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75185A - 一种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75185A
CN113375185A CN202110635156.7A CN202110635156A CN113375185A CN 113375185 A CN113375185 A CN 113375185A CN 202110635156 A CN202110635156 A CN 202110635156A CN 113375185 A CN113375185 A CN 1133751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low
heat exchanger
pressure steam
condensat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351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筠
张�林
张慎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yungang Wanda Power Station Auxilia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yungang Wanda Power Station Auxilia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yungang Wanda Power Station Auxilia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yungang Wanda Power Station Auxilia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3515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751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75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751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LSUPPLYING AIR OR NON-COMBUSTIBLE LIQUIDS OR GASES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IN GENERAL ; VALVES OR DAMP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IR SUPPLY OR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INDUCING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TOPS FOR CHIMNEYS OR VENTILATING SHAFTS; TERMINALS FOR FLUES
    • F23L15/00Heating of air supplied for combus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7/16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arranged in parallel spaced re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该方法为利用低压蒸汽和高压蒸汽配合对一次风进行四次预热处理,具体为:利用高压蒸汽对一次风进行第四次预热处理,利用低压蒸汽对一次风进行第三次预热处理,利用高压蒸汽对一次风预热产生的高压冷凝水对一次风进行第二次预热处理,利用低压蒸汽对一次风预热产生的冷凝水对一次风进行第一次预热处理。该方法使用的高压蒸汽来自于汽包抽汽,该方法使用的低压蒸汽来自于汽机一抽抽汽。该方法设计合理、易于实施,能够对一次风进行四次预热处理,高效节能,预热效果好,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风预热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
背景技术
一次风是指层燃炉燃烧时,从炉排下部送入的空气;煤粉燃烧时与煤粉一起送入炉膛的空气;油、气燃料燃烧时,从火根部送入炉膛的空气。
一次风对锅炉的燃烧起主导作用,因而,在实际操作时,一般都利用空气预热器对一次风进行预热处理,以保证锅炉的燃烧效果,但是,现有的一次风用预热方法存在一些缺点:
1、换热后的冷凝疏水温度较高,且未能高效进行汽水分流,部分蒸汽直接进入高压疏水扩容器系统中,热源在空气预热器中没有被有效利用;
2、由于空气预热器效果不够,导致与之配合的疏水器效果不够,部分蒸汽未冷凝进入疏水母管,汽水混合冲刷疏水管道,容易造成疏水管路泄漏,从而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安全运行;
3、与空气预热器配合的高压疏水扩容器疏水经大气式扩容器扩容后进入疏水箱,扩容器闪蒸蒸气直接排入大气,未能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实用方便、能够有效保证锅炉的燃烧效果的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该方法为利用低压蒸汽和高压蒸汽配合对一次风进行四次预热处理,具体为:利用高压蒸汽对一次风进行第四次预热处理,利用低压蒸汽对一次风进行第三次预热处理,利用高压蒸汽对一次风预热产生的高压冷凝水对一次风进行第二次预热处理,利用低压蒸汽对一次风预热产生的冷凝水对一次风进行第一次预热处理。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该方法使用的高压蒸汽来自于汽包抽汽,该方法使用的低压蒸汽来自于汽机一抽抽汽。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该方法使用一次风预热器对一次风进行预热处理,预热器包括依次设置的低压冷凝水换热器、高压冷凝水换热器、低压蒸汽换热器和高压蒸汽换热器,低压冷凝水换热器的冷进口设置为一次风输入口,低压冷凝水换热器的冷出口与高压冷凝水换热器的冷进口连通,高压冷凝水换热器的冷出口与低压蒸汽换热器的冷进口连通,低压蒸汽换热器的冷出口与高压蒸汽换热器的冷进口连通,高压蒸汽换热器的冷出口设置为一次风输出口;高压蒸汽换热器的热进口设置为高压蒸汽输入口,高压蒸汽换热器的热出口与高压冷凝水换热器的热进口连通,高压冷凝水换热器的热出口设置为高压冷凝水输出口;低压蒸汽换热器的热进口设置为低压蒸汽输入口,低压蒸汽换热器的热出口与低压冷凝水换热器的热进口连通,低压冷凝水换热器的热出口设置为低压冷凝水输出口。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在高压蒸汽换热器的热出口与高压冷凝水换热器的热进口之间还连通有高压疏水罐,高压疏水罐的排汽口与高压蒸汽换热器的热进口连通。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在低压蒸汽换热器的热出口与低压冷凝水换热器的热进口之间还连通有低压疏水罐,低压疏水罐的排汽口与低压蒸汽换热器的热进口连通。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在低压冷凝水换热器内设置有第一换热腔、分别设置在第一换热腔左右两侧的低压冷凝水输入腔和低压冷凝水输出腔,在低压冷凝水输入腔和低压冷凝水输出腔之间固定连通有若干贯穿第一换热腔设置的低压冷凝水换热管。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在高压冷凝水换热器内设置有第二换热腔、分别设置在第二换热腔左右两侧的高压冷凝水输入腔和高压冷凝水输出腔,在高压冷凝水输入腔和高压冷凝水输出腔之间固定连通有若干贯穿第二换热腔设置的高压冷凝水换热管。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在低压蒸汽换热器内设置有第三换热腔、分别设置在第三换热腔上下两侧的低压蒸汽输入腔和低压蒸汽输出腔,在低压蒸汽输入腔和低压蒸汽输出腔之间固定连通有若干贯穿第三换热腔设置的低压蒸汽换热管。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在高压蒸汽换热器内设置有第四换热腔、分别设置在第四换热腔上下两侧的高压蒸汽输入腔和高压蒸汽输出腔,在高压蒸汽输入腔和高压蒸汽输出腔之间固定连通有若干贯穿第四换热腔设置的高压蒸汽换热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依次设置的低压冷凝水换热器、高压冷凝水换热器、低压蒸汽换热器和高压蒸汽换热器对一次风进行预热处理,输入的一次风依次通过低压冷凝水换热器、高压冷凝水换热器、低压蒸汽换热器和高压蒸汽换热器,先后进行四次预热处理,有效保证了一次风的预热效果;同时,高压冷凝水换热器的热源来自于高压蒸汽换热器产生的高压冷凝水,低压冷凝水换热器的热源来自于低压蒸汽换热器产生的低压冷凝水,既快速实现了对一次风的预热处理,又尽可能提高低压蒸汽、高压蒸汽热量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该方法设计合理、易于实施,能够对一次风进行四次预热处理,高效节能,预热效果好,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一种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该方法为利用低压蒸汽和高压蒸汽配合对一次风进行四次预热处理,具体为:利用高压蒸汽对一次风进行第四次预热处理,利用低压蒸汽对一次风进行第三次预热处理,利用高压蒸汽对一次风预热产生的高压冷凝水对一次风进行第二次预热处理,利用低压蒸汽对一次风预热产生的冷凝水对一次风进行第一次预热处理。该方法设计合理、易于实施,能够充分利用低压蒸汽和高压蒸汽的热量对一次风进行四次预热处理,高效节能,预热效果好,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
该方法使用的高压蒸汽来自于汽包抽汽,该方法使用的低压蒸汽来自于汽机一抽抽汽。
该方法使用一次风预热器对一次风进行预热处理,预热器包括依次设置的低压冷凝水换热器4、高压冷凝水换热器3、低压蒸汽换热器2和高压蒸汽换热器1,低压冷凝水换热器4的冷进口设置为一次风输入口5,低压冷凝水换热器4的冷出口与高压冷凝水换热器3的冷进口连通,高压冷凝水换热器3的冷出口与低压蒸汽换热器2的冷进口连通,低压蒸汽换热器2的冷出口与高压蒸汽换热器1的冷进口连通,高压蒸汽换热器1的冷出口设置为一次风输出口6;高压蒸汽换热器1的热进口设置为高压蒸汽输入口,高压蒸汽换热器1的热出口与高压冷凝水换热器3的热进口连通,高压冷凝水换热器3的热出口设置为高压冷凝水输出口;低压蒸汽换热器2的热进口设置为低压蒸汽输入口,低压蒸汽换热器2的热出口与低压冷凝水换热器4的热进口连通,低压冷凝水换热器4的热出口设置为低压冷凝水输出口。一次风从一次风输入口5输入低压冷凝水换热器4,与低压冷凝水进行第一次换热,再进入高压冷凝水换热器3,与高压冷凝水进行第二次换热,接着,进入低压蒸汽换热器2,与低压蒸汽进行第三次换热,最后进入高压蒸汽换热器1,与高压蒸汽进行第四次换热,通过四次换热处理,有效保证了对一次风的预热效果,同时,低压冷凝水来自于低压蒸汽,高压冷凝水来自于高压蒸汽,既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节省能耗,又保证了一次风的换热效果;并且,低压冷凝水、高压冷凝水、低压蒸汽、高压蒸汽依次对一次风进行预热处理,能够逐步提高一次风的温度,从而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高效节能。
在高压蒸汽换热器1的热出口与高压冷凝水换热器3的热进口之间还连通有高压疏水罐7,高压疏水罐7的排汽口与高压蒸汽换热器1的热进口连通。高压疏水罐7用于盛装高压蒸汽换热器1内高压蒸汽与一次风换热降温后产生的高压冷凝水和未冷凝的高压蒸汽,并且能够将输入的高压冷凝水与高压蒸汽进行分离,分离的高压蒸汽送回高压蒸汽换热器1,分离的高压冷凝水送入高压冷凝水换热器3,以便于更加充分的利用高压蒸汽的热量,减少热量的散失。
在低压蒸汽换热器2的热出口与低压冷凝水换热器4的热进口之间还连通有低压疏水罐8,低压疏水罐8的排汽口与低压蒸汽换热器2的热进口连通。低压疏水罐8用于盛装低压蒸汽换热器2内低压蒸汽与一次风换热降温后产生的低压冷凝水和未冷凝的低压蒸汽,并且能够将输入的低压冷凝水与低压蒸汽进行分离,分离的低压蒸汽送回低压蒸汽换热器2,分离的低压冷凝水送入低压冷凝水换热器4,以便于更加充分的利用低压蒸汽的热量,减少热量的散失。
在低压冷凝水换热器4内设置有第一换热腔11、分别设置在第一换热腔11左右两侧的低压冷凝水输入腔9和低压冷凝水输出腔10,在低压冷凝水输入腔9和低压冷凝水输出腔10之间固定连通有若干贯穿第一换热腔11设置的低压冷凝水换热管12。低压冷凝水输入腔9设置在第一换热腔11的右侧,低压冷凝水输出腔10设置在第一换热腔11的左侧,一次风输入口5设置在第一换热腔11的左侧的侧部,低压冷凝水换热器4的冷出口设置在第一换热腔11的右侧的侧部,便于一次风的输入输出,低压冷凝水换热器4的热进口设置在低压冷凝水输入腔9的底部,低压冷凝水换热器4的热出口设置在低压冷凝水输出腔10的顶部,从而便于低压冷凝水更好的与一次风进行换热,对一次风进行预热。
在高压冷凝水换热器3内设置有第二换热腔15、分别设置在第二换热腔15左右两侧的高压冷凝水输入腔13和高压冷凝水输出腔14,在高压冷凝水输入腔13和高压冷凝水输出腔14之间固定连通有若干贯穿第二换热腔15设置的高压冷凝水换热管16。高压冷凝水输入腔13设置在第二换热腔15的右侧,高压冷凝水输出腔14设置在第二换热腔15的左侧,高压冷凝水换热器3的冷进口设置在第二换热腔15的左侧的侧部,高压冷凝水换热器3的冷出口设置在第二换热腔15的右侧的侧部,便于一次风的输入输出,高压冷凝水换热器3的热进口设置在高压冷凝水输入腔13的底部,高压冷凝水换热器3的热出口设置在高压冷凝水输出腔14的顶部,从而便于高压冷凝水更好的与一次风进行换热,对一次风进行预热。
在低压蒸汽换热器2内设置有第三换热腔19、分别设置在第三换热腔19上下两侧的低压蒸汽输入腔17和低压蒸汽输出腔18,在低压蒸汽输入腔17和低压蒸汽输出腔18之间固定连通有若干贯穿第三换热腔19设置的低压蒸汽换热管20。低压蒸汽输入腔17设置在第三换热腔19的顶部,低压蒸汽输出腔18设置在第三换热腔19的底部,低压蒸汽换热器2的冷进口设置在第三换热腔19的左侧的侧部,低压蒸汽换热器2的冷出口设置在第三换热腔19的右侧的侧部,便于一次风的输入输出,低压蒸汽换热器2的热进口设置在低压蒸汽输入腔17上,低压蒸汽换热器2的热出口设置在低压蒸汽输出腔18上,从而便于低压蒸汽更好的与一次风进行换热,对一次风进行预热。
在高压蒸汽换热器1内设置有第四换热腔23、分别设置在第四换热腔23上下两侧的高压蒸汽输入腔21和高压蒸汽输出腔22,在高压蒸汽输入腔21和高压蒸汽输出腔22之间固定连通有若干贯穿第四换热腔23设置的高压蒸汽换热管24。高压蒸汽输入腔21设置在第四换热腔23的顶部,高压蒸汽输出腔22设置在第四换热腔23的底部,高压蒸汽换热器1的冷进口设置在第四换热腔23的左侧的侧部,高压蒸汽换热器1的冷出口设置在第四换热腔23的右侧的侧部,便于一次风的输入输出,高压蒸汽换热器1的热进口设置在高压蒸汽输入腔21上,高压蒸汽换热器1的热出口设置在高压蒸汽输出腔22上,从而便于高压蒸汽更好的与一次风进行换热,对一次风进行预热。

Claims (9)

1.一种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利用低压蒸汽和高压蒸汽配合对一次风进行四次预热处理,具体为:利用高压蒸汽对一次风进行第四次预热处理,利用低压蒸汽对一次风进行第三次预热处理,利用高压蒸汽对一次风预热产生的高压冷凝水对一次风进行第二次预热处理,利用低压蒸汽对一次风预热产生的冷凝水对一次风进行第一次预热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使用的高压蒸汽来自于汽包抽汽,该方法使用的低压蒸汽来自于汽机一抽抽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使用一次风预热器对一次风进行预热处理,预热器包括依次设置的低压冷凝水换热器、高压冷凝水换热器、低压蒸汽换热器和高压蒸汽换热器,低压冷凝水换热器的冷进口设置为一次风输入口,低压冷凝水换热器的冷出口与高压冷凝水换热器的冷进口连通,高压冷凝水换热器的冷出口与低压蒸汽换热器的冷进口连通,低压蒸汽换热器的冷出口与高压蒸汽换热器的冷进口连通,高压蒸汽换热器的冷出口设置为一次风输出口;高压蒸汽换热器的热进口设置为高压蒸汽输入口,高压蒸汽换热器的热出口与高压冷凝水换热器的热进口连通,高压冷凝水换热器的热出口设置为高压冷凝水输出口;低压蒸汽换热器的热进口设置为低压蒸汽输入口,低压蒸汽换热器的热出口与低压冷凝水换热器的热进口连通,低压冷凝水换热器的热出口设置为低压冷凝水输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高压蒸汽换热器的热出口与高压冷凝水换热器的热进口之间还连通有高压疏水罐,高压疏水罐的排汽口与高压蒸汽换热器的热进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低压蒸汽换热器的热出口与低压冷凝水换热器的热进口之间还连通有低压疏水罐,低压疏水罐的排汽口与低压蒸汽换热器的热进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低压冷凝水换热器内设置有第一换热腔、分别设置在第一换热腔左右两侧的低压冷凝水输入腔和低压冷凝水输出腔,在低压冷凝水输入腔和低压冷凝水输出腔之间固定连通有若干贯穿第一换热腔设置的低压冷凝水换热管。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高压冷凝水换热器内设置有第二换热腔、分别设置在第二换热腔左右两侧的高压冷凝水输入腔和高压冷凝水输出腔,在高压冷凝水输入腔和高压冷凝水输出腔之间固定连通有若干贯穿第二换热腔设置的高压冷凝水换热管。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低压蒸汽换热器内设置有第三换热腔、分别设置在第三换热腔上下两侧的低压蒸汽输入腔和低压蒸汽输出腔,在低压蒸汽输入腔和低压蒸汽输出腔之间固定连通有若干贯穿第三换热腔设置的低压蒸汽换热管。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高压蒸汽换热器内设置有第四换热腔、分别设置在第四换热腔上下两侧的高压蒸汽输入腔和高压蒸汽输出腔,在高压蒸汽输入腔和高压蒸汽输出腔之间固定连通有若干贯穿第四换热腔设置的高压蒸汽换热管。
CN202110635156.7A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 Pending CN1133751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5156.7A CN113375185A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5156.7A CN113375185A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75185A true CN113375185A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76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35156.7A Pending CN113375185A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7518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09715A (ja) * 1996-02-02 1997-08-12 Hitachi Ltd 排気再燃型コンバインドプラントの低温腐食防止装置
CN110566936A (zh) * 2019-03-30 2019-12-13 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四段式蒸汽空气预热器疏水系统
CN209876971U (zh) * 2019-03-15 2019-12-31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蒸汽空气预热装置和系统
CN112484073A (zh) * 2020-11-30 2021-03-12 光大环保技术装备(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垃圾焚烧行业的蒸汽空气预热系统及其预热方法
CN112594664A (zh) * 2020-12-16 2021-04-02 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疏水型蒸汽-空气预热器系统及其自动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09715A (ja) * 1996-02-02 1997-08-12 Hitachi Ltd 排気再燃型コンバインドプラントの低温腐食防止装置
CN209876971U (zh) * 2019-03-15 2019-12-31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蒸汽空气预热装置和系统
CN110566936A (zh) * 2019-03-30 2019-12-13 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四段式蒸汽空气预热器疏水系统
CN112484073A (zh) * 2020-11-30 2021-03-12 光大环保技术装备(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垃圾焚烧行业的蒸汽空气预热系统及其预热方法
CN112594664A (zh) * 2020-12-16 2021-04-02 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疏水型蒸汽-空气预热器系统及其自动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0347B (zh) 电站锅炉排烟余热高品位回收利用系统
CN103062754B (zh) 电站机炉一体化冷端综合优化系统
CN106016416B (zh) 锅炉烟气与汽轮机乏汽耦合的高背压热电联产系统
CN210197332U (zh) 一种燃煤锅炉烟、风及排污余热的梯级利用深度耦合系统
CN202973061U (zh) 一种电站机炉一体化冷端综合优化系统
CN108443906B (zh) 基于多能级与再循环加热冷风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
CN104963735B (zh) 利用凝汽器冷却水回水废热加热气体燃料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57010A (zh) 基于锅炉尾部旁路烟道的火力发电系统
CN201779684U (zh) 电站锅炉排烟余热高品位回收利用系统
CN110986031B (zh) 一种避免燃气锅炉烟气再循环管道中水蒸气冷凝的系统
CN215951488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器
CN109798573A (zh) 一种基于增汽机的多机组梯级供热系统
CN113375185A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一次风预热方法
CN112879117B (zh) 一种利用热压机回收火电厂定连排余热的系统及方法
CN204703969U (zh) 利用凝汽器冷却水回水废热加热气体燃料的装置
CN115183222A (zh) 一种余热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与天然气加热的耦合系统
CN212057351U (zh) 一种燃煤机组烟气余热及水分的回收系统
CN201420574Y (zh) 应用螺杆膨胀机进行低温余热发电的装置
CN210861049U (zh) 一种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及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09145664U (zh) 一种结合生物质燃烧热源的热网加热器系统
CN111120026A (zh) 一种火电机组的机炉深度耦合热力系统
CN205535746U (zh) 一种基于低品位热源中心的燃煤电站余热利用系统
CN212537808U (zh) 一种带蒸汽凝水余热回收的节能锅炉
CN218934509U (zh) 一种背压汽轮机驱动引风机的高效节能热力系统
CN220119407U (zh) 一种低温烟气余热回收耦合式加热锅炉给水烟气消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