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35245B - 一种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系统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系统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35245B
CN113435245B CN202110539594.3A CN202110539594A CN113435245B CN 113435245 B CN113435245 B CN 113435245B CN 202110539594 A CN202110539594 A CN 202110539594A CN 113435245 B CN113435245 B CN 1134352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on source
convolution
signals
network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395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35245A (zh
Inventor
刘明骞
颜志文
陈倩
宫丰奎
葛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d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d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53959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352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35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52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352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52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4Architecture, e.g. interconnection topology
    • G06N3/045Combinations of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8Learn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8/00Aspects of pattern recogni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gnal processing
    • G06F2218/02Preprocessing
    • G06F2218/04Denoi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8/00Aspects of pattern recogni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gnal processing
    • G06F2218/08Feature extr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8/00Aspects of pattern recogni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gnal processing
    • G06F2218/12Classification; Match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应用电子设备进行识别的方法或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系统及应用,对接收的空中辐射源信号进行下变频等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信号求崔威廉斯分布、模糊函数和双谱,得到信号的三种特征;将训练集信号的三种特征分别从三个通道输入可变形卷积网络中训练网络;将测试集信号的特征输入训练好的可变形卷积网络,实现空中辐射源的个体识别。本发明可以有效打破传统深度学习网络中规格化的矩形感受野,让网络在卷积操作时更偏向于有用的信息内容,忽略部分背景噪声信息,在低信噪比环境下达到更好的分类效果,在‑2dB时识别准确率超过90%,在3dB时识别准确率达到100%。

Description

一种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系统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应用电子设备进行识别的方法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系统及应用。
背景技术
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技术的基本任务是利用被动观测信号的指纹特征,识别发射该信号的特定空中辐射源目标,获取电子情报。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技术在电子情报、电子支援、认知无线电以及无线网络安全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历来都是信号处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目标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和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方面。对于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而言,由于受到不同辐射源设备内部器件的差异,调制信号中的非线性产物如谐波,交调干扰,互调干扰以及杂散输出如放大器非线性失真等的影响,实际辐射源信号存在非线性,非平稳的特点。现有技术一通过提取实际通信辐射源信号的非线性动力学参数作为实现了辐射源个体识别。现有技术二通过提取信号的归一化排列熵作为指纹特征,实现了同种调制方式的不同电台信号识别。现有技术三将辐射源看作一个非线性动力系统,通过Hilbert变换得到信号的幅度、相位、频率序列,利用相空间重构提取序列的排列熵作为信号指纹特征,完成数字电台识别。针对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现有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基于时域特征的识别方法,基于时频域特征的识别方法和基于统计特征的识别方法。现有技术四通过提取载频、脉冲宽度、脉冲幅度、到达时间、和到达角等参数,组成脉冲描述字参数,利用决策树分类,从而实现了宽信噪比范围内的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现有技术五研究了脉冲序列的时域12维特征参数,利用数据平滑去除数据错误和不连续性,有效提高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正确率。现有技术六利用广义时频表征提取绝对斜率和比、多项曲线拟合系数、脊阶梯数目和极差归一化系数等特征,有效实现了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现有技术七通过提取辐射源信号的采样熵和模糊熵构建特征向量,利用支持向量机完成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现有技术八提取辐射源信号的模糊函数主脊切片特征,并采用奇异值分解去除噪声影响,从而实现了辐射源个体识别。现有技术九提取信号的魏格纳威尔分布,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数据,实现辐射源个体的识别。现有技术十将信号的短时傅里叶变换作为特征,利用卷积自动编码器网络实现辐射源个体的分类识别。现有技术十一提取信号的双谱,采用深度置信网络模型训练数据,实现辐射源个体的识别。
现有技术一—现有技术八使用传统识别方法,传统方法往往只能提取信号一些浅层的特征,对信号深层信息挖掘不够充分,在较低信噪比环境下识别性能欠佳,另外,上述识别技术实现起来较为复杂,且可靠性较低。现有技术九—现有技术十一采用了深度学习网络挖掘信号深层特征,但网络中常规的滤波器只能在固定位置对输入特征图进行采样,缺少用于处理几何变换的内部机制,适合传统自然图像处理,对处理信号特征这种轮廓型图片的兼容性不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现有技术中传统方法在较低信噪比环境下识别性能欠佳,实现复杂,且可靠性较低.
(2)现有技术中利用深度学习网络的方法只能在固定位置对输入特征图进行采样,缺少用于处理几何变换的内部机制,适合传统自然图像处理,对处理信号特征这种轮廓型图片的兼容性不高。.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打破深度学习网络中规格化的矩形感受野,让网络在卷积操作时更偏向于有用的信息内容,忽略部分背景噪声信息。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将更有利于网络对信号特征的学习,达到更好的分类效果,在非合作通信以及辐射源目标侦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系统及应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所述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包括:
对接收的辐射源信号进行下变频预处理,通过下变频降低处理信号所需的采样频率,减少数据点数,降低计算压力;
对预处理后的信号求崔威廉斯分布、模糊函数和双谱,得到辐射源信号的三种特征,从信号的时频关系、频域的高阶累计量等多角度刻画信号的细节信息;
将训练集信号的三种特征分别从三个通道输入可变形卷积网络中训练网络,通过可变形卷积网络学习不同个体信号之间特征的差异;
将测试集信号的特征输入训练好的可变形卷积网络,实现空中辐射源的个体识别。
进一步,所述对接收的辐射源信号进行下变频预处理具体包括;
辐射源信号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3071150730000031
其中,f0是载波频率,
Figure BDA0003071150730000032
是初始相位,通常情况下设初始相位为0,Tb为符号宽度,r(t)为调相系数。
进一步,所述对预处理后的信号求崔威廉斯分布、模糊函数和双谱,得到辐射源信号的三种特征具体包括;
对辐射源信号s(t)求崔威廉斯分布,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3071150730000033
其中,τ为时延,σ为常数,可以通过调节σ的大小调节交叉干扰项的抑制程度。
进一步,对目标空中辐射源信号s(t)求模糊函数,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3071150730000041
其中,τ为时延,ξ多普勒频移。
进一步,对辐射源信号s(t)求双谱,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3071150730000042
其中,τ是时延。
进一步,所述将训练集信号的三种特征分别从三个通道输入可变形卷积网络中训练网络具体包括:
可变形卷积网络中采用可变形卷积层,具体包括:可变形卷积层在传统卷积的采样位置中添加了二维偏移量,在卷积操作时,创建一个额外的卷积层用来对卷积核偏移量进行建模,在输入特征图上使用常规卷积核进行采样,对于输出特征映射图y上,每个p0位置的值为:
Figure BDA0003071150730000043
F={(-1,-),(-1,0),...,(0,1),(1,1)};
其中,F表示卷积核可采样的感受野,wi为pi位置处的加权值,y(p)和x(p)是指在p处的特征值,pi是常规卷积核的预设偏移量,加入新的偏移量Δpi后,每个p0位置的值表示为:
Figure BDA0003071150730000044
卷积核的采样位置就变为到了不规则的偏移位置pi+Δpi处了,由于偏移量Δpi通常为小数,需要利用双线性插值法:
Figure BDA0003071150730000045
其中,p=p0+pn+Δpn表示任意(小数)位置,q遍历了输入特征图x中的所有位置,G(·,·)是二维的双线性插值内核,由两个一维空间内核组成:
G(q,p)=g(qx,px)·(qy,py);
其中,g(a,b)=max(0,1-|a-b|)。
进一步,可变形卷积网络中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结构,具体包括:
分组卷积:每个通道只会被一个卷积核卷积,每一个卷积核只负责一个通道,相当于对每一个通道的数据单独收集特征。对于H×W×C的输入,其中H和W分别为特征图的长和宽,C为通道数,将其分成C组,每组包含一个通道的数据,然后对每一组都做K×K的二维卷积,卷积核的数量与通道数相同。
逐点卷积:将每个通道相同位置处的信息混合。对于H×W×C的输入,做H×W个1×1×C的三维卷积,对输入特征图上每个位置在深度方向进行加权,有多少卷积核就产生多少个输出特征映射图。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用于实现所述的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所述智能终端包括:电子情报终端、电子支援终端、认知无线电终端以及无线网络安全终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施所述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的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系统,所述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系统包括:
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的辐射源信号进行下变频等预处理;
辐射源信号特征获取模块,用于对预处理后的信号求崔威廉斯分布、模糊函数和双谱,得到辐射源信号的三种特征;
训练网络输入模块,用于将训练集信号的三种特征分别从三个通道输入可变形卷积网络中训练网络;
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模块,用于将测试集信号的特征输入训练好的可变形卷积网络,实现空中辐射源的个体识别。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电子设备进行识别的方法,所述应用电子设备进行识别的方法使用所述的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
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方法在较低信噪比环境下识别性能欠佳,实现复杂,且可靠性较低;现有技术中利用深度学习网络的方法只能在固定位置对输入特征图进行采样,缺少用于处理几何变换的内部机制,适合传统自然图像处理,对处理信号特征这种轮廓型图片的兼容性不高的问题。本发明可以有效打破传统深度学习网络中规格化的矩形感受野,自适应改变卷积核的尺寸,让网络在卷积操作时更偏向于有用的信息内容,忽略部分背景噪声信息,在低信噪比环境下达到更好的分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中:1、预处理模块;2、辐射源信号特征获取模块;3、训练网络输入模块;4、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模块。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可变形卷积网络的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性能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可变形卷积网络的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与传统卷积神经网络性能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系统及应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对接收的辐射源信号进行下变频等预处理;
S102:对预处理后的信号求崔威廉斯分布、模糊函数和双谱,得到辐射源信号的三种特征;
S103:将训练集信号的三种特征分别从三个通道输入可变形卷积网络中训练网络;
S104:将测试集信号的特征输入训练好的可变形卷积网络,实现空中辐射源的个体识别。
本发明提供的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业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步骤实施,图1的本发明提供的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仅仅是一个具体实施例而已。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系统包括:
预处理模块1,用于对接收的辐射源信号进行下变频等预处理;
辐射源信号特征获取模块2,用于对预处理后的信号求崔威廉斯分布、模糊函数和双谱,得到辐射源信号的三种特征;
训练网络输入模块3,用于将训练集信号的三种特征分别从三个通道输入可变形卷积网络中训练网络;
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模块4,用于将测试集信号的特征输入训练好的可变形卷积网络,实现空中辐射源的个体识别。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接收的辐射源信号进行下变频等预处理;
辐射源信号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3071150730000071
其中,f0是载波频率,
Figure BDA0003071150730000072
是初始相位,通常情况下设初始相位为0,Tb为符号宽度,r(t)为调相系数。
步骤二:对预处理后的信号求崔威廉斯分布、模糊函数和双谱,得到辐射源信号的三种特征;
进一步,对辐射源信号s(t)求崔威廉斯分布,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3071150730000081
其中,τ为时延,σ为常数,可以通过调节σ的大小调节交叉干扰项的抑制程度。
进一步,对目标空中辐射源信号s(t)求模糊函数,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3071150730000082
其中,τ为时延,ξ多普勒频移。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对辐射源信号s(t)求双谱,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3071150730000083
其中,τ是时延。
步骤三:将训练集信号的三种特征分别从三个通道输入可变形卷积网络中训练网络;
进一步,可变形卷积网络中采用可变形卷积层,具体包括:
可变形卷积层在传统卷积的采样位置中添加了二维偏移量,能够使卷积核尺寸自由变形,集中在感兴趣的区域。在卷积操作时,创建一个额外的卷积层用来对卷积核偏移量进行建模,在输入特征图上使用常规卷积核进行采样,对于输出特征映射图y上,每个p0位置的值为:
Figure BDA0003071150730000084
F={(-1,-),(-1,0),...,(0,1),(1,1)};
其中,F表示卷积核可采样的感受野,wi为pi位置处的加权值,y(p)和x(p)是指在p处的特征值,pi是常规卷积核的预设偏移量,加入新的偏移量Δpi后,每个p0位置的值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071150730000091
这样,卷积核的采样位置就变为到了不规则的偏移位置pi+Δpi处了,由于偏移量Δpi通常为小数,需要利用双线性插值法:
Figure BDA0003071150730000092
其中,p=p0+pn+Δpn表示任意(小数)位置,q遍历了输入特征图x中的所有位置,G(·,·)是二维的双线性插值内核,它由两个一维空间内核组成:
G(q,p)=g(qx,px)·(qy,py);
其中,g(a,b)=max(0,1-|a-b|)。
进一步,可变形卷积网络中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结构,具体包括:
分组卷积:每个通道只会被一个卷积核卷积,每一个卷积核只负责一个通道,相当于对每一个通道的数据单独收集特征。对于H×W×C的输入,其中H和W分别为特征图的长和宽,C为通道数,将其分成C组,每组包含一个通道的数据,然后对每一组都做K×K的二维卷积,卷积核的数量与通道数相同。
逐点卷积:将每个通道相同位置处的信息混合。对于H×W×C的输入,做H×W个1×1×C的三维卷积,对输入特征图上每个位置在深度方向进行加权,有多少卷积核就产生多少个输出特征映射图。
步骤四:将测试集信号的特征输入训练好的可变形卷积网络,实现空中辐射源的个体识别。
下面结合仿真对本发明的就修改作详细的描述。
仿真使用5种不同个体的ADS-B信号,信道环境为高斯白噪声,设置信噪比范围为-3dB至6dB,每个信噪比下每个个体有800个样本数据用于网络的训练、200个样本数据用于测试,因此训练样本总量为40000个,测试集样本数量共为10000个。训练时,对样本集的所有信号进行智能表征,输入可变形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练过程中采用SGD优化方法,损失函数为交叉熵损失函数,训练过程中每一批的样本数据量设置为32,共设置100个训练批次,并设置early-stop机制,即模型收敛时自动停止训练。训练完成后对5中个体的测试集进行识别,识别过程为:对测试集的所有信号进行智能表征,输入网络中进行分类识别,统计识别准确率。
图3展示了在设置三层可变形卷积层时的可变形卷积网络对五种个体各自的识别准确率,当信噪比大于等于-2dB时,识别准确率超过90%,当信噪比大于等于3dB时,识别准确率全部达到100%。
图4展示了可变形卷积网络与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在空中辐射源识别场景下的性能对比图,其中可变形卷积网络设置了三层可变形卷积层。从图中可以看出,相比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在相同信噪比下,可变形卷积网络具有更好的识别效果,在低信噪比环境下识别率更高,说明可变形卷积网络相较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在处理这种轮廓型的信号特征时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应当注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来实现。硬件部分可以利用专用逻辑来实现;软件部分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由适当的指令执行系统,例如微处理器或者专用设计硬件来执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的设备和方法可以使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和/或包含在处理器控制代码中来实现,例如在诸如磁盘、CD或DVD-ROM的载体介质、诸如只读存储器(固件)的可编程的存储器或者诸如光学或电子信号载体的数据载体上提供了这样的代码。本发明的设备及其模块可以由诸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或门阵列、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等的半导体、或者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逻辑设备等的可编程硬件设备的硬件电路实现,也可以用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实现,也可以由上述硬件电路和软件的结合例如固件来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包括:
对接收的辐射源信号进行下变频预处理;
对预处理后的信号求崔威廉斯分布、模糊函数和双谱,得到辐射源信号的三种特征;
将训练集信号的三种特征分别从三个通道输入可变形卷积网络中训练网络;
将测试集信号的特征输入训练好的可变形卷积网络,实现空中辐射源的个体识别;
所述将训练集信号的三种特征分别从三个通道输入可变形卷积网络中训练网络具体包括:
可变形卷积网络中采用可变形卷积层,具体包括:可变形卷积层在传统卷积的采样位置中添加了二维偏移量,在卷积操作时,创建一个额外的卷积层用来对卷积核偏移量进行建模,在输入特征图上使用常规卷积核进行采样,对于输出特征映射图y上,每个p0位置的值为:
Figure FDA0004094804570000011
F={(-1,-1),(-1,0),...,(0,1),(1,1)};
其中,F表示卷积核可采样的感受野,wi为pi位置处的加权值,y(p)和x(p)是指在p处的特征值,pi是常规卷积核的预设偏移量,加入新的偏移量Δpi后,每个p0位置的值表示为:
Figure FDA0004094804570000012
卷积核的采样位置就变为到了不规则的偏移位置pi+Δpi处了,由于偏移量Δpi为小数,需要利用双线性插值法:
Figure FDA0004094804570000021
其中,p=p0+pn+Δpn表示任意小数位置,q遍历了输入特征图x中的所有位置,G(·,·)是二维的双线性插值内核,由两个一维空间内核组成:
G(q,p)=g(qx,px)·(qy,py);
其中,g(a,b)=max(0,1-|a-b|);
可变形卷积网络中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结构,具体包括:
分组卷积:每个通道只会被一个卷积核卷积,每一个卷积核只负责一个通道,相当于对每一个通道的数据单独收集特征,对于H×W×C的输入,其中H和W分别为特征图的长和宽,C为通道数,将其分成C组,每组包含一个通道的数据,然后对每一组都做K×K的二维卷积,卷积核的数量与通道数相同;
逐点卷积:将每个通道相同位置处的信息混合,对于H×W×C的输入,做H×W个1×1×C的三维卷积,对输入特征图上每个位置在深度方向进行加权,有多少卷积核就产生多少个输出特征映射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收的辐射源信号进行下变频预处理具体包括;
辐射源信号表达式如下:
Figure FDA0004094804570000022
其中,f0是载波频率,
Figure FDA0004094804570000023
是初始相位,通常情况下设初始相位为0,Tb为符号宽度,r(t)为调相系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预处理后的信号求崔威廉斯分布、模糊函数和双谱,得到辐射源信号的三种特征具体包括;
对辐射源信号s(t)求崔威廉斯分布,表达式如下:
Figure FDA0004094804570000031
其中,τ为时延,σ为常数,可以通过调节σ的大小调节交叉干扰项的抑制程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目标空中辐射源信号s(t)求模糊函数,表达式如下:
Figure FDA0004094804570000032
其中,τ为时延,ξ多普勒频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辐射源信号s(t)求双谱,表达式如下:
Figure FDA0004094804570000033
其中,τ是时延。
6.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所述智能终端包括:电子情报终端、电子支援终端、认知无线电终端以及无线网络安全终端。
7.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的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系统包括:
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的辐射源信号进行下变频等预处理;
辐射源信号特征获取模块,用于对预处理后的信号求崔威廉斯分布、模糊函数和双谱,得到辐射源信号的三种特征;
训练网络输入模块,用于将训练集信号的三种特征分别从三个通道输入可变形卷积网络中训练网络;
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模块,用于将测试集信号的特征输入训练好的可变形卷积网络,实现空中辐射源的个体识别。
8.一种应用电子设备进行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电子设备进行识别的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
CN202110539594.3A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系统及应用 Active CN1134352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39594.3A CN113435245B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系统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39594.3A CN113435245B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系统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5245A CN113435245A (zh) 2021-09-24
CN113435245B true CN113435245B (zh) 2023-06-30

Family

ID=77802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39594.3A Active CN113435245B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系统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3524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0412A (zh) * 2017-11-17 2018-05-29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雷达辐射源类别识别方法
CN108564025A (zh) * 2018-04-10 2018-09-2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可变形卷积神经网络的红外图像物体识别方法
WO2020049276A1 (en) * 2018-09-03 2020-03-12 Facesoft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al landmark localisation using a neural network
CN112613443A (zh) * 2020-12-29 2021-04-06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鲁棒性通信辐射源智能识别方法
CN112668498A (zh) * 2020-12-30 2021-04-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空中辐射源个体智能增量识别方法、系统、终端及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43153B2 (en) * 2017-04-24 2020-05-05 Virginia Tech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Inc. Radio signal ident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system learning, and identifier deployme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0412A (zh) * 2017-11-17 2018-05-29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雷达辐射源类别识别方法
CN108564025A (zh) * 2018-04-10 2018-09-2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可变形卷积神经网络的红外图像物体识别方法
WO2020049276A1 (en) * 2018-09-03 2020-03-12 Facesoft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al landmark localisation using a neural network
CN112613443A (zh) * 2020-12-29 2021-04-06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鲁棒性通信辐射源智能识别方法
CN112668498A (zh) * 2020-12-30 2021-04-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空中辐射源个体智能增量识别方法、系统、终端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ccurate LPI Radar Waveform Recognition With CWD-TFA for Deep Convolutional Network;Thien Huynh-The et al;《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tters》;20210426;全文 *
Deformable convolutional networks;Jifeng Dai et al;《 201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ICCV)》;20171225;全文 *
基于改进SSD的水下目标检测算法研究;强伟等;《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00831;全文 *
融合轮廓信息与条件生成对抗的视网膜血管;梁礼明等;《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210430;第38卷(第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5245A (zh) 2021-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20606B (zh) 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雷达辐射源信号的识别方法
Chandran et al. Pattern recognition using invariants defined from higher order spectra: 2-D image inputs
CN111783558A (zh) 一种卫星导航干扰信号类型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0610717B (zh) 复杂频谱环境混合信号的分离方法
CN111680737B (zh) 差异性信噪比条件下的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
CN110187313B (zh) 基于分数阶Fourier变换的雷达信号分选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4429151B (zh) 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大地电磁信号识别与重建方法及其系统
Yang et al. One-dimensional deep attention convolution network (ODACN) for signals classification
Chen et al. Deep residual learning in modulation recognition of radar signals using higher-order spectral distribution
Kong et al. A transformer-based CTDNN structure for automatic modulation recognition
CN116047427A (zh) 一种小样本雷达有源干扰识别方法
Li et al. LPI Radar signal modulation recognition with feature fusion based on time-frequency transforms
Khan et al. Robust sparse reconstruction of signals with gapped missing samples from multi-sensor recordings
CN118260571A (zh) 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和深度学习的卫星信号个体识别方法
Gongming et al. Radar emitter sorting and recognition based on time-frequency image union feature
CN113435245B (zh) 一种空中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系统及应用
Guven et al. Classifying LPI radar waveforms with time-frequency transformations using multi-stage CNN system
Zeng et al. The de-noising algorithm based on intrinsic time-scale decomposition
Chen et al. Automatic modulation recognition of radar signals based on 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 via improv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Li et al. Interference class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DCS based on improv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115809426A (zh) 一种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及系统
Mi et al. Contrastive time–frequency learning for radar signal sorting
CN107341519A (zh) 一种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支持向量机识别优化方法
Zhang et al. Automatic modulation recognition based on morphological operations
Ren et al. Specific emitter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intrinsic time-scale-decomposition and image texture fea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