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11574A - 一种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方法、装置、介质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方法、装置、介质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11574A
CN113411574A CN202110670714.3A CN202110670714A CN113411574A CN 113411574 A CN113411574 A CN 113411574A CN 202110670714 A CN202110670714 A CN 202110670714A CN 113411574 A CN113411574 A CN 1134115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naked eye
equipment
image
image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707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建峰
丁仁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ep Vision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ep Vision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ep Vision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ep Vision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7071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115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11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157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7/00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 H04N17/04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for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66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方法、装置、介质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控制图像检测设备移动,并基于裸眼3D显示设备采集到的图像检测设备图像,确定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以及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根据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以及预先获取的移动前的人眼跟踪校正参数,确定图片交织参数;将图片交织参数发送至裸眼3D显示设备,以供裸眼3D显示设备根据图片交织参数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立体显示;获取由图像检测设备采集到的显示结果,根据显示结果,确定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设备来对显示效果进行验证,以提高验证结果的真实性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方法、装置、介质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裸眼3D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方法、装置、介质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视觉感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现在的立体显示技术而言,裸眼3D移动终端主要有手机,PAD等,裸眼3D移动终端显示技术有光栅,柱状透镜等。光栅一般都采用直排,柱状透镜有直排和斜排技术,采用直排方案的裸眼3D移动终端不需要进行校正,直排方案的终端显示屏视角固定,因此只有在特定比较小的区域内才能看到正确的3D效果。而采用斜排方案的裸眼3D移动终端需要采用人眼跟踪技术。移动终端在进行人眼跟踪参数校正之后,还需要对其参数进行验证,以确保裸眼3D显示效果。而目前的验证方式往往是以人员观看检验为主,存在极大的主观因素,验证结果也很难具有客观真实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方法、装置、介质及系统,可以通过设备来对显示效果进行验证,以提高验证结果的真实性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方法,所述方法由控制设备执行,所述控制设备与裸眼3D显示设备连接,所述控制设备还与图像检测设备连接;所述图像检测设备沿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垂线方向移动;其中,所述图像检测设备包括两个摄像头,两个所述摄像头之间的距离为预设值;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图像检测设备移动,并基于裸眼3D显示设备采集到的图像检测设备图像,确定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以及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
根据所述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所述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以及预先获取的移动前的人眼跟踪校正参数,确定图片交织参数;
将所述图片交织参数发送至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以供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根据所述图片交织参数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立体显示;
获取由所述图像检测设备采集到的显示结果,根据所述显示结果,确定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前的人眼跟踪校正参数的获取过程,包括:
向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发出人眼跟踪校正参数的读取请求;
接收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返回的移动前的人眼跟踪校正参数;其中,所述人眼跟踪校正参数包括:柱镜宽度、柱镜倾斜角度、特定距离下的标准瞳间距,排图周期,视角偏移值,以及柱镜宽度和距离的比例关系。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所述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以及预先获取的人眼跟踪校正参数,确定图片交织参数,包括:
根据移动前的柱镜宽度,移动前的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柱镜宽度和距离的比例关系,以及移动后的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确定移动后的柱镜宽度;
以及,
获取预设值作为移动后的柱镜倾斜角度;
以及,
根据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移动前的柱镜倾斜角度,排图周期,移动前的视角偏移值,确定移动后的视角偏移值。
进一步的,获取由所述图像检测设备采集到的显示结果,根据所述显示结果,确定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包括:
若所述图像检测设备的一个摄像头采集到的显示结果与第一图像的一致性高于设定阈值,且另一个摄像头采集到的显示结果与第二图像的一致性高于设定阈值,则确定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符合标准。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不符合标准,则生成移动后的视角偏移值调节信息;
向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发送所述调节信息,供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根据所述调节信息进行图片交织参数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信息为:在预设范围内按照预设步长确定的调节值,以对所述移动后的视角偏移值进行逐次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校正参数获取模块,所述校正参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发出人眼跟踪校正参数的读取请求;
接收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返回的移动前的人眼跟踪校正参数;其中,所述人眼跟踪校正参数包括:柱镜宽度、柱镜倾斜角度、特定距离下的标准瞳间距,排图周期,视角偏移值,以及柱镜宽度和距离的比例关系。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装置,所述装置配置于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与裸眼3D显示设备连接,所述控制设备还与图像检测设备连接;所述图像检测设备沿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垂线方向移动;其中,所述图像检测设备包括两个摄像头,两个所述摄像头之间的距离为预设值;所述装置包括:
移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图像检测设备移动,并基于裸眼3D显示设备采集到的图像检测设备图像,确定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以及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
图片交织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所述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以及预先获取的移动前的人眼跟踪校正参数,确定图片交织参数;
立体显示模块,用于将所述图片交织参数发送至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以供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根据所述图片交织参数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立体显示;
显示效果评价模块,用于获取由所述图像检测设备采集到的显示结果,根据所述显示结果,确定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控制设备,裸眼3D显示设备,图像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设备与裸眼3D显示设备连接,所述控制设备还与图像检测设备连接;所述图像检测设备沿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垂线方向移动;其中,所述图像检测设备包括两个摄像头,两个所述摄像头之间的距离为预设值;
所述控制设备,用于:
控制图像检测设备移动,并基于裸眼3D显示设备采集到的图像检测设备图像,确定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以及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
根据所述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所述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以及预先获取的移动前的人眼跟踪校正参数,确定图片交织参数;
将所述图片交织参数发送至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以供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根据所述图片交织参数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立体显示;
获取由所述图像检测设备采集到的显示结果,根据所述显示结果,确定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控制图像检测设备移动,并基于裸眼3D显示设备采集到的图像检测设备图像,确定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以及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根据所述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所述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以及预先获取的移动前的人眼跟踪校正参数,确定图片交织参数;将所述图片交织参数发送至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以供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根据所述图片交织参数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立体显示;获取由所述图像检测设备采集到的显示结果,根据所述显示结果,确定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该方案通过以上手段可以通过设备来对显示效果进行验证,以提高验证结果的真实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过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实施例一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裸眼3D显示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并可集成于控制设备中。
如图1所示,所述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方法包括:
S110,控制图像检测设备移动,并基于裸眼3D显示设备采集到的图像检测设备图像,确定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以及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
其中,裸眼3D显示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该裸眼3D显示设备可以是采用柱状透镜斜排技术实现裸眼3D显示的。
控制设备可以是单独运行的服务器,终端,或者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等。控制设备的主要功能在于控制图像检测设备移动,以及生成图片交织参数。可以理解的,本方案只要能够实现图像检测设备和裸眼3D显示设备的相对移动即可。本方案着力于在移动后,如何快速并准确的确定图片交织参数,以及将图片交织参数提供给裸眼3D显示设备进行立体显示,从而完成之后的验证工作。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过程的示意图,白板可以带着两个摄像头在导轨上按照给定的移动方向进行移动。两个摄像头可以分别获取裸眼3D显示设备上面的图像,固定支架则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可以理解的,裸眼3D显示设备可以将立体图像中的左视图和右视图按照一定规则进行交织并进行显示。则在两个摄像头中,可以分别获取到立体图像的左视图和右视图。本示意图中,没有画出控制设备,由于控制设备与裸眼3D显示设备以及与图像检测设备的两个摄像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有线连接,还可以是无线连接,如蓝牙连接或者局域网连接等等。
本方案中,控制设备可以控制图像检测设备移动,例如沿着导轨按照固定的方向进行移动。此外,还可以是在导轨上面设置至少两个固定点位,使得图像检测设备在几个固定点位之间进行位置切换。
本方案中,裸眼3D显示设备上面可以设置有摄像头,该摄像头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用于进行人眼追踪定位。本方案可以基于裸眼3D显示设备采集到的图像检测设备图像,确定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以及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连线中点的坐标可以是该连线中点在采集到的图像检测设备图像中的坐标,即为可以理解为虚拟的人眼定位位置。而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可以是连线中点到裸眼3D显示设备之间的距离。具体的,可以通过图像检测设备图像的拍摄焦距等参数计算得到。
S120,根据所述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所述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以及预先获取的移动前的人眼跟踪校正参数,确定图片交织参数。
本方案中,如果需要将左视图和右视图进行交织,以在裸眼3D显示设备上进行显示,就必须确定图片交织参数。由于本方案中涉及到柱状透镜斜排的情况,因此,柱状透镜的宽度以及倾斜角度等参数可以作为图片交织参数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图片交织参数还可以包括视角偏移值。其中视角偏移值可以是连线中点的坐标与裸眼3D显示设备的正前方的偏移角度或者偏移距离。
其中,预先获取的移动前的人眼跟踪校正参数,可以是在移动前的位置,得到的柱镜宽度,柱镜倾斜角度,视角偏移,特定距离下的标准瞳间距以及柱镜宽度和距离的比例关系等数据。
本方案中,可以通过连线中点的坐标,所述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以及预先获取的移动前的人眼跟踪校正参数,确定移动后的图片交织参数。
在本方案中,可选的,所述移动前的人眼跟踪校正参数的获取过程,包括:
向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发出人眼跟踪校正参数的读取请求;
接收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返回的移动前的人眼跟踪校正参数;其中,所述人眼跟踪校正参数包括:柱镜宽度、柱镜倾斜角度、特定距离下的标准瞳间距,排图周期,视角偏移值,以及柱镜宽度和距离的比例关系。
其中,由于该人眼跟踪校正参数已经被裸眼3D显示设备在前一个位置所使用,因此,可以通过向裸眼3D显示设备发出读取请求的方式,来获取相关数据,具体的,该人眼跟踪校正参数包括柱镜宽度、柱镜倾斜角度、特定距离下的标准瞳间距,排图周期,视角偏移值,以及柱镜宽度和距离的比例关系。其中,排图周期可以是裸眼3D显示设备进行立体图片显示的周期。
本方案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在图像检测设备在多个位置之间移动时,快速的获取在前一位置的相关参数,并用于作为当前位置的图片交织参数的基础数据,从而快速并准确的确定当前位置的图片交织参数。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根据所述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所述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以及预先获取的人眼跟踪校正参数,确定图片交织参数,包括:
根据移动前的柱镜宽度,移动前的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柱镜宽度和距离的比例关系,以及移动后的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确定移动后的柱镜宽度;
以及,
获取预设值作为移动后的柱镜倾斜角度;
以及,
根据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移动前的柱镜倾斜角度,排图周期,移动前的视角偏移值,确定移动后的视角偏移值。
其中,移动前的柱镜宽度,移动前的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两个数据可以是通过主动获取的方式从裸眼3D显示设备中得到。柱镜宽度和距离的比例关系可以是预先设定的。移动后的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可以是根据采集到的图像检测设备图像来识别得到的。
本方案中,预设值作为移动后的柱镜倾斜角度,预设值的大小可以是根据裸眼3D显示设备的屏幕大小、屏幕比例以及显示需求来确定的。例如屏幕越大,屏幕的长宽比例越大,且显示的清晰度或者亮度需求越高,则倾斜角度可以越大。除此之外,柱镜倾斜角也可以是通过标定得到的,例如为每个测试位置标定出当前位置下最为理想的柱镜倾斜角。
其中,可以根据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移动前的柱镜倾斜角度,排图周期,移动前的视角偏移值四个因素,按照一定的计算方式来确定移动后的视角偏移值。
本方案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得到图片交织参数,即移动后的柱镜宽度,移动后的柱镜倾斜角度,以及移动后的视角偏移值。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准确的确定出图片的交织参数,为后续的显示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本方案中,具体的,可以将移动前和移动后的参数进行联立,来确定移动后需要求得的参数。例如,可以根据移动前和移动后的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以及柱镜宽度之间的变化构建比例关系,并基于所构建的比例关系来确定移动后的柱镜宽度。其中,所构建的比例关系可以基于多组实验数据来确定比例关系中的一些常数,从而得到可以求得移动后的柱镜宽度的比例关系式。
其他的,柱镜倾斜角度以及移动后的视角偏移值也可以采用类似的做法,此处具体的关系式并不唯一,本方案并不做具体限定。
S130,将所述图片交织参数发送至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以供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根据所述图片交织参数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立体显示。
其中,在得到图片交织参数之后,可以将其发送至裸眼3D显示设备。裸眼3D显示设备在接收到图片交织参数之后,可以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立体展示。其中,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可以分别是需要进行交织的左视图和右视图。例如为了方便测试,第一图像可以是红色视图,第二图像可以是蓝色视图。
S140,获取由所述图像检测设备采集到的显示结果,根据所述显示结果,确定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可以理解的,在进行立体显示之后,图像检测设备的两个摄像头按照理论可以分别获取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而如果两个摄像头得到的图像与原本应该得到的图像存在差异,可以根据差异的大小,来确定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本方案中,具体的,获取由所述图像检测设备采集到的显示结果,根据所述显示结果,确定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包括:
若所述图像检测设备的一个摄像头采集到的显示结果与第一图像的一致性高于设定阈值,且另一个摄像头采集到的显示结果与第二图像的一致性高于设定阈值,则确定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符合标准。
例如该设定阈值可以是95%,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摄像头应该显示的是第一图像,结果存在5%以下的像素点显示了第二图像的像素点,则认为合格;或者另一个摄像头应该显示的是第二图像,结果存在5%以下的像素点显示了第一图像的像素点,则认为合格。也可以是两者同时满足设定阈值,才认为符合标准。
本方案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给出具体的量化指标,为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
本方案中,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不符合标准,则生成移动后的视角偏移值调节信息;
向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发送所述调节信息,供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根据所述调节信息进行图片交织参数调整。
更加具体的,所述调节信息为:在预设范围内按照预设步长确定的调节值,以对所述移动后的视角偏移值进行逐次调节。
其中,如果3D效果正确,两个摄像头应该是一个拍到的照片是全红色,另一个是全蓝色。一般蓝色或红色的点占比大于一定比例即认为效果是正确的,小于该数值则认为3D效果不佳。效果达不到预期时,可以在调整centerview(视角偏移值)的值,调整范围大于或者等于0,小于28,一般以0为起始,每次累加0.5。每调整一次拍照测试红色和蓝色的效果。如果无法找到合适的效果,则需要重新校正该3D显示屏参数。
本方案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在不满足标准的情况下,对视角偏移值进行逐次调节,以确定是否存在满足标准的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控制图像检测设备移动,并基于裸眼3D显示设备采集到的图像检测设备图像,确定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以及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根据所述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所述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以及预先获取的移动前的人眼跟踪校正参数,确定图片交织参数;将所述图片交织参数发送至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以供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根据所述图片交织参数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立体显示;获取由所述图像检测设备采集到的显示结果,根据所述显示结果,确定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该方案通过以上手段可以通过设备来对显示效果进行验证,以提高验证结果的真实性的目的。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配置于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与裸眼3D显示设备连接,所述控制设备还与图像检测设备连接;所述图像检测设备沿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垂线方向移动;其中,所述图像检测设备包括两个摄像头,两个所述摄像头之间的距离为预设值;所述装置包括:
移动控制模块310,用于控制图像检测设备移动,并基于裸眼3D显示设备采集到的图像检测设备图像,确定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以及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
图片交织参数确定模块320,用于根据所述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所述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以及预先获取的移动前的人眼跟踪校正参数,确定图片交织参数;
立体显示模块330,用于将所述图片交织参数发送至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以供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根据所述图片交织参数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立体显示;
显示效果评价模块340,用于获取由所述图像检测设备采集到的显示结果,根据所述显示结果,确定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校正参数获取模块,所述校正参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发出人眼跟踪校正参数的读取请求;
接收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返回的移动前的人眼跟踪校正参数;其中,所述人眼跟踪校正参数包括:柱镜宽度、柱镜倾斜角度、特定距离下的标准瞳间距,排图周期,视角偏移值,以及柱镜宽度和距离的比例关系。
上述产品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所有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方法:
控制图像检测设备移动,并基于裸眼3D显示设备采集到的图像检测设备图像,确定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以及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
根据所述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所述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以及预先获取的移动前的人眼跟踪校正参数,确定图片交织参数;
将所述图片交织参数发送至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以供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根据所述图片交织参数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立体显示;
获取由所述图像检测设备采集到的显示结果,根据所述显示结果,确定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实施例四
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系统,该系统中可集成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装置。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
控制设备410,裸眼3D显示设备420,图像检测设备430;其中,所述控制设备410与裸眼3D显示设备连接420,所述控制设备410还与图像检测设备430连接;所述图像检测设备430沿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420的垂线方向移动;其中,所述图像检测设备430包括两个摄像头,两个所述摄像头之间的距离为预设值;
所述控制设备410,用于:
控制图像检测设备430移动,并基于裸眼3D显示设备420采集到的图像检测设备图像,确定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以及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
根据所述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所述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以及预先获取的移动前的人眼跟踪校正参数,确定图片交织参数;
将所述图片交织参数发送至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420,以供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420根据所述图片交织参数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立体显示;
获取由所述图像检测设备430采集到的显示结果,根据所述显示结果,确定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420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可以通过设备来对显示效果进行验证,以提高验证结果的真实性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装置、介质及系统可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方法,具备执行该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方法。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控制设备执行,所述控制设备与裸眼3D显示设备连接,所述控制设备还与图像检测设备连接;所述图像检测设备沿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垂线方向移动;其中,所述图像检测设备包括两个摄像头,两个所述摄像头之间的距离为预设值;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图像检测设备移动,并基于裸眼3D显示设备采集到的图像检测设备图像,确定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以及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
根据所述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所述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以及预先获取的移动前的人眼跟踪校正参数,确定图片交织参数;
将所述图片交织参数发送至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以供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根据所述图片交织参数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立体显示;
获取由所述图像检测设备采集到的显示结果,根据所述显示结果,确定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前的人眼跟踪校正参数的获取过程,包括:
向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发出人眼跟踪校正参数的读取请求;
接收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返回的移动前的人眼跟踪校正参数;其中,所述人眼跟踪校正参数包括:柱镜宽度、柱镜倾斜角度、特定距离下的标准瞳间距,排图周期,视角偏移值,以及柱镜宽度和距离的比例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所述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以及预先获取的人眼跟踪校正参数,确定图片交织参数,包括:
根据移动前的柱镜宽度,移动前的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柱镜宽度和距离的比例关系,以及移动后的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确定移动后的柱镜宽度;
以及,
获取预设值作为移动后的柱镜倾斜角度;
以及,
根据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移动前的柱镜倾斜角度,排图周期,移动前的视角偏移值,确定移动后的视角偏移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由所述图像检测设备采集到的显示结果,根据所述显示结果,确定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包括:
若所述图像检测设备的一个摄像头采集到的显示结果与第一图像的一致性高于设定阈值,且另一个摄像头采集到的显示结果与第二图像的一致性高于设定阈值,则确定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符合标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不符合标准,则生成移动后的视角偏移值调节信息;
向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发送所述调节信息,供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根据所述调节信息进行图片交织参数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信息为:在预设范围内按照预设步长确定的调节值,以对所述移动后的视角偏移值进行逐次调节。
7.一种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配置于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与裸眼3D显示设备连接,所述控制设备还与图像检测设备连接;所述图像检测设备沿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垂线方向移动;其中,所述图像检测设备包括两个摄像头,两个所述摄像头之间的距离为预设值;所述装置包括:
移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图像检测设备移动,并基于裸眼3D显示设备采集到的图像检测设备图像,确定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以及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
图片交织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所述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以及预先获取的移动前的人眼跟踪校正参数,确定图片交织参数;
立体显示模块,用于将所述图片交织参数发送至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以供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根据所述图片交织参数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立体显示;
显示效果评价模块,用于获取由所述图像检测设备采集到的显示结果,根据所述显示结果,确定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校正参数获取模块,所述校正参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发出人眼跟踪校正参数的读取请求;
接收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返回的移动前的人眼跟踪校正参数;其中,所述人眼跟踪校正参数包括:柱镜宽度、柱镜倾斜角度、特定距离下的标准瞳间距,排图周期,视角偏移值,以及柱镜宽度和距离的比例关系。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方法。
10.一种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控制设备,裸眼3D显示设备,图像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设备与裸眼3D显示设备连接,所述控制设备还与图像检测设备连接;所述图像检测设备沿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垂线方向移动;其中,所述图像检测设备包括两个摄像头,两个所述摄像头之间的距离为预设值;
所述控制设备,用于:
控制图像检测设备移动,并基于裸眼3D显示设备采集到的图像检测设备图像,确定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以及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
根据所述两个摄像头的连线中点的坐标,所述连线中点的像素距离,以及预先获取的移动前的人眼跟踪校正参数,确定图片交织参数;
将所述图片交织参数发送至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以供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根据所述图片交织参数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立体显示;
获取由所述图像检测设备采集到的显示结果,根据所述显示结果,确定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CN202110670714.3A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方法、装置、介质及系统 Withdrawn CN1134115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0714.3A CN113411574A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方法、装置、介质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0714.3A CN113411574A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方法、装置、介质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11574A true CN113411574A (zh) 2021-09-17

Family

ID=77684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70714.3A Withdrawn CN113411574A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方法、装置、介质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11574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8669A (zh) * 2021-10-15 2022-01-14 纵深视觉科技(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oled显示屏的裸眼3d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020150A (zh) * 2021-10-27 2022-02-08 纵深视觉科技(南京)有限责任公司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4566132A (zh) * 2022-02-28 2022-05-31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参数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16619A1 (zh) * 2022-02-11 2023-11-16 广东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3d 显示方法和 3d 显示设备
CN117490986A (zh) * 2024-01-02 2024-02-02 深圳市立体通技术有限公司 立体显示效果的评判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938669B (zh) * 2021-10-15 2024-06-04 深显科技(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oled显示屏的裸眼3d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8669A (zh) * 2021-10-15 2022-01-14 纵深视觉科技(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oled显示屏的裸眼3d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938669B (zh) * 2021-10-15 2024-06-04 深显科技(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oled显示屏的裸眼3d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020150A (zh) * 2021-10-27 2022-02-08 纵深视觉科技(南京)有限责任公司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WO2023216619A1 (zh) * 2022-02-11 2023-11-16 广东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3d 显示方法和 3d 显示设备
CN114566132A (zh) * 2022-02-28 2022-05-31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参数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490986A (zh) * 2024-01-02 2024-02-02 深圳市立体通技术有限公司 立体显示效果的评判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7490986B (zh) * 2024-01-02 2024-03-12 深圳市立体通技术有限公司 立体显示效果的评判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11574A (zh) 一种裸眼3d显示效果的评价方法、装置、介质及系统
CN107885325B (zh) 一种基于人眼跟踪的裸眼3d显示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7430785B (zh) 用于显示三维对象的方法和系统
RU2769303C2 (ru)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и способ для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представления сцены
CN112326202B (zh) 虚拟现实设备的双目视差测试方法、装置及工装
CN108154058B (zh) 图形码展示、位置区域确定方法及装置
KR20140071330A (ko) 이미징 디바이스를 캘리브레이션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8063940B (zh) 一种人眼跟踪裸眼3d显示系统的校正系统和方法
KR20120091585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삼차원 영상 제공방법
CN104683786A (zh) 裸眼3d设备的人眼跟踪方法及装置
EP2779091A1 (en) Automatic stereoscopic camera calibration
CN109429056A (zh) 一种3d光栅膜贴合校正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端
US20100171815A1 (en) Image data obta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009781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ibrating a dynamic auto stereoscopic 3D screen device
CN108881893A (zh) 基于人眼跟踪的裸眼3d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8108021A (zh) 人眼跟踪系统外参数校正治具及校正方法
CN109410140B (zh) 一种畸变校正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64372B (zh) 立体拍照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3411561A (zh) 一种现场演出的立体显示方法、装置、介质及系统
CN102004623A (zh) 一种三维图像显示装置及方法
KR101661533B1 (ko) 입체 표시 장치 검출 시스템 및 그 검출 방법
CN113411564A (zh) 一种人眼跟踪参数的测量方法、装置、介质及系统
JP5313187B2 (ja) 立体画像補正装置および立体画像補正方法
US20190281280A1 (en) Parallax Display using Head-Tracking and Light-Field Display
CN105609088B (zh)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1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