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97743A - 一种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97743A
CN113397743A CN202110625550.2A CN202110625550A CN113397743A CN 113397743 A CN113397743 A CN 113397743A CN 202110625550 A CN202110625550 A CN 202110625550A CN 113397743 A CN113397743 A CN 1133977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denture
manufacturing
perspective
removable par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255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Santong Ceramic Teet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Santong Ceramic Teet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Santong Ceramic Teeth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Santong Ceramic Teet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2555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977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97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977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8Artificial teeth; Making sam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003Making bridge-work, inlays, implants or the like
    • A61C13/0004Computer-assisted sizing or machining of dental prosthe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003Making bridge-work, inlays, implants or the like
    • A61C13/0006Production methods
    • A61C13/0019Production methods using three dimensional print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使用数字印模仪扫描患者口腔软硬组织形态及咬合关系,生成表面数字模型;使用锥形束投照计算机重组断层影像设备采集患者口腔数据,生成透视三维模型;B、在三维操作软件中将表面数字模型和透视三维模型导入同一文件中;依据余留牙位置将透视三维模型与表面数字模型图像进行拟合对齐,获取骨形态与对应粘膜厚度信息;C、拟合后修整生成模拟压力印模模型;D、在模拟压力印模模型上设计义齿支架;E、制作义齿支架,排牙充胶。

Description

一种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义齿制作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游离端牙齿缺失是临床上牙列缺损的常见病症,进行可摘局部义齿 修复时一般采用粘膜支持式或混合支持式设计。因牙支持位点分布不均衡、粘 膜厚度不均匀等因素影响,容易出现义齿受力时不稳定,远中基牙创伤及粘膜 压痛等问题,需要反复多次调改。为减少粘膜不均匀下沉造成基牙与粘膜损伤, 游离端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主张采用功能性印模技术。口腔数字化印模技术只 能获得口腔的解剖性印模,不能满足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印模要求,而 制约了数字印模技术在可摘局部义齿制作中的应用。
末端游离可摘局部义齿的基牙牙周组织的支持作用与牙槽嵴黏膜的支持作 用之间有显著不同。主要表现在基牙和粘膜组织在承受力时的变形量不同。由 于粘膜组织的活动度远大于基牙牙周组织,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受力时远端会 发生粘膜方向更多的移位。下沉造成基牙扭力,导致牙槽嵴受力不均,最终发 生义齿变形、折裂,甚至造成修复失败。此外缺牙区牙槽嵴凹凸不平,粘膜厚 薄不均时,形成粘膜之间存在可让性的差异,也会造成以硬区为支点的翘动等 不稳定现象甚至产生压痛。临床上通常在支架设计、材料选择和印模技术等方 面采取措施减少这种变形及压痛等现象发生。
可摘局部义齿的印模方式有解剖式印模和功能性(压力式)印模。
解剖式印模技术制作义齿时,根据缓冲区黏膜薄且缺乏弹性的特点,预先 在工作模型上需要缓冲的部位表面留出空隙,使义齿基托组织面趋向于人工牙 方向,与这些部位的粘膜面不接触,其缓冲间隙厚为0.3mm。这种方法虽然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口腔局部粘膜压痛,但不能减少义齿咬合受力时的下沉位移, 产生的扭力会造成对基牙牙槽骨的过度挤压。
功能性印模技术的应用可以获得牙槽嵴粘膜在功能状态下的形态模型,减 少义齿基托在咬合力下的下沉位移,增加义齿的稳定性,显著提高末端游离缺 失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效果及质量。同时减少基牙和牙槽嵴粘膜下沉量的差异, 减少对基牙的扭力作用。但功能性印模获得的粘膜形态准确性受很多因素影响, 对初印模组织面进行选择性缓冲修整时,修整的厚度、位置及面积大小取决于 医生的经验。修整量不均匀不准确,不易取得准确的功能性压力印模。印模时 用手指对下方的托盘施加一定的压力,但指力只是很不准确的模拟咬合力,指 力的大小方向完全取决于医师的主观意识。最终对粘膜施加的压力还会受印模 材料流动性,弹性模量等物理特性的影响。由此可见工作模型的准确性不但受印模方式的影响,还会受操作者的经验以及不同印模材料性能的影响。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义齿受力不均匀而挤压牙槽骨导致粘膜压痛、义齿变 形折裂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义齿贴合粘 膜并且控制挤压量从而避免粘膜压痛和义齿变形折裂等问题的牙支持式可摘局 部义齿制作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牙支持式可摘 局部义齿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使用数字印模仪扫描患者口腔软硬组织形态及咬合关系,生成表面数字 模型;使用锥形束投照计算机重组断层影像设备采集患者口腔CBCT数据,生 成透视三维模型;
B、在三维操作软件中将表面数字模型和透视三维模型导入同一文件中;依 据余留牙位置将透视三维模型与表面数字模型图像进行拟合对齐,获取骨形态 与对应粘膜厚度信息;
C、对拟合后的数字模型进行磨除或缓冲,修整生成模拟压力印模模型;
D、在模拟压力印模模型上设计义齿支架;
E、制作义齿支架,在义齿支架上排布假牙,充胶将假牙与义齿支架固定连 接,胶体完全包裹义齿支架并抱紧假牙根部,完成义齿制作。
作为本发明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制作方法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步骤E 中,制作义齿支架时采用3D打印手段完成。
作为本发明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制作方法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步骤C 中的磨除或缓冲指的是对于拟合的数字三维模型中的牙龈相对厚度大的位置进 行厚度方向的压缩使其减薄。
作为本发明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制作方法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步骤E 中,排布假牙时将假牙临时固定在义齿支架上。
作为本发明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制作方法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步骤B 中,图像拟合时选择牙龈和余留牙在表面数字模型和透视三维模型的对应特征 点作为拟合点进行对齐。
作为本发明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制作方法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步骤B 中,图像拟合时以表面数字模型为基础进行拟合,并根据透视三维模型与表面 数字模型的表面数据进行对比调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患者的数字化模型与CBCT数据相结合,采用 数字化处理技术,获得模拟功能咬合时粘膜状态模型,完成义齿制作。具体根 据口腔扫描生成患者牙齿及粘膜的数字印模,并与CBCT影像的透视三维模型 拟合显示出牙槽骨形态、口腔粘膜的形态与厚度等信息。义齿设计前根据不同 位置粘膜厚度、弹性及受压时变化特点进行数字化模型修整,模拟出功能压力 下的粘膜形态模型。在此模型上设计制作义齿,使义齿贴合粘膜并达到减少义 齿功能下沉与粘膜压痛的目的,避免义齿变形折裂等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记载了一种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使用数字印模仪扫描患者口腔软硬组织形态及咬合关系,生成表面数字 模型;使用锥形束投照计算机重组断层影像设备采集患者口腔CBCT数据,生 成透视三维模型;
B、在三维操作软件中将表面数字模型和透视三维模型导入同一文件中;依 据余留牙位置将透视三维模型与表面数字模型图像进行拟合对齐,获取骨形态 与对应粘膜厚度信息;牙龈牙床压痛损伤减到最轻
C、对拟合后的数字模型进行磨除或缓冲,修整生成模拟压力印模模型;
D、在模拟压力印模模型上设计义齿支架;
E、制作义齿支架,在义齿支架上排布假牙,充胶将假牙与义齿支架固定连 接,胶体完全包裹义齿支架并抱紧假牙根部,完成义齿制作。
本案实施方案中,将患者的数字化模型与CBCT数据相结合,采用数字化 处理技术,获得模拟功能咬合时粘膜状态模型,完成义齿制作。具体根据口腔 扫描生成患者牙齿及粘膜的数字印模,并与CBCT影像的透视三维模型拟合显 示出牙槽骨形态、口腔粘膜的形态与厚度等信息。义齿设计前根据不同位置粘 膜厚度、弹性及受压时变化特点进行数字化模型修整,模拟出功能压力下的粘 膜形态模型。在此模型上设计制作义齿,使义齿贴合粘膜并达到减少义齿功能 下沉与粘膜压痛的目的,避免义齿变形折裂等问题。这种全数字化印模方式避 免了印模材料对模型的影响,也避免了医生个人操作习惯的偏差。
对负重情况下的粘膜厚度变化情况的研究显示,在最大咬合力时,粘膜的 变形量约为0.3mm。而在属于缓冲区的下颌内斜嵴区、骨质隆突表面的粘膜较 薄且缺乏弹性。随着下颌骨体的向上运动,下颌内斜嵴区、骨质隆突表面更趋 向于人工牙方向。据此在数字模型上,牙槽嵴顶主承重区粘膜降低厚度,模拟 承重状态,对粘膜厚度不一致时进行差别化处理,使粘膜厚度趋于一致。舌隆 凸粘膜过薄部分进行缓冲,防止产生压痛。
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不同区域牙槽嵴粘膜性状存在很大差异,有资料表明 基托下软组织压缩量为0.3~0.7mm。牙槽嵴承托区黏膜的可动范围为0.14- 0.35mm,平均0.2mm。通过不同方式印模测得粘膜形态差异值在0.1~0.7mm 之间,因此用一个固定的缓冲量无法解决所有需要缓冲的问题,这也是传统石 膏模型上缓冲操作制作的义齿易产生粘膜压痛的一个原因。数字模型可以很好 的解决这一问题,根据骨与粘膜信息明确指导缓冲范围和缓冲厚度,模型修整 可以设定参数做到定量精准增减,大大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和针对性,避免遗 漏或缓冲不当。
本发明实施方案利用口内扫描印模粘膜形态不受任何外力影响,能为模型 修整提供相对恒定的基准模型,保证了研究对象的粘膜形态与修整厚度数据准 确,利于全数字化模型修整的研究,克服了某些学者认为口内扫描印模只能获 得口腔解剖印模,对于游离端牙列缺损患者,口扫不能准确获得功能粘膜状态 的偏见。
通过患者口腔数字印模与CBCT透视三维模型数据拟合修整,生成个性化 数字模型,完成义齿数字化设计制作具有特殊的优势,增加了临床医生与技师 沟通方式,技师可以获得更多患者口腔软硬组织临床信息,对有骨突、骨嵴和 软组织轻微增生的病例,通过模型预处理有效减少义齿的不均匀下沉与压痛。 有学者提出下颌剩余牙槽嵴的牙槽嵴顶主要由松质骨组成,施加于牙槽嵴的力 量常常引起组织的炎症,并不是主要承力区,而颊棚区由致密的结缔组织覆盖 坚硬的皮质骨组成,更适合承担咀嚼压力,针对这种情况技师可以依据患者粘 膜、骨特征及咬合关系选择性设置主承托区位置,提高义齿的稳定性、适合性, 这是技师面对石膏模型无法做到的。
上述方案制作的义齿摘戴顺利无翘动,未造成基牙不适,组织面与粘膜接 触密合,因压痛复诊1人次,复诊次数少。量化检查4个区域印模厚度差别无 统计学意义,义齿负重后组织面与牙槽嵴顶近中区、远中区、舌隆凸区、外斜 嵴区接触均匀,无明显压痛区,未见义齿远中端过渡下沉,各项检查均到达义 齿设计目的,现有的病例研究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具体地,步骤E中,制作义齿支架时采用3D打印手段完成,快速获得义齿 支架并且义齿支架的尺寸跟设计的形状尺寸更加一致。
其中,步骤C中的磨除或缓冲指的是对于拟合的数字三维模型中的牙龈相 对厚度大的位置进行厚度方向的压缩使其减薄,模型中的牙龈厚度减少则义齿 部分相应厚度增加,从而可以对厚度大的位置产生更大的挤压量,提高局部的 挤压力,使其局部承载压力更大。
进一步地,步骤E中,排布假牙时将假牙临时固定在义齿支架上,形成临 时稳定状态的义齿基本架构,构成义齿组件的雏形,便于后续进行充胶成型。
具体地,步骤B中,图像拟合时选择牙龈和余留牙在表面数字模型和透视 三维模型的对应特征点作为拟合点进行对齐,将两个模型均具有的对应点进行 对应拟合,增加其重合后内部骨质形状和尺寸与实际的符合性和一致性。
进一步地,步骤B中,图像拟合时以表面数字模型为基础进行拟合,并根 据透视三维模型与表面数字模型的表面数据进行对比调整,提高拟合的重合度 和内部架构三维数据的准确度。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 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 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使用数字印模仪扫描患者口腔软硬组织形态及咬合关系,生成表面数字模型;使用锥形束投照计算机重组断层影像设备采集患者口腔CBCT数据,生成透视三维模型;
B、在三维操作软件中将表面数字模型和透视三维模型导入同一文件中;依据余留牙位置将透视三维模型与表面数字模型图像进行拟合对齐,获取骨形态与对应粘膜厚度信息;
C、对拟合后的数字模型进行磨除或缓冲,修整生成模拟压力印模模型;
D、在模拟压力印模模型上设计义齿支架;
E、制作义齿支架,在义齿支架上排布假牙,充胶将假牙与义齿支架固定连接,胶体完全包裹义齿支架并抱紧假牙根部,完成义齿制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制作义齿支架时采用3D打印手段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的磨除或缓冲指的是对于拟合的数字三维模型中的牙龈相对厚度大的位置进行厚度方向的压缩使其减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排布假牙时将假牙临时固定在义齿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图像拟合时选择牙龈和余留牙在表面数字模型和透视三维模型的对应特征点作为拟合点进行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图像拟合时以表面数字模型为基础进行拟合,并根据透视三维模型与表面数字模型的表面数据进行对比调整。
CN202110625550.2A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33977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5550.2A CN113397743A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5550.2A CN113397743A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97743A true CN113397743A (zh) 2021-09-17

Family

ID=77676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25550.2A Pending CN113397743A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9774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9513A (zh) * 2022-08-12 2022-09-09 苏州亚太精睿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淬火感应器的主感铜体的制作方法
WO2023185405A1 (zh) * 2022-04-02 2023-10-05 南京前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义齿3d打印支架的设计方法、装置及可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12838A (en) * 1975-01-30 1977-03-22 American Dentur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artificial dentures
CN105832432A (zh) * 2016-03-17 2016-08-10 边专 基于牙槽骨形态进行牙齿整体移动设计的隐形矫治方法
CN105852998A (zh) * 2016-05-12 2016-08-1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口腔修复体的cad/cam/3d自动化加工方法
CN106037969A (zh) * 2016-07-08 2016-10-26 洪亮 一种活动义齿及其制作工艺
WO2020176949A1 (en) * 2019-03-07 2020-09-10 Implant Solutions Pty Ltd Denture preparation assembly,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535545A (zh) * 2020-12-24 2021-03-23 成都橙子思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全口义齿的全流程数字化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12838A (en) * 1975-01-30 1977-03-22 American Dentur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artificial dentures
CN105832432A (zh) * 2016-03-17 2016-08-10 边专 基于牙槽骨形态进行牙齿整体移动设计的隐形矫治方法
CN105852998A (zh) * 2016-05-12 2016-08-1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口腔修复体的cad/cam/3d自动化加工方法
CN106037969A (zh) * 2016-07-08 2016-10-26 洪亮 一种活动义齿及其制作工艺
WO2020176949A1 (en) * 2019-03-07 2020-09-10 Implant Solutions Pty Ltd Denture preparation assembly,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535545A (zh) * 2020-12-24 2021-03-23 成都橙子思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全口义齿的全流程数字化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轩祥: "《口腔修复学》", 31 July 1999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85405A1 (zh) * 2022-04-02 2023-10-05 南京前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义齿3d打印支架的设计方法、装置及可存储介质
CN115029513A (zh) * 2022-08-12 2022-09-09 苏州亚太精睿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淬火感应器的主感铜体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28856B (zh) 一种数字化咬合板制作方法
CN108245268B (zh) 一种硅橡胶压力印模制作下颌半口义齿的方法
CN113397743A (zh) 一种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制作方法
US2014001763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denture
CN111759506B (zh) 一种种植牙全数字化种植修复方法及系统
Malara et al. Designing and manufacturing of implantoprosthetic fixed suprastructures in edentulous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digital impressions
Greco et al. Accuracy of 3-dimensional printing of dental casts: A proposal for quality standardization
Millet et al. Digital prosthodontic management of a young patient with Papillon-Lefèvre syndrome: a clinical report
KR102091571B1 (ko) 치아 수복물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시스템, 이에 적용되는 범용 왁스바이트
Chiodera et al. Essential Lines: a simplified filling and modeling technique for direct posterior composite restorations.
KR102158362B1 (ko) 스캔용 왁스바이트
KR101862820B1 (ko) 틀니 제조방법
CN115531017A (zh) 一种具有个性化基托磨光面及中性区排牙的全口义齿的制备方法
RU2731648C1 (ru) Способ контроля увеличения ширины прикрепленной десны после проведения вестибулопластики
Kortam Treatment Outcomes of Indirect Versus Direct Digitally Constructed Complete Dentures a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ly Constructed Complete Dentures: Cross-Over Clinical StudyTreatment Outcomes of Indirect Versus Direct Digitally Constructed Complete Dentures a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ly Constructed Complete Dentures: Cross-Over Clinical Study Sahar A kortam1, Reem M Abdeen2
RU2403887C1 (ru) Атравматичный способ реставрации/реконструкции зубов при генерализованной форме стираемости 2/3 длины коронок и более с применением армирования композит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Wada et al.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complete denture fabrication
Jain et al. Neutral zone approach for severely atrophic ridges; Avenues beyond implants and surgeries-A case report
TWI739497B (zh) 數位活動假牙模組製造工法
CN109481043A (zh) 3d打印树脂牙周夹板的模板快速完成光敏复合材料塑形方法及应用
RU2748202C1 (ru) Способ зубного протезирования пациентов с микростомией
RU2441622C2 (ru) Способ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центрального соотношения челюстей при протезировании пациентов с полными съемными протезами
Naing et al. Effectiveness of hard liner in poorly fitting lower complete denture
TWI823826B (zh) 影像疊合顯示系統及牙套輔具
RU2388429C1 (ru) Частичный съемный протез на нижнюю челюст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