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98469A - 膜结构 - Google Patents

膜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98469A
CN113398469A CN202110802682.8A CN202110802682A CN113398469A CN 113398469 A CN113398469 A CN 113398469A CN 202110802682 A CN202110802682 A CN 202110802682A CN 113398469 A CN113398469 A CN 1133984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mbrane
controller
mask
membrane structure
cl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0268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锦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beihao Medical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beihao Medical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beihao Medical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beihao Medical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0268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984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98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984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14External stimulators, e.g. with patch electro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2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02Using electric curr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0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8/0212Face mas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404Electrodes for external use
    • A61N1/0408Use-related aspects
    • A61N1/0452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cutaneous muscle stimulation [T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404Electrodes for external use
    • A61N1/0472Structure-related aspects
    • A61N1/0492Patch electro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2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improving the appearance of the skin, e.g. facial toning or wrinkle trea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14External stimulators, e.g. with patch electrodes
    • A61N1/3603Control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13Apparatus adapted for a specific treatment
    • A61N5/0616Skin treatment other than tan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35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body area to be irradiated
    • A61N2005/0643Applicators, probes irradiating specific body areas in close proximity
    • A61N2005/0645Applicators worn by the pat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58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used
    • A61N2005/0659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used infrared
    • A61N2005/06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used infrared far infrare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rds (AREA)
  • Path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Plastic & Reconstructive Surgery (AREA)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膜结构。膜结构包括:膜布,膜布上设有电极带;控制器,控制器与膜布可拆卸连接,在控制器与膜布处于连接状态下,控制器与电极带相接触,控制器用于产生脉冲电流;远红外芯片,远红外芯片设置于膜布上或控制器内,远红外芯片用于发射共振波。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膜布上设置控制器、电极带和远红外芯片,形成带有生物电流及生物波的膜结构,实现了日常护肤与养护功效相结合,使得用户只需保持日常护肤,即可实现生物电流和生物波带来的更多效益。

Description

膜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美容产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膜结构。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带有按摩以及电刺激功效的美容产品通常为具有成形的壳状结构的面具,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知电刺激容易产生应激反应,降低使用体验,且这些面具不像一般面膜一样,不可利用膜上所含有的液体自然舒适地贴附到脸上,不便于使用,价格昂贵,总体性价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膜结构。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膜结构,包括:膜布,膜布上设有电极带;控制器,控制器与膜布可拆卸连接,在控制器与膜布处于连接状态下,控制器与电极带相接触,控制器用于产生脉冲电流;远红外芯片,远红外芯片设置于膜布上或控制器内,远红外芯片用于发射共振波。
本发明提供的膜结构包括膜布和控制器,膜布上设置有电极带,控制器与膜布可拆卸连接,当控制器与膜布处于连接状态时,控制器能够与电极带相接触。当膜布与人体皮肤相接触且控制器开启时,由与膜布连接的控制器产生脉冲式电流,控制器将脉冲电流传输至与其相接触的电极带,一方面,使得带有脉冲电流的电极带对人体皮下细胞进行电刺激,扩充皮肤真皮细胞通道,发挥经皮电刺激的功效;另一方面,电极带刺激其对应位置的肌肉、神经和穴位,发挥按摩的功效。
进一步地,膜结构还包括远红外芯片(即生物共振芯片),远红外芯片设置于膜布或控制器内,当膜布或控制器接近人体时,通过远红外芯片发射与人体内波长十分接近的生物波,使得人体表面快速接收该生物波,并由表及里传导渗透,与体内细胞产生共振、共鸣,疏通经络改善循环,打通微循环障碍,促进细胞活性,使得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加速了血液与细胞的物质交换,从而促进了基体的新陈代谢,以实现远红外芯片的细胞共振功效。
另外,通过将远红外芯片设置在膜布或控制器内两种设置方式,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膜结构的功能模式,如果远红外芯片设置在膜布上,用户想使用远红外芯片具有的细胞共振功能,无需连接控制器,只需敷带膜布即可,方便简洁,提高了膜结构的实用性。进一步地,通过将远红外芯片放置在控制器内,节省空间,避免远红外芯片设置于膜布上发生掉落的情况出现,提高膜结构的稳定性。
本申请通过在膜布上设置控制器、电极带和远红外芯片,形成带有生物电流及生物波的膜结构。相较于现有的手持美容仪器,存在使用时需要人手持操作,而且还需要在镜子面前,在使用时非常不方便,且价格昂贵,以及手持美容仪器需要在一面脸上操作完以后,再在另一面脸上操作,人为操纵很容易造成两面的面部作用部位不一致,或者力度不同,长时间使用可能会造成脸部不对称的问题,本申请通过在膜布上设置控制器、电极带和远红外芯片,使得用户在使用膜布过程中,实现膜布的护肤功效的同时,通过生物电流和生物波带来的更多效益,进一步地,膜结构可以直接贴合在人体面部,无需手扶,解放了用户的双手的同时,避免人为操作使用部位以及力度不同导致的面部不对称,且整体结构简单,性价比高,避免给用户造成经济负担。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的膜结构,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控制器包括:主控芯片,主控芯片用于产生脉冲电流;通信组件,通信组件与主控芯片连接,通信组件用于与终端进行信息交互。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器包括主控芯片和通信组件,其中,主控芯片用于产生脉冲电流,当控制器与膜布相连接时,控制器与电极带接触,开启控制器,通过主控芯片产生的脉冲电流输入电极带,通过电极带输出到人体皮肤,进而对人体的皮下组织细胞进行电刺激,以实现震动按摩等功能。
进一步地,通信组件和主控芯片连接,通信组件可与终端程序进行信息的传递。在使用过程中,用户进入终端的应用程序界面,选择不同的控制模式,通过通信组件与终端进行信息交互,在接收到用户选择的模式后,控制主控芯片输出不同波形的电流,通过与控制器接触的电极带,模拟出按摩、敲打、抽拉等不同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控制器还包括:指示灯,指示灯与主控芯片连接;和/或显示屏,显示屏与主控芯片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器包括指示灯,指示灯与主控芯片连接,且露出于控制器,指示灯对该控制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指示。用户通过观察指示灯的亮暗,了解膜结构的工作状态。进一步地,控制器还包括显示屏,显示屏与主控芯片连接,当控制器开启后,显示屏上能够显示控制器的工作模式、时间以及电流强度大小,使得用户根据显示屏显示内容及时了解运行状态,并根据自身需求调整控制器的运行模式,提高了控制器的实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膜结构还包括:隔离层,隔离层包覆于远红外芯片的表面,隔离层用于隔离电磁干扰。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远红外芯片安装在控制器内的情况下,通过在远红外芯片的表面覆有一层隔离层,一方面,避免控制器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电流,对磁场产生干扰,进而对远红外芯片发射的生物波产生影响,确保生物波的精准性;另一方面,减少远红外芯片与控制器中其他模块相接触的接触面的磨损,避免远红外芯片遭到破坏,以实现对远红外芯片的保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共振波的波长范围为9.30微米至9.35微米。
在该技术方案中,结合人体生物波感应耦合设计,将远红外芯片的波长控制在9.30微米至9.35微米之间,以保证生物共振芯片发射的生物波与人体内波长相同,该区间的远红外作用于人体更高效、安全,进而在贴近人体时,通过相同波长的生物波使得人体内细胞产生共振、共鸣,有利于人体各部分机能活络,能够修复人体内紊乱细胞磁场,改善细胞生存环境,促进细胞再生,活化生物细胞,使微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高机体新陈代谢,以实现膜结构的抗衰老功效。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脉冲电流的频率小于1000赫兹,脉冲电流的电流值范围为5毫安至50毫安。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控制器产生的脉冲电流的频率控制在小于1000赫兹,以减少可能的耐受性反应,增强功效。进一步地,将脉冲电流发生电路集成输出电流的范围控制在5毫安至50毫安,以使输出电流介乎于人体皮肤感知电流与摆脱电流之间,保证人身安全。通过将电流控制在适用人体的范围内,以保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膜布的材质包括:棉质、纸质、麻质、合成纤维、天然与合成纤维混纺、不织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膜布所使用的材料可选自各种具有吸水性的材料,亦即由可吸美容用液体的材质构成,如棉质、纸质、麻质、合成纤维、天然与合成纤维混纺、不织布等皆可使用,这些材质质地细腻柔软,接触肌肤时具有良好的触感,也具有良好的贴合效果,有效提升膜布的肌肤贴附能力。将电极带以及远红外芯片设置于膜布上,若因个人脸型大小不同,因膜布具有柔软、易调整位置的特性,用户可以轻易地将电极带以及远红外芯片的位置稍作移动,进而使得膜布配合生物电流与生物波,发挥出膜结构最大的功效。
进一步地,膜布可以通过银纤维纺织制成,增强膜结构的导电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膜结构包括:面膜、眼膜、肩颈膜、胸膜、手膜、足膜、臀膜、腹膜、腰膜、私密膜。
在该技术方案中,膜结构可以为面膜、眼膜、肩颈膜、胸膜、手膜、足膜、臀膜、腹膜、腰膜以及私密膜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随着人们保养意识的增强,针对不同待保养部位,设置对应的膜结构,有效提高膜结构的适用性。相较于市面中的美容仪器造价高,不便于用户日常使用,导致使用次数较少,性价非常差的问题,本申请通过针对身体不同部分设置不同的膜结构,通过将膜布的护肤功效与生物电流及生物波的养护功效相结合,结构简单,造价低,避免为用户造成经济负担,同时与普通美肤面膜等使用方式相同,无需手持操作,便于用户日常使用,提高了用户使用次数,性价比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膜结构为面膜,膜布包括:两侧面颊部、额头部和下巴部;电极带分布于两侧面颊部、额头部和下巴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膜结构为面膜时,膜布包括两侧面颊部、额头部和下巴部,将电极带分布于两侧面颊部、额头部和下巴部,使得电极带均匀分布在整个膜布上。在使用过程中,利用电极带的导电性,起到传导低频电子脉冲的作用,在整个面部皮肤表面和真皮之间形成一个局部电场,一方面,促进面部对面膜精华液的吸收,从而使得面膜的实际作用可以进一步地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增强面部细胞活性,深度清洁吸附皮表污垢、色素,滋养肌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膜结构为面膜或眼膜,膜结构还包括:挂耳部,挂耳部与膜布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膜结构为面膜或者眼膜的情况下,面膜或眼膜向面颊两侧延伸形成有挂耳部,通过挂耳部,使得面膜或眼膜的膜布对人脸形成一定的拉紧作用,不仅使得面膜或眼膜与面部的贴合效果更好,减少使用者敷面膜或眼膜时遗漏的肌肤死角,有利于提高精华液的吸收率,而且能够使得面膜或眼膜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滑落,提高面膜或眼膜的稳固性。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膜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膜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臀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表皮水分含量的记录数据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表皮水分流失速率的记录数据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膜结构,102膜布,1022电极带,104控制器,1042指示灯,1044功能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膜结构。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膜结构100,包括:膜布102,膜布102上设有电极带1022;控制器104,控制器104与膜布102可拆卸连接,在控制器104与膜布102处于连接状态下,控制器104与电极带1022相接触,控制器104用于产生脉冲电流;远红外芯片,远红外芯片设置于膜布102上或控制器104内,远红外芯片用于发射共振波。
在该实施例中,膜结构100包括膜布102和控制器104,膜布102上设置有电极带1022,控制器104与膜布102可拆卸连接,当控制器104与膜布102处于连接状态时,控制器104能够与电极带1022相接触。当膜布102与人体皮肤相接触且控制器104开启时,由与膜布102连接的控制器104产生脉冲式电流,控制器104将脉冲电流传输至与其相接触的电极带1022,一方面,使得带有脉冲电流的电极带1022对人体皮下细胞进行电刺激,扩充皮肤真皮细胞通道,发挥经皮电刺激的功效;另一方面,电极带1022刺激其对应位置的肌肉、神经和穴位,发挥按摩的功效。
进一步地,膜结构100还包括远红外芯片(即生物共振芯片),远红外芯片(图中未示出)设置于膜布102或控制器104内,当膜布102或控制器104接近人体时,通过远红外芯片发射与人体内波长十分接近的生物波,使得人体表面快速接收该生物波,并由表及里传导渗透,与体内细胞产生共振、共鸣,疏通经络改善循环,打通微循环障碍,促进细胞活性,使得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加速了血液与细胞的物质交换,从而促进了基体的新陈代谢,以实现远红外芯片的细胞共振功效。
另外,通过将远红外芯片设置在膜布102或控制器104内两种设置方式,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膜结构100的功能模式,如果远红外芯片设置在膜布102上,用户想使用远红外芯片具有的细胞共振功能,无需连接控制器,只需敷带膜布即可,方便简洁,提高了膜结构的实用性。进一步地,通过将远红外芯片放置在控制器内,节省空间,避免远红外芯片设置于膜布上发生掉落的情况出现,提高膜结构的稳定性。
本申请通过在膜布102上设置控制器104、电极带1022和远红外芯片,形成带有生物电流及生物波的膜结构100。相较于现有的手持美容仪器,存在使用时需要人手持操作,而且还需要在镜子面前,在使用时非常不方便,且价格昂贵,以及手持美容仪器需要在一面脸上操作完以后,再在另一面脸上操作,人为操纵很容易造成两面的面部作用部位不一致,或者力度不同,长时间使用可能会造成脸部不对称的问题,本申请通过在膜布102上设置控制器104、电极带1022和远红外芯片,使得用户在使用膜布102过程中,实现膜布102的护肤功效的同时,通过生物电流和生物波带来的更多效益,进一步地,膜结构100可以直接贴合在人体面部,无需手扶,解放了用户的双手的同时,避免人为操作使用部位以及力度不同导致的面部不对称,且整体结构简单,性价比高,避免给用户造成经济负担。
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膜结构100可以为面膜,将面膜式膜结构100的柔性膜布102贴合于人脸,控制器104固定于膜布102额头的中心点,使得控制器104与膜布102上的电极带1022相接触,开启控制器104,选择控制器104的运行模式,向膜布102上的电极带1022输入电流,皮肤接受到生物电流后,在对皮肤进行按摩的同时,使得电流透过皮肤基底膜污垢,进而使得面膜里的精华渗透效果最大化,供给皮肤必要的营养。进一步地,通过远红外芯片发射与人体内波长相同的生物波,进而与人体内磁场产生共振,促进皮肤细胞生长,增加细胞活性,修复受损肌肤细胞,通过生物波振荡,剥离细胞毒素,使得毒素排出体外,加速肌肤新陈代谢,改善粗糙、灰黄肤质。如图4所示,膜结构100可以为臀膜。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控制器104包括:主控芯片,主控芯片用于产生脉冲电流;通信组件,通信组件与主控芯片连接,通信组件用于与终端进行信息交互。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104包括主控芯片(图中未示出)和通信组件(图中未示出),其中,主控芯片用于产生脉冲电流,当控制器104与膜布102相连接时,控制器104与电极带1022接触,开启控制器104,通过主控芯片产生的脉冲电流输入电极带1022,通过电极带1022输出到人体皮肤,进而对人体的皮下组织细胞进行电刺激,以实现震动按摩等功能。进一步地,通信组件和主控芯片连接,通信组件可与终端程序进行信息的传递。在使用过程中,用户进入终端的应用程序界面,选择不同的控制模式,通过通信组件与终端进行信息交互,在接收到用户选择的模式后,控制主控芯片输出不同波形的电流,通过与控制器104接触的电极带1022,模拟出按摩、敲打、抽拉等不同效果。
进一步地,控制器104还包括肌肤检测模块,肌肤检测模块与主控芯片相连接,在使用过程中,肌肤检测模块通过肌肤检测电极检测用户的肤质,并根据用户的肤质对主控芯片的电流做出相应调整,提高膜结构100使用的智能性。
进一步地,控制器10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功能按钮1044,用于控制控制器104的运行模式,每个功能按钮1044可以调节电流档位大小和运行时长等,以实现多种运行模式。
在具体实施例中,通过通信组件将控制器104与终端连接,打开微信搜索“智能变美”小程序,授权登录后,点击右上角箭头添加控制器104,点击“开始搜索”搜索控制器104,选择搜索到的控制器104后,添加该控制器104并输入名称,点击控制器104连接,控制器104连接成功后小程序界面将出现8种模式,用户可自行选择想采用的模式、时长以及电流强度。进一步地,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肤质,为用户设定对应的运行模式。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控制器104还包括:指示灯,指示灯与主控芯片连接;和/或显示屏,显示屏与主控芯片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104包括指示灯1042,指示灯1042与主控芯片连接,且露出于控制器104,指示灯1042对该控制器104的工作状态进行指示。用户通过观察指示灯1042的亮暗,了解膜结构100的工作状态。进一步地,控制器104还包括显示屏(图中未示出),显示屏与主控芯片连接,当控制器104开启后,显示屏上能够显示控制器104的工作模式、时间以及电流强度大小,使得用户根据显示屏显示内容及时了解运行状态,并根据自身需求调整控制器104的运行模式,提高了控制器104的实用性。
实施例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膜结构还包括:隔离层,隔离层包覆于远红外芯片的表面,隔离层用于隔离电磁干扰。
在该实施例中,当远红外芯片安装在控制器内的情况下,通过在远红外芯片的表面覆有一层隔离层,一方面,避免控制器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电流,对磁场产生干扰,进而对远红外芯片发射的生物波产生影响,确保生物波的精准性;另一方面,减少远红外芯片与控制器中其他模块相接触的接触面的磨损,避免远红外芯片遭到破坏,以实现对远红外芯片的保护。
实施例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共振波的波长范围为9.30微米至9.35微米。
在该实施例中,结合人体生物波感应耦合设计,将远红外芯片的波长控制在9.30微米至9.35微米之间,以保证生物共振芯片发射的生物波与人体内波长相同,该区间的远红外作用于人体更高效、安全,不会改变人体电流的特性,进而在贴近人体时,通过相同波长的生物波使得人体内细胞产生共振、共鸣,有利于人体各部分机能活络,能够修复人体内紊乱细胞磁场,改善细胞生存环境,促进细胞再生,活化生物细胞,使微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高机体新陈代谢,以实现膜结构的抗衰老功效。
在具体实施例中,通过黑体辐射理论,可以推断出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波长数值,具体地,根据维恩常数和绝对温度,得到
Figure BDA0003165242440000101
计算出人体有益的远红外波长为9.34微米,其中,2897为维恩常数,37为辐射体表面的摄氏温度,273为绝对温度。因此,将远红外芯片的波长设置为9.34微米,使得远红外芯片发射的生物波与人体自身放出的远红外线的波长一致,以实现远红外芯片的细胞共振功效的同时,确保远红外芯片的使用更加高效、安全,不会改变人体电流的特性。
实施例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脉冲电流的频率小于1000赫兹,脉冲电流的电流值范围为5毫安至50毫安。
在该实施例中,将控制器产生的脉冲电流的频率控制在小于1000赫兹,以减少可能的耐受性反应,增强功效。进一步地,将脉冲电流发生电路集成输出电流的范围控制在5毫安至50毫安,以使输出电流介乎于人体皮肤感知电流与摆脱电流之间,保证人身安全。通过将电流控制在适用人体的范围内,以保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具体地,低周波电流以1至200赫兹较佳。
实施例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膜布的材质包括:棉质、纸质、麻质、合成纤维、天然与合成纤维混纺、不织布。
在该实施例中,膜布所使用的材料可选自各种具有吸水性的材料,亦即由可吸美容用液体的材质构成,如棉质、纸质、麻质、合成纤维、天然与合成纤维混纺、不织布等皆可使用,这些材质质地细腻柔软,接触肌肤时具有良好的触感,也具有良好的贴合效果,有效提升膜布的肌肤贴附能力。将电极带以及远红外芯片设置于膜布上,若因个人脸型大小不同,因膜布具有柔软、易调整位置的特性,用户可以轻易地将电极带以及远红外芯片的位置稍作移动,进而使得膜布配合生物电流与生物波,发挥出膜结构最大的功效。
进一步地,膜布可以通过银纤维纺织制成,增强膜结构的导电效果。
实施例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膜结构包括:面膜、眼膜、肩颈膜、胸膜、手膜、足膜、臀膜、腹膜、腰膜、私密膜。
在该实施例中,膜结构可以为面膜、眼膜、肩颈膜、胸膜、手膜、足膜、臀膜、腹膜、腰膜以及私密膜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随着人们保养意识的增强,针对不同待保养部位,设置对应的膜结构,有效提高膜结构的适用性。相较于市面中的美容仪器造价高,不便于用户日常使用,导致使用次数较少,性价非常差的问题,本申请通过针对身体不同部分设置不同的膜结构,通过将不同部位的膜布与生物电流及生物波相结合,结构简单,造价低,避免为用户造成经济负担,同时与普通美肤面膜等使用方式相同,无需手持操作,便于用户日常使用,提高了用户使用次数,性价比高。
实施例9: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膜结构100为面膜,膜布102包括:两侧面颊部、额头部和下巴部;电极带1022分布于两侧面颊部、额头部和下巴部。
在该实施例中,膜结构100为面膜时,膜布102包括两侧面颊部、额头部和下巴部,将电极带1022分布于两侧面颊部、额头部和下巴部,使得电极带1022均匀分布在整个膜布102上。在使用过程中,利用电极带1022的导电性,起到传导低频电子脉冲的作用,在整个面部皮肤表面和真皮之间形成一个局部电场,一方面,促进面部对面膜精华液的吸收,从而使得面膜的实际作用可以进一步地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增强面部细胞活性,深度清洁吸附皮表污垢、色素,滋养肌肤。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电极带1022的数目可以为一对或多对,即膜布102上设有偶数的电极带1022。电极带1022为导电性材质制成,例如导电金属材质、导电性橡胶或其他导电性高分子做成,电极带1022可以是以导电性物质制成的印刷电路,也可以是将导电性物质直接印在膜布102上构成,这些印刷电路可以是金属浆,例如银浆或铜浆等,还可以是石墨烯浆料。导电性橡胶则以卡拉亚胶或其他导电性硅胶较佳,此外,可以在电极带1022的表面设置一层抗腐蚀层,防止电极带1022在使用时被氧化、腐蚀,以确保电极带1022的导电性。
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实线为用户使用本申请面膜前后的表皮水分含量变化,其中,用户在使用本申请面膜前,测得面部表皮水分含量为7.4±0.3,用户使用本申请面膜30分钟后,测得面部表皮水分含量为22.5±0.9。虚线为用户使用普通含有水光精华面膜前后的表皮水分含量变化,其中,用户在使用普通面膜前,测得面部表皮水分含量为12.8±0.9,用户使用普通面膜30分钟后,测得面部表皮水分含量为11.9±0.6。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通过在膜布上设置电极片和远红外芯片,加强了皮肤对水光精华的吸收,使得使用后的面部表皮含水量提升到使用前的3倍,而普通面膜敷涂后的数据几乎没有变化。如图6所示,实线为用户使用本申请面膜前后的表皮水分流失速率,其中,用户在使用本申请面膜前,测得面部表皮水分流失速率为13.07,用户使用本申请面膜30分钟后,测得面部表皮水分流失速率为9.34。虚线为用户使用普通含有水光精华面膜前后的表皮水分流失速率变化,其中,用户在使用普通面膜前,测得面部表皮水分流失速率为15.36,用户使用普通面膜30分钟后,测得面部表皮水分流失速率为17.32。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通过在膜布上设置电极片和远红外芯片,有效降低了面部表皮水分的流失速度,使得使用后的面部表皮水分流失速率下降了30%左右,而普通面膜敷涂后的流失速率还略有上升。通过在膜布上设置电极带和远红外芯片配合面膜中的精华液,有效提高精华液的滋润渗透功效,利于肌肤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更加充分地发挥精华液对肌肤的滋养、美容、湿润、抗衰老的各种功效。
实施例1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膜结构为面膜或眼膜,膜结构还包括:挂耳部,挂耳部与膜布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当膜结构为面膜或者眼膜的情况下,面膜或眼膜向面颊两侧延伸形成有挂耳部,通过挂耳部,使得面膜或眼膜的膜布对人脸形成一定的拉紧作用,不仅使得面膜或眼膜与面部的贴合效果更好,减少使用者敷面膜或眼膜时遗漏的肌肤死角,有利于提高精华液的吸收率,而且能够使得面膜或眼膜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滑落,提高面膜或眼膜的稳固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膜布,所述膜布上设有电极带;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膜布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膜布处于连接状态下,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极带相接触,所述控制器用于产生脉冲电流;
远红外芯片,所述远红外芯片设置于所述膜布上或所述控制器内,所述远红外芯片用于发射共振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
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用于产生所述脉冲电流;
通信组件,所述通信组件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通信组件用于与终端进行信息交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
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和/或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包覆于所述远红外芯片的表面,所述隔离层用于隔离电磁干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振波的波长范围为9.30微米至9.35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冲电流的频率小于1000赫兹,所述脉冲电流的电流值范围为5毫安至50毫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布的材质包括:棉质、纸质、麻质、合成纤维、天然与合成纤维混纺、不织布。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结构包括:面膜、眼膜、肩颈膜、胸膜、手膜、足膜、臀膜、腹膜、腰膜、私密膜。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结构为面膜,
所述膜布包括:两侧面颊部、额头部和下巴部;
所述电极带分布于所述两侧面颊部、所述额头部和所述下巴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结构为面膜或眼膜,所述膜结构还包括:
挂耳部,所述挂耳部与所述膜布连接。
CN202110802682.8A 2021-07-15 2021-07-15 膜结构 Pending CN1133984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02682.8A CN113398469A (zh) 2021-07-15 2021-07-15 膜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02682.8A CN113398469A (zh) 2021-07-15 2021-07-15 膜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98469A true CN113398469A (zh) 2021-09-17

Family

ID=77686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02682.8A Pending CN113398469A (zh) 2021-07-15 2021-07-15 膜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98469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16664A (en) * 2004-11-30 2006-06-01 Chi-Jer Charles Huang Mask with permeation promotion and far infrared rays
US20080058915A1 (en) * 2006-09-06 2008-03-06 Chun-Min Chang Membrane mask with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function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CN107233669A (zh) * 2017-06-08 2017-10-10 青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理疗仪
CN109248377A (zh) * 2018-09-06 2019-01-22 广东汝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膜布、按摩装置及其按摩方法
CN109675186A (zh) * 2019-01-14 2019-04-26 太极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极石纤维智能面膜
CN210044689U (zh) * 2019-04-09 2020-02-11 泉州创客英雄联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红外面部美容仪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16664A (en) * 2004-11-30 2006-06-01 Chi-Jer Charles Huang Mask with permeation promotion and far infrared rays
US20080058915A1 (en) * 2006-09-06 2008-03-06 Chun-Min Chang Membrane mask with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function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CN107233669A (zh) * 2017-06-08 2017-10-10 青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理疗仪
CN109248377A (zh) * 2018-09-06 2019-01-22 广东汝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膜布、按摩装置及其按摩方法
CN109675186A (zh) * 2019-01-14 2019-04-26 太极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极石纤维智能面膜
CN210044689U (zh) * 2019-04-09 2020-02-11 泉州创客英雄联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红外面部美容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37239U (ja) 健康器具
CN113874066B (zh) 面部美容装置及其使用的面膜巾
KR100974531B1 (ko) 초음파를 이용한 안면 마사지용 마스크
KR200427513Y1 (ko) 이온, 초음파 및 저주파의 동시작동 피부 미용기
CN113975622A (zh) 一种智能微针穿刺仪、网络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949587A (zh) 美容仪
KR102186870B1 (ko) 올인원 미세전류 피부 미용기기
CN113398469A (zh) 膜结构
KR20040073928A (ko) 얼굴 마사지용 마스크
KR102283882B1 (ko) 전기 자극 마스크 시트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과, 이에 이용되는 멀티 마스크 시트
US20050187497A1 (en) Electrical impulse apparatus for facial massage
JP2005245585A (ja) 顔面マッサージのための電気的刺激装置
CN113631219A (zh) 改善脑功能的方法和仪器
TWI290477B (en) A facial membrane mask with transcutaneous electric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functions and its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KR102600036B1 (ko) 파동중첩형 전류 생체인가 장치
CN214157674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眼罩
CN212547961U (zh) 一种微电流美容仪
CN113576057A (zh) 多功能服装和多功能服装的制备方法
TWM628494U (zh) 護膚導電膜裝置
CN208943273U (zh) 一种膜布及按摩装置
CN112295102A (zh) 一种三合一美容仪
CN219743690U (zh) 一种带有电疗刺激膜布
KR20190090272A (ko) 초음파를 이용한 안면 마사지용 마스크
KR100895050B1 (ko) 이온, 초음파 및 저주파 동시작동 피부미용기 및 그의동시작동방법
CN109248377A (zh) 一种膜布、按摩装置及其按摩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8247 One of the fifth floors of a comprehensive building in the west area of Yanbuhe Xihe San Industrial Zone, Dali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ibeihao Medical Technology (Foshan) Co.,Ltd.

Address before: 1205, No.3, Zexi street, Hanxi Village (Hanxi business center), Zhongcun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1495

Applicant before: Shibeihao medical technology (Guang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