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2424B - 一种lte基站硬件资源调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lte基站硬件资源调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82424B
CN113382424B CN202010162800.9A CN202010162800A CN113382424B CN 113382424 B CN113382424 B CN 113382424B CN 202010162800 A CN202010162800 A CN 202010162800A CN 113382424 B CN113382424 B CN 1133824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shortage
hardware resource
hardware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628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82424A (zh
Inventor
苏强
刘极祥
胡丁丁
李旭光
王天琦
李明
赵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Lia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Lia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Lia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6280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824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82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24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824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24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TE基站硬件资源调度处理方法及装置,包括:采集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根据可调度硬件判断规则以及硬件资源紧缺判断规则,对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及其冗余资源和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及其紧缺资源;按照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对任一紧缺资源的到达时间限制的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将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确定为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针对于每一个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根据从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到达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所需的时间的从小到大的顺序,确定向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该紧缺资源的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及调度的数量,使针对于该紧缺资源的调度总耗时最小。

Description

一种LTE基站硬件资源调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TE基站硬件资源调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用户数量倍增,而且用户希望随时接入到无线网络获得更加优质的服务。在无线网络中,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位置的随机性和业务需求的多样性、动态性,会导致小区负载分布不均衡的情况出现,即一部分小区负载过重,甚至产生数据拥塞,同时另一部分小区相对空闲,负载较轻。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针对硬件资源紧缺,除了优化基站参数,还需进行必要的硬件“拆闲补忙”调度,以满足LTE网络业务需求。现有技术中,这部分工作主要由人工收集网络数据进行分析,输出现网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及对应硬件资源紧缺基站的调度方案。
但是,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不足:首先,由于参与评估的数据量大,耗时冗长,网络数据采集包括基站工程参数、指标等评估因素,数据维度多且数据规模大,计算难度高,每次仅能评估输出单个目标基站单种基站硬件资源,或者目标较少量基站及较少量的硬件资源的LTE硬件资源调度方案,网络优化效率低下;其次,基于人工经验评估得到的硬件资源调度方案,过于依赖个人经验,欠缺调度时间和成本的考虑,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计算结果容易出错,难以调度方案的保证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LTE基站硬件资源调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LTE基站硬件资源调度处理方法,包括:
采集各个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
根据预设的可调度硬件判断规则,对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及其冗余资源集合;
根据预设的硬件资源紧缺判断规则,对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及其紧缺资源集合;
针对于每一类紧缺资源,按照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对该紧缺资源的到达时间限制的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将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确定为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针对于每一个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根据从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到达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所需的时间的从小到大的顺序,以及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对该紧缺资源的需求量,确定向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该紧缺资源的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及其向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该紧缺资源的数量;
其中,从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向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该紧缺资源的总耗时最小。
可选地,采集各个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进一步包括:
通过Telnet、FTP或者SSH协议按照预设周期从网管获取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或者通过自动推送的方式按照预设周期从网管获取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
可选地,可调度硬件判断规则包括:
根据基站配置的基带板数量、电源板的数量以及高负荷小区情况,确定电源板是否可调度;
若基站仅配置了F1频点,主控板为CCE1且历史时段内自忙时CPU负荷峰值不超过门限值,则确定主控板可调度;
若基带板未配置小区数据,则确定基带板可调度;
若双层组网基站中,基带板绑定的所有小区为D频,且历史时段内自忙时的上下行PRB利用率不超过门限值,则确定基带板可调度。
可选地,硬件资源紧缺判断规则包括:
若小区自忙时平均E-RAB流量达到门限值、有效RRC用户数达到门限值、上行PRB利用率达到门限值以及上行流量达到门限值,确定该小区的基站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若小区自忙时平均E-RAB流量达到门限值、有效RRC用户数达到门限值、下行利用率达到门限值以及下行流量达到门限值,确定该小区的基站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若基带板、RRU以及光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硬件无法进行载波扩容,则确定基站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可选地,方法按照预设的周期定时执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LTE基站硬件资源调度处理装置,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适于采集各个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
第一分析模块,适于根据预设的可调度硬件判断规则,对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及其冗余资源集合;
第二分析模块,适于根据预设的硬件资源紧缺判断规则,对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及其紧缺资源集合;
调度处理模块,适于针对于每一类紧缺资源,按照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对该紧缺资源的到达时间限制的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依次将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确定为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针对于每一个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根据从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到达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所需的时间的从小到大的顺序,以及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对该紧缺资源的需求量,确定向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该紧缺资源的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及其向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该紧缺资源的数量;
其中,从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向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该紧缺资源的总耗时最小。
可选地,数据采集模块进一步适于:
通过Telnet、FTP或者SSH协议按照预设周期从网管获取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或者通过自动推送的方式按照预设周期从网管获取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
可选地,可调度硬件判断规则包括:
根据基站配置的基带板数量、电源板的数量以及高负荷小区情况,确定电源板是否可调度;
若基站仅配置了F1频点,主控板为CCE1且历史时段内自忙时CPU负荷峰值不超过门限值,则确定主控板可调度;
若基带板未配置小区数据,则确定基带板可调度;
若双层组网基站中,基带板绑定的所有小区为D频,且历史时段内自忙时的上下行PRB利用率不超过门限值,则确定基带板可调度;
硬件资源紧缺判断规则包括:
若小区自忙时平均E-RAB流量达到门限值、有效RRC用户数达到门限值、上行PRB利用率达到门限值以及上行流量达到门限值,确定该小区的基站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若小区自忙时平均E-RAB流量达到门限值、有效RRC用户数达到门限值、下行利用率达到门限值以及下行流量达到门限值,确定该小区的基站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若基带板、RRU以及光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硬件无法进行载波扩容,则确定基站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一种LTE基站硬件资源调度处理方法对应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如上述一种LTE基站硬件资源调度处理方法对应的操作。
本发明的方法在确定调度方案时,是考虑优先对紧缺资源的到达时间限制越小的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制定调度方案,并且要使到达该硬件资源紧缺基站所需的时间越小的硬件资源冗余基站优先对其进行调度,同时调度方案还应当满足从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向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每一类紧缺资源的耗时最小,由此确定的调度方案既能够保证满足比较紧急的基站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保证调度总耗时最小,能够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调度方案,从而能够提升调度的效率,也能够一次输出多目标的调度方案。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TE基站硬件资源调度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LTE基站硬件资源调度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TE基站硬件资源调度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的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处理阶段,第一个是数据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对采集的基站的硬件配置和业务指标进行分析,确定硬件资源冗余的基站和硬件资源紧缺的基站;第二个是资调度阶段,在这个阶段制定针对于每一类紧缺资源、每一个紧缺基站的调度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LTE基站硬件资源调度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采集各个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
从网管处获取LTE网络各个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在此之后,可选地,选取小区在某个时段内的正常业务指标为样本空间,统计单位时段的业务量以及读取基站在该时段的硬件配置信息,后续过程中对这部分业务指标数据和硬件配置信息,分析基站的硬件资源情况。
步骤S102,根据预设的可调度硬件判断规则,对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及其冗余资源集合。
统计基站的硬件负荷和业务量,若基站的硬件负荷低于阈值和/或业务量低于阈值,则确定该基站为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再分析出该基站可调度的硬件资源(也即冗余资源)。
步骤S103,根据预设的硬件资源紧缺判断规则,对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及其紧缺资源集合。
一方面,存在高负荷小区的基站就是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则对基站的小区的业务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基站是否存在高负荷小区,从而确定基站是否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进而确定紧缺的资源;另一方面,对基站的硬件配置进行分析,确定基站是否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及其紧缺的硬件资源。
步骤S104,针对于每一类紧缺资源,按照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对该紧缺资源的到达时间限制的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将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确定为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针对于每一类紧缺资源,先按照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对该紧缺资源的到达时间限制的从小到大的顺序,将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进行排序,按照排列后的顺序,依次将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确定为目标硬件紧缺基站。也就是说,到达时间限制最小的硬件资源紧缺基站最先被确定为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而到达时间限制最大的硬件资源紧缺基站最后被确定为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基站被确定为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之后,即执行后续步骤,制定针对于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的调度方案。
步骤S105,针对于每一个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根据从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到达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所需的时间的从小到大的顺序,以及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对该紧缺资源的需求量,确定向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该紧缺资源的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及其向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该紧缺资源的数量;其中,从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向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该紧缺资源的总耗时最小。
当一个硬件紧缺基站被确定为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之后,根据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到达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所需的时间的从小到大的顺序,该顺序也就是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向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该紧缺资源的顺序,再结合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对该紧缺资源的需求量,确定向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进行调度的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及其调度的数量。同时,确定的关于该紧缺资源的调度方案还应当满足从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向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该紧缺资源的总耗时最小。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的方法在确定调度方案时,是考虑优先对紧缺资源的到达时间限制越小的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制定调度方案,并且要使到达该硬件资源紧缺基站所需的时间越小的硬件资源冗余基站优先对其进行调度,同时调度方案还应当满足从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向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每一类紧缺资源的耗时最小,由此确定的调度方案既能够保证满足比较紧急的基站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保证调度总耗时最小,能够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调度方案,从而能够提升调度的效率,也能够一次输出多目标的调度方案。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基于LTE网络硬件资源信息以及业务指标数据的分析,得到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和紧缺基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其次,该方式能够实现多目标优化,提高了效率,并且综合考虑硬件资源、硬件调度时间等参数,能够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硬件调度方案,保证调度方案的效果。
图2示出了本发明LTE基站硬件资源调度处理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具体的算法处理逻辑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采集各个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
通过Telnet、FTP或者SSH协议或者自动推送的方式,按照预设周期从网管获取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例如,获取某一水利设计院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如表一所示:
表一
由表一可知,该基站使用了中兴设备,配置了3块基带板、2块PM10电源板和1块CC16主控板。其他的业务指标数据可以根据需要获取或者进行二次统计,例如求最大值、平均值、累计汇总等等。
步骤S202,根据预设的可调度硬件判断规则,对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及其冗余资源集合。
其中,可调度硬件判断规则包括:规则一:该规则是关于电源板的可调度判断规则,具体地,根据基站配置的基带板数量、电源板的数量以及高负荷小区情况,确定电源板是否可调度。例如,若基站配置了1到2块基带板,且有2块PM10电源板,且没有高负荷小区,则该基站有1块电源板可调度。
规则二:该规则是关于主控板的可调度判断规则,具体地,若基站仅配置了F1频点,主控板为CCE1且历史时段内自忙时CPU负荷峰值不超过预设阈值,则确定主控板可调。
规则三:该规则是关于基带板的可调度判断规则,具体地,若基带板未配置小区数据,则确定基带板可调度;或者,若双层组网基站中,基带板绑定的所有小区为D频,且历史时段内自忙时的上下行PRB利用率不超过预设阈值,则确定基带板可调度。
容易理解的是,如果判断出基站具有可调度的硬件,则该基站就是硬件资源冗余基站。
步骤S203,根据预设的硬件资源紧缺判断规则,对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及其紧缺资源集合。
一方面,存在高负荷小区的基站就是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则对基站的小区的业务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基站是否存在高负荷小区,从而确定基站是否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进而确定紧缺的资源,具体实施时,可以汇总一个自然周的指标数据分析高负荷小区;另一方面,对基站的硬件配置进行分析,确定基站是否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及其紧缺的硬件资源。
具体的,硬件资源紧缺判断规则包括:
规则一:若小区自忙时平均E-RAB流量达到门限、有效RRC用户数达到门限、上行PRB利用率达到门限以及上行流量达到门限,该小区为高负荷小区,则确定该小区的基站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规则二:若小区自忙时平均E-RAB流量达到门限、有效RRC用户数达到门限、下行利用率达到门限以及下行流量达到门限,该小区为高负荷小区,则确定该小区的基站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规则三:若基带板、RRU以及光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硬件无法进行载波扩容,则确定基站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如果基站硬件受限,一般包括基带板限制、RRU限制、光模块限制,则需要硬件扩容后才能进行载波扩容。某些硬件成为短板,无法进行载波扩容,产生了各种硬件需求,则需要升级或添加相应的硬件设备。
通过上述步骤S201-S203分析出了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及其冗余资源集合,和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及其紧缺资源集合。后续步骤S204-步骤S207则对应于指定具体的调度方案的处理过程。
步骤S204,令k=1。
步骤S205,按照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对第k类紧缺资源的到达时间限制的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将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确定为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本实施例中调度处理过程为循环处理过程,这里以第一次循环过程为例进行说明,先按照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对第1类紧缺资源的到达时间限制的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将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确定为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步骤S206,针对于每一个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根据从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到达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所需的时间的从小到大的顺序,以及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对第k类紧缺资源的需求量,确定向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第k类紧缺资源的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及其向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第k类紧缺资源的数量;其中,从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向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第k类紧缺资源的总耗时最小。
针对于每一个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根据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到达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所需的时间的从小到大的顺序,该顺序也就是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向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第1类紧缺资源的顺序,再结合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对第1类紧缺资源的需求量,确定向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进行调度的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及其调度的数量。同时,确定的关于该紧缺基站的调度方案还应当满足从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向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第1类紧缺资源的总耗时最小。
当按照上述方式确定了向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第1类紧缺资源的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和调度的数量之后,此时对于第1类紧缺资源来说,每一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的调度方案都确定了。
步骤S207,将k赋值k+1,判断赋值后的k的值是否大于紧缺资源的总类别数;若是,本方法结束;若否,则跳转执行步骤S205。
然后,将k值加1,此时k的赋值为2,此时判断k的值是否大于紧缺资源的总类别数,如果是,表明对于每一类紧缺资源都已经确定了调度方案;如果不大于紧缺资源的总类别数,就表明还存在紧缺资源未确定调度方案,则跳转执行步骤S205。
由于随着时间的变迁,网络业务模型也发生变化,原有的硬件资源调度方案也不可能永久有效,因此系统可以设置下一次的运行时间,当到达下一次运行时间,系统重新获取LTE网络的硬件数据及业务指标数据,重新评估硬件调整方案。基于此,本实施例的方法可按照预设周期定时执行。
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调度算法逻辑,也即对应于上述第二个处理阶段的算法逻辑,首先对算法中用到的表达式的说明如下:
S1,S2…,Sm为m个硬件调度冗余基站,D1,D2,…,Dn为n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硬件资源紧缺基站Dj(j=1,2,…,n)需要的第k类硬件资源的名称为Xk(k=1,2,…,p),需求量为Xjk(j=1,2,…,n)。硬件资源冗余基站Si(i=1,2,…,m)中拥有的Xk的数量为Pik(i=1,2,…,m;k=1,2,…,p)。硬件资源冗余基站Si到达硬件资源紧缺基站Dj的时间为Tij
矩阵P,其中Pjk表示硬件资源冗余基站Si中可用于调度的第k类硬件资源Xk的数量;矩阵X,其中Xjk表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Dj需要的第k类硬件资源Xk的数量;矩阵T,其中Tjk表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Dj需要的第k类硬件资源Xk的到达限制时间;矩阵T’,其中Tij表示硬件资源冗余基站Si到硬件资源紧缺基站Dj所需要的时间;输出方案表S存储向硬件资源紧缺基站Dj调运硬件资源相关信息,存储的信息分别为:硬件资源冗余基站、调度的硬件资源类别k、调度的硬件资源数量、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调度算法的目标函数为:其中Tk为在整个调度过程中所有的硬件资源冗余基站调度第k类硬件资源Xk到硬件资源紧缺基站的时间总和。
调度算法的约束条件为:
Xjk≥0,Pik≥0,Tij≥0 (2)
约束条件(1)表示硬件资源冗余基站拥有的各类硬件资源总数大于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各类硬件资源的总需求;约束条件(2)表示硬件资源冗余基站拥有的各类冗余硬件资源数量,硬件资源紧缺基站需要各种硬件资源数量,以及从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到达硬件资源紧缺基站的时间均为非负数。
调度算法的具体逻辑如下:
(1)根据k的值计算矩阵T中,将Tk中的元素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排列后各元素对应的j也有排列顺序,依次针对于每一个j,按照T’k中的Tij的排列从小到大顺序依次对j所对应的硬件资源紧缺基站Dj所需要的硬件资源Xk制定调度方案。
(2)针对于第k类硬件,只取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调度第k类硬件到各个紧缺基站的总耗时最小的调度方案用于汇总计算。
(3)每一个硬件紧缺基站的调度方案输出完毕,令k=k+1,代表计算下一类硬件调度总耗时,跳转至步骤(1)重复执行。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示例来解释上述算法,现有五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即硬件资源冗余基站),S1,S2,S3,S4,S5,其所存放的硬件资源如矩阵P所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D1,D2需求硬件资源如矩阵X所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D1,D2的需求硬件资源到达限制时间如T,从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调度硬件资源到相应硬件资源紧缺基站的时间如矩阵T’所示,求硬件资源优先调度到最紧急硬件资源紧缺基站的硬件资源调度方案。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初始化k=1;
(2)由k=1得T1={24,30},优先对D1进行调度,T’1={20,25,30,40,50},则对D1中硬件资源X1进行调度的硬件资源冗余基站的顺序依次为S1,S2,S3,S4,S5,根据算法得D1中硬件资源X1进行调度后表S={(S3,1,500,D1),(S1,1,300,D1)},依次得出X1相关输出的方案表:S={(S3,1,500,D1),(S1,1,300,D1)},(S4,1,700,D2),(S1,1,800,D2)};
(3)更新k=k+1,即k=2,依次计算得出调度成功的方案表:
S={(S3,1,500,D1),(S1,1,300,D1),(S4,1,700,D2),(S1,1,800D2),
(S3,2,1,D1),(S3,2,100,D2),(S4,2,500,D2),(S3,3,30,D2),
(S4,3,30,D2),(S1,3,30,D1),(S3,4,1000,D2),(S1,4,3000,D1),
(S3,5,400,D1),(S3,5,400,D2),(S4,5,500,D2),(S1,5,300,D2)}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基于LTE网络硬件资源信息以及业务指标数据的分析,得到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和紧缺基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其次,该方式在确定调度方案时,是考虑优先对紧缺资源的到达时间限制越小的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制定调度方案,并且要使到达该硬件资源紧缺基站所需的时间越小的硬件资源冗余基站优先对其进行调度,同时调度方案还应当满足从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向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每一类紧缺资源的耗时最小,由此确定的调度方案既能够保证优先满足比较紧急的基站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保证调度总耗时最小,能够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调度方案,从而能够提升调度的效率,也能够一次输出多目标的调度方案。
图3示出了本发明LTE基站硬件资源调度处理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装置:
数据采集模块31,适于采集各个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
第一分析模块32,适于根据预设的可调度硬件判断规则,对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及其冗余资源集合;
第二分析模块33,适于根据预设的硬件资源紧缺判断规则,对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及其紧缺资源集合;
调度处理模块34,适于针对于每一类紧缺资源,按照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对该紧缺资源的到达时间限制的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依次将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确定为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针对于每一个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根据从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到达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所需的时间的从小到大的顺序,以及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对该紧缺资源的需求量,确定向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该紧缺资源的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及其向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该紧缺资源的数量;
其中,从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向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该紧缺资源的总耗时最小。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数据采集模块31进一步适于:
通过Telnet、FTP或者SSH协议按照预设周期从网管获取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或者通过自动推送的方式按照预设周期从网管获取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可调度硬件判断规则包括:
根据基站配置的基带板数量、电源板的数量以及高负荷小区情况,确定电源板是否可调度;
若基站仅配置了F1频点,主控板为CCE1且历史时段内自忙时CPU负荷峰值不超过门限值,则确定主控板可调度;
若基带板未配置小区数据,则确定基带板可调度;
若双层组网基站中,基带板绑定的所有小区为D频,且历史时段内自忙时的上下行PRB利用率不超过门限值,则确定基带板可调度;
硬件资源紧缺判断规则包括:
若小区自忙时平均E-RAB流量达到门限值、有效RRC用户数达到门限值、上行PRB利用率达到门限值以及上行流量达到门限值,确定该小区的基站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若小区自忙时平均E-RAB流量达到门限值、有效RRC用户数达到门限值、下行利用率达到门限值以及下行流量达到门限值,确定该小区的基站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若基带板、RRU以及光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硬件无法进行载波扩容,则确定基站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LTE基站硬件资源调度处理方法。
可执行指令具体可以用于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采集各个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
根据预设的可调度硬件判断规则,对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及其冗余资源集合;
根据预设的硬件资源紧缺判断规则,对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及其紧缺资源集合;
针对于每一类紧缺资源,按照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对该紧缺资源的到达时间限制的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将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确定为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针对于每一个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根据从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到达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所需的时间的从小到大的顺序,以及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对该紧缺资源的需求量,确定向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该紧缺资源的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及其向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该紧缺资源的数量;
其中,从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向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该紧缺资源的总耗时最小。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Telnet、FTP或者SSH协议按照预设周期从网管获取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或者通过自动推送的方式按照预设周期从网管获取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可调度硬件判断规则包括:
根据基站配置的基带板数量、电源板的数量以及高负荷小区情况,确定电源板是否可调度;
若基站仅配置了F1频点,主控板为CCE1且历史时段内自忙时CPU负荷峰值不超过门限值,则确定主控板可调度;
若基带板未配置小区数据,则确定基带板可调度;
若双层组网基站中,基带板绑定的所有小区为D频,且历史时段内自忙时的上下行PRB利用率不超过门限值,则确定基带板可调度。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硬件资源紧缺判断规则包括:
若小区自忙时平均E-RAB流量达到门限值、有效RRC用户数达到门限值、上行PRB利用率达到门限值以及上行流量达到门限值,确定该小区的基站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若小区自忙时平均E-RAB流量达到门限值、有效RRC用户数达到门限值、下行利用率达到门限值以及下行流量达到门限值,确定该小区的基站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若基带板、RRU以及光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硬件无法进行载波扩容,则确定基站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图4示出了本发明计算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并不对计算设备的具体实现做限定。
如图4所示,该计算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402、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404、存储器(memory)406、以及通信总线408。
其中:处理器402、通信接口404、以及存储器406通过通信总线408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404,用于与其它设备比如客户端或其它服务器等的网元通信。处理器402,用于执行程序410,具体可以执行上述用于计算设备的LTE基站硬件资源调度处理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410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402可能是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计算设备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是同一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以及一个或多个ASIC。
存储器406,用于存放程序410。存储器406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程序410具体可以用于使得处理器402执行以下操作:
采集各个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
根据预设的可调度硬件判断规则,对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及其冗余资源集合;
根据预设的硬件资源紧缺判断规则,对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及其紧缺资源集合;
针对于每一类紧缺资源,按照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对该紧缺资源的到达时间限制的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将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确定为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针对于每一个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根据从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到达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所需的时间的从小到大的顺序,以及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对该紧缺资源的需求量,确定向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该紧缺资源的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及其向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该紧缺资源的数量;
其中,从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向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该紧缺资源的总耗时最小。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程序410使所述处理器402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Telnet、FTP或者SSH协议按照预设周期从网管获取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或者通过自动推送的方式按照预设周期从网管获取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可调度硬件判断规则包括:
根据基站配置的基带板数量、电源板的数量以及高负荷小区情况,确定电源板是否可调度;
若基站仅配置了F1频点,主控板为CCE1且历史时段内自忙时CPU负荷峰值不超过门限值,则确定主控板可调度;
若基带板未配置小区数据,则确定基带板可调度;
若双层组网基站中,基带板绑定的所有小区为D频,且历史时段内自忙时的上下行PRB利用率不超过门限值,则确定基带板可调度。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硬件资源紧缺判断规则包括:
若小区自忙时平均E-RAB流量达到门限值、有效RRC用户数达到门限值、上行PRB利用率达到门限值以及上行流量达到门限值,确定该小区的基站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若小区自忙时平均E-RAB流量达到门限值、有效RRC用户数达到门限值、下行利用率达到门限值以及下行流量达到门限值,确定该小区的基站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若基带板、RRU以及光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硬件无法进行载波扩容,则确定基站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在此提供的算法或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发明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除有特殊说明外,不应理解为对执行顺序的限定。

Claims (10)

1.一种LTE基站硬件资源调度处理方法,包括:
采集各个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
根据预设的可调度硬件判断规则,对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及其冗余资源集合;
根据预设的硬件资源紧缺判断规则,对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及其紧缺资源集合;
针对于每一类紧缺资源,按照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对该紧缺资源的到达时间限制的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将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确定为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针对于每一个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根据从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到达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所需的时间的从小到大的顺序,以及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对该紧缺资源的需求量,确定向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该紧缺资源的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及其向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该紧缺资源的数量;
其中,从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向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该紧缺资源的总耗时最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各个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进一步包括:
通过Telnet、FTP或者SSH协议按照预设周期从网管获取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或者通过自动推送的方式按照预设周期从网管获取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度硬件判断规则包括:
根据基站配置的基带板数量、电源板的数量以及高负荷小区情况,确定电源板是否可调度;
若基站仅配置了F1频点,主控板为CCE1且历史时段内自忙时CPU负荷峰值不超过门限值,则确定主控板可调度;
若基带板未配置小区数据,则确定基带板可调度;
若双层组网基站中,基带板绑定的所有小区为D频,且历史时段内自忙时的上下行PRB利用率不超过门限值,则确定基带板可调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件资源紧缺判断规则包括:
若小区自忙时平均E-RAB流量达到门限值、有效RRC用户数达到门限值、上行PRB利用率达到门限值以及上行流量达到门限值,确定该小区的基站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若小区自忙时平均E-RAB流量达到门限值、有效RRC用户数达到门限值、下行利用率达到门限值以及下行流量达到门限值,确定该小区的基站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若基带板、RRU以及光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硬件无法进行载波扩容,则确定基站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照预设的周期定时执行。
6.一种LTE基站硬件资源调度处理装置,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适于采集各个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
第一分析模块,适于根据预设的可调度硬件判断规则,对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及其冗余资源集合;
第二分析模块,适于根据预设的硬件资源紧缺判断规则,对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及其紧缺资源集合;
调度处理模块,适于针对于每一类紧缺资源,按照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对该紧缺资源的到达时间限制的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依次将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确定为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针对于每一个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根据从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到达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所需的时间的从小到大的顺序,以及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对该紧缺资源的需求量,确定向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该紧缺资源的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及其向该目标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该紧缺资源的数量;
其中,从各个硬件资源冗余基站向各个硬件资源紧缺基站调度该紧缺资源的总耗时最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进一步适于:
通过Telnet、FTP或者SSH协议按照预设周期从网管获取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或者通过自动推送的方式按照预设周期从网管获取基站的硬件配置信息和业务指标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度硬件判断规则包括:
根据基站配置的基带板数量、电源板的数量以及高负荷小区情况,确定电源板是否可调度;
若基站仅配置了F1频点,主控板为CCE1且历史时段内自忙时CPU负荷峰值不超过门限值,则确定主控板可调度;
若基带板未配置小区数据,则确定基带板可调度;
若双层组网基站中,基带板绑定的所有小区为D频,且历史时段内自忙时的上下行PRB利用率不超过门限值,则确定基带板可调度;
所述硬件资源紧缺判断规则包括:
若小区自忙时平均E-RAB流量达到门限值、有效RRC用户数达到门限值、上行PRB利用率达到门限值以及上行流量达到门限值,确定该小区的基站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若小区自忙时平均E-RAB流量达到门限值、有效RRC用户数达到门限值、下行利用率达到门限值以及下行流量达到门限值,确定该小区的基站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若基带板、RRU以及光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硬件无法进行载波扩容,则确定基站为硬件资源紧缺基站。
9.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LTE基站硬件资源调度处理方法对应的操作。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LTE基站硬件资源调度处理方法对应的操作。
CN202010162800.9A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lte基站硬件资源调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3824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2800.9A CN113382424B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lte基站硬件资源调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2800.9A CN113382424B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lte基站硬件资源调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2424A CN113382424A (zh) 2021-09-10
CN113382424B true CN113382424B (zh) 2023-07-18

Family

ID=77568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62800.9A Active CN113382424B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lte基站硬件资源调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8242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12844A (en) * 1995-12-07 1998-09-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cheduling the execution of threads using optional time-specific scheduling constraints
CN103617472A (zh) * 2013-07-09 2014-03-05 成都希盟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多项目多任务管理中的资源平衡自适应调度方法
CN106465391A (zh) * 2016-08-12 2017-0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方法、调度器、基站、终端及系统
CN107968802A (zh) * 2016-10-19 2018-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装置和过滤式调度器
CN109121218A (zh) * 2017-06-22 2019-01-01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9819449A (zh) * 2019-03-20 2019-05-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资源的基站硬件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37925A1 (en) * 2003-10-23 2005-06-23 Lakritz Kenneth B. Resource scheduling and monitoring
US9526111B2 (en) * 2014-07-17 2016-1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lear-to-send signaling to limit WiFi interference in unlicensed spectru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12844A (en) * 1995-12-07 1998-09-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cheduling the execution of threads using optional time-specific scheduling constraints
CN103617472A (zh) * 2013-07-09 2014-03-05 成都希盟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多项目多任务管理中的资源平衡自适应调度方法
CN106465391A (zh) * 2016-08-12 2017-0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方法、调度器、基站、终端及系统
CN107968802A (zh) * 2016-10-19 2018-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装置和过滤式调度器
CN109121218A (zh) * 2017-06-22 2019-01-01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9819449A (zh) * 2019-03-20 2019-05-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资源的基站硬件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ao Peng ; Xicheng Tan ; Zongyao Sha ; Qi Liu ; Meng Gao ; Yayu Yao.Scheduling algorithm research for spatial information service under cloud environment.《2014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gro-Geoinformatics》.2014,全文. *
基于LTE-A移动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案的研究;黄苏鹏;《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月刊)》;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2424A (zh) 2021-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1148B (zh) 边缘计算网络中基于有向无环图的分布式任务调度方法
CN105487930B (zh) 一种基于Hadoop的任务优化调度方法
CN109885397B (zh) 一种边缘计算环境中时延优化的负载任务迁移算法
CN106844051A (zh) 一种边缘计算环境中功耗优化的负载任务迁移算法
CN110908782B (zh)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封装类分布式作业任务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9981744B (zh) 数据的分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148468B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82355B (zh) 一种基于混合负载的云计算任务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3347267B (zh) 一种移动边缘云计算网络中的mec服务器部署方法
CN104239154B (zh) 一种Hadoop集群中的作业调度方法和作业调度器
CN114253735B (zh) 一种任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Zhou et al. A virtual network embedding scheme with two-stage node mapping based on physical resource migration
CN111343288A (zh) 作业调度方法、系统及计算设备
CN109005211B (zh) 一种无线城域网环境下的微云部署及用户任务调度方法
WO200713627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dio network planning with hsdpa analysis
CN114780244A (zh) 容器云资源弹性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1176840A (zh) 分布式任务的分配优化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5134371A (zh) 包含边缘网络算力资源的调度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3886034A (zh) 任务调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08015A (zh) 边缘计算系统中有带宽限制的在线任务分派调度方法
CN110891087A (zh) 一种日志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491742B (zh) 一种边缘计算终端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3382424B (zh) 一种lte基站硬件资源调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205374A (zh) 基于信息时效性的传输和计算联合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468414B (zh) 一种云计算多级调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