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11158B - 一种链路两端时隙资源抢占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链路两端时隙资源抢占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11158B
CN113411158B CN202010188684.8A CN202010188684A CN113411158B CN 113411158 B CN113411158 B CN 113411158B CN 202010188684 A CN202010188684 A CN 202010188684A CN 113411158 B CN113411158 B CN 1134111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slot
service
label
node
current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886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11158A (zh
Inventor
闫春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886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111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11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11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111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11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16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time allocation to individual channels within a transmission cycle is variable, e.g. to accommodate varying complexity of signals, to vary number of channels transmitted
    • H04J3/1605Fixed allocated frame structures
    • H04J3/1652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 H04J3/1658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carrying packets or ATM ce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04L45/507Label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2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reservation actions during connection setup
    • H04L47/724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reservation actions during connection setup at intermediate nodes, e.g.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 [RSV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链路两端时隙资源抢占的处理方法,涉及光传输设备领域,方法包括:节点进行标签分配时,比较当前节点ID与下一个节点ID的大小,根据当前节点ID大于或小于下一个节点ID,从所述当前节点第一个时隙开始向后或者从最后一个时隙开始向前获得满足业务需求的空闲时隙,并作为标签分配给所述业务;所述业务携带分配的标签,由当前节点发送到下一个节点进行标签更新操作。本发明完全避免了链路两端时隙资源互相抢占的情况,进而减少因标签分配/更新操作失败导致的业务建立/倒换失败,保证业务倒换建立的成功率以及时间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链路两端时隙资源抢占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传输设备领域,具体来讲涉及一种链路两端时隙资源抢占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ASON(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自动交换光网络)光传输系统中,对于POTN(Packet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分组光传送网络)电层ODUk(光通路数据单元)业务来说,标签代表的是基于物理属性的时隙资源,并且要求同一条业务在同一个接口上使用的出入标签保持一致,即使用相同的时隙资源。根据RSVP(ResourceReSerVation Protocol,资源预留协议)协议,链路本端接口分配的入标签由信令携带到下一个节点作为链路对端接口的出标签,因此同一条业务在同一条链路的两端接口上使用相同的时隙资源。
网络环境中建有大量的原宿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业务,当业务批量倒换或者批量建立的时候,极大概率会出现在同一条链路的两端同时进行标签分配/更新的情况,极大概率会出现因链路两端时隙资源互相抢占导致标签分配/更新操作失败,从而导致业务倒换或者建立失败。
如图1网络拓扑所示,节点1(节点ID为1.1.1.1)和节点2(节点ID为2.2.2.2)之间有两条链路0/1/1—0/4/1和0/1/2—0/4/2。此时建立两条ODU1业务(业务需要使用2个时隙资源),其中业务A的源节点为节点1宿节点为节点2,业务B的源节点为节点2宿节点为节点1,此时两条业务均运行在链路0/1/1—0/4/1之上。当链路0/1/1—0/4/1发生故障的时候,业务A和业务B同时发生倒换,因为两条业务的源节点不同,所以几乎同时完成路由计算开始倒换,此时只有链路0/1/2—0/4/2可用。此时对于业务A和业务B在链路0/1/2—0/4/2上的标签分配操作如下:
对于业务A在节点1上的操作,根据规则在链路0/1/2—0/4/2上对接口0/1/2从第一个时隙开始检测2个空闲的时隙,但是该链路上的所有资源均是空闲的,所以分配最开始的2个时隙作为该业务的标签,同时将对应的时隙状态修改为占用,时隙与标签可以根据RFC7139互转。根据RSVP协议该标签会由RSVP协议携带到节点2对该链路进行标签更新,标签更新就是更新标签对应的时隙的状态。
对于业务B在节点2上的操作,处理逻辑是相同的,同样的分配链路0/1/2—0/4/2上接口0/4/2的最开始的两个时隙作为该业务的标签,并将对应的时隙状态修改为占用。由RSVP协议携带到节点1对该链路进行标签更新。
业务A和业务B分配的标签均由RSVP协议携带到下一个节点进行标签更新操作。
节点2收到来自节点1关于业务A的标签更新操作,解析相关信息发现需要更新接口0/4/2接口上的最开始2个时隙的状态。此时对应的时隙状态是占用,那么标签更新操作必然失败。
节点1收到来自节点2关于业务B的标签更新操作,解析相关信息发现需要更新接口0/1/2接口上的最开始的2个时隙的状态。此时对应的时隙状态是占用,那么标签更新操作必然失败。
此时,两条业务均因时隙资源抢占导致标签分配/更新操作失败而倒换失败。
如何解决资源冲突,保证在资源充足的时候标签分配成功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链路两端时隙资源抢占的处理方法及系统,避免资源充足时链路两端的资源抢占。
为达到以上目的,一方面,采取一种链路两端时隙资源抢占的处理方法,包括:
节点进行标签分配时,比较当前节点ID与下一个节点ID的大小,根据当前节点ID大于或小于下一个节点ID,从所述当前节点第一个时隙开始向后或者从最后一个时隙开始向前获得满足业务需求的空闲时隙,并作为标签分配给所述业务;
所述业务携带分配的标签,由当前节点发送到下一个节点进行标签更新操作。
优选的,所述当前节点接收到业务后,根据ASON网络的标签分配请求,对业务进行标签分配操作,所述标签分配请求包括业务对应的接口和业务所需时隙数目。
优选的,同一条链路两端的节点上,获得满足业务需求的空闲时隙的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当前节点ID大于下一个节点ID时,当前节点上业务对应的接口从第一个时隙开始向后检测空闲时隙,直到检测到满足业务需求的空闲时隙停止,将获取到的空闲时隙作为标签分配给所述业务,同时将对应的时隙状态修改为占用。
优选的,所述当前节点ID小于下一个节点ID时,当前节点上业务对应的接口从最后一个时隙开始向前检测空闲时隙,直到检测到满足业务需求的空闲时隙停止,将获取到的空闲时隙作为标签分配给所述业务,同时将对应的时隙状态修改为占用。
优选的,所述下一个节点进行标签更新操作包括:下一个节点接收前一节点的所述业务并解析后,根据标签对应时隙,得到接口上需要更新的时隙,将需要更新的时隙状态由空闲更新为占用。
优选的,所述链路由LMP发现并上报,如果当前节点上LMP无法发现链路,所述当前节点的下一个节点ID和接口均为0。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链路两端时隙资源抢占的处理系统,包括:
判断单元,其用于在节点进行标签分配时,比较当前节点ID与下一个节点ID的大小;
标签分配单元,其用于根据当前节点ID大于或小于下一个节点ID,从所述当前节点第一个时隙开始向后或者从最后一个时隙开始向前获得满足业务需求的空闲时隙,并作为标签分配给所述业务;
业务发送单元,其用于将携带分配的标签的业务,从当前节点发送到下一个节点,以进行标签更新操作。
优选的,所述判断单元和标签分配单元业务发送单元均设置于接口信息接口模块;
所述接口信息接口模块还包括标签更新单元,其用于根据业务携带的相关信息进行标签更新操作;
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LSC模块,其用于根据ASON网络的计算,向接口信息接口模块发送标签分配请求,所述标签分配请求包括业务对应的接口和业务所需时隙数目;还用于接收接标签分配单元的分配结果;
同一条链路两端的节点上,获得满足业务需求的空闲时隙的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当前节点ID大于下一个节点ID时,标签分配单元通过当前节点上业务对应的接口从第一个时隙开始向后检测空闲时隙,
或者,所述当前节点ID小于下一个节点ID时,标签分配单元通过当前节点上业务对应的接口从最后一个时隙开始向前检测空闲时隙;
直到检测到满足业务需求的空闲时隙停止,标签分配单元将获取到的空闲时隙作为标签分配给所述业务,同时将对应的时隙状态修改为占用。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当前节点在进行标签分配时,根据与链路远端节点进行节点ID的比较,从该节点第一个时隙开始向后或者从最后一个时隙开始向前获得满足业务需求的空闲时隙,并作为标签分配给所述业务。因此同一链路两端的节点收到对端节点发来的业务时,由于标签的时隙位置不同,资源充足时就不会发生资源冲突,完全避免了链路两端时隙资源互相抢占的情况,进而减少因标签分配/更新操作失败导致的业务建立/倒换失败,保证业务倒换建立的成功率以及时间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I3模块的标签分配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链路两端时隙资源抢占的处理方法,包括:
节点进行标签分配时,比较当前节点ID与下一个节点ID的大小,根据当前节点ID大于或小于下一个节点ID,从所述当前节点第一个时隙开始向后或者从最后一个时隙开始向前获得满足业务需求的空闲时隙,并作为标签分配给所述业务;
所述业务携带分配的标签,由当前节点发送到下一个节点进行标签更新操作。
进一步的,当前节点接收到业务后,根据ASON网络的标签分配请求,对业务进行标签分配操作,标签分配请求包括业务对应的接口和业务所需时隙数目。根据业务对应的接口,可以得知业务从当前节点的哪个接口发送到下一个节点的哪个接口。根据业务所需的时隙数目,可以得知需要获取多少个空闲时隙,以满足携带业务的需求。下一个节点接收前一节点的业务并解析后,根据标签对应时隙,得到接口上需要更新的时隙,将需要更新的时隙状态由空闲更新为占用。
从网络模型来说,接口逻辑上分为两种,一种是线路侧接口,是可以通过LMP(LinkManager Protocol,链路管理协议)发现链路的;另一种是支路口,用来连接客户的设备,这种接口无法通过LMP发现链路。在建立业务的时候支路口是由网管指定的,同样需要进行标签分配/更新操作,而且只存在于原宿节点。因此,在进行标签分配的时候,首先检测链路两端的节点ID,根据节点ID的大小来检测空闲时隙的方向。链路由LMP发现并上报,如果当前节点上LMP无法发现链路,该当前节点的下一个节点ID和下一个节点的接口均为0。
上述实施例中节点ID本质是IP地址,用ulong型进行存储,从左到右每8个bit表示点分十进制中的1位。例如10.18.1.9的ID表示就是0x0a120109。因此两个节点ID可以直接比较大小,例如0x0a120109<0x0a120209。实际上节点ID也可以使用其他可以进行大小比较的唯一性标识来标识,并不限于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前节点ID大于下一个节点ID,当前节点上业务对应的接口从第一个时隙开始向后检测空闲时隙,直到检测到满足业务需求的空闲时隙停止,将获取到的空闲时隙作为标签分配给该业务,同时将对应的时隙状态修改为占用。
为了避免链路两端的时隙资源互相抢占,在同一条链路两端的节点上,获得满足业务需求的空闲时隙的方向相反。因此,当前节点ID小于下一个节点ID时,当前节点上业务对应的接口从最后一个时隙开始向前检测空闲时隙,直到检测到满足业务需求的空闲时隙停止,将获取到的空闲时隙作为标签分配给该业务,同时将对应的时隙状态修改为占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前节点ID和下一个节点ID的得到比较结果,该比较结果与当前时隙检测的方向的对应关系,与前一个实施例恰好相反。
即,当前节点ID大于下一个节点ID,当前节点上业务对应的接口从最后一个时隙开始向前检测空闲时隙,直到检测到满足业务需求的空闲时隙停止。当前节点ID小于下一个节点ID时,当前节点上业务对应的接口从第一个时隙开始向后检测空闲时隙,直到检测到满足业务需求的空闲时隙停止。
当前节点的其他步骤与上一个实施例相同,都是将获取到的空闲时隙作为标签分配给该业务,同时将对应的时隙状态修改为占用。
下面提供一个更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上述链路两端时隙资源抢占的处理方法。
如图1所示,网络拓扑的相邻两个节点分别为节点1(节点ID为1.1.1.1)和节点2(节点ID为2.2.2.2),节点1具有四个接口,分别为0/2/1、0/2/2、0/1/1和0/1/2;节点2具有四个接口,分别为0/4/1、0/4/2、0/3/1和0/3/2。节点1和节点2之间有两条链路,分别为0/1/1—0/4/1和0/1/2—0/4/2。
假定业务A从节点1通过链路0/1/2—0/4/2发送到节点2,业务B从节点2通过链路0/1/2—0/4/2发送到节点1,对于业务A和业务B在链路0/1/2—0/4/2上的标签分配操作如下:
对于业务A在节点1上的操作,节点1作为当前节点,节点2作为下一个节点。首先判断链路0/1/2—0/4/2两端节点ID的大小,节点1的ID为1.1.1.1,节点2的ID为2.2.2.2,节点1的ID小于节点2的ID,当前节点的ID小。接口0/1/2从最后一个时隙开始向前检测空闲的时隙,假设该链路所有资源空闲,业务所需时隙数目为两个,那么就分配最后的两个时隙作为该业务的标签,同时将最后两个时隙对应的时隙状态修改为占用。
对于业务B在节点2上的操作,节点2作为当前节点,节点1作为下一个节点。首先判断链路0/1/2—0/4/2两端节点ID的大小,节点2的ID大于节点1的ID,当前节点的ID大。接口0/4/2从第一个时隙开始向后检测空闲的时隙,该链路所有资源空闲,业务所需时隙数目为两个,就分配最开始的两个时隙作为该业务的标签,同时将最开始两个时隙对应的时隙状态修改为占用。
然后,业务A和业务B分配的标签均由RSVP协议携带到下一个节点进行标签更新操作。
节点2收到来自节点1关于业务A的标签更新操作,解析业务A的接口及标签信息,发现需要更新接口0/4/2上的最后两个时隙的状态。此时对应的时隙状态是空闲,那么标签更新操作可以正常完成,将需要更新的时隙状态由空闲更新为占用。
节点1收到来自节点2关于业务B的标签更新操作,解析业务B的接口及标签信息,发现需要更新接口0/1/2接口上的最开始两个时隙的状态。此时对应的时隙状态是空闲,那么标签更新操作可以正常完成,将需要更新的时隙状态由空闲更新为占用。
至此,业务A和业务B均完成业务倒换操作,完全避免了资源冲突的时候链路两端时隙资源互相抢占,从而减少因标签分配/更新操作失败导致的业务建立/倒换失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链路两端时隙资源抢占的处理系统,用来支持上述各实施例的方法,系统包括判断单元、标签分配单元和业务发送单元。
判断单元,其用于在节点进行标签分配时,比较当前节点ID与下一个节点ID的大小。
标签分配单元,其用于根据当前节点ID大于或小于下一个节点ID,从当前节点第一个时隙开始向后或者从最后一个时隙开始向前获得满足业务需求的空闲时隙,并作为标签分配给该业务。
业务发送单元,其用于将携带分配的标签的业务,从当前节点发送到下一个节点,以便于下一个节点进行标签更新操作。
进一步的,判断单元和标签分配单元设置于I3(Interface info interface,接口信息接口)模块。I3模块还包括一个标签更新单元,其用于在接收到上一个节点发来的业务时,根据业务携带的相关信息进行标签更新操作。
进一步的,处理系统还包括LSC(Label Switch Controller,标签交换控制器)模块,其用于根据ASON网络的计算,向I3模块发送标签分配请求,所述标签分配请求包括业务对应的接口和业务所需时隙数目;还用于在标签分配单元分配时隙后,接收标签分配单元的分配结果。
对于同一条链路两端的节点上,获得满足业务需求的空闲时隙的方向相反。
如图2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以一个具体实施例说明I3模块的标签分配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I3模块接收到来自LSC模块的标签分配请求。
S102.I3模块判断当前节点ID是否大于下一个节点ID,若是,进入S103;若否,进入S104。其中,对于该没有远端的支路口链路而言,下一个节点ID为0。
S103.I3模块从第一个可以使用的空闲时隙资源开始,向后分配标签,标签分配后进入S105。
S104.I3模块从最后一个可以使用的空闲时隙资源开始,向前分配标签,标签分配后进入S105。
S105.I3模块返回标签分配结果给LSC模块。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链路两端时隙资源抢占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节点进行标签分配时,比较当前节点ID与下一个节点ID的大小,所述当前节点从第一个时隙开始向后或者从最后一个时隙开始向前获得满足业务需求的空闲时隙,而下一个节点从与当前节点相反的方向开始获得满足业务需求的空闲时隙;
将满足业务需求的空闲时隙作为标签分配给所述业务;
所述业务携带分配的标签,由当前节点发送到下一个节点进行标签更新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路两端时隙资源抢占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节点接收到业务后,根据ASON网络的标签分配请求,对业务进行标签分配操作,所述标签分配请求包括业务对应的接口和业务所需时隙数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路两端时隙资源抢占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条链路两端的节点上,获得满足业务需求的空闲时隙的方向相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路两端时隙资源抢占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节点ID大于下一个节点ID时,当前节点上业务对应的接口从第一个时隙开始向后检测空闲时隙,直到检测到满足业务需求的空闲时隙停止,将获取到的空闲时隙作为标签分配给所述业务,同时将对应的时隙状态修改为占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路两端时隙资源抢占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节点ID小于下一个节点ID时,当前节点上业务对应的接口从最后一个时隙开始向前检测空闲时隙,直到检测到满足业务需求的空闲时隙停止,将获取到的空闲时隙作为标签分配给所述业务,同时将对应的时隙状态修改为占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路两端时隙资源抢占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一个节点进行标签更新操作包括:
下一个节点接收前一节点的所述业务并解析后,根据标签对应时隙,得到接口上需要更新的时隙,将需要更新的时隙状态由空闲更新为占用。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链路两端时隙资源抢占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由LMP发现并上报,如果当前节点上LMP无法发现链路,所述当前节点的下一个节点ID和接口均为0。
8.一种链路两端时隙资源抢占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单元,其用于在节点进行标签分配时,比较当前节点ID与下一个节点ID的大小;
标签分配单元,其用于比较当前节点ID与下一个节点ID的大小,还用于所述当前节点从第一个时隙开始向后或者从最后一个时隙开始向前获得满足业务需求的空闲时隙,下一个节点从与当前节点相反的方向开始获得满足业务需求的空闲时隙,并将满足业务需求的空闲时隙作为标签分配给所述业务;
业务发送单元,其用于将携带分配的标签的业务,从当前节点发送到下一个节点,以进行标签更新操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链路两端时隙资源抢占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和标签分配单元业务发送单元均设置于接口信息接口模块;
所述接口信息接口模块还包括标签更新单元,其用于根据业务携带的相关信息进行标签更新操作;
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LSC模块,其用于根据ASON网络的计算,向接口信息接口模块发送标签分配请求,所述标签分配请求包括业务对应的接口和业务所需时隙数目;还用于接收接标签分配单元的分配结果;
同一条链路两端的节点上,获得满足业务需求的空闲时隙的方向相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链路两端时隙资源抢占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当前节点ID大于下一个节点ID时,标签分配单元通过当前节点上业务对应的接口从第一个时隙开始向后检测空闲时隙,
或者,所述当前节点ID小于下一个节点ID时,标签分配单元通过当前节点上业务对应的接口从最后一个时隙开始向前检测空闲时隙;
直到检测到满足业务需求的空闲时隙停止,标签分配单元将获取到的空闲时隙作为标签分配给所述业务,同时将对应的时隙状态修改为占用。
CN202010188684.8A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链路两端时隙资源抢占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34111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8684.8A CN113411158B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链路两端时隙资源抢占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8684.8A CN113411158B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链路两端时隙资源抢占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11158A CN113411158A (zh) 2021-09-17
CN113411158B true CN113411158B (zh) 2022-04-29

Family

ID=77677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88684.8A Active CN113411158B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链路两端时隙资源抢占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1115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9460A (zh) * 2003-10-14 2004-09-15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全球网络定位的全局负载均衡方法
WO2008130410A1 (en) * 2007-04-20 2008-10-30 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Method and systems for bandwidth scheduling and path computation for connection-oriented networks
CN101453403A (zh) * 2007-12-04 2009-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bb-te中的标签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3001871A (zh) * 2011-09-13 2013-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3297472A (zh) * 2012-03-01 2013-09-11 上海盛霄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内容分发网络的重定向方法及内容分发节点
CN104125617A (zh) * 2013-04-25 2014-10-29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自组网的系统和方法
CN108124020A (zh) * 2016-11-28 2018-06-0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方法、系统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16031B1 (ko) * 2017-07-25 2021-10-2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대규모 IoT 환경에서 네트워크 전송 트래픽에 따른 서비스 품질 보장을 위한 동적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9460A (zh) * 2003-10-14 2004-09-15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全球网络定位的全局负载均衡方法
WO2008130410A1 (en) * 2007-04-20 2008-10-30 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Method and systems for bandwidth scheduling and path computation for connection-oriented networks
CN101453403A (zh) * 2007-12-04 2009-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bb-te中的标签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3001871A (zh) * 2011-09-13 2013-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3297472A (zh) * 2012-03-01 2013-09-11 上海盛霄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内容分发网络的重定向方法及内容分发节点
CN104125617A (zh) * 2013-04-25 2014-10-29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自组网的系统和方法
CN108124020A (zh) * 2016-11-28 2018-06-0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方法、系统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11158A (zh) 2021-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28212B2 (en) Best effort technique for virtual path restoration
US7477594B2 (en) Method for restoring a virtual path in an optical network using 1:N protection
CA2191057C (en) Bandwith correlation means for paths in connection-oriented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CN106803814B (zh) 一种灵活以太网路径的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621366B2 (en)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source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0847221A2 (en) An ATM network controller
CN113497754B (zh) 转发路径建立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7512147B2 (en) Method of reserving network bandwidth resources,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network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H11127154A (ja) コネクションレス型通信方式
WO2016165139A1 (zh) 一种虚拟网络的故障恢复方法和装置
WO2016165142A1 (zh) 一种虚拟网络的保护方法和装置
US20030179701A1 (en) Method for restoring a virtual path in an optical network using dynamic unicast
US642172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ternetworking service reliability
US7539128B2 (en) Method for protecting and restoring link using optical label merging and dynamic resource sharing with network load
US20140185607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path establishing method and management server
EP2838231A1 (en) Network system and access controller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network system
CN102487329A (zh) 业务恢复方法及装置
US20100098088A1 (en) Pseudo Wire Establish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3411158B (zh) 一种链路两端时隙资源抢占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9005473B (zh) 一种协同选择路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941623A (zh)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网络节点
CN1881940A (zh) 分组地址交换或标签交换通信网络中连接路径的资源预留
EP1705831A1 (en) Deadlock detec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US692010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llision avoidance in bufferless networks
CN116056160B (zh) 网络切片的方法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