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08598A - 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 Google Patents

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08598A
CN113408598A CN202110648565.0A CN202110648565A CN113408598A CN 113408598 A CN113408598 A CN 113408598A CN 202110648565 A CN202110648565 A CN 202110648565A CN 113408598 A CN113408598 A CN 1134085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bearing
displacement
current
parameter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85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雪
韩朝阳
赵子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064856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085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08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085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8Learning methods
    • G06N3/084Backpropagation, e.g. using gradient desc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 G01B7/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1Design or setup of recognition systems or techniques; Extraction of features in feature space;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 G06F18/214Generating training patterns; Bootstrap methods, e.g. bagging or boo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gnetic Bearings And Hydrostatic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装置、磁悬浮轴承系统、存储介质及处理器,该方法包括:构建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位移测量模型,记为位移软测量模型;在需确定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情况下,获取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将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作为输入参数,输入位移软测量模型,并将位移软测量模型的输出参数确定为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实现对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确定。该方案,通过利用软测量方式对磁轴承转子径向位移进行测量,避免使用电涡流传感器时若电涡流传感器损坏而造成磁轴承转子出现跌落事故,能够提升磁轴承转子的悬浮安全性。

Description

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悬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如磁轴承系统的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装置、磁悬浮轴承系统(即磁轴承系统)、存储介质及处理器,尤其涉及一种磁悬浮轴承位移软测量方法、装置、磁悬浮轴承系统、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背景技术
磁悬浮轴承,利用磁场力将磁轴承转子稳定的悬浮在空中,它具有无机械磨损、不需要润滑、不需要维护等特点,能够实现电机高速运行。相关方案中,磁悬浮轴承系统通过位移传感器检测磁轴承转子的位移,将其与位移给定值进行比较后送入悬浮力控制系统产生悬浮力控制电流。
相关方案中,磁轴承转子径向位移测量时,多采用电涡流传感器,若电涡流传感器损坏,则会造成磁轴承转子出现跌落事故。
由于电涡流传感器需要占用空间,导致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的体积变大。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装置、磁悬浮轴承系统、存储介质及处理器,以解决在磁轴承转子径向位移测量时,多采用电涡流传感器,若电涡流传感器损坏则会造成磁轴承转子出现跌落事故的问题,达到通过利用软测量方式对磁轴承转子径向位移进行测量,避免使用电涡流传感器时若电涡流传感器损坏而造成磁轴承转子出现跌落事故,能够提升磁轴承转子的悬浮安全性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中,所述磁轴承,包括:磁轴承线圈和磁轴承转子;所述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包括:构建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位移测量模型,记为位移软测量模型;在需确定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将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作为输入参数,输入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并将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的输出参数确定为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实现对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确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作为输入参数,输入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并将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的输出参数确定为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包括:将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设置在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的采样端与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反馈端之间,以使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能够基于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输出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构建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位移测量模型,记为位移软测量模型,包括:收集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以及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作为样本数据;基于所述样本数据,以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为输入参数、并以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为输出参数,对小波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磁轴承线圈的数量为一个以上;收集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以及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作为样本数据,包括:选取一个以上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以及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作为特征变量;对所述特征变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形成采样数据,用作训练和测试的样本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样本数据,以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为输入参数、并以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为输出参数,对小波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包括:设置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在所述磁轴承线圈的数量为一个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层数为一层以上;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设置的所述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所述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基于所述样本数据,以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为输入参数、并以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为输出参数,对优化后的所述小波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在实现对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确定之后,根据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调整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得到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的调整值;根据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的调整值,控制所述磁轴承线圈运行。
与上述方法相匹配,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磁轴承的位移确定装置中,所述磁轴承,包括:磁轴承线圈和磁轴承转子;所述磁轴承的位移确定装置,包括:建模单元,被配置为构建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位移测量模型,记为位移软测量模型;获取单元,被配置为在需确定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作为输入参数,输入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并将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的输出参数确定为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实现对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确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作为输入参数,输入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并将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的输出参数确定为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包括:将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设置在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的采样端与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反馈端之间,以使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能够基于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输出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建模单元,构建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位移测量模型,记为位移软测量模型,包括:收集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以及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作为样本数据;基于所述样本数据,以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为输入参数、并以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为输出参数,对小波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磁轴承线圈的数量为一个以上;所述建模单元,收集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以及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作为样本数据,包括:选取一个以上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以及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作为特征变量;对所述特征变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形成采样数据,用作训练和测试的样本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建模单元,基于所述样本数据,以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为输入参数、并以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为输出参数,对小波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包括:设置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在所述磁轴承线圈的数量为一个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层数为一层以上;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设置的所述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所述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基于所述样本数据,以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为输入参数、并以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为输出参数,对优化后的所述小波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在实现对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确定之后,根据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调整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得到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的调整值;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的调整值,控制所述磁轴承线圈运行。
与上述装置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磁悬浮轴承系统,包括:以上所述的磁轴承的位移确定装置。
与上述方法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上所述的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
与上述方法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以上所述的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
由此,本发明的方案,通过收集的样本数据去训练该模型,训练好的模型可直接串联到磁悬浮轴承系统中,构成径向位移预测模块,实现自检测磁悬浮轴承转子的径向位移;从而,通过利用软测量方式对磁轴承转子径向位移进行测量,避免使用电涡流传感器时若电涡流传感器损坏而造成磁轴承转子出现跌落事故,能够提升磁轴承转子的悬浮安全性。同时,本发明的方案,还能够解决在磁轴承转子径向位移测量时,多采用电涡流传感器,导致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的体积变大的问题,达到通过利用软测量方式对磁轴承转子径向位移进行测量,避免使用电涡流传感器而导致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的体积变大,从而节省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的占用空间的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方法中构建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位移测量模型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方法中收集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以及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方法中对小波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方法中基于确定的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对所述磁轴承线圈的电流进行控制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磁轴承的位移确定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构建小波神经网络位移软测量模型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小波神经网络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改进的粒子群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过程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基于小波神经网络位移测量电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02-建模单元;106-获取单元;104-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考虑到磁轴承转子径向位移测量时,多采用电涡流传感器,由于电涡流传感器需要占用空间,导致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的体积变大,并且,还会导致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的成本升高,且不方便安装与维护。相关方案中,提出了磁悬浮轴承位移自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模型参考自适应法和支持向量机法。例如:一些方案中,不需要依靠精确的数学模型,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但是支持向量机的稳定性、学习能力和泛化能力主要取决于其参数的设置,且算法计算量较大,容易导致网络收敛速度慢和陷入局部极小值。又如:另一些方案中,基于自适应BP神经网络(即一种按照误差逆向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建立软测量方案,由于BP神经网络隐含层的传递激发函数是tansig函数(即神经网络层传递函数),其不具备小波函数良好的时频局部化性质,所以易使BP神经网络陷入局部寻优,致使该网络的预测精度、鲁棒性比较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磁轴承,包括:磁轴承线圈和磁轴承转子;所述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包括:步骤S110至步骤S130。
在步骤S110处,构建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位移测量模型,记为位移软测量模型,即小波神经网络位移预测模型。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是以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为输入参数、并以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为输出参数,对小波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的模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10中构建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位移测量模型,记为位移软测量模型的具体过程,参见以下示例性说明。
下面结合图2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构建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位移测量模型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步骤S110中构建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位移测量模型的具体过程,包括:步骤S210和步骤S220。
步骤S210,收集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以及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作为样本数据。在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中,位移参数,包括:磁悬浮轴承转子的径向位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磁轴承线圈的数量为一个以上。
步骤S210中收集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以及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作为样本数据的具体过程,参见以下示例性说明。
下面结合图3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收集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以及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步骤S210中收集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以及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的具体过程,包括:步骤S310至步骤S320。
步骤S310,选取一个以上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以及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作为特征变量。
步骤S320对所述特征变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形成采样数据,用作训练和测试的样本数据。
本发明的方案,是利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小波神经网络”这种算法建立磁悬浮轴承位移与电流之间的非线性预测模型,能够实现磁轴承无位移传感器的位移自检测。采用公式(1)~公式(6)建立该模型,可以有效避免粒子群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减少迭代次数,提高该模型的预测精度。
图7为构建小波神经网络位移软测量模型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轴承位移软测量方法,包括:
第一步:选取特征变量。位移软测量模型(即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位移测量模型)的特征变量,主要由模型输入变量和模型输出变量组成,以轴承径向位移sFX、sFY、sRX、sRY为模型输出变量,通过模型分析可知,悬浮力控制电流iFX、iFY、iRX、iRY与轴承位移相关联,所以确定其为模型输入变量。
第二步:采样数据预处理。对输入与输出信号进行归一化处理,其归一化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110180260000071
其中,AK为归一化后的输入数据。xK为原始输入数据。xmax、xmin分别为原始输入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再对归一化后的数据进行滤波,进而获得比较精确的输入输出数据,选取N组代表性的样本数据,N为正整数。其中每组样本数据包含4个输入变量Xi=[iFX、iFY、iRX、iRY],对应的输出向量为Yk=[sFX、sFY、sRX、sRY],形成采样数据,用来训练和测试该模型。
步骤S220,基于所述样本数据,以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为输入参数、并以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为输出参数,对小波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
具体地,本发明的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磁悬浮轴承转子位移软测量的方法,通过收集的样本数据去训练该小波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得到径向位移预测模块(即位移软测量模型),实现了无传感器径向位移自检测技术,即,能够自检测磁悬浮轴承转子的径向位移,无需机械式的电涡流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20中基于所述样本数据,以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为输入参数、并以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为输出参数,对小波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的具体过程,参见以下示例性说明。
下面结合图4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对小波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步骤S220中对小波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的具体过程,包括:步骤S410至步骤S430。
步骤S410,设置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在所述磁轴承线圈的数量为一个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层数为一层以上。
步骤S420,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设置的所述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所述小波神经网络模型。
如图7所示,轴承位移软测量方法,还包括:
第三步:设计小波神经网络。图8为小波神经网络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设计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如图8所示,共有三层,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模型。该网络的输入层变量为Xi=[iFX、iFY、iRX、iRY],故输入层节点个数为i(i=1、2、3、4)个。输出层变量为Yk=[sFX、sFY、sRX、sRY],故输出层节点个数为k(k=1、2、3、4)个。隐含层节点个数为
Figure BDA0003110180260000081
个。如图8所示的例子,设计采用Morlet(小波)母小波函数ψ(x)作为隐含层的激活函数,其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110180260000082
输出层激励函数为Sigmoid函数,其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110180260000083
若把输入层的第i个输入样本设置为Xi,输出层的第k个输出值设置为Yk,输入层节点i与隐含层节点j之间的连接权值设置为ωij,隐含层节点j与输出层节点k之间的连接权值设置为ωjk。第j个隐含层节点的伸缩因子与平移因子分别设置为aj和bj,则小波神经网络的数学模型为:
Figure BDA0003110180260000084
其中,σ和uk就是小波神经网络输出层激励函数
Figure BDA0003110180260000085
中的字符,因为输出层节点数为K(k=1、2、3、4)个,所以写成σ(uk),代表着输出层第K个节点的输出值。
从图8所示的小波神经网络的结构可以看出,当每一层的节点数确定后,每层之间的连接权值(ωijjk)与小波基函数的伸缩因子(aj)、平移因子(bj)决定小波神经网络性能的优劣。因此对(ωijjk,aj,bj)这些参数进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步: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参数。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Optimization,PSO)的主要作用是求全局最优解,粒子群算法可描述为:假设粒子群在一个s维空间中搜索,有m个粒子组成种群Z,Z可表示为Z=(Z1,Z2,Z3,…,Zm)。把第i个粒子的位置表示为Zi=(Zi1,Zi2,…,Zis),第i个粒子的速度表示为Vi=(Vi1,Vi2,…,Vis),每个粒子的位置都表示所求问题的潜在解。首先用目标函数求出适应值,然后根据粒子的适应值得出当前粒子性能的优劣。粒子根据位置更新公式不断地迭代寻求新的解,个体极值记为Pid,全体极值记为Pgd。每个粒子根据公式(1)来更新自己的速度,根据公式(2)来更新自己的位置。
Vid(t+1)=ωVid(t)+η1r1(Pid-Zid(t))+η2r2(Pgd-Zid(t)) (1)。
Zid(t+1)=Zid(t)+Vid(t+1) (2)。
其中,ω为惯性权重系数。η1和η2是非负学习因子。i=1,2,…,m。d=1,2,…,s。r1和r2为[0,1]上的随机数。
改进惯性权重系数:惯性权重系数ω与粒子群的全局与局部搜索能力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ω的值越大则粒子群的全局搜索能力越强,ω的值越小则粒子群的局部搜索能力越强。因此,通过较大的ω增强粒子群迭代前期的全局搜索能力,并通过较小的ω增强粒子群迭代后期的局部搜索,以此提高群体迭代速度及迭代精度。
所以本发明的方案中,采用公式(3)来更新粒子群惯性权重系数。
Figure BDA0003110180260000091
其中,ωmin和ωmax分别为惯性权重变化的最小值和最大值,t为当前迭代次数,tmax为设定的最大迭代次数。例如:公式(3)中ωmin、ωmax、tmax的取值分别可以为0.2、0.9、500。
改进学习因子:由于η1决定粒子群个体认知水平贡献率,η2决定粒子群体认知水平贡献率。因此,在迭代前期,粒子适应度较大,可通过较大的η2来控制粒子按群体最优方向发展。迭代后期,粒子适应度逐渐减低,可通过较大的η1释放粒子个体认知,直至找到最优位置。鉴于此,本发明的方案采用如下公式(4)、公式(5)来更新学习因子。
Figure BDA0003110180260000101
Figure BDA0003110180260000102
其中,η1min、η2min、η1max和η2max,分别表示学习因子的最小值和最大值。通过对粒子群算法的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的改进不仅可以降低算法的迭代次数,减少计算时间,而且可以提高算法精度,该改进模型可以有效避免粒子群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高粒子群算法预测精度。
例如:公式(4)中η1min、η1max、tmax的取值分别为1.7、2.3、500。公式(5)中η2min、η2max、tmax的取值也是1.7、2.3、500。这些参数的选取能够降低算法的迭代次数,通过调整不同阶段粒子群的发展方向,减少了计算时间。
粒子群优化小波神经网络就是在网络反向传播过程通过各个粒子在其搜索空间内搜索小波神经网络的参数(ωijjk,aj,bj)。粒子在每一维上的位置就是所求的解,要建立粒子的维度和(ωijjk,aj,bj)的对应关系,神经网络的权值(ωijjk)数加上小波基函数的伸缩因子(aj)数与平移因子(bj)数的和等于粒子的维数。对于网络结构为M-n-N的三层网络,网络权值数为M×n+n×N,小波基函数的伸缩因子数与平移因子数为n+n,所以粒子的维数为M×n+n×N+n+n。选择均方误差函数E为适应度值函数,如公式(6)所示:
Figure BDA0003110180260000103
其中,此处,M是小波神经网络输入层节点数,n是小波神经网络隐含层节点数,N是小波神经网络输出层节点数。而前述的N是样本数据的个数。
步骤S430,基于所述样本数据,以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为输入参数、并以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为输出参数,对优化后的所述小波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
图9为改进的粒子群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过程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改进的粒子群优化小波神经网络训练算法具体流程如图9所示。将优化后的粒子全局最优位置的每一维的数值赋值给(ωijjk,aj,bj),对于网络结构为M-n-N的三层网络,一般将前M×n个值赋值给输入层与隐含层之间的权值,将第M×n+1与M×n+n之间的值赋值给小波基函数的伸缩因子,将第M×n+n+1与M×n+2n之间的值赋值给小波基函数的平移因子,剩下的赋值给隐含层与输出层之间的权值。
如图7所示,轴承位移软测量方法,还包括:
第五步:建立基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小波神经网络位移软测量控制系统。将优化训练好的小波神经网络径向位移预测模块接入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中,实现轴承转子径向位移在线实时预测。
在步骤S120处,在需确定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如获取由电流传感器采样得到的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
在步骤S130处,将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作为输入参数,输入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并将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的输出参数确定为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实现对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确定。即,根据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路实现对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确定。在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中,位移参数,包括:磁悬浮轴承转子的径向位移。
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先构建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与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在需确定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将该对应关系中与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相同的设定控制电流所对应的设定位移参数,确定为与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对应的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即,根据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路实现对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确定。在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和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中,位移参数,包括:磁悬浮轴承转子的径向位移。
其中,构建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与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构建情况:
第一种构建情况:可以是构建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与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之间的数值关系或表格。
第二种构建情况:可以是构建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位移测量模型,记为位移软测量模型,即小波神经网络位移预测模型。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是以所述磁轴承线圈的控制电流为输入参数、并以所述磁轴承转子的位移参数为输出参数的模型。
这样,本发明的方案,通过自检测磁悬浮轴承转子的径向位移,实现了无传感器径向位移自检测技术,即,能够自检测磁悬浮轴承转子的径向位移,无需机械式的电涡流传感器,解决了机械式传感器损坏时造成转子突然跌落,与机械部分摩擦损坏系统的问题,从而,能够避免使用电涡流传感器时若电涡流传感器损坏而造成磁轴承转子出现跌落事故,能够提升磁轴承转子的悬浮安全性。同时,降低了系统成本、体积,提高了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方便了后期的维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30中将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作为输入参数,输入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并将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的输出参数确定为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包括:将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设置在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的采样端与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反馈端之间,以使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能够基于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输出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
这样,本发明的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磁悬浮轴承转子位移软测量的方法,通过收集的样本数据去训练该小波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好的模型可直接串联到磁悬浮轴承系统中,构成径向位移预测模块(即位移软测量模型),实现了无传感器径向位移自检测技术,即,能够自检测磁悬浮轴承转子的径向位移,无需机械式的电涡流传感器,解决了机械式传感器损坏时造成转子突然跌落,与机械部分摩擦损坏系统的问题,从而,能够避免使用电涡流传感器时若电涡流传感器损坏而造成磁轴承转子出现跌落事故,能够提升磁轴承转子的悬浮安全性。同时,还解决了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体积大、成本较高的问题,能够避免在磁轴承转子径向位移测量时,多采用电涡流传感器,导致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的体积变大的问题。另外,对于非线性和难以建立转子位移计算模型的磁悬浮轴承实现无位移传感器的自动测量,不需要额外的复杂电路,容易实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基于确定的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对所述磁轴承线圈的电流进行控制的过程。
下面结合图5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基于确定的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对所述磁轴承线圈的电流进行控制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基于确定的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对所述磁轴承线圈的电流进行控制的具体过程,包括:步骤S510和步骤S520。
步骤S510,在实现对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确定之后,根据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调整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得到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的调整值。具体地,根据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调整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包括:根据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与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参考位移参数的差值,进行PID控制后,得到第一处理结果。再将该第一处理结果与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的差值进行PWM处理,得到第二处理结果。然后对该第二处理结果进行功率放大处理,得到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的调整值。
步骤S520,根据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的调整值,控制所述磁轴承线圈运行。
图10为基于小波神经网络位移测量电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基于小波神经网络位移测量电路,包括:针对每个磁轴承线圈,如径向前X方向线圈(FX线圈)、径向前Y方向线圈(FY线圈)、径向后X方向线圈(RX线圈)和径向后Y方向线圈(RY线圈),设置有一路控制支路。每路控制支路输出的电流信号,即每个磁轴承线圈的控制电流,经小波神经网络(WNN)位移测量模型(即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位移测量模型)后,输出磁轴承转子的预测转子位移。每路预测转子位移和该路的给定参考位置信号,经第一比较器得到二者的差值,经该路的控制支路后,输出对该路磁轴承线圈的控制电流的调整值,并根据该路磁轴承线圈的控制电流的调整值,对该路磁轴承线圈进行控制。其中,每路控制支路,包括:PWM控制模块、第二比较器、PWM模块和功率放大器。PWM控制模块,对每路预测转子位移和该路的给定参考位置信号的差值进行PID处理后,输出第一处理结果。每路的第一处理结果与该路的预测转子位移的差值,经PWM模块处理后,得到第二处理结果。第二处理结果,经功率放大器处理后,得到该路磁轴承线圈的控制电流的调整值。
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将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位移测量模型运用在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中。小波神经网络位移预测模型,以功率放大器(如开关功率放大器)的电流信号iFX、iFY、iRX、iRY为输入信号,输出预测转子位移sFX、sFY、sRX、sRY,并将其与给定的参考位置信号fFX、fFY、fRX、fRY进行比较,其差值通过闭环控制器和开关功率放大器,最终实现磁轴承的稳定悬浮。
这样,本发明的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磁悬浮轴承转子位移软测量的方法,通过收集的样本数据去训练该小波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好的模型可直接串联到磁悬浮轴承系统中,构成径向位移预测模块(即位移软测量模型),实现了无传感器径向位移自检测技术,即,能够自检测磁悬浮轴承转子的径向位移,无需机械式的电涡流传感器,解决了机械式传感器损坏时造成转子突然跌落,与机械部分摩擦损坏系统的问题,从而,能够避免使用电涡流传感器时若电涡流传感器损坏而造成磁轴承转子出现跌落事故,能够提升磁轴承转子的悬浮安全性。同时,还解决了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体积大、成本较高的问题,能够避免在磁轴承转子径向位移测量时,多采用电涡流传感器,导致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的体积变大的问题。另外,对于非线性和难以建立转子位移计算模型的磁悬浮轴承实现无位移传感器的自动测量,不需要额外的复杂电路,容易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方案中的基于小波神经网络位移软测量方法,不仅可以用在磁悬浮轴承系统中,同样适用于其它电涡流传感器的应用场合。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收集的样本数据去训练该模型,训练好的模型可直接串联到磁悬浮轴承系统中,构成径向位移预测模块,实现自检测磁悬浮轴承转子的径向位移。从而,通过利用软测量方式对磁轴承转子径向位移进行测量,避免使用电涡流传感器时若电涡流传感器损坏而造成磁轴承转子出现跌落事故,能够提升磁轴承转子的悬浮安全性。同时,本发明的方案,还能够解决在磁轴承转子径向位移测量时,多采用电涡流传感器,导致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的体积变大的问题,达到通过利用软测量方式对磁轴承转子径向位移进行测量,避免使用电涡流传感器而导致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的体积变大,从而节省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的占用空间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的一种磁轴承的位移确定装置。参见图6所示本发明的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磁轴承,包括:磁轴承线圈和磁轴承转子。所述磁轴承的位移确定装置,包括:建模单元102、获取单元104和控制单元106。
其中,建模单元102,被配置为构建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位移测量模型,记为位移软测量模型,即小波神经网络位移预测模型。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是以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为输入参数、并以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为输出参数,对小波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的模型。该建模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1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建模单元102,构建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位移测量模型,记为位移软测量模型,包括:
所述建模单元102,具体还被配置为收集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以及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作为样本数据。在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中,位移参数,包括:磁悬浮轴承转子的径向位移。该建模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2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磁轴承线圈的数量为一个以上。
所述建模单元102,收集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以及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作为样本数据,包括:
所述建模单元102,具体还被配置为选取一个以上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以及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作为特征变量。该建模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310。
所述建模单元102,具体还被配置为对所述特征变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形成采样数据,用作训练和测试的样本数据。该建模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320。
图7为构建小波神经网络位移软测量模型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轴承位移软测量装置,包括:
第一步:选取特征变量。位移软测量模型(即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位移测量模型)的特征变量,主要由模型输入变量和模型输出变量组成,以轴承径向位移sFX、sFY、sRX、sRY为模型输出变量,通过模型分析可知,悬浮力控制电流iFX、iFY、iRX、iRY与轴承位移相关联,所以确定其为模型输入变量。
第二步:采样数据预处理。对输入与输出信号进行归一化处理,其归一化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110180260000161
其中,AK为归一化后的输入数据。xK为原始输入数据。xmax、xmin分别为原始输入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再对归一化后的数据进行滤波,进而获得比较精确的输入输出数据,选取N组代表性的样本数据,N为正整数。其中每组样本数据包含4个输入变量Xi=[iFX、iFY、iRX、iRY],对应的输出向量为Yk=[sFX、sFY、sRX、sRY],形成采样数据,用来训练和测试该模型。
所述建模单元102,具体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样本数据,以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为输入参数、并以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为输出参数,对小波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该建模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220。
具体地,本发明的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磁悬浮轴承转子位移软测量的装置,通过收集的样本数据去训练该小波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得到径向位移预测模块(即位移软测量模型),实现了无传感器径向位移自检测技术,即,能够自检测磁悬浮轴承转子的径向位移,无需机械式的电涡流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建模单元102,基于所述样本数据,以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为输入参数、并以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为输出参数,对小波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包括:
所述建模单元102,具体还被配置为设置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在所述磁轴承线圈的数量为一个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层数为一层以上。该建模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410。
所述建模单元102,具体还被配置为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设置的所述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所述小波神经网络模型。该建模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420。
如图7所示,轴承位移软测量装置,还包括:
第三步:设计小波神经网络。图8为小波神经网络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设计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如图8所示,共有三层,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模型。该网络的输入层变量为Xi=[iFX、iFY、iRX、iRY],故输入层节点个数为i(i=1、2、3、4)个。输出层变量为Yk=[sFX、sFY、sRX、sRY],故输出层节点个数为k(k=1、2、3、4)个。隐含层节点个数为
Figure BDA0003110180260000171
个。如图8所示的例子,设计采用Morlet(小波)母小波函数ψ(x)作为隐含层的激活函数,其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110180260000172
输出层激励函数为Sigmoid函数,其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110180260000173
若把输入层的第i个输入样本设置为Xi,输出层的第k个输出值设置为Yk,输入层节点i与隐含层节点j之间的连接权值设置为ωij,隐含层节点j与输出层节点k之间的连接权值设置为ωjk。第j个隐含层节点的伸缩因子与平移因子分别设置为aj和bj,则小波神经网络的数学模型为:
Figure BDA0003110180260000174
从图8所示的小波神经网络的结构可以看出,当每一层的节点数确定后,每层之间的连接权值(ωijjk)与小波基函数的伸缩因子(aj)、平移因子(bj)决定小波神经网络性能的优劣。因此对(ωijjk,aj,bj)这些参数进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步: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参数。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Optimization,PSO)的主要作用是求全局最优解,粒子群算法可描述为:假设粒子群在一个s维空间中搜索,有m个粒子组成种群Z,Z可表示为Z=(Z1,Z2,Z3,…,Zm)。把第i个粒子的位置表示为Zi=(Zi1,Zi2,…,Zis),第i个粒子的速度表示为Vi=(Vi1,Vi2,…,Vis),每个粒子的位置都表示所求问题的潜在解。首先用目标函数求出适应值,然后根据粒子的适应值得出当前粒子性能的优劣。粒子根据位置更新公式不断地迭代寻求新的解,个体极值记为Pid,全体极值记为Pgd。每个粒子根据公式(1)来更新自己的速度,根据公式(2)来更新自己的位置。
Vid(t+1)=ωVid(t)+η1r1(Pid-Zid(t))+η2r2(Pgd-Zid(t)) (1)。
Zid(t+1)=Zid(t)+Vid(t+1) (2)。
其中,ω为惯性权重系数。η1和η2是非负学习因子。i=1,2,…,m。d=1,2,…,s。r1和r2为[0,1]上的随机数。
改进惯性权重系数:惯性权重系数ω与粒子群的全局与局部搜索能力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ω的值越大则粒子群的全局搜索能力越强,ω的值越小则粒子群的局部搜索能力越强。因此,通过较大的ω增强粒子群迭代前期的全局搜索能力,并通过较小的ω增强粒子群迭代后期的局部搜索,以此提高群体迭代速度及迭代精度。
所以本发明的方案中,采用公式(3)来更新粒子群惯性权重系数。
Figure BDA0003110180260000181
其中,ωmin和ωmax分别为惯性权重变化的最小值和最大值,t为当前迭代次数,tmax为设定的最大迭代次数。
改进学习因子:由于η1决定粒子群个体认知水平贡献率,η2决定粒子群体认知水平贡献率。因此,在迭代前期,粒子适应度较大,可通过较大的η2来控制粒子按群体最优方向发展。迭代后期,粒子适应度逐渐减低,可通过较大的η1释放粒子个体认知,直至找到最优位置。鉴于此,本发明的方案采用如下公式(4)、公式(5)来更新学习因子。
Figure BDA0003110180260000182
Figure BDA0003110180260000183
其中,η1min、η2min、η1max和η2max,分别表示学习因子的最小值和最大值。通过对粒子群算法的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的改进不仅可以降低算法的迭代次数,减少计算时间,而且可以提高算法精度,该改进模型可以有效避免粒子群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高粒子群算法预测精度。
粒子群优化小波神经网络就是在网络反向传播过程通过各个粒子在其搜索空间内搜索小波神经网络的参数(ωijjk,aj,bj)。粒子在每一维上的位置就是所求的解,要建立粒子的维度和(ωijjk,aj,bj)的对应关系,神经网络的权值(ωijjk)数加上小波基函数的伸缩因子(aj)数与平移因子(bj)数的和等于粒子的维数。对于网络结构为M-n-N的三层网络,网络权值数为M×n+n×N,小波基函数的伸缩因子数与平移因子数为n+n,所以粒子的维数为M×n+n×N+n+n。选择均方误差函数E为适应度值函数,如公式(6)所示:
Figure BDA0003110180260000191
所述建模单元102,具体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样本数据,以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为输入参数、并以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为输出参数,对优化后的所述小波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该建模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430。
图9为改进的粒子群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过程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改进的粒子群优化小波神经网络训练算法具体流程如图9所示。将优化后的粒子全局最优位置的每一维的数值赋值给(ωijjk,aj,bj),对于网络结构为M-n-N的三层网络,一般将前M×n个值赋值给输入层与隐含层之间的权值,将第M×n+1与M×n+n之间的值赋值给小波基函数的伸缩因子,将第M×n+n+1与M×n+2n之间的值赋值给小波基函数的平移因子,剩下的赋值给隐含层与输出层之间的权值。
如图7所示,轴承位移软测量装置,还包括:
第五步:建立基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小波神经网络位移软测量控制系统。将优化训练好的小波神经网络径向位移预测模块接入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中,实现轴承转子径向位移在线实时预测。
获取单元104,被配置为在需确定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如获取由电流传感器采样得到的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该获取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120。
控制单元106,被配置为将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作为输入参数,输入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并将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的输出参数确定为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实现对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确定。即,根据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路实现对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确定。在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中,位移参数,包括:磁悬浮轴承转子的径向位移。该控制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130。
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先构建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与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在需确定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将该对应关系中与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相同的设定控制电流所对应的设定位移参数,确定为与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对应的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即,根据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路实现对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确定。在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和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中,位移参数,包括:磁悬浮轴承转子的径向位移。
其中,构建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与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构建情况:
第一种构建情况:可以是构建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与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之间的数值关系或表格。
第二种构建情况:可以是构建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位移测量模型,记为位移软测量模型,即小波神经网络位移预测模型。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是以所述磁轴承线圈的控制电流为输入参数、并以所述磁轴承转子的位移参数为输出参数的模型。
这样,本发明的方案,通过自检测磁悬浮轴承转子的径向位移,实现了无传感器径向位移自检测技术,即,能够自检测磁悬浮轴承转子的径向位移,无需机械式的电涡流传感器,解决了机械式传感器损坏时造成转子突然跌落,与机械部分摩擦损坏系统的问题,从而,能够避免使用电涡流传感器时若电涡流传感器损坏而造成磁轴承转子出现跌落事故,能够提升磁轴承转子的悬浮安全性。同时,降低了系统成本、体积,提高了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方便了后期的维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106,将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作为输入参数,输入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并将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的输出参数确定为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包括:所述控制单元106,具体还被配置为将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设置在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的采样端与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反馈端之间,以使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能够基于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输出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
这样,本发明的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磁悬浮轴承转子位移软测量的装置,通过收集的样本数据去训练该小波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好的模型可直接串联到磁悬浮轴承系统中,构成径向位移预测模块(即位移软测量模型),实现了无传感器径向位移自检测技术,即,能够自检测磁悬浮轴承转子的径向位移,无需机械式的电涡流传感器,解决了机械式传感器损坏时造成转子突然跌落,与机械部分摩擦损坏系统的问题,从而,能够避免使用电涡流传感器时若电涡流传感器损坏而造成磁轴承转子出现跌落事故,能够提升磁轴承转子的悬浮安全性。同时,还解决了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体积大、成本较高的问题,能够避免在磁轴承转子径向位移测量时,多采用电涡流传感器,导致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的体积变大的问题。另外,对于非线性和难以建立转子位移计算模型的磁悬浮轴承实现无位移传感器的自动测量,不需要额外的复杂电路,容易实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基于确定的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对所述磁轴承线圈的电流进行控制的过程,具体如下:
所述控制单元106,还被配置为在实现对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确定之后,根据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调整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得到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的调整值。该控制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510。具体地,根据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调整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包括:根据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与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参考位移参数的差值,进行PID控制后,得到第一处理结果。再将该第一处理结果与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的差值进行PWM处理,得到第二处理结果。然后对该第二处理结果进行功率放大处理,得到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的调整值。
所述控制单元106,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的调整值,控制所述磁轴承线圈运行。该控制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520。
图10为基于小波神经网络位移测量电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基于小波神经网络位移测量电路,包括:针对每个磁轴承线圈,如径向前X方向线圈(FX线圈)、径向前Y方向线圈(FY线圈)、径向后X方向线圈(RX线圈)和径向后Y方向线圈(RY线圈),设置有一路控制支路。每路控制支路输出的电流信号,即每个磁轴承线圈的控制电流,经小波神经网络(WNN)位移测量模型(即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位移测量模型)后,输出磁轴承转子的预测转子位移。每路预测转子位移和该路的给定参考位置信号,经第一比较器得到二者的差值,经该路的控制支路后,输出对该路磁轴承线圈的控制电流的调整值,并根据该路磁轴承线圈的控制电流的调整值,对该路磁轴承线圈进行控制。其中,每路控制支路,包括:PWM控制模块、第二比较器、PWM模块和功率放大器。PWM控制模块,对每路预测转子位移和该路的给定参考位置信号的差值进行PID处理后,输出第一处理结果。每路的第一处理结果与该路的预测转子位移的差值,经PWM模块处理后,得到第二处理结果。第二处理结果,经功率放大器处理后,得到该路磁轴承线圈的控制电流的调整值。
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将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位移测量模型运用在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中。小波神经网络位移预测模型,以功率放大器(如开关功率放大器)的电流信号iFX、iFY、iRX、iRY为输入信号,输出预测转子位移sFX、sFY、sRX、sRY,并将其与给定的参考位置信号fFX、fFY、fRX、fRY进行比较,其差值通过闭环控制器和开关功率放大器,最终实现磁轴承的稳定悬浮。
这样,本发明的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磁悬浮轴承转子位移软测量的装置,通过收集的样本数据去训练该小波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好的模型可直接串联到磁悬浮轴承系统中,构成径向位移预测模块(即位移软测量模型),实现了无传感器径向位移自检测技术,即,能够自检测磁悬浮轴承转子的径向位移,无需机械式的电涡流传感器,解决了机械式传感器损坏时造成转子突然跌落,与机械部分摩擦损坏系统的问题,从而,能够避免使用电涡流传感器时若电涡流传感器损坏而造成磁轴承转子出现跌落事故,能够提升磁轴承转子的悬浮安全性。同时,还解决了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体积大、成本较高的问题,能够避免在磁轴承转子径向位移测量时,多采用电涡流传感器,导致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的体积变大的问题。另外,对于非线性和难以建立转子位移计算模型的磁悬浮轴承实现无位移传感器的自动测量,不需要额外的复杂电路,容易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方案中的基于小波神经网络位移软测量装置,不仅可以用在磁悬浮轴承系统中,同样适用于其它电涡流传感器的应用场合。
由于本实施例的装置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图1至图5所示的方法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收集的样本数据去训练该模型,训练好的模型可直接串联到磁悬浮轴承系统中,构成径向位移预测模块,实现自检测磁悬浮轴承转子的径向位移,解决了机械式传感器损坏时造成转子突然跌落,与机械部分摩擦损坏系统的问题,能够避免使用电涡流传感器时若电涡流传感器损坏而造成磁轴承转子出现跌落事故,能够提升磁轴承转子的悬浮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磁轴承的位移确定装置的一种磁悬浮轴承系统。该磁悬浮轴承系统可以包括:以上所述的磁轴承的位移确定装置。
由于本实施例的磁悬浮轴承系统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图6所示的装置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收集的样本数据去训练该模型,训练好的模型可直接串联到磁悬浮轴承系统中,构成径向位移预测模块,实现自检测磁悬浮轴承转子的径向位移,解决了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体积大、成本较高的问题,能够避免在磁轴承转子径向位移测量时,多采用电涡流传感器,导致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的体积变大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的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上所述的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
由于本实施例的存储介质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图1至图5所示的方法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收集的样本数据去训练该模型,训练好的模型可直接串联到磁悬浮轴承系统中,构成径向位移预测模块,实现自检测磁悬浮轴承转子的径向位移,对于非线性和难以建立转子位移计算模型的磁悬浮轴承实现无位移传感器的自动测量,不需要额外的复杂电路,容易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的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以上所述的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
由于本实施例的处理器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图1至图5所示的方法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收集的样本数据去训练该模型,训练好的模型可直接串联到磁悬浮轴承系统中,构成径向位移预测模块,实现自检测磁悬浮轴承转子的径向位移,降低了系统成本、体积,提高了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方便了后期的维护。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轴承,包括:磁轴承线圈和磁轴承转子;所述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包括:
构建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位移测量模型,记为位移软测量模型;
在需确定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
将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作为输入参数,输入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并将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的输出参数确定为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实现对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作为输入参数,输入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并将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的输出参数确定为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包括:
将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设置在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的采样端与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反馈端之间,以使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能够基于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输出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位移测量模型,记为位移软测量模型,包括:
收集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以及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作为样本数据;
基于所述样本数据,以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为输入参数、并以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为输出参数,对小波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轴承线圈的数量为一个以上;
收集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以及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作为样本数据,包括:
选取一个以上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以及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作为特征变量;
对所述特征变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形成采样数据,用作训练和测试的样本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样本数据,以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为输入参数、并以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为输出参数,对小波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包括:
设置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在所述磁轴承线圈的数量为一个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层数为一层以上;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设置的所述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所述小波神经网络模型;
基于所述样本数据,以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为输入参数、并以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为输出参数,对优化后的所述小波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实现对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确定之后,根据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调整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得到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的调整值;
根据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的调整值,控制所述磁轴承线圈运行。
7.一种磁轴承的位移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轴承,包括:磁轴承线圈和磁轴承转子;所述磁轴承的位移确定装置,包括:
建模单元,被配置为构建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位移测量模型,记为位移软测量模型;
获取单元,被配置为在需确定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
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作为输入参数,输入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并将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的输出参数确定为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实现对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轴承的位移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作为输入参数,输入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并将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的输出参数确定为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包括:
将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设置在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的采样端与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反馈端之间,以使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能够基于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输出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轴承的位移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单元,构建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位移测量模型,记为位移软测量模型,包括:
收集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以及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作为样本数据;
基于所述样本数据,以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为输入参数、并以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为输出参数,对小波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轴承的位移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轴承线圈的数量为一个以上;
所述建模单元,收集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以及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作为样本数据,包括:
选取一个以上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以及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作为特征变量;
对所述特征变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形成采样数据,用作训练和测试的样本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轴承的位移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单元,基于所述样本数据,以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为输入参数、并以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为输出参数,对小波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包括:
设置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在所述磁轴承线圈的数量为一个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层数为一层以上;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设置的所述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所述小波神经网络模型;
基于所述样本数据,以所述磁轴承线圈的设定控制电流为输入参数、并以所述磁轴承转子的设定位移参数为输出参数,对优化后的所述小波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所述位移软测量模型。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磁轴承的位移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在实现对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的确定之后,根据所述磁轴承转子的当前位移参数,调整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得到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的调整值;
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磁轴承线圈的当前控制电流的调整值,控制所述磁轴承线圈运行。
13.一种磁悬浮轴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磁轴承的位移确定装置。
14.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
15.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
CN202110648565.0A 2021-06-10 2021-06-10 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Pending CN1134085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8565.0A CN113408598A (zh) 2021-06-10 2021-06-10 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8565.0A CN113408598A (zh) 2021-06-10 2021-06-10 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08598A true CN113408598A (zh) 2021-09-17

Family

ID=77683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8565.0A Pending CN113408598A (zh) 2021-06-10 2021-06-10 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0859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4906A (zh) * 2021-11-01 2022-03-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轴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4136614A (zh) * 2021-11-19 2022-03-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轴承系统及其转子位置评估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6500524A (zh) * 2023-07-01 2023-07-28 北京格瑞拓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磁悬浮电机的轴向磁轴承刚度测试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5899A (zh) * 2020-07-21 2020-11-06 刘钙 一种三自由度混合磁轴承转子位移自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5899A (zh) * 2020-07-21 2020-11-06 刘钙 一种三自由度混合磁轴承转子位移自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彭辉等: ""基于GA 和模糊小波神经网络的磁轴承控制方法"", 微特电机, vol. 45, no. 4, 28 April 2017 (2017-04-28), pages 77 - 81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4906A (zh) * 2021-11-01 2022-03-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轴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4114906B (zh) * 2021-11-01 2023-10-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轴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4136614A (zh) * 2021-11-19 2022-03-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轴承系统及其转子位置评估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6500524A (zh) * 2023-07-01 2023-07-28 北京格瑞拓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磁悬浮电机的轴向磁轴承刚度测试装置
CN116500524B (zh) * 2023-07-01 2023-08-18 北京格瑞拓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磁悬浮电机的轴向磁轴承刚度测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08598A (zh) 磁轴承的位移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Ekinci et al. An effective control design approach based on novel enhanced aquila optimizer for automatic voltage regulator
JP2005538886A (ja) 少なくされた数のセンサーを用いるファジー制御装置
CN108909524B (zh) 基于动态模型的电动汽车用磁悬浮飞轮电池低功耗解耦控制器
CN108984815B (zh) 基于工况的车载飞轮电池径向悬浮支承系统的控制方法
JP2010086397A (ja) 制御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CN113325721B (zh) 一种工业系统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638034B (zh) 基于深度学习的应变天平温度梯度误差补偿方法及系统
CN111190429A (zh) 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无人机主动容错控制方法
CN109190270A (zh) 一种基于apso-bp的双配重盘自动平衡控制方法
CN114861879A (zh) 一种基于天牛须算法优化Elman神经网络电主轴热误差建模方法
CN108764475A (zh) 遗传小波神经网络的陀螺随机误差补偿方法及系统
CN114460941A (zh) 一种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15688563A (zh) 一种基于多智能体进化强化学习的加工参数优化方法
Li et al. Improved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with the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prediction
CN116933948A (zh) 基于改进海鸥算法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和系统
Yang et al. Thermal error modelling for a high-precision feed system in varying conditions based on an improved Elman network
CN113467230B (zh) 一种磁轴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Zeng et al. DDPG-based continuous thickness and tension coupling control for the unsteady cold rolling process
CN116865343B (zh) 分布式光伏配电网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4666729A (zh) 一种用于水下集群uuv协同导航定位的水声通信误差补偿方法
CN112836432A (zh) 基于迁移学习的室内颗粒悬浮物浓度预测方法
CN112821826A (zh) 一种多维一体的车载磁悬浮飞轮电池控制系统
CN116861256A (zh) 一种固废焚烧过程的炉温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Arshad et al.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 to Regulate Feedback Control Systems Using Reinforcement Learn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