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20302A - 主机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主机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20302A
CN113420302A CN202110715372.2A CN202110715372A CN113420302A CN 113420302 A CN113420302 A CN 113420302A CN 202110715372 A CN202110715372 A CN 202110715372A CN 113420302 A CN113420302 A CN 1134203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ulnerability
scanning
hosts
detection
vulnerability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153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登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1537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203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20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03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50Monitoring users, programs or device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platforms, e.g. of processors, firmware or operating systems
    • G06F21/57Certifying or maintaining trusted computer platforms, e.g. secure boots or power-downs, version controls, system software checks, secure updates or assessing vulnerabilities
    • G06F21/577Assessing vulnerabilities and evaluating computer system secur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5Program loading or initiating
    • G06F9/44521Dynamic linking or loading; Link editing at or after load time, e.g. Java class loading
    • G06F9/44526Plug-ins; Add-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主机漏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漏洞扫描任务的任务配置信息;基于所述任务配置信息对当前网络中的多个主机进行端口扫描,获取多个端口信息;基于所述多个端口信息根据预设策略确定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多个漏洞扫描引擎基于所述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对所述多个主机进行漏洞检测,生成多个检测结果;将所述多个检测结果进行汇总,生成所述多个主机的漏洞检测结果。本公开涉及的主机漏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解决漏洞多样性带来的漏洞添加速度低下、检测结果误差较大、不能及时检出漏洞等问题。

Description

主机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主机漏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许多不法分子利用系统缺陷进行信息窃取、破坏等活动。此环境下网络安全产品应运而生,这类产品从发现系统漏洞、防护恶意攻击等角度保护系统安全,解决了大部分常见漏洞攻击的问题。
其中系统漏洞扫描器是一个主动发现漏洞的系统。由于漏洞多种多样,而一款扫描器产品更新周期较长,一般通常是将带有漏洞特征的特征库与扫描器分离,当漏洞库有更新时,只需导入更新后的特征库即可,而无需升级扫描器版本。特征库即包含了检查具体某一漏洞的插件,也包含了存储漏洞描述的数据库,而扫描器的任务是调度、执行插件、管理任务和整理扫描结果。
随着漏洞越来越多,扫描器需要扫描的漏洞不断增多,在使用同一种引擎进行插件检测时有时会出现检测困难的问题,这样会导致某些漏洞由于缺少必要的库文件从而导致漏洞无法及时检测,这样会导致使用扫描设备的用户无法及时的发现自己系统中的漏洞,从而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风险。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主机漏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主机漏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解决漏洞多样性带来的漏洞添加速度低下、检测结果误差较大、不能及时检出漏洞等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主机漏洞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漏洞扫描任务的任务配置信息;基于所述任务配置信息对当前网络中的多个主机进行端口扫描,获取多个端口信息;基于所述多个端口信息根据预设策略确定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多个漏洞扫描引擎基于所述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对所述多个主机进行漏洞检测,生成多个检测结果;将所述多个检测结果进行汇总,生成所述多个主机的漏洞检测结果。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基于多个端口服务标识和多个漏洞检测插件的对应关系生成所述预设策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漏洞扫描任务的任务配置信息,包括:基于扫描器终端发送漏洞检测任务至调度器;所述调度器基于所述漏洞检测任务生成所述任务配置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所述任务配置信息对当前网络中的多个主机进行端口扫描,获取多个端口信息,包括:调度器基于所述任务配置信息和端口扫描技术对当前网络中的多个主机进行端口扫描;基于扫描结果获取所述多个主机的端口的开发状态及端口服务标识。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所述多个端口信息根据预设策略确定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包括:提取所述多个端口信息中分别对应的端口服务标识;根据所述端口服务标识和预设策略确定多个漏洞检测插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基于多个漏洞扫描引擎的多个函数库确定分配策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多个漏洞扫描引擎的函数库确定分配策略,包括:获取多个漏洞扫描引擎的多个函数库;对所述多个函数库分别进行函数分析;基于所述函数分析为所述多个漏洞扫描引擎分别确定漏洞扫描特征以生成所述分配策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漏洞扫描引擎基于所述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对所述多个主机进行漏洞检测,包括:基于分配策略将所述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分别分配到所述多个漏洞扫描引擎中;所述多个漏洞扫描引擎分别基于被分配的漏洞检测插件对所述多个主机进行漏洞检测。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漏洞扫描引擎基于所述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对所述多个主机进行漏洞检测,还包括:在处理相同的漏洞检测插件的扫描引擎均进行完漏洞检测时,退出运行并释放内存。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所述多个检测结果进行汇总,生成所述多个主机的漏洞检测结果,包括:调度器获取多个检测结果;将所述检测结果按照主机进行汇总,以为所述多个主机分别生成漏洞检测结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主机漏洞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配置模块,用于获取漏洞扫描任务的任务配置信息;扫描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任务配置信息对当前网络中的多个主机进行端口扫描,获取多个端口信息;插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多个端口信息根据预设策略确定多个漏洞检测插件;检测模块,用于多个漏洞扫描引擎基于所述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对所述多个主机进行漏洞检测,生成多个检测结果;汇总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检测结果进行汇总,生成所述多个主机的漏洞检测结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文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中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主机漏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获取漏洞扫描任务的任务配置信息;基于所述任务配置信息对当前网络中的多个主机进行端口扫描,获取多个端口信息;基于所述多个端口信息根据预设策略确定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多个漏洞扫描引擎基于所述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对所述多个主机进行漏洞检测,生成多个检测结果;将所述多个检测结果进行汇总,生成所述多个主机的漏洞检测结果的方式,能够解决漏洞多样性带来的漏洞添加速度低下、检测结果误差较大、不能及时检出漏洞等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中主机漏洞检测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主机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的系统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主机漏洞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主机漏洞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主机漏洞检测方法的示意。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主机漏洞检测装置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组件,但这些组件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乃用以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因此,下文论述的第一组件可称为第二组件而不偏离本公开概念的教示。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及/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及一或多者的所有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示例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公开所必须的,因此不能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的发明人总结了主机漏洞检测的现有方案如图1所示,首先通过端口发现探测开放的端口服务,之后按端口进行漏洞对应插件的加载。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利用扫描器现有端口扫描技术对所有的目标主机进行端口扫描,探测开放的端口服务。
第二步:调度器从硬盘加载对应服务的插件到内存。
第三步:插件执行单元从内存中取插件对所有开放了该服务的主机进行扫描。
第四步:待所有开放了该服务的主机都执行完此类插件后,立即释放所占内存。
第五步:查找下一个未扫描的服务,从硬盘加载对应的插件到内存,依次执行直到所有的服务已扫描完。
第六步:扫完发现的服务后,再加载其他不是按服务分类的插件进行扫描。
随着漏洞越来越多,扫描器需要扫描的漏洞不断增多,在使用同一种引擎进行插件检测时有时会出现检测困难的问题,这样会导致某些漏洞由于缺少必要的库文件从而导致漏洞无法及时检测,这样会导致使用扫描设备的用户无法及时的发现自己系统中的漏洞,从而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风险。
根据上面现有方案的流程来看,现有方案的问题是随着漏洞数量和种类的增多,会出现使用一种引擎来进行漏洞检测困难的问题,可能是添加速度、检测质量、也可能是无法添加等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可能出现的类似问题,在本申请中,在扫描器中提供多种引擎(C、C++、Java、Python、Go等不同语言来实现的引擎)来提供漏洞检测。本发明可解决漏洞多样性带来的漏洞添加速度、检测治理和可否检测等问题。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主机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的系统框图。
如图2所示,系统架构2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201、202、203,网络204和漏洞扫描引擎205、206、207,调度器208。其中,漏洞扫描引擎205、206、207,调度器208均属于扫描器200。网络204用以在终端设备201、202、203和漏洞扫描引擎205、206、207、调度器208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2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终端设备201、202、2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购物类应用、网页浏览器应用、搜索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社交平台软件等。终端设备201、202、2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漏洞扫描引擎205、206、207可根据被分配的漏洞扫描任务对终端设备201、202、203上的漏洞进行扫描。
调度器208可例如获取漏洞扫描任务的任务配置信息;调度器208可例如基于所述任务配置信息对当前网络中的多个主机进行端口扫描,获取多个端口信息;调度器208可例如基于所述多个端口信息根据预设策略确定多个漏洞检测插件;调度器208可例如控制漏洞扫描引擎205、206、207基于所述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对所述多个主机进行漏洞检测,生成多个检测结果;调度器208可例如将所述多个检测结果进行汇总,生成所述多个主机的漏洞检测结果。
调度器208或扫描器200可例如基于多个端口服务标识和多个漏洞检测插件的对应关系生成所述预设策略。
调度器208或扫描器200可例如基于多个漏洞扫描引擎的多个函数库确定分配策略。
扫描器200可以是一个实体的服务器,还可例如为其他可执行调度任务的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主机漏洞检测方法可以由扫描器200执行,相应地,主机漏洞检测装置可以设置于扫描器200中。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主机漏洞检测方法的流程图。主机漏洞检测方法30至少包括步骤S302至S310。
如图3所示,在S302中,获取漏洞扫描任务的任务配置信息。包括:基于扫描器终端发送漏洞检测任务至调度器;所述调度器基于所述漏洞检测任务生成所述任务配置信息。
可通过扫描器终端(页面、第三方命令行接口)进行漏洞检测任务下发,下发的配置任务还可包括用户配置,具体可包括被扫目标、目标端口、端口扫描方式、端口扫描速度、扫描策略、并发进程数量、并发插件数量、插件超时时间、socket超时时间、执行方式、调度优先级别、任务运行时间段、扫描探测方式、任务说明、报表配置等。
在S304中,基于所述任务配置信息对当前网络中的多个主机进行端口扫描,获取多个端口信息。包括:调度器基于所述任务配置信息和端口扫描技术对当前网络中的多个主机进行端口扫描;基于扫描结果获取所述多个主机的端口的开发状态及端口服务标识。
调度器可根据任务配置信息进行任务处理,其中任务配置中的端口信息会利用现有端口发现技术对所有的目标主机进行端口扫描,探测端口开放情况及其对应什么服务。
在S306中,基于所述多个端口信息根据预设策略确定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包括:提取所述多个端口信息中分别对应的端口服务标识;根据所述端口服务标识和预设策略确定多个漏洞检测插件。调度器会把扫描到的端口统一汇总,根据特征库中预先设置好的端口和检测任务中的检测策略找到对应的漏洞检测插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基于多个端口服务标识和多个漏洞检测插件的对应关系生成所述预设策略。
在S308中,多个漏洞扫描引擎基于所述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对所述多个主机进行漏洞检测,生成多个检测结果。调度器加载所有需要的检测插件到内存后插件执行单元会依据不同分类的的引擎来进行分发扫描,不同引擎对应的插件有其对应的引擎模块来进行加载并执行扫描,待相同引擎的插件全部扫描完成后该引擎对应的插件退出运行,释放所占内存。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基于多个漏洞扫描引擎的多个函数库确定分配策略。
其中,多个漏洞扫描引擎基于所述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对所述多个主机进行漏洞检测,包括:基于分配策略将所述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分别分配到所述多个漏洞扫描引擎中;所述多个漏洞扫描引擎分别基于被分配的漏洞检测插件对所述多个主机进行漏洞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在处理相同的漏洞检测插件的扫描引擎均进行完漏洞检测时,退出运行并释放内存。
在S310中,将所述多个检测结果进行汇总,生成所述多个主机的漏洞检测结果。包括:调度器获取多个检测结果;将所述检测结果按照主机进行汇总,以为所述多个主机分别生成漏洞检测结果。
每种引擎的所有插件扫描完成后会返回扫描结果,待所有引擎扫描结束后,所有引擎的结果会由调度器进行统一汇总输出到给定的数据池中,并经过处理呈现给最终用户。
根据本公开的主机漏洞检测方法,获取漏洞扫描任务的任务配置信息;基于所述任务配置信息对当前网络中的多个主机进行端口扫描,获取多个端口信息;基于所述多个端口信息根据预设策略确定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多个漏洞扫描引擎基于所述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对所述多个主机进行漏洞检测,生成多个检测结果;将所述多个检测结果进行汇总,生成所述多个主机的漏洞检测结果的方式,能够解决漏洞多样性带来的漏洞添加速度低下、检测结果误差较大、不能及时检出漏洞等问题。
应清楚地理解,本公开描述了如何形成和使用特定示例,但本公开的原理不限于这些示例的任何细节。相反,基于本公开公开的内容的教导,这些原理能够应用于许多其它实施例。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主机漏洞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图4所示的流程40是对“基于多个漏洞扫描引擎的多个函数库确定分配策略”的详细描述。
如图4所示,在S402中,获取多个漏洞扫描引擎的多个函数库。在扫描器中提供多种引擎(C、C++、Java、Python、Go等不同语言来实现的引擎)来提供漏洞检测。首先需要对当前市面上存在的多种扫描引擎进行分析,提取每个扫描引擎的函数库。
可例如,对于某struts2某反序列化漏洞的检测。该漏洞发布后针对该漏洞的检测需要依赖struts2中tiles-core-2.2.2.jar中的函数来完成检测,如果扫描引擎存在Java类相关引擎,则可以直接调用tiles-core-2.2.2.jar中的函数来辅助检测,这样则可以很容易的进行检测脚本的实现,如果存在单一非Java引擎,实现上来说就会增加很大难度,甚至无法进行检测。
在S404中,对所述多个函数库分别进行函数分析。分别分析每个函数库的扫描功能,执行函数、漏洞检测擅长领域等等特征。
在S406中,基于所述函数分析为所述多个漏洞扫描引擎分别确定漏洞扫描特征以生成所述分配策略。基于对函数库的分析,可为当前市面上存在的多个漏洞分别指定其对应的扫描引擎,从而可以在实际应用时,直接由分配策略中得到某函数所属的漏洞扫描引擎,以便加快处理时间,提升处理效率。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主机漏洞检测方法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公开的方案,具体执行的过程如下:
首先,使用扫描器终端(页面、第三方命令行接口)进行漏洞检测任务下发,其中包括用户配置会一起下发,包括被扫目标、目标端口、端口扫描方式、端口扫描速度、扫描策略、并发进程数量、并发插件数量、插件超时时间、socket超时时间、执行方式、调度优先级别、任务运行时间段、扫描探测方式、任务说明、报表配置等。
其次,调度器会根据任务配置信息进行任务处理,其中任务配置中的端口信息会利用现有端口发现技术对所有的目标主机进行端口扫描,探测端口开放情况及其对应什么服务。
再次,调度器会把扫描到的端口统一汇总,根据特征库中预先设置好的端口和检测任务中的检测策略找到对应的漏洞检测插件。
然后,调度器加载所有需要的检测插件到内存后插件执行单元会依据不同分类的的引擎来进行分发扫描,不同引擎对应的插件有其对应的引擎模块来进行加载并执行扫描,待相同引擎的插件全部扫描完成后该引擎对应的插件退出运行,释放所占内存。
最后,每种引擎的所有插件扫描完成后会返回扫描结果,待所有引擎扫描结束后,所有引擎的结果会由调度器进行统一汇总输出到给定的数据池中,并经过处理呈现给最终用户。
根据本公开的主机漏洞检测方法,以端口服务为维度划分插件模板,引入多个检测引擎,可以更加快速的的进行新增漏洞的检测;还可以增加较多的漏洞检测;还可以增加漏洞检测速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被实现为由CPU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在该计算机程序被CPU执行时,执行本公开提供的上述方法所限定的上述功能。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主机漏洞检测装置的框图。如图6所示,主机漏洞检测装置60包括:配置模块602,扫描模块604,插件模块606,检测模块608,汇总模块610。
配置模块602用于获取漏洞扫描任务的任务配置信息;可例如,基于扫描器终端发送漏洞检测任务至调度器;所述调度器基于所述漏洞检测任务生成所述任务配置信息。
扫描模块604用于基于所述任务配置信息对当前网络中的多个主机进行端口扫描,获取多个端口信息;包括:调度器基于所述任务配置信息和端口扫描技术对当前网络中的多个主机进行端口扫描;基于扫描结果获取所述多个主机的端口的开发状态及端口服务标识。
插件模块606用于基于所述多个端口信息根据预设策略确定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包括:提取所述多个端口信息中分别对应的端口服务标识;根据所述端口服务标识和预设策略确定多个漏洞检测插件。
检测模块608用于多个漏洞扫描引擎基于所述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对所述多个主机进行漏洞检测,生成多个检测结果;基于分配策略将所述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分别分配到所述多个漏洞扫描引擎中;所述多个漏洞扫描引擎分别基于被分配的漏洞检测插件对所述多个主机进行漏洞检测。
汇总模块610用于将所述多个检测结果进行汇总,生成所述多个主机的漏洞检测结果。包括:调度器获取多个检测结果;将所述检测结果按照主机进行汇总,以为所述多个主机分别生成漏洞检测结果。
根据本公开的主机漏洞检测装置,获取漏洞扫描任务的任务配置信息;基于所述任务配置信息对当前网络中的多个主机进行端口扫描,获取多个端口信息;基于所述多个端口信息根据预设策略确定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多个漏洞扫描引擎基于所述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对所述多个主机进行漏洞检测,生成多个检测结果;将所述多个检测结果进行汇总,生成所述多个主机的漏洞检测结果的方式,能够解决漏洞多样性带来的漏洞添加速度低下、检测结果误差较大、不能及时检出漏洞等问题。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下面参照图7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700。图7显示的电子设备7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7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7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处理单元71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7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720和处理单元710)的总线730、显示单元740等。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7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710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710可以执行如图3,图4中所示的步骤。
所述存储单元7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7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7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7203。
所述存储单元7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7205的程序/实用工具7204,这样的程序模块7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7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7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7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7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该电子设备7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7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7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7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网络适配器760可以通过总线730与电子设备7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7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如图8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
所述软件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实现如下功能:获取漏洞扫描任务的任务配置信息;基于所述任务配置信息对当前网络中的多个主机进行端口扫描,获取多个端口信息;基于所述多个端口信息根据预设策略确定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多个漏洞扫描引擎基于所述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对所述多个主机进行漏洞检测,生成多个检测结果;将所述多个检测结果进行汇总,生成所述多个主机的漏洞检测结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的描述分布于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唯一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可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详细结构、设置方式或实现方法;相反,本公开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Claims (11)

1.一种主机漏洞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漏洞扫描任务的任务配置信息;
基于所述任务配置信息对当前网络中的多个主机进行端口扫描,获取多个端口信息;
基于所述多个端口信息根据预设策略确定多个漏洞检测插件;
多个漏洞扫描引擎基于所述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对所述多个主机进行漏洞检测,生成多个检测结果;
将所述多个检测结果进行汇总,生成所述多个主机的漏洞检测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多个端口服务标识和多个漏洞检测插件的对应关系生成所述预设策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漏洞扫描任务的任务配置信息,包括:
基于扫描器终端发送漏洞检测任务至调度器;
所述调度器基于所述漏洞检测任务生成所述任务配置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任务配置信息对当前网络中的多个主机进行端口扫描,获取多个端口信息,包括:
调度器基于所述任务配置信息和端口扫描技术对当前网络中的多个主机进行端口扫描;
基于扫描结果获取所述多个主机的端口的开发状态及端口服务标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多个端口信息根据预设策略确定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包括:
提取所述多个端口信息中分别对应的端口服务标识;
根据所述端口服务标识和预设策略确定多个漏洞检测插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多个漏洞扫描引擎的多个函数库确定分配策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多个漏洞扫描引擎的函数库确定分配策略,包括:
获取多个漏洞扫描引擎的多个函数库;
对所述多个函数库分别进行函数分析;
基于所述函数分析为所述多个漏洞扫描引擎分别确定漏洞扫描特征以生成所述分配策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漏洞扫描引擎基于所述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对所述多个主机进行漏洞检测,包括:
基于分配策略将所述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分别分配到所述多个漏洞扫描引擎中;
所述多个漏洞扫描引擎分别基于被分配的漏洞检测插件对所述多个主机进行漏洞检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漏洞扫描引擎基于所述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对所述多个主机进行漏洞检测,还包括:
在处理相同的漏洞检测插件的扫描引擎均进行完漏洞检测时,退出运行并释放内存。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多个检测结果进行汇总,生成所述多个主机的漏洞检测结果,包括:
调度器获取多个检测结果;
将所述检测结果按照主机进行汇总,以为所述多个主机分别生成漏洞检测结果。
11.一种主机漏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获取漏洞扫描任务的任务配置信息;
扫描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任务配置信息对当前网络中的多个主机进行端口扫描,获取多个端口信息;
插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多个端口信息根据预设策略确定多个漏洞检测插件;
检测模块,用于多个漏洞扫描引擎基于所述多个漏洞检测插件对所述多个主机进行漏洞检测,生成多个检测结果;
汇总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检测结果进行汇总,生成所述多个主机的漏洞检测结果。
CN202110715372.2A 2021-06-27 2021-06-27 主机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34203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5372.2A CN113420302A (zh) 2021-06-27 2021-06-27 主机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5372.2A CN113420302A (zh) 2021-06-27 2021-06-27 主机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0302A true CN113420302A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17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15372.2A Pending CN113420302A (zh) 2021-06-27 2021-06-27 主机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2030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3585A (zh) * 2022-03-04 2022-05-27 北京网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工业网络的漏洞扫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1193A (zh) * 2013-11-08 2014-02-12 星云融创(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站漏洞扫描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06414A (zh) * 2014-06-13 2016-02-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端口漏洞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800690A (zh) * 2017-10-09 2018-03-13 西安交大捷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漏洞扫描系统的任务分配方法
CN109409093A (zh) * 2018-10-19 2019-03-01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漏洞扫描调度方法
CN109861994A (zh) * 2019-01-17 2019-06-07 安徽云探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云侵的漏洞扫描方法及其扫描装置
CN110263542A (zh) * 2019-05-10 2019-09-20 西安交大捷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插件技术的漏洞扫描方法与系统
US20210185073A1 (en) * 2019-12-13 2021-06-17 Disney Enterprises, Inc.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network vulnerabiliti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1193A (zh) * 2013-11-08 2014-02-12 星云融创(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站漏洞扫描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06414A (zh) * 2014-06-13 2016-02-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端口漏洞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800690A (zh) * 2017-10-09 2018-03-13 西安交大捷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漏洞扫描系统的任务分配方法
CN109409093A (zh) * 2018-10-19 2019-03-01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漏洞扫描调度方法
CN109861994A (zh) * 2019-01-17 2019-06-07 安徽云探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云侵的漏洞扫描方法及其扫描装置
CN110263542A (zh) * 2019-05-10 2019-09-20 西安交大捷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插件技术的漏洞扫描方法与系统
US20210185073A1 (en) * 2019-12-13 2021-06-17 Disney Enterprises, Inc.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network vulnerabilitie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3585A (zh) * 2022-03-04 2022-05-27 北京网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工业网络的漏洞扫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38620B2 (en) Control flow graph represent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US8875296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a framework to test the security of computing system over a network
Garcia et al. Obfuscation-resilient, efficient, and accurate detection and family identification of android malware
CN109361711B (zh) 防火墙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RU2573265C2 (ru) Способ выявления ложных положительных результатов сканирования файлов на вредоносное по
US8621613B1 (en) Detecting malware in content items
US20220046030A1 (en) Simulating user interactions for malware analysis
US10129278B2 (en) Detecting malware in content items
CN111488581A (zh) 弱口令漏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Bagheri et al. Automated dynamic enforcement of synthesized security policies in android
CN112953896A (zh) 日志报文的回放方法及装置
KR101228902B1 (ko) 클라우드 컴퓨팅 기반 악성코드 분석 지원 시스템
CN109818972B (zh) 一种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229168B (zh) 一种嵌套类文件的启发式检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420302A (zh) 主机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659478B (zh) 在隔离的环境中检测阻止分析的恶意文件的方法
CN117032894A (zh) 容器安全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95523A (zh) 基于动态编排的多引擎文件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6032595A (zh) 一种通用型恶意样本的分类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US20220237289A1 (en) Automated malware classification with human-readable explanations
CN114301713A (zh) 风险访问检测模型的训练方法、风险访问检测方法及装置
Armando et al. Mobile App Security Analysis with the MAVeriC Static Analysis Module.
CN109714371B (zh) 一种工控网络安全检测系统
CN109933990B (zh) 基于多模式匹配的安全漏洞发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488580A (zh) 安全隐患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