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95457A - 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95457A
CN113395457A CN202010164905.8A CN202010164905A CN113395457A CN 113395457 A CN113395457 A CN 113395457A CN 202010164905 A CN202010164905 A CN 202010164905A CN 113395457 A CN113395457 A CN 1133954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ghtness
image block
target
type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649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95457B (zh
Inventor
赵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649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954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954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954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954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954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scene brightness using illumin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6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image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法包括:根据图像采集器获取的图像中至少两个图像块的亮度信息,确定所述图像中的目标图像块,以及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确定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位置区域类型;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和位置区域类型,确定图像采集器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用于调整所述图像采集器和/或图像采集器所采集图像的亮度参数。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根据图像采集器采集图像中监控对象的亮度不同以及位置不同自适应调节亮度参数,从整体上提高图像采集器采集图像的质量。

Description

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监控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摄像机走进了千家万户,同时也对摄像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彩摄像机在夜间能够准确还原物体颜色,画面更加生动鲜艳。但是受限于传感器的感光性能,全彩摄像机要在黑暗环境下呈现出较好的图像效果,必须添加补光灯来加强前景的亮度保证采集图像清晰。
现有的自动补光技术中,图像采集感应器获取现场环境的图像数据,通过计算形成图像直方图,并根据直方图信息得出现场环境亮度。通过比对经验数据库数据与现场亮度数据,输出匹配的亮度调节数据,进而调节灯光强度。
然而,直方图并不能准确反映当前图像的亮度值,因此根据直方图调整补灯光强度不能很好地与图像真实亮度进行配合。另外,该方案需要收集一些经验数据,步骤比较繁琐且受经验值干扰,造成补光灯强度与图像的亮度值不匹配,采集到的图像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实现根据图像采集器采集图像中目标图像块的不同亮度以及不同位置自适应调节亮度参数,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图像采集器采集图像的质量。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法,包括:
根据图像采集器获取的图像中至少两个图像块的亮度信息,确定所述图像中的目标图像块,以及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
确定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位置区域类型;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和位置区域类型,确定图像采集器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用于调整所述图像采集器和/或图像采集器所采集图像的亮度参数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装置,包括:
亮度类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图像采集器获取的图像中至少两个图像块的亮度信息,确定所述图像中的目标图像块,以及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
位置区域类型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位置区域类型;
亮度参数调整策略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和位置区域类型,确定图像采集器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用于调整所述图像采集器和/或图像采集器所采集图像的亮度参数。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对获取图像亮度信息的确定,实现对目标图像块的确定,目标图像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示图像采集器的监控对象;根据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和位置的类型确定对应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实现根据图像采集器采集图像中监控对象的亮度不同以及位置不同自适应调节亮度参数,从整体上提高图像采集器采集图像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全彩摄像机的补光灯参数以及曝光参数进行联动调整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可配置在设备中,例如设备可以是后台服务器等具有通信和计算能力的设备。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01、根据图像采集器获取的图像中至少两个图像块的亮度信息,确定所述图像中的目标图像块,以及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
其中,图像采集器是指带有补光灯的摄像机,可以调整摄像机的补光灯亮度或曝光参数等;或者是由补光灯和摄像机共同组成图像采集器,摄像机可以控制补光灯的亮度参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图像采集器是指全彩摄像机,全彩摄像机在夜间能够准确还原物体颜色,然而受限于传感器的感光性能,全彩摄像机要在黑暗环境下呈现出较好的图像效果,并且必须添加白光或者暖光补光。但是空气中颗粒粉尘等对于白光的传输限制,补光灯功率需要很高才能满足补光要求,这必然会造成刺眼等问题,给用户的体验带来影响;相反若是对补光灯进行压制,则给采集图像效果带来噪声大以及远处亮度低等问题。因此为了保证全彩摄像机采集图像的质量,需要对全彩摄像机的参数进行联动调整。
目标图像块是指可以对图像采集器采集图像的整体情况进行表征的区域。示例性的,目标图像块可以表示图像采集器采集区域内目标的出现区域。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用于对图像采集器采集图像中的亮度整体情况进行表征,以对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向给出指示。
具体的,获取图像采集器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并将图像划分为多个图像块,例如,将图像等比例划分为m*n个图像块。从所有图像块中确定满足亮度要求的图像块,作为目标图像块,并且根据目标图像块的亮度整体情况确定亮度类型。示例性的,亮度类型包括过曝以及欠曝,其中,过曝表示目标图像块的亮度过高,欠曝表示目标图像块的亮度过低,过曝和欠曝的划分可以根据图像亮度对图像质量的实际影响情况进行确定。
可选的,根据图像采集器获取的图像中至少两个图像块的亮度信息,确定所述图像中的目标图像块,以及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包括:
按照所述亮度信息从大到小对所述至少两个图像块进行排序,得到亮度信息排序结果;
从所述至少两个图像块中,选择亮度信息排序结果中前预设数值个图像块,作为候选图像块;
若所述候选图像块的亮度值,大于标准亮度区间的上限值,则将所述候选图像块作为目标图像块,且确定该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过曝;
若所述候选图像块的亮度值,小于所述标准亮度区间的下限值,则将所述候选图像块作为目标图像块,且确定该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欠曝。
具体的,将图像采集器获取的图像划分为m*n个图像块,并确定每个图像块的亮度信息,如灰度值。将图像块按照亮度信息从大到小进行排序,选择排序在前的预设数值个图像块,将这预设数值个图像块作为候选图像块。示例性的,将划分图像块中亮度信息最大的图像块作为候选图像块。
根据候选图像块中每个图像块的亮度信息确定候选图像块的亮度值,示例性的,用候选图像块中所有图像块或者像素点的平均亮度信息作为候选图像块的亮度值。并将候选图像块的亮度值与标准亮度区间进行比较,若候选图像块的亮度值大于标准亮度区间的上限值,则确定候选图像块为目标图像块,并确定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过曝;若候选图像块的亮度值小于标准亮度区间的下限值,则确定候选图像块为目标图像块,并确定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欠曝;若候选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则表示图像采集器采集图像处于最佳状态,不作调整。
其中,标准亮度区间是图像采集器所监控目标获取质量较佳时图像的最佳亮度范围,最佳亮度的定义是可以较好的分辨图像中物体的细节和轮廓。可选的,标准亮度区间可以根据实际检测进行确定,并且获取图像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兼顾整体,因此标准亮度区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步骤102、确定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位置区域类型。
其中,位置区域类型用于表示图像采集器采集目标距离图像采集器的距离,用于对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给出参考依据。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人脸或者人体作为图像采集器的采集目标,人眼对灯光的敏感程度与其和图像采集器的距离有关。采集目标在图像采集器画面中的位置越靠上方,则采集目标距离图像采集器的位置越远,如果是人站在画面中,则感受到的灯光刺眼程度越弱。当人越接近画面也就是越向画面下方靠近时,越倾向于调节补光灯,以减缓或者消除灯光的刺眼程度。所以对图像进行划分位置区域,以对采集目标对补光灯敏感程度进行划分。
可选的,预先将图像从上到下划分为N个区域,并将所有区域划分为三个位置区域类型。示例性的,将最上的区域划分为第一类位置区域,将最下方的区域划分为第三类位置区域,将剩余的中间区域划分为第二类位置区域。也可以根据其他要求对位置区域类型进行划分。根据目标图像块占每一类位置区域的面积大小,确定目标图像块的位置区域类型。示例性的,目标图像块在哪一类位置区域中的面积最多,则将该类型确定为目标图像块的位置区域类型。
可选的,确定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位置区域类型,包括:
确定目标图像块中的目标连通域;
根据所述目标连通域在所述图像中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并作为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位置区域类型;
其中所述位置区域类型为第一类位置区域、第二类位置区域或第三类位置区域;第一类位置区域的采集对象距离大于第二类位置区域的采集对象距离,第二类位置区域的采集对象距离大于第三类位置区域的采集对象距离。
其中,目标连通域用于表示目标图像块主要集中的区域。
可选的,确定目标图像块中的目标连通域,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图像块中的候选连通域;
将面积最大且大于面积阈值的候选连通域作为目标连通域。
具体的,当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目标图像块相连构成连通域,则目标图像块可以分成若干个候选连通域,并计算每个候选连通域的面积。将面积最大并且达到面积阈值的候选连通域作为目标连通域。面积阈值的设置可以避免目标图像块的分散程度较大给参数调节带来的影响。若候选连通域的面积均小于面积阈值,则表明目标图像块过于分散,则不进行处理。面积阈值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确定目标连通域在图像中的位置,作为目标图像块的位置。示例性的,在上述示例的基础上,将图像区域分为三类位置区域,当目标连通域完全处于某一位置区域时,则对应的目标图像块的位置区域类型为该位置区域;若目标连通域横跨两个位置区域时,即同时在第一类位置区域和第二类位置区域或者在第二类位置区域和第三类位置区域,则对应的目标图像块的位置区域类型为目标连通域所占面积较大的该位置区域;若目标连通域横跨三个位置区域时,则以其在第二类位置区域和第三类位置区域中所占面积大的区域为目标图像块的位置区域类型。示例性的,当图像采集器所采集的目标对象为人时,当目标连通域横跨三个位置区域,则说明目标对象在整个图像中均出现了,但此时目标对象距离图像采集器很近,人眼受补光灯的亮度影响较大,因此选择在第二类位置区域和第三类位置区域中所占面积大的区域为目标图像块的位置区域类型。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可选的,在确定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以及位置区域类型之前,确定目标图像块中目标连通域的面积,若目标连通域的面积小于面积阈值,则不作处理;若目标连通域的面积大于等于面积阈值,则进行后续亮度类型以及位置区域类型的确定。
步骤103、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和位置区域类型,确定图像采集器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用于调整所述图像采集器和/或图像采集器所采集图像的亮度参数。
具体的,根据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和位置区域类型,确定图像采集器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如补光灯和曝光参数的调整策略。示例性的,根据位置区域类型确定补光灯和曝光参数的调整优先级。具体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参考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对获取图像亮度信息的确定,实现对目标图像块的确定,目标图像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示图像采集器的监控对象;根据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和位置的类型确定对应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实现根据图像采集器采集图像中监控对象的亮度不同以及位置不同自适应调节亮度参数,从整体上提高图像采集器采集图像的质量。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地优化,具体说明了在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过曝时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根据图像采集器获取的图像中至少两个图像块的亮度信息,确定所述图像中的目标图像块,以及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其中,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包括过曝。
具体的,若确定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大于标准亮度区间的上限值,则该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过曝。示例性的,目标图像块中的平均亮度大于标准亮度区域的最大值。
步骤202、确定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位置区域类型。
步骤203、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和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确定图像采集器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
具体的,当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过曝时,说明图像采集器的采集图像的亮度值过高,原因可能是补光灯亮度过高或者曝光参数过高。根据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确定目标图像块的位置区域类型,目标图像块的位置区域类型反映了采集目标距离图像采集器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采集目标为人,则根据人眼对补光灯的感知程度与距离之间的关系,确定图像采集器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
可选的,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和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确定图像采集器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包括:
若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过曝,且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为第一类位置区域,则调低图像采集器的曝光参数,以使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
示例性的,在上述示例的基础上,采集目标为人时,需要考虑人眼对补光灯亮度的感知程度。在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为第一类位置区域,说明过曝区域位于图像采集器采集图像的最上方区域,人距离图像采集器较远。此时,人眼对补光灯的感知并没有那么强烈,基本上不会觉得刺眼。所以,这种情况下使用较强的补光灯保证图像质量,优先调整曝光参数,使其达到最佳亮度范围,补光灯不做调整,这样的话能够保证图像质量较优。
可选的,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和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确定图像采集器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包括:
若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过曝,且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为第二类位置区域,则调低图像采集器的补光灯亮度至标准补光灯亮度区间,并确定调整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
若调整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不处于标准亮度区间,则调整曝光参数,以使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
在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为第二类位置区域,说明过曝区域位于图像采集器采集图像的中间区域,人距离图像采集器相对较近。此时人眼对补光灯的感受比较强烈,优先适当降低补光灯亮度,曝光参数调整作为补充,最终权衡刺眼程度和图像效果。其中,标准补光灯亮度区间是根据人眼对补光灯亮度感觉不刺眼的程度进行确定的,例如标准补光灯亮度区间为[Lmin,Lmax],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同色温的补光灯的标准补光灯亮度区间不同。
示例性的,若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过曝,且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为第二类位置区域,优先降低补光灯亮度到[Lmin,Lmax],并在降低过程中确定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若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时,补光灯亮度处于[Lmin,Lmax]中,则不需要调整曝光参数,停止参数调整。若补光灯亮度达到Lmin时,此时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不处于标准亮度区间,则需要补充调整曝光参数,以使得调整曝光参数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通过优先调整补光灯亮度,曝光参数调整作为补充,能够保证采集图像质量处于较佳的状态。示例性的,在调整补光灯亮度时,为防止补光灯出现反复调整,根据当前补光灯亮度与目标亮度的差异,变步长调整补光灯强度,补光灯越接近目标亮度,步长越小。目标亮度可以根据标准补光灯亮度区间进行设置。通过变步长调整补光灯亮度可以保证补光灯亮度调节的效率。
可选的,若调整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不处于标准亮度区间,则调整曝光参数,以使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包括:
若调整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大于标准亮度区间,则调低曝光参数,以使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
若调整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小于标准亮度区间,则调高曝光参数,以使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时停止参数调整,或图像采集器所获取图像的增益参数值大于等于最大增益阈值时停止参数调整。
若调整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大于标准亮度区间,说明在压制补光灯亮度后,图像仍处于过曝状态,则需要补充调整曝光参数,此时应当调低曝光参数,直至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中。
若调整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小于标准亮度区间,说明压制补光灯亮度至标准补光灯亮度区间的上限值时,目标图像块处于欠曝状态,此时不能再继续调低补光灯亮度,则将曝光参数进行调高,目的是保证采集图像整体的亮度。但是当曝光参数调整的过高时可能会导致增益过高,图像噪声明显。因此需要设置一个最大增益阈值,用于兼顾图像亮度和图像整体质量。示例性的,在调高曝光参数时,确定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若曝光参数未达到最大增益阈值时,此时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已处于标准亮度区间,则停止参数调整;若曝光参数调整到图像的增益参数值大于等于最大增益阈值时,此时目标图像块的亮度未处于标准亮度区间,然而为了保证图像整体上的质量,停止参数调整,此时补光灯亮度和曝光参数已经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使得图像采集器采集图像质量最佳。
可选的,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和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确定图像采集器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包括:
若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过曝,且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为第三类位置区域,则调低图像采集器的补光灯亮度至最低补光值,并确定调整补光灯亮度中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
若所述调整补光灯亮度中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超出标准亮度区间,则确定补光灯亮度为最低补光值时的调整补光灯亮度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
若所述调整补光灯亮度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超出标准亮度区间,且图像采集器所获取图像的增益参数值大于等于最小增益阈值时,则调低曝光参数,并确定调整曝光参数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
若所述调整曝光参数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超出标准亮度区间,则调低图像采集器的补光灯亮度至补光灯极限最低值,并确定更新补光灯亮度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
若所述更新补光灯亮度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超出标准亮度区间,且补光灯亮度达到补光灯极限最低值,则继续调低曝光参数,以使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时停止参数调整。
在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为第三类位置区域,说明过曝区域位于图像采集器采集图像的最下方区域,人距离图像采集器很近。此时人眼对补光灯的感受更加的敏感,优先适当降低补光灯亮度。此时需要分阶段调整图像采集器的参数,以使得参数联动调整保证采集图像质量。首先,第一阶段优先调整补光灯亮度,由于此时人完全靠近图像采集器,因此设置最低补光值,最低补光值小于标准补光灯亮度区间的下限值。
在将补光灯亮度降低至最低补光灯值的过程中,不断确定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若存在降低过程中某一补光灯值使得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则停止补光灯的参数调整。若调低过程中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始终超出标准亮度区间,则在补光灯亮度到达最低补光灯值时进入第二阶段,补充调整曝光参数。
在第二阶段,补充调整曝光参数目的是用相对较强的补光灯保证画面亮度。并且为防止曝光参数压制过低后,图像暗区亮度得不到保证,给第二阶段设定一个最小增益阈值,用于平衡参数调整给图像质量带来的影响。示例性的,在调低曝光参数的过程中确定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若曝光参数的调低未达到最小增益阈值时,可以使得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则停止参数调整;若曝光参数调低到图像的增益参数小于最小增益阈值时,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仍超出标准亮度区间,则进入第三阶段,补充调整补光灯亮度。由于当图像的增益值过小时会导致图像暗区很暗,图像质量下降。因此在曝光参数调低到图像的增益参数小于最小增益阈值时,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仍超出标准亮度区间这种情况下,选择降低补光灯亮度几乎不会影响图像暗区,不会造成图像质量下降。因为这时补光灯亮度只能影响采集图像中最前方的小范围区域,而大部分暗区都是由增益也就是曝光参数过低造成的,所以在第三阶段选择继续降低补光强度而不是降低曝光参数即增益。
在第三阶段,固定曝光参数值,继续调低补光灯亮度,直至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或者补光灯亮度值已经达到补光灯极限最低值,即补光灯亮度已经不能再继续调低,此时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仍超出标准亮度区间,则进入第四阶段,继续补充调整曝光参数。
在第四阶段,固定补光灯亮度,此时补光灯亮度已经非常小,图像采集器近处的物体亮度不会太高,对图像整体的曝光影响很小,可保证参数调整稳定后图像各个区域的亮度都比较好。若补光灯调整到最小后依旧过曝,则继续调低曝光参数至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达到标准亮度区间,停止参数调整。
通过对补光灯亮度和曝光参数的联动调整,实现了在图像过曝时根据采集对象位于图像中的不同位置,采取不同的联动调整策略,既保证了图像最终质量,又保证了补光灯亮度与人眼的敏感程度,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
可选的,在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和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确定图像采集器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之后,还包括:
根据图像采集器所获取图像的亮度信息,确定所述图像中的目标暗图像块;其中,所述目标暗图像块的亮度小于暗度阈值;
若所述目标暗图像块的面积大于暗图像块面积阈值或所述目标暗图像块的数量大于暗图像块数量阈值,则根据所述目标暗图像块的平均亮度以及所述暗度阈值确定目标暗图像块所需调整的亮度参数。
具体的,当过曝区域通过调整补光灯亮度以及曝光参数达到标准亮度区间后,统计图像中亮度值小于暗度阈值的图像块,作为目标暗图像块。目标暗图像块的亮度远小于标准亮度区间的下限值。
若目标暗图像块的数量大于暗图像块数量阈值或者根据目标暗图像块的面积进行判断,目标暗图像块的面积大于暗图像块面积阈值则启动参数增强接口对目标暗图像块亮度进行补充。例如,通过DRC或LDCI等调整目标暗图像块亮度。其中,目标暗图像块所需调整的亮度参数根据目标暗图像块的平均亮度以及暗度阈值之间的差值进行确定。示例性的,接口增强值E即目标暗图像块所需调整的亮度参数,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进行确定:E=(B-Bavg)*k+b。其中,B为与暗图像块面积阈值匹配的目标暗图像块的标准平均亮度,Bavg为目标暗图像块的平均亮度,k表示系数,k大于0,b为常数,k和b的值根据图像采集器的参数值进行确定。可选的,当需要对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进行调整时,接口增强值E恢复至默认值。通过在补光灯亮度和曝光参数调整稳定后,根据图像信息对图像进一步处理,实现对图像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目标图像块处于过曝时,能够根据采集对象在图像中的位置自适应调节参数,保证人在各个位置都感受不到补光灯的刺眼,并且能够将补光灯强度与曝光参数协同起来,做到图像质量和补光灯刺眼程度的权衡。当灯光亮度和曝光参数均达到最优的情况下,如果图像质量依然存在部分缺陷,可以再联动图像接口参数进行弥补,使得图像在整体上始终保证较优的状态。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地优化,具体说明了在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欠曝时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根据图像采集器获取的图像中至少两个图像块的亮度信息,确定所述图像中的目标图像块,以及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其中,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包括欠曝。
具体的,若确定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小于标准亮度区间的下限值,则该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欠曝。示例性的,目标图像块中的平均亮度小于标准亮度区域的最小值。
步骤302、确定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位置区域类型。
步骤303、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和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确定图像采集器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
具体的,当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欠曝时,说明图像采集器的采集图像的亮度值过低,原因可能是补光灯亮度过低或者曝光参数过低。则需根据位置区域类型分别采取对应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
可选的,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和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确定图像采集器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包括:
若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欠曝,且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为第一类位置区域,则调高图像采集器的补光灯亮度,以使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
由实施例二步骤203中可知,在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为第一类位置区域,说明过曝区域位于图像采集器采集图像的最上方区域,人距离图像采集器较远,对补光灯亮度不敏感。此时直接调高图像采集器的补光灯亮度,直至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
可选的,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和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确定图像采集器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包括:
若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欠曝,且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为第二类位置区域,则调高图像采集器的曝光参数,并确定调整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其中,曝光参数在图像采集器所获取图像的增益参数值大于等于最大增益阈值时停止调整;
若调整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超出标准亮度区间,则调高图像采集器的补光灯亮度至标准补光灯亮度区间,以使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
在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为第二类位置区域,说明欠曝区域位于图像采集器采集图像的中间区域,人距离图像采集器相对较近。此时人眼对补光灯的感受比较强烈,优先适当调高曝光参数,补光灯亮度调整作为补充,最终权衡刺眼程度和图像效果。示例性的,首先调高曝光参数值,若曝光参数值在图像采集器所获取图像的增益参数值小于最大增益阈值时,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则停止参数调整。若曝光参数在图像采集器所获取图像的增益参数值大于等于最大增益阈值时,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仍超出标准亮度区间,则停止曝光参数的调整,调高图像采集器的补光灯亮度。
具体调整过程与过曝时调整策略相反,可参考实施例二中步骤203部分。
可选的,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和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确定图像采集器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包括:
若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欠曝,且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为第三类位置区域,则调高曝光参数,并确定调高曝光参数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其中,曝光参数在图像采集器所获取图像的增益参数值大于等于最大增益阈值时暂停调整;
若所述调高曝光参数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超出标准亮度区间,则调高图像采集器的补光灯亮度至标准补光灯亮度区间,并确定调整补光灯亮度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
若所述调整补光灯亮度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超出标准亮度区间,则继续调高曝光参数,以使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
在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为第三类位置区域,说明欠曝区域位于图像采集器采集图像的最下方区域,人距离图像采集器很近。此时人眼对补光灯的感受更加的敏感,优先调整曝光参数。并根据实际调整情况采取曝光参数与补光灯亮度交替调整的策略。实际调整策略与过曝时压制策略相反,具体可参考实施例二中步骤203部分。
本发明实施例在目标图像块处于欠曝时,能够根据不同位置区域类型采用不同的补光灯和曝光参数调整策略。有效缓解补光灯给人眼带来的刺眼程度,保证人眼在各个位置对补光灯的亮度感受。并且通过补光灯亮度和曝光参数交替调整,能够尽量兼顾补光灯亮度刺眼程度和整体图像效果。
实施例四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全彩摄像机的补光灯参数以及曝光参数进行联动调整的情况。
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亮度类型确定模块410,用于根据图像采集器获取的图像中至少两个图像块的亮度信息,确定所述图像中的目标图像块,以及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
位置区域类型确定模块420,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位置区域类型;
亮度参数调整策略确定模块430,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和位置区域类型,确定图像采集器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用于调整所述图像采集器和/或图像采集器所采集图像的亮度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对获取图像亮度信息的确定,实现对目标图像块的确定,目标图像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示图像采集器的监控对象;根据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和位置的类型确定对应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实现根据图像采集器采集图像中监控对象的亮度不同以及位置不同自适应调节亮度参数,从整体上提高图像采集器采集图像的质量。
可选的,亮度类型确定模块410,具体用于:
按照所述亮度信息从大到小对所述至少两个图像块进行排序,得到亮度信息排序结果;
从所述至少两个图像块中,选择亮度信息排序结果中前预设数值个图像块,作为候选图像块;
若所述候选图像块的亮度值,大于标准亮度区间的上限值,则将所述候选图像块作为目标图像块,且确定该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过曝;
若所述候选图像块的亮度值,小于所述标准亮度区间的下限值,则将所述候选图像块作为目标图像块,且确定该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欠曝。
可选的,位置区域类型确定模块420,包括:
目标连通域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目标图像块中的目标连通域;
位置区域类型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连通域在所述图像中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并作为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位置区域类型;
其中所述位置区域类型为第一类位置区域、第二类位置区域或第三类位置区域;第一类位置区域的采集对象距离大于第二类位置区域的采集对象距离,第二类位置区域的采集对象距离大于第三类位置区域的采集对象距离。
可选的,目标连通域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目标图像块中的候选连通域;
将面积最大且大于面积阈值的候选连通域作为目标连通域。
可选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确定模块430,具体用于:
若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过曝,且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为第一类位置区域,则调低图像采集器的曝光参数,以使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
可选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确定模块430,包括:
补光灯亮度调整单元,用于若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过曝,且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为第二类位置区域,则调低图像采集器的补光灯亮度至标准补光灯亮度区间,并确定调整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
曝光参数调整单元,用于若调整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不处于标准亮度区间,则调整曝光参数,以使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
可选的,曝光参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若调整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大于标准亮度区间,则调低曝光参数,以使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
若调整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小于标准亮度区间,则调高曝光参数,以使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时停止参数调整,或图像采集器所获取图像的增益参数值大于等于最大增益阈值时停止参数调整。
可选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确定模块430,具体用于:
若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过曝,且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为第三类位置区域,则调低图像采集器的补光灯亮度至最低补光值,并确定调整补光灯亮度中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
若所述调整补光灯亮度中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超出标准亮度区间,则确定补光灯亮度为最低补光值时的调整补光灯亮度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
若所述调整补光灯亮度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超出标准亮度区间,且图像采集器所获取图像的增益参数值大于等于最小增益阈值时,则调低曝光参数,并确定调整曝光参数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
若所述调整曝光参数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超出标准亮度区间,则调低图像采集器的补光灯亮度至补光灯极限最低值,并确定更新补光灯亮度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
若所述更新补光灯亮度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超出标准亮度区间,且补光灯亮度达到补光灯极限最低值,则继续调低曝光参数,以使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时停止参数调整。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目标暗图像块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图像采集器所获取图像的亮度信息,确定所述图像中的目标暗图像块;其中,所述目标暗图像块的亮度小于暗度阈值;
亮度参数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暗图像块的面积大于暗图像块面积阈值或所述目标暗图像块的数量大于暗图像块数量阈值,则根据所述目标暗图像块的平均亮度以及所述暗度阈值确定目标暗图像块所需调整的亮度参数。
可选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确定模块430,具体用于:
若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欠曝,且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为第一类位置区域,则调高图像采集器的补光灯亮度,以使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
可选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确定模块430,具体用于:
若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欠曝,且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为第二类位置区域,则调高图像采集器的曝光参数,并确定调整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其中,曝光参数在图像采集器所获取图像的增益参数值大于等于最大增益阈值时停止调整;
若调整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超出标准亮度区间,则调高图像采集器的补光灯亮度至标准补光灯亮度区间,以使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
可选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确定模块430,具体用于:
若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欠曝,且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为第三类位置区域,则调高曝光参数,并确定调高曝光参数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其中,曝光参数在图像采集器所获取图像的增益参数值大于等于最大增益阈值时暂停调整;
若所述调高曝光参数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超出标准亮度区间,则调高图像采集器的补光灯亮度至标准补光灯亮度区间,并确定调整补光灯亮度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
若所述调整补光灯亮度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超出标准亮度区间,则继续调高曝光参数,以使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法,具备执行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五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设备12的框图。图5显示的设备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设备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设备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装置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装置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装置总线或者存储装置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设备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设备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装置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装置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装置(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装置32。设备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5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5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装置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装置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设备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设备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设备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设备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5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设备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5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设备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装置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法,包括:
根据图像采集器获取的图像中至少两个图像块的亮度信息,确定所述图像中的目标图像块,以及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
确定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位置区域类型;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和位置区域类型,确定图像采集器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用于调整所述图像采集器和/或图像采集器所采集图像的亮度参数。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法,包括:
根据图像采集器获取的图像中至少两个图像块的亮度信息,确定所述图像中的目标图像块,以及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
确定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位置区域类型;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和位置区域类型,确定图像采集器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用于调整所述图像采集器和/或图像采集器所采集图像的亮度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5)

1.一种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图像采集器获取的图像中至少两个图像块的亮度信息,确定所述图像中的目标图像块,以及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
确定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位置区域类型;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和位置区域类型,确定图像采集器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用于调整所述图像采集器和/或图像采集器所采集图像的亮度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图像采集器获取的图像中至少两个图像块的亮度信息,确定所述图像中的目标图像块,以及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包括:
按照所述亮度信息从大到小对所述至少两个图像块进行排序,得到亮度信息排序结果;
从所述至少两个图像块中,选择亮度信息排序结果中前预设数值个图像块,作为候选图像块;
若所述候选图像块的亮度值,大于标准亮度区间的上限值,则将所述候选图像块作为目标图像块,且确定该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过曝;
若所述候选图像块的亮度值,小于所述标准亮度区间的下限值,则将所述候选图像块作为目标图像块,且确定该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欠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位置区域类型,包括:
确定目标图像块中的目标连通域;
根据所述目标连通域在所述图像中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并作为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位置区域类型;
其中所述位置区域类型为第一类位置区域、第二类位置区域或第三类位置区域;第一类位置区域的采集对象距离大于第二类位置区域的采集对象距离,第二类位置区域的采集对象距离大于第三类位置区域的采集对象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目标图像块中的目标连通域,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图像块中的候选连通域;
将面积最大且大于面积阈值的候选连通域作为目标连通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和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确定图像采集器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包括:
若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过曝,且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为第一类位置区域,则调低图像采集器的曝光参数,以使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和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确定图像采集器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包括:
若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过曝,且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为第二类位置区域,则调低图像采集器的补光灯亮度至标准补光灯亮度区间,并确定调整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
若调整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不处于标准亮度区间,则调整曝光参数,以使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调整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不处于标准亮度区间,则调整曝光参数,以使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包括:
若调整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大于标准亮度区间,则调低曝光参数,以使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
若调整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小于标准亮度区间,则调高曝光参数,以使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时停止参数调整,或图像采集器所获取图像的增益参数值大于等于最大增益阈值时停止参数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和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确定图像采集器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包括:
若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过曝,且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为第三类位置区域,则调低图像采集器的补光灯亮度至最低补光值,并确定调整补光灯亮度中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
若所述调整补光灯亮度中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超出标准亮度区间,则确定补光灯亮度为最低补光值时的调整补光灯亮度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
若所述调整补光灯亮度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超出标准亮度区间,且图像采集器所获取图像的增益参数值大于等于最小增益阈值时,则调低曝光参数,并确定调整曝光参数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
若所述调整曝光参数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超出标准亮度区间,则调低图像采集器的补光灯亮度至补光灯极限最低值,并确定更新补光灯亮度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
若所述更新补光灯亮度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超出标准亮度区间,且补光灯亮度达到补光灯极限最低值,则继续调低曝光参数,以使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时停止参数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和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确定图像采集器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之后,还包括:
根据图像采集器所获取图像的亮度信息,确定所述图像中的目标暗图像块;其中,所述目标暗图像块的亮度小于暗度阈值;
若所述目标暗图像块的面积大于暗图像块面积阈值或所述目标暗图像块的数量大于暗图像块数量阈值,则根据所述目标暗图像块的平均亮度以及所述暗度阈值确定目标暗图像块所需调整的亮度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和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确定图像采集器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包括:
若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欠曝,且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为第一类位置区域,则调高图像采集器的补光灯亮度,以使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和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确定图像采集器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包括:
若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欠曝,且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为第二类位置区域,则调高图像采集器的曝光参数,并确定调整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其中,曝光参数在图像采集器所获取图像的增益参数值大于等于最大增益阈值时停止调整;
若调整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超出标准亮度区间,则调高图像采集器的补光灯亮度至标准补光灯亮度区间,以使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和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确定图像采集器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包括:
若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为欠曝,且所述目标连通域的位置区域类型为第三类位置区域,则调高曝光参数,并确定调高曝光参数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其中,曝光参数在图像采集器所获取图像的增益参数值大于等于最大增益阈值时暂停调整;
若所述调高曝光参数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超出标准亮度区间,则调高图像采集器的补光灯亮度至标准补光灯亮度区间,并确定调整补光灯亮度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
若所述调整补光灯亮度后的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超出标准亮度区间,则继续调高曝光参数,以使目标图像块的亮度值处于标准亮度区间。
13.一种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亮度类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图像采集器获取的图像中至少两个图像块的亮度信息,确定所述图像中的目标图像块,以及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
位置区域类型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位置区域类型;
亮度参数调整策略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类型和位置区域类型,确定图像采集器的亮度参数调整策略,用于调整所述图像采集器和/或图像采集器所采集图像的亮度参数。
14.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所述的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所述的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法。
CN202010164905.8A 2020-03-11 2020-03-11 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3954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4905.8A CN113395457B (zh) 2020-03-11 2020-03-11 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4905.8A CN113395457B (zh) 2020-03-11 2020-03-11 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95457A true CN113395457A (zh) 2021-09-14
CN113395457B CN113395457B (zh) 2023-03-24

Family

ID=77615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64905.8A Active CN113395457B (zh) 2020-03-11 2020-03-11 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9545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2068A (zh) * 2022-01-06 2022-04-08 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拍摄方法及设备
CN114500865A (zh) * 2022-01-29 2022-05-13 北京精英路通科技有限公司 补光灯的调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665556A (zh) * 2022-12-12 2023-01-31 深圳思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曝光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5041A (zh) * 2005-04-04 2005-08-17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曝光调节方法及装置
US20070052820A1 (en) * 2005-09-07 2007-03-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the imag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computer program which causes a computer to execute the control method for the imaging apparatus
CN104349072A (zh) * 2013-08-09 2015-02-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5426828A (zh) * 2015-11-10 2016-03-23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人脸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31517A (zh) * 2016-09-26 2017-01-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柔光灯亮度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572310A (zh) * 2016-11-04 2017-04-19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补光强度控制方法与摄像机
CN108174118A (zh) * 2018-01-04 2018-06-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270966A (zh) * 2017-12-27 2018-07-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补光亮度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677593A (zh) * 2017-04-11 2020-01-10 福建捷宇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画面亮度明暗闪烁的智能调光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5041A (zh) * 2005-04-04 2005-08-17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曝光调节方法及装置
US20070052820A1 (en) * 2005-09-07 2007-03-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the imag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computer program which causes a computer to execute the control method for the imaging apparatus
CN104349072A (zh) * 2013-08-09 2015-02-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5426828A (zh) * 2015-11-10 2016-03-23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人脸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31517A (zh) * 2016-09-26 2017-01-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柔光灯亮度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572310A (zh) * 2016-11-04 2017-04-19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补光强度控制方法与摄像机
CN110677593A (zh) * 2017-04-11 2020-01-10 福建捷宇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画面亮度明暗闪烁的智能调光方法
CN108270966A (zh) * 2017-12-27 2018-07-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补光亮度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174118A (zh) * 2018-01-04 2018-06-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2068A (zh) * 2022-01-06 2022-04-08 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拍摄方法及设备
CN114302068B (zh) * 2022-01-06 2023-09-26 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拍摄方法及设备
CN114500865A (zh) * 2022-01-29 2022-05-13 北京精英路通科技有限公司 补光灯的调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00865B (zh) * 2022-01-29 2024-04-09 北京精英路通科技有限公司 补光灯的调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665556A (zh) * 2022-12-12 2023-01-31 深圳思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曝光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95457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95457B (zh) 图像采集器的参数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7480421B2 (en) Rendering of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s
CN110033418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JP3130266B2 (ja) 平均分離ヒストグラム等化を用いる映像改善方法及びその回路
US8902328B2 (en) Method of selecting a subset from an image set for generating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
CN111614892B (zh) 一种人脸图像采集方法、拍摄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51969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25162B (zh) 图像曝光的控制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摄像设备
CN104182721A (zh) 提升人脸识别率的图像处理系统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8198155B (zh) 一种自适用色调映射方法及系统
CN112672114B (zh) 监控设备日夜模式的切换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44250B (zh) 一种位置调节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210155743A (ko) 화이트 밸런스를 제어하는 하이 다이나믹 레인지 센서들의 이미지 처리 방법
CN111880309A (zh) 一种基于瞳孔大小自动调节ar虚像亮度的方法
CN115661008A (zh) 一种图像增强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822413B (zh) 拍摄预览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152182B (zh) 一种超低照度网络相机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485679A (zh) 低照度增强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22893A (zh)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2243118B (zh) 白平衡校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10021A (zh) 一种色调映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2561906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259595A (zh)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US20230052082A1 (en) Global tone mapping with contrast enhancement and chroma boost
US20220237755A1 (en) Image enhancement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