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77020A -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77020A CN113377020A CN202110507338.6A CN202110507338A CN113377020A CN 113377020 A CN113377020 A CN 113377020A CN 202110507338 A CN202110507338 A CN 202110507338A CN 113377020 A CN113377020 A CN 1133770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kin
- user
- beauty
- face
- im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6
- 230000003796 beaut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2
- 239000002537 cosme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6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3145 classification model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37303 wrinkle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10000001061 fore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087 whit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020 moistur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06010000496 acn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178 mathematical mode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08000002874 Acne Vulgar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06010046865 Vaccinia virus infec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712 anti-ag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887 fac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555 skin typ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07089 vaccin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55789 Bombyx mor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2673 Dioscorea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544230 Dioscorea commun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5753 Periorbital contu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49 pi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08 skin proble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3351 Melano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54 dail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1/00—Mirrors; Picture frames or the like, e.g. provided with heating, lighting or ventilating means
- A47G1/02—Mirrors used as equipmen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integumentary system, e.g. skin, hair or nails
- A61B5/441—Skin evaluation, e.g. for skin disorder diagnosi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integumentary system, e.g. skin, hair or nails
- A61B5/441—Skin evaluation, e.g. for skin disorder diagnosis
- A61B5/444—Evaluating skin marks, e.g. mole, nevi, tumour, scar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4—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0002—Inspection of images, e.g. flaw detection
- G06T7/0012—Biomedical image inspection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42—Domotique, domestic, home control, automation, smart hous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04—Still image; Photographic imag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004—Bio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088—Skin; Dermal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196—Human being; Person
- G06T2207/30201—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ath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测肤操作指令触发执行设备端获取用户的测肤图像,以基于测肤图像获取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基于肌肤用品输出指令触发数据处理端根据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确定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并将肌肤用品用量值反馈至执行设备端,以使执行设备端根据肌肤用品用量值输出肌肤用品;基于美容操作指令触发数据处理端根据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和/或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生成美容仪操作参数,并将美容仪操作参数反馈至执行设备端,以使执行设备端按照美容仪操作参数控制美容仪执行美容操作。该方法可以提供定制化美容方案,用户体验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到镜子整理自己的仪容和装束,使用率高。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美容镜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喜爱。现有的智能美容镜的功能大多为肤质检测功能和根据测肤结果向用户进行用品推荐、操作推荐的功能。因而,用户在使用此类智能美容镜时,需要用户依靠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和执行实际的护肤过程,智能效果和用户体验相对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通过集成测肤操作、肌肤用品输出操作和美容仪控制操作,使得用户在使用智能美容镜系统时只需按照指示进行操作即可智能、准确地帮助用户进行护肤,不需要用户了解和学习繁杂的美容技巧,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获取到用户的测肤操作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测肤操作指令触发执行设备端获取用户的测肤图像,以基于所述测肤图像获取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
在获取到所述用户的肌肤用品输出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肌肤用品输出指令触发数据处理端根据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确定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并将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反馈至所述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根据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输出肌肤用品;
在获取到所述用户的美容操作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美容操作指令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根据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和/或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生成美容仪操作参数,并将所述美容仪操作参数反馈至所述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按照所述美容仪操作参数控制美容仪执行美容操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测肤操作指令触发执行设备端获取用户的测肤图像,以基于所述测肤图像获取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测肤操作指令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获取用户脸部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并在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摄像参数和补光参数调整后,获取用户的测肤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采用不同的补光参数获取;
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将所述用户的测肤图像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VGG分类模型中进行分类识别,生成含有若干肤质数据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测肤操作指令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获取用户脸部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测肤操作指令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获取用户脸部的第一图像;
判断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人脸是否正常显示;
若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人脸正常显示,则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按照预设的补光规则进行一次补光调整,并在补光调整后获取用户脸部的第二图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肌肤用品输出指令触发数据处理端根据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确定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并将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反馈至所述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根据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输出肌肤用品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肌肤用品输出指令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读取肌肤用品功效信息,确定与所述肌肤用品功效信息对应的用于衡量用户当前肤质状态的测肤指标;
基于所述测肤指标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从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中提取出在所述测肤指标下用户的肤质数据,并根据所述用户的肤质数据查询预设的肤质数据-肌肤用品用量对应关系表,获得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
在获得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后,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将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反馈至所述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根据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输出肌肤用品。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中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将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反馈至所述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根据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输出肌肤用品之后,还包括:
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对肌肤用品存储器的出液口进行实时监测,判断所述肌肤用品存储器的出液口处是否有物体靠近;
若所述肌肤用品存储器的出液口处有物体靠近,则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控制所述肌肤用品存储器的动力装置按照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输出肌肤用品。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或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将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反馈至所述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根据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输出肌肤用品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获取到用户的肌肤用品余量监测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肌肤用品余量监测指令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监测获取肌肤用品存储器显示的肌肤用品余量值;
将所述肌肤用品余量值与预设的余量警示阈值进行比对,判断所述执行设备端是否需要进行肌肤用品更换处理;
若所述肌肤用品余量值低于预设的余量警示阈值,则指示用户更换肌肤用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美容操作指令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根据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和/或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生成美容仪操作参数,并将所述美容仪操作参数反馈至所述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按照所述美容仪操作参数控制美容仪执行美容操作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美容操作指令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从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中获取用户脸部不同部位对应的肤质数据,通过将各部位对应的肤质数据分别输入至预设的美容仪操作参数配置模型中进行参数配置获得美容仪操作参数和/或根据所述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通过查询预设的肌肤用品用量与美容仪操作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表获得美容仪操作参数;
在获得美容仪操作参数后,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将获得的美容仪的控制参数反馈至所述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按照所述美容仪操作参数控制美容仪执行美容操作。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美容操作指令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从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中获取用户脸部不同部位对应的肤质数据,通过将各部位对应的肤质数据分别输入至预设的美容仪操作参数配置模型中进行参数配置获得美容仪操作参数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用户的测肤图像将用户脸部进行区域划分处理,获得若干个部位;
基于所述美容操作指令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按部位从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中提取出各部位各自对应的肤质数据,并将所述各部位各自对应的肤质数据分别输入至预设的参数配置模型中进行参数配置,以配置获得各部位各自对应的美容仪操作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将所述美容仪操作参数反馈至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按照所述美容仪操作参数控制美容仪执行美容操作之后,还包括:
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对美容仪的工作面进行触感检测,判断所述美容仪是否与用户脸部接触;
若所述美容仪与用户脸部接触,则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按照所述各部位各自对应配置的美容仪操作参数控制所述美容仪对用户脸部进行美容操作。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装置,所述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测肤操作控制模块,用于在获取到用户的测肤操作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测肤操作指令触发执行设备端获取用户的测肤图像,以基于所述测肤图像获取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
肌肤用品输出操作控制模块,用于在获取到所述用户的肌肤用品输出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肌肤用品输出指令触发数据处理端根据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确定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并将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反馈至所述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根据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输出肌肤用品;
美容仪控制模块,用于在获取到所述用户的美容操作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美容操作指令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根据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和/或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生成美容仪操作参数,并将所述美容仪操作参数反馈至所述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按照所述美容仪操作参数控制美容仪执行美容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应用在智能美容镜系统中,其集成了测肤操作、肌肤用品输出操作和美容操作的控制,使得用户在使用该智能美容镜系统时只需按照指示进行操作即可智能、准确地帮助用户进行护肤,不需要用户了解和学习繁杂的美容技巧,提升用户体验,而且通过根据测肤获得的测肤结果来分析用户当前的皮肤情况,以及结合当前的气候变化情况来确定肌肤用品输出量;根据测肤获得的测肤结果来为用户当前使用的美容仪配置该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适用的操作参数,实现了可以针对不同天气变化情况或/及用户不同的皮肤情况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美容操作方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的基本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中控制设备执行测肤操作时的一种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中获取用户脸部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时的一种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中控制设备执行肌肤用品输出操作的一种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中控制设备执行肌肤用品输出操作的另一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中控制设备执行肌肤用品输出操作时监控肌肤用品余量的一种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中控制设备执行美容操作的一种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中控制设备执行美容操作时配置美容仪操作参数的一种方法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中控制设备执行美容操作的另一方法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设备控制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本申请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主要应用于智能美容镜系统,智能美容镜系统中包括有客户端、执行设备端和数据处理端。在该智能美容镜系统中,客户端用于与用户进行交互操作,执行设备端用于执行用户指令对应的美容操作,数据处理端用于获取执行设备端在执行美容操作时所需的数据。而且,客户端、执行设备端和数据处理端相互之间通过通信连接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美容镜系统中,客户端、执行设备端和数据处理端可以集成在一台设备中,也可以分别布置在不同的设备中。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的基本流程图。详述如下:
步骤S11:在获取到用户的测肤操作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测肤操作指令触发执行设备端获取用户的测肤图像,以基于所述测肤图像获取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
本实施例中,用户使用智能美容镜系统执行测肤操作时,可以通过在客户端执行指定的操作来触发客户端向执行设备端发送测肤操作指令。例如,当用户在客户端中触发拍照测肤按钮后,客户端即可获取到用户的测肤操作指令。客户端在获取到用户的测肤操作指令的情况下,将该测肤操作指令发送至执行设备端,从而触发执行设备端获取用户的测肤图像,以基于该测肤图像获取该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在本实施例中,执行设备端接收到测肤操作指令后,启动其配置的摄像功能拍摄用户的脸部图像作为测肤图像,且在获得测肤图像后,触发数据处理端基于该测肤图像对用户脸部进行肤质检测处理,以此获得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
步骤S12:在获取到所述用户的肌肤用品输出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肌肤用品输出指令触发数据处理端根据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确定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并将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反馈至所述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根据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输出肌肤用品。
本实施例中,用户使用智能美容镜系统执行肌肤用品用量输出操作时,可以通过在客户端执行指定的操作来触发客户端向数据处理端发送肌肤用品用量输出操作指令。例如,当用户在客户端中触发肌肤用品用量输出按钮后,客户端即可获取到用户的肌肤用品用量输出指令。客户端在获取到用户的肌肤用品用量输出指令的情况下,将该肌肤用品用量输出指令发送至数据处理端,从而触发数据处理端根据此前测肤获得的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确定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具体地,可以通过根据脸部测肤结果数据中记录的肤质数据值查询预设的肤质数据-肌肤用品用量对应关系表获得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示例性的,由于测肤结果中包含有多种测肤指标的肤质数据,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针对每一种测肤指标,预先设置多个用于按照该测肤指标衡量肤质状态的肤质数据分值区间,并且令每个分值区间对应一个肌肤用品用量值,从而构建得到该测肤指标对应的肤质数据与肌肤用品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一种测肤指标对应一种肤质数据与肌肤用品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当数据处理端确定了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后,将该确定的肌肤用品用量值反馈至执行设备端,以使得执行设备端启动其配置的出液功能输出与该确定的肌肤用品用量值等量的肌肤用品。
在本实施例中,触发数据处理端根据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确定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时,还可以结合当前的气候数据(如温湿度数据)以及用户当前的护肤操作频率等数据来进行定制化计算该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为用户定制化美容方案。
步骤S13:在获取到所述用户的美容操作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美容操作指令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根据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和/或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生成美容仪操作参数,并将所述美容仪操作参数反馈至所述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按照所述美容仪操作参数控制美容仪执行美容操作。
本实施例中,用户使用智能美容镜系统执行美容操作时,可以通过在客户端执行指定的操作来触发客户端向执行设备端发送美容操作指令。例如,当用户在客户端中触发美容操作按钮后,客户端即可获取到用户的美容操作指令。客户端在获取到用户的美容操作指令的情况下,将该美容操作指令发送至数据处理端,从而触发数据处理端根据此前获得的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和/或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生成美容仪操作参数。示例性的,根据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可以通过对用户脸部进行部位划分,获得多个部位,然后按照不同部位对应的肤质状态来生成各部位对应的美容仪操作参数,不同部位的肤质状态由该其部位所在位置的肤质数据确定。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可以用于确定美容仪操作参数中的振动时长参数,具体通过获取标准用量下美容仪对应的标准的操作参数,根据肌肤用品用量与振动时长参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可以获得与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对应的振动时长参数。在本实施例中,美容仪包括但不限于导入仪、按摩仪等,美容仪操作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美容仪的振动时长和振动频率等。当数据处理端生成美容仪操作参数之后,将该生成的美容仪操作参数反馈至执行设备端,进而由该执行设备端启动其美容操作功能按照该生成的美容仪操作参数控制美容仪执行美容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应用在智能美容镜系统中,其集成了测肤操作、肌肤用品输出操作和美容操作的控制,使得用户在使用该智能美容镜系统时只需按照指示进行操作即可智能、准确地帮助用户进行护肤,不需要用户了解和学习繁杂的美容技巧,提升用户体验,而且通过根据测肤获得的测肤结果来分析用户当前的皮肤情况,以及结合当前的气候变化情况来确定肌肤用品输出量;根据测肤获得的测肤结果来为用户当前使用的美容仪配置该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适用的操作参数,实现了可以针对不同天气变化情况或/及用户不同的皮肤情况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美容操作方案。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中控制设备执行测肤操作时的一种方法流程图。详细如下:
步骤S21:基于所述测肤操作指令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获取用户脸部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并在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摄像参数和补光参数调整后,获取用户的测肤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采用不同的补光参数获取;
步骤S22: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将所述用户的测肤图像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VGG分类模型中进行分类识别,生成含有若干肤质数据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
本实施例中,当执行设备端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测肤操作指令后,基于该测肤操作指令,执行设备端通过其摄像功能拍摄获取两张用户脸部的图像,分别为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其中,该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在不同的补光参数下拍摄获得。通过该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可以确定用户当前的肤色类型,进而根据该用户当前的肤色类型找到对应的用于表征图像亮度差值与环境光亮度值之间对应关系的表格或曲线,从而确定当前拍摄场景下的环境光亮度值。而在智能美容镜系统中,预先设定有拍摄测肤图像的最佳成像亮度值,即基于测肤图像要求设定的亮度阈值。当确定了当前拍摄场景下的环境光亮度值后,通过将当前拍摄场景下的环境光亮度值与该美容镜中预先设定的亮度阈值进行比对来计算出摄像端的待调整的补光参数和摄像参数,其中,摄像参数包括摄像端的快门速度和增益等。在调整完执行设备端拍摄测肤图像时所需的摄像参数和补光参数后,用摄像参数和补光参数调整后的执行设备端获取测肤图像,由此可以避免光环境和用户肤色对测肤图像拍摄的影响,有效提高测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示例性的,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采集图像时,其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开启美容镜拍照测肤功能,采集两张人脸图像时,触发执行设备端通过其摄像功能直接拍摄出用户的第一张人脸图像,并且识别获得该第一张人脸图像对应的补光参数。然后基于该第一张人脸图像的亮度(比如平均亮度值)和其对应的补光参数,适应性地自动调整摄像端的补光参数后拍摄用户的第二张人脸图像且一并记录获得该调整后的补光参数。在本实施例中,此处补光参数的调整可以是按照预先设定好的调整方式进行自适应调整,例如,通过初步判断拍摄的第一张人脸图像是暗了还是亮了,若是太暗了,则将补光参数上调一个预设值,若是太亮了,则将补光参数下调一个调整值。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具体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基于用户的精度要求设置采集多于两张人脸图像,采集多于两张人脸图像时,若当前最新拍摄的两张人脸图像对应的初步判断不相同,则将补光参数的调整值为最新一张人脸图像调整值的一半且调整方向与该最新一张人脸图像的调整方向相反。举例说明,例如第一张人脸图像的初步判断是暗了,而将补光参数上调1个调整值后拍摄第二张人脸图像,此时若第二张人脸图像的初步判断是亮了,则第三张人脸图像的补光参数调整为下调1/2个调整值。本实施例中,由于两种环境光照射下拍摄产生的两张人脸图像之间的图像亮度差值会因人脸的肤色不同而存在差异。因而,采用不同的环境光拍摄多种不同肤色的人脸,获得大量的人脸图像样本,以及拍摄A4纸获得作为判断标准的图像样本,将这些图像样本作为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即可分析得出对应的肤色区间,通过实验数据分析预先构建一个用于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中建立有图像亮度差值与肤色类型之间对应关系。在构建数学模型时,基于人工预先设定好的肤色类型,如按照肤色卡中色号值划分出多个肤色类型,肤色类型的数量可配置,针对每种划分的肤色类型,得到可以用于表征肤色类型的图像亮度差值。该图像亮度差值与肤色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中,亮度差值可以表示为一个数值区间。因此,通过将采集到的任意两张人脸图像进行图像亮度值比对,可获取得到该两张人脸图像相互之间的图像亮度差值,再基于上述数学模型,根据该两张人脸图像相互之间的图像亮度差值查询该数学模型,即可从数学模型中图像亮度差值与肤色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用户的肤色类型。在本实施例中,针对于每一种预先设定的肤色类型,采用已知的多种不同环境光拍摄大量同肤色的人脸,获得人脸图像样本,基于这些人脸图像分析图像亮度差值与环境光亮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建立生成用于表征图像亮度差值与环境光亮度值之间对应关系的表格或曲线。其中,一种肤色类型对应一份图像亮度差值与环境光亮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因而,确定了用户的肤色类型后,可以根据用户的肤色类型找到对应的用于表征图像亮度差值与环境光亮度值之间对应关系的表格或曲线。然后按照此前获得的各人脸图像相互之间的图像亮度差值查询表格或曲线,由此确定当前拍摄场景下的环境光亮度值。而在美容镜中,预先设定有拍摄测肤图像的最佳成像亮度值,即基于测肤图像要求设定的亮度阈值。当确定了当前拍摄场景下的环境光亮度值后,通过将当前拍摄场景下的环境光亮度值与该美容镜中预先设定的亮度阈值进行比对来计算出摄像端的待调整的补光参数和摄像参数,其中,摄像参数包括摄像端的快门速度和增益等。
获得测肤图像后,可以基于该测肤图像触发数据处理端进行肤质检测处理,具体地,触发数据处理端将该获得的测肤图像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VGG(Visual GeometryGroup)分类模型中,由该VGG分类模型对该测肤图像中显示的数据进行分类识别。其中,分类识别包括对测肤图像进行图像特征提取处理,获得该测肤图像中的纹理特征以及色彩特征等,然后通过将这些识别到的纹理特征以及色彩特征进行分类识别,从而获得若干个肤质数据,并生成包含有该若干个肤质数据的用户脸部测肤结果数据进行输出。该若干个肤质数据分别从不同的维度反映用户当前的肤质状态。在本实施例中,肤质数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黑眼圈数据、眼袋和卧蚕数据、毛孔数据、细纹数据、色素斑数据、黑头数据、脂肪粒数据、敏感度数据、水分油分数据、痘痘数据、肤色数据等等,通过这些肤质数据可以实现从多个维度反映用户当前的肤质状态。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中获取用户脸部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时的一种方法流程图。详细如下:
步骤S31:基于所述测肤操作指令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获取用户脸部的第一图像;
步骤S32:判断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人脸是否正常显示;
步骤S33:若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人脸正常显示,则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按照预设的补光规则进行一次补光调整,并在补光调整后获取用户脸部的第二图像。
本实施例中,客户端向执行设备端发送测肤操作指令后,触发执行设备端启动其配置的摄像功能直接拍摄获取用户脸部的第一图像,获得第一图像后,按照预先配置的人脸显示规则判断该第一图像中的人脸是否正常显示。该预先配置的人脸显示规则用于判断图像中人脸是否存在遮挡物、图像拍摄时是否存在顶光或侧光以及图像拍摄时人脸的拍摄角度是否为正面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该第一图像中的人脸关键点进行识别来确定该第一图像中的人脸是否正常显示,若第一图像中的人脸显示不正常时,其识别到的人脸关键点是不标准的。例如,若第一图像中存在遮挡物,则基于该第一图像识别出的人脸关键点不完整;若第一图像拍摄时存在顶光/侧光,则基于该第一图像识别出的人脸关键点的清晰度不一致;若第一图像拍摄时人脸的拍摄角度为非正面角度,则基于该第一图像识别出的人脸关键点分布不对称。由此,本实施例通过对获得的第一图像进行人脸关键点识别,可以确定当前执行设备端拍摄的图像中人脸是否存在遮挡物、图像拍摄时是否存在顶光或侧光以及图像拍摄时人脸的拍摄角度是否为正面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若经过判断后确定该第一图像中的人脸正常显示,则触发该执行设备端按照预设的补光规则进行一次补光调整,并在补光调整后获取用户脸部的第二图像。具体地,可以通过预先设定好的调整方式自适应调整执行设备端的补光灯参数,例如,通过初步判断该拍摄的第一张人脸图像是暗了还是亮了,若是太暗了,则将补光参数上调一个预设值,若是太亮了,则将补光参数下调一个调整值。进而在执行设备端按照预设的补光规则进行一次补光调整后,采用该补光调整后的执行设备端获取用户脸部的第二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前,还可以获取该执行设备端当前与用户脸部之间的拍摄距离。具体地,可以在执行设备端中设置一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拍摄距离。当执行设备端启动其配置的摄像功能时,通过该距离传感器检测即可获得用户脸部与执行设备端之间的拍摄距离。然后,通过将该获得的拍摄距离与预设的距离阈值进行比对,从而判断该拍摄距离是否满足预设的距离阈值要求。具体地,可以在执行设备端预先设置有标准的拍摄距离,即距离阈值。可以理解的是,该预设的距离阈值可以是一个具体数值,也可以是一个大致的数值范围。当获得执行设备端当前与用户脸部之间的拍摄距离后,将该获得的拍摄距离与预设的距离阈值进行数值比对,通过比对判断该获得的拍摄距离是否等于预设的距离阈值或者落入该预设的距离阈值范围内,若是,则判断该拍摄距离满足预设的距离阈值要求,否则不满足预设的距离阈值要求。如若该拍摄距离满足预设的距离阈值要求,则触发该执行设备端获取用户脸部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否则指示用户调整拍摄距离,直至满足预设的距离阈值要求为止。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中控制设备执行肌肤用品输出操作的一种方法流程图。详细如下:
步骤S41:基于所述肌肤用品输出指令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读取肌肤用品功效信息,确定与所述肌肤用品功效信息对应的用于衡量用户当前肤质状态的测肤指标;
步骤S42:基于所述测肤指标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从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中提取出在所述测肤指标下用户的肤质数据,并根据所述用户的肤质数据查询预设的肤质数据-肌肤用品用量对应关系表,获得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
步骤S43:在获得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后,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将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反馈至所述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根据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输出肌肤用品。
本实施例中,执行设备端配置有肌肤用品存储器用于存放肌肤用品,而且在该肌肤用品存储器中存放完肌肤用品后,执行设备端会将该存放的肌肤用品的成分数据记录在本地,本地记录的成分数据随着肌肤用品的更新而更新。当客户端获取到用户的肌肤用品输出指令后,可以基于该肌肤用品输出指令触发执行设备端读取其本地的肌肤用品的成分数据,获得肌肤用品的功效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在数据处理端预先建立有肌肤用品功效与测肤指标的映射关系,以使得每一种功效都与一项或多项测肤指标强相关。示例性的,将肌肤用品的功效划分为美白功效、保湿功效、提拉功效以及遮瑕功效等四种功效,对应地,可以将美白功效与肤色指标映射关联、将保湿功效与皮肤水油分含量指标映射关联、将提拉功效与皱纹指标映射关联、将遮瑕功效与色素斑点指标映射关联,以此形成肌肤用品功效与测肤指标的映射关系。由此通过从执行设备端本地读取其存储的肌肤用品的功效信息后,可以根据该读取到的肌肤用品的功效信息和预先建立的肌肤用品功效与测肤指标的映射关系,确定出与该肌肤用品功效信息对应的用于衡量用户当前肤质状态的测肤指标。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结合测肤结果数据中包含的多种测肤指标,通过针对每一种测肤指标,预先设置多个用于按照该测肤指标衡量肤质状态的肤质数据分值区间,并且令每个分值区间对应一个肌肤用品用量值,从而构建得到该测肤指标对应的肤质数据与肌肤用品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一种测肤指标对应一种肤质数据与肌肤用品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预设的肤质数据-肌肤用品用量对应关系表中可以包含有多个测肤指标对应的肤质数据与肌肤用品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肤色数据与肌肤用品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皱纹数据与肌肤用品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色素斑数据与肌肤用品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等等。当确定测肤指标后,则可以基于该测肤指标触发数据处理端从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中提取出在测肤指标下用户的肤质数据,提取到测肤指标下用户的肤质数据后,根据该提取到的肤质数据查询预设的肤质数据-肌肤用品用量对应关系表,可以根据测肤指标从该预设的肤质数据-肌肤用品用量对应关系表找到对应的肤质数据与肌肤用品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获得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示例性的,假设肌肤用品的功效为美白功效,可以确定出与该肌肤用品功效信息对应的用于衡量用户当前肤质状态的测肤指标为肤色指标,进而从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中获得的用户的肤质数据为肤色值数据。进而根据该获得的肤色值数据查询执行设备端中预配置的肤色-肌肤用品用量对应关系表,从该对应关系表中查询获得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
示例性的,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执行设备端配置的肌肤用品存储器存放有多种肌肤用品时,还可以以该多种肌肤用品为原料,帮助用户个性化地调配出适合该用户当前肤质状态的肌肤用品。在该场景下,本实施例可以计算获得该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总的肌肤用品用量值以及每一种肌肤用品各自对应的用量值。在本实施例中,首先通过触发执行设备端读取获得每一种肌肤用品的成分数据,获得该肌肤用品存储器中存放的每一种肌肤用品的功效信息。获得各肌肤用品的功效信息后,可以根据肌肤用品功效与测肤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出各肌肤用品对应的测肤指标,进而基于各测肤指标分别从所述用户当前的测肤结果数据中提取出对应的肤质数据值。例如当肌肤用品的功效为美白功效,可以对应地从测肤结果中提取出用户当前的肤色数据;当肌肤用品的功效为保湿功效时,可以对应地从测肤结果中提取出用户当前的皮肤水分含量数据;当肌肤用品的功效为提拉功效时,可以对应地从测肤结果中提取出用户当前的皱纹数据;当肌肤用品的功效为遮瑕功效,可以对应地从测肤结果中提取出用户当前的斑点数据等。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先为每一种肤质数据定义总分值均为100分,用于衡量用户的肤质状态。获得各肤质数据值后,根据基于各测肤指标提取出的肤质数据值分析用户对各肌肤用品的需求迫切程度,确定各肌肤用品的需求迫切程度分值。具体可以通过对各肤质数据值分别进行打分,以此衡量用户在各测肤指标下所反映出的肤质状态。其中,打分的分值范围为0-100分,打分的分值越高,说明用户在该测肤指标下所反映出的肤质状态越好。以测肤结果数据中的肤色数据为例,假设测肤结果中衡量用户肤色的标尺为0-10的数值,而测肤结果获得的用户当前的肤色值为5.8,那么,此时对该肤色值打分则由公式5.8/10*100=58分。当对获得的各肤质数据值均进行打分获得对应分值后,再根据获得的各打分分值分别对应地计算出各肌肤用品的迫切程度分值。在本实施例中,肌肤用品对应的迫切程度分值表征为其对应肤质数据的打分分值与总分值之间的差值。基于各肤质数据的打分分值,通过减法计算即可获得迫切程度分值。比如上述对肤色值打分得到分值为58分,则获得其对应的肌肤用品的迫切程度分值则为100-58=42分。在本实施例中,获得各肌肤用品的迫切程度分值后,具体通过将各肌肤用品的迫切程度分值进行相加获得总和值,进而将各肌肤用品的迫切程度分值分别与总和值的比值作为各肌肤用品对应的权重系数。示例性的,假设有4种肌肤用品,功效分别为美白、保湿、提拉和遮瑕,而测肤结果中,肤色数据对应打分为50分、皮肤水分油分含量数据对应打分为70分、皱纹数据对应打分为30分、色素斑点数据对应打分为80分,此时通过分析用户对美白、保湿、提拉和遮瑕这四种肌肤用品的需求迫切程度,得到各肌肤用品对应的迫切程度分值以此为50、30、70、20。由此,各肌肤用品对应的迫切程度分值的总和值为170,对应地,美白功效的肌肤用品对应的权重系数为50/170,保湿功效的肌肤用品对应的权重系数为30/170,提拉功效的肌肤用品对应的权重系数为70/170,遮瑕功效的肌肤用品对应的权重系数为20/170。最后,根据各肌肤用品的权重系数和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即可计算出各肌肤用品的用量。其中,对于每一种肌肤用品,通过其权重系数与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总的肌肤用品用量相乘,即可获得该种各肌肤用品的用量。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总的肌肤用品用量可以根据用户执行护肤操作的时间信息、用户执行护肤操作的频率信息以及用户执行护肤操作时的气候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确定。
根据护肤操作的时间,可以预设配置有一种与护肤操作时间对应的肌肤用品定量规则,假设为第一肌肤用品定量规则,在该第一肌肤用品定量规则中,通过将一天的时间划分为若干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对应设置一个肌肤用品用量值,从而构建成一个护肤操作时间-肌肤用品用量对应关系表。在本实施例中,对应关系表可以表示为将一天的时间划分为6:00-10:00、10:00-20:00、20:00-次日6:00三个时间段,其中,6:00-10:00时间段对应为轻薄用量A1,10:00-20:00时间段对应为常规用量B1,20:00-次日6:00对应为滋润用量C1。其中,A1<B1<C1。此时,可以通过触发执行设备端在本地读取获得用户当前的护肤操作时间,根据该用户当前的护肤操作时间遍历护肤操作时间-肌肤用品用量对应关系表,判断该护肤操作时间落入哪个时间段范围内,从而根据该用户当前的护肤操作时间所落入的时间段范围,在该对应关系表中确定与该将所落入的时间段范围对应设置肌肤用品用量值作为与该用户当前的护肤操作时间对应适配的第一肌肤用品用量,该第一肌肤用品用量即可确定为用户所需的总的肌肤用品用量。
根据护肤操作的频率,可以预设配置有一种与护肤操作频率对应的肌肤用品定量规则,假设为第二肌肤用品定量规则,在该第二肌肤用品定量规则中,通过预先设置若干个表征间隔时长的时间差值,并且令每个时间差值对应一个肌肤用品用量值,从而构建得到一个时间差值-肌肤用品用量对应关系表。例如,在该对应关系表中,设置0-12小时、12-24小时、24小时以上三个时间差值范围,其中,0-12小时这一时间差值范围对应为轻薄用量A2,12-24小时这一时间差值范围对应为常规用量B2,24小时以上这一时间差值范围对应为滋润用量C2。其中,A2<B2<C2。此时,在获得用户当前的护肤操作频率后,根据用户当前的护肤操作频率遍历所述时间差值-肌肤用品用量对应关系表,判断该计算获得的时间差值落入哪个时间差值范围内,从而根据该用户当前的护肤操作频率所落入的时间差值范围,在该对应关系表中确定与该将所落入的时间差值范围对应设置肌肤用品用量值作为与该用户当前的护肤操作时间对应适配的第二肌肤用品用量,该第二肌肤用品用量即可确定为用户所需的总的肌肤用品用量。
根据用户执行护肤操作时的气候,可以预设配置有一种与用户执行护肤操作时的气候对应的肌肤用品定量规则,假设为第三肌肤用品定量规则,在第三肌肤用品定量规则中,通过将气候环境的温湿度划分为若干个温湿度范围,每个温湿度范围对应设置一个肌肤用品用量值,从而构建成一个温湿度-肌肤用品用量对应关系表。在本实施例中,对应关系表中,将温度划分为低温(15℃以下)、温度适中(15℃-25℃)、高温(25℃以上)三个区间值范围,将湿度划分为潮湿(60%以上)、湿度适中(40%-60%)、干燥(40%以下)三个区间值范围。其中,高温和/或潮湿的气候对应为轻薄用量A3,温度适中和/或湿度适中的气候对应为常规用量B3,低温和/或干燥的气候对应为滋润用量C3。在本实施例中,在设置肌肤用品用量值时,基于气候环境的温湿度月寒冷干燥,说明用户皮肤对肌肤用品的需求度越高的原则,配置A3<B3<C3,。此时,在用户当前护肤操作时间实时对应的当前气候环境的温湿度后,根据该当前气候环境的温湿度遍历温湿度-肌肤用品用量对应关系表,判断该护肤操作时间落入哪个区间值范围内,从而根据该温湿度所落入的区间值范围,在该对应关系表中确定与该将所落入的区间值范围对应设置肌肤用品用量值作为与该当前气候环境的温湿度对应适配的第三肌肤用品用量,该第三肌肤用品用量即可确定为用户所需的总的肌肤用品用量。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根据用户执行护肤操作的时间信息、用户执行护肤操作的频率信息以及用户执行护肤操作时的气候信息中的多种信息确定用户所需的总的肌肤用品用量时,可以通过对每一种信息对应确定的肌肤用品用量值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最终的总的肌肤用品用量。
在本实施例中,当数据处理端获得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后,通过触发该数据处理端将其获得的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反馈至执行设备端。而执行设备端在接收到数据处理端反馈的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的信息后,按照该肌肤用品用量值控制其配置的肌肤用品存储器按量输出该肤用品存储器存储的肌肤用品。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中控制设备执行肌肤用品输出操作的另一方法流程图。详细如下:
步骤S51: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对肌肤用品存储器的出液口进行实时监测,判断所述肌肤用品存储器的出液口处是否有物体靠近;
步骤S52:若所述肌肤用品存储器的出液口处有物体靠近,则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控制所述肌肤用品存储器的动力装置按照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输出肌肤用品。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执行设备端配置的肌肤用品存储器的出液口处设置一个物体检测传感器,通过传感器识别判断该肌肤用品存储器的出液口处是否有物体靠近。其中,该物体检测传感器可以配置为红外传感器。当肌肤用品存储器的出液口处设置的物体检测传感器监测到有物体靠近出液口时,触发执行设备端控制肌肤用品存储器的动力装置按照此前确定的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执行出液处理。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中控制设备执行肌肤用品输出操作时监控肌肤用品余量的一种方法流程图。详细如下:
步骤S61:在获取到用户的肌肤用品余量监测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肌肤用品余量监测指令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监测获取肌肤用品存储器显示的肌肤用品余量值;
步骤S62:将所述肌肤用品余量值与预设的余量警示阈值进行比对,判断所述执行设备端是否需要进行肌肤用品更换处理;
步骤S63:若所述肌肤用品余量值低于预设的余量警示阈值,则指示用户更换肌肤用品。
本实施例中,肌肤用品作为耗材,执行设备端配置的肌肤用品存储器中存储的肌肤用品会随用户的使用而减少。因而,用户使用智能美容镜系统执行肌肤用品用量输出操作时,可以在触发执行设备端根据肌肤用品用量值按量输出肌肤用品之前,通过在客户端执行指定的操作来触发客户端向执行设备端发送肌肤用品余量监测指令,以基于肌肤用品余量监测指令触发执行设备端监测获取肌肤用品存储器显示的肌肤用品余量值。具体地,可以通过配置传感器实现对肌肤用品存储器进行实时的肌肤用品余量值监测,从而获取得到当前执行设备端中肌肤用品存储器显示的肌肤用品余量值。在执行设备端预先设置有余量警示阈值,在监测获取到肌肤用品存储器显示的肌肤用品余量值之后,可以将该监测获取到的肌肤用品存储器显示的肌肤用品余量值与预设的余量警示阈值进行比对,从而判断执行设备端当前是否需要进行肌肤用品更换处理。其中,在肌肤用品余量值低于预设的余量警示阈值时,则指示用户更换肌肤用品,以此实现在肌肤用品耗尽前提醒用户及时更换肌肤用品,以保证肌肤用品余量充足。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中控制设备执行美容操作的一种方法流程图。详细如下:
步骤S71:基于所述美容操作指令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从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中获取用户脸部不同部位对应的肤质数据,通过将各部位对应的肤质数据分别输入至预设的美容仪操作参数配置模型中进行参数配置获得美容仪操作参数和/或根据所述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通过查询预设的肌肤用品用量与美容仪操作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表获得美容仪操作参数;
步骤S72:在获得美容仪操作参数后,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将获得的美容仪的控制参数反馈至所述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按照所述美容仪操作参数控制美容仪执行美容操作。
本实施例中,当客户端获取到用户的美容操作指令后,基于该美容操作指令触发数据处理端为美容仪配置操作参数。数据处理端可以根据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和/或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的肌肤用品用量值这两个方面来配置生成美容仪操作参数。
示例性的,根据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可以先对用户脸部进行部位划分,获得多个部位。不同部位的肤质状态由该其部位所在位置的肤质数据确定,通过分别获得用户脸部不同部位对应的肤质数据,然后按照不同部位对应的肤质状态来生成各部位对应的美容仪操作参数。
示例性的,根据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确定美容仪操作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通过查询预设的肌肤用品用量与美容仪操作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表来获得与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对应的振动时长参数。例如,基于肌肤用品用量与美容仪的振动时长的正相关关系,即振动时长越长,可以帮助用户吸收的肌肤用品用量越多。因此,可以通过获取标准用量下美容仪对应的标准振动时长,计算出该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与标准用量之间的比值,然后基于用户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与标准用量之间的比值等于用户当前需要配置的实际振动时长与标准振动时长之间的比值的正相关关系,计算出用户当前需要配置的实际振动时长,从而将该计算获得的实际振动时长配置为美容仪操作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美容仪包括但不限于导入仪、按摩仪等,美容仪操作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美容仪的振动时长和振动频率等。
在本实施例中,当数据处理端生成美容仪操作参数之后,可以由数据处理端将生成的操作参数反馈至执行设备端,以使执行设备端将生成的操作参数同步到用户当前使用的美容仪中,从而按照该生成的美容仪操作参数控制美容仪执行美容操作。
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中控制设备执行美容操作时配置美容仪操作参数的一种方法流程图。详细如下:
步骤S81:基于所述用户的测肤图像将用户脸部进行区域划分处理,获得若干个部位;
步骤S82:基于所述美容操作指令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按部位从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中提取出各部位各自对应的肤质数据,并将所述各部位各自对应的肤质数据分别输入至预设的参数配置模型中进行参数配置,以配置获得各部位各自对应的美容仪操作参数。
本实施例中,基于用户的测肤图像对所述用户脸部进行区域划分处理时,大致可以选择以下两种划分方式中的一种进行区域划分处理:
第一种,可以采用通用的划分方法将用户的测肤图像划分,这种划分方式与用户的肤质检测结果数据无关,无论是哪一张测肤图像,都对应划分成眼周部位、额头部位、脸颊部位、鼻子部位、下巴部位等若干个部位。
第二种,基于该脸部测肤结果数据对用户脸部的图像按照肌肤问题来划分部位,即部位根据获得脸部的测肤结果自动生成。例如痘痘部位、色素斑部位、皱纹部位等若干个部位。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区域划分获得若干个部位后,基于所述美容操作指令触发数据处理端调用预设的操作参数配置模型,可以针对每一个划分得到的部位,从此前获得的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中提取出该部位对应的肤质数据。其中,一个部位对应获得一份肤质数据,每个部位对应提取到的肤质数据用于反映该部位的肤质状态。
示例性的,按照第一种区域划分方式,可以将用户脸部的图像预先划分有眼周部位、额头部位、脸颊部位、鼻子部位、下巴部位等。其中,针对眼周部位,根据脸部测肤结果中各特征的位置信息提取属于该眼周部位的肤质数据,如眼袋、卧蚕、黑眼圈数据以及泪沟、鱼尾纹数据,以通过获得的属于该眼周部位的肤质数据来反映该眼周部位的肤质状态。针对额头部位,根据脸部测肤结果中各特征的位置信息提取属于该额头部位的肤质数据,如抬头纹数据,以通过获得的属于该额头部位的肤质数据来反映该额头部位的肤质状态。针对脸颊部位,根据脸部测肤结果中各特征的位置信息提取属于该脸颊部位的肤质数据,如法令纹数据,以通过获得的属于该脸颊部位的肤质数据来反映该脸颊部位的肤质状态。针对鼻子部位,根据脸部测肤结果中各特征的位置信息提取属于该鼻子部位的肤质数据,如黑头数据,以通过获得的属于该鼻子部位的肤质数据来反映该鼻子部位的肤质状态。针对下巴部位,根据脸部测肤结果中各特征的位置信息提取属于该下巴部位的肤质数据,如脂肪粒数据,以通过获得的属于该下巴部位的肤质数据来反映该下巴部位的肤质状态。
示例性的,按照第二种区域划分方式,还可以基于该脸部测肤结果对用户脸部的图像按照肌肤问题来划分部位,即各部位根据获得的脸部测肤结果自动生成,例如痘痘部位、色素斑部位、皱纹部位等。基于用户脸部的图像,脸部测肤结果中包含有该图像中所有特征各自对应的位置信息和各自对应的反应肤质状态的肤质数据,以痘痘部位为例,可以通过从该脸部测肤结果中获取痘痘数据,并确定这些痘痘数据对应的特征所处的位置,然后在该位置出设置区域框,由此图像中该区域框所包含的区域范围即为痘痘部位。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当脸部测肤结果中包含有多个痘痘数据时,可以根据各个痘痘数据各自对应的特征所处的位置距离来确定是否将各个痘痘数据对应的特征所处的位置设置在一个区域框中,例如,若两个痘痘数据对应的特征所处的位置距离大于预设距离值,则将该两个痘痘数据对应的特征所处的位置分别设置区域框,以此形成两个痘痘部位;若两个痘痘数据对应的特征所处的位置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值,则将该两个痘痘数据对应的特征所处的位置设置在一个区域框中,以此形成一个痘痘部位。可以理解的是,色素斑部位、皱纹部位等亦可通过类似于上述方式形成。
在该预设的参数配置模型中,预先配置有各种肤质数据分别与美容仪操作参数配比之间的的对应关系表。在进行参数配置时,根据每个部位对应提取到的肤质数据,查询对应的肤质数据-操作参数配比关系表,以从肤质数据-操作参数配比关系表中获取各部位的操作参数配比值,进而通过将各部位的操作参数配比值各自对应地乘以用户的基础操作参数,即可获得各部位各自对应的美容仪操作参数。
示例性的,基于振动时长和振动频率这两种美容仪操作参数,预先建立有该两种美容仪操作参数各自对应的肤质数据-美容仪操作参数配比关系表,即肤质数据与振动时长参数配比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和肤质数据与振动频率参数配比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在该两个对应关系表中,其对应的美容仪操作参数配比(振动时长参数配比或振动频率参数配比)采用百分比表示。结合测肤结果数据中包含的多种测肤指标,通过针对每一种测肤指标,预先设置多个用于按照该测肤指标衡量肤质状态的肤质数据分值区间,并且令每个分值区间对应一个百分比值,从而构建得到该测肤指标对应的肤质数据与美容仪操作参数配比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本实施例的预设的肤质数据-美容仪操作参数配比对应关系表中,基于测肤结果数据中包含的多种测肤指标,按照每种测肤指标可以分别对应地配置不同肤质数据与美容仪操作参数配比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肤色数据与美容仪操作参数配比之间的对应关系、水分油分含量数据与美容仪操作参数配比之间的对应关系、色素斑数据与美容仪操作参数配比之间的对应关系、皱纹数据与美容仪操作参数配比之间的对应关系、痘痘数据与美容仪操作参数配比之间的对应关系等等。获得目标部位的目标肤质数据后,根据该部位的目标肤质数据可以查询对应的肤质数据与美容仪操作参数配比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获得对应的百分比值。通过将该获得的百分比值与基础操作参数相乘,即可获得该部位当前需要配置的美容仪操作参数。举例说明,痘痘数据为例,首先按照痘痘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划分为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一个美容仪操作参数配比,比如一级对应的美容仪操作参数配比为100%,二级对应的美容仪操作参数配比为80%、三级对应的美容仪操作参数配比为60%、四级对应的美容仪操作参数配比为40%、五级对应的美容仪操作参数配比为20%。此时,若获得的目标肤质数据显示该用户在该部位的痘痘严重程度为三级,则可以对应地从痘痘数据与美容仪操作参数配比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得美容仪操作参数配比为60%。因此,通过将该60%的百分比值与基础操作参数相乘,即可获得该部位当前需要配置的美容仪操作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基础操作参数包括基础振动时长和/或基础振动频率。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基础振动时长和基础振动频率可以根据用户脸部整体的肌肤敏感程度获得。示例性的,将肌肤敏感程度划分为若干个等级,针对每个等级设置对应的基础振动时长和基础振动频率,由此,通过判断用户的肌肤敏感程度即可获得该用户的基础振动时长和基础振动频率。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户当前使用美容仪的时间来确定基础振动时长。示例性的,可以基于时间维度预先设置一个振动时长的配置规则,示例性的,通过将一天的时间划分为若干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都设置有对应的振动时长阈值,从而构建成一个时间-振动时长阈值对应关系表。在本实施例中,对应关系表可以表示为将一天的时间划分为6:00-10:00、10:00-20:00、20:00-次日6:00三个时间段,其中,6:00-10:00时间段对应的振动时长阈值配置为A1,10:00-20:00时间段对应的振动时长阈值配置为B1,20:00-次日6:00对应的振动时长阈值配置为C1。在配置振动时长阈值时,基于在上午时用户时间紧迫需要工作,需要适当减少振动时长,而在晚上时用户休息时间多,可以适当增加振动时长的现状,配置A1<B1<C1。由此,获得用户当前使用美容仪的时间后,可以根据用户当前使用美容仪的时间遍历时间-振动时长阈值对应关系表,判断该用户当前使用美容仪的时间属于哪个时间段范围内,从而根据该用户当前使用美容仪的时间所从属的时间段,从对应关系表中获取得到与该用户当前使用美容仪的时间匹配的第一振动时长阈值(A1或B1或C1),此时,该第一振动时长阈值即为用户此次美容操作的基础振动时长。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户当前的保养品涂抹量数值的多少来调整用户的基础振动时长,实现更有效地帮助用户促进保养品的导入和吸收。示例性的,针对上述按时间段配置的各个振动时长阈值,预先设定有对应的标准涂抹量,该标准涂抹量为在振动时长阈值下可以帮助用户吸收的保养品用量,根据用户当前使用美容仪的时间获得第一振动时长阈值后,即可确定标准涂抹量。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振动时长与可以帮助用户吸收的保养品用量呈正相关,即振动时长越长,可以帮助用户吸收的保养品用量越多。由此,获得用户当前的保养品涂抹量数值后,通过计算出该用户当前的保养品涂抹量数值与标准涂抹量之间的比值,基于用户当前的保养品涂抹量数值与标准涂抹量之间的比值等于用户当前需要配置的实际振动时长与标准振动时长之间的比值的正相关关系,可以根据所述用户当前的保养品涂抹量数值与标准涂抹量之间的比值调整所述第一振动时长阈值,从而获得与该用户当前的保养品涂抹量数值匹配的第二振动时长阈值作为所述用户的基础振动时长。具体地,第二振动时长阈值的计算公式为:标准涂抹量/用户当前的保养品涂抹量数值=第一振动时长阈值/第二振动时长阈值。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户当前使用的保养品的成分数据来确定基础振动频率。示例性的,基于保养品成分维度预先设置一个美容仪振动频率的配置规则,比如预先设定一个标准振动频率,进而将保养品成分可以划分为包括但不限于美白、保湿、淡斑、抗老、维稳、祛痘等六种功效的保养品成分,针对每一种功效的成分分别配置对应的振动频率配比,由各保养品成分对应配置的振动频率配比分别乘以标准振动频率,得到各自对应的振动频率阈值,通过将各保养品成分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振动频率阈值进行映射关联,即可得到保养品成分-振动频率阈值对应关系表。本实施例的保养品成分-振动频率阈值对应关系表中,针对维稳功效的成分,配置的振动频率配比小于1,由标准振动频率乘以该小于1的振动频率配比即可获得维稳成分对应的振动频率阈值。由此实现在帮助用户进行肌肤维稳保护时减少振动频率,实现在执行美容操作时增强维稳效果。针对抗老功效的成分,配置的振动频率配比大于1,由标准振动频率乘以该大于1的振动频率配比即可获得抗老成分对应的振动频率阈值。而针对美白、保湿、淡斑、祛痘这四种成分,则由标准振动频率直接作为各成分对应的振动频率阈值。由此,获得用户当前使用的保养品的成分数据后,可以根据该用户当前使用的保养品的成分数据遍历保养品成分-振动频率阈值对应关系表,从该保养品成分-振动频率阈值对应关系表中获取与该用户当前使用的保养品的成分数据匹配的振动频率阈值作为用户的基础振动频率。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若该目标部位中含有多种目标肤质数据,则获得各个目标肤质数据对应的百分比值后,可以从获得的各百分比值中选取较低的百分比值与基础操作参数相乘,获得该目标部位当前需要配置的美容仪操作参数。比如基于某一部位获得的目标肤质数据包括有皱纹数据和痘痘数据两种,按照皱纹数据查询皱纹数据与美容仪操作参数配比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得百分比值为120%,按照痘痘数据查询痘痘数据与美容仪操作参数配比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得百分比值为70%,此时,选取70%这一百分比值与基础操作参数相乘,即可获得该目标部位当前需要配置的美容仪操作参数。
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中控制设备执行美容操作的另一方法流程图。详细如下:
步骤S91: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对美容仪的工作面进行触感检测,判断所述美容仪是否与用户脸部接触;
步骤S92:若所述美容仪与用户脸部接触,则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按照所述各部位各自对应配置的美容仪操作参数控制所述美容仪对用户脸部进行美容操作。
本实施例中,当数据处理端生成了美容仪操作参数之后,可以通过触发执行设备端来对该美容仪的工作面进行触感检测,判断美容仪是否与用户脸部接触。具体地,在美容仪的工作表面设置触感传感器,由触感传感器对该美容仪的工作面进行触感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反馈回执行设备端。若检测结果为美容仪与用户脸部接触,则说明用户在使用美容仪,此时,可以控制美容仪按照各部位对应配置的美容仪操作参数对用户脸部按部位进行美容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按照所述各部位各自对应配置的美容仪操作参数控制所述美容仪对用户脸部进行美容操作时,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种模式:手动模式、半自动模式和全自动模式。其中:
第一种,按照手动模式,可以基于用户脸部的图像识别各部位在所述用户脸部的位置,并基于位置将所述各部位对应的美容仪操作参数标注到所述用户脸部的图像中,以生成操作电子书,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操作电子书在使用所述美容仪的过程中在所述用户脸部的各部位处分别采用所述各部位对应的美容仪操作参数执行美容操作。示例性的,操作电子书基于用户脸部的图像生成,表征为在用户脸部的图像中标注出各个部位的位置区域,并在各部位的位置区域出标注出该各部位对应的各种操作参数信息,比如振动时长信息、振动频率信息、光照波长信息、光照时长信息等等。由此,用户在使用美容仪时可以参照操作电子书中各部位对应标注的参数信息进行手动调整美容仪操作参数。
第二种,按照半自动模式,可以按部位对所述各部位对应的美容仪操作参数进行排序处理,并生成与所述各部位对应的美容仪操作参数的顺序对应的美容仪部位使用顺序,以在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美容仪部位使用顺序使用所述美容仪的过程中,控制所述美容仪按照所述各部位对应的美容仪操作参数的顺序调整美容仪操作参数并执行美容操作。示例性的,根据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确定用户脸部中不同部位对应的肤质状态时将用户脸部划分出多个部位,假设包括眼周部位、额头部位、脸颊部位、鼻子部位、下巴部位这五个部位。此时可以对各部位进行排序,例如此次排序依次为额头部位、眼周部位、鼻子部位、脸颊部位、下巴部位,此时,用户在使用美容仪执行美容操作时,该美容仪按照该排序依次调整各部位的操作参数,其中,两个部位之间调整操作参数时的时间节点为前一个部位的振动时长结束时。比如额头部位的振动时长为3分钟、用户执行美容操作的起始时间为06点23分,此时,美容仪将在06点26分将操作参数调整至眼周部位对应配置的操作参数。
第三种,按照全自动模式,可以实时获取表征美容仪当前位置的位置图像以确定所述美容仪当前所处部位,根据所述美容仪当前所处部位,控制所述美容仪将所述美容仪当前的操作参数调整为与所述当前所处部位对应的美容仪操作参数并执行美容操作。示例性的,通过建立智能美容镜与美容仪之间的通信连接,由智能美容镜通过摄像端实时拍摄图像的方式获取表征美容仪当前位置的位置图像,以确定美容仪在用户脸部的位置,或者将该表征美容仪当前位置的位置图像发送给该美容仪,以使该美容仪确定其自身在用户脸部的位置。具体地,在确定美容仪在用户脸部的位置时,可以通过建模将美容仪的全部角度录入系统,当用户使用美容仪在脸部执行美容操作时,摄像头首先提取人脸关键点,然后与位置图像进行比对,判断美容仪当前所在用户脸部的位置。然后由该美容仪将操作参数自动调整为与其所处部位对应的操作参数,并按照调整的操作参数执行美容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详述如下:
所述设备控制装置包括:测肤操作控制模块1001、肌肤用品输出操作控制模块1002以及美容仪控制模块1003。其中,所述测肤操作控制模块61用于识别客户端发送的操作指令,所述测肤操作控制模块1001用于在获取到用户的测肤操作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测肤操作指令触发执行设备端获取用户的测肤图像,以基于所述测肤图像获取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所述肌肤用品输出操作控制模块1002用于在获取到所述用户的肌肤用品输出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肌肤用品输出指令触发数据处理端根据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确定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并将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反馈至所述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根据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输出肌肤用品。所述美容仪控制模块1003用于在获取到所述用户的美容操作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美容操作指令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根据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和/或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生成美容仪操作参数,并将所述美容仪操作参数反馈至所述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按照所述美容仪操作参数控制美容仪执行美容操作。
所述设备控制方法,与上述的设备控制系统一一对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设备控制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1包括: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102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1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1103,例如设备控制的确定程序。所述处理器110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1102时实现上述各个设备控制系统实施例中的步骤。或者,所述处理器110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1103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1103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102中,并由所述处理器1101执行,以完成本申请。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1103在所述电子设备11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1103可以被分割成:
测肤操作控制模块,用于在获取到用户的测肤操作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测肤操作指令触发执行设备端获取用户的测肤图像,以基于所述测肤图像获取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
肌肤用品输出操作控制模块,用于在获取到所述用户的肌肤用品输出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肌肤用品输出指令触发数据处理端根据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确定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并将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反馈至所述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根据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输出肌肤用品;
美容仪控制模块,用于在获取到所述用户的美容操作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美容操作指令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根据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和/或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生成美容仪操作参数,并将所述美容仪操作参数反馈至所述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按照所述美容仪操作参数控制美容仪执行美容操作。
所述电子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1仅仅是电子设备11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1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11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1102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11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电子设备11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1102也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11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电子设备11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1102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电子设备11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1102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电子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1102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获取到用户的测肤操作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测肤操作指令触发执行设备端获取用户的测肤图像,以基于所述测肤图像获取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
在获取到所述用户的肌肤用品输出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肌肤用品输出指令触发数据处理端根据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确定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并将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反馈至所述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根据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输出肌肤用品;
在获取到所述用户的美容操作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美容操作指令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根据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和/或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生成美容仪操作参数,并将所述美容仪操作参数反馈至所述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按照所述美容仪操作参数控制美容仪执行美容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测肤操作指令触发执行设备端获取用户的测肤图像,以基于所述测肤图像获取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测肤操作指令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获取用户脸部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并在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摄像参数和补光参数调整后,获取用户的测肤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采用不同的补光参数获取;
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将所述用户的测肤图像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VGG分类模型中进行分类识别,生成含有若干肤质数据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测肤操作指令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获取用户脸部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测肤操作指令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获取用户脸部的第一图像;
判断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人脸是否正常显示;
若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人脸正常显示,则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按照预设的补光规则进行一次补光调整,并在补光调整后获取用户脸部的第二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肌肤用品输出指令触发数据处理端根据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确定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并将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反馈至所述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根据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输出肌肤用品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肌肤用品输出指令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读取肌肤用品功效信息,确定与所述肌肤用品功效信息对应的用于衡量用户当前肤质状态的测肤指标;
基于所述测肤指标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从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中提取出在所述测肤指标下用户的肤质数据,并根据所述用户的肤质数据查询预设的肤质数据-肌肤用品用量对应关系表,获得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
在获得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后,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将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反馈至所述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根据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输出肌肤用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将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反馈至所述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根据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输出肌肤用品之后,还包括:
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对肌肤用品存储器的出液口进行实时监测,判断所述肌肤用品存储器的出液口处是否有物体靠近;
若所述肌肤用品存储器的出液口处有物体靠近,则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控制所述肌肤用品存储器的动力装置按照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输出肌肤用品。
6.根据权利要求4-5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将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反馈至所述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根据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输出肌肤用品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获取到用户的肌肤用品余量监测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肌肤用品余量监测指令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监测获取肌肤用品存储器显示的肌肤用品余量值;
将所述肌肤用品余量值与预设的余量警示阈值进行比对,判断所述执行设备端是否需要进行肌肤用品更换处理;
若所述肌肤用品余量值低于预设的余量警示阈值,则指示用户更换肌肤用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美容操作指令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根据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和/或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生成美容仪操作参数,并将所述美容仪操作参数反馈至所述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按照所述美容仪操作参数控制美容仪执行美容操作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美容操作指令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从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中获取用户脸部不同部位对应的肤质数据,通过将各部位对应的肤质数据分别输入至预设的美容仪操作参数配置模型中进行参数配置获得美容仪操作参数和/或根据所述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通过查询预设的肌肤用品用量与美容仪操作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表获得美容仪操作参数;
在获得美容仪操作参数后,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将获得的美容仪的控制参数反馈至所述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按照所述美容仪操作参数控制美容仪执行美容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美容操作指令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从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中获取用户脸部不同部位对应的肤质数据,通过将各部位对应的肤质数据分别输入至预设的美容仪操作参数配置模型中进行参数配置获得美容仪操作参数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用户的测肤图像将用户脸部进行区域划分处理,获得若干个部位;
基于所述美容操作指令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按部位从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中提取出各部位各自对应的肤质数据,并将所述各部位各自对应的肤质数据分别输入至预设的参数配置模型中进行参数配置,以配置获得各部位各自对应的美容仪操作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将所述美容仪操作参数反馈至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按照所述美容仪操作参数控制美容仪执行美容操作之后,还包括:
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对美容仪的工作面进行触感检测,判断所述美容仪是否与用户脸部接触;
若所述美容仪与用户脸部接触,则触发所述执行设备端按照所述各部位各自对应配置的美容仪操作参数控制所述美容仪对用户脸部进行美容操作。
10.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肤操作控制模块,用于在获取到用户的测肤操作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测肤操作指令触发执行设备端获取用户的测肤图像,以基于所述测肤图像获取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
肌肤用品输出操作控制模块,用于在获取到所述用户的肌肤用品输出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肌肤用品输出指令触发数据处理端根据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确定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并将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反馈至所述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根据所述肌肤用品用量值输出肌肤用品;
美容仪控制模块,用于在获取到所述用户的美容操作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美容操作指令触发所述数据处理端根据所述用户的脸部测肤结果数据和/或用户当前肤质状态下所需的肌肤用品用量值生成美容仪操作参数,并将所述美容仪操作参数反馈至所述执行设备端,以使所述执行设备端按照所述美容仪操作参数控制美容仪执行美容操作。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07338.6A CN113377020B (zh) | 2021-05-10 | 2021-05-10 |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07338.6A CN113377020B (zh) | 2021-05-10 | 2021-05-10 |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77020A true CN113377020A (zh) | 2021-09-10 |
CN113377020B CN113377020B (zh) | 2024-08-13 |
Family
ID=77572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07338.6A Active CN113377020B (zh) | 2021-05-10 | 2021-05-10 |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77020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49987A (zh) * | 2011-07-07 | 2014-03-19 | 花王株式会社 | 脸印象分析方法、美容信息提供方法和脸图像生成方法 |
CN109446365A (zh) * | 2018-08-30 | 2019-03-08 | 新我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化妆交换方法及存储介质 |
CN109522781A (zh) * | 2018-08-30 | 2019-03-26 | 新我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化妆间盒子及其智能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1513678A (zh) * | 2020-04-28 | 2020-08-11 | 深圳市三七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美容仪的皮肤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KR102184177B1 (ko) * | 2020-03-10 | 2020-11-27 | 주식회사 만컴퍼니 | 사용자의 단말을 이용하여 획득한 얼굴 이미지를 분석하여 화장품을 추천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
-
2021
- 2021-05-10 CN CN202110507338.6A patent/CN11337702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49987A (zh) * | 2011-07-07 | 2014-03-19 | 花王株式会社 | 脸印象分析方法、美容信息提供方法和脸图像生成方法 |
CN109446365A (zh) * | 2018-08-30 | 2019-03-08 | 新我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化妆交换方法及存储介质 |
CN109522781A (zh) * | 2018-08-30 | 2019-03-26 | 新我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化妆间盒子及其智能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
KR102184177B1 (ko) * | 2020-03-10 | 2020-11-27 | 주식회사 만컴퍼니 | 사용자의 단말을 이용하여 획득한 얼굴 이미지를 분석하여 화장품을 추천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
CN111513678A (zh) * | 2020-04-28 | 2020-08-11 | 深圳市三七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美容仪的皮肤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张玲;黄奕君;: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算法的皮肤测试仪", 信息技术, no. 01, 25 January 2009 (2009-01-25)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77020B (zh) | 2024-08-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643087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of biometric analysis to determine a live subject | |
CN113397480B (zh) | 美容仪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4586364B (zh) | 一种肤质检测系统及方法 | |
JP7020626B2 (ja) | メイクアップ評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動作方法 | |
CN107945135B (zh) |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
CN103024338B (zh) | 具有图像捕获和分析模块的显示设备 | |
CN110235169B (zh) | 化妆评价系统及其动作方法 | |
US20140275948A1 (en) |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 |
CN107862653B (zh) |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
CN113411507B (zh) | 测肤图像的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TWI729983B (zh) | 電子裝置、螢幕調節系統及方法 | |
CN103945104A (zh) |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KR20210084102A (ko) | 전자 장치, 두피 케어 시스템 및 그들의 제어 방법 | |
KR20110094037A (ko) | 비디오 적외선 망막 이미지 스캐너 | |
CN101383907B (zh) |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 |
US11252336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obtaining skin imag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 |
US20200037882A1 (en) | Accessory device, imag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subject's skin parameter | |
CN112089589B (zh) | 一种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颈部按摩仪及存储介质 | |
CN113361513A (zh) | 移动端舌象采集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3377020B (zh) |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209203233U (zh) | 面诊智能镜 | |
KR102066892B1 (ko) | 메이크업 평가 시스템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 |
CN110101363B (zh) | 眼底图像的采集装置 | |
KR102330368B1 (ko) | 메이크업 평가 시스템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 |
CN114710584A (zh) | 个人显示终端自适应人眼表征变化的显示性能调节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