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38151A - 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38151A
CN113438151A CN202110971107.0A CN202110971107A CN113438151A CN 113438151 A CN113438151 A CN 113438151A CN 202110971107 A CN202110971107 A CN 202110971107A CN 113438151 A CN113438151 A CN 1134381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ic
interested
client
topics
part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711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38151B (zh
Inventor
张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Shuiqing Dak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ngq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ngq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ngq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7110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381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38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81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381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81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5Search customisation based on user profiles and personal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社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个人信息数据库,个人信息数据库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兴趣爱好以及可询问问题;根据个人基本信息和兴趣爱好进行用户匹配,向客户端发送对方的个人基本信息和兴趣爱好;根据兴趣爱好向客户端推送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确定一个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发送至对方客户端;根据聊天时长向客户端发送是否向对方展示可询问问题。本发明通过可询问问题的设置,可以向对方客户端展示可询问的问题,便于对方通过客户端向用户提问,当然,对方也可以向用户的客户端展示可询问的问题,便于用户通过客户端向对方提问,如此,用户能够和匹配对象进行深入交流。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社交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社交软件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社交发生在线上,人们通过语音通话、视频通话、语音连麦以及文字交流的形式进行社交。
现在的一些社交软件还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匹配到陌生人,但是通常会因为双方找不到合适的话题,使得互动交流难以进行下去,如何方便用户与陌生人展开话题并持续交流下去,是目前的社交软件需要克服的难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个人信息数据库,所述个人信息数据库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兴趣爱好以及可询问问题;
根据个人基本信息和兴趣爱好进行用户匹配,匹配完成后,向客户端发送对方的个人基本信息和兴趣爱好;
根据兴趣爱好向客户端推送一个或者多个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确定一个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发送至对方客户端;
根据聊天时长向客户端发送是否向对方展示可询问问题。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根据兴趣爱好向客户端推送一个或者多个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的步骤,具体包括:
建立感兴趣话题库,所述感兴趣话题库中的每个感兴趣话题均对应有话题标签和话题评论;
根据个人信息数据库提取出双方的共同兴趣爱好;
根据共同兴趣爱好与所述感兴趣话题的话题标签进行匹配得到匹配值,当匹配值大于第一预定值时,将所述感兴趣话题标记为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将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发送至客户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确定一个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发送至对方客户端的步骤,具体包括:
接收选择信号,确定一个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发送至对方客户端;
根据确定的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向对方客户端发送至少一个可选回复信息,所述可选回复信息即为对应的话题评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根据聊天时长向客户端发送是否向对方展示可询问问题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预设聊天时长与可询问问题进行对应,所述可询问问题按照私密程度分为多个等级,每个等级的可询问问题对应一个预设聊天时长;
对实际聊天时长进行监测;
当实际聊天时长达到某一个预设聊天时长时,向客户端发送是否向对方展示对应等级的可询问问题。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根据兴趣爱好向客户端推送一个或者多个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确定一个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发送至对方客户端的步骤还包括:
接收感兴趣话题更换请求;
对上一个感兴趣话题的实际聊天时长进行监测,生成上一个感兴趣话题聊天时长;
根据上一个感兴趣话题聊天时长向客户端再次推送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根据上一个感兴趣话题聊天时长向客户端再次推送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的步骤,具体包括:
建立感兴趣话题关联库,每个所述感兴趣话题均对应一个感兴趣话题关联库,感兴趣话题关联库内包含所述感兴趣话题的关联感兴趣话题;
对上一个感兴趣话题聊天时长进行判定;
当上一个感兴趣话题聊天时长小于第二预定值时,将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再次发送至客户端;
当上一个感兴趣话题聊天时长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定值时,通过感兴趣话题关联库匹配到上一个感兴趣话题的关联感兴趣话题,将关联感兴趣话题发送至客户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建立感兴趣话题关联库的步骤,具体包括:
建立历史聊天话题库,所述历史聊天话题库用于记录每个历史聊天对话中的感兴趣话题集合;
将所述感兴趣话题与感兴趣话题库中剩余的感兴趣话题进行两两组合得到潜在关联集合,即每个潜在关联集合包含所述感兴趣话题和其它感兴趣话题这两个元素;
对潜在关联集合与所有的感兴趣话题集合进行匹配,当匹配值大于第三预定值时,将潜在关联集合标记为正式关联集合,所述匹配值表示潜在关联集合属于感兴趣话题集合的次数;
将所有正式关联集合中的其它感兴趣话题提取出来,即可得到所述感兴趣话题的感兴趣话题关联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匹配完成后,向客户端发送对方的个人基本信息和兴趣爱好的步骤,具体包括:
匹配完成后,向客户端发送对方的个人公开信息和兴趣爱好,所述个人基本信息包括个人公开信息和个人私密信息;
对实际聊天时长进行监测;
当实际聊天时长大于第四预定值时,向客户端发送是否向对方展示个人私密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自动向客户端推送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用户可以将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发送给匹配对象的客户端,以方便打开话题、避免尴尬;通过可询问问题的设置,当聊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向对方客户端展示可询问的问题,便于对方通过客户端向用户提问,当然,当对方也觉得聊得比较投机时,也会向用户的客户端展示可询问的问题,便于用户通过客户端向对方提问,如此,用户就能够和匹配对象进行进一步的交流。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中向客户端推送双方可能感兴趣话题的流程图。
图3为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中确定一个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的流程图。
图4为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中向客户端发送是否向对方展示可询问问题的流程图。
图5为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中接收感兴趣话题更换请求的流程图。
图6为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中向客户端再次推送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的流程图。
图7为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中建立感兴趣话题关联库的流程图。
图8为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中向客户端发送对方的个人基本信息和兴趣爱好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建立个人信息数据库,所述个人信息数据库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兴趣爱好以及可询问问题;
S200,根据个人基本信息和兴趣爱好进行用户匹配,匹配完成后,向客户端发送对方的个人基本信息和兴趣爱好;
S300,根据兴趣爱好向客户端推送一个或者多个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确定一个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发送至对方客户端;
S400,根据聊天时长向客户端发送是否向对方展示可询问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个人基本信息、兴趣爱好以及可询问问题均为用户自主上传得到,个人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年龄、性别、居住地、职业等,进行用户配合时,可以选择匹配对象的性别、年龄范围等基本条件,匹配完成后,自动向用户和匹配对象的客户端发送对方的个人基本信息和兴趣爱好;本发明能够根据双方的共同兴趣爱好,推送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用户可以将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发送给匹配对象的客户端,以方便打开话题、避免尴尬,有了感兴趣的话题就容易聊下去,当聊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进一步互相了解,就需要彼此询问一些问题,为了避免询问的问题对方较为敏感不愿意回答的尴尬,特别设置了向对方展示可询问问题这一功能,当聊天时长较长时,说明彼此可以进一步互相了解,此时,可以向对方客户端展示可询问的问题,便于对方通过客户端向用户提问,当然,当对方也觉得聊得比较投机时,也会向用户的客户端展示可询问的问题,便于用户通过客户端向对方提问,如此,用户就能够和匹配对象打开话题并深入交流。
如图2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根据兴趣爱好向客户端推送一个或者多个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的步骤,具体包括:
S301,建立感兴趣话题库,所述感兴趣话题库中的每个感兴趣话题均对应有话题标签和话题评论;
S302,根据个人信息数据库提取出双方的共同兴趣爱好;
S303,根据共同兴趣爱好与所述感兴趣话题的话题标签进行匹配得到匹配值,当匹配值大于第一预定值时,将所述感兴趣话题标记为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将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发送至客户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提取出双方的共同兴趣爱好和建立感兴趣话题库的方式得到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例如共同兴趣爱好为:兴趣1、兴趣2和兴趣3,某个感兴趣话题的话题标签为:具有兴趣2、兴趣3、兴趣4和兴趣5的人可能感兴趣,则匹配值为2/3(兴趣重合的个数/共同兴趣爱好总数),当第一预定值为60%时,则这个感兴趣话题就是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需要说明的是,兴趣话题库中的每个感兴趣话题由工作人员或者用户上传得到。
如图3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确定一个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发送至对方客户端的步骤,具体包括:
S304,接收选择信号,确定一个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发送至对方客户端;
S305,根据确定的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向对方客户端发送至少一个可选回复信息,所述可选回复信息即为对应的话题评论。
可以理解的是,理应向客户端推送若干个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便于用户选择,当用户做出选择后,即确定了一个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并发送至对方客户端,当对方收到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时,为了避免无话可说,同时会向对方客户端发送至少一个可选回复信息,可选回复信息即为对应的话题评论,这样,即使对方对该话题不太了解,也可以有所回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尴尬。
如图4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根据聊天时长向客户端发送是否向对方展示可询问问题的步骤,具体包括:
S401,将预设聊天时长与可询问问题进行对应,所述可询问问题按照私密程度分为多个等级,每个等级的可询问问题对应一个预设聊天时长;
S402,对实际聊天时长进行监测;
S403,当实际聊天时长达到某一个预设聊天时长时,向客户端发送是否向对方展示对应等级的可询问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对可询问问题按照私密程度进行等级划分,例如划分有一级可询问问题、二级可询问问题以及三级可询问问题,并将每个等级的可询问问题设定一个预设聊天时长,方便对用户进行提醒,一级可询问问题、二级可询问问题以及三级可询问问题对应的预设聊天时长分别为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和第三预设时长,当实际聊天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说明用户基本上愿意向对方回答一级可询问问题,此时向客户端发送是否向对方展示一级可询问问题,同理,当实际聊天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时,向客户端发送是否向对方展示二级可询问问题;当实际聊天时长达到第三预设时长时,向客户端发送是否向对方展示三级可询问问题,如此,彼此的聊天能够循序渐进。
如图5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根据兴趣爱好向客户端推送一个或者多个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确定一个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发送至对方客户端的步骤还包括:
S306,接收感兴趣话题更换请求;
S307,对上一个感兴趣话题的实际聊天时长进行监测,生成上一个感兴趣话题聊天时长;
S308,根据上一个感兴趣话题聊天时长向客户端再次推送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可以理解的是,每一个话题总有聊完的时候,或聊得尴尬,需要转移话题;或聊得尽兴,需要继续聊下一个话题,这时用户都可以选择更换感兴趣话题,本发明通过对上一个感兴趣话题的实际聊天时长进行监测,判定上个话题是否聊得尽兴,以便于向客户端再次推送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如图6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根据上一个感兴趣话题聊天时长向客户端再次推送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的步骤,具体包括:
S3081,建立感兴趣话题关联库,每个所述感兴趣话题均对应一个感兴趣话题关联库,感兴趣话题关联库内包含所述感兴趣话题的关联感兴趣话题;
S3082,对上一个感兴趣话题聊天时长进行判定;
S3083,当上一个感兴趣话题聊天时长小于第二预定值时,将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再次发送至客户端;
S3084,当上一个感兴趣话题聊天时长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定值时,通过感兴趣话题关联库匹配到上一个感兴趣话题的关联感兴趣话题,将关联感兴趣话题发送至客户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上一个感兴趣话题聊天时长小于第二预定值时,说明聊得不尽兴,将之前得到的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再次发送至客户端,用户重新进行选择;当上一个感兴趣话题聊天时长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定值时,说明聊得尽兴,此时,应该依据上一个感兴趣话题提供新的感兴趣话题,本发明建立了感兴趣话题关联库,直接寻找到上一个感兴趣话题的关联感兴趣话题,将关联感兴趣话题发送至客户端即可。
如图7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建立感兴趣话题关联库的步骤,具体包括:
S30811,建立历史聊天话题库,所述历史聊天话题库用于记录每个历史聊天对话中的感兴趣话题集合;
S30812,将所述感兴趣话题与感兴趣话题库中剩余的感兴趣话题进行两两组合得到潜在关联集合,即每个潜在关联集合包含所述感兴趣话题和其它感兴趣话题这两个元素;
S30813,对潜在关联集合与所有的感兴趣话题集合进行匹配,当匹配值大于第三预定值时,将潜在关联集合标记为正式关联集合,所述匹配值表示潜在关联集合属于感兴趣话题集合的次数;
S30814,将所有正式关联集合中的其它感兴趣话题提取出来,即可得到所述感兴趣话题的感兴趣话题关联库。
本发明实施例中,感兴趣话题库中有:第一感兴趣话题、第二感兴趣话题、第三感兴趣话以及第四感兴趣话题,历史聊天对话中的感兴趣话题集合有:{第一感兴趣话题,第二感兴趣话题,第三感兴趣话题,第四感兴趣话题}、{第一感兴趣话题,第二感兴趣话题,第四感兴趣话题}、{第二感兴趣话题,第三感兴趣话题,第四感兴趣话题}、{第一感兴趣话题,第二感兴趣话题}以及{第一感兴趣话题,第四感兴趣话题},例如需要得到第一感兴趣话题的关联感兴趣话题,将第一感兴趣话题与感兴趣话题库中剩余的感兴趣话题进行两两组合得到潜在关联集合,潜在关联集合有:{第一感兴趣话题,第二感兴趣话题}、{第一感兴趣话题,第三感兴趣话题}以及{第一感兴趣话题,第四感兴趣话题},对潜在关联集合与所有的感兴趣话题集合进行匹配,{第一感兴趣话题,第二感兴趣话题}的匹配值为3次,{第一感兴趣话题,第三感兴趣话题}的匹配值为1次,{第一感兴趣话题,第四感兴趣话题}的匹配值为3次,当第三预定值为2次时,{第一感兴趣话题,第二感兴趣话题}和{第一感兴趣话题,第四感兴趣话题}为正式关联集合,此时将第二感兴趣话题和第四感兴趣话题提取出,第二感兴趣话题和第四感兴趣话题形成的集合即为第一感兴趣话题的感兴趣话题关联库。
如图8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匹配完成后,向客户端发送对方的个人基本信息和兴趣爱好的步骤,具体包括:
S201,匹配完成后,向客户端发送对方的个人公开信息和兴趣爱好,所述个人基本信息包括个人公开信息和个人私密信息;
S202,对实际聊天时长进行监测;
S203,当实际聊天时长大于第四预定值时,向客户端发送是否向对方展示个人私密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个人基本信息一般都包括个人公开信息和个人私密信息,个人公开信息能够第一时间向匹配对象展示,个人私密信息需要与匹配对象聊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向匹配对象展示,以便深入了解,所述个人私密信息是指用户上传的不能够向不熟悉的人直接展示的信息,例如:家庭背景、情感经历等等,当然个人私密信息需要经过用户授权使用。
以上仅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叙述,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 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施例处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7)

1.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个人信息数据库,所述个人信息数据库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兴趣爱好以及可询问问题;
根据个人基本信息和兴趣爱好进行用户匹配,匹配完成后,向客户端发送对方的个人基本信息和兴趣爱好;
根据兴趣爱好向客户端推送一个或者多个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确定一个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发送至对方客户端;
根据聊天时长向客户端发送是否向对方展示可询问问题,所述根据聊天时长向客户端发送是否向对方展示可询问问题的步骤,具体包括:将预设聊天时长与可询问问题进行对应,所述可询问问题按照私密程度分为多个等级,每个等级的可询问问题对应一个预设聊天时长;对实际聊天时长进行监测;当实际聊天时长达到某一个预设聊天时长时,向客户端发送是否向对方展示对应等级的可询问问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兴趣爱好向客户端推送一个或者多个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的步骤,具体包括:
建立感兴趣话题库,所述感兴趣话题库中的每个感兴趣话题均对应有话题标签和话题评论;
根据个人信息数据库提取出双方的共同兴趣爱好;
根据共同兴趣爱好与所述感兴趣话题的话题标签进行匹配得到匹配值,当匹配值大于第一预定值时,将所述感兴趣话题标记为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将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发送至客户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一个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发送至对方客户端的步骤,具体包括:
接收选择信号,确定一个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发送至对方客户端;
根据确定的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向对方客户端发送至少一个可选回复信息,所述可选回复信息即为对应的话题评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兴趣爱好向客户端推送一个或者多个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确定一个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发送至对方客户端的步骤还包括:
接收感兴趣话题更换请求;
对上一个感兴趣话题的实际聊天时长进行监测,生成上一个感兴趣话题聊天时长;
根据上一个感兴趣话题聊天时长向客户端再次推送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上一个感兴趣话题聊天时长向客户端再次推送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的步骤,具体包括:
建立感兴趣话题关联库,每个所述感兴趣话题均对应一个感兴趣话题关联库,感兴趣话题关联库内包含所述感兴趣话题的关联感兴趣话题;
对上一个感兴趣话题聊天时长进行判定;
当上一个感兴趣话题聊天时长小于第二预定值时,将双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再次发送至客户端;
当上一个感兴趣话题聊天时长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定值时,通过感兴趣话题关联库匹配到上一个感兴趣话题的关联感兴趣话题,将关联感兴趣话题发送至客户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感兴趣话题关联库的步骤,具体包括:
建立历史聊天话题库,所述历史聊天话题库用于记录每个历史聊天对话中的感兴趣话题集合;
将所述感兴趣话题与感兴趣话题库中剩余的感兴趣话题进行两两组合得到潜在关联集合,即每个潜在关联集合包含所述感兴趣话题和其它感兴趣话题这两个元素;
对潜在关联集合与所有的感兴趣话题集合进行匹配,当匹配值大于第三预定值时,将潜在关联集合标记为正式关联集合,所述匹配值表示潜在关联集合属于感兴趣话题集合的次数;
将所有正式关联集合中的其它感兴趣话题提取出来,即可得到所述感兴趣话题的感兴趣话题关联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完成后,向客户端发送对方的个人基本信息和兴趣爱好的步骤,具体包括:
匹配完成后,向客户端发送对方的个人公开信息和兴趣爱好,所述个人基本信息包括个人公开信息和个人私密信息;
对实际聊天时长进行监测;
当实际聊天时长大于第四预定值时,向客户端发送是否向对方展示个人私密信息。
CN202110971107.0A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 Active CN1134381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1107.0A CN113438151B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1107.0A CN113438151B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8151A true CN113438151A (zh) 2021-09-24
CN113438151B CN113438151B (zh) 2022-02-15

Family

ID=77797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71107.0A Active CN113438151B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3815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14989A1 (en) * 2008-10-30 2010-05-06 Graham Cormode Automatic gleaning of semantic information in social networks
CN106446073A (zh) * 2016-09-07 2017-02-22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等级划分方法及装置
CN107066608A (zh) * 2017-04-28 2017-08-1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空巢老人定位的个性化话题模板语料推荐方法及系统
CN107992493A (zh) * 2016-10-27 2018-05-04 陈洪 基于两人或多人寻找聊天话题的方法
CN109857943A (zh) * 2018-12-22 2019-06-07 深圳市珍爱捷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权限等级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14989A1 (en) * 2008-10-30 2010-05-06 Graham Cormode Automatic gleaning of semantic information in social networks
CN106446073A (zh) * 2016-09-07 2017-02-22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等级划分方法及装置
CN107992493A (zh) * 2016-10-27 2018-05-04 陈洪 基于两人或多人寻找聊天话题的方法
CN107066608A (zh) * 2017-04-28 2017-08-1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空巢老人定位的个性化话题模板语料推荐方法及系统
CN109857943A (zh) * 2018-12-22 2019-06-07 深圳市珍爱捷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权限等级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8151B (zh) 2022-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77270B2 (en) Method of facilitating contact between mutually interested people
Bergdall et al. Love and hooking up in the new millennium: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relationships among urban African American and Puerto Rican young adults
Skopek et al. Who contacts whom? Educational homophily in online mate selection
Gao et al. Mobile services acceptance model
US20180152396A1 (en) Designating Automated Agents as Friends in Social Network Service
Sibona et al. Unfriending on Facebook: Friend request and online/offline behavior analysis
Ehrlich et al. Microblogging inside and outside the workplace
US859529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discussions using messaging services
US10681196B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human network management service in mobile terminal
US2015035841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ng customer interaction based on assessed personality
Kelly et al. “It's the American lifestyle!”: An investigation of text messaging by college students
Gill et al. Chatting in a mobile chamber: effects of instant messenger use on tolerance toward political misinformation among South Koreans
Campbell et al. Mobile phone use in AA networks: An exploratory study
US840731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relationships among users of an instant messaging service
US20170366641A1 (en) Social networking platform that provides universal profiles
KR20130117057A (ko) 스마트 소셜 그룹정보 제공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owan et al. Why are you dating him? Contemporary motives for workplace romances
CN113438151B (zh) 一种基于选项互动的社交方法
KR20190058256A (ko) 챗봇 스토어 플랫폼 및 그 운영 방법
Paul How are we really getting to know one another? Effect of viewing Facebook profile information on initial conversational behaviors between strangers
US20230032629A1 (en) Managing Communication Sessions an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Ferdous et al. Social media question asking (smqa) whom do we tag and why?
Weeks et al. Too scared to share? Fear of social sanctions for political expression on social media
CN109688049B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Bagley et al. Technology us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romantic relationship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9

Address after: Room 504 and 505-1, Building B, Xingwang Science Park, 280 Binhe North Road, Yuehu Street, Kaifu District, Changsha City, 410000,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sha Shuiqing Dak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20 a-1202, No. 1, Shuguang Sili,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Qingqi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