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95665B - 话权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话权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95665B
CN113395665B CN202010120389.9A CN202010120389A CN113395665B CN 113395665 B CN113395665 B CN 113395665B CN 202010120389 A CN202010120389 A CN 202010120389A CN 113395665 B CN113395665 B CN 1133956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erminal
tcf
priority
info request
ca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203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95665A (zh
Inventor
强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TD 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TD 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TD Tech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TD 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2038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956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956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956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956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956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14Mobility data transfer between corresponding n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话权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第二TCF接收第一TCF的第一INFO请求,该第一INFO请求用于请求修改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关系,根据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和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确定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间的第一话权状态变更信息,根据该第一话权状态变更信息,向第一TCF发送第一响应消息,以指示针对第一INFO请求的处理结果。该技术方案中,第二TCF和第一TCF通过第一INFO请求进行信令交互,每个INFO请求只需要反馈一个响应消息,降低了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信令冗余问题,提高了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话权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话权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宽带集群通信(broadband trunking communication,B-TrunC)是为了满足行业指挥调度需求而开发的、面向多种行业应用的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其具有灵活带宽、高频谱效率、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特征,能够满足专业用户对语音集群、宽带数据、应急指挥调度等需求。
现有技术中,宽带集群通信中半双工单呼使用重邀请re-INVITE方式进行话权管理,话权管理业务包括:话权申请、话权抢占、话权释放等。对于每个话权管理业务,交互的处理双方的请求处理过程均涉及多次会话消息交互,例如,请求、处理中的应答消息、处理完成指示消息、确认消息等等。对于用于话权调度的集群控制功能体与其他网元交互时,也需要经过上述多个交互过程,致使业务处理过程中的信令交互冗余,处理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话权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克服现有话权业务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信令交互冗余,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话权管理方法,包括:
第二集群控制功能体TCF接收第一TCF的第一INFO请求,所述第一INFO请求用于请求修改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关系;
所述第二TCF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间的第一话权状态变更信息;
所述第二TCF根据所述第一话权状态变更信息,向所述第一TCF发送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针对所述第一INFO请求的处理结果。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在所述第二集群控制功能体TCF接收第一TCF的第一INFO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间的话权状态为空闲态时,所述第二TCF通过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话权申请交互,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为主叫方、具有主叫话权;或者
在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间的话权状态为占用态时,所述第二TCF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具有主叫话权。
可选的,所述第二TCF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间的第一话权状态变更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二TCF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授予被叫话权,并释放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主叫话权;
在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低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二TCF保持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主叫话权不变。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TCF接收第三用户终端的第二INFO请求,所述第二INFO请求用于请求修改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话权关系,其中,所述第二TCF管理的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处于会话状态且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具有主叫话权、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具有被叫话权;
所述第二TCF根据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优先级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三用户终端间的第二话权状态变更信息;
所述第二TCF根据所述第二话权状态变更信息,向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发送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响应消息用于指示针对所述第二INFO请求的处理结果。
在第一方面的再一种可能设计中,在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处于漫游状态时,所述第二TCF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归属地TCF;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TCF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漫游地TCF发送第三INFO请求,所述第三INFO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话权状态变更信息;
所述第二TCF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漫游地TCF发送的第三响应消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话权管理方法,包括:
第一集群控制功能体TCF获取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请求;
所述第一TCF向第二TCF发送第一INFO请求,所述第一INFO请求用于请求修改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关系;
接收所述第二TCF反馈的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TCF针对所述第一INFO请求的处理结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话权管理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处理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集群控制功能体TCF发送的第一INFO请求,所述第一INFO请求用于请求修改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关系;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间的第一话权状态变更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话权状态变更信息,向所述第一TCF发送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针对所述第一INFO请求的处理结果。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第一TCF发送的第一INFO请求之前,若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间的话权状态为空闲态,则通过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话权申请交互,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为主叫方、具有主叫话权;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第一TCF发送的第一INFO请求之前,若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间的话权状态为占用态,则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具有主叫话权。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时,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授予被叫话权,并释放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主叫话权,在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低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时,保持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主叫话权不变。
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三用户终端的第二INFO请求,所述第二INFO请求用于请求修改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话权关系,其中,所述第二TCF管理的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处于会话状态且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具有主叫话权、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具有被叫话权;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优先级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三用户终端间的第二话权状态变更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话权状态变更信息,向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发送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响应消息用于指示针对所述第二INFO请求的处理结果。
在第三方面的再一种可能设计中,在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处于漫游状态时,所述装置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归属地TCF;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漫游地TCF发送第三INFO请求,所述第三INFO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话权状态变更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漫游地TCF发送的第三响应消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话权管理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请求;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集群控制功能体TCF发送第一INFO请求,所述第一INFO请求用于请求修改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关系;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TCF反馈的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TCF针对所述第一INFO请求的处理结果。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收发器和系统总线,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收发器通过所述系统总线与所述处理器连接进行相互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收发器用于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第一方面以及各可能设计提供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收发器和系统总线,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收发器通过所述系统总线与所述处理器连接进行相互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收发器用于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
可选地,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具体实现中,所述处理器可以为芯片。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第一方面以及各可能设计提供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话权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第二TCF接收第一TCF的第一INFO请求,该第一INFO请求用于请求修改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关系,根据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和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确定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间的第一话权状态变更信息,根据该第一话权状态变更信息,向第一TCF发送第一响应消息,以指示针对第一INFO请求的处理结果。该技术方案中,第二TCF和第一TCF通过第一INFO请求进行信令交互,每个INFO请求只需要反馈一个响应消息,降低了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信令冗余问题,提高了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宽带集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宽带集群系统中话权管理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宽带集群系统中话权管理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话权管理方法实施例一的交互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话权管理方法实施例二的交互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话权管理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话权管理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LTE宽带集群通信(B-TrunC)技术具有高速率、高频谱效率、低延时和大连接等优点,同时还具备应急指挥调度功能、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从而成为宽带无线专网发展的方向。
本申请下述各实施例提供的话权管理方法,可适用于宽带集群系统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宽带集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宽带集群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宽带集群终端11、数据终端12、宽带集群基站13、宽带集群核心网14和调度台15。
示例性的,参照图1所示,宽带集群终端11通过Uu-T接口与宽带集群基站13进行通信,数据终端12通过Uu接口与宽带集群基站13进行通信,宽带集群基站13通过S1-T接口与宽带集群核心网14进行通信,宽带集群核心网14通过D接口与调度台15通信。
也即,Uu接口是数据终端12与宽带集群基站13之间的参考点,该接口是开放接口。Uu-T接口是宽带集群终端11与宽带集群基站13之间的参考点,该接口是开放接口,其是在Uu接口基础上增加集群相关的无线通信功能。S1-T接口是宽带集群基站13与宽带集群核心网14之间的参考点,其在S1接口基础上增加集群相关的无线通信功能,该接口不开放。D接口是宽带集群核心网与调度台15之间的参考点,提供调度台的调度、管理等功能。该接口是开放接口。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数据终端12可以支持IP的分组数据传输,不支持集群业务和功能,数据终端12应能通过Uu接口连接到宽带集群基站13,实现分组域基本数据业务。
上述的宽带集群终端11在数据终端12基础上增加了宽带集群业务和功能,其除了支持数据终端12的功能外,还支持集群相关功能,例如,集群基本和补充业务功能、集群基本和补充业务所需要的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集群相关的系统信息和寻呼信息、集群业务的移动性等。
上述的宽带集群基站13可以支持TD-LTE的基本功能以及集群相关功能,例如,集群业务相关的RRC信令、集群系统消息在空中接口的调度和发送等等。
上述的宽带集群核心网14是提供宽带集群业务的网络,包含eMME、xGW、eHSS、集群控制功能体TCF、集群媒体功能体TMF五个逻辑实体,这些逻辑实体根据实际部署可合设形成实际网元设备。其中,eMME是移动性管理实体,负责移动性和负载管理,eHSS是签约数据管理中心和鉴权中心,xGW支持集群业务承载管理、集群数据路由和转发,TCF负责集群业务的调度管理,TMF负责集群业务的数据传输。关于每个逻辑实体的组成和具体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的调度台15是宽带集群系统中的特有终端,为调度员或特殊权限的操作人员提供集群业务的调度功能和管理功能。关于调度台的具体功能此处不进行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基于上述图1所示的宽带集群系统,对半双工单呼场景中的话权管理方案进行介绍。示例性的,图2为宽带集群系统中话权管理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参照图2所示,本申请的应用场景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用户终端(用户终端211和用户终端212)、用于进行话权管理的至少两个集群控制功能体(trunking control function,TCF)(TCF 221和TCF 222)。示例性的,每个用户终端均可以受至少一个TCF的控制,以实现与其他用户终端的通信。
示例性的,对于每个用户终端,当该用户终端处于其归属地时,其受一个TCF的调度管理,且该TCF为该用户终端的归属地TCF;当该用户终端处于漫游地时,其受两个TCF的调度管理,且这两个TCF分别为该用户终端的归属地TCF和漫游地TCF。
示例性的,参照图2所示,用户终端211和用户终端212均处于归属地,当用户终端211需要与用户终端212建立会话时,该用户终端211首先与用户终端211的TCF 221建立连接,TCF 221与用户终端212的TCF 222进行信息交互,将用户终端211的请求转发给TCF222,通过TCF 222确定是否用户终端212是否与用户终端211建立会话。
示例性的,图3为宽带集群系统中话权管理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该应用场景与图2所示应用场景的区别在于,在该应用场景中,用户终端211和用户终端212均处于漫游地,这时,当用户终端211需要与用户终端212建立会话时,该用户终端211首先与用户终端211的漫游地TCF 221a建立连接,用户终端211的漫游地TCF 221a再与用户终端211的归属地TCF 221b建立连接,归属地TCF 221b与用户终端212的归属地TCF 222b进行信息交互,由归属地TCF 222b判定是否允许用户终端212与用户终端211建立会话。进一步的,归属地TCF222b再将判定结果分别发送给用户终端211的归属地TCF 221b和用户终端212的漫游地TCF222a等。
本申请的实施例主要基于宽带集群功能中的话权管理等宽带业务进行说明。下面,在介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之前,首先介绍一下本申请涉及到的话权管理业务:
话权申请和获得:半双工呼叫过程中,终端或调度台可申请话权,并根据策略获得话语权;
话权抢占:半双工呼叫过程中,优先级高的用户可抢占优先级低的用户的话权。话权抢占过程中,系统应强制释放低优先级用户的话权,并将话权授予高优先级用户;
话权释放:话权可由用户主动释放,也可由系统强制释放;
其中,半双工数据传输指数据可以在一个信号载体的两个方向上传输,但是不能同时传输,单呼是指一个主叫方与一个被叫方(即一对一)之间的半双工呼叫。单呼过程中,同一时间只能有一方讲话,另外一方接听。
本申请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的话权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交互信令冗余,处理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话权管理方法,第二TCF接收第一TCF的第一INFO请求,该第一INFO请求用于请求修改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关系,根据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和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确定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间的第一话权状态变更信息,根据该第一话权状态变更信息,向第一TCF发送第一响应消息,以指示针对第一INFO请求的处理结果。该技术方案中,第二TCF和第一TCF通过第一INFO请求进行信令交互,每个INFO请求只需要反馈一个响应消息,降低了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信令冗余问题,提高了处理效率。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话权管理方法实施例一的交互示意图。该方法适用于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应用场景,本实施例以第一TCF和第二TCF的信息交互进行说明。可选的,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第一TCF获取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请求。
在实际应用中,TCF作为集群呼叫的控制中心,负责建立、维护和释放各种集群业务,进行话权管理和调度。因而,当第一用户终端有会话建立需求时,首先向第一用户终端当前所处地域的TCF发送话权请求。或者,当第一用户终端有会话释放需求时,也需要首先向第一用户终端当前所处地域的TCF发送话权请求。
通常情况下,用户终端由其归属地TCF进行话权管理,因而,当第一用户终端处于归属地时,归属地TCF可以直接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话权请求,若第一用户终端处于漫游地时,漫游地TCF可以直接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话权请求,然后再将该话权请求转发给归属地TCF,由归属地TCF在集群业务中对第一用户终端进行话权管理。
示例性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以第一TCF为第一用户终端的归属地TCF进行解释说明。
示例性的,对于半双工单呼中的话权管理,该话权请求可以是话权申请、话权抢占、话权释放中的任意一种。关于该话权请求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话权请求可以通过INFO方式发送,这样第一TCF不需要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请求时立即向第一用户终端反馈应答信息,其可以在接收到第二TCF反馈的话权请求处理结果后再向第一用户终端反馈响应信息,从而节省了信令开销,降低了资源消耗。
步骤42:第一TCF向第二TCF发送第一INFO请求。
其中,该第一INFO请求用于请求修改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关系。
示例性的,该第一INFO请求可以携带第一用户终端的标识、第二用户终端的标识。此外,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中,该第一INFO请求中还可以携带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该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还可以是系统中配置好的,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第二TCF能够获取到。
示例性的,第一TCF获取到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请求后,可以将第一用户终端的标识、第一用户终端的第一优先级以及第二用户终端的标识通过第一INFO请求的形式发送给第二TCF,以使第二TCF根据第一INFO请求中携带的第一用户终端的标识、第一用户终端的第一优先级以及第二用户终端的标识确定是否允许修改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关系,例如,建立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关系,更改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的主被叫话权等。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优先级是第一用户终端在集群系统中的所有用户终端中的优先级,优先级越高,在话权管理中的地位越重要,因而,相对于低优先级的用户终端,每个TCF在进行话权调度时,一帮情况下会首先满足高优先级用户终端的请求。
步骤43:第二TCF根据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和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确定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间的第一话权状态变更信息。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TCF接收到第一TCF发送的第一INFO请求后,通过对该第一INFO请求进行解析,可以获取到第一用户终端的标识、第一优先级以及第二用户终端的标识,进而根据第二用户终端的标识确定第二用户终端的当前话权状态,再根据第二用户终端的当前话权状态、第一用户终端优先级确定是否允许修改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关系,也即,得到第二用户终端的话权状态是否变更的处理结果。
在宽带集群系统中,由于半双工呼叫过程中,优先级高的用户可抢占优先级低的用户的话权,话权抢占过程中,系统应强制释放低优先级用户的话权,并将话权授予高优先级用户,因而,将第一用户终端的第一优先级与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进行对比,确定出优先级较高的用户终端,从而确定是否需要变更第二用户终端和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状态。
作为一种示例,在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高于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时,第二TCF为该第二用户终端授予被叫话权,并释放该第二用户终端的主叫话权。
具体的,若第一用户终端的第一优先级高于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根据宽带集群系统中的规定,第二TCF可以强制释放第二用户终端的主叫话权,并将主叫话权授予第一用户终端。
作为另一种示例,在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低于或等于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时,保持该第二用户终端的主叫话权不变。
在本实施例中,若第一用户终端的第一优先级低于或等于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根据宽带集群系统中的规定,第二TCF不会强制释放第二用户终端的主叫话权,此时可以保持第二用户终端和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关系不变,即第二用户终端仍具有主叫话权,第一用户终端仍具有被叫话权。
第二TCF通过对比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并基于优先级高低确定第二用户终端和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关系,实现了话权的统一管理,提高了话权管理效率。
步骤44:第二TCF根据上述话权状态变更信息,向第一TCF发送第一响应消息,该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针对第一INFO请求的处理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针对INFO方式的请求需要反馈一个响应,因而,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第二TCF得到第二用户终端的话权状态变更信息时,第二可以向发送第一INFO请求的第一TCF发送响应消息,以指示第二TCF对第一TCF请求的处理结果。
示例性的,第二用户终端的话权状态变更信息为第二用户终端的话权状态保持不变的处理结果时,第二TCF向第一TCF反馈INFO请求失败的响应消息,当第二用户终端的话权状态变更信息为基于第一INFO请求改变第二用户终端的话权状态时,第二TCF向第一TCF反馈一个成功指示(200OK)的响应消息。
相应的,第一TCF接收第二TCF反馈的响应消息后,将该响应消息转发给第一用户终端,以使第一用户终端及时获知请求结果。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使用INFO方式的信令请求,信令交互过程仅包含请求/响应,无其他冗余过程,简化了信令交互过程,提升了业务流程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SIP)消息交互的效率。同时,INFO方式与re-INVITE一样,请求中均可携带SIP消息体并提供信令协商的功能,因此,使用INFO方式管理话权时,同样能满足要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话权管理方法,第二TCF接收第一TCF的第一INFO请求,该第一INFO请求用于请求修改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关系,根据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和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确定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间的第一话权状态变更信息,根据该第一话权状态变更信息,向第一TCF发送第一响应消息,以指示针对第一INFO请求的处理结果。该技术方案中,第二TCF和第一TCF通过第一INFO请求进行信令交互,每个INFO请求只需要反馈一个响应消息,降低了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信令冗余问题,提高了处理效率。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41之前,该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关系中,第二用户终端具有主叫话权。
作为一种示例,在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间的话权状态为空闲态时,第二TCF通过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话权申请交互,确定该第二用户终端为主叫方、具有主叫话权。
作为另一种示例,在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间的话权状态为占用态时,第二TCF确定该第二用户终端具有主叫话权。
在半双工单呼条件下,若半双工单呼的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在空闲态同时发起话权申请,且第二用户终端首先被赋予主叫话权,也即,第二用户终端在赋予主叫话权的条件下,若再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建立请求,且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高于正在与第二用户终端处于会话过程的用户终端,这时,第二用户终端会被释放主叫话权,并赋予被叫话权,然而,由于第二TCF和第一TCF的同一会话包括多个请求,而且多个请求之间需要严格遵守串行处理,这使得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的会话没有结束之前,第二用户终端的话权无法释放,高概率会发生话权授予与释放请求并发冲突,导致第二用户终端的话权无法释放,导致业务异常的问题。
例如,当第一TCF、第二TCF采用Invite请求(Invite请求用于初次建立会话)或re-Invite请求(即,在一个现存对话中发出的Invite请求,单个的re-INVITE请求可以同时更改对话和会话的参数)进行话权管理时,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一TCF、第一TCF与第二TCF以及第二TCF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请求处理过程均涉及多次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SIP)消息交互,包括re-INVITE(请求)—>100TRYING(处理中的应答消息)—>200OK(处理完成指示消息)—>ACK(确认消息),且该过程中无法发起/接收其他请求,由于每个会话的多个请求之间需要严格遵守串行处理,必须等上一个请求事务处理完成之后才能处理下一个re-INVITE请求,因而可能存在请求冲突的问题。
目前在请求冲突的场景下,需要服务器/客户端缓存后处理的请求并适时进行重试,处理逻辑较复杂且需考虑的业务场景较多,然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TCF和第一TCF通过第一INFO请求进行信令交互,这样,第二TCF确定第二用户终端的话权状态变更信息后,不需要等待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会话结束,可以直接与第二用户终端进行交互,不仅避免了流程交互效率,而且有效的避免了由于流程冲突导致业务异常的问题。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可能设计中,第二TCF管理的第三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处于会话状态且第二用户终端具有主叫话权、第三用户终端具有被叫话权,这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A1、第二TCF管理接收第三用户终端的第二INFO请求,该第二INFO请求用于请求修改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三用户终端的话权关系。
A2、根据第三用户终端的优先级和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确定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三用户终端间的第二话权状态变更信息。
A3、根据第二话权状态变更信息,向第三用户终端发送第二响应消息,该第二响应消息用于指示针对所述第二INFO请求的处理结果。
具体的,对于归属于同一个TCF管理的多个用户终端,当处于会话的两个用户终端需要改变话权关系时,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二TCF管理第二用户终端和第三用户终端的话权状态,具有被叫话权的第三用户终端申请主叫话权时,则向第二TCF通过第二INFO请求的方式发送话权关系变更信息,第二TCF则根据两者的优先级确定第二话权状态变更信息,并反馈用于指示针对第二INFO请求的处理结果的第二响应消息。
该技术方案在TCF和用户终端的交互过程中,同样降低了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信令冗余问题,提高了处理效率。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话权管理方法实施例二的交互示意图。在第二用户终端处于漫游状态时,则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第二TCF为第二用户终端的归属地TCF;这时,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话权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1、第二TCF向第二用户终端的漫游地TCF发送第三INFO请求,该第三INFO请求用于指示第二用户终端的话权状态变更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当用户终端处于漫游状态时,该用户终端首先与漫游地TCF进行交互,漫游地TCF再将该用户终端的请求或应答消息转发给归属地TCF,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用户终端处于漫游状态,且第二TCF(即第二用户终端的归属地TCF)确定需要变更第二用户终端的话权状态时,第二TCF还需要向第二用户终端的漫游地TCF发送第三INFO请求,以指示第二用户终端的话权状态变更信息。
步骤52、第二TCF接收第二用户终端的漫游地TCF发送的第三响应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用户终端的漫游地TCF收到第三INFO请求,也即话权状态变更通知时,会向第二TCF反馈一个应答消息,相应的,第二TCF接收该第三响应消息,以确定第二用户终端的漫游地TCF以获取第二用户终端的话权状态变更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若第一用户终端处于漫游状态,且申请建立与第二用户终端的话权关系,这时第一用户终端首先向第一用户终端的漫游地TCF发送话权请求,第一用户终端的漫游地TCF再将该话权请求转发给第一用户终端的归属地TCF,以使第一用户终端的归属地TCF与第二用户终端的归属地TCF进行信令交互。关于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的漫游地TCF、第一用户终端的漫游地TCF与第一用户终端的归属地TCF的具体实现流程与上述处理流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话权管理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接收模块61、处理模块62和发送模块63。
其中,该接收模块61,用于接收第一集群控制功能体TCF发送的第一INFO请求,所述第一INFO请求用于请求修改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关系;
该处理模块6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间的第一话权状态变更信息;
该发送模块6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话权状态变更信息,向所述第一TCF发送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针对所述第一INFO请求的处理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设计中,该处理模块62,还用于在接收模块61接收第一TCF发送的第一INFO请求之前,若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间的话权状态为空闲态,则通过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话权申请交互,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为主叫方、具有主叫话权;或者
该处理模块62,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61接收第一TCF发送的第一INFO请求之前,若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间的话权状态为占用态,则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具有主叫话权。
示例性的,该处理模块62,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时,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授予被叫话权,并释放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主叫话权,在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低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时,保持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主叫话权不变。
示例性的,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设计中,接收模块61,还用于接收第三用户终端的第二INFO请求,所述第二INFO请求用于请求修改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话权关系,其中,所述第二TCF管理的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处于会话状态且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具有主叫话权、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具有被叫话权;
处理模块6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优先级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三用户终端间的第二话权状态变更信息;
发送模块63,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话权状态变更信息,向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发送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响应消息用于指示针对所述第二INFO请求的处理结果。
示例性的,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种可能设计中,在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处于漫游状态时,所述装置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归属地TCF;
发送模块63,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漫游地TCF发送第三INFO请求,所述第三INFO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话权状态变更信息;
接收模块6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漫游地TCF发送的第三响应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用于执行图4或图5所示实施例中第二TCF的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话权管理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模块71、发送模块72和接收模块73。
该处理模块71,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请求;
该发送模块72,用于向第二集群控制功能体发送第一INFO请求,所述第一INFO请求用于请求修改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关系;
该接收模块73,用于接收所述第二TCF反馈的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TCF针对所述第一INFO请求的处理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用于执行图4或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TCF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装置的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用软件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处理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上述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上述装置的存储器中,由上述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处理模块的功能。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81、存储器82、收发器83和系统总线84,该存储器82和收发器83通过系统总线84与处理器81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8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收发器83用于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处理器81执行存储器82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如图4或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第二TCF的实现方案。
可选的,在硬件实现上,上述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接收模块61和发送模块62对应于本实施例中的收发器83,该收发器83构成通信接口。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91、存储器92、收发器93和系统总线94,该存储器92和收发器93通过系统总线94与处理器91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9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收发器93用于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处理器91执行存储器92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如图4或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第一TCF的实现方案。
可选的,在硬件实现上,上述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发送模块72和接收模块73对应于本实施例中的收发器93,该收发器93构成通信接口。
该图8和图9中提到的系统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系统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通信接口用于实现数据库访问装置与其他设备(例如客户端、读写库和只读库)之间的通信。存储器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图4或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第二TCF的实现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图4或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第一TCF的实现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程序,当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图4或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第二TCF的实现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程序,当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图4或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第一TCF的实现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程序指令,程序指令用于实现上述图4或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第二TCF的实现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程序指令,程序指令用于实现上述图4或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第一TCF的实现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模块与通信接口,该处理模块能执行上述图4或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第二TCF的实现方案。
进一步地,该芯片还包括存储模块(如,存储器),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指令,处理模块用于执行存储模块存储的指令,并且对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指令的执行使得处理模块执行第二TCF侧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模块与通信接口,该处理模块能执行上述图4或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第一TCF的实现方案。
进一步地,该芯片还包括存储模块(如,存储器),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指令,处理模块用于执行存储模块存储的指令,并且对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指令的执行使得处理模块执行第一TCF侧的技术方案。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宽带集群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第一用户终端、第一TCF、第二TCF和第二用户终端。
其中,第一TCF用于管理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调度,第二TCF用于管理第二用户终端的话权调度。
该第一TCF可以是上述图7所示实施例的话权管理装置或者图9所示实施例的通信设备;该第二TCF可以是上述图6所示实施例的话权管理装置或者图8所示实施例的通信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关于第一用户终端、第一TCF、第二TCF和第二用户终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记载,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话权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集群控制功能体TCF接收第一TCF的第一INFO请求,所述第一INFO请求用于请求修改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关系;
所述第二TCF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间的第一话权状态变更信息;所述第二TCF根据所述第一话权状态变更信息,向所述第一TCF发送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针对所述第一INFO请求的处理结果;
在所述第二集群控制功能体TCF接收第一TCF的第一INFO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间的话权状态为空闲态时,所述第二TCF通过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话权申请交互,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为主叫方、具有主叫话权;或者
在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间的话权状态为占用态时,所述第二TCF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具有主叫话权;
所述第二TCF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间的第一话权状态变更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二TCF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授予被叫话权,并释放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主叫话权;
在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低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二TCF保持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主叫话权不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TCF接收第三用户终端的第二INFO请求,所述第二INFO请求用于请求修改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话权关系,其中,所述第二TCF管理的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处于会话状态且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具有主叫话权、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具有被叫话权;
所述第二TCF根据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优先级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三用户终端间的第二话权状态变更信息;
所述第二TCF根据所述第二话权状态变更信息,向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发送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响应消息用于指示针对所述第二INFO请求的处理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处于漫游状态时,所述第二TCF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归属地TCF;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TCF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漫游地TCF发送第三INFO请求,所述第三INFO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话权状态变更信息;
所述第二TCF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漫游地TCF发送的第三响应消息。
4.一种话权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集群控制功能体TCF获取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请求;
所述第一TCF向第二TCF发送第一INFO请求,所述第一INFO请求用于请求修改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关系;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为主叫方、具有主叫话权,或者,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具有主叫话权;
所述第一TCF接收所述第二TCF根据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间的第一话权状态变更信息反馈的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TCF针对所述第一INFO请求的处理结果;
在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一话权状态变更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被授予被叫话权,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主叫话权被释放;
在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低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一话权状态变更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主叫话权不变。
5.一种话权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处理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集群控制功能体TCF发送的第一INFO请求,所述第一INFO请求用于请求修改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关系;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间的第一话权状态变更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话权状态变更信息,向所述第一TCF发送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针对所述第一INFO请求的处理结果;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接收模块接收第一TCF发送的第一INFO请求之前,若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间的话权状态为空闲态,通过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话权申请交互,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为主叫方、具有主叫话权;或者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第一TCF发送的第一INFO请求之前,若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间的话权状态为占用态,则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具有主叫话权;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时,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授予被叫话权,并释放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主叫话权,在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低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时,保持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主叫话权不变。
6.一种话权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模块、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请求;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集群控制功能体TCF发送第一INFO请求,所述第一INFO请求用于请求修改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的话权关系;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为主叫方、具有主叫话权,或者,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具有主叫话权;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TCF根据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间的第一话权状态变更信息反馈的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TCF针对所述第一INFO请求的处理结果;
在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一话权状态变更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被授予被叫话权,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主叫话权被释放;
在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优先级低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一话权状态变更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主叫话权不变。
7.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
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
CN202010120389.9A 2020-02-26 2020-02-26 话权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3956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0389.9A CN113395665B (zh) 2020-02-26 2020-02-26 话权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0389.9A CN113395665B (zh) 2020-02-26 2020-02-26 话权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95665A CN113395665A (zh) 2021-09-14
CN113395665B true CN113395665B (zh) 2022-10-04

Family

ID=77615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0389.9A Active CN113395665B (zh) 2020-02-26 2020-02-26 话权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9566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8302A (zh) * 2015-01-05 2016-08-0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集群系统的话权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6332010A (zh) * 2015-07-03 2017-01-11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级组网的宽带集群通信系统及其点到点呼叫方法
CN107222846A (zh) * 2017-06-13 2017-09-29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核心网设备及其集群通信方法
CN107241704A (zh) * 2016-03-29 2017-10-10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宽带集群系统动态重组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96828A (zh) * 2017-02-13 2018-10-2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调度台的漫游处理方法
CN110662179A (zh) * 2019-09-30 2020-01-07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lte宽带集群系统的呼叫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809245A (zh) * 2019-11-08 2020-02-18 武汉烽合智达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集群组呼中话权方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8617B (zh) * 2011-12-27 2016-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集群业务的方法、实体及系统
US10484270B2 (en) * 2016-05-13 2019-11-19 Level 3 Communications, Llc User-based differentiated routing system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8302A (zh) * 2015-01-05 2016-08-0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集群系统的话权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6332010A (zh) * 2015-07-03 2017-01-11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级组网的宽带集群通信系统及其点到点呼叫方法
CN107241704A (zh) * 2016-03-29 2017-10-10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宽带集群系统动态重组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96828A (zh) * 2017-02-13 2018-10-2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调度台的漫游处理方法
CN107222846A (zh) * 2017-06-13 2017-09-29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核心网设备及其集群通信方法
CN110662179A (zh) * 2019-09-30 2020-01-07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lte宽带集群系统的呼叫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809245A (zh) * 2019-11-08 2020-02-18 武汉烽合智达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集群组呼中话权方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董元元 等.一种可伸缩、高可用的会话状态存储组件.《高技术通讯》.2011,第21卷(第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95665A (zh) 202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53122B1 (ko) Mcptt 서비스를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1148462B1 (ko) 무선 통신 디바이스로부터 전송된 번들링된 메시지들의 선택적인 리뷰
EP2495911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ninterruptable wireless group communication sessions
EP2417781A1 (en) High-priority communication sessions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6211362B (zh) 集群会话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EP3300399B1 (en) Floor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ultiple mcptt systems
CN110662179B (zh) 基于lte宽带集群系统的呼叫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07095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udio cut-in policy in MCPTT communication
US10820374B2 (en) Gateway device for wireless networks
KR101475111B1 (ko) 무선 통신 디바이스 사이의 그룹 통신에서 통화 셋업 대기시간을 최소화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1757312A (zh) 一种会话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395665B (zh) 话权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635197B (zh) Mcptt系统中用户话权控制的方法
JP7326603B2 (ja) 信号伝送の方法と通信機器
WO2020015606A1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923606B1 (en) Connection management methods and apparatus
JP2023525803A (ja) ミッションクリティカル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メディアストリームの受信をハンドリング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ミッションクリティカルサーバ
WO2022188570A1 (zh) 群组内点到多点通信业务的话权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
US1165333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transcoding resource allocation during call setup to multiple terminations
CN114760599B (zh) 一种铁路MCVideo系统组呼视频传输控制的方法
US2023022433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arbitration for commercial off the shelf phones
WO2021168862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WO2015154506A1 (zh) 话权申请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7714996A (zh) 集群组呼的话权释放方法、装置、相关功能体及介质
CN116781858A (zh) 视频推送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集群核心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