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34928A - 一种复杂三维线性结构的参数化建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杂三维线性结构的参数化建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34928A
CN113434928A CN202110575992.0A CN202110575992A CN113434928A CN 113434928 A CN113434928 A CN 113434928A CN 202110575992 A CN202110575992 A CN 202110575992A CN 113434928 A CN113434928 A CN 1134349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section profile
linear structure
dimensional linear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7599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34928B (zh
Inventor
贾璐
吕憬
志清
罗健
万琦
陈义想
颜毅
沙鸥
李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mei Engineering Group Ltd
Nanc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ongmei Engineering Group Ltd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mei Engineering Group Ltd, Nanc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ongmei Engineering Grou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7599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349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34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49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349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49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10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 [CSG] using solid primitives, e.g. cylinders, cub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水利及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杂三维线性结构的参数化建造方法,其步骤主要包括提取线性结构横断面轮廓参数数据,通过编程平台自动化处理数据,形成横断面轮廓图形参照点位及其余端点点位,基于几何点线算法参数化创建横断面轮廓图形,通过坐标系转换原理及向量外积定理快速放置横断面轮廓图形,并放样生成三维线性结构实体模型,输出模型至设计平台并挂载属性信息。本发明实现了横断面轮廓图形的自动设计与布置,通过对应轮廓自动放样,最终生成三维线性结构实体。本发明可以很好地提高三维线性结构的设计精度,同时在三维工程曲线模型中挂载属性管理信息,有效提高工程信息管理效率,控制建造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复杂三维线性结构的参数化建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BIM技术,通过对三维线性结构横断面轮廓自动创建与布置,实现三维线性结构参数化建造的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
BIM的设计功能是BIM技术应用的基础,正是因为有设计的模型才能完成后面的一系列BIM功能。因此BIM设计的效率以及精度一直是模型创建过程中对应用BIM技术的一个主要要求。例如Autodesk公司的Revit系列软件,虽然软件本身具有强大的功能,但在模型创建的效率与精度上还需要改进,特别是三维线性结构。在以Revit为平台进行三维线性结构横断面轮廓图形的绘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事先计算相关尺寸距离,还需绘制大量的参照线及进行相关参数的尺寸约束,操作复杂且需花费大量时间,且无法满足不同场合的设计要求。此外,利用Revit平台进行三维线性结构模型的创建时,需要人工独立操作调整,耗费大量精力,效率极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杂三维线性结构的参数化建造方法,要解决现有软件进行三维线性结构模型创建时,费时费工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步骤一:从设计图纸中提取线性结构的横断面轮廓参数信息,并将其输入至Excel表格中,新建横断面轮廓参数表;
步骤二:在编程平台中导入步骤一中创建的横断面轮廓参数表,并提取表中信息数据;
步骤三:基于横断面轮廓与参考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关系,对步骤二中提取的参数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步骤四:根据参考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偏移生成初始参照点位,并继续偏移生成其余参照点位;
步骤五:依据步骤五中生成的参照点位,通过编程平台,自动生成其余横断面轮廓图形端点点位;
步骤六:将参照点位与其余图形端点点位依次连接成线,形成闭合的横断面轮廓图形;
步骤七:基于坐标系转换原理,快速放置横断面轮廓图形于指定位置的竖向剖面;
步骤八:在闭合横断面间引入参考线进行放样,形成三维线性结构实体模型;
步骤九:利用编程平台的相关节点,将步骤八中的模型转变成族文件,并输入至设计平台的项目文件中;
步骤十:为设计平台中的三维线性模型添加属性管理信息,包括材质、类别等参数信息。
上述步骤二中创建横断面轮廓参数表时,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图纸所给的轮廓参数信息,可由用户参数化设计。
上述步骤四中的坐标原点为线性结构中心线在在横断面的位置,但又不局限于此。
上述步骤八中的参考线为线性结构中心线,但又不局限于此。
上述步骤十所添加的属性管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枚举的信息种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是利用目前主流的BIM软件设计平台,使用编程平台,通过计算机编写程序,自动处理信息数据,参数化设计线性结构横断面轮廓,并最终放样生成工程三维线性模型。
本发明与其他现有技术对比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本发明开发了一种灵活的二维横断面轮廓参数创建算法,输入各参数自动进行横断面的轮廓设计,生成横断面轮廓图形,创建横断面族库。
2.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横断面轮廓快速放置的算法,将基于二维坐标系的横断面轮廓转换至指定位置的竖向剖面上。
3.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单结构层横断面,对于多结构层横断面同样适用,各结构层轮廓单独创建、单独放样。
4.可在三维线性模型中添加属性管理信息,有效提高工程信息管理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流程图。
图2提取轮廓参数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获取其余横断面轮廓图形端点点位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快速放置横断面轮廓图形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技术方案,并不限于本发明。
上述发明内容可以通过计算机编程语言实现,并且可以在Dynamo的环境下使用DesignScript以及Python语言进行编程。
实施例以双幅道路的路面模型为例进行说明,操作步骤如下(参见图1):
步骤一:从设计图纸中提取线性结构的横断面轮廓参数信息,并将其输入至Excel表格中,新建横断面轮廓参数表;
1、依据横断面样式的不同,将道路划分为多个路段;
2、确定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路面结构总层数以及有加宽的结构层数;
3、分别提取不同路段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横断面轮廓参数,包含起始点与原点的距离、起始点与原点的高程差、坡度、单向宽度、路基加宽宽度、路缘石宽度、面层厚度、基层厚度、垫层厚度。
4、创建不同路段各个部分的横断面轮廓参数表,包括左机动车道、右机动车道、左非机动车道、右非机动车道、左人行道、右人行道。
步骤二:在编程平台中导入步骤一中创建的横断面轮廓参数表,并提取表中信息数据;
1、调用File Path节点选定上述步骤创建的横断面轮廓参数表;
2、调用Data.ImportExcel函数读取横断面轮廓参数表格数据,并将表格导入Dynamo中;
3、提取表格中各部分的横断面轮廓参数。
步骤三:基于横断面轮廓与参考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关系,对步骤二中提取的参数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参见图2);
1、对于左机动车道,调用if语句,以关键字“左侧”为判断条件,转换相关轮廓参数数值正负性,其余参数不变。相关轮廓参数包含起始点与原点的距离、单向宽度、路基加宽宽度、路缘石宽度、底基层、垫层;
2、对于右机动车道,调用if语句,以关键字“右侧”为判断条件,转换相关轮廓参数数值正负性,其余参数不变。相关轮廓参数为坡度;
3、对于左非机动车道,调用if语句,以关键字“左侧”为判断条件,转换相关轮廓参数数值正负性,其余参数不变。相关轮廓参数包含起始点与原点的距离、单向宽度、路基加宽宽度、路缘石宽度、底基层、垫层;
4、对于右非机动车道,调用if语句,以关键字“右侧”为判断条件,转换相关轮廓参数数值正负性,其余参数不变。相关轮廓参数为坡度;
5、对于左人行道,调用if语句,以关键字“左侧”为判断条件,转换相关轮廓参数数值正负性,其余参数不变。相关轮廓参数包含起始点与原点的距离、单向宽度、路基加宽宽度、路缘石宽度、底基层、垫层;
6、对于右人行道,调用if语句,以关键字“右侧”为判断条件,转换相关轮廓参数数值正负性,其余参数不变。相关轮廓参数为坡度。
步骤四:根据参考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偏移生成初始参照点位,并继续偏移生成其余参照点位;
1、确定道路中心线,以道路中心线在横断面图的位置作为坐标原点;
2、取离原点较近一侧的结构层上缘点作为初始参照点,通过输入起始点与原点的距离以及高程差,调用Geometry.Translate函数将坐标原点沿X、Y轴方向偏移,偏移方向通过数值的正负号判断,分别得到各车道及人行道横断面轮廓的初始参照点,命名为A;
3、再次调用Geometry.Translate函数,输入各结构层厚度值,对初始参照点进行多次偏移,得到其余参照点,依次命名为B、C、D……。
4、对于无加宽的结构层,参照点为靠近原点位置的结构层端点;对于有加宽的结构层,参照点位于结构层端点之间;
5、将每个结构层的两个参照点分组,A与B成组,B与C成组,以此类推。
步骤五:依据步骤五中生成的参照点位,通过编程平台,自动生成其余横断面轮廓图形端点点位(参见图3);
1、定义无加宽结构层的轮廓图形函数,命名为ptoW();
2、定义机动车道加宽结构层的轮廓图形函数,命名为ptoYJ();
3、定义非机动车道加宽结构层的轮廓图形函数,命名为ptoJ();
4.定义人行道加宽结构层的轮廓图形函数,命名为ptoY();
5、对应输入步骤四生成的参照点,以关键字“左侧、右侧”为判断条件,调用ptoW()函数,分别生成左右机动车道、左右非机动车道、左右人行道无加宽结构层的其余两个端点点位;
6、对应输入步骤四生成的参照点,以关键字“远近端”为判断条件,调用ptoYJ()函数,分别生成左、右机动车道加宽结构层的其余四个端点点位;
7、对应输入步骤四生成的参照点,以关键字“近端”为判断条件,调用ptoJ()函数,分别生成左、右非机动车道加宽结构层的其余四个端点点位;
8、对应输入步骤四生成的参照点,以关键字“远端”为判断条件,调用ptoY()函数,分别生成左、右人行车道加宽结构层的其余四个端点点位;
9、将无加宽结构层的两个参照点及两个其余端点成组;
10、将左、右机动车道加宽结构层的两个参照点及四个端点成组;
11、将左、右非机动车道加宽结构层的两个参照点及四个端点成组;
12、将左、右人行道加宽结构层的两个参照点及四个端点成组。
步骤六:将图形端点连接成线,形成闭合的横断面轮廓图形;
1、输入左、右机动车道各结构层端点,调用PolyCurve.ByPoints节点,生成闭合的各结构层轮廓,并最终生成机动车道轮廓图形;
2、输入左、右非机动车道各结构层端点,调用PolyCurve.ByPoints节点,生成闭合的各结构层轮廓,并最终生成非机动车道轮廓图形;
3、输入左、右人行道道各结构层端点,调用PolyCurve.ByPoints节点,生成闭合的各结构层轮廓,并最终生成人行道轮廓图形;
步骤七:基于坐标系转换原理,快速放置横断面轮廓图形于指定位置的竖向剖面;(参见图4);
1、在Dynamo中提取出道路中心线的空间曲线图形;
2、在Code Block中创建参数列表;
3、调用节点Curve.PointAtParameter获取在道路中心线上指定参数点位的点即新建坐标原点;
4、使用节点Curve.TangentAtParameter获取道路中心线上指定参数点位的切向量,获取Z轴的正向向量,设Z轴正向向量a=(x1,y1,z1);
5、已知垂直剖面方向的向量,为Y轴的正向向量,设Y轴正向向量b=(x2,y2,z2)。
Figure BDA0003084259240000061
其中i、j、k分别是沿x、y、z轴正方向的单位向量,c为所求x轴正向向量;
7、通过Vector.Cross函数进行两向量的叉积运算,得到与两向量都垂直的法向量,为X轴的正向向量;
8、基于三互相垂直的向量,使用CoordinateSystem.ByOriginVectors函数新建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
9、调用Geometry.Transform函数,通过给定的坐标系变换几何图形,快速放置道路横断面轮廓至指定桩号位置。
步骤八:在闭合横断面间引入参考线进行放样,形成三维线性结构实体模型;
1、在Dynamo环境下,分别在路段起点桩号和终点桩号位置放置横断面轮廓;
2、调用Solid.ByLoft节点,通过在闭合横断面间引入道路中心线进行放样,得到为按结构分层的实体。
3、重复以上两个步骤,得到不同路段按结构分层的实体,最终得到完整的道路实体模型。
步骤九:利用编程平台的相关节点,将步骤八中的模型转变成族文件,并输入至设计平台的项目文件中;
1、连入Dynamo生成的道路实体模型,调用FamilyType.ByGeometry节点,指定族名称、族类别、族模板路径及材质,将道路实体模型转化族文件;
2、将族文件载入Revit项目文件中;
3、调用Geometry.BoundingBox节点,将形体BoundingBox化并取其最小点;
4、调用FamilyInstance.ByPoint依点位快速放置道路结构层的族文件。
步骤十:为Revit中的三维线性模型添加属性管理信息,包括材质、类别等参数信息。
上述所有步骤中的计算和判定是通过BIM设计平台Revit软件的编程插件Dynamo使用DesignScript以及Python语言进行编程,调用设计平台的应用程序接口中的相关函数实现。
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

1.一种复杂三维线性结构的参数化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从设计图纸中提取线性结构的横断面轮廓参数信息,并将其输入至Excel表格中,新建横断面轮廓参数表;
步骤二:在编程平台中导入步骤一中创建的横断面轮廓参数表,并提取表中信息数据;
步骤三:基于横断面轮廓与参考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关系,对步骤二中提取的参数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步骤四:根据参考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偏移生成初始参照点位,并继续偏移生成其余参照点位;
步骤五:依据步骤五中生成的参照点位,通过编程平台,自动生成其余横断面轮廓图形端点点位;
步骤六:将参照点位与其余图形端点点位依次连接成线,形成闭合的横断面轮廓图形;
步骤七:基于坐标系转换原理,快速放置横断面轮廓图形于指定位置的竖向剖面;
步骤八:在闭合横断面间引入参考线进行放样,形成三维线性结构实体模型;
步骤九:利用编程平台的相关节点,将步骤八中的模型转变成族文件,并输入至设计平台的项目文件中;
步骤十:为设计平台中的三维线性模型添加属性管理信息,包括材质、类别等参数信息。
CN202110575992.0A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复杂三维线性结构的参数化建造方法 Active CN1134349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5992.0A CN113434928B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复杂三维线性结构的参数化建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5992.0A CN113434928B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复杂三维线性结构的参数化建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4928A true CN113434928A (zh) 2021-09-24
CN113434928B CN113434928B (zh) 2022-08-30

Family

ID=77803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75992.0A Active CN113434928B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复杂三维线性结构的参数化建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3492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9684A (zh) * 2021-09-26 2021-12-10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evit的路基边坡格构梁施工模型建造方法
CN113822991A (zh) * 2021-11-19 2021-12-21 江西博微新技术有限公司 放样融合实体建模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98694A (zh) * 2021-11-29 2022-04-26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ynamo程序实现建筑信息模型快速创建的方法
CN116628831A (zh) * 2023-07-25 2023-08-22 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几何形体快速建模及体积差值计算方法
CN117436162A (zh) * 2023-08-29 2024-01-23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Dynamo的斜管沉淀池正向设计建模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8566A (zh) * 2018-01-02 2018-06-01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公路隧道设计方法
CN109538237A (zh) * 2019-01-23 2019-03-29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bm的公路隧道设计方法
CN109711052A (zh) * 2018-12-27 2019-05-03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Revit+Dynamo的隧道模型创建方法
CN110569538A (zh) * 2019-07-25 2019-12-13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工程施工便道参数化建模和设计优化方法
CN110675392A (zh) * 2019-09-29 2020-01-10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路面连续激光点云的车辙精细三维特征提取方法
CN111063030A (zh) * 2019-12-24 2020-04-24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ynamo的BIM参数化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11143921A (zh) * 2019-12-06 2020-05-12 南昌大学 一种数字化空间衍生结构的自动化设计的方法
CN111159808A (zh) * 2019-12-30 2020-05-15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Revit与Dynamo的矿山法隧道参数化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12417578A (zh) * 2020-12-30 2021-02-26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ynamo和Excel进行预制桩建模模型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8566A (zh) * 2018-01-02 2018-06-01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公路隧道设计方法
CN109711052A (zh) * 2018-12-27 2019-05-03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Revit+Dynamo的隧道模型创建方法
CN109538237A (zh) * 2019-01-23 2019-03-29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bm的公路隧道设计方法
CN110569538A (zh) * 2019-07-25 2019-12-13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工程施工便道参数化建模和设计优化方法
CN110675392A (zh) * 2019-09-29 2020-01-10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路面连续激光点云的车辙精细三维特征提取方法
CN111143921A (zh) * 2019-12-06 2020-05-12 南昌大学 一种数字化空间衍生结构的自动化设计的方法
CN111063030A (zh) * 2019-12-24 2020-04-24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ynamo的BIM参数化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11159808A (zh) * 2019-12-30 2020-05-15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Revit与Dynamo的矿山法隧道参数化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12417578A (zh) * 2020-12-30 2021-02-26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ynamo和Excel进行预制桩建模模型的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范光龙等: "Dynamo在Revit中创建小区域地质模型的研究", 《建筑技术》 *
薛宇腾等: "基于BIM的铁路路基三维建模方法研究", 《铁道勘察》 *
陈悦华等: "基于BIM的地铁工程预修正管理研究", 《施工技术》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9684A (zh) * 2021-09-26 2021-12-10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evit的路基边坡格构梁施工模型建造方法
CN113779684B (zh) * 2021-09-26 2024-02-06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evit的路基边坡格构梁施工模型建造方法
CN113822991A (zh) * 2021-11-19 2021-12-21 江西博微新技术有限公司 放样融合实体建模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98694A (zh) * 2021-11-29 2022-04-26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ynamo程序实现建筑信息模型快速创建的方法
CN116628831A (zh) * 2023-07-25 2023-08-22 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几何形体快速建模及体积差值计算方法
CN116628831B (zh) * 2023-07-25 2023-09-29 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几何形体快速建模及体积差值计算方法
CN117436162A (zh) * 2023-08-29 2024-01-23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Dynamo的斜管沉淀池正向设计建模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4928B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34928B (zh) 一种复杂三维线性结构的参数化建造方法
CN106202265B (zh) 流域大尺度复杂河网海量精细规则网格的绘编方法
EP1840841B1 (en) Evolutionary direct manipulation of free form deformation representations for design optimisation
CN111274632A (zh) 公路工程bim参数化建模平台构建方法
CN107944102B (zh) 流域大尺度复杂河网的网格拼接方法
CN110188423A (zh) 一种基于有限元网格划分的线性工程结构快速bim建模方法
CN109558643B (zh) 一种交通场景建模及模型单体化方法
CN109374005B (zh) 一种基于船舶vr模型的船舶内部路径规划方法
CN104392013A (zh) 基于cad的变电站工程电缆沟整合建模计算系统及方法
CN113486429B (zh) 一种基于插值算法的空间汇交结构自动化建造方法
CN116502317A (zh) 水利水电工程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3420359B (zh) 一种基于revit的电力工程总图自动传参布井的方法
CN104700453A (zh) 一种基于gis生成电缆管网三维模型的方法
CN113032877A (zh) 基于bim技术施工场地临建方案的优化方法
Shoaib Khan et al. Methodology for voxel-based earthwork modeling
Shang et al. Effective re-parameterization and GA based knot structure optimization for high quality T-spline surface fitting
Cai et al. I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 for 3D construction of complex brick models
CN116070311A (zh) 一种长大桥梁bim正向设计方法
Du Construction cost simulation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BIM
CN113012286A (zh) 一种基于密集点云数据构建道路dem的方法
Glander et al. Concepts for automatic generalization of virtual 3D landscape models
Miao et al.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channel dredging volume using 3D digital stratum model
KR100329107B1 (ko) 3차원지형/시설물연동방법
CN115841022B (zh) 一种基于面板堆石坝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7708904A (zh) 面向半导体数值模拟的混合单元网格生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Jia Lu

Inventor after: Wan Qi

Inventor after: Zhi Qing

Inventor after: Luo Jian

Inventor after: Chen Yixiang

Inventor after: Yan Yi

Inventor after: Sha Ou

Inventor after: Li Wen

Inventor after: Lv Jing

Inventor before: Jia Lu

Inventor before: Lv Jing

Inventor before: Zhi Qing

Inventor before: Luo Jian

Inventor before: Wan Qi

Inventor before: Chen Yixiang

Inventor before: Yan Yi

Inventor before: Sha Ou

Inventor before: Li We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