包含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选择结果为选择已完成的第一响应消息并返回至终端,以使终端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一响应消息,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并按照该模式根据当前NFC标签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UICC接收终端在根据业务需求发起NFC设备搜索后基于搜索到的当前NFC设备的NFC标签生成的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再基于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为当前NFC设备选择合适的NFC连接模式并返回给终端,以使终端按照该NFC连接模式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解决了目前UICC无法参与到终端的NFC连接模式选择过程的问题,满足了UICC的这一需求,提升了业务体验。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03判断为不是需要连接的NFC标签时,还包括如下步骤S205至S206;
S205.存储当前NFC标签并生成包含选择未完成的选择结果的第二响应消息;
S206.将所述第二响应消息发送至终端,以使终端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二响应消息,获得所述选择未完成的选择结果,然后继续进行NFC设备搜索,直至搜索到下一个NFC设备作为当前NFC设备并获取其NFC标签,以及基于当前NFC标签生成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并发送给UICC,直至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再按照该模式根据当前NFC标签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是终端每次搜索到当前NFC设备并获取其NFC标签之后判断为当前NFC设备不是搜索到的符合预设条件的最后一个设备时生成的,命令中还包含非最后标签指示。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实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207至S210。
S207.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连接模式选择命令,所述第二连接模式选择命令是终端判断为当前NFC设备是搜索到的符合预设条件的最后一个设备时生成的,其中包含当前NFC标签、最后标签指示和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
S208.解析所述第二连接模式选择命令以获取命令内容;
S209.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当前NFC标签是否为需要连接的NFC标签,若是,则执行步骤S210;
S210.从所述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中选出当前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生成包含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选择结果为选择已完成的第三响应消息并返回至终端,以使终端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三响应消息,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并按照该模式根据当前NFC标签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09判断为不是需要连接的NFC标签时,还包括如下步骤S211至S213。
S211.存储当前NFC标签,再从之前已存储的所有NFC标签中选出一个最适用于NFC应用的NFC标签作为最终NFC标签;
S212.从所述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中选出所述最终NFC标签对应的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生成包含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选择已完成的选择结果和所述最终NFC标签的第四响应消息;
S213.将所述第四响应消息发送至终端,以使终端接收并解析所述第四响应消息,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所述最终NFC标签,并按照该模式根据所述最终NFC标签与对应的NFC设备进行连接。
在终端将Terminal Select-Contactless Connection Select命令发送给UICC(详见前一实施例)之后,触发UICC根据命令内容选出当前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并通过响应消息(即前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响应消息)返回给终端,终端再根据UICC的选择结果进行后续不同的流程。
响应消息结构如下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3103575880000131
Figure BDA0003103575880000141
在表2中,1)“选择结果”表示本次选择是否正常完成;
2)“连接模式”同表1的命令中同样数据对象的定义,条件必选,在选择结果为“00”选择完成时须存在,表示UICC的选择的NFC连接模式的结果;
3)“NFC标签”同表1的命令中同样数据对象的定义,可选,在选择结果为“00”选择完成,且UICC选择的NFC标签不同于表1的命令中的NFC标签时存在,换言之,若UICC选择连接的NFC设备的NFC标签与表1的命令中的NFC标签相同,则表2中的数据对象“NFC标签”可以为空;若UICC选择连接的NFC设备的NFC标签不同于表1的命令中的NFC标签,则表2中的数据对象“NFC标签”不为空,具体为UICC从已存储的所有NFC标签中选出的一个最适用于NFC应用的NFC标签。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一响应消息、第三响应消息和第四响应消息,其中包含选择已完成的选择结果和“连接模式”的数据对象,以及可能的“NFC标签”的数据对象(详见前述表2中的相关描述);关于第二响应消息,其中包括选择未完成的选择结果,但不包括“连接模式”和“NFC标签”等数据对象。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针对UICC的上述需求,利用现有STK/USAT基本框架和机制提供了具体的实现方案,该方案主要应用于终端的NFC设备搜索过程中且终端和UICC均支持NFC连接模式的UICC选择功能,具体地,UICC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Terminal Select-Contactless Connection Select命令之后,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命令携带的当前NFC标签是否为需要连接的NFC标签,若是,则为当前NFC设备选择一种NFC连接模式并反馈给终端,否则继续接收终端发送的命令,直至为当前NFC设备选出NFC连接模式或者判定终端搜索到的符合预设条件的所有NFC设备均不是需要连接的NFC设备,满足了UICC的前述需求,提升了业务体验。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301至S313。
S301.终端根据业务需求发起NFC设备搜索,直至搜索到一个NFC设备作为当前NFC设备,并获取其NFC标签(即当前NFC标签),所述NFC标签用于标识对应的NFC设备;
S302.终端判断当前NFC设备是否为搜索到的符合预设条件的最后一个设备,若是,则执行步骤S308;若否,则执行步骤S303;
S303.终端生成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其中包含当前NFC标签、非最后标签指示和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并将其发送至UICC;
S304.UICC接收并解析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以获取命令内容,并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当前NFC标签是否为需要连接的NFC标签,若是,则执行步骤S307;若否,则执行步骤S305;
S305.UICC存储当前NFC标签,生成第二响应消息并返回给终端,所述第二响应消息包含选择未完成的选择结果;
S306.终端接收并解析第二响应消息,获得所述选择未完成的选择结果,并继续进行NFC设备搜索,直至搜索到下一个NFC设备作为当前NFC设备并获取其NFC标签,然后返回步骤S302;
S307.UICC从所述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中选出当前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生成第一响应消息并返回给终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包含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选择已完成的选择结果,然后执行步骤S313;
S308.终端生成第二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其中包含当前NFC标签、最后标签指示和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并将其发送至UICC;
S309.UICC接收并解析第二连接模式选择命令以获取命令内容,并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当前NFC标签是否为需要连接的NFC标签,若是,则执行步骤S312;若否,则执行步骤S310;
S310.UICC存储当前NFC标签,从已存储的所有NFC标签中选出一个最适用于NFC应用的NFC标签作为最终NFC标签,再从所述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中选出所述最终NFC标签对应的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然后生成包含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选择已完成的选择结果和所述最终NFC标签的第四响应消息并返回给终端;
S311.终端接收并解析第四响应消息,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所述最终NFC标签,并按照该模式根据所述最终NFC标签与对应的NFC设备进行连接;
S312.UICC从所述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中选出当前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生成第三响应消息并返回给终端,所述第三响应消息包含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选择已完成的选择结果,然后执行步骤S313;
S313.终端接收并解析第一或第三响应消息,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并按照该模式根据当前NFC标签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可以适应必要场景的要求,有利于UICC对NFC业务的协同和管理,并且提升了机卡之间关于NFC业务的交互能力。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终端4包括:搜索模块401、获取模块402、第一生成模块403、第一发送模块404、第一接收模块405、第一解析模块406和连接模块407。
其中,搜索模块401设置为根据业务需求发起NFC设备搜索,直至搜索到一个NFC设备作为当前NFC设备;获取模块402设置为获取当前NFC设备的NFC标签,所述NFC标签用于标识对应的NFC设备;第一生成模块403设置为生成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其中包含当前NFC标签和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第一发送模块404设置为将所述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发送至UICC,以使UICC解析命令以获取命令内容,并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当前NFC标签是否为需要连接的NFC标签,若是,则从所述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中选出当前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生成包含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选择结果为选择已完成的第一响应消息并返回至终端;第一接收模块405设置为接收所述第一响应消息;第一解析模块406设置为解析所述第一响应消息,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连接模块407设置为按照第一响应消息对应的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根据当前NFC标签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接收模块405还设置为,接收UICC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响应消息是UICC在接收到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后,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当前NFC标签不是需要连接的NFC标签并存储当前NFC标签后生成的,其包含选择未完成的选择结果;第一解析模块406还设置为,解析所述第二响应消息,获得所述选择未完成的选择结果;搜索模块401还设置为在第一解析模块406获得所述选择未完成的选择结果后,继续进行NFC设备搜索,直至搜索到下一个NFC设备作为当前NFC设备,并由获取模块402获取当前NFC设备的NFC标签,然后第一生成模块403、第一发送模块404、第一接收模块405和第一解析模块406重复执行前述操作,直至第一解析模块406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连接模块407再按照该模式根据当前NFC标签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4还包括:第一判断模块408。
第一判断模块408设置为判断当前NFC设备是否为所述搜索模块401搜索到的符合预设条件的最后一个设备。
相应地,第一生成模块403具体设置为在第一判断模块408的判断结果为不是所述搜索模块401搜索到的符合预设条件的最后一个设备时,生成所述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并在命令中加入非最后标签指示。
第一生成模块403还设置为,在第一判断模块408的判断结果为是所述搜索模块401搜索到的符合预设条件的最后一个设备时,生成第二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其中包含当前NFC标签、最后标签指示和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第一发送模块404还设置为将所述第二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发送至UICC,以使UICC解析命令以获取命令内容,并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当前NFC标签是否为需要连接的NFC标签,若是,则从所述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中选出当前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生成包含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选择结果为选择已完成的第三响应消息并返回至终端;第一接收模块405还设置为接收所述第三响应消息;第一解析模块406还设置为解析所述第三响应消息,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连接模块407还设置为并按照第三响应消息对应的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根据当前NFC标签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接收模块405还设置为,接收UICC发送的第四响应消息,所述第四响应消息是UICC在接收到第二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后,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当前NFC标签不是需要连接的NFC标签并存储当前NFC标签后,从已存储的所有NFC标签中选出一个最适用于NFC应用的NFC标签作为最终NFC标签,再从所述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中选出所述最终NFC标签对应的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后生成的,其包含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选择已完成的选择结果和所述最终NFC标签;第一解析模块406还设置为解析所述第四响应消息,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所述最终NFC标签;连接模块407还设置为按照第四响应消息对应的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根据所述最终NFC标签与对应的NFC设备进行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在根据业务需求发起NFC设备搜索后,基于搜索到的当前NFC设备的NFC标签生成相应的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并发送给UICC,由UICC为当前NFC设备选择合适的NFC连接模式并返回给终端,则终端就会按照该NFC连接模式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解决了目前UICC无法参与到终端的NFC连接模式选择过程的问题,满足了UICC的这一需求,提升了业务体验。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UICC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UICC5包括:第二接收模块501、第二解析模块502、第二判断模块503、第一选择模块504、第二生成模块505和第二发送模块506。
其中,第二接收模块501设置为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所述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是终端根据业务需求发起NFC设备搜索后将搜索到的一个NFC设备作为当前NFC设备且获取其NFC标签后生成的,其中包含当前NFC标签和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所述NFC标签用于标识对应的NFC设备;第二解析模块502设置为解析所述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以获取命令内容;第二判断模块503设置为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当前NFC标签是否为需要连接的NFC标签;第一选择模块504设置为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503的判断结果为是需要连接的NFC标签时,从所述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中选出当前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第二生成模块505设置为生成包含所述第一选择模块504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选择结果为选择已完成的第一响应消息;第二发送模块506设置为将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发送至终端,以使终端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一响应消息,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并按照该模式根据当前NFC标签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UICC5还包括:存储模块507。
存储模块507设置为,在第二接收模块501接收到所述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并且第二判断模块503的判断结果为不是需要连接的NFC标签时,存储当前NFC标签。
相应地,第二生成模块505还设置为,生成包含选择未完成的选择结果的第二响应消息。第二发送模块506还设置为将所述第二响应消息发送至终端,以使终端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二响应消息,获得所述选择未完成的选择结果,然后继续进行NFC设备搜索,直至搜索到下一个NFC设备作为当前NFC设备并获取其NFC标签,以及基于当前NFC标签生成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并发送给UICC,直至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再按照该模式根据当前NFC标签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是终端每次搜索到当前NFC设备并获取其NFC标签之后判断为当前NFC设备不是搜索到的符合预设条件的最后一个设备时生成的,命令中还包含非最后标签指示。
此外,第二接收模块501还设置为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连接模式选择命令,所述第二连接模式选择命令是终端判断为当前NFC设备是搜索到的符合预设条件的最后一个设备时生成的,其中包含当前NFC标签、最后标签指示和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第二解析模块502还设置为解析所述第二连接模式选择命令以获取命令内容;第二判断模块503还设置为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当前NFC标签是否为需要连接的NFC标签;第一选择模块504还设置为,在第二判断模块503的判断结果为是需要连接的NFC标签时,从所述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中选出当前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生成包含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选择结果为选择已完成的第三响应消息;第二发送模块506还设置为将所述第三响应消息发送至终端,以使终端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三响应消息,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并按照该模式根据当前NFC标签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存储模块507还设置为,在第二接收模块502接收到所述第二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并且第二判断模块503的判断结果为不是需要连接的NFC标签时,存储当前NFC标签。
所述UICC5还包括:第二选择模块508。
第二选择模块508设置为从存储模块507存储的所有NFC标签中选出一个最适用于NFC应用的NFC标签作为最终NFC标签。第一选择模块504还设置为,从所述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中选出所述最终NFC标签对应的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第二生成模块505还设置为,生成包含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选择已完成的选择结果和所述最终NFC标签的第四响应消息。第二发送模块506还设置为将所述第四响应消息发送至终端,以使终端接收并解析所述第四响应消息,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所述最终NFC标签,并按照该模式根据所述最终NFC标签与对应的NFC设备进行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UICC,接收终端在根据业务需求发起NFC设备搜索后基于搜索到的当前NFC设备的NFC标签生成的相应的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再基于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为当前NFC设备选择合适的NFC连接模式并返回给终端,以使终端按照该NFC连接模式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解决了目前UICC无法参与到终端的NFC连接模式选择过程的问题,满足了UICC的这一需求,提升了业务体验。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实现装置6包括终端61和UICC62。
其中,终端61可采用前述实施例中的终端4,UICC62可采用前述实施例中的UICC5。由于终端4和UICC5的结构已在前述实施例中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公开实施例相应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如图7所示,所述计算机设备7包括存储器71和处理器72,所述存储器71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72运行所述存储器71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所述处理器72执行前述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公开实施例相应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前述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及实现装置、终端、UICC、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针对终端与其他NFC设备进行NFC连接需要获得与UICC关联的NFC应用在多种NFC连接模式中做出选择的需求(即终端的NFC连接模式的选择需要UICC介入),提供了终端在NFC设备搜索过程中将搜索结果提供到UICC供其进行NFC连接模式选择的具体实现方案。该方案提出了STK/USAT命令类型的新思路,扩展了终端到UICC的封装命令,包括命令功能和结构,并新增定义了所需的数据对象,同时规定了方案实现的UICC和终端的交互过程和规则以适应必要场景的要求,有利于提升UICC对NFC业务的参与程度和管理要求,对NFC业务方面机卡能力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选择近场通信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实现方法包括:
根据业务需求发起NFC设备搜索,直至搜索到一个NFC设备作为当前NFC设备,并获取其NFC标签,所述NFC标签用于标识对应的NFC设备;
生成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其中包含当前NFC标签和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并将其发送至UICC,以使UICC解析命令以获取命令内容,并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当前NFC标签是否为需要连接的NFC标签,若是,则从所述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中选出当前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生成包含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选择结果为选择已完成的第一响应消息并返回至终端;以及,
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一响应消息,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并按照该模式根据当前NFC标签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UICC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响应消息是UICC在接收到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后,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当前NFC标签不是需要连接的NFC标签并存储当前NFC标签后生成的,其包含选择未完成的选择结果;以及,
解析所述第二响应消息,获得所述选择未完成的选择结果,并继续进行NFC设备搜索,直至搜索到下一个NFC设备作为当前NFC设备并获取其NFC标签,然后返回执行生成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的步骤,直至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再按照该模式根据当前NFC标签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次搜索到当前NFC设备并获取其NFC标签之后,还包括:
判断当前NFC设备是否为搜索到的符合预设条件的最后一个设备;
若否,则执行生成所述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的步骤,并在命令中加入非最后标签指示;
若是,则生成第二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其中包含当前NFC标签、最后标签指示和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并将其发送至UICC,以使UICC解析命令以获取命令内容,并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当前NFC标签是否为需要连接的NFC标签,若是,则从所述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中选出当前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生成包含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选择结果为选择已完成的第三响应消息并返回至终端;以及,
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三响应消息,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并按照该模式根据当前NFC标签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UICC发送的第四响应消息,所述第四响应消息是UICC在接收到第二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后,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当前NFC标签不是需要连接的NFC标签并存储当前NFC标签后,从已存储的所有NFC标签中选出一个最适用于NFC应用的NFC标签作为最终NFC标签,再从所述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中选出所述最终NFC标签对应的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后生成的,其包含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选择已完成的选择结果和所述最终NFC标签;以及,
解析所述第四响应消息,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所述最终NFC标签,并按照该模式根据所述最终NFC标签与对应的NFC设备进行连接。
5.一种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选择近场通信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UICC,所述实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所述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是终端根据业务需求发起NFC设备搜索后将搜索到的一个NFC设备作为当前NFC设备且获取其NFC标签后生成的,其中包含当前NFC标签和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所述NFC标签用于标识对应的NFC设备;
解析所述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以获取命令内容;
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当前NFC标签是否为需要连接的NFC标签;
若是,则从所述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中选出当前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生成包含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选择结果为选择已完成的第一响应消息并返回至终端,以使终端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一响应消息,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并按照该模式根据当前NFC标签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后,若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为当前NFC标签不是需要连接的NFC标签,则存储当前NFC标签并生成包含选择未完成的选择结果的第二响应消息;以及,
将所述第二响应消息发送至终端,以使终端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二响应消息,获得所述选择未完成的选择结果,然后继续进行NFC设备搜索,直至搜索到下一个NFC设备作为当前NFC设备并获取其NFC标签,以及基于当前NFC标签生成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并发送给UICC,直至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再按照该模式根据当前NFC标签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是终端每次搜索到当前NFC设备并获取其NFC标签之后判断为当前NFC设备不是搜索到的符合预设条件的最后一个设备时生成的,命令中还包含非最后标签指示;
所述实现方法还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连接模式选择命令,所述第二连接模式选择命令是终端判断为当前NFC设备是搜索到的符合预设条件的最后一个设备时生成的,其中包含当前NFC标签、最后标签指示和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
解析所述第二连接模式选择命令以获取命令内容;
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当前NFC标签是否为需要连接的NFC标签;
若是,则从所述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中选出当前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生成包含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选择结果为选择已完成的第三响应消息并返回至终端,以使终端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三响应消息,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并按照该模式根据当前NFC标签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后,若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为当前NFC标签不是需要连接的NFC标签,则存储当前NFC标签,从已存储的所有NFC标签中选出一个最适用于NFC应用的NFC标签作为最终NFC标签,再从所述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中选出所述最终NFC标签对应的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然后生成包含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选择已完成的选择结果和所述最终NFC标签的第四响应消息;以及,
将所述第四响应消息发送至终端,以使终端接收并解析所述第四响应消息,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所述最终NFC标签,并按照该模式根据所述最终NFC标签与对应的NFC设备进行连接。
9.一种与UICC交互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搜索模块,其设置为根据业务需求发起NFC设备搜索,直至搜索到一个NFC设备作为当前NFC设备;
获取模块,其设置为获取当前NFC设备的NFC标签,所述NFC标签用于标识对应的NFC设备;
第一生成模块,其设置为生成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其中包含当前NFC标签和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
第一发送模块,其设置为将所述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发送至UICC,以使UICC解析命令以获取命令内容,并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当前NFC标签是否为需要连接的NFC标签,若是,则从所述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中选出当前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生成包含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选择结果为选择已完成的第一响应消息并返回至终端;
第一接收模块,其设置为接收所述第一响应消息;
第一解析模块,其设置为解析所述第一响应消息,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以及,
连接模块,其设置为按照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根据当前NFC标签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
10.一种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其设置为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所述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是终端根据业务需求发起NFC设备搜索后将搜索到的一个NFC设备作为当前NFC设备且获取其NFC标签后生成的,其中包含当前NFC标签和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所述NFC标签用于标识对应的NFC设备;
第二解析模块,其设置为解析所述第一连接模式选择命令以获取命令内容;
第二判断模块,其设置为根据其承载的NFC应用的要求判断当前NFC标签是否为需要连接的NFC标签;
选择模块,其设置为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需要连接的NFC标签时,从所述至少两种NFC连接模式中选出当前NFC设备的NFC连接模式;
第二生成模块,其设置为生成包含所述选择模块已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和选择结果为选择已完成的第一响应消息;以及,
第二发送模块,其设置为将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发送至终端,以使终端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一响应消息,获得UICC选择的NFC连接模式,并按照该模式根据当前NFC标签与当前NFC设备进行连接。
11.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选择近场通信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选择近场通信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
CN202110631195.XA 2021-06-07 2021-06-07 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终端及uicc Active CN1134386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1195.XA CN113438632B (zh) 2021-06-07 2021-06-07 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终端及uicc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1195.XA CN113438632B (zh) 2021-06-07 2021-06-07 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终端及uicc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8632A CN113438632A (zh) 2021-09-24
CN113438632B true CN113438632B (zh) 2022-05-17

Family

ID=77803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31195.XA Active CN113438632B (zh) 2021-06-07 2021-06-07 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终端及uicc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386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0035B (zh) * 2021-10-15 2023-10-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动态更新nfc能力的方法、终端及uicc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50060A1 (en) * 2007-06-04 2008-12-11 Lg Electronics Inc. Contactless management using envelope format
CN108401252A (zh) * 2018-02-11 2018-08-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制式获取方法和智能卡
CN109743722A (zh) * 2019-01-03 2019-05-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020569A (zh) * 2019-03-11 2019-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选择nfc模拟卡的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11355844A (zh) * 2020-02-27 2020-06-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应用启动管理的方法、装置、终端及usi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50060A1 (en) * 2007-06-04 2008-12-11 Lg Electronics Inc. Contactless management using envelope format
CN108401252A (zh) * 2018-02-11 2018-08-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制式获取方法和智能卡
CN109743722A (zh) * 2019-01-03 2019-05-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020569A (zh) * 2019-03-11 2019-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选择nfc模拟卡的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11355844A (zh) * 2020-02-27 2020-06-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应用启动管理的方法、装置、终端及usim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G-19-313r2 CR to GCF-CC-3740-F2 on FR2 MB relaxation declaration".《3GPP inbox\lss_from_external_bodies》.2019, *
UICC卡非接触应用隐式选择识别技术研究;黄健文等;《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20161130;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8632A (zh) 2021-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30930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Providing at Least One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Service
CN104853309A (zh) 在近距离通信中管理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CN109743722B (zh) 网络连接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787521A (zh) 终端应用权限获取方法、终端设备和usim
CN112738781B (zh) 近距离业务的发起方法、装置、终端、usim及介质
CN111901793B (zh) 一种uicc应用设置信息管理方法、系统、uicc智能卡及终端
CN113438632B (zh) Uicc选择nfc连接模式的实现方法、终端及uicc
CN104936167A (zh) 一种写卡方法和系统、设备
CN103813439A (zh) 终端注册的方法和终端
CN110267258B (zh) 一种基于usim卡定义连接变更的方法及系统
CN109257800A (zh) 通信网络接入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89280B (zh) 一种nfc设备安全测试方法
CN113556714B (zh) Uicc要求终端进行nfc设备搜索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5474674A (zh) 针对移动网络设备的网络运营商的自动检测
CN113242543B (zh) 基于usim的应用控制方法、usim、终端及介质
CN113630762B (zh) 信息交互方法、usim、移动设备和用户终端
CN112752247B (zh) 近距离业务管理方法、装置、终端、usim及介质
CN111901792B (zh) 一种uicc应用设置信息管理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13950035B (zh) 动态更新nfc能力的方法、终端及uicc
CN113840276B (zh) 5g标识隐藏兼容配置方法、用户识别模块及终端
CN102457824B (zh) 一种事件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101397A (zh) 一种用户识别模块注册的方法、终端及网络服务器
CN113840275A (zh) 终端会话连接的确认方法、usim、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0418333B (zh) 一种usim通过终端获取图像的方法及装置
CN110336946B (zh) 一种基于usim调用终端图像输入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