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22667B - 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及其光纤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及其光纤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22667B
CN113422667B CN202110565027.5A CN202110565027A CN113422667B CN 113422667 B CN113422667 B CN 113422667B CN 202110565027 A CN202110565027 A CN 202110565027A CN 113422667 B CN113422667 B CN 1134226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
optical
wavelength selective
selective switch
route config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650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22667A (zh
Inventor
窦亮
张欢
陈赛
谢崇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Innovation Co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Singapore Holdings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Singapore Holdings Pte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Singapore Holdings Pte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6502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226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22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26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226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26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02Arrangemen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7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r provisioning [OAMP] of WDM networks, e.g. media access, routing or wavelength allocation
    • H04J14/0254Optical medium access
    • H04J14/0267Optical signaling or rou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及其光纤通信方法。所述光纤通信方法包括:所述节点控制器向所述第一维度设备和所述第二维度设备下发各自的路由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维度设备基于其路由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波长选择开关端口,向所述第二维度设备发送路由配置发现消息;所述第二维度设备基于其路由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波长选择开关端口,侦听所述路由配置发现消息,并且将侦听结果上报到所述节点控制器。本发明实施例可靠地实现了光纤分叉服务器节点的光纤互联,并且避免了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的复杂配置。

Description

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及其光纤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光纤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及其光纤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目前的密集波分复用系统(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Multiplexing,DWDM)中,可重构光分叉复用器(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Multiplexer,ROADM)可以通过程序控制实现应用数据的调度,包括波长和路由的重新分配。
在ROADM站点内,通过多端口的波长选择开关(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WSS)实现不同方向的光纤通信传输。指示不同传输路由的多个维度之间可以通过WSS的扇出端口实现互联,各个维度的维度设备用于对所述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的不同维度进行光纤通信处理。每个维度设备还与本地上下路单元进行互联,实现应用数据传输的上路和下路。这些本地上下路单元与维度设备之间往往也需要大量的光纤互联。
为了减少光纤互联的复杂度,可以采用光纤跳线(Multi-fiber Push On,MPO)连接器。但是,在多厂家异构的ROADM节点中,采用不同设备商的光纤连接方案难以实现光纤互联。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及其光纤通信方法,以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的光纤通信方法,所述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包括节点控制器、第一维度设备和第二维度设备,所述第一维度设备和所述第二维度设备用于对所述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的不同维度进行光纤通信处理,所述方法包括:所述节点控制器向所述第一维度设备和所述第二维度设备下发各自的路由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维度设备基于其路由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波长选择开关端口,向所述第二维度设备发送路由配置发现消息;所述第二维度设备基于其路由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波长选择开关端口,侦听所述路由配置发现消息,并且将侦听结果上报到所述节点控制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包括:节点控制器、第一维度设备和第二维度设备,所述节点控制器用于:向所述第一维度设备和所述第二维度设备下发各自的路由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维度设备用于:基于其路由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波长选择开关端口,向所述第二维度设备发送路由配置发现消息;所述第二维度设备用于:基于其路由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波长选择开关端口,侦听所述路由配置发现消息,并且将侦听结果上报到所述节点控制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由于路由配置发现消息在对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的不同维度进行光纤通信处理的第一维度设备和第二维度设备之间传输,因此实现了不同维度设备之间的可靠路由配置,因此,可靠地实现了光纤分叉服务器节点的光纤互联,此外,传输路由配置发现消息通过波长选择开关端口发送和接收,复用了维度设备自身用于服务数据传输的端口,因此避免了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的复杂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的光纤通信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1B为图1A所示实施例中的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的示意图;
图2A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第一示例的维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第二示例的维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C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第三示例的维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D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第四示例的维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E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第五示例的维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F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第六示例的维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G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第七示例的维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H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第八示例的维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的结构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由维度设备执行的光纤通信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以及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的节点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具体实现。
图1A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光纤通信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1A的所述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包括节点控制器、第一维度设备和第二维度设备,所述第一维度设备和所述第二维度设备用于对所述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的不同维度进行光纤通信处理,
图1A的方法包括:
110:节点控制器向第一维度设备和第二维度设备下发各自的路由配置信息。
120:第一维度设备基于其路由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波长选择开关端口,向第二维度设备发送路由配置发现消息。
130:第二维度设备基于其路由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波长选择开关端口,侦听路由配置发现消息,并且将侦听结果上报到节点控制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能够经由所述维度设备的路由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波长选择开关端口,发送路由配置发现消息,因此,复用了维度设备自身用于应用数据传输的端口实现了连纤发现,从而提高了光纤分叉服务器节点的通信可靠性。
应理解,模块封装类型可以选择SFP或其他。光模块的中心波长可以在WSS支持的范围内同时应用数据光范围外进行选择。例如,对于C波段的DWDM,应用数据波长范围在191.35~196.1THz之间,光模块的中心波长可以选择191.2THz,191.25THz等。为了便于互联,光模块需要支持以太网协议,例如百兆或千兆以太网协议。
换言之,换言之,由于ROADM站点往往由多台设备组成,一台设备上的板卡只包含一个或若干个维度。当需要验证的两个维度之间的连接分属于两台设备时,需要有一个外部的控制器来统一下发指令。这个外部的控制器可以是集中式的网管,也可以运行在某台设备的主控上。控制器首先需要明确待验证的两个维度的设备,以及各自的端口编号。其次控制器通过设备支持的协议,分别下发两个指令给两台设备。这里的协议包括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NMP)、命令行界面(Command-LineInterface,CLI)或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RPC)等。设备接收到指令后,上述方法步骤,并在约定的时间内返回结果。如果成功检测到LLDP信息,则返回对端的设备名称,IP,端口编号,端口名称以及估计的损耗。如果没有检测到LLDP信息,则返回失败的信息。
图1B为图1A所示实施例中的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的示意图。如图1B示出了ROADM站点以及上层管控系统。其中ROADM站点可以由4个维度组成,每个维度包含输入/输出两个方向,维度之间通过不同端口之间的连接实现了互联。四个维度设备分别包括以外网光模块113,123,133,143、以太网交换器112,122,132,142和控制单元111,121,131,141。各个维度设备的控制器可以从节点控制器接收路由配置信息。并且将路由配置信息封装到数据帧从进行发送。
此外,维度设备实现可以采用链路层发现协议(Link Layer DiscoveryProtocol,LLDP)协议,控制单元通过以太网交换器将本地维度和端口信息加载在以太网帧结构中,同时也从光模块接收到的以太网帧中解析出对端的维度和端口信息。
上层管控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节点控制器或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Network,SDN)控制器等。上层管控系统可以通过以太网接口向设备的控制单元下发指令,协调不同的设备在指定的端口上尝试各自光模块的互联互通。设备在约定时间内返回检测到的对端信息,上层管控系统结合多次获得的验证信息最终给出ROADM站点内的互联关系。
具体而言,图2A-图2H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各个示例的维度设备的结构。以下维度设备可以为第一维度设备和第二维度设备中的任一维度设备的结构。优选地,第一维度设备和第二维度设备具有相同的结构。
例如,所述维度设备可以包括波长选择开关210和光模块220,所述波长选择开关210包括第一合波端口和第二合波端口,所述第一合波端口用于传输所述维度设备的应用数据,所述第二合波端口与所述光模块220连接,用于传输光模块220的路由配置发现消息。本示例的维度设备能够为应用数据与路由配置发现两者提供可靠的光纤结构的复用。
例如,所述维度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光耦合器231,所述波长选择开关220包括第一波长选择开关221和第二波长选择开关222,所述第一光耦合器231的和光口与应用数据通道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231的两个分光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波长选择开关211和所述第二波长选择开关212的第一合波端口连接,用于所述第一波长选择开关211和所述第二波长选择开关212各自的应用数据通道。本示例的维度设备能够为应用数据与路由配置发现两者提供可靠的光纤结构的复用。
例如,所述光模块可以包括第一光模块221和第二光模块222,所述第一光模块221与所述第一波长选择开关211连接,用于传输所述第一光模块221的路由配置发现消息,所述第二光模块222与第二波长选择开关212连接,用于传输所述第二光模块222的路由配置发现消息。本示例的维度设备能够为应用数据与路由配置发现两者提供可靠的光纤结构的复用。
例如,所述维度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光耦合器232,所述第二光耦合器232的和光口与所述光模块210连接,所述第二光耦合器232的两个分波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波长选择开关211和所述第二波长选择开关212的第二合波端口连接,分别用于传输路由配置发现消息。本示例的维度设备能够为应用数据与路由配置发现两者提供可靠的光纤结构的复用。
例如,所述维度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光路切换器241,所述第一光路切换器241的固定端连接到所述光模块220,所述第一光路切换器241的两个选择端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波长选择开关211和所述第二波长选择开关212的第二合波端口。本示例的维度设备能够为应用数据与路由配置发现两者提供可靠的光纤结构的复用。
例如,所述维度设备可以包括波长选择开关210、光模块220和与所述波长选择开关对应的第三光耦合器233,所述第三光耦合器233的两个分光端口分别与应用数据通道和光模块220连接,所述第三光耦合器233的和光口与所述波长选择开关210的合波端口连接。本示例的维度设备能够为应用数据与路由配置发现两者提供可靠的光纤结构的复用。
例如,所述维度设备还可以包括第四光耦合器234,所述波长选择开关210包括第一波长选择开关211和第二波长选择开关212,所述第四光耦合器234的和光口与外部应用数据通道连接,所述第四光耦合器234的两个分光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波长选择开关211和所述第二波长选择开关212的第一合波端口连接,用于所述第一波长选择开关211和所述第二波长选择开关212各自的应用数据通道。本示例的维度设备能够为应用数据与路由配置发现两者提供可靠的光纤结构的复用。
例如,所述光模块220可以包括第一光模块221和第二光模块222,与所述第一波长选择开关211对应的第三光耦合器233的两个分光端口分别与应用数据通道和第一光模块221连接,与所述第二波长选择开关212对应的第三光耦合器233的两个分光端口分别与应用数据通道和第二光模块222连接。本示例的维度设备能够为应用数据与路由配置发现两者提供可靠的光纤结构的复用。
例如,所述维度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光路切换器242,所述光模块220连接到所述第二光路切换器242的固定端,所述第二光路切换器242的两个选择端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波长选择开关211和所述第二波长选择开关212各自的第三光耦合器233的一个分光口。本示例的维度设备能够为应用数据与路由配置发现两者提供可靠的光纤结构的复用。
例如,所述维度设备还包括第五光耦合器235,所述波长选择开关210包括第一波长选择开关211和第二波长选择开关212,所述第三光耦合器233的和光口与所述第五光耦合器235的和光口连接,所述第五光耦合器235的两个分光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波长选择开关211和所述第二波长选择开关212的合波端口连接。本示例的维度设备能够为应用数据与路由配置发现两者提供可靠的光纤结构的复用。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2A和图2B所示,一个ROADM方向中只包含一个WSS,光模块可以直接与WSS的第二个合波口(com 2)连接(如果存在或未被占用),也可以通过耦合器接入应用数据合波端口(Com 1)。这里的耦合器可以是普通的定向耦合器(波长无关),耦合器的比例可以选择1:9,其中光模块的耦合比例较低;也可以选择波长相关的WDM耦合器。
在另一示例中,如图2C-2E所示,一个ROADM方向中包含2个WSS,这时设备中可以采用两个独立的光模块分别与两个WSS的common 2端口(第二合并端口的示例)连接。也可以只采用一个光模块,通过耦合器,例如分光比为1:1,与两个WSS的common 2端口连接。还可以通过光开关将光模块依次与两个WSS的common 2端口连接。
在另一示例中,如图2F-2H所示,针对单个方向包含两个WSS的ROAMD设备,光模块还可以通过耦合器与WSS的common 1端口(第一合波端口的示例)连接。例如,分别采用两个光模块通过耦合器与common 1端口连接。也可以将光模块分光后,再与common 1端口耦合。光模块通过光开关依次与两个WSS的common 1端口连接也是一种有效的实现方式。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现方式中,第一维度设备的路由配置信息和第二维度设备的路由配置信息之间具有映射关系,该方法还包括:节点控制器根据侦听结果,对映射关系进行验证。
具体而言,可以侦听所述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中的被发现维度设备的路由配置发现消息;获取所述路由配置发现消息中的所述被发现维度设备的路由信息。
具体而言,可以向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的节点控制器发现上报消息;发现上报消息中包括被发现维度设备的路由信息、以及维度设备的路由信息,以便节点控制器根据被发现维度设备的路由信息和维度设备的路由信息之间的匹配关系进行验证。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现方式中,向第二维度设备发送路由配置发现消息,包括:利用第一维度设备的路由配置信息,更新第一维度设备的链路层发现协议的当前管理信息库配置;根据链路层发现协议的当前管理信息库配置,封装链路发现协议的数据帧,得到路由配置发现消息;向第二维度设备发送链路层发现协议的数据帧。
应理解,管理信息库(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是TCP/IP网络管理协议标准框架的内容之一,MIB定义了受管设备必须保存的数据项、允许对每个数据项进行的操作及其含义,即管理系统可访问的受管设备的控制和状态信息等数据变量都保存在MIB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创建光模块与第一维度设备的路由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波长选择开关端口之间的媒介通道;经由媒体通道,将链路层发现协议的数据帧从光模块传输到波长选择开关端口;响应链路层发现协议的数据帧的发送,删除媒介通道。
具体而言,可以创建光模块与维度设备的路由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波长选择开关端口之间的媒介通道,并且可以将维度设备的路由配置信息封装到基于媒介通道的发现协议的数据帧,得到路由配置发现消息,并且可以发送路由配置发现消息。
具体而言,可以将发现协议的收发模式设置为发送,以发送路由配置发现消息,并且可以在完成路由配置发现消息的发送后,删除媒介通道。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获取被发现维度设备的路由配置发现消息中的发射功率信息;根据发射功率信息和本地接收功率,确定与被发现维度设备之间的连纤损耗。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根据连纤损耗,校正并配置本地接收功率。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的结构框图。图3的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包括节点控制器310、第一维度设备320和第二维度设备330。
所述第一维度设备320和所述第二维度设备330用于对所述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的不同维度进行光纤通信处理。
所述节点控制器310用于:向所述第一维度设备和所述第二维度设备下发各自的路由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维度设备320用于:基于其路由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波长选择开关端口,向所述第二维度设备发送路由配置发现消息。
所述第二维度设备330用于:基于其路由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波长选择开关端口,侦听所述路由配置发现消息,并且将侦听结果上报到所述节点控制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由于路由配置发现消息在对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的不同维度进行光纤通信处理的第一维度设备和第二维度设备之间传输,因此实现了不同维度设备之间的可靠路由配置,因此,提高了光纤分叉服务器节点的通信可靠性,此外,传输路由配置发现消息通过波长选择开关端口发送和接收,复用了维度设备自身用于服务数据传输的端口,因此避免了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的复杂配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维度设备的路由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维度设备的路由配置信息之间具有映射关系,所述节点控制器还根据所述侦听结果,对所述映射关系进行验证。
具体而言,第二维度设备可以侦听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中的被发现维度设备的路由配置发现消息;获取路由配置发现消息中的被发现维度设备的路由信息。第二维度设备可以侦听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中的被发现维度设备的路由配置发现消息;获取路由配置发现消息中的被发现维度设备的路由信息。第二维度设备可以向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的节点控制器发现上报消息;发现上报消息中包括被发现维度设备的路由信息、以及维度设备的路由信息,以便节点控制器根据被发现维度设备的路由信息和维度设备的路由信息之间的匹配关系进行验证。
具体而言,第一维度设备和第二维度中的任一者可以包括波长选择开关和光模块,波长选择开关包括第一合波端口和第二合波端口,第一合波端口用于传输维度设备的应用数据,第二合波端口与光模块连接,用于传输光模块的路由配置发现消息。
具体而言,第一维度设备和第二维度中的任一者还可以包括第一光耦合器,波长选择开关包括第一波长选择开关和第二波长选择开关,第一光耦合器的和光口与应用数据通道连接,第一光耦合器的两个分光口分别与第一波长选择开关和第二波长选择开关的第一合波端口连接,用于第一波长选择开关和第二波长选择开关各自的应用数据通道。
具体而言,光模块包括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第一光模块与第一波长选择开关连接,用于传输第一光模块的路由配置发现消息,第二光模块与波长选择开关连接,用于传输第二光模块的路由配置发现消息。
具体而言,第一维度设备和第二维度中的任一者还可以包括第二光耦合器,第二光耦合器的和光口与光模块连接,第二光耦合器的两个分波端口分别与第一波长选择开关和第二波长选择开关的第二合波端口连接,分别用于传输路由配置发现消息。
具体而言,第一维度设备和第二维度中的任一者维度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光路切换器,第一光路切换器的固定端连接到光模块,第一光路切换器的两个选择端分别连接到第一波长选择开关和第二波长选择开关的第二合波端口。
具体而言,第一维度设备和第二维度中的任一者可以包括波长选择开关、光模块和与波长选择开关对应的第三光耦合器,第三光耦合器的两个分光端口分别与应用数据通道和光模块连接,第三光耦合器的和光口与波长选择开关的合波端口连接。
具体而言,第一维度设备和第二维度中的任一者还可以包括第四光耦合器,波长选择开关包括第一波长选择开关和第二波长选择开关,第四光耦合器的和光口与外部应用数据通道连接,第四光耦合器的两个分光口分别与第一波长选择开关和第二波长选择开关的第一合波端口连接,用于第一波长选择开关和第二波长选择开关各自的应用数据通道。
具体而言,光模块包括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与第一波长选择开关对应的第三光耦合器的两个分光端口分别与应用数据通道和第一光模块连接,与第二波长选择开关对应的第三光耦合器的两个分光端口分别与应用数据通道和第二光模块连接。
具体而言,第一维度设备和第二维度中的任一者还可以包括第二光路切换器,光模块连接到第二光路切换器的固定端,第二光路切换器的两个选择端分别连接到第一波长选择开关和第二波长选择开关各自的第三光耦合器的一个分光口。
具体而言,第一维度设备和第二维度中的任一者还可以包括第五光耦合器,波长选择开关包括第一波长选择开关和第二波长选择开关,第三光耦合器的和光口与第五光耦合器的和光口连接,第五光耦合器的两个分光口分别与第一波长选择开关和第二波长选择开关的合波端口连接。
具体而言,收发模块具体用于:创建光模块与维度设备的路由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波长选择开关端口之间的媒介通道;将维度设备的路由配置信息封装到基于媒介通道的发现协议的数据帧,得到路由配置发现消息;发送路由配置发现消息。
具体而言,收发模块具体用于:将发现协议的收发模式设置为发送,以发送路由配置发现消息;在完成路由配置发现消息的发送后,删除媒介通道。
具体而言,第一维度设备和第二维度中的任一者还可以包括:功率管理模块,获取被发现维度设备的路由配置发现消息中的发射功率信息;根据发射功率信息和本地接收功率,确定与被发现维度设备之间的连纤损耗。
具体而言,第一维度设备和第二维度中的任一者还可以根据连纤损耗,校正并配置本地接收功率。
本实施例的装置用于实现前述多个方法实施例中相应的方法,并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此外,本实施例的装置中的各个模块的功能实现均可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部分的描述,在此亦不再赘述。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由维度设备执行的光纤通信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4的光纤通信方法包括:
410:获取维度设备的路由配置信息。
420:创建光模块与维度设备的路由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波长选择开关端口之间的媒介通道。
430:将维度设备的路由配置信息封装到基于媒介通道的发现协议的数据帧,得到路由配置发现消息。
440:将发现协议的收发模式设置为发送,以发送路由配置发现消息。
450:在完成路由配置发现消息的发送后,删除媒介通道。
换言之,由于ROADM站点往往由多台设备组成,一台设备上的板卡只包含一个或若干个维度。当需要验证的两个维度之间的连接分属于两台设备时,需要有一个外部的控制器来统一下发指令。这个外部的控制器可以是集中式的网管,也可以运行在某台设备的主控上。控制器首先需要明确待验证的两个维度的设备,以及各自的端口编号。其次控制器通过设备支持的协议,分别下发两个指令给两台设备。这里的协议包括SNMP、CLI或NETCONFRPC等。设备接收到指令后,上述方法步骤,并在约定的时间内返回结果。如果成功检测到LLDP信息,则返回对端的设备名称,IP,端口编号,端口名称以及估计的损耗。如果没有检测到LLDP信息,则返回失败的信息。
具体而言,当需要查询某个端口上的连接信息时,首先需要创建光模块与特定端口之间的媒介通道。对于一个维度只有一个光模块的场景,一次只能创建一个通道,也就意味着一次只能查询一个端口的连接关系。对于有两个光模块的场景,理论上可以并行查询两个端口的连接关系,这两个端口分属于不同的WSS。根据端口信息,更新LLDP本地数据Mib库的信息,包括当前设备的名称,IP,端口ID以及端口的名称。随后将这些信息封装至LLDP数据帧中。
根据端口信息,更新LLDP本地数据Mib库的信息,包括当前设备的名称,IP,端口ID以及端口的名称。随后将这些信息封装至LLDP数据帧中。LLDP数据帧的帧结构如下所示:
这里的Chassis ID、Port ID、TTL以及END这四个TLV(Type-Length-Value)是LLDP数据帧中的必选项。其中Chassis ID的SubType可以选择设备的IP地址,Port的SubType可以选择Reserved类型,直接采用支路口的Port index。为了增加可读性,在LLDP数据帧中增加了Port的描述名称和系统的名称,默认情况下Port的描述名称与面板上保持一致,系统名称与设备名保持一致。另外一种实现方式是直接将Chassis ID和Port ID的类型分别定义为设备名称和端口名称,从而省略后续的Port description和System Name。
除了上面的常规字段外,为了便于接收端能够评估连接光纤的损耗,需要将发射的光功率也通知接收端。这里的发光功率指的是光模块的输出功率去掉设备内部的损耗,校准到输出支路口的面板功率P1。对于接收侧,根据接收到的功率去掉设备内部的算好,校准到输入支路口的面板功率P2。这样可以得到发射端口与接收端口之间的光纤的连接损耗,P1-P2,均为dB单位。
在实现的过程中,考虑到光模块内部的功率检测精度较低,可以在光模块输入、输出的位置增加PD来精确探测功率,便于上报准确的光纤连接损耗。
实施例五
参照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一种节点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并不对节点控制器的具体实现做限定。
如图5所示,该节点控制器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502、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504、存储器(memory)506、以及通信总线508。
其中:
处理器502、通信接口504、以及存储器506通过通信总线508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504,用于与其它电子设备或服务器进行通信。
处理器502,用于执行程序510,具体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510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502可能是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智能设备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是同一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以及一个或多个ASIC。
存储器506,用于存放程序510。存储器506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程序510具体可以用于使得处理器502执行以下操作:向所述第一维度设备和所述第二维度设备下发各自的路由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维度设备用于基于其路由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波长选择开关端口,向所述第二维度设备发送路由配置发现消息,所述第二维度设备用于基于其路由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波长选择开关端口,侦听所述路由配置发现消息;从第二维度设备接收侦听结果,并且所述节点控制器根据所述侦听结果,对所述映射关系进行验证。
此外,程序510中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步骤和单元中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指出,根据实施的需要,可将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各个部件/步骤拆分为更多部件/步骤,也可将两个或多个部件/步骤或者部件/步骤的部分操作组合成新的部件/步骤,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上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在硬件、固件中实现,或者被实现为可存储在记录介质(诸如CD ROM、RAM、软盘、硬盘或磁光盘)中的软件或计算机代码,或者被实现通过网络下载的原始存储在远程记录介质或非暂时机器可读介质中并将被存储在本地记录介质中的计算机代码,从而在此描述的方法可被存储在使用通用计算机、专用处理器或者可编程或专用硬件(诸如ASIC或FPGA)的记录介质上的这样的软件处理。可以理解,计算机、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或可编程硬件包括可存储或接收软件或计算机代码的存储组件(例如,RAM、ROM、闪存等),当所述软件或计算机代码被计算机、处理器或硬件访问且执行时,实现在此描述的方法。此外,当通用计算机访问用于实现在此示出的方法的代码时,代码的执行将通用计算机转换为用于执行在此示出的方法的专用计算机。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而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范畴,本发明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的光纤通信方法,所述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包括节点控制器、第一维度设备和第二维度设备,所述第一维度设备和所述第二维度设备用于对所述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的不同维度进行光纤通信处理,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节点控制器向所述第一维度设备和所述第二维度设备下发各自的路由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维度设备基于其路由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波长选择开关端口,向所述第二维度设备发送路由配置发现消息;
所述第二维度设备基于其路由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波长选择开关端口,侦听所述路由配置发现消息,并且将侦听结果上报到所述节点控制器;所述路由配置发现消息中包含被发现维度设备的路由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维度设备的路由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维度设备的路由配置信息之间具有映射关系,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节点控制器根据所述侦听结果,对所述映射关系进行验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维度设备包括波长选择开关和光模块,所述波长选择开关包括第一合波端口和第二合波端口,所述第一合波端口用于传输所述维度设备的应用数据,所述第二合波端口与所述光模块连接,用于传输光模块的路由配置发现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维度设备还包括第一光耦合器,所述波长选择开关包括第一波长选择开关和第二波长选择开关,
所述第一光耦合器的和光口与应用数据通道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的两个分光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波长选择开关和所述第二波长选择开关的第一合波端口连接,用于所述第一波长选择开关和所述第二波长选择开关各自的应用数据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光模块包括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所述第一光模块与所述第一波长选择开关连接,用于传输所述第一光模块的路由配置发现消息,所述第二光模块与所述波长选择开关连接,用于传输所述第二光模块的路由配置发现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维度设备还包括第二光耦合器,
所述第二光耦合器的和光口与所述光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光耦合器的两个分波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波长选择开关和所述第二波长选择开关的第二合波端口连接,分别用于传输路由配置发现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维度设备包括波长选择开关、光模块和与所述波长选择开关对应的第三光耦合器,所述第三光耦合器的两个分光端口分别与应用数据通道和光模块连接,所述第三光耦合器的和光口与所述波长选择开关的合波端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向所述第二维度设备发送路由配置发现消息,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维度设备的路由配置信息,更新所述第一维度设备的链路层发现协议的当前管理信息库配置;
根据所述链路层发现协议的当前管理信息库配置,封装所述链路层发现协议的数据帧,得到所述路由配置发现消息;
向所述第二维度设备发送所述链路层发现协议的数据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创建光模块与所述第一维度设备的路由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波长选择开关端口之间的媒介通道;
经由所述媒介通道,将所述链路层发现协议的数据帧从所述光模块传输到所述波长选择开关端口;
响应所述链路层发现协议的数据帧的发送,删除所述媒介通道。
10.一种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包括:节点控制器、第一维度设备和第二维度设备,所述第一维度设备和所述第二维度设备用于对所述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的不同维度进行光纤通信处理,
所述节点控制器用于:向所述第一维度设备和所述第二维度设备下发各自的路由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维度设备用于:基于其路由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波长选择开关端口,向所述第二维度设备发送路由配置发现消息;
所述第二维度设备用于:基于其路由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波长选择开关端口,侦听所述路由配置发现消息,并且将侦听结果上报到所述节点控制器;所述路由配置发现消息中包含被发现维度设备的路由信息。
CN202110565027.5A 2021-05-24 2021-05-24 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及其光纤通信方法 Active CN1134226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5027.5A CN113422667B (zh) 2021-05-24 2021-05-24 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及其光纤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5027.5A CN113422667B (zh) 2021-05-24 2021-05-24 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及其光纤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2667A CN113422667A (zh) 2021-09-21
CN113422667B true CN113422667B (zh) 2023-07-25

Family

ID=77712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65027.5A Active CN113422667B (zh) 2021-05-24 2021-05-24 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及其光纤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2266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60908A1 (en) * 2013-10-14 2015-04-1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topology discovery in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 network
CN106788699A (zh) * 2015-11-24 2017-05-3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连接状态的检测系统和方法、及roadm 设备
CN107294612A (zh) * 2017-07-28 2017-10-24 中航海信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分复用收发一体光模块和光纤网络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74632B2 (en) * 2010-04-27 2014-07-08 Ciena Corporation 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 drop multiplexer node automated topology discovery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009671B2 (en) * 2014-01-17 2018-06-26 Tellabs Operation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nfiguration discovery using intra-nodal test channel
US9680569B2 (en) * 2014-10-01 2017-06-13 Cien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cal connection validation in a 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 (ROADM) node
CN105812051A (zh) * 2014-12-31 2016-07-2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Roadm内部连接光纤的检测方法、系统及roadm
US10715410B2 (en) * 2018-07-18 2020-07-14 Google Llc Connectivity verification testing and topology discover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60908A1 (en) * 2013-10-14 2015-04-1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topology discovery in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 network
CN106788699A (zh) * 2015-11-24 2017-05-3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连接状态的检测系统和方法、及roadm 设备
CN107294612A (zh) * 2017-07-28 2017-10-24 中航海信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分复用收发一体光模块和光纤网络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OADM的城域光网络节点结构;徐荣, 龚倩, 纪越峰, 叶培大;电讯技术(03);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2667A (zh) 202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2436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tching fiber connections for roadm service
US9989724B2 (en) Data center network
US7298974B2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JP5918376B2 (ja) 光配信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BR112014026001B1 (pt) Dispositivo de terminal de linha ótica e método de implementação do mesmo
US6917763B1 (en) Technique for verifying fiber connectivity in a photonic network
EP2981004A1 (en) Interconnec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EP2461521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discovering optical fiber connections within network element
Autenrieth et al. Cloud orchestration with SDN/OpenFlow in carrier transport networks
CN113114357B (zh) 无源波分设备故障检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3422667B (zh) 光纤分叉复用器节点及其光纤通信方法
CN104618026A (zh) 一种光纤互连系统的设计方法
KR20230029894A (ko) 구성 방법, 바인딩 방법, 장치, 설비, 송신 노드, 수신 노드 및 매체
US20140254372A1 (en) System, apparatus, procedur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visioning a network
CN110708254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352537B2 (en) Object modeling scheme fo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US11391894B1 (en) Passive optical couplers having passive optical activity indicator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07431551A (zh) 光交叉互连节点和光信号交换的方法
CN105263069B (zh) 一种在密集波分网络中建立光通道路由的方法及装置
EP2871790A1 (en) Cost-optimized controller architecture for network elements
US2017036350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tical Fiber Monitoring and Optical Fiber Adapter
Casellas et al. Abstraction and control of multi-domain disaggregated OpenROADM optical networks
CN108768897B (zh) 端口扩展设备和堆叠系统
CN113709603B (zh) 通过硅光子实现零增加等待时间的分组重新路由
CN114025258B (zh) 基于vlan划分的光纤以太网交换机测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6959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3

Address after: 51 Belarusian Pasha Road, Singapore, Lai Zan Da Building 1 # 03-06, Postal Code 189554

Patentee after: Alibaba Innovation Co.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Singapore

Address before: Room 01, 45th Floor, AXA Building, 8 Shanton Road, Singapore

Patentee before: Alibaba Singapore Holdings 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Singap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