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23348A - 从患者的血管中的血栓部位提取血栓的血栓切除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从患者的血管中的血栓部位提取血栓的血栓切除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23348A
CN113423348A CN201980088158.XA CN201980088158A CN113423348A CN 113423348 A CN113423348 A CN 113423348A CN 201980088158 A CN201980088158 A CN 201980088158A CN 113423348 A CN113423348 A CN 1134233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ombus
funnel
aspiration
catheter
s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8815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O·阿拉德·阿达尔
I·加尔韦·穆里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aconda Biomed SL
Original Assignee
Anaconda Biomed S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aconda Biomed SL filed Critical Anaconda Biomed SL
Publication of CN113423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33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17/221Gripping devices in the form of loops or baskets for gripping calculi or similar types of obstru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1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 A61F2/013Distal protection devices, i.e. devices placed distally in combination with another endovascular procedure, e.g. angioplasty or ste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17/22031Gripping instruments, e.g. forceps, for removing or smashing calculi
    • A61B2017/22034Gripping instruments, e.g. forceps, for removing or smashing calculi for gripping the obstruction or the tissue part from insi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2017/22079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with suction of debr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2017/22094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rossing total occlusions, i.e. pierc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17/221Gripping devices in the form of loops or baskets for gripping calculi or similar types of obstructions
    • A61B2017/2212Gripping devices in the form of loops or baskets for gripping calculi or similar types of obstructions having a closed distal end, e.g. a loo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17/221Gripping devices in the form of loops or baskets for gripping calculi or similar types of obstructions
    • A61B2017/2215Gripping devices in the form of loops or baskets for gripping calculi or similar types of obstructions having an open distal e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1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 A61F2002/016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made from wire-like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002/9528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for retrieval of st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21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 A61M2025/0042Microcatheters, cannula or the like having outside diameters around 1 mm or les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取血栓的血栓切除系统和方法。血栓切除系统包括:递送导管;抽吸导管,所述抽吸导管包括抽吸漏斗,抽吸漏斗配置为在缩回位置可移动地设置在递送导管内,并且在延伸和扩展位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递送导管外部,漏斗包括不可渗透的覆盖物,漏斗配置为使其形状和长度适合于周围的血管,使得漏斗减少流过血管的血流并随着其变窄而变长以将血栓保留在漏斗内;凝块捕获元件,所述凝块捕获元件配置为捕获血栓并且与捕获的血栓一起至少部分地撤回至漏斗中;以及微导管,所述微导管适于将凝块捕获元件携带至血栓。凝块捕获元件在缩回位置可移动地设置在微导管内。微导管可移动地设置在抽吸导管内。

Description

从患者的血管中的血栓部位提取血栓的血栓切除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允许在血管水平去除血栓的血栓切除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从患者的血管中的血栓部位提取血栓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血栓切除系统包括抽吸导管和凝块捕获元件的组合。
背景技术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年发病率为118例/10万人,并且死亡率为29例/10万人/年。这些数字将缺血性卒中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一起列为发达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为了预防或减少与该疾病相关的并发症以及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临床诊断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适当的再灌注策略是有必要的。直到2015年,卒中的首选治疗是在症状发作后4.5小时静脉内施用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然而,这种药物的治疗窗很窄,且不总是能再通。因此,通过多种装置(
Figure BDA0003150721780000011
等)进行了动脉内再通疗法,例如机械血栓切除术。目的是通过抽吸、破坏或捕获/提取去除血栓,这被视为不适合rtPA或rtPA失败的患者的治疗选择。为了改善这些装置的临床结果,支架取回器似乎使这种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Solitaire TM、
Figure BDA0003150721780000012
和Revive)。
自1990年代以来,已对卒中进行了血管内治疗。经治疗的患者数目的增长缓慢但持续。其更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是需要不同级别的协调医疗系统,以便患者能够在症状发作的6-8小时内到达能够进行这些高度复杂治疗的医疗中心。
卒中的早期血管内治疗策略是通过导管将纤维蛋白溶解剂局部灌注到血栓中以溶解血凝块。从2000年代开始,出现了似乎比动脉内纤维蛋白溶解更有效的装置。这是围绕血栓展开以便于其提取的螺旋状结构(
Figure BDA0003150721780000013
取回系统)。
从2006年开始,开始流行新系统。大规格的导管被设计来推进到血栓。导管与连续抽吸泵相连以抽吸血栓(Penumbra
Figure BDA0003150721780000014
)。
该系统多年来一直在发展,试图获得直径越来越大以能够靠近血栓的导管。
2009年,开始使用支架取回器。其使用包括用微导管穿过血栓。然后,内置假体通过微导管推进。一旦微导管的远端到达血栓的远端,内置假体(支架取回器)就会脱鞘,自行扩展通过血栓并捕获血栓。建议等待几分钟以使得扩展的内置假体能够正确接合血栓。然后撤回扩展的支架以将血栓拖向导管并离开血管。这最后一步可以在通过导管抽吸时完成,以尝试逆转血管中的血流并增加恢复血栓的可能性。此外,在使用支架取回器时,通常会使用导引球囊导管。该导管仅推进到颅外颈动脉(远离位于颅内动脉中的血栓)。
由于其高效能和速度,支架取回器已完全替代上述第一代装置。最近的几项前瞻性随机试验表明,支架取回器辅助机械血栓切除术和标准静脉内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IVtPA)溶栓相对于单独药物疗法(IV tPA)在近端大血管闭塞患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运重建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然而,支架取回器的使用提出了不同的尚未解决的挑战:
-血栓碎裂。支架取回器可能会导致凝块碎裂,导致新区域(以前未闭塞的血管)发生远端栓塞。当前的抽吸导管也没有克服这个限制,因为大口径导管的直径通常小于凝块尺寸。
-延长的血运重建时间,因为凝块碎裂需要多遍再通。
-小型/曲折血管的适通行性(navigability)问题。
-大部分凝块必须在无保护的情况下从闭塞部位拖到球囊引导导管,这经过较长的距离,在那里必须将血栓挤入其中,再次导致凝块的潜在损失或碎片从凝块上脱离。
-一旦凝块从闭塞部位移出,血流就会恢复,并朝着与取出运动相反的方向移动到未受保护的凝块上,因此任何碎片甚至凝块本身,如果脱离,都会产生新的闭塞,称为继发性栓塞。
-更重要的是,当前用于阻止血流的系统(主要是球囊导管)必须放置在远离血栓的上游,而不是在血栓部位的神经脉管系统(neurovasculature)深处,这意味着不仅在梗塞区,而且在更广泛的大脑区域,循环都受到限制,导致不受血块本身影响的大脑部分的血流停止。
此外,尽管在用于表现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大血管闭塞的血运重建工具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凝块依然不适合当前的策略。与具有较高红细胞含量的血栓相比,涉及富含纤维蛋白的血栓的闭塞更难再通,通常需要装置的更多遍数(Fennell VS等人.2018)。例如,与较软的心源性血栓相比,钙化血栓更硬,并且更难以使用支架取回器或抽吸方法去除。钙化病变抵抗支架缩回运动。钙化血栓也难以通过抽吸方法去除,因为它们具有更硬的稠度并且往往会密集地填充在血管内,从而难以将导管尖端放置在钙化凝块内以保持抽吸所需的真空。
在该领域有一些已知的专利申请。例如,US-A1-2018132876公开了一种用于从血管中去除血栓的系统,包括支架取回器;配置为接收折叠构型的支架取回器的导管,其中支架取回器相对于导管是可移动的;具有管状主体并限定了远端开口和近端开口的护套;以及连接至支架取回器以用于定位支架取回器的线。该线延伸穿过护套的近端开口和远端开口。支架取回器相对于护套是可移动的,并且护套的远端开口的尺寸设计成允许支架取回器被撤回护套中而基本上不压缩支架取回器。
WO-A1-2015006782公开了一种用于栓塞的血管内治疗的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凝块治疗装置,该凝块处理装置包括配置为延伸穿过递送导管的支撑构件和围绕支撑构件的远端部分的圆周定位的多个凝块接合构件。凝块接合构件可配置为沿弓形路径穿透凝块材料并机械浸渍凝块并且在重新套入递送导管时释放栓塞颗粒。
US-A1-2017119408公开了一种凝块去除装置,其包括具有远端尖端和近端的可扩展治疗构件;具有远端的递送线,所述远端联接到可扩展治疗构件的近端;和在与扩展治疗构件分离且靠近的位置处沿递送线承载的限流器。限流器具有带有远端部分和近端部分的主体,远端部分被覆盖并且近端部分未被覆盖。可扩展治疗构件相对于限流器是可移动的,并且可以缩回到远端部分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目前使用的凝块捕获装置,特别是支架取回器的效力。这对于捕获硬凝块(例如富含纤维蛋白的凝块)特别有用。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血栓切除系统。所提出的血栓切除系统包括:递送导管,所述递送导管配置为通过患者的脉管系统推进到血管内的血栓部位;抽吸导管,所述抽吸导管适于对从抽吸导管的远端延伸的可扩展抽吸漏斗施加抽吸,所述抽吸漏斗配置为在压缩状态的缩回位置(递送构型)可移动地设置在递送导管内,并且在延伸和扩展位置(在本说明书中也称为“展开构型”)至少部分地设置在递送导管外部,所述抽吸漏斗包括不可渗透的覆盖物,所述抽吸漏斗的远端的直径在延伸和扩展位置时比在缩回位置时大,抽吸漏斗配置为使其形状和长度适合于血管的内壁,使得抽吸漏斗减少流过血管的血流并随着其变窄而变长以将血栓保留在抽吸漏斗内;凝块捕获元件,所述凝块捕获元件配置为能够捕获血栓并且与捕获的血栓一起至少部分地撤回至抽吸漏斗中;以及微导管,所述微导管适于将凝块捕获元件携带至血栓部位。
根据本发明,特别地,凝块捕获元件在缩回位置可移动地设置在微导管内。同样,微导管可移动地设置在抽吸导管内。此外,血栓切除系统的不同元件可以一起或单独移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元件之间的互连是通过止血阀进行的。
在专利申请WO2016113047A1中,描述了用于本发明目的的合适的血栓切除装置,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在特定实施方案中,递送导管、抽吸漏斗、微导管和凝块捕获元件定向在同一轴上,同轴配置并且彼此独立地可移动。
在特定实施方案中,抽吸漏斗是可自扩展的。
本发明的血栓切除系统/设备可用于神经脉管系统或外周脉管系统,并且特别适合导航到所需位置并在最需要的位置提供凝结物密封,从而避免例如继发性血栓的发展。其设计允许引入取回装置,该取回装置作为凝块动员器(mobilizer)启动,通过将血栓拖入漏斗口来去除血栓。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将血栓切除装置引导到靠近血栓的位置并通过抽吸结合机械动作来取回血栓。抽吸漏斗是可自扩展的覆膜支架,其使用导管(例如引导导管)进行操作,使其能够导航和定位。此外,导管旨在维持从其近端到导管远端的血栓附近的真空,其中真空由介入者(例如,用注射器)产生。
该覆膜抽吸漏斗可以处于缩回或延伸构型,处于延伸构型的抽吸漏斗的直径比处于缩回构型的抽吸漏斗的直径大。此外,抽吸漏斗设计为不会对颅内或外周动脉造成损害。其设计旨在适应动脉的直径,从而限制血流,这是所描述的用于预防远端栓塞的系统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当支架取回器穿过凝块或在提取过程中时,远端栓塞是典型的临床并发症。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抽吸漏斗的膨胀行为归因于形成它的镍钛诺(Nitinol)材料,这要归功于其形状记忆特性和超弹性。形状记忆是指通过将材料加热到其“转变温度”以上,经历变形然后恢复其原始形状的能力。结合超弹性,镍钛诺表现出正确的特性,定位到不同直径和几何形状的血管。
此外,血栓切除系统的优点可总结如下:抽吸漏斗,其为用聚合物材料膜密封的可自扩展的支架(例如由镍钛诺形成),在展开时扩展并模拟血管尺寸。有利地,漏斗的大口与凝块捕获元件一起能够抽吸整个血栓而不使其破碎,并且还在去除过程中完美地分配凝块。还防止了由于从闭塞部位到出口的长距离以及还由于凝块的大尺寸(难以被凝块捕获元件捕获)导致的凝块的丢失。该系统能够限制血管中的血流,从而增加系统的抽吸能力并进一步减少临床并发症,主要是远端栓塞。该系统的另一个关键特征是,由于血流不是在颈动脉水平停止,而是直接在血栓部位停止,因此只有特定的动脉分支受到影响,而不是整个半球,从而提高了整个过程的安全性。总之,本发明的血栓切除系统相对于其他已上市或即将上市的装置提供了明显的优势。
本说明书中的凝块捕获元件应理解为能够与凝块相互作用以便捕获凝块并从血流中回收凝块的装置。该定义包括以下类别,但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线圈取回器系统。该类别包括第一代凝块捕获元件,如
Figure BDA0003150721780000041
取回器系统,其是一种类似导管尖端的螺旋锥形软木螺钉。第二代在相对于近端导管的90°处引入了螺旋线圈以及添加的细丝。第三代是非锥形、非成角细丝螺旋线圈的混合设计,以允许最大程度地保留凝块。
-支架取回器,在本说明书中,其是一种通常带有金属网格的装置,其通过金属推动器操作,能够通过在其支柱内取回凝块来捕获凝块。支架取回器的实例包括以下:
οSolitaire FR(Medtronic Neurovascular)
οTrevoTM XP ProVue取回系统(Stryker)
οEmbotrap(Neuravi)
ο取回PV(Revive PV)(DePuy Synthes)
οpReset(Phenox)
οEric(Microvention)
οMindFrame捕获LP系统(Covidien)
οAPERIO(Acandis GmbH)
οCatch(Balt Extrusion)
οTigertriever(Rapid Medical)
οStream(Perflow Medical)
οJrecan
ο3D血运重建装置(Penumbra)
οNeva(Vesalio)
οVersi(Neurovasc Technologies)
-其他类型的凝块捕获元件包括:
οGolden取回器(Amnis)
οTriticum医学
οClotTriever血栓切除装置(Inari Medical)
οDais-e(Mivi Neuroscience)
οNavimax(Intratech Medical)
οThromboWire(Capture Vascular Systems)
在特定实施方案中,凝块捕获元件是支架取回器装置。更具体地,支架取回器装置具有封闭的单元和连续的骨架,如SolitaireTM血运重建装置或Trevo StentrieverTM
在实施方案中,抽吸漏斗包括限定远端和近端的部段,并且由至少两组相同或不同的分别沿相反方向转动并相互缠绕的螺旋细丝(或线)的网格形成。该网格包括第一管状部分,特别是具有均匀直径的第一管状部分,以及与第一部分相邻且直径小于第一管状部分的直径的第二管状部分。
第一部分的网格具有螺旋细丝,螺旋细丝具有编织角(β),其适于提供比第二部分中更大的向外径向力,即压力,使得第一部分变得更好地贴靠或重叠在血管内壁上。第一部分可包括在远端处的闭合环,其配置为充当弹簧,使得第一部分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径向力高于第一部分的中间部分中的径向力。
抽吸漏斗的第一部分的笔直形状产生了一个空间,一旦血栓被抽吸,其将容纳血栓。第一部分与血管几何形状相适,并且其外表面与血管内壁重叠。
特别地,第二部分包括两个子部分,第一子部分和第二子部分。第一子部分具有圆锥形状(或漏斗形状),并包括在其近端和远端变化的编织角(α),以提供径向强度以保持圆锥形状,并在血栓去除过程中减少近端血流。第二子部分包括管状的均匀直径,配置为提供与抽吸导管的连接。
可以生产不同尺寸的抽吸漏斗。在一实施方案中,第一部分长于第二部分。在一实施方案中,第一部分的长度在4至40毫米之间,并且外径在3.5至6毫米之间,并且第二子部分的长度在1至10毫米之间,并且外径在1至2毫米之间。此外,第一子部分的编织角(α)相对于抽吸漏斗的纵轴在15度和45度之间。该角度有利于具有更大的径向力从而阻止流动,但同时存在血管的密封,其还必须允许抽吸漏斗被压缩。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抽吸漏斗的非渗透性覆盖物包括聚合物,例如硅树脂或聚氨酯。
网格的螺旋细丝可由金属、金属合金或复合材料制成,其中包括镍钛诺或镍钛诺/铂,或Niti#1-DFTRR(拉制填充管),其中铂的百分比为10%至40%;特别是20%的铂(Niti#1-DFTRR-20%Pt)。随着抽吸漏斗变长和变窄,螺旋细丝适于变得更加纵向对齐。
在实施方案中,螺旋细丝包括数量范围为12至48根细丝,特别是18至24根细丝。在这种情况下,细丝的横截面在40至60μm之间的范围内,特别是50μm,并且细丝相对于抽吸漏斗的纵轴的编织角(β)对于第一部分在50至65度之间,并且对于第二子部分在15至50度之间。
抽吸漏斗还可以包括或具有附接于其上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以提供其信息。例如,一个或多个照明传感器可以提供关于抽吸漏斗是否处于递送导管内的缩回位置或延伸和扩展位置的信息。可替代地或另外地,传感器可以提供关于抽吸漏斗是否很好地延伸和扩展、关于血栓是在内还是在外、关于血栓的组成、或关于漏斗相对于血管的位置的信息。可替代地,传感器可包括压电传感器,其提供关于抽吸漏斗的每个不同部分或子部分中的的径向力的信息。可替代地,传感器可以提供信息以区分凝块阻塞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有利地,抽吸漏斗还可以在其远端和/或网格的其他关键点处包括至少一个不透射线的标记,这允许医生在使用荧光透视时知道抽吸漏斗的精确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从患者血管中的血栓部位提取血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递送导管通过脉管系统向血栓部位推进;
将递送导管的远端靠近血管中的血栓放置;
在递送导管内推进抽吸导管,抽吸漏斗从抽吸导管向远端延伸;
将抽吸导管和递送导管相对于彼此移动,以将抽吸漏斗放置在靠近血栓的递送导管的外部;
扩展抽吸漏斗以与血管的内壁接触,从而减少流过抽吸漏斗的血流;
将凝块捕获元件通过抽吸漏斗向远端向血栓推进;
展开凝块捕获元件以捕获凝块;
将凝块捕获元件和血栓向近端移向抽吸漏斗;
通过抽吸导管向抽吸漏斗施加抽吸,以将血栓至少部分地抽吸到抽吸漏斗中;以及
将抽吸漏斗和血栓在脉管系统内向近端移动,抽吸漏斗通过在变窄时变长而使其形状和长度适合于周围血管,以将血栓保持在抽吸漏斗内。
应该注意的是,所提出的方法的步骤可以以任何顺序执行。特别地,施加抽吸的步骤可以在将抽吸漏斗和血栓在脉管系统内向近端移动的步骤之前或之后进行。
任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抽吸导管内推进微导管,凝块捕获元件设置在微导管内。此外,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微导管和凝块捕获装置相对于彼此移动以将凝块捕获装置放置在微导管的外部;以及扩展凝块捕获装置。
在实施方案中,凝块捕捉装置的扩展包括允许凝块捕捉装置自扩展。
在实施方案中,推进微导管包括推进微导管的远端穿过血栓。
任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凝块捕获装置向近端至少部分地移动到抽吸漏斗中。
在实施方案中,扩展抽吸漏斗包括允许抽吸漏斗自扩展。
在实施方案中,抽吸漏斗包括分别沿相反方向转动的至少两组相互缠绕的螺旋细丝的网格,该方法还包括随着抽吸漏斗的变长和变窄,将两组螺旋细丝移动到更纵向对齐的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从患者的血管中的血栓部位提取血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凝块捕获元件通过脉管系统向远端向血栓部位推进;并且特别地,凝块捕获元件向血栓部位自扩展;
将递送导管通过脉管系统向血栓部位推进;
将递送导管的远端靠近血管中的血栓放置;
在递送导管内推进抽吸导管,抽吸漏斗从抽吸导管向远端延伸;
将抽吸导管和递送导管相对于彼此移动,以将抽吸漏斗放置在靠近血栓的递送导管的外部;
扩展抽吸漏斗以与血管的内壁接触,从而减少流过抽吸漏斗的血流;
将凝块捕获元件和血栓向近端移向抽吸漏斗;
通过抽吸导管向抽吸漏斗施加抽吸,以将血栓至少部分抽吸到抽吸漏斗中;以及
将抽吸漏斗和血栓在脉管系统内向近端移动,抽吸漏斗通过在变窄时变长而使其形状和长度适合于周围血管,以将血栓保持在抽吸漏斗内。
通过将血块捕获元件通过脉管系统向远端向血栓部位推进,血块捕获元件用作锚定元件,从而实现递送导管的推动性(pushability)/适通行性。
附图说明
从以下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更充分地理解前述和其他优点和特征,这些附图必须以说明性和非限制性的方式考虑,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从血管中提取血栓的抽吸漏斗中包括的不同部分。
图2示出了包括在抽吸漏斗的不同管状部分中的网格,其在第一部分中的网格密度低于在第二部分中的网格密度。
图3示意性地说明了抽吸漏斗的一些主要规格。
图4是示出抽吸漏斗的理想压力与直径曲线的图。
图5是所提出的血栓切除系统的示意图。
图6-13示出了使用本发明的血栓切除系统从患者血管中的血栓部位提取血栓的方法的步骤。
图14示出了脑血管系统(cerebrovasculature)的模型系统。
图15示出了在使用柔软红色的凝块的不同模型中,单遍后的血运重建率。
图16示出了使用柔软红色的凝块的不同模型中,第三遍后的血运重建率。
图17示出了在使用富含纤维蛋白的凝块的不同模型中,单遍后的血运重建率。
图18示出了在使用富含纤维蛋白的凝块的不同模型中,第三遍后的血运重建率。
图19示出了体外研究(实施例1,样本量为50)和体内研究(实施例2)中,组合ANA+SR和BGC+SR组中,第1遍和第3遍后再通率的比较。与BGC+SR相比,ANA+SR的再通率的绝对增加在两种研究模型中相似。
图20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自动血栓切除系统(ANCD)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示出了包括在所提出的用于从血管中提取血栓的血栓切除系统/设备(或ANCD)中的抽吸漏斗1的特定实施例。抽吸漏斗1包括部段10,该部段10是可自扩展的,并且限定了远端11和近端12,并且可以使其形状适于周围血管,从处于例如在载体(如递送导管3)内的压缩状态的缩回位置到一旦从递送导管3出来就达到延伸/扩展位置,以便贴合血管内壁以接收和保留血栓THR。
如图2所示,部段10包括网格13,网格13具有两组分别沿相反方向转动并相互缠绕的螺旋细丝。实施方案中的网格13可以遵循菱形结构或规则结构。网格13的密度定义了部段10的弹性。如表1中详述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网格角(或编织角(β))可以是可变的。
螺旋细丝可以由金属(包括金属合金)、聚合物、包括镍钛诺或镍钛诺/铂的复合材料,或者还有DFTR(拉制填充管)以及具有合适机械性能的其他材料制成。
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网格13限定了两个不同的管状部分,第一部分20和第二部分30。特别地,第二部分30包括两个子部分,即第一子部分31和第二子部分32。
如图2中可以看出,在该特定实施方案中,第一部分20在远端11处的端部包括闭合环23,一旦其从所提到的递送导管3中出来,闭合环23便促进部段10扩展。此外,这些闭合环23通过限制螺旋细丝之间的运动并因此增加向外的径向力而充当弹簧或固定点。闭合环23还提供平滑的远端,以减少可能的血管损伤,并改善抽吸漏斗1在血管内的适通行性。第一部分20的其余部分产生空间,一旦血栓THR被抽吸,该空间将容纳血栓THR。第一部分20与血管的几何形状相适应,并且由于其构型(例如,直径和编织角β)提供比第二部分30中更高的向外径向力,使得部段10更好地贴合在血管的内壁上。例如,由于闭合环23的弹簧作用,第一部分20的端部中的径向力尤其高于其中间部分中的径向力。可替代地,第一部分20中的径向力可以沿其所有母线均匀分布。
第一子部分31(或第二部分30的与第一部分20相邻的部分)为锥形或漏斗形。由于其形状,该子部分31具有使其能够承受血压而不塌陷的特征。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子部分31的近端和远端处的编织角(α)变化提供径向强度以保持圆锥形状。子部分31远端处的编织角(α)变化也与闭合环23一起作用,以将第一部分20保持在打开位置,并为血栓THR创造空间。子部分31上的覆盖物在血栓THR的捕获和去除期间阻止血流,并且在部段10撤回至递送导管3期间保护捕获的血栓THR。该子部分31也是从较大直径的部分20到较小直径的子部分32的过渡部分,较小直径的子部分32用于连接到抽吸导管2(见图5),或替代地连接到海波管(hypotube)。
第二子部分32(或第二部分30的与近端12相邻的部分)具有管状均匀直径,并提供与抽吸导管2的连接。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抽吸导管2是被外套覆盖的衬有PTFE的编织导管。抽吸导管的编织物和内衬从外套向远端延伸。聚合物材料层可以放置在突出的编织物和内衬周围,并且可以在编织物和内衬内放置心轴。此后,部段10的第二子部分32可以放置在该聚合物部分上,并且另一层聚合物可以放置在子部分32的网格上。然后熔化该聚合物材料的外层,使得聚合物流过网格13的小格,移除心轴,从而在整个抽吸导管2上留下光滑的表面。这种附接方法增加了抽吸导管2的附接部分的结构和刚度,因此在不损害部段10与抽吸导管2的附接的完整性的情况下,该附接部分应该尽可能短。
如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可以使用将部段10连接到抽吸导管2的其他技术。例如,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如果抽吸导管2是金属海波管,则子部分32的网格13被焊接到镍钛诺环上。该环直接焊接到海波管上。可替代地,可以将不锈钢环粘合到子部分32的网格13上。然后,将不锈钢环焊接到海波管上。另一种选择是将部段10直接啮合在打孔环上,使得细丝穿过孔。
当部段10在递送导管3内被压缩时,部段10伸长以将螺旋细丝朝向纵向对齐状态移动,从而减小弹簧效应,并通过减少摩擦效应和通过增加可推动性来促进部段10在输送导管3内的移动。递送导管3内的部段10的推动性与部段10在动脉内的适通行性有关。
网格角或编织角(β)允许网格13适应血管的曲线,避免扭结并在网格内部产生自由空间,以便无障碍地抽吸。
现在参考图3,其中示出了根据实施方案的抽吸漏斗1的一些主要规格。表1列出了抽吸漏斗1的主要规格。表2列出了用于计算这些参数的测量方法。
表1.抽吸漏斗的主要规格
Figure BDA0003150721780000091
Figure BDA0003150721780000101
表1示出了特定实施方案的参数。在实施方案中,抽吸漏斗1的参数如表1中针对大血管(“大参考(Big Ref.)”)所示,例如4.5mm直径,如颈动脉的最后部分或颈动脉虹吸管。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抽吸漏斗1的参数如表1针对小血管(“小参考(samll Ref,)”)所示,例如2.5mm直径,如颈内动脉(ICA)或脑中动脉(MCA)。
表2.用于计算不同参数的测量方法。
Figure BDA0003150721780000102
如上所述,抽吸漏斗1可以具有两种构型:在接近血栓部位时处于递送导管3内的缩回形式(或压缩状态),以及当与递送导管3或血管没有相互作用时处于延伸和扩展(展开)形式。此处指定的参数与抽吸漏斗1的自然(松弛)形式,即延伸和扩展(展开)位置相关。
部段10可以包括由铂、钨、钡衍生物、金、铱等制成的不透射线标记,位于其远端11和/或网格13内的其他关键点,这允许医生在使用荧光检查时知道抽吸漏斗1的精确位置。一旦制造完成,不透射线的材料便可以沉积在螺旋细丝上(如果抽吸漏斗1具有涂层,则材料也可以分散在涂层的表面上)。使部段10不透射线的替代可能方式是使用不同材料和具有不透明等级(例如镍钛诺和铂)的螺旋细丝。在特定实施方案中,使用具有铂芯的镍钛诺线。同样,递送导管3也可包括不透射线的标记。
此外,部段10可以具有涂层,例如仅覆盖第一部分20或覆盖整个部段10。在图1和图2的实施方案中,虽然没有看到,但涂层从闭合环23延伸到子部分3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将部段10浸入液体聚合物中,因此使聚合物固化,来在部段10与抽吸导管2的连接处施加涂层。任选地,当将心轴浸入聚合物涂层材料中时,可以将心轴设置在部段10的网格13内。替代地,可将涂层材料喷涂到网格13上。在其他替代实施方案中,可在将部段10连接到抽吸导管2之前施加涂层。在这样的实施方案中,涂层没有到达子部分32的近端12,但是在螺旋细丝之间存在未涂覆的空间,使其自由以允许与抽吸导管2组装。
涂层防止对动脉造成损伤,避免与螺旋细丝直接接触。此外,涂层提供了防水隔间,使得血栓THR可以被吸入,并在去除过程中得到保护。在实施方案中,为了施加涂层,将网格13附接到递送导管3,然后施加涂层。
也可以将内部或外部釉料施加于涂层以改善其性能。通过将亲水性或疏水性涂层施加到部段10的外表面,可以通过降低摩擦系数来将外表面更容易地转移到载体中并穿过血管。以相同的方式,通过在部段10的内表面中进行处理,可以实现一旦血栓出现在内部就保留血栓THR的粘附效果。
涂层由弹性材料制成。在一个特定实施方案中,抽吸漏斗1的涂层是硅树脂。可替代地,可以使用聚氨酯或其他类型的塑料材料。也可以使用聚氨酯和硅树脂的混合物。
为实现涂层的双重特性(部段10的外表面光滑,以及内部具有粘性或粗糙),可以通过添加所解释的材料来处理涂层,或者可以通过网格本身的结构在构成上具有这些特征。
涂层可以包括孔,以避免部段10的塌陷。这样的孔可以在施加涂层之后通过在涂层上打孔而形成。
部段10的尺寸取决于其捕获血栓THR所在的血管的尺寸。部段10的子部分的尺寸和辅助部段10的网格的编织角在压缩到递送导管3中时提供了减小的径向向外力,并在扩展时提供了足够的向外的力,以避免因血压而塌陷。图4示出了部段10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可能的工作曲线。Y轴定义了装置压力(mmHg),而X轴定义了动脉的直径(mm)。水平虚线表示血压极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本发明的抽吸漏斗1的动脉的直径范围是2至5mm。部段10设计成使得其可以扩展而不会被标准工作范围为2至5mm的动脉阻塞,并且使得其可以应对大于200mmHg的血压。如图4所示,该特定实施方案不设计成被压缩到小于2mm的直径。部段10在递送导管3内的压缩可导致足够高的径向向外力,以抑制抽吸漏斗1在载体内的推进。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可以自动用于传统(医院)和非传统(疗养院、辅助护理设施)环境,这可以允许更多地展开和使用ANCD并加速血栓THR的去除,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结果,因为血流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恢复(例如,到大脑的关键区域)。WO2016/1113047中说明了一种这样的自动化装置。
在使用ANCD时,部段10及其所附接的抽吸导管2通过递送导管3推进到患者血管内的血栓部位。在递送导管3中推进期间,部段10处于递送构型,其中第一组和第二组螺旋细丝相对于彼此形成面向远端的第一角度。当部段10从递送导管3出现时,其开始自扩展到展开构型。在网格13在部段10的远端形成闭合环的实施方案中,螺旋细丝的闭合环的弹簧作用帮助第一部分20扩展成与靠近血栓部位的血管并置。在展开构型中,第一组和第二组螺旋细丝形成小于第一角度的面向远端的第二角度(即,与在递送构型中相比,在展开构型中细丝较少纵向对齐)。子部分31也自扩展成圆锥形或漏斗形。子部分31的远端帮助支撑处于展开构型的部分20的近端。
子部分31和部分20外侧的涂层减少了流向血栓部位的血流。穿过涂层的任选孔允许少量血液通过抽吸漏斗1,以避免因血压以及血压(外部)和施加的真空(内部)之间的压力差而导致子部分31塌陷。一旦血流减少,可通过导管2向子部分31和部分20的内部空间施加抽吸以将血栓THR抽吸到部分20中。然后可以从患者体内移除捕获血栓THR的抽吸漏斗1。在捕获构型中(即当血栓THR在内部时),当抽吸漏斗1呈现更长和更小的直径形状时,第一组和第二组细丝形成小于面向远端的第一角度的面向远端的第三角度(即细丝越来越纵向对齐)。
参考图5,其中示出了所提出的ANCD的扩展构型的示意图,在该特定实施方案中,其包括抽吸漏斗1、连接至抽吸漏斗1的抽吸导管2、递送导管3;凝块捕获元件4和微导管5。细节A示出了包括抽吸漏斗1和抽吸导管2的可扩展尖端抽吸导管7的示意图。
图6-13示出了使用本发明的ANCD从患者的血管中的血栓部位提取血栓THR的方法的步骤。首先,包含可扩展尖端抽吸导管7的递送导管3在导丝6和微导管5上推进到颈内动脉(图6)。一旦递送导管3到达其位置,其就被撤回以展开可扩展尖端抽吸导管7的开口(图7-8)。抽吸漏斗1自扩展至血管直径,并且停止(即阻塞或部分减少)动脉血流(图8)。一旦抽吸漏斗1的开口被打开,微导管5就被推进到血栓THR中(图9)。然后撤回微导管5以展开凝块捕获元件4,捕获凝块(图10)。凝块捕获元件4将凝块拖到抽吸漏斗1的开口,同时通过注射器向抽吸导管2施加抽吸以抽吸凝块(图11)。最后,凝块接合在抽吸漏斗1中(图12)并移除系统(图13)。
下面详细介绍一些具体的实验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实验实验方案中,将递送导管3与可扩展尖端抽吸导管的组合称为ANA装置。因此,所提出的ANCD包括ANA装置、凝块捕获元件4和微导管5。
实施例1:体外测定
1、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ANCD中包含的ANA装置(即包括递送导管3和可扩展尖端抽吸导管7的导管装置)的性能。可扩展尖端抽吸导管7使用如下定义的覆盖有硅树脂的DFT(镍钛诺/铂)编织支架构建。在体外3D模拟模型中进行评估性能,该模型是模拟颈动脉和脑生理血流、压力和血管解剖结构的颅内循环的脑血管模型,包括闭塞性体外凝块类似物。
表3
Figure BDA0003150721780000131
具体地,本研究旨在评估ANA装置与凝块捕获元件4(例如支架取回器(SR))的组合在血运重建率和凝块栓塞率方面的效力。
2.材料和方法
2.1样品
研究中使用的ANA装置如下(表4):
Figure BDA0003150721780000132
市售装置如下所示(表5):
Figure BDA0003150721780000133
Figure BDA0003150721780000141
2.2.方法
该研究在巴塞罗那(西班牙)的de Recerca de Vail d’Hebrón(VHIR)机构的动物设施中进行。
在模型脑血管闭塞(包括凝块类似物)中模拟了利用与支架取回器(Solitaire)组合的ANA装置和市售装置(具有远端通路导管的Solitaire-“Solumbra-like”-和具有球囊引导导管的Solitair)进行的机械血栓切除术。此外,还在存在和不存在凝块的情况下评估了ANA装置的性能,包括适通行性和与不同支架取回器的兼容性。
这些程序之后是低分辨率荧光检查,并由经训练的技术人员协助。
脑血管系统的模型系统包括人体血管复制品和生理相关模拟循环流回路,如下所述。
血管复制品
颅内循环的三维体外模型用作血管复制品。
使用了血管复制品的两种模型:
1.血管模型Jacobs Institute:该模型基于使用CT-A成像的患者血管解剖结构(50名患者)设计,然后在3D打印机(Jacobs Institute)上打印。该模型在曲率、直径和长度方面与人类颅内循环非常相似,由颈内动脉段和脑中动脉分支(M1-M4段)、连接到单个脑前动脉的双侧A1脑前动脉段,和单后交通动脉(右侧)组成,从而允许Willis循环的近乎完整的循环。此外,还包括压缩主动脉弧、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代表性通路脉管系统。血管复制品的不同部分的纡曲(tortuosity)水平为中重度,颅内和通路脉管系统的平均纡曲指数分别为4.752和2.332,产生了纡曲指数为7.084的完整模型。
2.血管模型UMASS(马萨诸塞州大学医学院):根据20例患者的磁共振血管造影数据,选择了曲率、直径和长度方面具有严重ICA虹吸的Willis整个循环的血管复制品,并且使用小批量制造工艺制造。选择具有严重纡曲的ICA虹吸为血管内通路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纡曲。在图像后处理期间,脉管系统的3D重建被修改以重新加入M2和A2分区,从而导致每个血管区域的单个输出。
使用了两个具有不同纡曲度的血管复制品:
(1)中度血管模型:颅内和通路脉管系统的血管复制品的不同部分显示的平均纡曲指数分别为5.831和0.047,产生了纡曲指数为5.878的完整模型。
(2)重度血管模型:颅内和通路脉管系统的血管复制品的不同部分显示的平均纡曲指数分别为7.067和7.067,产生了纡曲指数为7.233的完整模型。
模拟循环流回路
将该模型连接到蠕动泵。使用蠕动泵将加热至37℃的盐水溶液循环通过模型。流入完整神经血管模型的流速设置为370-450mL/min,数值基于生理流速。压力也被调节到180mmHg,这是在临床代表性血压的上限。流量和压力传感器位于回路的入口处,在蠕动泵输出之后,而放置在血管复制品之后的第二压力传感器计算压差。温度计测量中间区域的流体温度。血管内装置在荧光检查引导下进行操作,并使用造影剂获得血管的血管造影图像,以确定目标血管的正确位置。
2.3.凝块类似物
为了评估在凝块取回中的效力(血运重建和栓塞率),使用柔软红色和富含纤维蛋白的凝块产生脑中动脉(MCA,M1)闭塞。
在VHIR中制造了猪血凝块。分别按照Mokin等人2016和Duffy人2017的方法制备了柔软红色和富含纤维蛋白的凝块:
-柔软红色的凝块:将4ml非抗凝猪血与32mg来自牛血浆的纤维蛋白原(F8630,Sigma-Aldrich)和1个单位的凝血酶形式牛血浆(T4648,Sigma-Aldrich)混合至少3分钟。将混合物在室温下孵育至少60分钟。
-富含纤维蛋白的凝块:将猪血收集后,立即使用柠檬酸钠溶液(3.2%)抗凝。随后使用离心(600g,15min,4℃)分离全血成分,并将提取的血浆与红细胞(RBC)以9:1的比例混合。通过添加氯化钙(2.06%)开始凝结,并使凝结的物质在37℃下成熟60分钟。所得凝块由约100%的纤维蛋白组成。
将凝块(5x 5x 7mm)注入流动回路以形成MCA闭塞。在开始血栓切除术之前,需要具有TICI 0的完全闭塞。
2.4.程序
将Neuron Max 088引导导管(Penumbra)放置在宫颈ICA中并递送导丝,然后将其轻轻推进通过目标血管。
血栓切除术(凝块取回术):
-市售血栓切除装置:微导管在穿过闭塞凝块的丝上通行。撤回导丝,然后展开支架取回器(Solitaire)进行机械血栓切除。在取回器回缩期间,在取回期间在60mL注射器的帮助下进行连续抽吸。
-与支架取回器组合的ANA:将ANA与支架取回器组合以取回凝块:将带支架的漏斗1展开到闭塞处的近端,将内部具有支架取回器(Solitaire)的微导管5在丝上通行通过抽吸导管2和展开的带支架的漏斗1,直到到达并穿过凝块。展开支架取回器以捕获凝块,同时通过ANA进行连续抽吸,拖动支架取回器直到整个凝块安全地放置在带支架的漏斗1内,最终将两个装置作为整体取回。在特定程序中不应用抽吸。
2.5.评估方法
(1)效力评估:
血运重建:在所有程序执行后的程序时间点之后评估流量。TICI 2b和3被认为是成功的血运重建(1)。TICI 0、1和2a被认为是不成功的血运重建(0)。时间点:
·凝块放置前(用于模型脉管系统的基线)
·治疗前(缺血基线,临床起点)
·第1遍血栓切除术之后(“第一遍血运重建”)
·第2遍血栓切除术之后(如果适用)
·第3遍血栓切除术之后(如果适用)
效力评估中考虑的主要终点是:
·第一遍后的血运重建率(TICI 2b-3)
·3遍后的血运重建率(TICI 2b-3)
栓塞事件(ENT/EDT)。在所有程序执行后的程序时间点之后评估流量。对远端区域(Distal Territory,EDT)和栓塞新区域(Emboli New Territory,ENT)进行评估。EDT评分为0和ENT评分为0表示无栓塞事件。EDT评分为1和ENT评分为1表示栓塞事件。时间点:
·凝块放置前(用于模型脉管系统的基线)
·治疗前(缺血基线,临床起点)
·第1遍血栓切除术之后(“第一遍血运重建”)
·第2遍血栓切除术之后(如果适用)
·第3遍血栓切除术之后(如果适用)
效力评估中考虑的终点是:
·第一遍后的EDT和ENT(TICI 2b-3)
·3遍后的EDT和耳鼻喉科(TICI 2b-3)
(2)适通行性评估:
第一次尝试后评估了适通行性。以下端点用于评估适通行性:
·通行时间[s]:到达目标血管所需的时间
·适通行性/柔韧性:通行时间与评分的比值,“装置到达目标血管的推动性,装置的近端控制”
2.6.实验设计
表6示出了针对不同评估的每个组和每个条件进行的实验。血栓切除尝试的最大次数(遍)限制为3。
表6.实验设计
市售装置的效力
Figure BDA0003150721780000171
Figure BDA0003150721780000172
与支架取回器组合的ANA的效力
Figure BDA0003150721780000173
Figure BDA0003150721780000174
Figure BDA0003150721780000175
Figure BDA0003150721780000181
2.8.数据分析
血运重建和栓塞值以百分比表示;计算每组的平均值。
对性能评分进行定性分析。还计算了每组的平均值和SD。
对完整性数据进行定性评估。
使用Excel进行血运重建、栓塞和适通行值的统计分析。应用T检验来比较两组的平均值,p<0.05的值被认为是统计学显著的。
3.结果(以%表示)
表7(intrac=脑内):
Figure BDA0003150721780000182
对于柔软红色的凝块,ANA与Solitaire组合的结果优于或等于Solitaire与球囊引导导管(BGC)或远端通路导管(DAC)的组合(图15)。在所有三个模型的第一遍和第三遍中观察到类似的结果(图16)。
对于富含纤维蛋白的凝块,ANA与Solitaire的组合的结果始终优于Solitaire与球囊引导导管(BGC)或远端通路导管(DAC)的组合(图17)。在所有三个模型的第一遍和第三遍中观察到类似的结果(图18)。
利用其他支架取回器观察到类似的结果(数据未示出)。
4.结论
与其他常用的装置组合(例如与支架取回器组合的BGC或DAC)相比,与支架取回器组合的ANA在较少的遍数下表现出显著更好的再通率,尤其是对于富含纤维蛋白的凝块。
将这些结果外推到临床实践中,直接用与支架取回器组合的ANA治疗大血管闭塞和临床不匹配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会更好。这种组合将避免使用救援疗法的需要。
实施例2:体内测定:在猪凝块模型中对ANA与凝块捕获元件(例如支架取回器(SR))组合的性能和安全性进行慢性评估。
1.简介和目的
血管内治疗(EVT)被公认为大血管闭塞(LVO)卒中的最有效治疗。已经证明,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尝试获得最高的再通度与改善的临床结果相关。尽管非常有效,但据报道,约20%的接受治疗的患者未能达到完全再通。为了改善患者的结果,正在开发不同的装置和组合,以提高第一遍的完全再通率。此类装置的开发包括模拟脑血管人体解剖学的体模模型和可以评估装置相关血管损伤的动物模型中的临床前测试。每个模拟模型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建议在首次人体研究的最终评估之前,在不同条件下证明任何新装置或组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猪模型中3遍后3天和30天评估ANCD与辅助装置的组合的临床前效力和安全性,并特别确认了与常用装置相比,自扩展漏斗1的使用与更高的血管损伤无关。
研究设计如下:
-关于血管血运重建(凝块修复)效力的第0天的急性性能评估。
-3天和30天后的血管造影和组织学评估,以评估局部和终末器官组织反应。
2.方法
这种情况下的ANA装置包括递送导管3和可扩展尖端抽吸导管7。
可扩展尖端抽吸导管7包括编织金属结构上的高柔性聚合物。其旨在在干预期间局部限制血流。其包括自扩展漏斗1,该漏斗在出鞘时可以扩展到血管的直径,以适应其形状,从而限制血流。可扩展尖端抽吸导管7可提供有效抽吸,当与取回装置组合时用作补充机制。抽吸漏斗1设计为具有足够的柔韧性以适应神经血管的纡曲。抽吸漏斗1包括不透射线的编织物和聚合物膜。
递送导管3是ANA装置的最外面的导管,其通行直到到达目标血管。其具有亲水涂层以减少使用过程中的摩擦,并在远端具有用于血管造影可视化的不透射线标记。所使用的材料允许增强尖端的柔韧性以及近端部分的足够刚度和推动性。
动物模型
所有动物都被隔离并饲养在CBSET(列克星敦,MA,USA),在此进行研究,设施由美国实验动物护理认证协会认可,并且在满足或超过USDA指南所列出的要求的条件下。在隔离期间进行了标准兽医实践,包括身体检查和临床病理学,以确定在分配到研究之前的健康状况。每天向所有动物提供适合该物种的营养均衡饮食,随意饮水。
本研究中使用了11头猪(雌性或阉割的雄性约克夏(Yorkshire)猪,体重39-50Kg)。选择猪模型作为本研究的实验物种,因为血管系统的大小和解剖结构在临床上与测试用于治疗血管疾病的基于导管的医疗设备相关。此外,猪是用于血管研究的建立的动物模型,并被普遍接受为科学标准。
对动物进行麻醉、插管和IV导管插入以施用支持性IV流体和药物。手术程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在所有程序中监测生理参数。通过切开方法进入股动脉。将9F导引鞘推进动脉并施用肝素(150U/kg,IV)以将活化凝血时间(ACT)延长至约200-350秒。在所有程序过程中,每45分钟监测ACT水平,并根据需要施用额外的肝素以维持目标ACT。在荧光检查引导下,将8F Mach 1TM引导导管(CGC:Boston Scientific,Marlborough,MA)通过护套在导丝上推进到降主动脉和目标动脉。用造影剂获得血管的血管造影图像,以确定治疗部位的合适位置。在整个程序中进行血管造影:基线、每遍之后和尸检前。血管造影评估的参数(定性和定量)如下:血管解剖、目标部位、装置监测、血管状态-损伤、血管痉挛和血流量(mTICI量表)。
根据使用说明(IFU)测试了两种不同的再通策略,用于干预目标血管:
1-BGC+SR:球囊引导导管(BGC:8Fr FlowGate2TM球囊引导导管(95cm);来自Stryker Neurovascular,Fremont,CA)+支架取回器(SR:SolitaireTM 2 4x40 mm;Medtronic Neurovascula),以及
2-ANA+SR。
目标是颈动脉和舌动脉。这些动脉涵盖了用于ANA和SR的2.2至5mm直径范围,以及用于BGC的2.7至5mm直径范围,其代表脑血管系统(颈内动脉(ICA)、脑中动脉(MCA))中目标血管的尺寸。
将ANA+SR和BGC+SR装置分布在目标血管中,以确保在每个时间点对所有血管床进行评估。本研究不需要动物随机化,因为每只动物都进行了ANA+SR和BGC+SR装置评估。
为了在作为更坏情况的临床模拟中对装置进行研究,在所有情况下对每个研究组中的三遍进行了评估(根据IFU,为ANA装置和Solitaire支架取回器允许的最大展开和取回次数)。在手术过程中,还通过血管造影术评估了由装置引起的潜在血管损伤(穿孔、夹层(dissection)、血栓形成)和血管痉挛。
凝块制备和递送
将之前用自体血(24-48h)产生的坚硬(高纤维蛋白)和柔软的凝块施用于目标治疗血管:颈动脉和舌动脉。随机选择血管和凝块一致性以确保测试和对照装置的均匀分布。使用收集到标准管中的全血样品(50mL)制备坚硬的凝块,离心并提取血清层加上10%的包括血沉棕黄层(buffy layer)的下面的红细胞层。将提取的溶液混合并孵育两小时。将猪血(最多30mL)在室温下孵育两小时以产生软凝块。在这两种情况下,将固体成分在4℃下储存在造影剂填充的容器中,直到进行程序。在施用前,将凝块切成适合目标血管的大小。将凝块通过8F引导导管通过定制的鲁尔接头引入目标区域,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剪切/碎裂。进行后续血管造影以确认血管闭塞(TICI 0)。在血栓切除术前5-10分钟,在治疗前允许血块在血管中稳定。
血栓切除术程序
使用与SR组合的ANA装置或BGC进行机械血栓切除程序,以评估取回凝块的能力。在凝块施用和每遍血栓切除术尝试后,对TICI流量(mTICI量表)和血管痉挛进行评估。
血管内装置在荧光检查引导下进行操作,并获得血管的血管造影图像以确定装置的正确位置。
在所有干预措施中,将微导管5(Rebar 18,Medtronic Neurovascular)在0.014”微导丝(Synchro;Stryker)上推进至闭塞凝块的近端。在干预1中,根据IFU和常规实践,在使用SR进行血栓切除术之前,使BGC膨胀以阻止血流;微导管5就位,在拉出SR的同时通过BGC进行抽吸。在干预2中,将递送导管3推进到靠近凝块的近端,并且抽吸漏斗1在凝块的近端展开,从而产生局部流动阻滞。然后将微导管5推进通过凝块,并如通常做法一样展开SR。此时完全撤回微导管5以增加通过可扩展尖端抽吸导管7的抽吸力。然后缓慢拉动SR,直到其近端位于抽吸漏斗1内,开始抽吸,并且将ANA+SR逐渐一起拉出。
在所有干预措施中,血栓切除术程序期间的抽吸是使用通过BGC(干预1)或可扩展尖端抽吸导管7(干预2)连接到三通旋塞阀的60cc注射器(Vaclock;Merit Medical l)进行的。对于每个凝块,在另外2遍(最后一遍)中重复使用相同策略的再通尝试。每遍后都进行血管造影以评估再通(TICI血流)和血管痉挛。考虑第一遍和第三遍的TICI数据计算再通率(TICI 3)。
所得研究设计总结在下表8中:
表8.研究设计:测试装置(ANA、FlowGate BGC和Solitaire)、血管的数量和位置、涉及的动物数量和时间点评估。
Figure BDA0003150721780000211
组织病理学
在3天和30天后将动物安乐死并进行全面的尸检。解剖经治疗的血管,收集相关组织/器官,固定在10%NBF(中性缓冲福尔马林)中,石蜡包埋,用H&E(苏木精和伊红)和Verhoeff's染色以进行组织形态学评估。修剪每个经治疗血管以在假定的治疗区域内产生至少六个横截面(2个近端、2个中间和2个远端)。近端和中间部分位于测试或对照装置的部署部位内,远端部分位于凝块/支架取回器(Solitaire)区域内。对于舌部治疗,经治疗血管切片取自面包片舌切片,可以包括周围的薄壁组织。此外,在推定的治疗区域远端约5mm内获得未治疗的血管远端部分。
光学显微镜用于确定参数的组织形态学评分,这些参数反映了宿主对目标血管治疗的反应/修复过程的程度和程度。组织形态计量学标记包括:血管损伤、血管壁受压病变、炎症、内皮化、腔内纤维蛋白/血栓沉积、新内膜形成和外膜纤维化。还检查了血管的组织学切片的其他微观变化,包括出血、坏死以及炎性细胞浸润的类型和相对量。评估了代表性下游组织切片的与治疗相关的任何不良反应,包括血栓形成、坏死、炎症和栓塞物质的存在。计算每个部分和水平的评分值,并报告为每个血管的总体平均值,所有标记从0(无损伤)到3(可能的最高损伤程度)排序,例外是内皮化组,其从0(无内皮覆盖)到4(完整的内皮覆盖)排序。在病理学家阅读时,病理学家对治疗矩阵不知情。
统计分析
获得频率统计分析,并使用SPSS 17.0统计包(SPSS,Inc.)进行比较。对组间差异的统计显著性通过分类变量的皮尔逊X2或Fisher精确检验和连续变量的Student 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评估。当指出时,使用Mann-Whitney U-和Spearman检验。对于所有检验,<0.05的概率值被认为是显著的。
3.结果
血管造影结果
在11只动物中进行了总共26遍血栓切除术干预(BGC+SR:13次干预,ANA+SR:13次干预)。
使用ANA装置和FlowGate BGC(二者均与Solitaire装置组合)的研究结果如表9所示,其中显示了对于柔软的凝块和坚硬的凝块的第一遍和第三遍之后的血运重建率。
表9.使用ANA+SR和BGC+SR的第一遍和第三遍的再通率。
Figure BDA0003150721780000221
Figure BDA0003150721780000231
对于柔软的凝块,在第一遍和第三遍二者中,将ANA与Solitaire组合的结果总是比将Solitaire与球囊引导导管(BGC)结合的结果好。
对于坚硬的凝块,在第一遍和第三遍二者中,将ANA与Solitaire组合的结果总是比将Solitaire与球囊引导导管(BGC)结合的结果好。
第一遍后,再通率(TICI 3)为ANA+SR:69%和BGC+SR:46%。随着额外的遍数,两个治疗组的再通率增加:ANA+SR:100%vs BGC+SR:77%。与BGC+SR(1.9)相比,ANA+SR(1.4)实现完全再通的平均遍数倾向较低。
在装置组件和辅助装置之间的兼容性、导管通过解剖结构的推动性、导管的射线不透性和装置使用后的完整性方面,ANA装置与FlowGate对照类似。与FlowGate BGC相比,ANA在通过血管的通行/跟踪以及柔韧性方面稍好。
BGC+SR组通过血管造影观察到1处远端栓塞,并在第3天确诊,而ANA+SR组未观察到远端血栓栓塞事件。
血管造影显示,干预期间发生了三次夹层:ANA+SR组中的一次和BGC+SR组中的两次,它们均与ANA或Solitaire装置无关,因为它们是在引导导管或BGC在目标动脉中的导管插入后立即观察到的。BGC+SR组中的第二次夹层是轻微的,并且没有进一步的并发症。
对于闭塞,在3或30天后总共观察到7次。30天后检测到两次(一次是ANA+SR,一次是BGC+SR),是在严重夹层之后。三次(分别是3天后ANA+SR一次,以及3天和30天后BGC+SR两次)被认为是固有的手术并发症。在3天血管造影术中观察到的最后两次闭塞(BGC+SR两次)与程序(最多三遍)结束后未能取出凝块有关。两个组均未观察到血管穿孔。血管痉挛是两个组中不同程度的常见观察结果。这是猪模型中常见的观察结果,因为猪容易出现血管痉挛。
组织学结果
对总共24条血管(26条血管中的2条由于严重夹层而被丢弃)和相关的下游组织进行了组织学评估。在第3天和第30天,ANA+SR和BGC+SR组的血管壁损伤的组织形态学标标记不存在或极少,并且具有可比性。总体而言,包括血管损伤、血管壁压迫炎症、血栓或出血等在内的所有标记不存在或极少出现,在两个组和时间点的评分均低于1或为约1。两组的内皮覆盖率在第3天最低(ANA+SR:1.78±1.22,BGC+SR:2.03±1.20;p=NS),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到第30天时几乎完全环绕(ANA+SR:3.77±0.23,BGC+SR:3.50±1.07;p=NS)。
因此,在第3天和第30天时,ANA+SR和BGC+SR组的血管损伤不存在或极少,并且具有可比性,因为未发现统计学差异。颈动脉(头臂肌)和舌动脉(舌头)下游组织的炎症、血栓形成、栓塞和坏死的其他发现在两组和时间点也不存在或极少,大多数评分为0和低于1。
4.结论
猪凝块模型中的本研究表明,与SolitaireTM 2组合的ANA装置具有与相同的支架取回器组合的球囊引导导管可比较的安全性。此外,尽管血管纡曲和实验环境存在差异,但观察到的效力曲线与之前使用3D打印体模(实施例1)进行的临床前研究中获得的结果相似。
组织病理学分析的结果证实ANA装置不会对动脉壁产生有害影响,其具有与BGC+SR组可比较的最小发现。为了在模拟真实人类病例的情况下表征安全性,目标动脉被选择为具有2.2-5mm。这些直径小于通常放置引导导管和BGC的动脉段。这可能是在ANA/SR展开之前观察到继发于引导导管/BGC操作的少数动脉夹层和闭塞的原因。
与抽吸和随后的局部真空组合的抽吸漏斗1(适应血管的自扩展编织组件,贴合壁)的创新设计直观地暗示了比常规神经血栓切除术中使用的传统血管内装置显著更大的血管风险。但是但根据本结果,抽吸漏斗1和整个ANA装置的设计对脉管系统是无损伤的,主要是由于抽吸漏斗1的平衡径向力,足以适应血管并允许抽吸,但不会过高地损坏血管壁,以及抽吸漏斗1的光滑硅胶覆盖层。此外,导管表面和尖端光滑,具有润滑涂层,便于通行,并且避免血管创伤。组织病理学和血管造影评估证明了治经疗血管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这些评估清楚地表明,由与SR组合的ANA装置引起的血管损伤与BGC+SR不相关且不相似,因为组织形态学标记评分不存在或极低,没有发生穿孔,并且夹层情况与ANA装置无关,而与手术(BGC或引导导管)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与支架取回器组合的ANA装置在更低遍数下实现了高完全再通率;因此,提出的ANCD比目前的商业产品具有更好的效力。观察到的效力率与实施例1(体外模型)中实现的再通率一致。此外,BGC+SR组合在两种模型和真实患者中显示出相似的再通结果这一事实可能表明,利用ANCD的人临床研究的结果将与目前在临床前模型中获得的结果一致。
最近的出版物指出,不仅更高程度的再通与更好的结果相关,而且在更少的遍数(理想地在单遍中)下实现相同的再通程度也是改善长期结果的预测指标。这些出版物还指出,目前批准和广泛使用的血栓切除装置和组合能够实现40-50%的首遍完全再通率。新型装置,如提出的ANCD,具有改进的效力特性,能够提高首遍和最终遍的成功率,可能会改善接受EVT的卒中患者的短期和长期结果。
ANA装置,以及相应的ANCD,被设计用于诱导局部血流阻滞,同时将凝块完全吸入抽吸漏斗1,以防止碎裂和远端栓塞。这些特征得到了体模打印的体外模型(实施例1)和使用柔软的和坚硬的凝块的该动物研究中的临床前观察结果的支持。这些令人鼓舞的结果不能用作人类研究第一次类似成功率的预测指标,但可能代表了现阶段可以获得的最佳临床前证据。此外,本研究中观察到的结果显示ANA+SR的安全性与常用的BGC+SR组合相似。
报告的研究是根据良好实验室规范在独立设施中进行的,结果直接从官方监管报告中获得。
结论可概括如下:
1.猪凝块模型的临床前结果支持ANA+SR的高效性,而不会导致可能与新型漏斗组件相关的临床显著血管损伤。
2.该体内研究中的效力曲线类似于体外体模模型(实施例1,图19),当与支架取回器结合使用时,加强了ANA装置在机械血栓切除术中非常有效,保持了与常用装置相似的安全性。
3.本研究表明,在处理、定位、推动性和追踪性方面,ANCD的性能优于FlowGateTM球囊导向导管。
4.不存在与治疗相关的健康或临床问题,所有动物都存活到预定的终点。病理学家报告说,在第3天和第30天,与SolitaireTM 2血运重建装置结合使用的ANA具有与SolitaireTM 2血运重建装置结合使用的对照FlowGateTM球囊引导导管装置可比较的组织反应。
实施例3:人体临床试验:前瞻性、单臂(Single-Arm)、多中心研究,以评与凝块捕获元件(例如支架取回器(SR)组合的ANA装置在急性缺血性卒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性能。
以下临床试验的第一位患者于去年9月21日入组,目前正在进行中。
1.简介和目的
如前所述,ANA装置是一种远端通路导管,旨在通过促进其他装置(即取回装置和血管内导管)的插入和引导并限制目标位置的血流来协助神经血管手术。在这个特定的实施例中,ANA装置是无菌、单次使用、一次性血管内装置,包括两个同轴导管(递送导管3和可扩展尖端抽吸导管7),同轴导管由不同刚度的部段组成。可扩展尖端抽吸导管7包括不透射线的镍钛诺编织物(自扩展漏斗1),其被连续的硅酮涂层覆盖,在展开扩展尖端抽吸导管时,提供局部和临时的血流限制。递送导管3具有亲水涂层以减少使用期间的摩擦并且在远端具有不透射线的标记。两个导管1、7在其近端都具有鲁尔锁毂。
提出的研究旨在收集前瞻性临床证据,以将ANA装置与用于在神经血栓切除术过程中引导和支撑支架取回器的类似装置进行比较。该方案被设计为复制先前参与类似装置研究的患者群体。主要终点是ANA装置促进支架取回器展开和在前循环中进行神经血栓切除术的能力,成功再灌注被定义为在ANA装置的≤3遍中在目标血管中实现改良的脑梗塞溶栓(mTICI)评分≥2b,而不使用救援疗法。在24小时、第5天(+/-12小时)或出院(以先到者为准)和第90天进行随访,允许记录整个神经血栓切除术手术的临床结果和其他并发症,利用ANA装置进行远端访问。该研究是根据ISO 14155标准(人类受试者医疗器械的临床研究-良好临床实践)进行的。
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ANA导管系统用作工具的安全性和性能,并促进Solitaire支架取回器的放置,并为因急性大血管闭塞(LVO)接受神经血栓切除术的卒中患者在症状出现的8小时内(到神经影像学实验室)(最后一次对受试者进行良好观察)提供暂时的血流限制。
2.方法
主要终点:
性能已被评估为ANA装置促进支架取回器展开和在前循环中进行神经血栓切除术的能力,成功再灌注被定义为在ANA装置的≤3遍中在目标血管中实现改良的脑梗塞溶栓(mTICI)评分≥2b,而不使用救援疗法。
安全性已评估为手术后至多90天内发生的所有严重不良装置影响,包括在手术后24小时(-8/+12小时)的有症状的脑出血(sICH)。
次要终点:
本研究的次要性能终点如下:
-ANA装置到达允许通行的大血管中的闭塞处以及展开支架取回器以尝试神经血栓切除术并至少通过脑前循环中的颈内动脉球部的能力。
-手术时间,定义为从穿孔到在≤3遍中实现mTICI≥2b或(没有获得时)到达最终血管造影的时间。
-治疗时间,定义为从进门到穿孔到第一次基线血管造影和在≤3遍中实现mTICI≥2b或(没有获得时)到达最终血管造影的时间。
-第5天(+/-12小时)或出院时(以先到者为准)和90天(+/-14天)的神经系统状态,通过NIHSS评分确定。
-第5天(+/-12小时)或出院时(以先到者为准)和90天的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
本研究的次要安全终点如下:
-脑内出血(ICH)的评估;通过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评估的24小时(-8/+12小时)任何有症状或无症状的ICH。ICH被定义为脑或颅骨内的任何血管外血液。如果ICH与临床恶化相关(恶化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分)或导致死亡,以及被确定为神经功能恶化的主要原因(如由独立的临床事件委员会裁定),则认为ICH有症状。
-在24小时(-8/+12小时),NIHSS上神经功能恶化>4分的受试者的发生率,如由独立的调查员(即不参与患者筛查或血栓切除手术程序)评估。
-在脑血管造影上先前未涉及的区域发生栓塞。
-第5天(+/-12小时)或出院时(以先到者为准)的手术相关死亡率。
-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靶血管中的动脉穿孔、动脉夹层和血管痉挛以及先前未涉及的血管区域的栓塞。
-先前未涉及的血管区域发生梗塞,如根据术后24小时成像(MRI/CT)评估。
研究地点和人口样本量
该研究已在欧盟内至多五(5)个大容量、综合性卒中中心(24小时/7天可用)进行。目前,提议的地点位于西班牙,但稍后可能会添加其他欧洲国家。涉及的卒中中心是Germans Trias i Pujol医院、de Bellvitge医院、Clínic医院、Vail d'Hebron医院、lasCruces de Bilbao医院。
该人群基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其卒中可归因于神经血管系统中的大动脉(例如颈内动脉、脑中动脉的M1或M2段)中的闭塞,以及不符合IV阿替普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或接受IV t-PA疗法但未充分再通,但在从症状出现(最后一次出现良好)到腹股沟穿孔的8小时时间内在导管插入实验室的那些。已将一百二十五(125)名连续受试者纳入用与Solitaire支架取回器组合的ANA装置进行治疗。在临床试验方案中详细描述了选择患者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据估计,该研究将需要约5至6名患者/月/中心或每月25至30名患者,因此持续时间为5-6个月,以招募125名受试者。每位患者将参与90天+/-2周的持续时间。作为分析,当患者35处于第5天(+/-12小时)或出院时,包括主要表现和早期次要终点,进行中期分析并准备中期研究报告。
为了统计分析的目的,定义了以下研究人群:
-招募的群体:定义为针对参与研究给出了知情同意的所有受试者。
-意向治疗(-Intent-To-Treat)(ITT):定义本研究中招募的旨在进行手术的所有受试者。
-改良的意向治疗(mITT):定义为不包括转入受试者的ITT分析集中的所有受试者。转入受试者由每个调查员的第一受试者定义。
研究程序和评估:
下表10显示了在基线、手术过程中记录的评估,以及应该在手术后24小时、第5天(+/-12小时)或出院(以先到者为准,取决于最早的时间点)和90天的后续办公室访问时完成的评估的方案。
表10:评估的方案
Figure BDA0003150721780000271
Figure BDA0003150721780000281
对于未包括在研究中的任何患者,在研究开始后,在参与研究地点就诊的所有血栓切除术患者均已在患者筛查日志中进行匿名跟踪;未入选的原因已记录在筛选日志中。
分析方法:
使用SAS
Figure BDA0003150721780000282
9.4版或更高版本进行统计分析,并在进行分析之前编写完整的统计分析计划:给出报告中使用的所有派生变量的完整描述,以及要生成的统计表和列表。
所有统计分析都是在由于数据管理过程解决数据澄清之后对锁定的数据库进行的。
统计报告的主要分析集是ITT群体,没有替换统计分析中计划的缺失数据以提供无偏的结果。然而,对主要表现终点的缺失值进行了两项敏感性分析。第一个以保守的方法估算失败而不是缺失值。第二个使用对非缺失值报告的成功/失败的重新分区来估算具有相同的重新分区的缺失值。在这两种敏感性分析中,都提供了相同的统计检验。此外,对mITT群体报告主要终点。
除主要性能终点外,未对研究中的任何参数进行统计测试,仅提供描述性分析以完整描述记录的参数。如研究方案(第15.1节)中所述,使用二项式检验分析主要性能终点。主要终点结果的异质性通过使用5%水平的双边卡方检验(Chi-Squared test)比较地点之间的成功百分比来评估。此外,通过汇集来自相同城镇的地点提供相同的分析。这些分析仅针对ITT群体进行。
当受试者35处于第5天(+/-12小时)或出院时,包括主要表现和早期次要终点,进行中期分析并准备中期研究报告。
连续变量使用标准定量统计进行总结:非缺失观测值的数目、平均值、标准偏差、中位数、四分位数和范围(最小和最大观测值)。还指定了缺失观测值的数目。
分类变量使用经典频率统计进行总结:非缺失观测值的数目和类别的百分比。百分比基于非缺失观测值的数目计算。还指定了缺失观测值的数目。
适用时,二项式分布的双边渐近或精确置信区间(CI)在95%水平(未经调整的95%CI)计算。
在ITT和mITT群体中评估主要终点和早期次要终点。其他次要终点仅针对ITT群体进行评估。
AE数据使用描述性统计进行总结:事件总数和具有相应类别AE、ADE、SAE、SADE和装置缺陷中的至少一种的受试者的数目。介绍了严重程度和因果关系。
现在参考图20,该图描绘了所提出的血栓切除系统(或ANCD)600的另一个实施例,其允许其通过血管系统的自动操作。根据该特定实施例,自动化近端装置601提供引导系统以展开ANCD 600。此外,成像装置602可以检测包括在部段10中以及也在递送导管3中的不透射线标记,并且通信信道603可用于提供将图像传输到控制模块604的装置。控制模块604被编程或配置为允许引导ANCD 600的展开和数据存储装置605上的数据存储。控制模块604可以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计算机等。在该特定实施例中,控制模块604由计算机辅助控制器606引导。通信信道603可以是以太网格、WiFi、蓝牙等。控制模块604被编程以指导医生或技术人员操作ANCD 600,这允许ANCD 600用于非医院环境,例如疗养院或辅助护理生活设施。
通过允许在“现场”使用ANCD 600,进行血栓切除术所需的时间极大减少,从而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结果。也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例如在其他当前医疗装置中使用的控制器。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手动控制该系统。
尽管上面参考某些特定实施方案进行了说明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旨在限于所示的细节。相反,可以在权利要求的等同物的范围和程度内对细节进行各种修改。
本发明的范围在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引用的参考文献
Fennell VS,et al.“What to do about fibrin rich‘tough clots’?Comparingthe Solitaire stent retriever with a novel geometric clot extractor in an invitro stroke model”,J NeuroIntervent Surg 2018;0:1–4.doi:10.1136/neurintsurg-2017-013507.
Duffy S,Farrell M,McArdle K,Thornton J,Vale D,Rainsford E,Morris L,Liebeskind DS,MacCarthy E,Gilvarry M.Novel methodology to replicate clotanalogs with diverse composition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 NeurointervSurg.2017May;9(5):486-491.
Mokin M,Setlur Nagesh SV,Ionita CN,Mocco J,Siddiqui AH.Stentretriever thrombectomy with the Cover accessory device versus proximalprotection with a balloon guide catheter:in vitro stroke model comparison.JNeurointerv Surg.2016 Apr;8(4):413-7.

Claims (23)

1.一种血栓切除系统,包括:
递送导管,所述递送导管配置为通过患者的脉管系统推进到血管内的血栓部位;
抽吸导管,所述抽吸导管适于对从所述抽吸导管的远端延伸的可扩展抽吸漏斗施加抽吸,所述抽吸漏斗配置为在压缩状态的缩回位置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递送导管内,并且在延伸和扩展位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递送导管外部,所述抽吸漏斗包括不可渗透的覆盖物,所述抽吸漏斗的远端的直径在所述延伸和扩展位置时比在所述缩回位置时大,所述抽吸漏斗配置为使其形状和长度适合于所述血管的内壁,使得所述抽吸漏斗减少流过所述血管的血流并随着其变窄而变长以将血栓保留在所述抽吸漏斗内;
凝块捕获元件,所述凝块捕获元件配置为捕获血栓并且与捕获的血栓一起至少部分地撤回至所述抽吸漏斗中;以及
微导管,所述微导管适于将所述凝块捕获元件携带至所述血栓部位,
其中所述凝块捕获元件配置为在缩回位置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微导管内,并且
其中所述微导管配置为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抽吸导管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栓切除系统,其中所述递送导管、所述抽吸漏斗、所述微导管和所述凝块捕获元件定向在同一轴上,同轴配置并且相对于彼此可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栓切除系统,其中所述抽吸漏斗是可自扩展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栓切除系统,其中所述凝块捕获元件是支架取回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栓切除系统,其中所述支架取回器装置具有封闭的单元和连续的骨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栓切除系统,其中所述抽吸漏斗包括限定远端和近端的部段,其中:
所述部段由至少两组分别沿相反方向转动并相互缠绕的螺旋细丝的网格形成;
所述网格包括两个不同的管状部分,即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与所述第一部分相邻的所述第二部分提供减小的直径;以及
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网格具有螺旋细丝,所述螺旋细丝具有编织角,其配置为提供比所述第二部分更大的向外径向力,使得所述第一部分变得贴靠所述血管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栓切除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在远端处的闭合环,其配置为充当弹簧,使得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径向力高于其中间部分中的径向力。
8.根据权利要求6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栓切除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两个子部分,第一子部分具有直径逐渐减小的形状,并且配置为在去除血栓期间打开并形成用于血栓的空间以及停止近端血液流动,第二子部分具有管状的均匀直径,并且配置为提供与所述抽吸导管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栓切除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子部分的所述形状为锥形。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栓切除系统,其中当所述抽吸漏斗变长和变窄时,所述两组螺旋细丝适于变得更加纵向对齐。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栓切除系统,其中所述网格的螺旋细丝由金属、金属合金或包括镍钛诺或镍钛诺/铂的复合材料制成。
12.根据权利要求6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栓切除系统,其中:
所述螺旋细丝的数量在24至48之间的范围内,所述细丝的横截面在40至60μm之间的范围内;并且
所述螺旋细丝相对于部段(10)的纵轴的角度对于第一部分(20)在50至65度之间,并且对于第二子部分(32)在15至50度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栓切除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在4至40毫米之间的范围内,并且所述第二子部分的长度在1至10毫米之间的范围内;
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径在3.5至6毫米之间的范围内,并且所述第二子部分的外径在1至2毫米之间的范围内;并且
所述第一子部分的形状包括母线,所述母线相对于所述部段的纵轴的角度在15至45度之间。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栓切除系统,其中所述覆盖物包括聚合物,所述聚合物包括硅树脂或聚氨酯。
15.一种从患者的血管中的血栓部位提取血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递送导管通过脉管系统向血栓部位推进;
将所述递送导管的远端靠近所述血管中的所述血栓放置;
在所述递送导管内推进抽吸导管,抽吸漏斗从所述抽吸导管向远端延伸;
将所述抽吸导管和递送导管相对于彼此移动,以将所述抽吸漏斗放置在靠近所述血栓的所述递送导管外部;
扩展所述抽吸漏斗以与所述血管的内壁接触,从而减少流过所述抽吸漏斗的血流;
将凝块捕获元件通过所述抽吸漏斗向远端向所述血栓推进;
展开所述凝块捕获元件以捕获凝块;
将所述凝块捕获元件和血栓向近端移向所述抽吸漏斗;
通过所述抽吸导管向所述抽吸漏斗施加抽吸,以将所述血栓至少部分抽吸到所述抽吸漏斗中;以及
将所述抽吸漏斗和所述血栓在所述脉管系统内向近端移动,所述抽吸漏斗通过在变窄时变长而使其形状和长度适合于周围血管,以将所述血栓保持在所述抽吸漏斗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在所述抽吸导管内推进微导管,所述凝块捕获元件设置在所述微导管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将所述微导管和凝块捕获装置相对于彼此移动以将所述凝块捕获装置放置在所述微导管的外部;以及
扩展所述凝块捕获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扩展所述凝块捕获装置包括允许所述凝块捕获装置自扩展。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推进微导管包括推进微导管的远端穿过血栓。
20.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凝块捕获装置向近端至少部分地移动到所述抽吸漏斗中。
21.根据权利要求15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扩展所述抽吸漏斗包括允许所述抽吸漏斗自扩展。
22.根据权利要求15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抽吸漏斗包括分别沿相反方向转动的至少两组相互缠绕的螺旋细丝的网格,所述方法还包括随着抽吸漏斗变长和变窄,将两组螺旋细丝移动到更纵向对齐的位置。
23.一种从患者的血管中的血栓部位提取血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凝块捕获元件通过脉管系统向远端向血栓部位推进;
将递送导管通过脉管系统向血栓部位推进;
将所述递送导管的远端靠近所述血管中的所述血栓放置;
在递送导管内推进抽吸导管,抽吸漏斗从所述抽吸导管向远端延伸;
将所述抽吸导管和递送导管相对于彼此移动,以将所述抽吸漏斗放置在靠近血栓的所述递送导管的外部;
扩展所述抽吸漏斗以与所述血管的内壁接触,从而减少流过所述抽吸漏斗的血流;
将所述凝块捕获元件和血栓向近端移向所述抽吸漏斗;
通过所述抽吸导管向所述抽吸漏斗施加抽吸,以将所述血栓至少部分抽吸到所述抽吸漏斗中;以及
将所述抽吸漏斗和所述血栓在所述脉管系统内向近端移动,所述抽吸漏斗通过在变窄时变长而使其形状和长度适合于周围血管,以将所述血栓保持在所述抽吸漏斗内。
CN201980088158.XA 2018-11-13 2019-11-12 从患者的血管中的血栓部位提取血栓的血栓切除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134233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8382800 2018-11-13
EP18382800.3 2018-11-13
PCT/EP2019/080993 WO2020099386A1 (en) 2018-11-13 2019-11-12 A thrombectomy system and methods of extracting a thrombus from a thrombus site in a blood vessel of a patien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3348A true CN113423348A (zh) 2021-09-21

Family

ID=64426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8158.XA Pending CN113423348A (zh) 2018-11-13 2019-11-12 从患者的血管中的血栓部位提取血栓的血栓切除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00500A1 (zh)
EP (1) EP3880090A1 (zh)
JP (2) JP7385794B2 (zh)
KR (1) KR20210091770A (zh)
CN (1) CN113423348A (zh)
AU (1) AU2019380578A1 (zh)
BR (1) BR112021009338A2 (zh)
CA (1) CA3119221A1 (zh)
IL (1) IL283132A (zh)
WO (1) WO202009938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1579A (zh) * 2021-11-29 2022-02-25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一种脑卒中机械取栓装置及其应用
CN115919405A (zh) * 2022-11-02 2023-04-07 上海玮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管异物抽取辅助装置及抽取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71446B2 (en) 2020-10-19 2023-10-03 Anaconda Biomed, S.L. Thrombectomy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EP3639768A1 (en) 2018-10-16 2020-04-22 Anaconda Biomed, S.L. A device for extraction of thrombus from a blood vessel and a thrombectomy apparatus
WO2019178165A1 (en) 2018-03-12 2019-09-19 Xtract Medical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removing material from a patient
EP3908212B1 (en) 2019-01-11 2023-03-22 Anaconda Biomed, S.L. Loading device for loading a medical device into a catheter
WO2022123565A1 (en) * 2020-12-09 2022-06-16 Ceretrive Ltd. Retrieval system and method
WO2022231966A1 (en) 2021-04-27 2022-11-03 Contego Medical, Inc. Thrombus aspir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blood loss
EP4340752A1 (en) * 2021-05-18 2024-03-27 Koninklijke Philips N.V.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lot retrieval in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KR102535089B1 (ko) * 2022-08-18 2023-05-26 대구가톨릭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혈관 내 혈류 재개통과 미세흐름회로의 생성이 가능한 스텐트 리트리버 형태의 혈전제거장치
WO2024039214A1 (ko) * 2022-08-18 2024-02-22 대구가톨릭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혈전제거시스템
WO2024054648A1 (en) * 2022-09-08 2024-03-14 Sonovascular,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 ultrasound catheter
CN115317077B (zh) * 2022-10-13 2023-02-17 成都百瑞恒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取栓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50576B2 (ja) 2002-10-02 2010-09-22 ボストン サイエンティフィック リミテッド 拡張可能な医療器具
US7963988B2 (en) * 2005-06-23 2011-06-21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ePTFE lamination—resizing ePTFE tubing
US8066757B2 (en) * 2007-10-17 2011-11-29 Mindframe, Inc. Blood flow restoration and thrombus management methods
US8858497B2 (en) * 2010-09-07 2014-10-14 Angio Dynamics, Inc.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material from a hollow anatomical structure
US9597171B2 (en) * 2012-09-11 2017-03-21 Covidien Lp Retrieval catheter with expandable tip
KR101317434B1 (ko) * 2013-05-31 2013-10-10 (주) 더아이엔지메디칼 혈관 이물질 적출용 카테터
WO2015006782A1 (en) 2013-07-12 2015-01-15 Inceptus Medical,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pulmonary embolism
JP6352642B2 (ja) 2013-12-03 2018-07-04 川澄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血管内異物除去用カテーテル
WO2015189354A1 (en) 2014-06-13 2015-12-17 Neuravi Limited Devices for removal of acute blockages from blood vessels
ES2577288B8 (es) * 2015-01-13 2019-01-10 Anaconda Biomed S L Dispositivo para trombectomía
CN108348267B (zh) 2015-10-31 2022-04-08 纽瓦斯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血流限制的血栓移除装置及相关方法
CN110662494A (zh) 2016-11-16 2020-01-07 O·O·扎伊达特 用于吞没血栓的系统和设备
WO2018147449A1 (ja) 2017-02-10 2018-08-16 川澄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異物除去デバイス、異物除去用カテーテル及び異物回収システ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1579A (zh) * 2021-11-29 2022-02-25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一种脑卒中机械取栓装置及其应用
CN115919405A (zh) * 2022-11-02 2023-04-07 上海玮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管异物抽取辅助装置及抽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80090A1 (en) 2021-09-22
IL283132A (en) 2021-06-30
US20220000500A1 (en) 2022-01-06
CA3119221A1 (en) 2020-05-22
WO2020099386A1 (en) 2020-05-22
BR112021009338A2 (pt) 2021-08-17
KR20210091770A (ko) 2021-07-22
JP2022515010A (ja) 2022-02-17
AU2019380578A1 (en) 2021-06-03
JP2023153269A (ja) 2023-10-17
JP7385794B2 (ja) 2023-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23348A (zh) 从患者的血管中的血栓部位提取血栓的血栓切除系统和方法
US11771446B2 (en) Thrombectomy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US1084249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restoring perfusion to a vessel
US2022028017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restore perfusion to a vessel
KR102324931B1 (ko) 혈관에서 혈전을 추출하는 장치, 혈전 절제 기구 및 방법
US20220054153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pulmonary embolism
Lee et al. Clinical outcome of percutaneous thrombectomy of dialysis access thrombosis by an interventional nephrologist
JP2023541785A (ja) 血管から閉塞物を抽出するための血栓モビライザ装置
US2023024837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restore perfusion to a vessel
EP4115822A1 (en) Systems to restore perfusion to a vessel
US2023038085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restore perfusion to a vessel
US20240115280A1 (en) An expandable clot mobilizer device for extraction of an occlusion from a blood vessel
Shekhtman et al. The modern role of microsurgery in treatment of large and giant aneurysms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Kroon et al. Current Evidence of Neuroprotection in TAVR
KR20230015853A (ko) 병원내 사망률을 감소시키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SZIKORA et al. The Evolving Endovascular Therapy Toolkit: Real-World and Clinical Experiences with Pipeline Flex and Vantage with Shield Technology and Solitaire X 3 mm
Stavropolous EQUIPMENT, TERMS, AND TECHNIQUES IN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Rajan et al. Interventions in Dialysis Fistula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